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龙”腾飞北大荒——北大荒建设绿色产业体系纪实
“绿龙”腾飞北大荒——北大荒建设绿色产
业体系纪实
被世人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地处世界著名湿地上,是我国开发最晚的黑土带,自然生态优势独特。北大荒,一条由原料生产到绿色食品加工的绿色产业巨龙在不断地“扬弃”成长;一条引领人们消费观念发展变化的绿色品牌巨龙在不懈地“演变”成熟。
面对原料国际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国际化、品牌国际化、文化国际化、地球村落化的“演进”,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描绘了北大荒百年绿色发展的恢弘愿景:全力构造北大荒“绿色产业体系”,让北大荒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世界一流的生态宜居地,人们最放心的安全食品品牌。
“北大荒打造”转身 “绿色基地”产业化
拥有资源,保护资源;打造优势,发展优势;独一无二的北大荒,绿色天然的原生态,始终得到保护性利用。头脑清醒的北大荒人,快速推进基地产业化进程,打造了条条绿色产业带。让生态绿色原料“转身”,变为放心食品。北大荒人用行动,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产业带,将食品安全的底色烙在世人的心中。
“北大荒打造”的绿色产业,在波澜壮阔的“演进”中,历经了3次令人惊叹的“转身”,实现了“涅槃”。从传统的农产品开发,到打造绿色产品基地,从企业集群整合的绿色产业带,到外引内联、外出外联全面优势的培植,北大荒打造了世界级绿色原料基地,生产出绿色放心产品。
上个世纪中叶,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开垦土地生产粮食的同时,加工农畜产品,北大荒有了第一次“转身”。
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刚刚探索开发绿色食品时,垦区便在全国农垦系统率先成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22种绿色食品通过国家认证,成为首批绿色食品,产地认定总数、面积均占全省的30%左右。北大荒打造了九三大豆制品生产的产业带、完达山系列奶制品的牛乳产业带、北大荒米业大米制品的水稻产业带、北大荒丰缘面粉制品的小麦产业带、北大荒薯业淀粉制品的马铃薯产业带等。北大荒有了第二次“转身”。
北大荒第三次“转身”在近年,整合“游击队”,打造“正规军”,产业化崛起、经济总量剧增,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数占全国20.5%的北大荒集团,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
树立新目标,参与世界竞争,北大荒要建成世界级超大型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打造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安全营养放心食品基地,把绿色的“北大荒”植入世人心底。
总局工信委主任王丛江说:“北大荒的产业带正在„转身‟,打造„产业圈、经济圈‟。目前,垦区5个中心城市和50个重点城镇已建成26个工业园区,园区入驻企业已达到350余户。两个省级开发区扩区增容,面积由现在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
开发最晚的建三江管理局今年格外重视绿色产业园区建设,全管理局产业园区总面积达24.2平方公里,其中省级开发区一个,总局级产业园区4个,管理局级产业园区10个。目前有企业424家,今年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有25家、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有7家。
宝泉岭管理局通过企业集群“合并同类项”,形成了优势产业。绿色食品开发区今年新引建项目8个,续建项目19个,总投资16.5亿元:引进投资8亿元的7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引进投资1.1亿元的南瓜乙醇项目……
宝泉岭管理局副局长顾毅说:“开发区今年引资多、项目多,现在铁路专用线需要改扩建,我们筹措资金440万元,今年1月份获得铁道部批复后,4月份完成设计,7月中旬招标施工,9月份即可竣工。”
北大荒米业从建设三江30万吨稻米产业加工园区开始,整合“各自为战”的水稻加工企业,打造加工强势集群,目前,已形成年加工能力700多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米业“航母”。
集团董事长徐耀辉说:“我们„好吃不撂筷‟,在水稻种植富集区的迎春、卫星、友谊等地的30万吨稻米产业园区建成后,今年又投入资金2.8亿元,建设3个30万吨稻谷综合加工企业,年内将投产。”
年加工大豆能力750万吨,主产品有蛋白、油脂、保健食品、药品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的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投资1.65亿元建设了年产2.4万吨的特色豆奶生产项目。今年初,他们又投资一亿多元,建起了年生产1.59万吨保鲜豆腐项目。
如今,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北大荒豆腐,绿色食品”的宣传声。别看这小小的豆腐,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1亿元,利润3300万元。
北大荒联结利益,把龙头基地和农户“捆到”一起,增强活力。完达山乳业探索建立牧业运营实体,参股控股牧业资源。集团通过兼并、收购、相互参股、控股等多种途径,延伸到饲料、包装、养殖、绿色有机产品生产等行业。
北大荒马铃薯产业集团通过农场委托,龙头企业发包马铃薯种植土地,种植大户入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种薯繁育和加工原料两个核心基地,实现了龙头企业、农场、种植户多赢的局面。
北大荒的绿色产业,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农户,各个链条“血肉相连”,共同抗御市场风险,龙头充分带动,壮大绿色产业,保障农户利益。北大荒的生态资源优势、绿色产业优势“转身”变成绿色经济优势。
“北大荒制造”转型 “绿色工业”现代化
低碳转型,循环成型;制造优势,持续优势。得天独厚的北大荒,绿色工业的低碳化。头脑理智的北大荒人,始终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促进现代化进程,搞好节能减排低碳生产。北大荒人用实践,实现绿色清洁低碳生产,叫响“北大荒制造”,让世人赞叹的绿色优势得到持续发挥。
“北大荒制造”的工业化道路,在英勇壮行的“演绎”中,经历了3次令人赞叹的“转型”。从传统的产品自给到商品经济,再到现代经济;从不计消耗的投入,到追求降低消耗,再到低碳生产、循环经济。
上个世纪50年代,北大荒开垦荒原的同时,开始了粗加工米面油,实现自给自足,为了生产产品不计消耗,忽略成本,北大荒人保障了自己的生活需要,也付出了“学费”,北大荒有了第一次“转型”。发展商品经济,培植龙头企业,转化农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北大荒100多个农(牧)场,建起了覆盖粮食、油料、肉类、乳品、酒、麦芽、食用菌等100多种产品的加工企业,北大荒萌动了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基地,生产绿色产品的意识,北大荒有了第二次“转型”。
