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5篇

时间:2019-05-14 02:3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

第一篇: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

四 川 雅 安 地 震

心 理 援 助 指 导 手 册

制作人:陈宛豫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目 录

一、什么是心理援助..................................................3

二、主要的灾后心理援助宣传手册或书籍................................3

三、灾后心理援助的阶段..............................................3

四、灾后心理援助要注意的几点问题....................................4

五、灾后心理援助存在的主要问题......................................4

六、灾后心理援助必须要和社会工作相结合..............................5

七、灾区心理援助的主要内容..........................................6

八、如何提高心理援助的专业化水平....................................7

九、心理援助的有效性判断............................................8

十、刘猛老师对雅安地震心理援助的十个建议............................8

十一、如何构建灾后学校心理援助体系..................................9

十二、灾后心理援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2

十三、心理援助志愿者的基本素质.....................................14

十四、灾难面前如何采取应对措施.....................................15

十五、地震后住院伤员的心理援助.....................................15

十六、心理援助从何做起.............................................16

十七、灾后心理援助如何与幸存者交谈.................................17

一、什么是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主要是指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投入到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心理援助定义为重大灾难后对受灾人群所提供的应对因灾难引发的各种心理困扰、心理创伤,以及逐步恢复正常心理状态的所有心理帮助的途径与方法。这包括灾难初期所采取的心理急救以及之后长期的心理重建。

二、主要的灾后心理援助宣传手册或书籍

《灾后心理援助 100 问》、《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 — —地震后青少年心理援助教师、家长辅导手册》、《< 我们一起度过 > 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手册》、《危机心理咨询的实施 》、《四川灾后心理救助手册 》、《四川灾区心理应急指南 》、《心理自助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 》、《创伤后应激障碍宣传手册 》、《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地震灾后心理防护与干预手册》、《社会集体事件心理辅导手册》等等。

三、灾后心理援助的阶段

灾后重建三阶段:1 个星期至一个月内,主要工作是生命安全的维护,包括生命救援、临时安置、危机处理以及需求评估等; 1 个月到半年时间,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在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赈灾措施、资源协调等; 半年到 3 年或更长的时间,主要工作目标是生活重建、关怀弱势、心理重建等。

在第 1 个阶段,也称为心理急救阶段,此时心理援助者、社会工作者,也包括其他援助人员,如行政人员、医生、志愿者等等,都要以受灾群众生命安全的维护为第一工作目标,在此阶段,心理援助者、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工作对象是一致的,陪伴以及协助衣食住行的生活安置更是心理帮助的重要

方法。

第 2 个阶段,心理援助工作者多是临时性、短暂性组成心理援助队进入灾区,在安置点参与诸多社会工作服务,以此与受灾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同时运用特定的心理专业方法为愿意接受帮助的人提供心理援助。并且也主动在灾区开展多样性心理工作,如心理教育、哀伤辅导等。同时着手建立相对稳定的心理援助机构,主动了解受灾群众需求,探寻有效的心理援助方法。

第 3 个阶段,心理援助工作者在灾区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心理援助机构,有 固定的工作人员。但仍然关注灾区民生,理解灾区群众整体生存、生态环境的状况,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所在社区进行生活重建和社区重建。更着手于向灾区群众进行心理重建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对丧亲者、致残者、经济严重困难者等提供系统的心理帮助,对日益显现的严重心理创伤者提供直接的心理干预。

表1 灾害心理的时间进程

四、灾后心理援助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地震心理援助对象是正常人,不是病人,许多灾后反应属正常反应,不要不加区分的主动心理介入;

2、心理援助的目的是防止恐慌和焦虑情绪蔓延;

3、最好有专业人士督导,熟人之间相互支持,调动家庭和社区资源;

4、向受灾群众提供长期的心理援助,而不是灾前的扎堆援助;

5、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让受灾民众获得安全感;

6、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7、灾区人民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比心理问题的解决更为迫切,家人安全的确定、有场所居住、饮食有保障才能较好消除压力和痛苦;

8、一些看似不属心理援助的行为如看电影、帮助生产自救、带灾区小朋友玩等,可以帮助情绪得到疏泄。

五、灾后心理援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缺乏协同作战,援助行动无序:汶川地震后据四川省心理学会统计,震后 1 个月,先后有 500 多个心理学相关组织共计数千人进入灾区。这些组织和人员的志愿服务对灾难发生初期灾民的心理疏导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心理援助缺乏国家层面的组织与协调,各个省份和地区隶属不同组织的心理援助队伍纷纷赶赴灾区,并以各自的观点和本领分别寻找服务区域和服务人群[。其结果是,在帮助灾民修复心灵创伤作出一定贡献的同时,也出现各种类似于制造二度创伤、作秀、走过场等一系列问题。譬如,心理援助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有些地方各路人马/纷至沓来,甚至/过剩,而有的地方则极为匮乏。

其二,专业人员数量有限,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心理援助人员仅是挨个帐 篷地寻访灾民谈话,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创伤治疗经验,常常把人家的心理伤口打开就完事走人,这无疑造成了受助者的二次心理创伤。其次,面对受灾地区的群众,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小孩童,不管他们是否存在灾后心理问题,总是过于热心甚至过度地干预。其实,这种忽视了助人自助原则的过分保护是滋长求助者依赖情绪的土壤,削弱了他们/自我修复和成长。再如,团体训练和团队游戏被广泛使用,但内容单

一、大同小异且缺乏引导与干预技术的活动,往往缺乏治疗效果。还有,面对心理受创较严重的成年人个案,采用较多的是诸如通过求助者回忆、倾吐等方式宣泄内心负性情绪的简单辅导方式,较少利用诸如情志相克、保险箱等各种更专业的干预技术。为了追求干预的效果,过于急功近利,而忽视对受灾人员自身心理康复过程的尊重。另外,面对失去家庭成员的受灾人员,哀伤治疗不到位也是造成某些二度心理创伤的原因之一。

其三,可持续差:大多数匆匆赶到灾区的心理救援组织都缺乏长期的考虑与安排,流动性很强。志愿者、心理援助者奔赴灾区对安抚受灾民众的心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长久,一拨来了一拨又走了,其结果必然是需要救援的人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反而可能会在这种走马灯式的心理救援行动中失去安全感而深受其害。况且,每次面对新的救援者,他们可能因为一遍遍复述自己的不幸,使受伤的心灵更难愈合。此外,如果心理援助的后续工作不能及时跟上,今后将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对儿童而言,如果心理创伤和 PTSD 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病态人格; 对失去亲人的哀伤情绪的处理如果不彻底,就容易出现自残和自杀的情况。诚如有学者在地震发生后给我们的醒示: 不能保证对灾民进行持续援助的心理援助者和团体,不可以直接和灾民接触。

六、灾后心理援助必须要和社会工作相结合

其一,灾后心理援助工作者直接进入受灾现场,不管是心理急救还是心理重建,从现实生活入手与受灾群众接触,并提供实际的援助,如帮助安置、转移受灾群众,提供受灾信息,帮助搭建帐篷,照顾孩子,送医送药等。所有这一切似乎在扮演者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其二,大量使用社会工作方法。比如个案管理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等。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新发展出来的一种助人模式,一些在安置点或学校心理援助站的工作人员,对于有多重问题的受助者如孤儿,进行档案建立,评估各种需要,积极寻找各种资源帮助他们,如寻找经济资助、联系其他幸存亲人等。社区工作方法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如在灾区安置点为群众播放电影,入户家访,鼓励并帮助丧亲家庭用民间的方式进行哀伤,帮助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等。

