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1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1.教师知识的分类:
就知识角度而言,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这些知识教师一般在师范院校中可以获得,而且对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而掌握,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
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与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的成份,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换言之,实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获得。
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因为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来说,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其发展主要是指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而反思正好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特别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供了一个平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反思就有其特殊的作用。2.课程开发实践。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教师不合时宜的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去发现和探寻他人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并能增加教师的探究性活动。
二、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的可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1.精神领域。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精神世界有重大的影响。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观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
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看是以校为本,隐藏其后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专家型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从而不满足于做一个消极被动的“教书匠”,进而利用自己“讲台之主”的权利,强化反思意识从教育实践入手,便捷地进行研究,逐步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并提升自己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2.知识领域。
在知识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可能。
(1)知识本质。
在西方的语言中,“知识”有两种用法:一种是information,作为一个名词,指的是信息或消息之类的东西;一种是knowledge,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指的是知道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是现存的、静态的知识,而是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强调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的东西,能够使人变得更为自由的东西。
(2)知识结构。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首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师就不得不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这就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学推理能力。3.技能领域。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具体地说能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1)课程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而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全面提高。一般而言,教师通过对学生需求、学校环境、自身能力等3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或者说编制课程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过程。课程实施包括教学、学生自学、作业等形式,但最为重要的是教学。通过教学,教师不断地将课程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将静止的书面材料
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最终使它们成为学生的经验。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因而没有外来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方案并实施评价。
(2)研究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的任务,这对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等;不仅要研究问题的解决,还要研究交往、协调的方法等等。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角色转换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会自动发生。借助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1.从“消费者”到“生产者”。
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参与课程开发的是教育部门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论家、课程专家、教学法专家等校外官员和学者,由他们设计好规范的课程文本,最后由教师去实施。我国一直运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所以,教师被当作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将规定的课程内容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忠实地执行。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
2.从“教书匠”到“研究员”。
在传统观念上,研究是学者专家的事,教师只有使用研究成果的份而没有参与研究的权利。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社区的需求,这就迫使教师或多或少地要从事实践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每天都在研究。如,上完一堂课,教师也许会想为什么某些学生学得那么好,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一无所获呢?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说有哪些问题,从教育制度上有哪些制约因素,学生又该承担什么责任,课程本身有没有问题,怎样让所有的学生都有长进等等。如果自己能在下一次课中控制一些因素,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又能将做法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这就是研究了。所以,研究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教师们有心便可以进行,但研究也论述。这里仅就与教师直接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纲要性的说明。
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事实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善。其次,教师要研究的问题一般应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教师要研究的是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更为有效,然后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再次,研究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因为理论总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最后,在成果的表达上,要追求实践风格,采用“故事研究式”,或者说是叙事式,只有将整个研究过程加以科学的记录,给大家提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中发现真理,这才是最为主要的,不能盲目追求理论的升华。
具体而言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三种设计:(1)学习情境设计。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设备,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形成一定的联系,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评价、纠正错误等等。(2)信息资源设计。教师要确定某个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3)协作学习设计。协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批判、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与评论。
第二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目的。任何课程改革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不能称其为成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会遇到很多问题,应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其对教师的影响已然不是单纯地滞留在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上,它对教师文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更深层次和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也成为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值得挖掘与深思。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简要的阐释,以期能对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固然,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多个场域、多种方式获得,但是,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策略,学校必然是教师专业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同时也是中坚力量和生力军。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确实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课程开发观念陈旧,缺乏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教师和学生只是课程开发的被动执行者和实施者,大部分的一线教师站在课程开发的大门外。教师普遍认为课程开发与自己无关,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因此,只关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摒弃陈旧的课程观念,积极热情地投身到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
