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生教育_于丹讲座2009.11
于丹教授在“三生有爱”专题讲座上的讲话(2009年11月15日)
尊敬的罗厅长、陶副书记、王副厅长、刘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同行、老师、校长、同学们:
你们好!谢谢你们!我要特别感谢站在会堂两排走道上的朋友们,因为那里有很多都是大学生,辛苦你们了!
今天来到这里,我感慨万千,不管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题目的讲座,可以跟大家说,我最亲切的地方永远是大学校园。因为我知道不管以后我写什么书,或者不写什么书,我再讲什么内容或不讲什么内容,有一点我是敢肯定,就是我这一辈子会在大学里当一个老师。所以对我来讲,最好的岗位,最恰当得岗位,就是在大学的讲台上。我觉得心里最宁静、最舒服的时候,就是面对学生,所以当老师的,只要他看见有自己的学生在,他心里就会稳。
今天到这里来的起因,就是我深深地被罗崇敏厅长感动了,罗厅长曾经在他喉部做了一个大手术之后,提前拆线,手术之后的五六天,在几乎发不出声音的情况下,用他嘶哑的嗓音,跟我说:来跟我们讲一讲正在推行的“三生教育”。他那么艰难地跟我阐述了他的思想理念,他说:我们一直都在说教育我们的学生有志有为,但是什么事我们真正面对的生存呢?生存很困难;什么事我们真正拥有的生命呢?生活的品格如何体现;什么使我们要面对的潦困得生活呢?生活中有机遇,也有艰难的挑战。我们 就是要把这“三生”贯穿在一起,实实在在地去给大家做点事,我们现在就是一块试验田。
可以说,罗厅长当时真是字句肺腑之言,而且我相信,他是带着痛楚说的。听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有痛楚,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坦率地和大家说,作为大学老师,最痛楚的时候就是看到大学校园里的那些顶级的尖子,拿着全国最好的成绩,但是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人格缺失。你会看到那些以全省第一、第二考来的尖子,为了争一个靠窗的铺位,或者是为了谁先打第一壶开水,而打到辅导员老师这里,这样的情况一个月竟有三四次。我曾经在校园里看到学生去面试的时候,家长在教室外面敲着玻璃喊,说老师啊,我有急事!家长指着一个孩子高大的背影对我说,那个穿格子衣服的就是我儿子,你赶紧过去提醒他,进考场之前,一定要去上趟厕所。大家听了觉得很好笑吗?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样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面临什么呢?
首先他会面临不会同别人相处,同一宿舍的人,全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全是这样娇娇宠儿,大家到一起,谁让着谁呢?接着将会面临的是不会交朋友,甚至不会谈恋爱,两个这样的孩子在一起相爱,谁会照顾谁呢?女孩怨男孩“你对我怎么不像我爸一样”,男孩怨女孩“你伺候我也不像我妈一样”?接着你会发现,他们学习再好,但他们惧怕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在面对职业选择时,他们已经开始挑三拣四,已经开始避重就轻,并且抱怨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抱怨自己时机不好,抱怨其实是青春里面一种“腐 烂水果”的味道,它四处迷漫,令人不快,而且迅速感染。在我们面对的大学生群体里面,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可以坦率的告诉大家,把那么多的遗憾留给我们来弥补,实在来不及了。让我非常欣慰的是罗厅长他们所做的“三生教育”教材是从幼儿园一直覆盖到大学。幼儿园实施“三生教育”有什么必要性吗?太必要了,有时候我开玩笑说,让我们回到幼儿园,这是我经常和我的大学同学讲的话。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他无论多想要什么东西,都会知道要排队去拿,他会知道要分享;他知道见了老师要打招呼,放学后要跟老师说再见;他会知道一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秩序,知道自己要洗手,要叠被子,大家会有一种默契。这一切在幼儿园其实是学过的,但你们相信吗?到了大学,幼儿园记住的东西,已经忘记一半以上,因为我们觉得有知识了,因为觉得自己强大了,因为觉得自己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了,所以我们忘记了那些最简单的人与人相处的准则,而这一切真的能让我们幸福吗?我们今天的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自我实现的诸多途径,今天获得成功已经不是一件最艰难的事,而幸福却变为奢侈品。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件到过沧凉的成功人生,一个人有他的上市公司,名片上有他显赫的头衔,走出来以后,风光无限,但是他可能跟家人失和,与子女出现代沟;一个人心理面忧思不定,得了抑郁症;或者是有睡眠障碍,吃不下东西,亚健康;朋友之间不能见面,灭天疲于奔波。这些人在今天,其实很多都是成功人士,但这就是我们所要的生活吗?所以我认为,云南省教育厅 所做的“三生教育”,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一块试验田,面对整个中国当代,具有实在价值,也就是说他们所做的教育,是要承诺给社会一种什么样的未来,承诺给公民一种什么样的幸福。
