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秋天”主题班会
“走进秋天”主题班会
一、活动宗旨
让学生耳闻目睹秋天的各种事物,感受秋天的美丽,赞美秋天,赞美劳动;激发学生满怀希望、执着追求的热情,升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情感。
二、活动过程:
(一)、整队、汇报人数
(二)、出旗,奏乐,敬礼。
(三)、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女:尊敬的老师们,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
女: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枫林燃起红色的火焰,男: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秋天是成熟的季节。
女:在这金色的十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接秋的收获,合: 三(2)班“走进秋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秋的色彩是金色的 那一片亮丽的金黄渲染着山林 男:秋的色彩是红色的
那满山的红叶犹如天上飘下的片片红霞
请欣赏诗朗诵《秋叶飘飘》(一同学)
女:秋天,红叶缤纷 黄叶飘零。你们都喜欢秋天吗?让我们一起欣赏秋的色彩(课件 秋天的树叶)
男:秋姑娘不仅送来了美丽的树叶,也送来了美丽的花儿,你知道秋天的花儿吗?(一组准备并回答)女:让我们一起欣赏《课件 秋天的花》 男: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女: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请欣赏儿歌朗诵《秋天到,秋天到》(一同学)
男;让我们走进秋天的田野(课件 秋天的田野)
女:小溪叮咚、农民欢笑,秋天的声音多美妙!二小组诵《听听 秋的声音》
男:秋天,往往可以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等词语来描写 下面,我们一起来一个游戏:说出描写秋天的词语,看哪一组最多?(小组抢答打★)女:请欣赏小组诵《秋天》(三组)男: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女: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
男:自古以来,秋天在诗人眼中就是一幅饱含情绪的美丽画卷,因此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为我们诵读有关秋天的古诗。(古诗连诵)(四组同学)
女:春夏秋冬,故事各异。相信它的故事更美丽接下来请陈远帆为大家讲一个有关秋天的故事。《小矮人》
男:春华秋实,秋天还藏着好闻的气味,让我们走进果园(课件 秋天的果园)
女:秋天的美,有自然的功劳,也有我们可爱的农民叔叔阿姨的功劳。男:成功的花朵,有赖于辛勤的汗水的浇溉。
女:理想的果实,靠知识的土壤去培育。今天的我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这金秋时节,也有丰收的喜悦,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特长。(预先准备:唱歌,画画。书法作品,体育技能 器乐等)男:有付出,才有收获。女:有理想,才有未来。
男:我们要抓紧大好时机,今天发奋学习本领,明天就能开拓美好的未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女:接下来请淑老师讲话。女:感谢淑老师的教诲,“走进秋天”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四)辅导员总结发言。
(五)呼号
(六)宣布结束
秋天
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骄; 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 轻轻涂掉。。。
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 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梁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耀。
走在秋天,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秋天永远向我们微笑。
附一:诗歌朗诵:听听,秋天的声音学号2:听听, 秋天的声音, 小溪在和风儿跑步 , 叮咚叮咚, 那是和温暖告别的声音。
学号38:听听, 秋天的声音, 农民伯伯在笑, 哈哈,哈哈, 那是丰收的声音。
学号21:一枚枚枫叶好像邮票, 信鸽带着它邮来凉爽.一枚枚邮票走过大地, 带来了金色的秋季。
学号53:听听秋, 走进秋, 秋天的声音, 在每一棵树上, 在每一条小溪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合:秋天, 匆匆地来, 匆匆地去,带给我们一片清爽和收获。附二:秋天的古诗
学号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学号
26、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号
27、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学号
4、《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学号
37、《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学号
6、《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学号4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学号