课程开发知识是教师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我国的教师教育长期以“学科专业知识”为本,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课程开发知识,而仅仅是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很少涉及课程开发相关的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开发能力的获得,以至于很多教师在课程方面的知识相当欠缺,很难胜任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
3.缺乏合作探究精神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单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包括整体层面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获得成功。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大多都是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很少有合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这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反,教师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兴趣、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水平,还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统一起来,这是具有合作性、整体性的工作,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三、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国家统一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这一角色早已根深蒂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要取得长足的进步,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大前提,而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不会自动发生,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推动教师的角色转换。
首先,教师要从一名课程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和消费者,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其次,教师要从“教书员”转变为“研究员”。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研究员的角色,或多或少地从事实践研究,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提升自身的价值。
整体而言,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尤为重要:
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课程意识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广大教师应该摒弃仅仅是执行政府决策的课程的观念,掌握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积极地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此,教师才能真正把握主动权,展示新形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同时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和课程开发知识。在我国传统的师资培养体系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的获得,而对课程开发这一块知之甚少,更别说与此相关的一些知识能力。因此,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应该增加师资培训的内容,使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得以丰富和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得以加强,从而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素养。
3.提倡全员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独立思考、独立开展教学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课程本身倡导的就是一种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状态,教师、学生和学校应形成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因此,教师之间更是要就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促进资源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团队互助合作学习和专业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通过互相吸收经验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获得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6.[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226.[3]沈毅.高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文教资料,2009(27):173-175.(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研究中心重庆北碚)
第三篇:小学语文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人教版新课标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教师知识的分类学。
就知识角度而言,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这些知识教师一般在师范院校中可以获得,而且对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包括教育与教学的一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课程评价的知识等)和心理学(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心理、知识的结构等)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而掌握,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与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的成份,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换言之,实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获得。
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因为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来说,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其发展主要是指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而反思正好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特别强调的,这样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供了一个平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反思就有其特殊的作用。虽然反思并不是解除一切不确定因素的稳定剂,但它可以增强事情的预见程度,它可以在新的开始之前,预想到各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教师可以清楚地控制开发的进程,使整个开发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具有更多理性认识,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反思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如果这种反思十分周详的话,教师就可以在明晰了种种“前途”后,选择一种最佳的途径,设计出一个最确切的计划。
2.劳顿的学说。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1)技术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技术发明及其潜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教师不再被看作是知识的仓库,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获得知识的先进设备。如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脑等。(2)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思想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就必须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思想,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实施方式与国家课程大不相同,其中蕴含的教学思想也与国家课程大有异趣,比较注重学生本位,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而必然引起教学思想的变化。(3)课程内容的变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很多知识对教师来说也是陌生的。为了应对这种不断扩大的学习内容,学生们期望教师跟踪学科内容的变化,并且期望教师了解课程规划,参与课程设置,并调整传授方法。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其自然结果就是引发教师专业发展。
3.课程开发实践。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有研究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得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更能指导学生使用学习材料和指导小组学习,对学生的期望有所变化。另有研究显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与实施其参与发展的课程纲要之间存在正相关;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令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也更为自信。可见“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课程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变革过程,因为课程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重建他们的知识观及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课程开发意味着对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作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的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再思考。这样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教师不合时宜的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更多地去发现和探寻他人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并能增加教师的探究性活动等等。
二、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的可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者认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1.精神领域。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精神世界有重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观念,现择要说明如下。
(1)以学生发展为本。
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看是以校为本,但隐藏其后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专家型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使其体验成功,从而不满足于做一个消极被动的“教书匠”,进而利用自己“讲台之主”的权利,强化反思意识从教育实践入手,便捷地进行研究,逐步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并提升自己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