其实人人都是受教育长大的,要问我们在教育中获得了什么,我们会脱口而出:人在教育中获得知识、获得技能。此外呢,认会获得信仰,获得力量吗?人会信任爱,信任善良吗?人回获得行动的源泉吗?所有这一切,比我们的技巧和专业更重要。所以,什么是大学老师,过去大家说传道、授业、解惑,这似乎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但是如果让我来说,我会说的比这更简单,以我自己做一个大学老师这么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做老师的人,她的终极使命只有四个字,就是“陪伴成长”。因为我们面对学生成长的时候,为什么会面对青春而感到惶惑不安,会感到他们比我们知道的多,我们的知识系统有问题,他们叛逆,我们无法说服他们,我们不能懂得和理解,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是有些成年人一旦成年就自动放弃了成长。所以当你遭遇青春,面对成长的时候,惶恐就来了,一个做老师的人,他的使命就是陪伴成长,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上,去体会比且欣赏成长中所有的欢欣与酸楚,去洞察并且包容的去陪伴,在陪伴中引导,而不是板起面孔训诫,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上,那么无法埋怨中间的这道鸿沟。所以,今天我在这里面对的人群,从教育厅长、大学党委书记一直到站在走道两边的孩子们,只是以一个普通老师的心,来跟大家分享我的这种心得、这种体会。曾经又一年,一个大一的新生小女孩,她军训回来后把我叫道教室外面,羞羞答答地给了我一个小包裹,她说我给你做了个礼物,我打开看了一下,一个有机玻璃的罩子里面有一幅十字绣,她说我是埋在被子里面,打着手电筒一针一针给你绣出来的,希望你能喜欢。我说这是什么呀?十字绣的画面上,有一个呲牙咧嘴的小女孩举着胳膊,一个优雅的女人弯下腰,手里拿着针,我开玩笑的说,这是在打预防针呀?她笑笑说,你自己回去看吧!后来我回到家,发现玻璃罩子下面藏着一张折的特小的纸,她在上面给我说了一段话,她甚至不叫我老师,我的好多学生都不叫我老师。她说:“丹丹,我想跟你说一团话,你知道十字绣上面的画面是什么吗?我告诉你,所有的小孩子在来到世界之前,都是天上的天使,她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呢?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但是他们掉到地上之后,心中还怀着天空的梦想,还记忆着飞翔的模样,只要成年的世界,不轻意指责他们的鲁莽,包容她们的荒唐,并且鼓励她们去飞翔,那么她们还是会做会天使的。关键是要遇得上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我们遇见你,你的鼓励就是给我们重新缝起翅膀”。知识我再看看她的那幅十字绣,我才真的看见,那个成年人是拿着一只小天使的翅膀,在给那脏兮兮的小孩在往胳膊上缝补翅膀。现在回想起来,我所能记得的关于教育方面获得的最重要的奖项,就是那个孩子给我的礼物和那段话。从那时开始,我明确地知道了老师是做什么的,老师就是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这里面其实有几个概念,第一,就是你 要坚信小孩子是天使。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懵懂无知、是来接受我们教育的一个空壳,我们可以随便往她们的脑袋中填鸭式的去灌输一些东西吗?我们可以随意呵斥、要求她们按照我们的喜乐去完成吗?我们可以把小小的孩子就训成给大人背诗、跳舞的机器猫吗?这一切你真的把她当成天使了吗?当我们粗暴地对她们进行呵斥、批评她们不对的时候,你意识到她们是带着天使的思维吗?我常常叹息,一个小孩子从小受教育长大,就是我们把他们从一个天才培养成庸才的过程,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把她们当成天使。
我们面对每一个生命要充满敬畏,哪怕是一个母亲面对自己新生的婴儿。她有她的逻辑,她从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带着她的独立意识了,你只有尊重这个个体,跟她沟通并且从那一刻起陪伴成长,这个天使才会一直带着她天使的本质。所以我说我明白了,第一,每个小孩都是天使,第二,天使需要翅膀。陪伴不是一味的教官、迁就和纵容她,大人对孩子真正的陪伴是让她飞起来。所以我今天讲座的题目,就叫做“三生有爱”,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信任爱、信任人性的基本价值、信任一个公民的良知与责任,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上,不同层次上把它完成,这需要翅膀,在我看来,“三生教育”就是天使的翅膀。天使已经坠落到人间,他就有可能被成人化的思维,粗暴的淹没而沦为一个庸孱的孩子。她能飞起来吗?这需要我们给她力量。力量这个东西并不仅仅指语言和头脑。今天我们都在说,大家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什么是学习型?21世纪对于好的学习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叫做好的学习导致行为的改变。我喜欢这个标准。过去认为好的学习导致思维的改变,我们以为头脑风暴仅止于头脑就够了,其实发乎于头脑止乎于头脑只会造成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孱弱无力的身躯,顶着一个硕大的夸夸其谈的脑袋,这恰恰使我们现代教育的悲哀。好的学习必须导致行为层面的改变,我们需要健康的、蓬勃的、有力量的人,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做老师其实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做老师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随时随刻保持着成长的力量,站在成长的起点之上去面对一切的未来。一个做老师的人,无论你多大年纪,你都必须保证你在18岁的这个层面上还有对话的资格,然后才谈得上与学生一起成长。所以说这种爱的教育,好的理念是需要一种有效的行动的,那就是永远要找到自己这种蓬勃的信念和那种能力。一个人在大学校园里,恰恰是他摆脱了高中时候那种负担而又没有进入社会之前独立的这一段美好时光。什么叫做大学,大学不仅仅是有高楼大厦的地方,大学时酝酿大人格、大眼界、大思想、大情怀的地方。一个人只有真正大到顶天立地的时候,他才能够去一个大世界上建功立业。