北大荒第三次“转型”,倡导创造“绿色GDP”,综合利用废弃物。“北大荒制造”的产业带变为循环经济圈。去年,垦区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实现增加值110.5亿元、实现利润10.8亿元。同时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能源化40万吨,实现能源替代9.5万吨标准煤,稻壳发电2000万千瓦时,固化成型燃料5000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25万吨。
有30多家制米企业集群、全国稻米精深加工规模最大的北大荒米业,率先在国内探索出了从良种选育——订单种植——反哺农户——精深加工——节能减排——产品研发的循环经济模式,围绕利用“米、糠、壳”搞技术研发,稻壳生物质发电和替代煤烘干水稻,稻壳灰变成白碳黑和活性炭,米糠提炼出米糠油、甾醇、谷维素、米糠蛋白等产品,把稻谷的衍生品全部“吃干榨净”。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房凤友考察该集团后说:“北大荒米业不简单。他们用田园到餐桌的„炼金术‟,循环加工利用开发水稻价值,让8万农户的稻谷就地增值。”
在北大荒米业集团希杰公司哈尔滨米糠蛋白厂,记者目睹了低温脱脂米糠的诞生过程,这种原料用于生产非转基因、低过敏性的优质米糠蛋白,标志着我国在食用蛋白加工领域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产品供应欧美、日韩市场,年产值超过一亿元。
北大荒米业的卫星和友谊米糠油厂去年出口米糠毛油5000吨,出口创汇达500万美元。友谊稻壳发电厂年可供电1524万度,产热供暖16.5万平方米。用烘干水稻的稻壳替代燃煤,每吨节约标准煤24.5公斤,全年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
拥有11个子公司和香港、圣保罗、芝加哥、吉隆坡4个海外经贸公司的九三粮油工业集团,从节省每一吨水、每一度电、每一吨汽、每一公斤溶剂、每一克包装物、每一个百分点的产品率入手,开展“六个一”节约活动。
集团副总经理杨宝龙说:“上半年,集团如果加工一吨大豆节支20元,我们就可节本增效5500万元;如果产粕率增加0.5个百分点,就可增收4400万元……所有子公司都达到集团内部的指标,年可节省成本两亿元。”
完达山乳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和智力资源,用科技支撑低碳经济,循环发展。他们与美国联合研发的安力聪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了中山大学的临床试验,并研发了元乳系列配方奶粉、珍益、原生带•净纯奶、智汇星、有机奶粉等多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集团董事长王景海说:“我们„借梯登高‟,同国内10余所高等院校联合,组成科研开发实体,还与国外多家研发机构,共同构建国际化虚拟研发体系,实现研发一代、上市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目标,形成产品良性循环,每年都有几十种新产品投放市场。”
年加工马铃薯60万吨的北大荒马铃薯产业集团,靠科技综合利用资源,实施马铃薯生物产业化项目。他们投资5亿元,在九三管理局和克山、二龙山农场分别建成年产2000万粒原种的储存库和两万吨种薯库;在克山农场建立年产8000吨的薯渣燃料乙醇厂、两万吨的生物饲料厂、一万吨的生物有机肥厂、5万吨的马铃薯变性淀粉厂。
集团总经理姜涛说:“我们把马铃薯研究院建成世界知名、国内研发技术最先进、种薯品种最多、繁育规模最大的具有生物育种技术的脱毒种薯研发和生产企业,用激励机制推动新产品的循环低碳生产,完善薯业„绿色产业循环体系‟。”
北大荒实施“非粮”产业开发战略,“制造”产业延伸增长极,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采用先进的化工、生物技术,开发垦区资源量庞大、价格低廉的秸秆、稻壳、薯渣、玉米芯、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在粮、豆、薯、牛、猪等加工饲养集中区,开发技术领先、规模较大、循环利用、低碳环保的“非粮”产业。
总局发改委主任王峰对记者说:“垦区综合利用„非粮‟资源,大力开发健康纸、生物肥料、有机饲料、环保建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工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叫响„北大荒制造‟。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严把引资„入口‟,不能„剜到筐里就是菜‟,严禁污染产业进入。”
北大荒近年来投入30多亿元,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垦区,上下同步实施了“生态农业开发、森林生态恢复、生态畜牧及草原植被恢复、退化土地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生态城镇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等生态保护工程。
总局能源办主任周建龙告诉记者:“北大荒的低碳循环经济圈,发挥垦区4000多万亩耕地、1350万亩林地的作用,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1.7亿吨,折合6400万吨标准煤,释放氧气1.27亿吨,是每年能源消耗所排二氧化碳的11倍,消化掉相当于10个垦区的能源消耗排放。”
自筹资金建起了省内第一个大型沼气工程的海林农场,形成以沼气为节点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构造了青贮饲料——奶牛——牛粪——沼气——沼渣——青贮饲料的双向循环体系。他们将工业有机废水转化为沼气稀释液,探索出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燃煤锅炉给沼气池增温的方法,解决1100户居民炊事用气的问题。
北大荒全面推广海林农场模式,去年建设了20个大型沼气、秸秆能源化工程,这些工程全部开工后,农业GDP能耗将下降2%,每年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69万吨。实现了“三个转向”:清洁能源由生活用能转向生产用能、由分散用能转向集中用能、由补充能源转向替代能源。
“北大荒创造”转变 “绿色品牌”国际化
文化品牌,国际品牌;创造优势,放大优势。令人信赖的北大荒,食品安全可追溯,持续提升了品牌价值。头脑聪慧的北大荒人,强力推进品牌国际化,把绿色生态有机品牌优势,快速不断向外延伸,北大荒人用诚信,实现了“北大荒创造”,“嫁接”国际优势,在“地球村”把北大荒叫响。
“北大荒创造”的绿色品牌,在奋发不懈的“演变”中经历了3次令人赞叹的“转变”。从传统产品到走向市场的商品品牌,再由商品到可追溯的注入文化的品牌,北大荒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北大荒创造”和品牌一道进入国际化的广阔“航道”。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北大荒从北京引进奶牛,在全国率先用牛奶生产奶粉,黑土地上的“完达山”牌奶粉开始“强壮”中国人,“完达山”成为我国最早的名牌产品,北大荒人“萌动”了名牌意识,北大荒有了第一次“转变”。
北大荒建设绿色品牌,使用绿色标识的食品达百种,绿色种植基地监测面积近千万亩。消费者对北大荒的品牌有了认知度、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忠诚度,北大荒开拓绿色食品外埠市场,先后组织了北京、上海绿色特色产品展销会,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叫响。北大荒有了第二次“转变”。