42、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学号
13、《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学号
22、《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学号
49、《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天到 秋天到 田里庄稼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 大豆粒粒饱 高粱涨红了脸
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 秋天到 果园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 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 红彤彤的是枣
秋天到 秋天到
地里蔬菜长得好 冬瓜披白纱 茄子穿紫袍 白菜一片绿油油 又青又红是辣椒 秋天到 秋天到 丰收的秋天就是好
秋叶飘飘 红色的蝴蝶 黄色的小鸟 在空中飞翔 在风中舞蹈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
附三:故事:小矮人
秋天的时候,在深深的地底下,所有的小矮人都非常忙碌。他们都忙着为种子宝宝准备过冬的棕色床,还要为他们把各种汤汁混和起来。有一天,矮人国王叫来一个小矮人,对他说:“到地上去看看种子宝宝是不是准备好上床睡觉了。”于是那个最小的小矮人走啊走啊,从黑黑的地底下走到地上来。可是他听到鸟儿在头顶飞过的声音,他就向着鸟儿的方向喊起来了:“种子宝宝准备好上床睡觉了吗?”“再见,再见!”鸟一边飞一边说,“我们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他们怎么就不回答我的问题呢,笨东西!”小矮人跺着脚,低声地抱怨着。接着他看到红红的树叶和黄色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他就向着树叶大叫:“种子宝宝准备好上床睡觉了吗?”树叶没有注意到小矮人,只是继续在风里慢慢地,轻轻地翻转着。接着他又问黄色和紫色的花:“告诉我,种子宝宝准备好上床睡觉了吗?”可是他们也没有注意小矮人,只是继续把它们的脸向着秋日那温暖的太阳。于是他就冲着跑下黑黑的地底下,去见矮人国王。“种子宝宝准备好上床睡觉了吗?”矮人国王问。“那些笨东西一个都不肯告诉我!”小矮人就把他遇到的事情都告诉矮人国王。可是国王说:“你才笨呢。鸟儿和树
叶,还有花朵都在做着他们该做的事情,可你却没有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我跟你说让你去干什么来着?”现在天气变得非常冷了,矮人国王派第二小的小矮人到地上来,告诉种子宝宝,已经到了他们上床睡觉的时候了。第二个小矮人走过黑黑的地下一直走到地上来。他看到苹果挂在树上,他就向着苹果喊:“下来,下来!现在是种子宝宝上床睡觉的时候了!”可是苹果不下来。第二个小矮人想把苹果从树上摇下来,可是一点用都没有。于是他就让花儿把他们的种子宝宝送去睡觉,可是花儿把他们的花荚紧紧地合着,不愿意把它们的种子宝宝送到地底下的床去睡觉。于是第二个小矮人就把花儿摇了又摇,摇了又摇,可是它们还是不愿意把花荚打开。于是小矮人就喊来了风:“噢,风啊,请把苹果从树上摇下来,把种子从花荚摇下来吧!”风急急地走过,说着“O-O!O-O!”他摇着树,摇着花荚,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让它们下来。于是第二个小矮人又找起来,他看到太阳那么友善地发出暖暖的光,他就说:“太阳爸爸,我该怎么办呢,我想让那些小小的种子宝宝上床睡觉,可是它们都不愿意。”“我会把它们送上床睡觉的。”太阳爸爸笑着说。于是他叫来他最温暖的太阳仙子,跟他们说:“下去,用你暖暖的手指去碰苹果和花荚,那样他们就会打开,把种子宝宝送去睡觉了。”太阳仙子很快地飞到地上,轻轻地碰着苹果,直到它们变红,长熟,掉到地上。孩子们吃着苹果,还有松鼠也一起吃,可是他们都不吃种子,种子就掉落到地上,上床睡觉了。接着,太阳仙子用她温暖的手指打开花荚,风“O-O”地吹着,直到种子宝宝跳着舞来到床上。于是第二个小矮人就回家了,他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第二篇:走进秋天 主题班会主持稿
《走进秋天》主题班会稿
二年级四班
合: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刘晨星:金色的秋天,是欢庆的时刻。谷馨怡: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马浚铭:秋天,是阅不尽的画卷,篇篇绚丽多彩。李雅茜:秋天,更是颂不完的诗篇,句句动人心弦。
刘晨星:你看,秋妈妈穿上了金灿灿的新衣。谷馨怡:农民伯伯露出了最欣慰的笑容。马浚铭:桂花散发的幽香沁人心脾,令人沉醉。李雅茜:田野里的果实竞相成熟啦。
刘晨星: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谷馨怡: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我们是今天主题班会的主持人!
我是聪明好学的刘晨星 我是美丽可爱的谷馨怡 我是灵敏帅气的马俊铭 我是聪慧漂亮的李雅茜
合: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收获的季节,走进秋天”。
(第一章:了解季节)李雅茜:同学们,我们在生活里经常会听到“四季如歌”这个成语。
刘晨星:它的意思是指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就像风格不同的音乐,秩序井然的各自流淌。
谷馨怡:同学们了解四个季节吗?同学们了解秋天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知识问答吧!
马浚铭:游戏要求:主持人读完题后,请同学们举手抢答。答对有一份小礼物哦!