我们今天的生活,往往使人疲惫不堪。有这样一个寓言,有兄弟俩人出去郊游,高高兴兴地到了凌晨以后才回到家,这时想起来,今天电梯维修,零点以后停止运行。而他们家住在80层的公寓上,怎么办,总得回家吧,兄弟俩心想仗着年轻,就往上 爬。钱20层意气风发、说说笑笑就上去了。可走到20层就太累了,想想才走了四分之一,怎么办呢?俩人商量后就把背包存在了20楼的电梯口,想着等电梯开始运行了,再来取。放下背包,人轻松多了,又往上走了20层。再走20层,那可太累了,到了40层,网上网下都一样,这个时候他们很绝望。这种绝望和怨气使兄弟俩开始互相指责,互相抱怨,在指责和抱怨中又往上走了20层。到了60层,累得连指责的力气都没有了,速度也降了下来了,他们最后终于走完80层。到了家门口,兄弟俩面面相觑,觉得好像是忘了点什么。一想,钥匙!忘在了20层的背包里。这是一个寓言,其实也就是我们的人生。少年之时我们在学校里意气风发,谁的成长不是把满怀的希望和梦想扔进行囊,直到20来岁要进入社会时,生命、生存、生活的命题第一次摆到了自己面前。要独立面对的时候才发现身上的行囊挺沉,觉得背着个负担往前走挺慢的,只能放下,但是真的放下不要吗?没有人愿意割舍?只能先埋头苦干几年到有条件时再来实现自己青春的梦想。可在走20年你就会发现,人到中年了,以前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再从前小农经济条件下市可以不惑了,而现在的人到40岁,连迷惑的资格都没有。到了40岁,各种矛盾、冲突、迷惘等等接踵而至,在充斥着指责和抱怨的生活中,走到了60岁,这是人生最激烈的一段时间。到了60岁,临近退休了,看看甚或好像就这样了,打打太极、做做保健、喝点养生汤,日子过得不错,但是没什么感觉了,晃晃耽耽人就到了80岁。到80 岁“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有一天,你会突然意识到,20岁时的那一把钥匙,这一生从来没有跟随过,它还在出校门时的那个门口。而这时回不去了,这条单行道再也回不去了。好在今天我所面对的还是20岁的年轻人。所以今天我要说,你的行囊太重,那里面的吉他、歌谣和朦胧诗可以暂时把它放下,但那把钥匙别忘了。你可以向社会妥协,可以去完成自己的一些比拼,但是那把钥匙千万别忘了,这把钥匙是什么?其实就是我说的“三生有爱”。记住你的信任不要颠覆了一切,丢钥匙的人,在生命中会倍感苍凉和迷惘。这种迷惘就是你会陷入于你的忙碌而忘了你出发的初衷。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今天当我们迷失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时,你还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出发吗?生命本来的模样应该如此吗?最初人之所以学习、之所以相爱、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奋进,你是想要这样的生活吗?我们今天太多的疲惫不堪,其实是因为在大学里,我们把太多的时光用在了学习技巧上,而忽略了对于一生的那把钥匙,而这把钥匙的秘密就是“三生有爱”。一个人当他面对苍茫世事时,向内无限深刻地发现心灵,向外无比辽阔地发现世界,我们手中所能把握的就是建立自我,也就是要知道哦啊自己是谁,并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去行走于世。人在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生命的境界,让自己知道什么叫大,什么叫境界?大家课本里都学过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里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意思是说,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不知道什么叫阴晴圆缺,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小。上古有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做春,把八千年当做秋,人间八千年,它才过了一春,也就是说,你过了四个八千年,它才过完四季的轮回,这就是大了。这就是人的眼界和见识。大家都知道庄子写的大鹏鸟,大鹏鸟有多大?鹏的背脊,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就是大鸟。寒蝉与小灰雀笑话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那有什么关系呀?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翱翔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小”的不理解“大”的志向,只有小鸟叽叽喳喳议论大鸟的,确没有大鸟议论小鸟的。大鹏没有因为小鸟的议论受到影响,而是选择沉默着等待雨过天晴。人这一辈子受到困扰,有人议论不公平,有人找麻烦,这时候,就看你能不能超越,你有没有大境界,你能不能过得去?
