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训练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
我是XXX的爸爸,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经验。其实最好的教育方法,早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告诉大家了,叫“因材施教”。所以,我的经验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家长,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听一下。曾有一段时间,我在检查小孩作业的时候,发现出错的题目多起来了。以前很少出错,最多错一两个题。现在变得经常错一两个,有时甚至错4、5个。是因为作业变难了吗,还是因为题目量增加了,再仔细一看,好多题目都是会做的做错,数学上少做一步,乘法做成加法,计算少了个零,进位忘记进;语文上也是错别字连天,题目漏做,总之错误百出,我想,这都是马虎和粗心惹的祸。总是对儿子唠叨,叫他认真点读题,细心点做,做完别忘记检查,但是无济于事。每天的检查,错误一点都没少。
家长们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孩子就养不成细心的好习惯呢?就算让他慢慢做,先认真看看题,照样也会错,难道孩子变傻了?”。很多孩子也疑惑“为什么我总是因为粗心而做错题或失分呢?难的都做出来了,却偏偏错在简单的题上。”
其实孩子不傻,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做题不够认真,不够细心,做完题又不愿意检查。但为什么孩子总是屡教不改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因为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大家一起把一个大马虎改造成了一个爱思考的小朋友吧。
我举个例子:
有这样一道题目“请把下面使用不正确的拼音用〇圈出来”。很多小朋友,题目做多了,就不看题了,上来就做题,结果把正确的都圈出来了。
这是“思维定势”在起作用。“定势”心理学认为它是由先前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续心理活动的趋势。由于小学生对细微变化缺乏很强的观察、判断能力,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错误。就像前面这个题,小朋友应该对这类题已经做过很多遍了,都是找出正确的答案,而这道题下面的选择也正好符合这个预期,一个正确,一个错误,二选一。于是就不自觉的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了。又如,做数学应用题时,直接看结尾的问号,一看到最后问题“一共有多少?”就认为是把题目中的两个数字加起来,结果做错了。其实人家问的是”剩下一共有多少?“
所以这一类的错误很吃亏,明明会做,正好做反。告诉孩子题目一定要完整的看,如果追求做题快,审题的时间一定不能省。另外,我个人认为题目不需要重复做,不在于做的数量,而在于质量。首先要理解,而不是记忆。无休止的重复做题,也容易让孩子产生思维定势,甚至会让孩子有厌学的心态。适当的题量,适当的难度,可以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愉快的畅游,发现惊喜,探索未知给他带来的愉悦心情。
另外一种做作业时态度不认真、心不在焉的现象。是由于这个时间孩子看似在做作业,心里却想着其他的事。比如约好了同小伙伴玩耍,做完了跟着妈妈可以去逛商场,6点半的动画片马上要开始了,等等。盲目追求速度快,匆匆了事,难免会出差错。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可能更需要家长的安排和引导。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让孩子学会“专时专用”,玩要玩得舒心畅快;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决不分心。跟孩子承诺的事情就要遵守,孩子才会守信。要么一开始就不同意,让孩子死了心。要么就先让孩子痛痛快快的玩上一阵,回来再认真做作业。像这样身在曹营心在汉,又如何能够不出错呢?