刘晨星: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同学们都能回答:4个。随意抽取几个同学回答。)
刘晨星: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第二个问题就要困难些了:你们知道春天是在哪几个月份吗?(多抽一些同学回答)
刘晨星:下面由我来揭晓答案吧-----春天是在3月,4月,5月里。
刘晨星:春天是最美丽的季节。天气暖了,花儿开了,所有的植物都苏醒过来了。请同学们一起阅读下面这一段描写春天的短文吧。(春天来了,开始)
李雅茜:春天过后,就迎来了夏天。同学们知道夏天在哪几个月份吗?(抽同学回答)
李雅茜:我为大家揭晓正确答案吧!夏天在6月,7月,8月里。
夏天是最炎热的季节,请大家一起阅读下面这段描述夏天的短文吧。(夏天是最炎热的季节,开始)
马浚铭:夏天过后,就该秋天来临了。同学们知道秋天在哪几个月吗?(抽同学回答)
马浚铭:秋天在哪几个月呢?正确答案是:秋天在9月,10月,11月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请同学们一起阅读这段描述秋天的短文。(农民伯伯最喜欢秋天了,开始)
谷馨怡:秋天过后,就迎来了严寒的冬天。同学们知道冬天在哪几个月份吗?(抽同学回答)
谷馨怡:冬天在哪几个月呢?正确答案是:秋天在12月,1月,2月里。冬天是寒冷的季节,请同学们一起阅读这段描述冬天的小短文吧。
(冬天好冷啊,开始)
(第二章:了解秋天)
刘晨星:同学们,我们刚刚了解了一些一年四季的知识。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是在哪个季节吗?(全班答:秋天)
刘晨星:非常正确,现在正是在秋天。你们知道人们喜欢用哪些成语或者词语描
述秋天吗?(抽同学回答)
刘晨星:描述秋天,使用的最多的成语是“秋高气爽”。
(看屏幕读)秋高气爽是指秋天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谷馨怡:人们也经常使用“一叶知秋”来描述秋天的到来。一叶知秋是指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知道秋天到来了。
马浚铭:春华秋实也可以用来描述秋天的特点。春华秋实是指春天开花,秋天
结果。
李雅茜:秋天最有名的花就是桂花,我们经常说“金桂飘香”,它是指秋天,桂
花开了,香味可以飘很远。
刘晨星:还有很多可以形容秋天的成语,我们摘取了一些最常见的,请同学们齐读。
刘晨星:下面:请大家欣赏部分同学的读写绘作业。
(第三章:了解秋天的收获)
谷馨怡:秋天被人们称为“收获的季节”,你们知道秋天可以收获哪些粮食吗? 请大家抢答!(抽很多同学回答,并提醒大家要回答秋天的粮食。)谷馨怡:秋天收获的粮食有:(看屏幕慢慢介绍)玉米,红薯,水稻,花生(停顿让同学慢慢看)。除此之外,还有土豆,高粱,黄豆,红豆等多种豆类!
马浚铭:刚刚我们了解了秋天可以收获很多粮食,你们知道除了粮食,秋天还可以收获哪些瓜果吗?请回答!(抽很多同学回答)马浚铭:秋天收获的水果有:(看屏幕慢慢介绍)葡萄,柿子,核桃,石榴(停顿),还有梨,猕猴桃,橘子,山楂(停顿),柚子,板栗,苹果,大枣(停顿),南瓜,冬瓜,佛手瓜,葫芦瓜等等很多。
李雅茜:秋天可以收获很多粮食,蔬果,秋天也会开很多种花,大家知道秋天开放的花儿有哪些吗?请回答!(抽很多同学回答)李雅茜:秋天开放的花儿有:(看屏幕慢慢介绍)桂花,菊花,鸡冠花,牵牛花(停顿)。还有百合花,蝴蝶兰,秋海棠,木芙蓉等等。
刘晨星:在秋天里,我们还可以过很多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吗?
(抽同学回答)刘晨星: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秋天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是“教师节”。教师节是哪一天呢?(多抽些同学回答)刘晨星:教师节在9月10日,它是亲爱的老师的节日。它告诉我们要爱我们的老师,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刘晨星:秋天的另一个重要的节日是“国庆节”,我们刚刚度过了国庆节。大家还记得国庆节的时间吗?(抽同学回答)刘晨星:国庆节是在10月1日到7日。它的意义是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它告诉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谷馨怡:秋天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中秋节”。谁知道中秋节是在哪一天呢?(抽同学回答)谷馨怡:中秋节是在农历8月15日。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丰收,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大家开心的赏月,吃月饼。
马浚铭:秋天还有一个传统节日是重阳节,有同学知道重阳节是在哪一天吗?(抽同学回答)马浚铭:重阳节是在农历9月9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倡导大家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风气。
李雅茜:我们刚才一起了解了很多有关秋天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吧!请欣赏歌曲《多彩的秋天》!