也许有人会问,我怎么样才能成为大鹏呢?大家知道,《逍遥游》开篇写的是大鹏的前世今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也就是说大鹏先是在水里长成大鱼,等到时运来临,才冲天而起,化为大鸟,是为大鹏。大学是什么 地方?我想说,大学就是养鱼的地方。就是把池塘里的小鱼养成大鲲的地方。为什么要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就是养鱼的过程,“三生教育”不管你长成鹏,鹏要靠时代选择你,时代选择了你,你就是鹏了;“三生教育”把你养成鲲,老师能尽的心尽了,能不能化成鹏,那就要靠你的努力。但关键是你不能把自己养成一尺来长的小鱼?你要是个小鱼,尽管时运选择你,你化成了鸟,也只能是斥鴳,只能“翱翔”于蓬蒿之间,并不是所有翅膀的都能飞度苍天,也有一些翱翔在蓬蒿之间,所以大学是什么地方,大学就是把我们养成鲲的地方,关键是你自己想成为鲲吗?你愿意知道什么事“大”吗?
今天中午我听罗厅长说了一件让我震撼的事情,我不是一般的钦佩,而是感到很震撼。他说云南省的“奥数”要取消了,在全省范围内把现在硬性的一刀切的中考制度改成弹性的评估。这件事情做起来确实是很难很难,因为他还原人性,尊重成长,把学生青春应该有的权利还给他们。大家觉不觉得我们有一些有情怀的干部担当的改革者,其实他只是把本来应该有的权利还给你,因为我们已经被剥夺的近乎麻木,很多好的改革其实不过还给你生命本来应该有的资格,所以我想在大学里,我们怎么样真正认知哲学换回来的权利;我在想,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大鹏呢?成为大鹏打破标准,现在幸运的是云南省教育厅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那我们的大学里,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自己敢打破标准吗? 什么叫标准家的教育?再说一个《庄子》里的故事,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去找他聊天,说惠文王给了我一颗葫芦籽,我种了之后长啊长啊,长成了一个特别大个儿的葫芦,这葫芦太大了就没用了,别的葫芦可以当容器装粮食、做瓢,但我这个太大了而且皮儿太单薄,装什么东西哗啦就碎了。庄子说,你有这么一大个葫芦,你干嘛不拿根绳子栓在腰间当游泳圈呢?你浮游于江海而不沉多逍遥自在啊!你干嘛非得把它当做瓢呢?这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生来就认为葫芦这东西就是当瓢的,不能干别的。惠子又跟庄子说,有课大树,好几个人都不能环抱,所以木质流散,大枝子弯弯曲曲,小枝子不中规中矩,连木匠都不屑一顾,真没用。庄子说,要有那么大一棵树,所有过往的人可以在下面游乐、玩耍、睡觉、乘凉,那不成了神树吗?你干嘛老想着拿它做家具啊?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太习惯把自己当标准了,所以庄子就认真地说,这树栽下去,长成一围两围,人们就觉得是成材了,能做桩子,栓牲口;长到两围三围,人们都说太值钱了,这就叫做栋梁之才,能盖房子;再长到七围八围,人们就会说太贵重了,富人家要做棺材,必须得大树才够厚实......假如长到二十人和抱,人们就会认为这东西不值钱了吧。桩子说假如真是这样,这树就不会受到刀斧之伤,没有人去砍它......它就是它自己,它就成为神树了。什么叫大?这就叫大。我觉得在大学里就该讲点大气象,就是我们知道个标准,并且打破他。了解标准,不是为了受标准的拘束,而是为了超越标准。今天特别庆幸的是我们在云南讨论这个事情,云南省教育厅已经在做这种努力,我们能谈这件事。我要是在其他省谈这件事,我估计厅长就跟我翻脸了,因为我们今天都还在受着标准家的教育,关键使我们这些坐着的同学还有站在墙边的同学,你们每个人从小含辛茹苦地长大,你真的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桩子”,贴上标签而沾沾自喜吗?谁的生命不渴望超越啊?禅宗上有一个问答,弟子问:世间稀奇事。师傅答:独坐大雄风。意思是说世界最稀奇的事情,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独坐天地浩荡雄风,这是大学里该讲的事情。
什么是我们的生命?假如生命不丰盈饱满,怎么能在生存层面上开天辟地?怎么能在生活中建功立业?怎么能承诺他人的喜乐悲欢?生命为体,生存为立,体立结合,是为生活。所以“三生教育”是一件生生不息的事情,一息尚存人犹在“三生”之中,关键是我们怎么把这个气象做大呢?在大学里面,一个年轻人,有点青涩,有点莽撞,口出狂言,这都不是毛病,毛病是过于世故,冷漠,玩世不恭,丧失梦想和激情。一个人如果十八岁过于老成的话,到八十岁你会欲哭无泪,所以如果一个人八十岁后悔我十八岁没有荒唐过,到八十岁还荒唐那就真叫荒唐了。所以,我认为大学是你犯了一切错误都还来的及改的地方。