其三,在社会工作中,与受灾群众逐步建立信任感,自然引入心理干预的方法和达成心理工作的目标。扫棚是灾后社会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工作者走访每个帐篷、板房,了解受灾群众的实际需要,也同时进行安抚工作。许多心理援助工作者也进行扫棚工作,在工作中及时了解和发现受灾群众的心 理需要,依据专业的经验对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做及时可行的心理疏导,对于发现的严重心理创伤者,建议其到专门的机构进行更深入的治疗。

其四,将社会工作方法与心理援助方法并用。在灾区一些心理援助工作者对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采取多元、整合的方式,以对某县幸存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干预工作为例,这些幸存医务工作者被分批组织到景色优美、环境条件良好的疗养地居住几日,由心理专业工作者陪同,其间既有对他们进行团体

心理干预,个别心理辅导,更多的心理工作者和他们一起吃饭、打牌、唱卡拉 OK、游玩散步等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使这些幸存医务工作者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与这些心理工作人员建立起彼此信任关系,为心理干预的深入进行提供了可能。团体心理干预等心理援助的工作方法,也对他们所经历的创伤提供了直接的干预。不同工作手法相互促进,各显其能。

七、灾区心理援助的主要内容

灾后初期心理援助内容:第一阶段灾后24 小时~3 个月内,在灾后初期心理援助阶段,对普通人群只需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通过心理宣传、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对他们提供公共的心理援助,其心理伤害在短期内就可以得到治愈。针对普通人群,在集中安置的情况下建议实施分组管理,对各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危机管理培训,负责本小组的心理危机管理,以建立起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同时,依靠各方力量参与,与当地民政部门、学校、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组织等部门及组织建立联系,并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培训,让其协助参与、支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此外,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鼓励灾民接受心理援助,并鼓励他们通过援助和培训从心理援助客体转换为心理援助主体。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在灾后初期3 个月内主要是指第1 级人群,即亲历灾难的幸存者。他们的急性期心理表现在地震后或伤残之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时间可持续1~2 周。对于这类人群一般是灾后4 周之内需要心理专家及时对他们进行紧急心理干预,提供急性应激干预。

灾后中期阶段心理援助内容:社区中期心理援助时间是指灾后3 个月到灾后1 年内。中期援助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援助客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倾听技术,即以同情、真诚、尊重、接纳、中立和关心的态度进行倾听、观察、理解和做出反应。中期援助的方法包括: 1 通过小组沟通与交流、倾听音乐等方式帮助受灾者宣泄情感; 助人自助、让受灾者充当志愿者,倾听、陪伴与身体抚慰,对死难者进行告别仪式等。灾后中期的心理干预,应以心理专业人员为骨干,带动当地力量,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理干预网络,对于发现精神创伤与压力后应激反应严重的社区灾民,要立即实施干预。只有这样,心理干预的网络系统与社会支持系统才能建立起来,才能有规划、有步骤地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干预。

灾后长期心理援助内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可能分为3~7 天、1 个月甚至1 年等不同的阶段,但心理治愈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援助内容如下: 1 对于普通人群,不定期举办多项心理援助活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灾难心理健康意识,并为其评估心理卫生问题需求,为他们提供资源转介; 对于PTSD 患者需要进行追踪心理治疗,预防他们的自杀倾向。o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把灾害心理健康从小抓起,首先让学生对灾难有个基本的认识,其次是开展应对灾难的心理教育,提高师生的灾害心理意识。援助电话热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与问答和网上心理问题在线咨询5 个方面。

八、如何提高心理援助的专业化水平

其一,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心理援助队伍的专业水平。首先,以资深心理工作者为督导,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工作。在灾难面前,除了妥善的物质救济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样在巨大的创伤面前,需要大量志愿者加入到心理援助的队伍中来,协助非常有限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开展持续的心理援助。资深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在整个志愿者培训系统中,既要从技术层面又要在心理层面上为志愿者提供督导和支持,一方面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灾区当地的人文背景,另一方面帮助培训可以操作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的各种人员,帮助他们掌握心理援助的专业技术。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有了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和方法以及专家的支持,志愿者队伍将成长为我国心理援助工作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与此同时,这也将大大地缓解我国目前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数量有限、供不应求的现状,使得有限的专家力量在纵向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筛查出的重创个体进行深入的集中轰炸。其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资料库。

其二,建立专业的心理援助人员库。在国外,学术机构是参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近年来的几次较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学术团体、高校心理专职教师、相关精神卫生研究所人员参与其中,这一群体可谓是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不但有着夯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还有相对较丰富的实战经验,若能通过网络、论坛等方式集百家所长,建立一个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技术与案例资料库 这不但有利于促进专家团队间的学术争鸣与探讨,而且也将成为今后培训、储备各种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学习资源之一。际的工作中发现: 要想建立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

其三、心理援助要注意建立长效机制。由于灾难对人的心理冲击具有隐性且持久的特点,灾后心理援助绝不仅仅是解决一时的心理创伤或心理问题,它有着更为丰富而具体的操作内容。时间的推移,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由心理救援转向心理援助,并进一步转向常规心理干预。学校心理要想建立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对家长和老师的辅导很有必要。心理援助的效果通过他们可以得到长期的延续。又如,在心理援助过程中是否应该让受助者宣泄、回忆痛苦的经历的问题,这应该没有绝对的答案,而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援助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当个体受到特定经历的困扰时都会有倾诉的欲望,但如果是不愿意回忆的个体应该主要依据他们的感觉来决定。在心理援助中要注意,如果需要剥开/ 伤口0那就要有/ 包扎0的过程,使其愈合; 而到了后期本来已经开始愈合/ 伤口0的个体,心理援助者不应主动去触碰受助者的痛处,尤其 不应该在没有统一组织性的心理援助情况下让受助者一次一次重复经历被揭开/ 伤口0而没有/ 包扎0的过程。如果是仍然存在心结的个体则需要在特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环境中来清除心理垃圾。还有,心理援助过程中,尤其是哀伤辅导和创伤障碍辅导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和程序都应根据被帮助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小心对待,如果可能应提交督导专家指导。这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类似于在心灵上动手术,所以一定要设计处理合理得当,最好由资深的治疗师来执行,否则不仅无助于被帮助者心理康复,反而让其陷入更深的伤痛。

九、心理援助的有效性判断

心理援助是否有效,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判断:(1)是否有助于理清危机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状态;(2)是否有助于促进危机事件后的心理恢复;(3)是否在危机事件发生现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4)是否适合于被援助者的心理发展水平;(5)是否依据危机事件发生地区的文化背景,即其基本方式是否适合当地的民族传统与风俗习惯。

