第一篇:关于110kV环网运行继电保护整定的研究
关于110kV环网运行继电保护整定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电网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阐述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继电保护整定基础上,对110kV环网运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进行了详细研究。关键词:继电保护;整定;110kV环网
0 引言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二次系统,它能够在电力系统或是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切断电源,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结构和软件开发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地区110kV网络一般以环网设计、开环运行,因此,对110kV环网运行网络的继电保护整定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在阐述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继电保护整定基础上,对110kV环网运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进行了详细研究。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继电保护整定 1.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技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技术,包含了很多技术种类: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实现、电网运行和维护等等。而继电保护装置是继电保护技术中的核心。继电保护装置要能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故障状态,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这种功能是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导致某些电气物理量和发生故障前不同的原理实现的。发生故障时,变化的电气物理量有电流、电压、电流和电压时间的相位角、测量阻抗等。通常会出现:电流增大。短路时,发生故障的地方和电源之间的一些电气设备以及输电线的电流增大,大大超过所能负载的电流。
继电保护装置要同时满足选择性、快速切除性、灵敏性以及可靠性四个方面的要求。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仅仅需要将发生故障的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快速切除是指快速切除故障,减少大电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对电力系统的损坏;灵敏性是保护装置能够在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快速反应,保护其他装置;可靠性则是指安全性和信赖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在不需要其保护时进行保护和在发生故障时发生应该进行的可靠动作,即不发生误动和拒动。
这些功能和要求都是保护装置通过不同的定值整定来实现的,对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和保护设备不受伤害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说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很重要、责任也很大。1.2 继电保护整定
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运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保证其正确动作的重要环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方式情况,电力系统规程、规定、电气设备的一二次情况,通过计算与选择,给出继电保护装置一套完整合理且为最佳整定方案的整定值。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详细了解一次系统的主接线及设备参数;详细了解每台设备的保护配置及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有关部门(一般是网调)共同确定运行方式,绘制系统阻抗图,计算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为整定保护、校验灵敏度提供依据;编制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原则;根据整定计算原则具体进行每套保护装置的定值计算;通过整定计算,给出一套完整和合理的最佳整定方案和整定值。110kV环网运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研究 2.1 110KV环网运行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对于相间短路,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电压保护作为相间短路保护。如不能满足灵敏度和速动性的要求时,则应加装高频保护作为主保护,把多段式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对于接地短路,可装设带方向性或不带方向性的多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在终端线路,保护段数可适当减少。对环网或电网中某些短线路,宜采用多段式接地距离保护,有利于提高保护的选择性及缩短切除故障时间;对于平行线路的相间短路,一般可装设横差动电流方向保护或电流平衡保护作主保护。当灵敏度或速动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每一回线路上装设高频保护作为主保护。