(3)合作精神。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这种特性使教师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区人员广泛参与的活动,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社区人员之间、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长期以往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
(4)师生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扩大了信息来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所以学生很可能超过教师,并把教师“问倒”,这就可能引发“师生观”的转变和“好学生”理念的重建: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自己的意见,并想方设法使学生超过自己。
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这就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要鼓励学生“犯规”。如果一个学生只知唯师是从,而没有自己的观点,不敢也没有向教师质疑问难的习惯,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形成、个性的张扬,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2.知识领域。
在知识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可能。
(1)知识本质。
在西方的语言中,“知识”有两种用法:一种是information,作为一个名词,指的是信息或消息之类的东西;一种是knowledge,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指的是知道的过程。英国课程专家斯藤豪斯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的东西,而是学生思考的对象,它不能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教育是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校本课程开发重视的不是现存的、静态的知识,而是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强调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强调那些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的东西,能够使人变得更为自由的东西。
(2)知识结构。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首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师就不得不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这就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一般教学知识、教育目的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育脉络的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材内容的知识、教材教法的知识、课程的知识)、教学推理能力(理解、转化、教导、评价、反思、新理解)。
3.技能领域。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具体地说能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1)课程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而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评估课程的能力四个方面)的全面提高。一般而言,教师通过对学生需求、学校环境、自身能力等3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或者说编制课程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过程。课程实施包括教学、学生自学、作业等形式,但最为重要的是教学。通过教学,教师不断地将课程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将静止的书面材料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最终使它们成为学生的经验。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因而没有外来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方案并实施评价。
(2)研究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的任务,这对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等;不仅要研究问题的解决,还要研究交往、协调的方法等等。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教师的行动研究,即要求教师思考和系统地评定在一个教室或学校中正在发生什么,从而采取行动去改进或改变某种情景或行为,并用一种不断改进的观点去督察和评估这种行为的结果。具体而言,教师要追问3个问题:(1)现在正发生什么?(2)在何种意义上这是一个问题?(3)对此我能做些什么?而后进一步思考4个问题:(1)这个问题对我重要吗?(2)这个问题对我的学生重要吗?(3)探究这个领域有什么机会?(4)我的工作环境有什么限制?就是在这种不断追问和思考中教师的研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3)教学能力。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一般而言,学科教学都是站在一门学科的基础上,只看到整体课程的一个方面,不可能对课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而只有站在整个课程结构的高度,才能对所教学科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也只有站在整个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高度,才能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从而对所教学科有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安排。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为本,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现实,使教学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角色转换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教师的专业发展井不会自动发生。借助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1.从“消费者”到“生产者”。
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参与课程开发的是教育部门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论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学法专家等校外官员和学者,由他们设计好规范的课程文本,最后由教师去实施。我国建国以来一直运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所以,教师被当作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是课程的“使用者”或“消费者”。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将规定的课程内容有效地教给学生,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则不是教师考虑的事,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忠实地执行。就是说教师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因为在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下,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人都有权参与课程开发,而作为学校之主要构成部分的教师自然地成为了课程开发的主力军。鉴于此,教师应主动承担起课程开发的责任。
2.从“教书匠”到“研究员”。在传统观念上,研究是学者专家的事,教师只有使用研究成果的份而没有参与研究的权利。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社区的需求,这就迫使教师或多或少地要从事实践研究。
研究并不神秘,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每天都在研究。譬如,上完一堂课,教师也许会想为什么某些学生学得那么好,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一无所获呢?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说有哪些问题,从教育制度上有哪些制约因素,学生又该承担什么责任,课程本身有没有问题,怎样让所有的学生都有长进等等。如果自己能在下一次课中控制一些因素,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又能将做法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这就是研究了。所以,研究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教师们有心便可以进行,但研究也论述。这里仅就与教师直接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纲要性的说明。
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事实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善。其次,教师要研究的问题一般应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教师要研究的是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更为有效,然后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再次,研究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因为理论总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最后,在成果的表达上,要追求实践风格,采用“故事研究式”,或者说是叙事式,只有将整个研究过程加以科学的记录,给大家提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中发现真理,这才是最为主要的,不能盲目追求理论的升华。
3.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
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发展。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教师点什么菜,学生就得吃什么菜,自己没有点菜的权利,因而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追求。但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菜单”,圈点自己喜欢吃的“菜”,教师不再是“点菜者”而成为“菜单提供者”,点菜的权利则交还给了学生。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修改“菜单”的权利,他们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也可以不选某些“菜”而让它在“菜单”上自动消失。此外,学生有权和教师一起对“菜”的配料、制作工艺等进行改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爱好与兴趣、需要与追求,因而也就需要有一种差别性的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独特的个别化课程或者说是“个性化菜单”。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并为其设计或提供“个性化菜单”,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4.从“教师”到“导师”。