十、刘猛老师对雅安地震心理援助的十个建议

第一:“社区”是灾后心理重建的基本单位。

“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群体单位都是高效、有益的补充途径,但不是基本单位。

第二:社区心理援助的目标是“重新构建生活秩序和情感支撑系统”,而不是“消除症状”。

第三:社区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在启动心理援助工作前,要对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确定可以长期持续开展工作后,再正式启动,一旦启动,要慎重暂停或停止,如果迫不得已停止工作要有充分的撤离安排。不能够提供长期援助的团队不可以开始直接对受创伤者提供心理援助。

第四:社区心理援助是一个系统协作的过程。

单人、单学科无法独立完成社区的心理重建工作。须由“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四个领域的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社区要设立专门的心理重建办公室,统一协调外来心理援助人员,避免资源拥堵和重复干预。

第五:关系是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前提。

良好的信任关系、合适的援助距离是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前提,心理援助工作者的姿态远比心理咨询的技术更为重要,心理援助更多时候不是用嘴来工作,而是用手和腿,甚至不是用手和腿,而是用心。

第六:“同质群体活动中心”是社区心理重建的平台

模糊评估比精确评估更适合于紧急情况的援助。丧失孩子的父母、失去亲人的家庭、因灾致残者、亲历坍塌者、肩负责任者、逃离不力者、儿童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无需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要在社区内为每一个同质群体设立 专门的活动场所,例如:“妈妈之家”、“儿童乐园”、“阳光课堂”、“文化广场”、“睡眠中心”、“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发泄室”等等。

第七:评估筛查是灾后社区心理援助工作的第一步。

提供心理援助之前必须对全体居民进行评估,以确保援助的针对性。访谈与问卷结合,三级评估,一次完成。一级筛查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工师共同完成,区分受灾伤亡情况;二级筛查由心理咨询师完成,区分是否造成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三级筛查由精神科医生完成,区分是否存在躯体和精神症状。针对不同群体由不同的援助人员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心理援助。

第八: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定急性心理反应;第二阶段消除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第三阶段认识、接受并适应当前角色;第四阶段重新构建情感支持系统和生活秩序。四个阶段不是按照时间段来划分的。

第九:灾后社区心理援助遵循“社工优先”原则。面对同一个心理创伤,如果居委会工作人员能够完成,则不用社工师去解决;如果社工师能完成,则不用心理咨询师去解决;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完成,则不用精神科医生去解决。对于复杂性创伤,需要几方面人员结合起来协同解决。

相信并充分利用遭受创伤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把受创伤者置于情景之中,咨询师控制情景,大面积同时缓解创伤,既是一种人文化的援助理念,又是一种有效解决需求大与资源少之间的矛盾。同时,绝不讳疾忌医,确实伴随有精神或心理症状出现者要敢于标定和做相应治疗。

第十:灾后社区心理援助遵循“急、易优先”原则。

十一、如何构建灾后学校心理援助体系

学校心理援助体系的基本构架大致包括四个部分: 学校心理援助组织系统、预警系统、应急系统、维护系统。

(一)学校心理援助组织系统

1、建立机构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辅导小组、心理咨询室),提供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开展工作的条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2、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政教组、教务组、保卫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医院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心理援助应对预案的规划、明确各行政部门及教师的职责、规范心理援助行为和方法等工作,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作出决策。3.完善工作网络此工作网络由专家指导组、专业工作组、临时工作小组构成。4.健全制度学校心理援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建立以下制度:(1)培训制度。对学校各类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技能知识的培训。(2)备案制度。处理完每一次危机事件后,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填写 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情况表,并将危机事件当事人的详细材料提供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德育组备案。(3)评估鉴定制度。危机事件当事人因心理问题需退学、复学的,其病情应由学校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评估鉴定。(4)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5)心理普测与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二)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

构建学校心理援助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积极预防在学校范围内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就是要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预示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危机事件,对事件当事人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并对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员或群体进行必要的监控或疏导。其构成要素有:

1、四级联动心理援助预警与干预体系

即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工作队伍和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四级联动模式。(1)学生心理委员。在学生中设立心理委员队伍是提高心理援助预警系统效能的重要措施,因为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使得学生之间容易彼此信任,互吐内心真实想法。(2)学生工作队伍(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学生心理委员等)和德育教师。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和德育教师是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平时与学生接触多,也较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的骨干力量。他们通过有关心理测试和心理档案,学生心理委员、班主任及其他老师送报的有关信息,以及从心理辅导、心理信箱、咨询热线、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来区分和筛选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的预警信息,及时向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汇报师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并针对有可能发生后危机的人员做好来访性心理干预,尽可能将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控制在最低限度。(4)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

2、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的使用制度

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援助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较为有效地甄别出容易产生严重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有助于学校采取必要的监控和疏导措施。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对学生家庭及本人在突发事件中的受损(伤)情况进行普遍性的调查,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初步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做好保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班主任要积极沟通,及时掌握相关 情况。

(2)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应建立特别档案,重点关注,定期与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沟通和交换意见,并上报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

3、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或心理危机时,要迅速及时地向有关部门报告,才能有效地实施心理援助。灾区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异常和危机报告制度。在校内发现有学生出现任何心理危机、心理异常或突发事件时,任何人都应立即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应立即报告德育组、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德育组或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立即报告心理援助领导小组的校级主管领导。如情况危急,任何人都

应立即上报校主管领导。

(三)学校心理援助应急系统

学校心理援助应急系统是学校心理援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主要有: 当学校发生重大危机事件(自然灾害、灾难性事故、传染病、暴力冲突、自伤或伤人等)时,学校心理援助应急系统要迅速、及时、有效地与负责危机事件干预的其统(教育管理、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社会工作等部门)进行积极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对与当事人有关的人群(同学、教师)和亲属提供心理援助与心理辅导。其应急程序如下:(1)立即将有生命危险的危机事件当事人送往医院救治或进行监护。(2)立即向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报告,并立即通知危机事件当事人的家长或监人。(3)增强危机事件当事人现实的以及长远的安全感,在一定时间里危机事件当事人应由其信任和亲近的同学、朋友、亲属和老师(临时工作小组)陪伴,以保证其身心安全; 为其提供心理上的安慰,稳定并疏导其情绪,以帮助其获得支持性的环境。(4)学校心理援助专业组人员对危机事件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援助。(5)学校心理援助专家指导组专家提供心理危 机干预方面的技术指导并进行督导,必要时直接进行现场干预。

(四)学校心理援助维护系统

学校心理援助维护系统是指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相关的人或群体提供补救性、维护性的心理援助。其主要任务有:(1)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心理援助专业人员没能到达现场,在事后进行补救性的心理干预。

5·12汶川大地震后,由于受灾学校较多、布局分散、心理援助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使得一些受灾学校的师生未能及时得到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而后应给予他们必需的心理干预。(2)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当事人进行跟踪性、维护性的心理援助。(3)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对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员或群体进行维护性的心理援助。学校心理援助应急系统的构成要素有:

1、重建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能为危机事件当事人提供情感支持、尊重支持、实物支持、信息知识支持、网络系统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可以减轻人们经历的灾难和消极情绪,对灾难后人群的心理重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震灾区学校重建社会支持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人际氛围。