给北大荒品牌带来第三次“转变”,是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注入了绿色基地、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产业、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在历年国家组织的产品质量检查中,北大荒的产品100%合格。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垦区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做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在北京举办的食品安全认证和溯源国际研讨会上,总局绿色食品办公室代表中方,作了《认证追溯与北大荒品牌》专题学术报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称赞。
总局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冯建全说:“北大荒参建农业部开展的农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起了全国农垦系统质量追溯产品的现代信息化管理平台,用„可追溯‟支撑北大荒品牌。垦区有机食品企业发展到60家,有机食品200多种,有机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220万亩。”
北大荒的企业集群,彰显品牌效应。目前,北大荒的产品出口80个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0多亿美元,九三粮油工业集团进出口额超10亿美元,北大荒米业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处小兴安岭、环境资源优势明显的北安管理局,建设百万亩绿色食品示范区,他们通过农业协会、公司对种植户实现服务“五统一”、“六不出区组”。“五统一”即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质量标准;“六不出区组”即生产资料、零配件及油料供应、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简单维修、咨询服务不出区组。
北安管理局副局长于建华说:“我们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基地作物种类、面积和基地养殖数量,农场集中建基地,管理局统一设计,统一品牌。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保障体系,健全服务、营销机构和网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种植户进行全过程、可追溯服务。”
全部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北大荒亲民有机食品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消费者按产品追溯码,登陆北大荒亲民有机食品公司网站或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农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网站,便可查询产品详细情况。
这家公司生产的每一袋酸菜都有自己的“户口”。记者拿一袋产品登陆上述网站查询,产自哪个农场的哪块有机蔬菜基地、什么品种、种植户是谁、土地状况、收购和腌制时间、具体哪一罐腌制、包装的时间及操作人员、产品的流向等全部信息一应俱全。
投资上亿元建起现代化乳品检测中心的完达山乳业,半个世纪以来,产品合格率始终达到100%。原因是他们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实现了“三级双向检测”模式,即生产时做到原辅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发往市场前做到分厂——分公司——中心化验室检验。
完达山乳业的每一件产品都有„身份证‟,原料奶产地、用量、原辅料供应商、生产时间、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班次、操作人员、成品检验、放行人员、产品物流存储地点、物流发货去向都有档案,每袋奶也有完善的记录,实现了全过程监控和全方位追踪,保障了产品的可追溯。
目前,北大荒拥有4个农业部级食品质检中心,3个农产品认证机构,已在8个管理局、100多个农场设立了可追溯机构,建起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体系,北大荒形成了顺向检验和逆向追溯两套系统。
成为安全食品“代名词”的北大荒品牌,价值提升强劲。今年,北大荒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79位,营业收入1016亿元,是我省惟一入围前100名的企业,连续第十次上榜,排名比上年提升4位。
北大荒龙头企业“走出去”,延长域外增长极。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抓住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出资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组建金棕榈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棕榈油进口贸易,探索东盟转口贸易的新途径。
集团总经理田仁礼说:“我们在国外选择有优势区位、优势原料的产地„落户‟,抢滩前沿国际市场,由出口产品、市场在外到输出工厂、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转变,使原料、加工、市场三头在外。目前我们正加快开发巴西大豆原料基地,实现全产业链的经营收益。”
北大荒丰缘麦业集团与澳大利亚维克•斯托克国际集团签署了《北大荒丰缘集团与澳大利亚维克•斯托克国际集团合作框架协议》,投资10亿元购买52万亩土地,控股年吞吐能力300万吨的爱尔巴尼港口。
集团董事长贾庆胜说:“我们在国外购买土地,控股港口,掌控更多的优势资源,拓宽自己的经营领域,延伸北大荒品牌影响力,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
北大荒马铃薯集团利用泰国丰富的木薯资源,拟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收购泰国马哈沙拉堪府的联兴淀粉公司49%的股份,在东盟建域外工业基地,加快企业品牌的国际化,目前已展开在香港、泰国投资注册公司的咨询。
借助品牌影响力,创造“域外垦区”,把地种到世界10余个国家,在五大洲叫响品牌。北大荒在国外已开发土地几百万亩,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正如熊熊燃烧的烈火,在“地球村”上强势蔓延。
今年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研讨会在新疆召开,垦区企业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建示范农场的协议,三期开发耕地150万亩,还有不少国外开发项目还在洽谈中。
总局商务局局长崔龙江说:“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品牌,绿色的北大荒,诚信的北大荒,品牌的北大荒,魅力的北大荒,彰显着社会公信力,我们面向世界„走出去‟,提升了北大荒品牌价值。”
北大荒的产业体系,经历了从绿色产业带,到绿色产业循环圈,从绿色经济带,到绿色经济圈;实现了从循环北大荒,到循环中国,再到循环世界的“蜕变”。产业带的延长,经济圈的放大,北大荒走过历史性的“北大荒打造”、“北大荒制造”、“北大荒创造”三次蔚为壮观的“涅槃”新生。
汽笛长鸣,威武雄壮,中国农业著名品牌首开了28个专列,在我国铁路大动脉上呼啸着往来穿梭,“北大荒”的绿色巨龙正奋进在国际化的“航道”上!
第二篇:“绿海”纵情北大荒——北大荒建设绿色农业体系纪实
“绿海”纵情北大荒——北大荒建设绿色农