刘晨星:上次的读写绘作业,很多同学完成的非常认真,他们也迎来了自己收获的季节。老师选取了一些优秀作品,并为这些同学准备了小礼品。这些同学是:李雅茜,杨嘉欣,王玥文,任函锐,罗诗雨,白一芝,王奕晗,庞琪,曹睿哲,大陈峻熙,朱芸,李锦治,冯依涵,朱政森,赵诗奇,赵冉,谷馨怡,陈成,崔璨,刘亦扬。请这些同学上台领奖。
刘晨星:也请没有得奖的同学不要气馁,下次认真完成,你也会赢得自己的收获的那一天。请大家继续努力吧。
(总结语)刘晨星: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谷馨怡:枫林燃起红色的火焰。马浚铭: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李雅茜: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
刘晨星,谷馨怡:祝老师和家长们在秋色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马浚铭,李雅茜:祝同学们在秋天里快乐成长,天天向上。
(合):同学们,本次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走进端午节主题班会
走进端午节主题班会三篇
走进端午节主题班会 1
活动目的: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二、请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三、大家怎包粽子?
亲历感悟:
:
我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通过知识小竞赛、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作
品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对学生进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可是,就在 2007 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各类中小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主题活动,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传!
:
这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觉得特别新鲜,同学们也异常兴奋。大家都激动得跃跃欲试,齐齐望着社区的阿姨,就等她这老师发号施令:第一步将粽叶卷成三角形状,底部要严实合缝,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卷来卷去卷不好,终于卷到无缝的要求,谁知手一动,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状又散架了,唉,重新来过。看看我的同伴们,也都在向“无缝粽叶”的最高目标行进,再看看社区的阿姨,却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难过的一关恐怕就是这个“包”字,如何将米包住不漏出来,还要将粽子包成漂亮的立体三角形,这可是一门学问,在场的许多人就是倒在了这一个坎上啊,不少同学直到最后结束还是没有包出标准的立体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们班主任戏称为“三明治”
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尽管到下课我也没有包出一个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觉得这节课过的特别充实。因为:它让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炽热的爱国情怀,也激扬着我的爱国热情;它也让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启示我在学习上更应该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
走进端午节主题班会 2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 7 位外来学生)
(三)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
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 10 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走进端午节主题班会 3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
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五(1)教室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走进端午”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三名来自浙江、江西、山东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2、你想对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3、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
4、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
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
第四篇:走进清明主题班会
四年级二班“走进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2013.4.8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二:活动地点:四年级(2)班
三、活动过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一)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引导学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生: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更能深入领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指导学生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班: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班: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
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口答)
总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祭祖方式: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护城市环境,采取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族,并交流自己在清明节与父母去扫墓祭祖打算。
班: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播放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请同学们观看,并谈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学生五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班: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知识吗?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成两组互相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
3、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问题如:有哪些体育活动?秋千最早叫什么?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什么叫探春?为什么要植树?为什么要插柳?戴柳?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等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抢答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习俗,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清明节的氛围,领悟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文内涵,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的有意义的清明节。
二、指导学生扎白色、黄色、紫色的纸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一生做单独的一朵,一学习小组做成一束,两组以上做成一个花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缅怀先人烈士更有意义。
三模拟祭扫烈士现场:
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1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具体行动缅怀先人烈士,让学生的情感在具体活动中得到升华与提高。
四、拓展
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术作品,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
第五篇:《走进父母》主题班会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活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父母的了解,学会尊重父母,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2.引导学生学会和父母和谐相处,学会感激父母付出的辛劳,并能把感恩的意识融入平常的生活中。
二、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仙境》、《风的气息》、《回家》、《鲁冰花》、《感恩的心》;亲子游戏需要的眼罩;调查问卷《亲情档案》;彩色纸包装的砖头;感恩卡。
三、活动对象:四年级
四、活动场地:室内
五、活动时间:40分钟
六、活动程序:
课前准备选用背景音乐:萨克斯《回家》
A.活动课前的师生沟通——贴花瓣。(目的在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也为后面的活动环节做铺垫。)
老师:同学们,我很高兴能够认识大家,并且和你们一起参加今天的活动。在开始活动之前,我想请大家先帮个忙,帮我把这些玫瑰花瓣贴到卡纸上,让它形成一颗爱心。谁愿意帮助我?(教师指名上台贴花瓣,并指导学生在音乐背景中完成爱心的粘贴。)
导语:谢谢这几位同学精心地为我们粘贴了这么漂亮的爱心。可见心中有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B.体验紧张的心理游戏。
老师:我想问问大家,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好吗?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首先,请全体同学保持站立的姿势,伸出左手让手心向下,同时右手食指向上与旁边同学的左手手心相接触。当你听到歌曲中出现“泥鳅”俩字的时候,要想办法用左手抓别人的手指头,而右手要迅速逃离,大家听明白了吗?现在,让我们开始好吗?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心理紧张的感觉,学会释放紧张的情绪,懂得松弛之道。)
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紧张疲劳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放松,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每天的学习生活!