其次,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诚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再次,动员学生家长、朋友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最后,争取社会相关组织的各种支持。如与一定的社会组织建立对口援助关系,接纳心理援助志愿者长期在校进行服务,与社区结合等。除了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方面的帮助外,也要让他们重新融入社区、社会。建立灾区与城市居民家庭之间、灾区与城市学生之间的交友与沟通平台,让他们通过书信、网络、电话、互访等形式形成长期交往关系和情感联系,营造受灾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班主任工作、学科渗透、学生活动等各种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都是 进行维护性心理援助活动的重要内容。5·12汶川大地震危机事件涉及面较广,应大力开展上述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危机事件的性质,用积极的心态诠释危机事件引发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 帮助他们用科学的内容和方式激发自身内 在的心理品质,宣泄或转移心理压力,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学会积极适应。通过讲座、广播、影视、展览、网络及编发有关资料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的宣传工作,在学校内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电话(或值班电话、电子邮箱、QQ号),畅通心理援助信息渠道。

3、畅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援助的渠道。

学校要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掌握调节自我情绪的技巧,鼓励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以自身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家长要主动向学校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性格倾向,积极配合学校的心理援助教育活动。在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以及心理辅导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学校和家长都需要相互支持和紧密配合。因为,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支持系统是家庭,/家庭成员应尽可能参与每个人的复原工作。

十二、灾后心理援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心理援助是灾后重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援助的效果与援助工作的科学性有关。灾后心理援助工作,要提升心理援助的效果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在干预的对象上,处理好心理自愈与治愈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重大灾难的发生常常会使经历灾情的个体处于高应激状态,个体会出现眩晕、失眠、麻木、焦虑、内疚等一系列身心反应,这些症状属于正常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其中大约有70% 的人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自愈,约有 30%的人的症状会持续下去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换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灾民的应激 反应会得到自愈。认识到这一点是必要的,因为面对灾难,许多人常常会产生糟糕至极的思想。过于强调帮助。过于强调有我们。忽视了灾民自身存在的潜力和资源。而扩大问题人群的结果,一是会导致心理救援的盲目性,使有限的资源难于集中使用,二是增加灾民对灾难的恐惧心理和依赖心理。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既有潜在冲突、又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开放系统,相信大多数人都具有发展的本能,相信系统的自组织力量,治疗首先在于发现并调动患者身上存在的能力和自助潜力。日本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也提出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理念。身心医学的实践也证明: 许多人都经历过身心自愈的过程,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完成,每个个体有着不同的节奏。因此,灾后心理援助,要考虑到这种个体差异,处理好心理自愈与治愈的关系。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心理援助者一方面要重视援助对象的筛查,使心理援助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要引导灾民认识到在重大灾难后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是正常的,树立接纳创伤的态度,承受创伤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允许并鼓励创伤者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避免过分压抑,并引导灾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调动自身的资源去处理和消化自己的问题以利于心理的成长。

2、在干预的科学性上,处理好援助者热情与专业水平的关系;

灾后重工作中的心理援助是必要的,对于缓解灾民的惊恐、悲伤、绝望、烦躁等应激性反应,平复灾民的紧张情绪有明显作用。但是我们又不可夸大心理援助的作用,尤其是不可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因为许多灾民的心理问题都有着 现实的原因。比如,一个因灾导致的孤儿,除了丧亲之痛外,还可能因未来的生活、上学、就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而焦虑,这种焦虑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是无法解决的,甚至有些隔靴搔痒。因此,灾后心理援助中要处理好心理辅导与解决现实问题,个体援助与系统维护的关系。灾后心理危机表面上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性心理危机,实际上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性公共危机。每个人本质上都是社会人,不仅生活在一个小家庭、小圈子里,而是生活在一个社会生态系统中。因此,社会心理危机的救援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修复和调整问题,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系统工程。解决灾民的心理问题要把对灾民的心理援助与灾民政策的配套,生活上的关心相结合。

3、在干预的科学性上,处理好援助者热情与专业水平的关系

汶川地震后不到 2周的时间内,50 支不同的心理援助队伍,约 1000 余人,以惊人的速度和满腔的热情快速挺进了灾区,表现出了巨大的助人热情。然而,据业内人士统计: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50支队伍已经沦陷了 30 多支,心理援助工作陷入僵局,无法开展下去。同时,近日看到一位在北川中学做心理援助的老师写的帖子上说,有的/心理专家在调查时全然不顾学生们刚刚经历了巨大创痛,问卷中很多问题直接触及孩子最痛苦的地方。在学生们最需要抚慰的时候,有的/ 心理专家拿到学生书写的东西就扬长而去,冷酷地将打开心灵伤口的孩子丢弃在那里。心理志愿者的热情令人感动,然而,灾后的心理救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光有满腔热情、却缺乏专业和助人的能力,其援助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心理援助过程中的每一个做法,每一句话,都应该是非常谨慎的。单凭热情,错误的共情可能会强化当事人的无助感,无力的安慰反而会使其觉得虚伪; 没有系统的训练,没有理论的眼光和分析能力,缺乏职业的敏感,难以产生好的共情,积极的援助效果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灾后心理救援将进入更加深层的阶段,这时救助者就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素质。所以,心理救援人员应为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至少要具备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训练、自我心理健康等条件,以防止因助人造成对救助者的二次伤害以及心理救援人员自身的伤害。为了提升助人效果,专业能力的培训和提升十分必要。为了缓解心理救援人员不足的问题,应该把专家团体集中到对心理救助者的培训工作当中,让更多的人具备心理救援的专业资质,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应该建立对心理救援人员的督导机制(专家督导,同辈督导)。总之,心理援助工作既要有饱满的热情,还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这既是人文的表现,也是伦理的要求。

4、在干预程度上,处理好援助者过分卷入与自我保护的关系;

灾后救援工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救援者系的身心状况会产生诸多影响。日本阪神大地震救援者中,有 16% 的人罹患精神创伤综合征;有些援助人员具有真挚的理想和信念,有时会产生一种强迫性的/ 过剩治疗0或/ 救援不 足0的负疚感、罪责感等。一旦他们的心理与现实发生背离,自我的心理苦恼无法调节时,其自身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各种心理症状就容

易出现。同样,在汶川救援工作中,一些心理援助者由于对自我能力的高估、具有某种相应情结以及缺乏专业督导的支持往往感到资源枯竭,产生了替代性创伤,使得有一部分抱着助人目的而来的救助者,结果自己成为需要救助的对象。因此,在心理援助的干预程度上,援助者不可将救援工作理想化,要调整援助的心理预期,接受成功率低、病情迁延的现实,保证必要的休息,进行自我调节及团队行动,避免同感创伤。同时,督导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必不 可少的。援助者如发现自身情绪失调,应及时做好自我调节,避免与被

助者情绪互染,必要时停止心理援助工作,向心理督导求助。通过督导的监控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心理援助者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和面对特别事件的心理应激承受能力,心理援助者还能在督导机制中得到相互支持,了解自己的体能和精神极限,懂得自我保护。要避免援助不当造成的替代创伤,在援助之前援助者要接受必要的培训,在援助过程中要有督导(专家的或同辈的)支持,才能有助于更加科学地开展救援工作,助人自助。