业体系纪实
“北大荒,绿色的海,绿浪翻滚,一直奔向天外……” 8月的北大荒,稻浪翻滚,大豆摇铃。北大荒人经过了“沸腾的春天”,迎来了收获的秋天。此时的北大荒就像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布,而绿色永远是这幅山水画中最亮丽的底色、最重要的元素。
连日来,到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他们参观完北大荒农机博览园,领略了现代化大农机的魅力之后,又来到挹娄文化风情园和中国知青第一村,感受这里独特的地方文化。这种农业与文化的“嫁接”,就是北大荒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和观光农业的一种新模式。
友谊农场的这一做法只是北大荒发展低碳化、智能化、功能多元化农业的一个缩影。
与之相比,今年年初,总局党委决定把绿色指标列入经济发展计划,使“绿色发展”能够量化,则是北大荒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绿色农业体系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在此过程中,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3S”(GPS、GIS、RS)系统覆盖率、绿色有机作物种植面积、绿色健康养殖率、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成为考核各地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作为总局决策层的核心,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的绿色发展理念无疑是北大荒绿色发展之路的根本动力。立足世情、国情、省情和垦情,隋凤富认为,作为农业领域的“国家队”和“排头兵”,北大荒不仅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更要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这是北大荒人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走绿色发展之路,也是北大荒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构建以低碳化、智能化、功能多元化以及劳动者知识化为特征的北大荒“绿色农业体系”,已成为北大荒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专家说,北大荒是一个绿色农业发展的“样本”,透过这个“样本”,人们可以了解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道路。
打造低碳化农业 北大荒乘上“绿色方舟”
这几天,看着丰收在望的大豆,鹤山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户张东宝乐得合不拢嘴。他家今年种植的20公顷非转基因大豆全部采用免耕技术,在玉米原茬上卡种大豆,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增加了产量。张东宝告诉记者,原垄卡种技术可以减少一遍深松浅翻以及两遍耙地和起垄作业,一公顷能节省各种费用600元,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低碳种植。
垦区坚持发展农业生产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目前,全垦区年均推广免耕技术面积达3000万亩,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增加土壤碳汇。通过全面积秸秆还田,垦区每3年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05个百分点,60%以上的耕地得到设施保护。
在近代垦殖史上,人类有三次大规模开发,被称为拓荒奇迹。第一次是美国开发密西西比河流域,第二次是前苏联开发乌克兰大平原,而第三次便是举世闻名的开发建设“北大荒”。与近代西方垦殖相伴的是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相反,在60多年的开发建设中,垦区的生态资源环境得到了加强与保护,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说,独具特色的“北大荒之路”就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如今的北大荒,春天是“沸腾的”,不仅有忙碌的人们,还有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
进入新世纪,人们意识到,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已成当务之急。低碳农业就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农业;尽可能节约各种资源的消耗,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节约型农业;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收益的效益型农业;采取多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的安全型农业。
发展绿色农业无疑成为拯救现代农业的“诺亚方舟”。北大荒人决心乘上“绿色方舟”,在“绿色的海”中遨游。
垦区大力实施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等为核心的“低碳措施”,开展新品种培育,使用新的栽培技术,采用新的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由工业化农业生产向高效有机农业转化。
在推广深松免耕、秸秆还田以及减少作业层次、实行复式作业的同时,垦区大力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在大豆、玉米、麦类和经济作物中更为广泛地节能、节水、节肥、节药。据统计,仅引进利用高效率农机具一项,垦区每年就可节约各种油料近2000吨,节约资金1亿多元。
夕阳下的红旗岭农场千鸟湖畔水草丰美,鸥鹭翱翔。这片面积达30万亩的湿地,仅核心区就达16万亩,真正成为了鸟兽的乐园。人们不会想到,为了保护好这块“地球之肾”,农场将6万亩良田退耕还湿,将3600亩“两荒”还林,农场为此每年少收入上千万元,但却留下了“青山绿水”。
这是北大荒人广阔胸怀的体现。北大荒人在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的同时,还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湿、还林、还草,保护和拓展绿色空间等方式,大幅增加土壤碳汇和森林碳汇。垦区大力实施绿色城堡、绿色屏障、见缝插绿三大生态工程,加强防护林、生态林和公益林建设,提前两年实现了“绿满垦区、共建生态家园”目标,建成了由7万条林带构成的4万余个网格,森林覆盖率平均达17.2%以上。目前,垦区26项生态环境指标全部超过国家生态示范区二类地区标准,已经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盛夏8月,正值秸秆存储“枯竭”期,可地处三江平原的国电前进生物质发电厂却机声隆隆,这个发电厂依托建三江管理局950多万亩水稻的丰富资源,每年可“吃”下秸秆25万吨,发电1.8亿千瓦,并利用余热为前进农场居民供暖,为打造低碳北大荒做出了贡献。
北大荒的秸秆多,除了还田的一部分,大量的稻草、玉米、大豆秸秆可以用来发电。像国电前进生物质发电厂这样已经建成运行的电厂,在垦区已有多座。