前面已经讲了三点(1、认真审题
2、适当的题量
3、专时专用)。下面第4点,给孩子创造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最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实在因为条件限制,孩子在客厅做作业时,电视就不要开着了,麻将就不要打了,电脑游戏也等小孩睡着了再上线吧。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太“关心”自己的孩子了。孩子在自己房间做着作业,家长一会送进来一杯奶茶,一会一块西瓜,一会又嘘寒问暖,一会又看看作业进度。家长自我感觉挺好,你考虑过孩子的真实感受吗?一个字“烦”。
说到家长的过度关心,有的家长就喜欢在孩子做作业时,一直站在孩子身后,全程监督。孩子写作业时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写一个字,完成一道题,稍有出错,家长就开始重复的那几句话“怎么又错了,不是跟你讲过了,你脑子有没有,这么简单也不会,又要开始擦眼泪了„„”。家长情绪越来越激动,恨不得动手。孩子情绪低落,出错率高。最终,一个哭一个气,谁都不好受。有些家长呢,性子急,孩子题目一出错,马上指出,还是听不明白,马上就把式子列出来了。这样做,孩子思路没有打开,思考深度不够,下次遇到类似题目他该不会还不会。长期下去,孩子会越来越依赖家长现成的辅导。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困惑,陪到最后,小孩做作业越来越磨蹭,缺乏耐心,遇到难题不思考,就等着我来讲解,错题越来越多。后来在网上看了一位家长,有同样问题后的感受,我决定不再陪小孩做作业了。告诉他,认真做好,自己检查,等下我会来签字。小孩要有自己的时间,会自己安排。刚开始可能会不放心,“我不看着他,会自己做作业,不会在玩玩具了吧”。要相信小孩的自制力,要慢慢来,到签字时,检查出来的问题先听听孩子是怎么分析的,找出错误的根源,理解题意,下次能举一反三,不再出错。
在生活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细心耐心的习惯。认真书写,格式规范就是一种方法。书写要整齐,尽量不要涂改;格式要规范,做作业同时也是练字;争取一次写好,尽量少用橡皮。另外,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每天做完作业,把书本和练习本分门别类的放进书包,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自己忘记了书,遗失了本子自己负责。另外,也可以进行一些动脑动手的开发,比如前段时间,他通过看网上视频学会的拧魔方,现在已经玩的很遛。但刚开始,我看他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视频一遍遍的重放,公式一步步的记忆,没点细心耐心中途肯定放弃。结果4天后,他自信满满的告诉我,你可以随便弄乱,我有点不敢相信。昨天,刚刚又买了个显微镜(网购,塑料的,很便宜),这个可更是需要耐心调节,仔细观察才能有新奇、精彩的发现,相信作为六一节的礼物他一定喜欢。
最后,我想说,培养孩子细心的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做题还是做事,细心对孩子一生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让我们也用细心和耐心,帮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把细心的种子播种到孩子心里。
XXX爸爸
2017/5/26
第二篇: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读题、做题、审题的习惯。
一、认真读题,一字一句,细心审题。
读题是做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读题时要分为三步。
(一)通读
就是要将题目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读一遍,特别是对于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要准确把握题目含义。
(二)重点读
就是根据通读对题目的了解情况,结合题目的设问,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
(三)返读
就是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再次阅读题目,以保证所用的条件和语句的准确性,看所做题目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每次做题时,我都要求学生把题目读两遍。如果是出示在课件或投影上的题,我就用手指着题目,让学生读。在读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语速适中,不能过快或者太慢,给学生 做示范。读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说题目中非常重要的词,即找出关键字或词。大部分题目学生都能找到其中非常重要的词,比如:“从左数„„”。“从左数”很重 要,一定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伸手和我一起把“从左数”两个字圈起来,或者让学生自己拿起笔把它们圈起来。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道题,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学 生纷纷举手,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过程其实已经把这道题的题意展示给全班的学生,如果是学生自己独立做题,我也要求他们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读两遍题 目——圈出重要的字——告诉自己做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通过读题、审题,细心揣摩每题的特殊性,由于孩子容易受思维定势或先前经验或题型的影响,而忽视试题的特殊性。做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词句,有些题目只有一 字之差,就错了,做题时千万不能凭感觉,好像差不多就去做,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部分孩子题目还没读完就开始写了,之后发现不对再去改,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此做题前这就要求我们告诉孩子不要拿起笔来就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写,怎样写会更好之后再拿笔做题,争取一次写好,尽量少 用橡皮。不断告知孩子做题之前应先读题,读完题之后再开始做题。
二、认真书写,格式规范 良好的做题习惯,一是书写要整齐,尽量不要涂改、删除;二是要格式规范。橡皮会使学生越来越慌,写错了可以改,越改越乱,这些都是导致错题的重要因素。平时让学生做 作业时,我要求学生不用或尽量少使用橡皮,孩子们做题前,我说要想好再写,如果写错了,举手老师过去给你擦。这样要求,一般孩子们都不想让老师亲自为他们 擦去写错的字,他就格外小心,当然也有偷偷使用橡皮的现象,不过他们都有所顾忌,做题比以前细心了许多。
三、认真检查
认真检查是 做题不可缺少的步骤。做完一道题目,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一些学生很早就做完题目之后就无所事事,没有去检查自己所做的题目。结果作业中明显的错误也没有被发现,几道会做的题目漏做。在做作业时我要求学生眼和手 不要离开作业,做完后要手指着题目一字不漏的再把题目读一读,看所做题目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检查有没有漏题,养成善于检查,自查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将 是受益终生的。