5、在干预的周期上,处理好短期援助与长期援助的关系;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心理创伤的修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灾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恢复至少需要 20 年时间。据报载,日本阪神地震五年之后还在处理心理复健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灾后的心理援助常常存在重视短期辅导忽视长期援助的问题。汶川地震后来自全国的许多热心人士奔赴灾区进行心理救援。他们挨个帐篷寻访谈话; 带领学生做心理趣味活动,这些工作对于排解灾民的悲伤、忧虑、孤独等负面情绪并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心理救援都是短期行为。危机干预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干预常常必须提供持续的支持。因此,要对受灾群众尤其是灾后因应不良的人群提供持续的支持。结合我国援助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和现实资源,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做的,比如在灾后的每个关键时期提供重点人群支持与协助,或安排他们参加特定的支持团体,使有类似经验的人可借着彼此分享共同的经验以得到更好的支持。

6、在干预动机上,处理好助人者需要与受援助者需要的关系;

灾后心理援助与通常的心理咨询是有一定区别的。通常的心理咨询遵循/ 来者不拒,去者不纠的原则,而灾后心理援助中,心理咨询师却常常是要与心理援助对象主动沟通。换言之通常的心理咨询是来访者找咨询师,而灾后心理援助却常常是咨询师找/来访者。即便有这样的区别并不排除心理援助必须考虑灾民的意愿和需要,不尊重灾民的心理需要,进行强迫干预,不仅咨访关系难以建立,而且会引起灾民的心理阻抗。一名从灾区回来的云南志愿者反映,一位灾民在一天之内竟受到了五位/ 咨询师0五种流派的/ 心理干预,这种过于频繁地近乎强迫似的干预后果可想而知,甚至引发怀疑: 是助人者/练摊的需要还是受援助者的需要。也难怪在汶川灾区曾出现 防火、防盗、防心理; 拒访、拒拍、拒干预的手机短信。

7、在干预的方法上,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有的具有普适性,比如: 倾听、共情,用接受性和包容性语言,给予被干预者支持性或疏导性心理辅导等。而有的方法却有/特殊性,比如眼动系统脱敏暴、露疗法(EMDR),催眠疗法,沙盘疗法等有其适应症和人群选择,不可滥用。在灾后心理干预的方法上,要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尤其要考虑到年龄变量、个性变量、创伤程度变量等不同,采用相适宜的方法。而不可 一把钥匙开千把锁。否则不但效果不佳甚至会对辅导对象造成二次创伤。

十三、心理援助志愿者的基本素质

关于心理援助志愿者的基本素质,申继亮老师特别给出了 4 项建议:第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预计的方案已经演练了几十遍,但现场情况可能有变化,这时需要志愿者灵活掌握、随机应变。第二,要有团队精神。心理援助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体作战,志愿者要彼此支持、互相鼓励。第三,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做心理援助志愿者光有热情和耐心是不够的,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资质和能力,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要大包大揽,对于少量的严重患者,要寻求专业治疗人员的帮助。第四,工作要有连续性。整个心理援助工作要有长期规划,系统开展。志愿者不能随便来去,要保持同被救助者的联系,并且通过建立工作日志,保持援助过程的连续性。

十四、灾难面前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在灾难面前,心理健康者会主动采取下面一些积极的或至少是无害的应对措施:

◆宣泄: 选择适当时间、地点、对象,采用适当方法将自己的痛苦表达出来。

◆转移: 将注意力指向无害的事物或从事有益的活动以减轻痛苦。

◆代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改变目标,以一方面的成功弥补另一方面的失败。

◆升华: 化悲痛愤怒为力量,将应激唤起的能量投入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正确方向上去,使其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

◆放松: 通过深呼吸放松肌肉,想象成功经历或美好景色等减轻或消除紧张症状。

◆脱敏: 循序渐进地逐步接触敏感事物,以克服恐惧和焦虑。幽默: 以乐观的心态健康调侃或自我解嘲,给生活带来笑声,缓解紧张气氛。

◆自慰: 在重大而无力挽回的挫折面前,适当地运用 “ 酸葡萄”和 “ 甜柠檬”心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应对策略。

◆希望: 有信心,不灰心,有希望,不绝望,才有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力量。

◆理智: 认知重建,变非理性认识为理性认识。一分为二,辨证思考,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 从消极中看到积极。

◆行动: 灾难毕竟是天大的坏事,只靠调整心态的情绪应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行动起来,为所当为,努力搞好问题应对。

十五、地震后住院伤员的心理援助

强震做为一种客观刺激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生理阈限和心理负荷,这是人们心理逆向转化的主要原因。作为受伤害的直接受体人,在灾害中既会受到躯体的损伤,同时也会受到心理的伤害。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们心理素质的考验。面对灾害,我们应该学会心理自助与他助,重建心理家园。

1、心理自助是人们在遭受巨大心理打击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心理调适、心理暗示,尽快摆脱灾害和刺激在心目中造成的强烈恐惧和心理创伤。

◆学会倾诉

把压抑在心中的痛苦和恐惧向身边的人们说出来,在病房治疗或休息时、在吃饭穿衣过程中,抓住一切可能的时间,在适当的时候倾诉。学会倾诉是心理自我调适最好的办法,勇敢地面对地震,摆脱地震后心理阴影的人们会更懂得尊重生命,学会珍惜生活。

◆充足睡眠

充分利用中午和晚间正常休息时间,享受病区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适时放松休息。治疗期间适当做一些放松和锻炼活动,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活动,提升应对地震后心理承受能力和调整能力。

◆适宜营养

根据个人口味和饮食习惯与营养师共同沟通后,做有麻辣、炖汤、米饭等合理营养配餐,进行定时定量饮食,保证机体恢复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2、心理他助是人们在自身无法摆脱心理阴影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向心理医生咨询,寻求帮助。

◆认真倾听

避开治疗的时间,我们在相对安静的医护人员休息区域,让伤员充分放松地表达出地震后的内心感觉,借着目光的注视与恰当的姿势或动作,表达出我们愿意接纳他们,专心倾听他们说话,暂时放下手头的其他事情,尽可能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断,耐心地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倾诉,尽量不打断他们的话,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全身心接纳,适当询问他们一些简短的问题,注意对方言语和非语言信息,尽情释放他们沉重的内心世界负担。

◆亲切陪伴

责任护士和心理疏导护士每天陪伴在伤员床边,倾听每位伤员的叙述,理解并同情每一个当事人的恐惧心理。遇到极度悲伤的人,比如正在痛哭的伤员,不要阻止他的痛哭,而是陪伴在旁边,哪怕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搀扶着他或紧紧地拉着他的手,适时地递给他纸巾,都是很好的支持。而不是说“不要哭了”或“你是勇敢的孩子”之类的话,要让他把心中痛苦的情绪尽情地释放出来。这种极度的情绪释放对平复他的情绪帮助很大。

◆淡化转移

伤员有时会因悲痛、无助,转而抱怨、气愤,甚至责怪医务人员,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尽量不要激动或生气,心情激动也容易让自己误会对方的意思。尊重且接受伤员的情绪波动,并给予支持,陪伴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帮助他们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协助他们设定可以帮助回复正常生活的具体目标,而且想出立即可以做到的行动步骤,当他们实际采取行动解决困难时,立即给予鼓励与肯定。