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元件的多段式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并作为单回线运行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对于平行线路的接地短路,一般可装设零序电流横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装设接于每一回线路的带方向或不带方向元件的多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2.2 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距离保护是以反映从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距离(或阻抗)大小,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离保护装置具有阶梯式特性时,其相邻上、下级保护段之间应该逐级配合,即两配合段之间应在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上互相配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提高保护某段的灵敏度,或为了加速某段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采用所谓“非选择性动作,再由重合闸加以纠正”的措施。助增系数(或分支系数)的正确计算,直接影响到距离保护定植及保护范围的大小,也就影响了保护各段的相互配合及灵敏度。环形电力网中线路保护间助增系数的计算中,由于这种电力网中的助增系数随故障点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在计算时,应采用开环运行的方式,以求出最小助增系数。目前电力系统中的相间距离保护多采用三段式阶梯型时限特性的距离保护。三段式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相同。2.3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很大,所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因此在系统的设计,设备选择以及系统运行中,都应着眼于防止短路故障的发生,以及在短路故障发生后要尽量限制所影响的范围。短路的问题一直是电力技术的基本问题之一,无论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检修等各方面来说,都必须了解短路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掌握分析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短路电流精确计算是复杂的,也是不可能的,为了方便计算作为工程应用一般都作很多假设,比如在短路过程中认为发电机的电势相位一致,频率不变、假定各元件中的磁路不饱和,参数恒定不变等。在电力系统计算中,广泛采用标幺制。标幺制是相对单位制中的一种,在标幺制中各物理量都用标幺值表示。标幺值是相对值,是为了计算时消除电压等级障碍而采用的一种简化方法,计算结果必须还原成有名值后才能应用。标幺值的计算按照下式: 的值)实际值(用有名值表示标幺值基准值(与实际值同单位)标幺值的优点是各个电压等级的阻抗可以不需要电压折算,可增加进行计算。
2.4 零序继电保护方式配置与整定计算
对与110kV环网,零序继电保护方式配置宜采用多段式接地距离保护,有利于提高保护的选择性及缩短切除故障时间。选择接地短路计算的运行方式时,不论发电厂或是变电所,首先是按变压器设备的绝缘要求来确定中性点是否接地;其次是以保持对该母线的零序电抗在运行中变化最小为出发点来考虑。当变压器台数较多时,也可采取几台变压器组合的方法,使零序电抗变化最小;对于流过保护最大零序电流的运行方式选择,在环状电网中,应考虑到相临线路的停运或保护的相继动作,并考虑在最大开机方式下对侧接地方式最小,而本侧(保护的背后)接地方式最大;对最大分支系数的运行方式和短路点位置进行选择时,环外线路对环内线路的分支系数也与短路点有关,随着短路点的移远,分支系数逐渐增大,可以增加到很大很大,但具体整定并不是选一个最大值,而应按实际整定配合点的分支系数计算。
结束语
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基础,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运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保证其正确动作的重要环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是十分严格和谨慎的,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只有认真做好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工作,才能及时提出保护装置可行的改进方安案,使保护装置能满足一次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使全系统各种继电保护有机协调地布置, 正确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恨林.地级电网110kV 微机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原则的优化实践[J].电气开关,2011,49(1):23-25,28.[2] 湖南电网l1O kV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原则[S].湘电调生[2011]180号(附件),2011,4.
第二篇:继电保护整定原则
继 电 保 护 整 定 原 则
一、6kv变(配)电所电源盘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原则
1.过流保护
1).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zd /Kh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3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zd——最大负荷电流(矿井总负荷电流)Kh——电流互感器变比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取