中国形容诗词,有一个境界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睿智的老者,穿越生命坐在斜阳中带着一丝淡定的微 笑,但那不是年轻的境界,年轻就鼓励绚烂之极,所以该绚烂的时候你干嘛不绚烂,一个人如果没了激情和梦想,你有太多的技巧管什么用呢?人的脑子还能比得过电脑吗?如果人脑真的像电脑那么丰富而失去了荒唐、梦想和激情,你是生命真正的悲哀,那是一次心甘情愿的被剥夺。所以我认为人在上大学后,应该接受一次解放的教育,因为在中学的时候被压抑的太久了,我们的应试教育太习惯于标准答案了。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任先生在他去世之前不久的时候,我还跟他聊过一次天,尽管已93岁的老人,个子虽小,却如洪钟,铿锵有力。他说:我就看不惯现在从幼儿园就有标准答案,老师拿橡皮擦放嘴里一咬拿出来问幼儿,这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月牙。可为什么不能说是小船,是指甲?而偏偏是月牙呢?我当时倍感震撼。尽管任老已经是爷爷辈,但他却痛恨幼儿园就给孩子标准答案。大家想想你上大学的时候,你已经学会不同很标准答案了,你已经在标准答案中学回了认同与默契,你甘心吗?所以我说人进入大学里进行一次解套。
那么,“三生教育”开启的到底是什么呢?决不是技能。我们的悲哀就是过分信任技巧而忽视了诚意,过多信任了发达的头脑而忽略了本真的心灵,我们今天用脑子的事比用心多了,可中国人用中国思维,偏旁部首从“心”的从来就没少过,中国人说的“思想”不是头脑活动,而是“心理”活动,思想都从“心”,我们说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叫感恩,事“由感于心”的,“恩”是因心而起的情怀,中国人说要做志愿者,“志愿”两字 都是从“心”的,源自于心才叫愿望。我们说做慈善,所谓“慈善”是慈悲之心决定的善良之心,我们需要看看慈悲之心到底在不在,所以“慈善”关键在于慈悲下面的两个心,而不再于数字的大小。我记得“5.12”大地震之后一个星期,我在大学的课堂上街道一封信,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写的,厚厚的牛皮纸信封上字迹整齐漂亮,落款是贵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个叫做陈顺江的人,拆开以后,两张信纸中间裹着一叠钱,他请我把钱转给慈善机构,最好直接给灾区。但我一张张数完才有14块6毛钱,他说他先天脊柱弯曲,所以从未站起来过,但是他是个老师,能给孩子上课。他没有能力挣钱,家里只靠70多岁的老母亲上山挖草要维持生计。他说他看到大地震的场面,他的心在电视机前呐喊,一直想说让上帝用他自己的生命去换灾区群众的生命,因为他们都是健康的、生龙活虎的孩子,但他却很自己做不到。他说:“我捐钱不放心哪些机构,在电视上见到您讲课,我信任您,想让您帮我把钱转给灾区„„”。我相信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笔巨大的善款,这数字是谁也无法估量的,我们总计较那些大企业家拿不出钱来支援灾区,但对于身价上亿的富翁来说,几百万。几千万只是九牛一毛,如果你只计较捐钱的行为而没有“慈悲”这两颗心,数字不说明任何问题。
今天的社会,文人越来越文化,商人越来越富贵,但在我看来,这中间一个细微的过程没有完成,就是文化人的“文”而不“化”,大家都有文了、著作等身,而且网络上也有关于你的铺天盖地的 关键词,但是有多少成分能化为生命呢?《周易》鉴定何谓文化?“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到现在最精准的关于“文化”的解释,也就是说“文”本身不重要,关键是要“化”为精神力量、信仰、行动,所以“文化”是“文而化之”,但我们今天却了“化”。而如今“富贵”的问题也是“富而不贵”,财富的数字在今天是很容易获得的,但它不一定就意味着生命的尊贵。很多富豪阶层的价值观是混乱的,真正的慈善、尊贵、生命的爱没有渗透到社会的底层。所以文化、富贵都是好事,但关键是要“文而化之,富而贵之”。这一切指望着从学校这个起点做起,因为你们出去有可能出去有可能成为各种人,今天学校的各种人事以后社会的种子,这就是为什么说要有一颗心在。“慈悲”、“感恩”、“志愿”都是好词儿,但关键是要有一颗“心”在,一个人要有内心的自责,并且用行动做补偿,要学会“怜悯”和包容,所以让我们回到心灵吧。我之所以提倡在大学了做一个坚持不妥协的理想主义者,而不做现实主义者,是因为进入社会后你就会被修正。年轻时侯在校园忠,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走到现实中后,你就仅仅是一个规则的顺应者和妥协者,而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界定成一个理想主义者,到现实中 你就有可能成为那个修正规则的人。你让规则离理想更近一点,有一份不会泯灭的英雄情怀,有一种不妥协的理想主义,在苍凉的现实中,你会比别人逾矩更多。所以我不提倡在大学里教育孩子们生活技巧,我相信一个能坚持做自己 的的人坚持下去能成大器;而一个永远顺应他人意志的人,怎么去面对更多的残酷和压力呢?如果从一开始就妥协,你建立的力量在哪里呢?所以大学这个地方就是要把大的气象,变成一种强有力的行为。