(一)亲子游戏(通过身体的接触,感受与父母的交流)
导语:刚才我们集体参与了游戏,不知道你们在家和父母亲玩过游戏吗?今天老师请了几位同学的家长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把爸爸妈妈们请上台。
老师:你们好!欢迎你们几位的到来!平时你们的工作也很忙,今天就放松放松,在这儿和你们的孩子一起做做游戏,好吗?
老师:我们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家长先用眼罩蒙住孩子的双眼,然后和你们的孩子分两边相向站立;孩子要走到家长面前,通过触摸家长的双手来辨认谁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大家听清楚了吗?现在先由爸爸妈妈为孩子戴上眼罩,注意不要过紧也不要太松。好,选手准备完毕,请爸爸妈妈走到对面,交换位置站立,给孩子们增加点难度。孩子们也站成一排,音乐一开始,就往前走,去寻找自己的父母;音乐停止,我们的游戏就结束。(背景音乐:《鲁冰花》高潮部分)
(游戏的结果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况:有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认错了。)
老师:看来你们这个家庭很默契,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准确地找到妈妈的?(学生说)你呢?妈妈有没有给孩子一些什么样的暗示呢?
(安慰找错的家庭:你没有找着自己的父母,也没关系。回家以后经常给爸爸妈妈按摩双手,有助于血液循环,也能使你走到哪儿都忘不了他们温暖的手,好吗?)
老师:谢谢这几位家长和同学们的参与,也希望我们的游戏能给你们带来好心情。
导语:孩子们,除了能辨认父母的双手,你们还知道爸爸妈妈的什么情况呢?你们想不想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想)那就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近父母,好吗?(出示课题:走近父母)
(二)心有灵犀(通过填写问卷,收集关于父母的基本信息,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老师:作为父母,一定很了解你们的喜好。因为你们的成长始终牵挂着父母的心。
可今天,我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也对父母有所了解?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亲情档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给爸爸或者妈妈建立一个小档案。(注意: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选填一位家长的信息)
课件展示:心有灵犀
亲情档案
爸爸(妈妈)的出生年月
爸爸(妈妈)的业余爱好
爸爸(妈妈)的兴趣特长
爸爸(妈妈)最爱吃的食物
爸爸(妈妈)的鞋子尺码
爸爸(妈妈)最烦恼的事情
爸爸(妈妈)最大的愿望
(学生现场填写,背景音乐:钢琴曲《仙境》)
老师:我想现场采访几位同学。(任意学生)你好,能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吗?(学生介绍爸爸的情况)你好,你觉得自己对妈妈了解吗?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学生发言)那么,父母的基本情况是否和你们填写的一样呢?让我们打开信封来个现场揭密,看看爸爸妈妈为我们提供的信息是什么?(任意学生)你来介绍一下爸爸的小档案。你写对了几项呢?(任意学生)和妈妈提供的资料对比,你觉得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多吗?
老师的评价:①为什么你能写对那么多内容呢?/你真棒!能把爸爸(妈妈)的生日、爱好都记得那么清楚,真是个细心的孩子!②你能把父母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老师觉得你真不简单!③为什么你只写对了一样呢?/看来,你还得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工夫去关心关心父母,好吗?