0.85
2).以保护最远点二相短路电流I(2)dmin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2.速断保护
1)按躲开母线最大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3)dmax /Kh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3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3)dmax——母线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2)以保护最远点二相短路电流I(2)dmin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二、6kv线路变(配)电所馈出线路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原则
1.速断保护
1)按躲开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3)dmax /Kh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3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3)dmax——被保护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2)以保护安装处最小二相短路电流I(2)dmin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3)校核最小保护范围。被保护线路实际长度L应大于保护线路最小允许长度Lmin。
2.过流保护
1).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zd /Kh Kf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4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zd——被保护线路最大工作电流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取
0.85
2).以被保护线路末端最小二相短路电流I(2)dmin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1.5 3)过流保护动作时限t=tm+△t 式中tm——为末端相邻元件保护整定时限 △t——0.3~0.5 3.考虑与上级保护间的配合。
三、6kv母联开关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原则
1.电流速断保护
1)按躲过电流互感器4倍额定电流Ie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4KkKjxIe /Kh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3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Ie——电流互感器一次额定电流
2)以保护安装处(母线)最小二相短路电流I(2)dmin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2.过流保护
1).按躲过母线最大工作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zd /Kh Kf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5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zd——任一段母线最大工作电流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取
0.85
2).以母线最小二相短路电流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四、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原则
1.速断保护
1)按躲过变压器二次侧最大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3)dmax /Kh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3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3)dmax——变压器二次侧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Kh——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2)以保护装置安装处最小二相短路电流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2.过流保护
1.按躲过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zd /Kh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3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zd——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取
0.85
2.以变压器二次侧最小二相短路电流I(2)dmin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1.5 3.过负荷保护
1)按躲过变压器额定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 Izd /Kh
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2~1.3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Ie——变压器额定电流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取0.85
2)动作时限一般取9~15秒。
4.纵联差动保护(BCH-2型)(容量大于10000KVA)