“教”,《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隐含的意义有:在地位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上下级或上下辈关系,教师在上,学生在下;在教学关系上,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仿效者,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学方式上,视学生为吸收知识的“容器”,教师则是“传声器”,负责把前人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在教学评价上,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学习结果的好坏由教师说了算;在教育哲学上,视学生为一张白纸,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见,教师一词本身就蕴藏有“施教者”之意。
“教师”与“导师”仅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两种教育理念。在“教师”的理念之下,教师司“教”之职,在“导师”的理念下,教师负“导”之责。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更多的是“导师”而不是“教师”,就是说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存在,重视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情感,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并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其次,强调双边的参与。再次,强调师生之间坦诚的碰撞、交流和沟通。作为“导师”其主要工作是做好“五导”:(1)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地找到相关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5)教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需要的各种优秀品质,具备区分良莠的能力。
5.从“独奏者”到“伴奏者”。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中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是主角,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观众,是知识的接受者。但校本课程开发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它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受体”,而是自我导向的积极的知识的追求者。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甚至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方式。这样学生就一跃而成为学习的主角,是“演奏者”而不是观众。教师的职责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从角色关系上是一个“伴奏者”,而不是主角,更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独奏者”。
第四篇: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序
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同学们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学校决定开设《诵读经典》校本课程。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汇聚,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学校将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现在起,让我们读经诵典,打造人生底色,在书中陶冶我们的情操,增长我们的见识,升华我们的境界;从现在起,让我们读书,在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健全人格;从现在起,让我们读书,在书中与另一个人对话中,享受人生的充实与快乐;从现在起,让我们读书,在书中传承人类文明,延续人类文化,做一个文化的传递者。通过中华经典文化的诵读,去领略经典的魅力,启迪智慧的火花,去倾听生命的歌唱,感悟人生的真谛,去憧憬理想的德育,养成高尚的德性!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将使同学们受益终身,也必将对学校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达道湾学校校长
宋明君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及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
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外语学习热潮不断升温的今天,许多教师、学生、家长忽视了母语的学习,这对于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必将有所影响。时代发展呼唤经典诵读,这也必将成为对教育的要求。
2、素质教育的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最是书香能致远。我校致力于内涵发展,提倡师生读书,学生中开展“读书”评比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歌的积极性。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有力促进我校“人文教育”办学思想和“浓郁书香”校园文化的特色的形成和深入。
4、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于一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爱学、会学、自主的学、合作的学。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培养学生实践、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写字的技能和技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知祖国语言文字形体美的深刻内涵,诵经典、修品德、学做人。
3、教师发展目标:使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课程理论,实现角色转变,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艺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4、学校发展目标:营造读书积累的良好环境,利用诵读教学活动的优势,促进学校书香文化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三、课程内容
(语文教师从《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孝经》、《大子》、《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诗经》、《楚辞》、《正气歌》、《赤兔之死》、《少年中国说》、《尊师》及现代诗歌、散文等书籍中抽其精华编撰而成校本课程一书。)六、七年级:《达道湾学校经典诵读读本》,《达道湾学校经典诵读读本》内容分十篇:1.《弟子规》,2.《中庸》(节选),3.《论语》选读,4.《孟子》选读,5.《老子》选读,6.《孙子兵法》选读,7.大学(节选)8.朱子家训,9.曾国藩遗训,10.少年中国说
要求老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中华经典、阅读优秀文本、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神,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进步、成长、成材,让中华国粹美丽学生的人生。
以诵读为主,少数可进行研究性格学习。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自主探讨,教师解疑。
四、课程组织
(一)开设时间:六年、七年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学年约开设30课时,其中诵读活动4课时,写出心得体会两课时。
(二)开展培训与研究活动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搜集、提供信息资料。
3、组织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活动。
4、阶段性小结和经验交流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指导上网浏览经典文化和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和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
(1)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
(2)经常为学生读书,让他们在听书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3)在五四青年节等重大活动中推出经典诵读中的典型,进行表彰。
六、课程评价
(一)、评价的原则
1、参与性。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2、过程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3、综合性。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4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三)、校本课程评价方法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
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3、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举行诵读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活动表现50分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的态度、活动参与情况。(2)心得体会、小论文50分。合格者折合学分2分记入学生校本课程学习学业分。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汇聚,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至关重要,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也必将对学校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鞍山市达道湾学校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方 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三是表现我校学生的个性的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育必须尊重学生。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外在的教育因素能否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建构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并能集中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中各方面的优势,研究、开发的课程也最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同时,学生也是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参与者,他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最有发言权,他们将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个性特长,对校本课程作出自己的选择,并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完善、提升提出自己的要求,因此校本课程是完全建立在学生自主发展、个性特长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四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融合,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将作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二.我校校本课程内容框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学习几部分。(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领域 课程目标:
1、认识自然,认识学校,培养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关爱学校发展的意识。
2、激发同学们对于小惠初中人文的研究与思考的热情,从而强化他们积极奋发向上的学习意识。
3、培养同学们文学鉴赏能力。
涉及学科:生物学,地理学,环境学,文学等。
拟开课程方向:小惠初中自然环境(已经完成),小惠初中人文环境,小惠初中研究环境