(三)心灵解密
导语: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是我们成长的守护者。可有些同学却向我表示了对自己父母的不满。我从他们的来信中选取了一些现象,大家看看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课件出示:
现象一,父母亲对我的成绩要求太高,没达到的时候,就会严厉地批评,甚至打我;
现象二,父母亲总是限制我玩的时间,双休日还得做额外的作业;
现象三,父母亲给我的零花钱太少;
现象四,父母亲总是忙着工作,陪伴我的时间太少;
现象五,父母亲每天总是唠叨我;
现象六,父母亲很少听我说心里话;
现象七,父母亲总是拿我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作比较;
„„
老师: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把这些现象说给大伙听?(指名读现象)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觉得哪个现象和你比较类似,就举手示意我,明白了吗?
老师(在学生中选取目标让学生发表感言):
你能告诉我,当你的父母批评,甚至打你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吗?
(我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感动。因为你能理解父母的苦心,说明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当爸爸忙于工作而抽不出时间陪伴你,你是什么感受呢?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能陪伴你吗?(我能体会到你的孤独。爸爸虽然很少有时间陪伴你们,可他却给了你们一个安宁、幸福的港湾,所以你也要多体谅、关心他,好吗?)
听到妈妈在你面前提到别的孩子的优点,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和妈妈说吗?
(你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和父母在认识上有些分歧,我建议你和家长再多一些沟通,也许情况会有所改善。)
老师:我很高兴大家如此地信任我,和我说了这么多你们的想法。不过,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在和父母的相处中,总会出现那么多不和谐的音符呢?
导语:这儿有一封妈妈写给孩子的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心灵独白——《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通过配乐朗诵一封母亲的信,引领孩子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认识了解父母;引导孩子寻找自身的共同点,引起情感共鸣。)
(教师配乐朗读,课件展示信件内容。背景音乐:《风的气息》)
老师:孩子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的哪些事情让我们感动呢?哪怕是很细小的一件事?而我们又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在流动的音乐中,一起来静心回味吧!
(在背景音乐中,孩子静静回想,感受父母的爱,从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反省。)
导语:此时的沉默,是不是因为你们的内心都有所感受呢?
老师:①你能给我们说说,哪件事情让你感受到父母的爱呢?(学生感言,老师进一步启发)你又是怎么做的?(你不但能感受到父母对你的深情,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相信你从今往后你会做得更好!)
②你呢?愿意让我们分享和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吗?(老师被你们父女(父子)之间的深情打动了!我想经过今天的活动,你会更爱你的爸爸(妈妈),对吗?
导语:是啊!父母的心细如发,父母的情深似海,没有沟通和交流,我们还真难以理解呢!告诉老师,你们爱爸爸妈妈吗?把你们的爱大声地表达出来!怎么爱?谁来说说?(学生说)
(五)亲身体验,心理透析(从平凡琐事感悟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老师:孩子们,我们除了用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来回报父母,还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呢?(学生说,并请上台体验)今天你来当爸爸(妈妈),好不好?告诉我,平时你们家要做哪些家务活?(学生举例,教师相应拿出用彩色纸包装的砖头代表“家务活”,把这些“家务活”一项一项地放到学生手里,都让学生捧着,直到学生捧不住)
老师:辛苦辛苦!你们当爹当妈的确实不容易啊!想过请谁帮忙吗?(孩子)好,谁愿意自告奋勇地来当他们的帮手?(再请学生上台,把“家务活”让他们分担)
老师问“父母”:你们二位感觉怎么样?(学生感言)再问“孩子”:你呢?(学生说内心体会)你真是父母的好帮手!
(六)真情互动,情感升华
导语:经过这样的一次体验,同学们的心中是不是也有很多感受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感谢卡,你们可以在上面写上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和爱。(音乐背景中学生写感言)(对家长在现场的孩子说)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正用慈爱的目光望着你们呢!走过去吧!走到父母身边,一个轻轻的拥抱,几句贴心的话,都能表达你们的爱!(孩子和现场的家长说心里话。)
A.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所写的内容,并粘贴在卡纸上,丰富爱心的内涵。(注意:因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只请少数同学上台粘贴。)
B.老师请家长对现场的孩子们各说一句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老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内心肯定也深有感触,请你们给孩子们说一句心里话,好吗?(家长感言)
老师:谢谢你们参与今天的活动;也谢谢你们对孩子们的鼓励;更谢谢你们平日里为孩子付出的辛劳!
(七)活动小结(在背景音乐中结束活动)
老师:同学们,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颗关爱、呵护我们的心;而我们也同样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走近父母,理解父母,关爱父母!爱,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回家以后,为父母做一件事,让爸爸妈妈也能感受到你们的爱,好吗?最后,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大声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谢谢大家参与今天的活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