请家长在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时,也注重以上方法地培养。让我们家校合力,使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教孩子认真读题,培养审题习惯
每次做考卷,常出现这样两种怪现象。一抄错或看错数,白白丢失分数;二在解答实际问题的练习中,错误率非常高。可在订正时,家长或教师只是再读了一遍题目,大部分学生就能解答了。经过与家长沟通和对学生的试卷和作业情况的观察,得出“病症”在于学生答题前没有读题或没有认真读题,更谈不上审题了。他们是凭借平时做过的题目形式去解题的,错误率当然高。一年级学生认识汉字较少,还得借拼音把句子读通顺,人是有惰性的,孩子更是如此。当他们习惯了根据形式做题时,就不会想到自己该去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与部分家长的辅导方式方法有关系。一 位家长曾经说:“在家里做题,我把题目要求给他读了,他做起题来又对又快。”全然不知让孩子读题目要求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培养孩子审题的好习惯了。殊不 知,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家长代读题就等于帮孩子解答了题目。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仔细读题,认真审题的作业习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如何养成?我建议要教给学生如何读的方法。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再读题,在潜 移默化中把如何读题的方法教给学生。还学生自己读的时间。学生有了一定的读题能力后,让学生先读,读的过程中就得去想,想题目的意思和要求,不知不觉中进 行了审题。读一遍不明白,鼓励学生多读几遍,自然就能读通了。例如:一次考试写话:把秋天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一个学生拿起笔一下子就写完了,而且篇幅很长,看看内容具体,写得很好,他写的是种大蒜,与题目相隔甚远,等于白写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读题,读懂题目。可见,读懂题目,明白题意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的七个学习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教授曾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上小学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其成绩不是最紧要的。因为小学与初中关联不大。很多小学成绩好的孩子,恰恰进入初中成绩反而下降。尤其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积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利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基础。具体要培养哪些学习习惯: 提前预习的习惯。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2 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可以把知识从瞬时记忆转换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主动识字的习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十分普及,但写字还是不可缺少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小学生升入中学时应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处于儿童期,孩子们过着轻松、自由的生活。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是娇生 惯养,不太注重孩子们各方面习惯的养成,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唯我独尊。孩子们终究是要长大的,他们不可能永远是儿童,他们要从小学升入中学,再上大学,即使他们工作了走入社会,他们仍要学习,因为我们是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是学习的入门,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习内容都比较简单、灵活。孩子们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孩子们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好像是他们娱乐的一部分,从内心来讲,绝大多数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学习的。
但是,我观察升入中学的孩子们,发现他们中真正懂得学习,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却是很少,他们的学习带有放任和自 由性。孩子们升入中学后,随着科目的增加和难度的加深,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话,学生们很难应对繁重的学习和面对中考升学的压力。自从教了一年初 一年级后,我发现孩子们身上有许多不良习惯有待改进,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不懂得如何学习等等。我认为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 重要,而且是迫在眉睫。那么孩子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养成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我发现我教的四个年级上课时没有一个学生记笔记,教学中扩充的知识要再三强调要求他们记,学生们才记。因此我们要教会他们如何记笔记,如:要知道记重点、难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去记。要让他们知道笔记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小学生随意性强,没有计划,感觉是一种自发学习。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这样才能扎实地学好每一学科,从容应对紧张的学习。进入中学后学习科目多了,难度大了,如果没有计划盲目学习,既花费了 时间又没有多大的收获,长此下去必将收效甚微。
三、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小学生们认为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不知道如何预习和复习,也不知道预习和复习是有效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并养成习惯。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比如可采取座谈、交流和讨论等形式,放开手让学生展示自我,这样 可通过倾听学生们发言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和老 师一样是独立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五注重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知识量决定学生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升入中学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强,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读课外书给予指导和检 查,使之形成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另外,学生们通过读课外书获得大量知识,这也有助于学生们在独立思考时向更深和更广的方面延 伸。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