北大荒在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的同时,还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开发新型能源,发展循环农业。未来几年,北大荒还将再建设大型沼气工程50多处、秸秆气化项目20多个、稻壳发电项目10多个。
人们发现,如今在北大荒,在农业生产中,传统的化肥、农药采用得越来越少了,而更多地应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同时大力开发应用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大量的生物措施。如以适度加密生态防护林、在沟渠边角地带广泛种植灌木等方式增加生物多样性,采取基因导入方式培育新品种,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在打造“半壁江山”的过程中,为种植业提供更多的有机肥来源。与此同时,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也使北大荒发展低碳农业的道路越走越宽。
为了发展低碳农业,去年的总局党委(扩大)会议决定建立现代化大农业生态保护区,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这个生态保护区包括齐齐哈尔、九三和北安管理局。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和项目支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为培育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将齐齐哈尔管理局打造成农牧循环经济核心示范区,将九三管理局打造成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将北安管理局打造成绿色有机农业核心保护区,从而使现代化大农业生态保护区成为我省高端农业的核心区和垦区生态环境最良好的保护区。
北大荒人更加主动地运用自然规律来发展低碳农业,从整体上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
建设智能化农业 北大荒插上“绿色的翅膀”
近日,记者在农垦科学院电子技术开发研究所采访时看到,利用信息化手段,这个研究所初步完成了垦区“中枢神经”信息系统的搭建。
这个信息系统包括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手机版智能化专家系统、农机具管理系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等20余个子系统。这一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确操作,达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可监控和质量可追溯,这种智能化农业推动了北大荒绿色农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GPS、GIS、RS、PS、3G、物联网技术……这些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让人眼花缭乱,许多人惊叹: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甚至在发达国家还没有得到应用,但在北大荒却已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北大荒真正形成了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农业生产架构。
在建立绿色农业体系过程中,北大荒把智能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所谓智能化农业,是指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其特征是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
稻农坐在家里的炕头上,用3G手机便能了解大棚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等情况,并通过远程控制,启动通风帘幕和微喷设备,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这是记者在七星农场采访时看到的情景。这项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已开始在北大荒广泛运用。
记者走进胜利农场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采访,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这个育秧中心拥有六大核心系统: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太阳能井水增温系统、微喷给水系统、电动卷帘通风系统、智能温湿监控系统、大棚自动换气调温系统,已实现了育秧自动化。
在宝山农场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近7000台(套)各式水田机械和旱田机械摆放整齐,像一排排威武雄壮的士兵,正等待着出征的号令。
从地面到空中,从旱田到水田,从粮食到经济作物,装备齐全的北大荒农机,实现了从农业机械化向农机现代化的飞越。
农机总动力500多万千瓦,农机资产总值近90亿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万多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0万多台、农用飞机数十架,实现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密播种、变量施肥……北大荒农业机械化率达95%,装备水平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农机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垦区农业的智能化水平。
在曾被国家授予精准农业创新与示范基地称号的友谊农场,记者了解到,精准技术已成为绿色农业前卫的耕作模式,通过采用精准技术,肥效、药效、产量、生态达到了最佳平衡点,成为建立绿色农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友谊农场以八一农大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利用GPS和GIS技术集成系统,对大豆、麦类作物生长发育、病虫草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信息采集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实施措施,通过智能化变量控制的农业机械装备,根据大豆、麦类作物生长环境的差异性和作物生长发育、管理的需要,实施定位、定量、定时的肥料、农药投入,建立了最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收到了良好效果。
发展智能化农业,必须有科技支撑。目前,垦区已拥有一支由15个科研院所、9个技术推广中心、103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和7万多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庞大科技支撑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垦区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要领直接到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82%和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有力地支撑了智能化农业的发展。