1)按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外部故障最大不平衡电流、电流互感器二次断线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取其中较大者计算动作电流值。
2)按动作电流值确定差动和不平衡线圈匝数,选定短路(或制动)线圈匝数。
3)以变压器出口各侧最小二相短路时流过相应侧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校核灵敏系数。
五、电动机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原则
1.电流速断保护
1)异步电动机按躲过起动电流计算动作值;同步电动机还应按躲过外部最大三相短路时电动机的反馈输出电流计算动作值。取其值较大者。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Iq/Kh
式中 Kk——可靠系数,作用于信号时取1.1,作用于跳闸时取1.2~1.4
Kjx——接线系数,星形接线为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一般为(3~8)Ie,现场根据实测取值。
Iq——电动机起动电流电流,Kh——电流互感器变比
2)以电动机出口处最小二相短路电流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2.过负荷保护
1)按躲过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Ie/KfKh
式中 Kk——可靠系数,作用于信号时取1.1,作用于跳闸时取1.2~1.4
Kjx——接线系数,不完全星形接线为
Ie——电动机额定电流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取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0.85
2)动作时限应大于电动机实测起动时间,一般取10-15S。3)以电动机出口处最小二相短路电流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1.5 3.低电压保护
1)动作电压一般取0.7倍额定电压。2)动作时限一般取0.5-1.5S。
六、电容器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原则
1.当用熔断器保护时,熔断器额定电流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2.5倍。IR=(2~2.5)Ie
2.电流速断保护
1)按躲过电容器投入时产生的涌流值计算动作值。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dz=KkKjxIe/Kh
式中 Kk——可靠系数,考虑电容器冲击电流取2~2.5
Kjx——接线系数,不完全星形接线为
Ie——电容器组额定电流
Kh——电流互感器变比
1,两相电流差接线为3
2)以保护安装处最小二相短路电流校核灵敏系数。Kl=I(2)dmin/Idz>2 3.差流保护
按差电流大于0.3~0.5倍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且灵敏系数不小于2的原则计算动作电流。
第三篇: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培训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2013.8.8
第一部分 参数、潮流、短路计算 第一章 参数计算
第一节 线路、变压器参数计算
一、标幺值及计算关系式
1、标幺值计算式:
标幺值(相对值)=有名值/基准值
2、电气量标幺值计算关系式:
1)取R、X、Z为电阻、电抗、阻抗的有名值;R*、X*、Z*为电阻、电抗、阻抗的标幺值;ZB为阻抗的标幺值。则有:
R*=R/ZB; X*=X/ZB; Z*=Z/ZB 2)取I、U、S为电流、电压、功率的有名值;I*、U*、S*为电流、电压、功率的标幺值;IB、UB、SB为电流、电压、功率的基准值。则有:
I*=I/IB; U*=U/UB; S*=S/SB
3)
第四篇:2012年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习题
【例题1】
如图所示35kV单侧电源放射状网络,AB和BC均设有三段式电流保护。已知:(1)线路LAB=20km,LBC=30km,线路电抗x1=0.4/km。
(2)变电所B、C中变压器连接组别为Y/d-11,且在变压器上装设差动保护。(3)线路AB的最大传输功率为Pmax=9.5MW,cos=0.9,自启动系数取1.3。
(4)T1、T2变压器归算到被保护线路电压等级的阻抗为28Ω,系统电抗为Xs.max=7.9,Xs.min=5.4。试对线路AB的保护进行整定计算与校验。
A120kmS 35kVB2T130kmECT2D
【例题2】
如下图所示220kV网络,对断路器1处配置的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不考虑非全相运行状态时系统发生振荡的情况)进行整定,计算定值、动作时间并校验灵ⅡⅢ敏度。(KⅠKK1.2,零序最大不平衡电流的计算系数综合考虑为relrelrelKnpKtxKer0.1。C母线三段零序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秒)。
A1B2CX1=15X0=12X1=40X0=115220kVX1=30X0=110X1=25X0=17
【例题3】
已知系统参数如下:
1)系统的正序阻抗Zl0.45/km,k65;
2)线路上采用三段式距离保护,阻抗原件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继电器的最灵敏角sen65;
3)保护2、3的Ⅲ段最长时限为2s;
4)线路AB、BC的最大负荷电流为IL.max400A,功率因数为cos0.9,自启动系数Kss2;
5)变压器采用差动保护,两台变压器的容量相等,SN15MVA,短路电压百分比Uk%10.5,变比110/10.5kV;
6)系统的阻抗,ZS110,ZS2.min30,ZS2.max。试对保护1的各段进行整定。A130kmS1 110kVB238kmECD362kmS2
第五篇:110kV线路继电保护整定原则
3~110kV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1一般要求
1.1整定计算使用的正常检修方式是在正常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考虑N-1的检修方式,一般不考虑在同一厂(站)的母线上同时断开所联接的两个及以上运行设备(线路、变压器等)。