第三篇:如何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
(2012-03-30 15:09:49)
转载
杂谈 ▼ 标签:分类: 杂文 如何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转自某论坛)
一、玩中培养孩子细致的习惯
比如,跟他们一起玩数豆豆,看谁数得对?数错了几个,刮几下鼻子。打扑克牌,算加减,从两张牌的加减开始玩,看谁快又准,到孩子学乘除后,就四张将加减乘除一起算,这样即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也可培养孩子的细心。
二、培养自己检查的学习习惯
我们班有个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关心,每天等孩子做完作业以后肯定帮着检查完整,一发现错误马上指出,让其改正,久而久之孩子马虎、随便的作业习惯导致的作业错误越来越多,自己不光是在作业上不检查,连考试中,在老师的提醒下还是不愿去检查。家长的这种方法对克服马虎的毛病不但没有好处,还可能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而更加马虎。我觉得如果家长发现了错误,先不动声色,要求鼓励孩子再检查一次,或是划定出错范围,让孩子自己查证,等孩子检查出来改正后,给予鼓励表扬。如果一点也没错,就么给予高度的表扬,小小的物资奖励也是可以的。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的,这对他们的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指导孩子制订惩罚的措施。
比如:由于太马虎,作业或考试出了问题,取消某项外出游玩的计划,取消一次看电视或电影的娱乐活动;也可以罚她背诵两段有关讲认真、不马虎的格言、名言、谚语,或者学讲一个有关的故事。当然当成绩有进步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地鼓励,还有一个就是“说话要算话”,这对他们继续这项工作有很大的正面效应。
四、教给孩子自己检查的窍门。
比如:数学,就教她打草稿,草稿不要太草,在草稿上写计算竖式,一定要从上之下排列好题序,便于检查,以免犯一眼看过去漏检的错误等。至于语文的话,很简单,让孩子先把作业上的字给写清楚了,我想作业上的字写清楚了,那我想这么以来的话题目也应该看仔细了。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做任何题目必须要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楚了,无论是在试题还是作业上,总有那么几个同学会题目都不看就动笔做了,导致很简单的地方都发生错误。
五、培养孩子发现错误的能力。
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常用一个方法,就是我读课文或在板书的时候,我故意马虎将结果写错,让学生来检查,当他们发现我的错误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感觉老师的错误被自己发现,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时,他们会高举自己的小手,告诉我:“老师,我发现错误了。”“老师,我知道在哪……”时间一长,他们便慢慢也学会了检查。而且,这个方法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能不自觉地去发现错误,这不光训练了孩子发现错误的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家长们也不妨去试试这个方法。
第四篇:怎样培养孩子细心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细心的好习惯?儿子今年一年级,做试卷的时候老师容易粗心,有时候会
一整个题目忘做,有时候简单的加法也会加错,我就是想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专家答复: 尊敬的家长: “孩子粗心”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很多种因素可能导致一个孩子生活或者学习粗心,比如:智力、态度、心理因素、视知觉能力发育缓慢、大脑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而导致视觉分辨力过低而引起学习的粗心等。一般情况下,孩子粗心由这些原因造成: 1.儿童的视觉识别和记忆能力不强,所以难免出现看错或看对写错的现象(这种现象比较多地出现在做填空题等文字描述类的题目时)。2.注意力不够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那错误也就难免会发生了。3.有时候一些看似是由粗心引起的错误,实际上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技巧不熟练造成的。(尤其在做统计类的题目时,平时没有注意答题技巧。比如,要有序(一行行或者一列列)地数图形,数过的图形要划去,数完后要再检查是否有缺漏等等。)4.孩子心急,也会造成粗心(比如在期末复习练习做得较多时)。5.没有养成良好的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平时做事情都有老师和家长来协助其检查错误并改正,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及时检查、及时改错的习惯(一年级孩子的“通病”)。您的孩子属于哪一种情况根据您提供的情况我还不能给出绝对的判断。因此,我只能假定您的孩子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粗心。事实上,孩子在考试中是否粗心是由平时的习惯决定的。很多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粗心的毛病,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做了作业由老师和家长来检查,自己只管完成就可以了,没有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意识。再次,在对粗心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尽量减少由粗心造成的失误。1.不要动不动就以粗心为理由批评孩子,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考试过程中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不要粗心”之类的心理要求上,这样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现更多不必要的错误。我想可以给孩子“我会认真审题”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2.对孩子的粗心,家长尽量不要采取正面惩罚的方式,以避免对孩子粗心的强化,而是可以运用正强化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粗心时不去批评他,但是在孩子细心地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家长此时及时表扬孩子,强化他的细心,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接受这种心理暗示,越来越向着细心的方向发展了。3.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孩子养成检查自己作业的好习惯。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检查作业,以为这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这样孩子就养成了不细心检查的习惯,要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从家长做起。