(二)生活技能与健身、艺术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提高服务的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和一定的体育技能,认识健身对人生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提高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音乐,美术,体育等。
拟开课程方向:健身技能,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家政、电子、制作等),器乐、合唱,美育欣赏讲座,绘画技法等。(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
1、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比,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对比的观念,学会比较,学会鉴别。
3、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能用于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涉及学科: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信息学等。
拟开课程方向: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历史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冲突,传统文化的现代应用,成功人士创业启示等。二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有一整套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配合,他们既是校本课程改革的保障系统,又是校本课程组织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校本课程管理运行中教师队伍的建设
1、校本课程的教师队伍由学校全校教师、外聘高校教授、校外学术委员、社区教师等构成;
2、开设校本课程是全校教师职责和义务;
3、全校教师都要积极关注课程改革,了解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信息,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理论、实践、发展的热点问题,研究、开发相关课程;
4、学校鼓励教师开设既符合校本课程目标又表现教师特长的校本课程,学校鼓励教师开设不同门类的校本课程;
5、学校负责开设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参观。(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 组长:任铁挠
副组长:柯新社 胡建潮 赵咸阳
组员:沈保平
田雪振
杨文娟
惠桂香
司建平
2、教研组长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的工作;
3、“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4、定期向全校教师通报研究情况;
5、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三 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
2、教研组长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的工作;
3、“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4、校长室负责实施过程的协调工作;
5、学校组织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工作;
6、教导处负责发放授课津贴。7.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1)以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讲座、报告、讨论交流、程序教学 2)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发现、教学系统设计、操练
3)以培养品质为主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模拟、视听
4)以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社区活动、小组调查、学习法律 5)以满足个人需求和兴趣为主为主的教学方法:展示、独立研究、微型课程、论辩 8.校本课程运行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运行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①学校建立《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用来记录学生校本课程学习情况,作为考核凭证。②学生每人一册《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每修完一门课程,将《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交给任课教师记录学习情况。四 我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我校制定 校本课程考试和评价制度。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由“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与教导处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调查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为依据。教学过程的评价由“管理委员会”进行课堂调研,分析其设计是否精心,教法是否得当,目标达成率等因素。学习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所写的小论文、作品、制作、活动、测试、竞赛等成绩,另外,管理委员会应依据开发原则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分析,考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学生发展的状况。学情调查由教科室采用问卷、座谈、个别了解等方式来进行,分析该课程是否被学生所认可,并与其它校本课程进行对比。
⑴对学生的评价。注重“三维”,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⑵对教师的评价。重视教师角色的定位,看教师是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以及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是教师的经验总结。学校将根据实际,把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业绩加以考核。
四、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价值就体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开放与统一相结合,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分步实施。校本课程的成功实施注重教学策略的设计,意味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强调活动的目标性、计划性,意味着校本课程活动非盲目性,也意味着教师既是活动的决策者,也是研究的决策者。为此,我校把教学策略设计当作推进的主要任务,由此也形成以下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一是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发挥最大的学习效能。这一策略的操作是,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首先分析并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相匹配的教学风格,其次是与学生讨论研究其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学习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设计出相应的学习策略。该策略要求教师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认真去观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使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从而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当然,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并非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校本课程不同其他的国家课程,它希望学生水平和不同方面的发展差异加大,因为这种发展差异原本是存在的,也是需要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正需要丰富多彩的个体个性的各不相同的发展。二是运用促进自我发展的教学策略,形成开放的个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目标是特别注重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自我发展涵盖了人格和道德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促进自我发展教学策略的操作中,教师教学的基本策略为:一是让学生从校本课程学习中的不同场合和角度认识自我。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以及表达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如组织多个小组式的讨论活动、采访和调研活动,同时让小组成员轮流主持,包括某些课程专题的设计也让学生轮流主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二是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的融洽进取氛围中,在同化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建构自我。引导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融洽进取的班级氛围,在开展综合、研究性的课程活动中,加强自我认知和相互理解,促进师生间的交互作用。三是在丰富的校本课程学习活动中发展自我。校本课程的活动是丰富的,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是需要师生共同的精心设计和构建的,因此,校本课程实施中突出了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认识与参与社会的情境中建构自我,发展自我。三是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学习中构建完整的人格。学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的重要主体因素,没有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课程的研制开发与学习,校本课程不可能健康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运用对校本课程的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中心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实践、地点和形式上的自由选择,从而使学生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自己完整的人格。自主学习的策略包括“按需学习计划”和“非指导性教学”。按需学习计划要求学生要能在获得协助的情况下决定其课程的教学目标,计划其方案,并自我负起责任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去进行学习,以达成目标。非指导性教学设计有情感释放、顿悟和统合三个要素组成,且三个要素共同构成非指导性教学的连续过程。即教师首先是帮助学生进行情感释放,重组自我,探索各种健康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当有所领悟时,就表现出自主自发的学习,不断的领悟,则不断增强其信心和独立性,更加自主的学习,从而把学
(一)组织形式:上好校本教材;组织校本活动;结合学科整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个人活动或班级活动。(二)评价方案:
⑴、对学生的评价。注重“三维”,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可以采取考试,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班主任将学生的成绩记入学生的档案。⑵、对教师的评价。重视教师角色的定位,看教师是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以及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是教师的经验总结。学校将根据实际,把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业绩加以考核。对于校本课程的编者与授课者都要进行测评,以不断完善本课程的实施。
小惠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