智能化农业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北大荒的水稻、玉米、小麦和大豆四大作物的平均亩产,分别比农村高出200公斤、150公斤、100公斤和50公斤。
垦区还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资料数据库建设,实现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态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共享。同时,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灾害预防系统,对主要农作物的长势与产量、土壤墒情、水旱灾害、病虫草害、农业资源环境的变化进行监测、速报与预报,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北大荒智能化农业的发展。
推进功能多元化农业 北大荒在“绿海”中“深耕”
都市田园游,魅力北大荒。8月6日,哈尔滨管理局和黑龙江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大荒果蔬采摘节拉开帷幕。采摘节推出了“农业休闲体验之旅”、“热带风情之旅”、“哈尔滨人寻根之旅”,还举办了“都市田园”摄影大赛、“童之声”绘画作品展、北大荒文化大展演、户外垂钓比赛和北大荒美食汇、学生夏令营等活动。来自各地的游客不仅能够品绿色果蔬,赏田园风光,还能感受独特的北大荒文化。
跳出传统农业搞农业,把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变成潜力无限的大产业,站在更高和更宽的视角,丰富其内涵和外延,不仅涵盖传统农业的食物安全功能,还赋予其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不断延伸其产业链条,垦区决策者以更大的视野来筹划北大荒的现代化大农业。
为了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垦区在五大连池、七星、宁安、香坊等农场建设了多个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无论冬夏,智能温室里娇艳的鲜花、硕果累累的香蕉树……让前来参观的游人流连忘返。这些现代农业示范园集科学研究、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于一体,通过种植花卉、反季蔬菜、水果、食用菌等高效农产品,展示各种先进技术。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尖山、友谊、七星、嫩江等农场沿公路两旁的高标准示范田边,都建有高标准的观光台,用于游人观光,一睹现代化大农业风采。
“稻子熟了,我们结婚吧!”北大荒宛如绿毡的稻田、麦田、豆田,成为众多新人拍摄婚纱照的取景地。
北大荒在农业领域不断“深耕”,大力推进农业功能多元化:开发其生产功能,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开发其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稳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的战略地位;开发其景观功能,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拓展垦区农业的增值空间;开发其生活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丰富垦区职工及周边农民的娱乐空间;开发其示范功能,大力发展园区农业,引领垦区及周边产业升级;开发其文化功能,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传承、创造、发展北大荒的特色文化,使垦区农业由初级物质产品生产向高端物质产品、特色精神产品生产转变;形成其文化功能,由粮食生产基地向生态旅游基地、绿色生活空间转变,使垦区农业成为传统屯垦文化、现代农业文明、未来世界级农业企业集团的核心载体,促进农业产业链向多元化延伸,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多极化增长。
有人说:春天的北大荒鲜花盛开,广袤无垠;夏天的北大荒绿浪翻滚,如潮如汐;秋天的北大荒大豆摇铃,金光灿灿;冬天的北大荒白雪皑皑,诗情画意……大农业、大粮仓、大湿地、大界江……大气磅礴的现代化大农业和优美的北国风光引来游人如织,而厚重而独特的北大荒历史文化也吸引了游人的目光,兀惹古城、挹娄文化、小团山古城遗址、闫家岗远古人类遗址、新开流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让人们流连忘返。北大荒的许多地方还成为了影视基地,《闯关东》、《情系北大荒》等影视剧在这里拍摄。这些都为北大荒发展功能多元化农业增加了内涵。
大力开发农业的生态功能,稳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的战略地位,是北大荒建设功能多元化农业的重要一环。垦区依托环境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化优势,积极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领军者。如今,北大荒这个“中华大粮仓”已经建成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据统计,北大荒的4000多万亩耕地中,85%实现了无公害化种植,所种植的粮食全部实现无公害化生产,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万亩,有九大类400多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每年生产绿色食品1000余万吨,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0.5%和11.5%,北大荒正在向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有机农产品出口基地的目标迈进。
垦区全面强化对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建设。建立起总局、管理局和农场三级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在此过程中,垦区把重点放在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系统和农产品质量信息安全追溯信息系统上,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相连”的网络体系。
高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高机械化率、高科技进步率和高粮食商品率,集世界之大成,拥有最新的农业技术,最先进的农机装备,最成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最具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最大规模的从粮食到餐桌的农业食品产业链,最安全的绿色食品监测、验证和追溯体系,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这些都是北大荒人对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贡献。
北大荒,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绿色不仅在田野上、在工厂里、在餐桌上,还在北大荒人的心中。北大荒人正在努力实现着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向着更高的层次跨越!