十六、心理援助从何做起

1、把救援队伍的心理创伤减到最低。

组织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人员,参与、成立对进行生命救援的消防武警、公安干警和广大干部等组成的一线抗震救灾队伍的保障队伍。在对一线队伍提供后勤保障的同时,提供及时和实时心理危机干预,保障一线队伍的心理健康,把救 援队伍的心理创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2、先对枢纽人群进行心理辅导。

建立心理辅导站,组织外地和当地专业人员对枢纽人群(干部、教师、医护人员等)进行心理辅导。枢纽人群肩负着帮助和联系其他受灾群众的任务,同时也是受害者。他们往往也在灾难中遭受了财产损失,甚至失去了家人,内心有创伤,同时工作条件很差并很累。因此,首先应对枢纽人群进行心理辅导,以提高干部对群众、教师对学生、医护人员对伤病员的心理辅导能力。

3、中年女性为主要心理援助对象。

中年女性往往是经济压力较大或丧亲较多者。这些高危人群出现心理问题并不会主动求医问药,很难被医院的心理援助所覆盖。据我们调查,所有发生自杀的案例都没有到医院看过心理医生。因此,心理援助者需通过走访,了解需要进行心理援助的具体对象。同时,应调动妇联的力量,把农村的中年女性组织起来,开展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以有效预防女性抑郁和自杀。

4、利用手机开展心理服务

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减压热线是预防自杀的有效方法。由于灾区人口众多,地域分散,按照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很难有效帮助大多数需要帮助的人群。而利用手机和“ 110”、“ 120”、“ 12355” 热线建立联动网络,降低或减免灾区的手机或电话通信费用,可解决心理服务专家的问题,为灾区群众提供贴身、便利、及时的心理援助。

5、开展心理援助态度需谦逊

心理援助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帮助灾区群众抚平心理创伤,恢复社会支持系统,补充灾区群众的心理能量,从而最终使受灾者自立自强的过程。心理援助者既不能以救世主自居,也不能以老朋友自居,而要以一个年少、懂事的儿子与年迈力衰但是很有威严的父亲在一起的态度,或是一个刚到单位的为人谦逊的年轻人与领导在一起的态度,为对方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

6、开展适合安置点的文体活动

由于心理服务需求巨大,而提供心理服务的资源与队伍严重不足,这就会产生很多心理服务空白区。因此,建议各级共青团、妇联和民政部门在心理专家协助下,开发一些适合在板房区环境中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增强板房区的人际信任,提高自信心和安全感,减少负性情绪和退缩行为,预防自杀和各类成瘾行为,增强社区和谐氛围,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十七、灾后心理援助如何与幸存者交谈

1、人在突然遇到巨大地震等灾害事件时,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身心应激(PTSD,包括情绪、行为等)反应?这种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一下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正常的应激反应。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有一种担心,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PTSD、“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

灾害事件结束之后,正常的应激反应包括:

◆情绪上:恐惧担心(害怕地震再次来临,或者有其它不幸的事降临在自己 或家人身上)、迷茫无助(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悲伤(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内疚(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自己比别人幸运而感到罪恶)、愤怒(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等等。

◆行为上:脑海里重复地闪现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气味;反复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眠,噩梦,易惊醒;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等等。

需要再次强调,以上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大部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减弱,一般在一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像哀伤、思念这样的情绪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伴随我们几个月甚至几年,但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多影响。我们要学会带着我们的哀伤继续生活。

对于少数人,问题可能持续存在,如果出现第10题中列举的问题,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注意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看其是否罹患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或其他心理障碍。

2、在遇到灾难事件时,镇定和冷静是能做到的吗?如果保持镇定和冷静,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经历重大灾难之后,出现恐惧、担心、悲伤、愤怒等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大多数人并不能在第一时间保持绝对的“镇定和冷静”。因此,不应当刻板地要求别人和自己保持镇定和冷静。

当然,若能在情绪反应出现之后,调整心态,恢复镇定和冷静,则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分析。

3、对于灾难中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救援人员,当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这些心理反应时,如何处理是不合适的?

不合适的处理包括:

①“我得想办法,让自己别再这样下去。”——过于担心。因为自己有了某些心理反应(比如失眠、噩梦、强烈的惊恐和悲伤)而误将其当作“病态”,从而刻意地去试图压抑,反而对自己没有好处;

②“我没事,我挺好的。”——隐藏感觉。更好的做法是试着把情绪讲出来,让周围的人一同分担;

③“别哭了,我们不要难过了。”——阻止亲友的情感表达。事实上,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④“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忘掉?”——试图遗忘。其实伤痛的停留是正常的,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同去分担痛苦。

4、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学习的一些心理自助方法是什么?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难发生后,尽速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重要的。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法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①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②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

③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④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和朋友一同分担悲痛 ⑤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⑥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⑦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

5、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在此情况下,作为陪伴者,我们可以学习哪些与灾难幸存者交谈的技巧?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要说: •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是发疯了。

• 事情可能不会总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不要说:

•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 你应该要将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6、我没有救下我的亲人,如何减少负罪感?

丧失亲人之后,通常都会经历如下四个心理反应过程: ①休克期: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

②埋怨:有些人会自责,后悔自己没有救出亲人,有些人会愤怒,对灾难造成的亲人丧失感到非常生气;

③抑郁期:有些人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见人,特别是丧失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不愿意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儿童;有些人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夜间噩梦,失眠等;

④恢复期:不再做噩梦,开始适应新生活。

7、在居丧过程中,可有以下一些心理自助方法:

①对于丧亲者而言,出现以上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若如上反应持续时间超过半年或者过于强烈,则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②应当尝试表达哀伤、自责、愤怒等情绪。哭泣、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等方式都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③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向他们表达自己的需要,让大家一同分担悲痛。

8、灾难后,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

地震中不少儿童遭受了严重的创伤。除了需要应对外伤、饥饿、寒冷等他们不熟悉的情况外,儿童同样会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由于儿童比成人更为脆弱,因此此时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反应,及时地保护儿童。

首先,需要留意孩子的如下反应:(1)情绪反应:感到恐惧、害怕,有的会哭泣,有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有的逃生出来的孩子会因为同学老师的伤亡产生自责;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这可能是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2)行为反应:发脾气、攻击行为;过于害怕离开父母或亲人,怕独处;有些长大的孩子好像又变小了,出现遗尿、吮手指、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等幼稚行为;有些儿童会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与其他人发生矛盾等。

其次,需要更为关注以下可能在灾害中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的儿童:在地震中身体受伤的儿童;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女童;患躯体疾病、残疾的儿童,包括智力障碍儿童;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儿童。

第三,在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安全、预防潜在的危险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优先保证儿童身体安全,对于受伤儿童立即给予医疗救护;(2)优先给儿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安全食品以及夜间保暖;(3)尽量把儿童安置在远离灾难现场和嘈杂混乱的场所,避免孩子走失或因环境拥挤不能入睡;(4)要指导孩子观看新闻报道,因为低年龄儿童可能会对电视画面中重现的镜头感到害怕和恐惧。鼓励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灾区灾民的关爱,不鼓励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第四,在心理保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表达:鼓励并倾听儿童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尽量不唠叨孩子,告诉孩子担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玩游戏,不要强求儿童表现勇敢或镇静;(2)多做解释:不要批评儿童那些出现幼稚行为的孩子,这些暂时出现的“长大又变小了的行为”,是儿童对突发灾难对常见的心理反应。对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同时要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地震会过去,政府会安排大人来帮助我们,帮我们重建家园。(3)本次灾情重大,直接受影响的孩子多,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请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进行治疗,避免问题延续。(4)成年人应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调整情绪。成年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5)如果儿童因为受灾引起的心理问题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

附:保护受灾儿童简单口诀:

先医疗,救生命;保温暖,供饮食; 睡好觉、防丢失;防疫病,手勤洗; 找玩具,讲故事;莫惊恐,多解释; 鼓信心,要重视;指导下,看电视。心烦躁,情绪低;找医生,健心理。(摘自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二:抗震救灾中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9、我一直无法安睡,处于惊恐中,我该怎么办?