1.2保护装置之间的整定配合一般按相同动作原理的保护装置之间进行配合,相邻元件各项保护定值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一般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特殊情况设置解列点。
1.3保护动作整定配合时间级差一般取0.3秒。
1.4线路重合闸一般均投入三相重合闸,系统联系紧密的线路投非同期重合,发电厂出线联络线路少于4回时电源侧重合闸投检同期合闸、对端投检无压合闸,重合时间一般整定为对端有全线灵敏度段最长时间加两个时间级差。2.快速保护整定原则
2.1高频启信元件灵敏度按本线路末端故障不小于2.0整定,高频停信元件灵敏度按本线路末端故障不小于1.5~2.0整定。
2.2高频保护线路两侧的启信元件定值(一次值)必须相同。2.3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差动电流起动值按躲过被保护线路合闸时的最大充电电流整定,并可靠躲过区外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同时保证线路发生内部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系数大于2,线路两侧一次值动作值必须相同。
2.4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其它起动元件起动值应按保线路发生内部故 障时有足够灵敏度,灵敏系数大于2整定,同时还应可靠躲过区外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3后备保护的具体整定原则:
以下各整定原则中未对其时间元件进行具体描述,各时间元件的定值整定应根据相应的动作配合值选取。相间距离 Ⅰ段:
原则1:“按躲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0.8~0.85 计算公式:ZDZⅠKKZL 变量注解:ZDZⅠ――定值
ZL――线路正序阻抗
原则2:“单回线终端变运行方式时,按伸入终端变压器内整定”。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变压器可靠系数KKT≤ 0.7
'计算公式:ZDZⅠKKZLKKTZT
变量注解:ZT'――终端变压器并联等值正序阻抗。
原则3:“躲分支线路末端故障”。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计算公式: ZDZⅠKK(ZL1ZL2)
变量注解:ZL1――应该是截止到T接点的线路正序阻抗。
ZL2――应该是分支线路的正序阻抗。原则4:“躲T接变压器中(低)压侧母线故障”。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变压器可靠系数KKT≤0.7
'计算公式:ZDZⅠKKZL1KKTZT
变量注解:ZL1――截止到T接变压器的线路正序阻抗。
Z’T――T接变压器的等值正序阻抗。
原则5:“与上一级线路或主变相间距离I、I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
上一级线路可靠系数KK≤0.8 '''ZDZKKZL计算公式:ZDZⅠ
KKKz''变量注解:ZDZ――上一级线路或主变的距离保护I、Ⅱ段整定阻抗。
'
ZL――上一级线路的线路正序阻抗。
'
――上一级线路对本线路的助增系数 KZ
注:如果是“与上一级线路或主变相间距离I段反配合”,则上一级线路或主变I段一定是伸到本线路。
取值:
1.动作值: 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按原则1、2、3、4计算后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按原则5计算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一般一段保护动作时间为0秒,但该线路上有“T”接变或该线为末端线(后接一末端变),且“T”接 3 变或末端变均配有差动保护时,该段保护应带0.1~0.15秒的短延时。
Ⅱ段:
原则1:“按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原则2:“与相邻线路距离保护原则3:“躲相邻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原则4:“与上一级保护相间距离 所需参数:灵敏度Klm=1.3~1.5 计算公式:ZDZⅡKlmZL
变量注解: ZL――本线路正序阻抗。
I、II段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线路可靠系数K'K≤0.8 计算公式:Z''DZⅡKKZLKKKZZDZ
变量注解:Z'DZ――相邻线的距离保护Ⅰ、II段定值。Kz――助增系数(正序)。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变压器可靠系数Kb≤0.7
计算公式:ZK'DZⅡKZLKbKZZT
变量注解:Z'T――相邻变压器等值正序阻抗
Kz――助增系数。
I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
上一级保护可靠系数KK≤0.8 '''ZDZIIKKZL计算公式:ZDZⅡ 'KKKz'变量注解:――上一级保护的距离保护II段整定阻抗。ZDZII'
ZL――上一级保护的正序阻抗。
'
――上一级保护对本线路的助增系数 KZ取值:
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按原则1、2、3计算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按原则4计算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取配合线路中时间最长的线路时间加ΔT,且小于
等于原则4中反配合时间。
Ⅲ段:
原则1:“与相邻线距离保护第II、III段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相邻线路可靠系数KK'≤0.8 计算公式:ZDZIIIKKZLKK'KZZ'DZII
原则2:“按躲本线路最小负荷阻抗整定”。
(1)当距离Ⅲ段为全阻抗起动元件时:
所需参数:线路最大负荷电流Ifhmax。计算公式: ZDZⅢKK(0.9~0.95)Ue3Ifhmax
变量注解:Ue――额定运行电压(线电压)。
KK――可靠系数,取0.7。
(2)当距离Ⅲ段为方向阻抗起动元件(0º接线方式)时:
所需参数:线路最大负荷电流Ifhmax、负荷阻抗角fh、线路正序阻抗角xl。