第三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践与北大荒品牌建设的思考
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践与北大荒品牌建设的思考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6日 来源: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 作者:李 阳 余捷
我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黑龙江垦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也处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启动北大荒集团运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北大荒品牌价值,成为一项全局性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如何构建北大荒品牌价值体系增强农垦企业整体实力?如何打造北大荒核心品牌进军国际市场?如何健全质量安全体系监控整个食品生产链条保证北大荒品牌产品质量安全?笔者仅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践中思考北大荒品牌建设问题。
一、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初步建立
“十五”期间,《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科研成果(2005年获得农垦总局科技成果1等奖,2008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进步3等奖)在实际生产与管理中应用推广,垦区在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发展中,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国家商品粮生产的质量安全,提高了北大荒绿色特色农产品质量信誉。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设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制定了《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垦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垦区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总局同省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工作的通知》和《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基本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在农垦系统逐步建立。总局每年的农业标准化达标年活动方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牡丹江、北安、宝泉岭和建三江等分局把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对农场班子的业绩考核项目,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从制度上得到保障。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002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总局、分局及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相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和省农委《关于赋予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职能的批复》要求,2007年总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依法开展农垦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分局和农场以及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分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绿色食品管理部门负责,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垦区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农业,紧紧依托规模化、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将农业标准化应用到农牧业生产各个环节,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垦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重点抓了农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产品标准等体系建设。在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制定了各项标准319项,其中已备案的行业标准11项,黑龙江地方标准8项,企业标准300项。《黑龙江垦区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200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全面总结了垦区“十五”期间的在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理论研究、标准制定、产品认证、质量管理、检验检测、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八五”到“十五”期间,垦区内建设了4个部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即农业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佳木斯),农业部乳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和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大庆)。“十一五”期间,垦区积极争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制定了《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有两个部级检测中心分别列入农业部重点建设的专业检测中心和区域检测中心建设规划,有10个被列入国家重点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计划。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1990年黑龙江垦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食品开发与认证工作,1993年成立了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省级委托管理机构),2003年成立了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级行政管理部门和省级承办机构)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黑龙江农垦分中心,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三位一体”的认证机构。2001年省人大出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地方法规,依法明确省农垦管理部门负责本系统的绿色食品标志的申请使用工作。
(六)农产品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定
2000年,垦区实施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产品认证工作,农垦系统的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主力军,北大荒黑土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末,垦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2860万亩,约占全省26%;无公害农产品424个,约占全省8.2%;种植业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面积1000万亩,约占全省20%,其中建设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360万亩,基地个数占全国12.8%;有70家企业生产绿色食品234个(占全省30%);种植业有机食品基地面积200万亩,认证产品100个。垦区种植绿色、有机及无公害农作物207.7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6.5%。另外,2003年,九三粮油工贸集团大豆油、豆粕等5个产品通过非转基因认证,2007年,垦区有10个农场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认定。
(七)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2007年末,垦区建设了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12个,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15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34个,省级绿色(有机)食品科技园区2个,建设总局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场80个,建三江分局还开展了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八)专业网站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
2004年,垦区在黑龙江信息港建设了北大荒绿色有机食品网——总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信息网,同时在无公害、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率先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建设。到2007年末,垦区有3个加工企业列入农业部农垦局首批质量追溯项目建设单位,总局还开发了黑龙江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软件(分类为水田、旱田),并在14个农场试点运行,通过中国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和北大荒绿色有机食品网发布追溯农场有关信息。
二、北大荒品牌建设成效与发展目标
(一)北大荒品牌发展与品牌价值
黑龙江垦区是中央直属垦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己任,历经60多年的开发建设,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100亿公斤,商品率高达90%,约占黑龙江省商品粮总量的1/2,可以供应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陆海空三军一年的口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在中国企业500强以464亿元的营业收入列第96位(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2008年公布),处于中国农业领域的龙头地位。黑龙江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快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了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了北大荒商标和品牌,以及北大荒、完达山和九三等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经世界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评估,北大荒品牌在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位居160位,品牌价值45.28亿元(2006年评估19.65亿元,2007年评估22.13亿元),同年,北大荒品牌首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名列第356位,成为年2008排名最高的亚洲农业品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北大荒集团注重将粮食和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为北大荒品牌系列食品,形成了一批整体打造的北大荒品牌行业重点企业,如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北大荒丰缘麦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肉业有限公司、北大荒牛业有限公司、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北大荒药业有限公司、北大荒纸业有限公司、北大荒酿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华南糖业有限公司、北大荒亲民有机食品公司,垦区现已有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有6家企业跻身黑龙江企业50强。近年来,垦区注重实施北大荒品牌发展战略,在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农产品交易会和独立主办的北大荒绿色特色产品展销会期间,在新建和扩建的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深工项目中,在北大荒文化继承与发展中,黑龙江农垦企业主打北大荒品牌,以北大荒品牌为核心培育了完达山、九
三、丰缘、多多、龙垦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形成了北大荒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北大荒品牌建设与管理