地震之后,出现恐惧、担心、失眠等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个别人由于逃生过程和救助别人的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造成精神的崩溃:有的人会凭空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与自己说话或者命令自己做事,比如把衣服脱掉,把东西给人等等;还有的人凭空怀疑周围的人是坏人,要抢劫或谋害自己,因此感到十分害怕恐惧;还有的人感觉周围变得不清晰,不真实,如在梦中,走到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察觉。还可能出现幻觉,“看到”去世的亲人、“听到”不在身边的亲人的呼唤。他们经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噩梦频频,灾难场景不断在脑海萦绕而挥之不去,听到灾难相关的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这些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灾难发生后48-72小时后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出现这些情况,首先应当尽可能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其次应当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另外,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但是少部分人在遭遇灾难后的心理反应则会延续数月、数年,而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灾后尽管时过境迁,他们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灾难片段在脑海中、梦中反复闪现,甚至不愿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不愿和人交往,表现的过于警觉等。若有上述情况发生,则需要寻求心理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

(部分摘自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二:抗震救灾中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10、如何判断自己和家人必须去找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

如前所述,人们在严重灾难之后,通常都会出现一系列的诸如恐惧、悲伤、愤怒等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但若体验到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或者同时具有如下表现,严重影响了工作与生活,则可能需要寻求心理卫生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

①彻底麻木、没有情感反应、经常发呆,对现实有强烈的不真实感,对创伤事件部分或全部失去记忆;

②脑海中或者梦中持续出现灾难现场的画面,并且感到非常痛苦; ③回避跟灾难有关的话题、场所、活动,对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④经常出现难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警觉过高以及过分的惊吓反应。此外,若上述反应并不强烈,但持续时间长,也应当注意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除了上述情况之外,有些人可能还会表现出其他心理问题,包括酗酒、性格改变等等,这些情况均应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

附:心理辅导小方法 口号:我们在一起!

悲伤时:哭出你的伤痛!害怕时:喊出你的恐惧!难受时:说出你的感受!

看到别人伤痛时:拍拍他的肩膀,抱抱他,传送你的温暖。看到别人无助时:握住他的双手,传递你的力量。

本手册在制作过程中,参考大量国内50多篇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的研究文献及部分网上资源。文献的作者包括张侃老师、张建新老师、叶一舵老师、申荷永老师、贾晓明老师、陈雪峰老师、郑日昌老师及其他心理学同仁,因为时间仓促未能在全文中一一注明出处。在这里向各位参与地震求援实践的前辈致敬!

手册制作得到了江西师大赖昊(新浪微博@ JxNu赖昊http://weibo.com/takeehome)的帮助,他细心的编排是手册结构清晰,便于阅读查找。因为仓促,文章中也有错别字未纠正,希望不致影响阅读。

我们的联系方式如下:

陈宛豫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邮箱: xltjcl@126.com

新浪微博:@陈宛豫

http://weibo.com/xltjcl

远在南昌,不能置身救援,希望通过心理援助知识的归纳,对专业机构开展心理援助提供便利,也给社会大众了解心理援助提供方便。希望能为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刻我们都是雅安人。加油雅安!

第二篇:奇迹英语紧急募捐援助雅安地震

奇迹英语紧急募捐援助雅安地震

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抗震救灾,刻不容缓。一向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奇迹英语在当日上午9:00紧急启动支援救灾募捐活动,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给雅安市受灾人民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奇迹英语为雅安人民祈祷、祝福,同时也将继续关注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

奇迹英语作为成人英语培训中心,一直以公益和社会事业作为办学的主导理念,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致力于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成立之初,奇迹英语就组建了奇迹英语“公益快闪队”,他们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需要帮助的角落,力争为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2011年奇迹英语西部支教公益计划“行公益之善 尽教育之美”启动以来,深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2012年6月奇迹英语“热力出击——助力高考”公益活动获得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称赞。2013年四川人民再次遭受地震的袭击,那一刻,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在瞬间被埋入了废墟,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

地震无情人有情,奇迹英语公益慈善行动再次启动,援助雅安地震受灾人民,本次募捐所得款项将直接通过银行转账到抗震救援第一线——四川红十字会,给灾区人民带去温暖、带去祝福。

同时奇迹英语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帮助雅安市受灾人民共度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第三篇:雅安地震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8时2分发生7.0级地震,心中是无比的不安,希望不要像2008年的512地震一样那么多同胞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被剥夺了,此时我能做的只是在这里默默地为雅安的人们所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只要人在,一切都还会有希望。地震来临之后,无数消防官兵和中共党员从全国各地前往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不顾余震的危险,坚持在灾区救死扶伤,让我看到了党性光辉。

灾情发生后,中央高度关注灾情的发展,我们的李克强总理也在当天前往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这充分的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习书记、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时刻了解灾情,分析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想方设法救援受难群众,千方百计安抚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切实防范余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有关方面紧急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进行抗震救灾、灾后疾病预防等工作。

面对国家的一系列积极的救援活动,要我更加确信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确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广大人民受灾受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始终将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最核心的任务,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一定能克服艰难万险,雅安人民一定可以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灾区人民捐财捐物,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献血车外排着的看不见尾的大学生献血队伍,校园捐款箱内数不清的学子爱心,无数师生对灾区投去的关注目光……这些都让我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我无法亲赴前线。在惋惜之余,我在这里默默地为雅安的人们所祈祷,原逝者长已,生者平安。同时,我自己也积极向雅安的人民捐出自己的一份力,虽然不多,但我相信众志成城,汇集全中国之力,一定可以克服困难!通过这次团结的抗震救灾,让我更加坚信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我要求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不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向模范党员学习,努力让自己也成为一位模范党员。同时,与党和祖国一起迎接考验,以全部精力、全部热情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为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贡献一份力量。

申请人:

2013年5月

第四篇:雅安地震专题

雅安地震专题

【背景材料】

北京时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截至25日16时30分,四川芦山“4•20”7.0级强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12393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典型题例】

1、芦山地震发生后,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飞赴灾区,“抢救生命”、“救援群众”、“减少伤亡”、“做好安置”,人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灾难就是动员令,灾情就是集结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的战斗之中。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和国家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关注民生、情系民生,维护社会稳定。③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答:①如果身处灾区,要勇敢加入到抗灾自救的行列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②如果不在灾区,可以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

3、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多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对参加公益活动有何启示?