比如平时,后,孩子拿到老师批阅过作业时,家长可以督促孩子打开自己的作业看看,是否有误?如果有误,找找错误原因,如果真的不能发现,可以求助于家长。这时家长不能不要直接指出错在哪里,可以提示孩子读读题目(理解题意),说说解答方法(看看列式是否正确),再重新计算一下(看看结果是否正确)等等,逐步引导孩子自己独立订正,并对于孩子的表现适时表扬,让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检查、订正的习惯。4.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用自己的细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建议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东西、收拾房间,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责任感。5.把孩子平时做功课的时间规范为做功课的质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想着玩电脑、看电视。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便规定做1小时作业,才能去看电视。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总是心不在焉。如果家长把督促孩子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对5道题才能玩”,结果可能他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因此,家长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方法是:化时为量,即把“再做30分钟”,改为“再做5道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30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尊敬的家长,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或许您的孩子还存在其他问题,请您一定带着孩子到心理中心来寻求面对面的帮助,希望能帮到
您的孩子。
第五篇: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儿童中是较普遍的,越大越令人头痛,不利于学习、不利于成材,而遍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可见,小时侯的培养至关重要。‚细心‛是一种习惯,与性格有关系,但不是天生的,一切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怎么能养成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呢?其实,只要我们有心,这种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也可以培养学生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第一、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们家长要做出细心的榜样,以成人的细心来感染孩子,整个环境是细心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细心起来。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
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长便饭‛。
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小孩子不可能自己养成,在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当然,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的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
新再做一次。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我们一定要对孩子提出要求,并坚持要求,不能时松时紧,不能无原则地心软原谅,更不能代替孩子收拾残局。
我相信只有物品有条理,生活有条理,行为有条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才能有条理。
第二、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细心学习的前提是细心观察,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孩子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倒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看笼统地看大概。观察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引导孩子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孩子说说杏与桃有何异同。
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课文中有特别多的形近字,像欢迎的欢与吹气的吹,奔驰的驰与池塘的池等等,孩子们如果善于观察、会观察,那么学习也会很轻松。
第三、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做题习惯
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家长饭碗一推就张
三、李四地打电话一起搓麻、打牌; 或者把电视、电脑、音
响声音开得过大,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孩子能细心做作业吗?
其次,要求孩子做题不要图快,要讲究质量,对不会写的字先放下做后面的。最后,我们要区分孩子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如果是真粗心则要批评教育或加以惩罚,如果是表面上看似已弄懂,并能按照老师的方法做对一些题,可是换了同一种类型的不同题目,或过一段时间再做相关知识的题目,正确率大大降低了的假粗心.,我们则要耐心讲解,直至孩子明白为止。
第四、培养孩子耐心、细心的检查习惯
要培养孩子‚检查‛的习惯。先要从生活中开始,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劳动完了,检查一下做得怎麽样?收拾完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做完作业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粗心,是孩子的通病,低年级的孩子尤为突出,纠正孩子粗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家长、老师只要善于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错误,并耐心给予纠正,相信每个孩子都成克服作业粗心、马虎的习惯。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最后,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
虎虫’,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努力去发现孩子细心做事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肯定他,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