1965年,垦区在北大荒白酒上登记注册了第一个北大荒商标,1992年北大荒集团开始在多类产品注册北大荒商标。截止到目前,已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39类取得了47个注册证。2006年,北大荒集团持有的“北大荒BEIDAHUANG”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北大荒被国家商务部授予“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称号,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评为“中国名牌”称号,北大荒牌大米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2007年,北大荒牌分割猪肉和丰缘牌小麦面粉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
为保护北大荒注册商标专用权,更好地维护北大荒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北大荒的知名度,北大荒集团设计制作了《北大荒集团品牌形象识别手册》,制定了《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关于在企业名称中使用“北大荒”字号有关规定》,《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北大荒”商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北大荒农垦集团标志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规范北大荒商标、字号和标识的使用。
(三)北大荒品牌发展目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品牌战略是企业实现市场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这要求中国式的品牌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本土化,品牌首先要在国内市场有较好的知名度,建立消费群体对品牌诚信的公信力;二是全球化,采用先进国家或地区技术标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品牌角逐。这两点已成为评估与衡量一个优秀品牌价值的标尺。
提升北大荒品牌价值要突出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增强北大荒品牌市场影响力(是指企业所持有这个品牌开拓市场、占有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和北大荒集团整体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垦区实施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做大做强北大荒品牌,打造企业软实力”的品牌发展战略,北大荒品牌发展目标是品牌价值提升到100亿元,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北大荒品牌建设关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质量安全已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品牌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立健全从生产基地到终端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保证百亿公斤商品粮生产的质量安全,提升北大荒品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今年,我国乳品行业一些知名品牌企业发生了含毒乳制品事件,原料乳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事件产生的后果是毁掉或重创了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我们要从中得到警示,垦区的食品加工原料主要来自源于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北大荒品牌质量与诚信的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与北大荒品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见附图——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北大荒品牌建设关系图)。
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及北大荒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政府实施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要求还存在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监测检验体系建设、北大荒品牌农产品基地准出、北大荒品牌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提供社会化信息服务等方面。
四、加强体系建设与品牌管理的对策
2006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垦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支持农垦企业建设大型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垦区要利用好这个历史性机遇,在农业产业化、农业品牌化、农业国际化发展等方面为全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一)依据省政府赋予的管理职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赋予了农业行政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管职能。垦区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部门负责北大荒品牌农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农业品牌行政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分局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农场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员,建设农垦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督管理队伍,建立管理、监督、处罚、服务、应急为一体的监管工作格局。
(二)争取国家项目扶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实施《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争取国家对垦区内建的部级和重点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建设,整合分局农业质检单位检测资源,以垦区内建设的部级质检机构为中心,以分局质检机构为重点,以生产加工基地检测为基础,以快速检测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覆盖到北大荒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北大荒营销企业。到“十一五”末期,初步建立起一个由总局级、分局级和重点农场牧(农产品批发市场)三级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对北大荒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测。
(三)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机制
根据农业部颁布的标准,总局、分局、农场(企业)要制定(修订)主要认证农(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要求,修订完善垦区认证农产品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保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有标可依和各项执行标准实施到位。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总局专门组织开展欧盟、日本等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标准、国际市场促销等培训,不断提高垦区农业生产的国际采标率,开拓北大荒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围绕北大荒品牌建设,北大荒集团制定出台《北大荒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北大荒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北大荒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北大荒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考核办法》,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推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北大荒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机制,保证北大荒系列品牌产品都是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统一规范包装的放心食品。
(四)运用法律法规健全北大荒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制度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和各省政府实施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北大荒集团制定《北大荒品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完善北大荒商标许可与监督管理制度,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北大荒商标境外注册工作,总局有关部门(农业、畜牧、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将北大荒品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去抓,监督管理和培育维护好北大荒品牌。对企业申请使用北大荒商标的食用农产品,许可使用条件是产品必须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之一的质量认证,以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为市场提供北大荒品牌产品,以产品质量诚信保障北大荒品牌公信力,提升黑龙江农垦优势产业的竞争实力。
(五)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建立北大荒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强化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产地准出、农业投入品准入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农垦企业农产品生产要适应国内外市场准入的要求,就要以生产记录档案为基础,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和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实现消费者对北大荒农产品和生产基地可追溯、可查询、可追责,提升北大荒农产品公众信誉。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基础,以北大荒品牌建设为重点,以农产品认证认定为手段,按照食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和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加快“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建立北大荒品牌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六)提高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信息社会化服务
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加强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信息网建设和垦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北大荒农产品生产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产地编码应用,提升对认证农产品管理监督与市场信息服务水平。以信息化推进质量工作的社会化,网上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认证农产品生产纪录档案管理系统、质量标准查询系统、产品推介和市场信息服务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管理,提高农业标准化实施能力和各部门之间衔接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
附图: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北大荒品牌建设关系图
作者简介:李阳,高级农艺师,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农垦总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主任,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管理工作,参加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了《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出版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书籍。现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农业部农业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黑龙江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食品科技》、《现代化农业》、《绿色食尚》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