答:①学习热心公益的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习奉献的精神,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学感恩的精神,主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②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面对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

4、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 答:①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这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5、应怎样向抗震救灾人员学习?

答:①在学习上,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战胜学习中的一个一个困难,勇攀科学高峰。②在日常生活中,要关爱他人,见义勇为,维护正义。③当国家遇到困难时,要挺身而出,积极奉献,与国家共度难关

6、芦山“4•20”7.0级强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指的是什么?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作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巨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爱心互动:地震发生后,受灾的同胞,有的失去了双腿、有的失去了亲人,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这一刻,请用你的真诚和爱心写一条手机微信来激励他们,对灾区人民说句心里话来安慰他们。

例如:雅安平安,芦山好运;彩虹总在风雨后,要坚强!守望相扶,并肩战斗:就是天塌下来,也有全国人民共同顶着;雅安平安,中国加油!

8、匹夫有责:为发动更多的同学为灾区人民捐款捐资,你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意识,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班会拟定一个主题。示例: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爱与责任同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抗震救灾,人人有责;奉献爱心,抗震救灾;送温暖,献爱心,情系灾区;华夏同心,情系灾区等。(2)请你设计班会的活动步骤。略

(3)请你谈谈参与这次主题班会的感受或体会、活动意义。

答:体验到在灾难中所显示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博大情怀,净化了灵魂,健全了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真切体会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与实质。

(4)请你围绕主题,写一篇在班会上的发言稿。

提示:写发言稿的内容要求:首先要说明举行此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其次要指出“4·20”大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给灾区人民心灵造成的巨大创伤。再次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应该采取的行动。

9、“我不哭,我很坚强”,雅安地震中受伤小女孩的一组照片,感动万千网友。那血迹中纯真坚强的微笑,正是今天中国面对灾难的表情。我们应学习小女孩哪些优秀品质?

答:①学习直面挫折、乐观的优秀品质;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崇高精神;③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④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⑤感恩社会、奉献社会服务优良品质,积极实现人生价值等

10、抗震救灾纷纷捐款;普通群众自发到慈善机构捐款,孩子拿出了压岁钱,老人拿出了养老钱;献血队伍排成长龙。(1)请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答:①承担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可以把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挤出一部分捐出来,只因为有更需要的人;为了人民的生活安定、生命安全,无私奉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②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2)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习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答: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学习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②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场成才,报效祖国。

①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的责任意识;②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③生活实践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11、地震无情人有情,更有力的社会支持,凝聚爱心共振的雄浑力量。救灾军车翻下山崖,村民下河救人;车辆经过路旁,群众投进食品和饮用水;街头献血点,挽起衣袖排队;媒体及时通报救灾进展,微博搭建寻亲平台„„“我们都是雅安人”的口号,今天响彻神州。爱心涌流之下,是亿万人民休戚与共、心手相连的情怀,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这是我们历经磨难积淀的文明财富,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的力量之源。全国各界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这体现教材哪些道理?

答:①中华民族具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②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的伟大民族精神。③亲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④爱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更是一种行动。⑤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各尽所能,才能营造出一个互助互爱的幸福家园;⑥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挑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⑦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互助的集体,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12、地震发生后一位网友通过微博表示,看到很多人受伤进医院。其中,一位受伤的小女孩,尽管身上有血迹,但她微笑的说“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小女孩的镇定和坚强感动了很多网友,网友表示,“你一笑便是整个沧海,美了这个人间。

生活中难免会遭遇挫折与不幸,我们该如何战胜挫折,学会坚强?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惧怕,树立自信心;冷静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坚定的理想和目标等。

1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②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③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④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撤离;⑤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第五篇:雅安地震感言

雅安地震感言

2013年4约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3千米,据悉,震中位于龙门乡马边沟附近。

当我们看到这些字时,我的心一下子落到谷底,看到你们,我十分震撼,十分担心、十分感动。

在地震之前,你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宁静有序!你们还在教室里、街道上······地球却残忍的”抖了抖”身子,发生了如此悲痛万分的情景,房屋倒塌了,断墙压在你们的身子上,你们的亲人为了救你们而牺牲了自己,用血肉之躯与钢筋水泥相抗,尽显铮铮铁骨。

地震过后,我看了新闻,十分同情你们,你们以前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现在,却被完整的地震震破了,一个一个孤苦伶仃的,让人揪心。

有许多年轻人都当了自愿者,帮助你们,有许多小学生也捐献零用钱来帮助你们,我虽然不能立刻跑到你们的面前,当志愿者,但是我会尽我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你们,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勇敢的走下去,你们的人生路还很长,一定要坚强。

你们这一点做到了,我看到了新闻里,有许多痛失亲人的孩子都十分坚强,抹干眼泪继续走下去。

我相信你们,我的同学们也会支持我,我的朋友们也会支持我,凡是看到这些新闻的人也会支持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了我很大的影响,至今,我还能想起里面的点点滴滴,带来的伤痛还会痊愈,芦山地震却再一次触痛了我们敏感的神经。

闪烁着警灯的120救护车在残砖断瓦的街道上疾驰,与死神展开了一场生命的竞赛,身着红十字标识的救援人员战斗在一线的各个角落,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生的希望;手术灯下,手术医生不断”飞舞”的各种器械,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从地震恶魔中拉了回来,而我的姐妹们,身着洁白的护士服,用”南丁格尔”特有的关爱温暖着每一个地震伤员的心。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雅安的坚强,加油——雅安,我亲爱的故乡,您必将在大爱中崛起!

手术室——孔庆霞

2013年5月7日

下载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雅安地震作文

    雅安地震作文 2013年4月20日,又是一个含血带泪的日子,在玉树地震后,相隔两年时间,在中国四川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

    雅安地震事迹

    “不能救亲人,就让我多为受灾群众做点事” 4月22日,当记者赶到芦山中学救灾物资发放点找到卫晓时,他正在帐篷里为群众登记发放救灾物资。说起家中遇难的亲人,卫晓的眼圈红了......

    雅安地震作文

    雅安地震作文:我想对你们说 首先,我想要对你们说:雅安7.0级地震让你们受难了。虽然这场天灾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灾难,但是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走出这场灾难,勇敢的生活下来的。 雅安......

    雅安地震演讲稿

    篇一:雅安地震的演讲稿 雅安地震的演讲稿 亲爱的同胞们:今年的4月20日注定是让国人铭记的一天。当天,在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的大地震,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把无数阳光......

    雅安地震 倡议书

    倡议书:雅安坚强,我们在行动! ——应天学院机电工程系“地震无情,雅安有爱”祈祷活动进行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雅安地震慰问信)

    篇一:给雅安数万受灾群众的慰问信 给雅安数万受灾群众的慰问信敬爱的雅安同胞:你们好! 今悉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地震,并造成多人被夺去宝贵生命等重大损失,对此北京中航化安全阀销......

    雅安地震 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回想起这三个月,我迟迟不敢下笔写这篇思想汇报。因为这三个月里,我所看到的新闻都让人很心痛。 首先发生的是禽流感H7N9。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

    雅安地震原因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