我很喜欢“三生教育”提出的三个层面的词:生命、生存和生活,他是不一样的,这三者最先建立的是“生命”,生命史自我的认知,认知了自己再去完善生存技巧,生命史一种意识,生存是一种能力,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到生活,你才能做一个好公民。生命是什么?就是一个人看清你的本真,然后你跟社会以什么方式相遇。很多人都说社会残酷,说社会是煎熬,社会就是一锅滚开的沸水,你不要指望他对你温情脉脉,他不可能因为偏爱你而变成温泉。但是,你做个实验看看,如果你的生命质地不同,你往三锅水里放三种不同的东西,第一锅水里面你扔一个生鸡蛋,第二锅水里面你扔一根生的胡萝卜,第三锅水里面放上一把干茶叶,同样的100度温度,同样的沸腾煎熬,同样很长时间,最后你看到的结果是:第一个锅里鲜亮、柔软、流动的生鸡蛋,变得硬邦邦如石头一样,就像生活里铁石心肠的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他们习惯于以偏概全,他们会说世道就是这么艰难,人心就是这么险恶,前途就是这么渺茫,他们会愤世嫉俗,会挑三拣四,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朋友,他们的心肠被社会煮的很硬:第二个锅里面一开始有款有型,鲜鲜亮亮的胡萝卜,到最后变成烂糊糊的胡萝卜泥,他们就是被生活煮的软了的,这 些人往往是道德上的“好好先生”,在单位里可能领导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家里说我这个样子能有什么呢,孩子好就行了,一切都为了孩子,他们是失去自我的人。但是第三锅里的茶叶会怎么样呢?云南人都熟悉普洱茶,老的普洱茶被压成茶饼,掰开以后一片一片碎碎道德,投入锅里一开始甚至没有颜色,但煮的时间越长,这些茶叶片变得越舒展、滋润、丰满、释放,而一锅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一锅嫣红浓郁的茶水,这便是一个人的生命和社会相遇的最好方式,你接受了煎熬,但你在煎熬中被成全,从而改变了你的一片生活。大学是干什么的?不是让你去找到哪口锅只有50度的水温,而是让自己尽量不成为“鸡蛋”和“胡萝卜”,如果大学能够让你变成这样一坨自信的老茶,那你尽可能去选择一口大锅,锅越大你的成就就会越高。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给我们生命的依据,它不改变社会的规则。社会规则也不是我们想改就改的了得,也不是我们同学想改的,不是云大想改的,不是教育厅想改的,社会的规则我们改不了,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质地,我们选择自己和生命相遇的方式。
大学士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最起码我们在大学里可以自己做主。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学会做主,他面对社会挑战的时候才会一直做主下去,如果你一直习惯于老师做主、、家长做主、学校做主,长大以后就认为对不起我、谁胡对不起我、没有给我机遇,那你自己做主的机会在哪呢?你拱手相让后又抱怨他人,用泰戈尔的话说,“乌云遮住了太阳,却抱怨阳光不明朗”。我们 做过多少这样的事情?所以在大学里,认知自己的生命,建立一种达观的态度,再去面对生活。我们要面对的是什么杨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哲学要学,但有一个细节是:我们能学会不抱怨吗?这件事并不容易,不抱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怨天尤人,用两个态度来面对,一是接受,二是改变。迅速地接受生活,这是成熟的标志,一个人捶胸顿足地说,生活对我不公平,你跟10个人抱怨,你跟100个人抱怨,别人痛哭流涕,扼腕痛惜,甚至有人对你说三道四,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了改变的可能性。所有的生活都要勇敢的去接受,好的部分接受,不好的部分改变和忘却。人要有一种能够主动删除的机制,人脑和电脑不一样,不删除一些东西,就很难接受一些性的东西。一个人生命强大的标志就是有效,有效从不怨天尤人开始。大学里无非就是男生女生,作为一个男人,抱怨是一种没有力量的表现,一个男人的力量在于行动而不是语言;而作为女人,我想说不抱怨是一个女人能企盼的最好品质之一。我们周围很多女人,妈妈阿姨辈的,就是任劳不任怨的,就是不管在单位还是在家,一边干活一边唠叨。在家你们曾经都感觉过吧,一到周末,妈起的最早,把早餐都做好了。吃完了以后一边干活一边唠叨,“你看你们爷俩,这屋一只袜子,那屋一只袜子!”,“你看看那地上的烟头,你看看这抽屉里的东西怎么跑到这来了!”,“有你们两在家里就乱!”弄得这爷俩面面相觑,心想“哎哟,姑奶奶您就别收拾了”。有多少人坏在唠叨上,一唠叨你点功劳都没有了!所以学会不抱怨,你就开始成为一个美好的女人了。我是一个做老师的人,我就喜欢在校园里面讨论一些从观念到实操各式各样的话题。因为,我觉得我们面对生活就得拿出点态度,并且用这些态度去身体力行。