计算公式: ZDZⅢKK(0.9~0.95)Ue3Ifhmaxcos(fhxl)
(3)当距离Ⅲ段为方向阻抗起动元件(-30º接线方式)时:
所需参数:线路最大负荷电流Ifhmax、负荷阻抗角fh、线路正序阻抗角xl。
计算公式: ZDZⅢKK(0.9~0.95)Ue3Ifhmaxcos(fhxl30)
原则3:“按远后备有灵敏度整定”。
'所需参数:远后备灵敏系数Klm=1.2。''计算公式:ZDZⅢKlm(ZLKZZL)
变量注解:Z’L相邻按元件的等值整序阻抗
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按原则1、2计算出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按原则3计算出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取配合线路中时间最长的线路时间加ΔT。2 四段式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Ⅰ段:
原则1:躲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最大零序电流整定;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3 计算公式:IDZⅠKk3I0max
变量注解:I0max――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最大零序电流。
原则2:按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单供终端线路)
所需参数:灵敏系数KLM≥1.3 计算公式:IDZⅠ3I0min KLM 变量注解:I0min为线末接地故障流过保护安装处的最
小零序电流
原则3:与上一级线路零序电流II段反配合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1
'IDZⅡ 计算公式:IDZⅠ
KKKfz' 变量注解:IDZⅡ――上一级线路II段定值。
Kfz---分支系数
原则4:与上级主变110kV侧指向母线的零序I段反配合所需参数:配合系数Kph≥1.1
'IDZI 计算公式:IDZⅠ
KphKfzmax 变量注解:I'dzI――330KV(或220kV)主变110kV
侧零序I段定值。
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计算后,整定值应取大于等于按原则1计算值,且小于等于按原则2、3、4计算出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一般一段保护动作时间为0秒,但该线路上有“T”
接变或该线为末端线(后接一末端变),且“T”接变或末端变均配有差动保护时,该段保护应带0.1~0.15秒的短延时。
Ⅱ段:
原则1: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Ⅰ段或Ⅱ段配合 原则2:与相邻线快速保护配合(躲相邻线路的末端故障)原则3:躲线末变压器其他侧接地故障
原则4:
所需参数:分支系数Kfz 配合系数KK≥1.1
计算公式:I'DZⅡKkKfzIdz
变量注解:I'dz——相邻Ⅰ段或Ⅱ段定值;,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3。
计算公式:IDZⅡKK3I0max
变量注解:I0max——相邻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1~1.3 计算公式:IDZⅡKK3I0max
变量注解:I0max——线末变压器其他侧接地故障流过本保
护的最大零序电流。
与上一级线路四段零序保护II段或II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1,分支系数KFZ 'IDZ 计算公式:IDZⅡ
KKKFZ' 变量注解:IDZ为上一级线路四段零序保护II段或
III段定值。
原则5:与上级主变110kV侧零序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配合系数Kph≥1.1,分支系数Kfz.max,计算公式:IDZII'IDZI KphKfzmax' 变量注解:IDZI――相邻主变110kV侧零序I段定值。
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按原则1、2、3计算后的最大值,且小于等于按原则4、5计算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取配合线路中时间最长的线路时间加ΔT。III段:
原则1:与相邻线路II段或III段配合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1,零序分支系数KFZ
' 计算公式:IDZIIIKKKFZIDZ
' 变量注解:IDZ——相邻II段或III段定值;
原则2:按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所需参数:灵敏系数KLM≥1.3~1.5 计算公式:IDZIII3I0min KLM 变量注解:I0min为线末接地故障流过本线路的最小零
序电流 原则3:与上一级线路四段零序保护III段或IV段反配合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1,分支系数KFZ
计算公式:IDZIII'IDZ
KKKFZ' 变量注解:IDZ为上一级线路四段零序保护III段或
IV段定值。
原则4:与上级主变110kV侧零序I段或I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配合系数Kph≥1.1,分支系数Kfz.max,计算公式:IDZIII''IDZIIDZII或IDZIII KphKfzmaxKphKfzmax' 变量注解:IDZI――主变110kV侧零序I段定值;
'――主变110kV侧零序II段定值。IDZII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大于等于按原则1计算后值,且小于等于按原则2、3、4计算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取配合线路中时间最长的线路时间加ΔT。Ⅳ段:
原则1:末段定值不大于300A; 原则2:与相邻线路的Ⅲ段或Ⅳ段配合,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1,分支系数KFZ
' 计算公式:IDZⅣKKKFZIDZ
'
变量注解:IDZ为相邻线路III段或IV段零序保护定