那么什么是生存呢?我觉得生存,人一定要有能力,也就是说执行力很重要。今天我们往往不缺少思想和战略,就缺执行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说的是什么人呢?就是夸夸其谈,一做就傻的人。所以,我觉得今天成长起来的孩子,物质消费显然比以前的人要丰富的多。现在的孩子们听着mp3、mp4,骑着各式各样的登山车,穿着各种名牌的运动服,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但是,这一定就意味着他们有行动了么?大家去看看六七十年代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玩具是什么?女孩们随便抓把绿豆,弄一个歪歪斜斜的布头缝几下就是一个沙包,两拨人就着一个破沙包玩得高兴着呢;一根根皮筋拉一起,蹦蹦跳跳,那比现在练芭蕾还有用。那个时候的孩子就是爬个墙头,叠个纸片都是乐趣。男孩们随便拿个木头,削巴削巴就是小木枪,那木枪要是坏了,没准还能改成个弹弓。反正他自己弄着弄着就能做出东西来。你看现在的孩子几百块钱买个电动娃娃,眼睛一眨一眨还会说各种话,有时候受一点潮,它眼睛一睁一闭,跟猫头鹰似的就停那了。你说你修修试试,别说爸妈不敢修了,就是工厂都不一定修得了。上千块买的遥控车,突然间就停下来,报废了。所以今天的玩具越高级,人的空间就越被剥夺。我看着这些玩具,心存恐惧,因 为它常常精确到让人感到自卑。
什么是人的快乐?按我的理解,人的快乐分成两个类型,一种是依赖型快乐,一种是创造型快乐。依赖型快乐,我认为主要是依赖他人和依赖物质,这种依赖长大以后的危险就是谈恋爱的时候从感情上绑架他人,会永远说我之所以不幸福、不快乐就是因为我爱的这么深,而你们没给我想要的幸福和想要的爱,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没有让我快乐呢?这是一种绑架行为,因为你觉得你的快乐就是在你爱的这个人身上,你早晚会把这人给爱跑的;而依赖物质,就是沉迷于各式各样的膨胀的物化的东西。很多女孩长大以后都会想:我要是没用CD的化妆品,我要是没有一个Chanel得包,我要是没有穿一件Parada的裙子,那我就是一个灰姑娘,什么都不是。当我变成一个名牌架子的时候,我就会吸引很多人的眼光。这都是危险的,在这个世界上,爱情是好事、奢侈品是好事。但是这都是你生命中的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创造型快乐,就是你有能力给自己雪中送炭、无中生有的快乐,就是啥都没有,你还能乐起来,还能感染别人。大家看过那个《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么,你说那张大民有什么好乐的,一个下岗工人,老妈还有老年痴呆症,动不动就走丢了,妹妹的了癌症,弟弟闹着要分房子,最后他们家就一间小平房,床边还长棵树,说以他儿子叫做“张小树”。你说这人幸福么,他为什么幸福?幸福就在于“贫嘴”这种对生活的解构和创造。其实生 活苦难的事,你就把它当事,它就是事,但你要拿它耍贫嘴,它也许就不是个事。是扩大它,还是解构它,这是人的态度,所以我认为《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小说,它让我想起了一个我看过的寓言。说的是一家人的两个小男孩,一个极度的乐观,没边!另一个极度的悲观,没理由!他们的爸爸就想给他们中和中和。有一天,爸爸就给悲观的小男孩买了一大堆豪奢的玩具,把那个瞎乐观的小男孩锁在马圈里。爸爸出去工作了一整天,回来了,赶紧回去看看那个悲观的小男孩怎么样了。推门一看,小男孩坐在玩具堆里哭天抹泪,玩具一件都没有拆开。他爸爸说:儿子,这么多新玩具就没有意见你喜欢的?小孩说:爸爸,这些玩具每个我都很喜欢,但是不知道先拆开哪个,因为哪个先拆开就会被先玩坏了,我到底先拆哪个呢?我越想越伤心就哭起来了。然后爸爸又去马圈看那小男孩,看见他一身的马粪,正在马粪堆里欢天喜地地刨。爸爸问:你找什么呢?小孩说:我今天一来这里就觉得马粪里应该藏着一只小马驹,但是刨了一天都还没找着呢。这是一个极端的故事,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生活,不一定你拥有物质,你就会快乐。这不是大话,当然我也不是反物质的人,我希望人有强大的精神同时享受物质,但是不被物质淹没,这就是所谓的生存。年轻人都很向往快乐,让我们多一点创造性快乐,少一点依赖性快乐。依赖多了,我们会慢慢吞吞,最后被生活溺爱致死!你信么,有一个科学实验很有意思,就是把青蛙扔进100度的沸水里,你知 道是什么结果么?青蛙没事,那么烫的水,青蛙一下就跳出来,毫发无损。同样的一个实验,20-30度的水,温温的把青蛙放进去,慢慢的加温,不易察觉,40度,50度,60度,70度,舒舒服服地煮成了一只熟青蛙。为什么呢?温水太舒服,不知不觉,溺爱致死!今天在校园里的每个生命,还来得及准备强健的体魄,不要害怕生命的蹉跎,一开始做最坏的打算,也许你会有最好的结果。我觉得独生子女已经在温水里养得差不多了,我们现在神经涣散、肌肉松弛,我们能够重新磨砺自己吗?毕竟以后你会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你以对自己未来的爱,让自己跳进冷水,锻炼一下。我说这就是大学。