值。原则3: 按相邻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所需参数:灵敏系数KLM≥1.2 计算公式:IDZⅣ3I0min KLM 变量注解:I0min为相邻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流过本线路的最小零序电流
原则4:与上一级线路四段零序保护IV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1.1,分支系数KFZ
计算公式:IDZⅣ'IDZ
KKKFZ'变量注解:IDZ为上一级线路四段零序保护IV段定
值。
原则5:与上级主变110kV侧零序I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配合系数Kph≥1.1,分支系数Kfz.max,计算公式: IDZⅣ'IDZII KphKfzmax' 变量注解: IDZII――主变110kV侧零序II段定值。
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大于等于按原则2计算后值,且小于等于按原则1、3、4、5计算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取配合线路中时间最长的线路时间加ΔT。3接地距离 Ⅰ段:
原则1:“躲本线路末端故障”。所需参数: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ZDZⅠKKZL
原则2:“躲终端变压器中、低压侧母线故障”。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8~0.85
变压器可靠系数KKT≤0.7 原则3: 原则4:“躲 原则5:“与上一级线路接地距离 计算公式:Z'DZⅠKKZLKKTZT
“躲分支线路末端故障”。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 ZDZⅠKK(ZL1ZL2)
变量注解:ZL1――截止到T接点的线路正序阻抗。
ZL2――应该是分支线路的正序阻抗。
T接终端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8
变压器可靠系数KKT≤0.7
计算公式:Z'DZⅠKKZL1KKTZT
变量注解:ZL1――保护到T接终端变压器的正序阻抗。
I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7
上一级线路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ZZ''Z'DZⅡKKLDZⅠK'
KKz变量注解:Z'DZⅡ――上一级线路的接地距离保护Ⅱ段整定
阻抗。
'
ZL――上一级线路的线路正序阻抗。
'
――上一级线路对本线路的正序或零序助增KZ
系数的较小者
取值:
1.动作值: 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按原则1、2、3、4计算后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按原则5计算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一般一段保护动作时间为0秒,但该线路上有“T”接变或该线为末端线(后接一末端变),且“T”接变或末端变均配有差动保护时,该段保护应带0.1~0.15秒的短延时。
Ⅱ段:
原则1:“按本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
所需参数:灵敏度Klm≥1.3~1.5 计算公式:ZDZⅡKlmZL
变量注解: ZL――本线路正序阻抗。
原则2:“与相邻线路接地距离I、II段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ZDZⅡKKZLKKKZZDZⅠ
'变量注解:ZDZ Ⅰ――相邻线的接地距离保护Ⅰ、Ⅱ段定值。
KZ――助增系数,选用正序助增系数与零序助
增系数两者中的较小值(下同)。原则3:“与相邻线路快速保护配合整定,躲相邻线路末端接地故障”。
原则4:“躲变压器其他侧母线三相短路”。(小电流接地系统)原则5:“与上一级线路接地距离Ⅱ、原则6:躲变压器其他侧(大电流接地系统)母线接地故障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7,相邻线路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 ZK''DZⅡKZLKKKZZL
变量注解:Z'L――相邻线路正序阻抗。
所需参数:线路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Z'DZⅡKKZLKKKZ1ZT
变量注解:Z'T――相邻变压器正序阻抗。
KZ1――正序助增系数。
III段反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7
上一级线路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ZZ'''DZⅢKKZLDZⅡK'
KKz变量注解:Z'DZⅢ――上一级线路的接地距离保护Ⅱ、Ⅲ段
整定阻抗。
Z'L――上一级线路的线路正序阻抗。
K'Z――上一级线路对本线路的助增系数
计算公式:ZDZⅡKKZ
变量注解:Z——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接地故障时本保护的接地测量阻抗。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按原则2、3、4、6计算出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按原则1、5计算出的最大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取配合线路中时间最长的线路时间加ΔT。Ⅲ段:
原则1:“与相邻线路接地距离II、Ⅲ段配合。”
所需参数:本线路可靠系数KK≤0.7
'计算公式:ZDZⅢKKZLKKKZZDZⅡ
'变量注解:ZDZⅢ段定值。Ⅱ――相邻线的接地距离保护Ⅱ、KZ――助增系数,选用正序助增系数与零序助
增系数两者中的较小值(下同)。
原则2:“按相邻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所需参数:远后备灵敏系数Klm≥1.2 ''计算公式:ZDZⅢKlm(ZLKZZL)
1.动作值:按以上原则结算后,整定值应取小于等于按原则1计算出的值,且大于等于按原则2计算出的值为该段保护整定值。
2.动作时间:取配合线路中时间最长的线路时间加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