我概念中的大学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什么是大学,因为年轻,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大学是一个绚烂至极的地方,人在大学里就是要学习接受各种挑战。所以我认为,生命、生存、生活是终其一生的命题,面对这种命题,年轻人不要害怕冲突和反差,有些人希望冲突和反差少一点,你究竟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十八岁时的人追求着八十岁时的梦想,那还活个什么劲呢?我喜欢一句谚语,说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宽度”是什么?宽度就是矛盾和反差给你激荡出来的河岸,一个人生命的水容量不在于你是一条多长的河流,而在于你有多宽的彼岸。你是一条浩荡的大河,还是一条窄窄的小溪呢,这就是为什么要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原因吧!二十岁的时候,面对矛盾和冲突不要害怕,它们的到来可以撑开你的河床,只有让生活摧 枯拉朽,激荡过一切,留下的才是河床。
我可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我个人的经历。我读大学的时候风花雪月,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小女生,长发披肩、无病呻吟。我是独生女,上大学读中文系,考研究生读的是理所应当的诗词,从小泡在诗词里长大。8岁开始喜欢李商隐,喜欢她那个“春花开时春恨生,秋叶落时秋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深”的世界。你说一个人一生流连于春花秋月之间,能有多少敏锐的悸动?为江山垂泪、为花草静心,这就是我那个时候的梦想。我义无反顾地要去学中国的古典文学,好在是我的爸爸拉了我一把,他不反对我学古典文学,但建议我从先秦两汉开始,他说你学了唐诗宋词,那么元明清就顺着学下去,你这么小吃点苦算什么,把诸子百家、诗经楚辞给啃了,所以硕士研究生我选了先秦两汉文学。年轻人学这些会用年轻的激情去触动它,我读楚辞的时候、读屈原九歌的时候,我会泣似滂沱;我读史记的时候,读《太史官自序》、读《报任安书》,经常看一场哭一场,读到司马迁在他父亲司马谈病榻之前,司马谈托付他“今汉兴,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他父亲和他说自周公之后五百年而有孔子,自孔子之后又有五百年了,有谁能够记史书,本读诗书礼乐之记,周公、孔子之后是谁?司马迁面对父亲垂泣而说:“小子何敢让?”这个历史的使命全在你肩上,这是一个人的本能,这是两代史官之间的托付,是担当。所以人在小时候学东西会学 得很感性,我的学生都还不理解为什么我讲古文,讲着讲着哽咽了,因为我觉得有生命,所以还那么年轻,我就懂得宋儒张载说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我觉得在今天,应该对我们所有的同学说一说。为天地立心:一个人的一颗心为天地而立,你的心是顶天立地的,一颗大显于天地,穿越更多沧桑的心。为生民立命:芸芸众生百姓,一个人是要为他们承诺履行使命的,这就是孔子说的“士不可无志”,“任重而道远”。为往圣继绝学:过往的圣贤有好多好学问,到了今天,他们都变成绝世之学了,这些绝世之学要有人来继承,而所有的这些目标就是为万世开太平!一代人做不成什么事,很多人在你这个时代是要被选择作为牺牲的,但要相信一代代薪火相传,那就是为我万世太平。这些话都是我在你们这个时候铭刻于心的,虽然我说为生命,我在那个时候一定要这么学习。
后来硕士毕业,风花雪月都完了,学这个学那个的,曾经在一个研究院做过好几年的助理研究员,编杂志、整理文章,舒服极了,一个星期就上半天班,可是我感到惶恐,因为我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这个时代就逼我想到了生存。生命为体,生存为立,生活为爱。所以我读博士,靠的是大众传媒。因为我知道中国的媒介处于巨变的时代,在我考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已经出现了新闻评论部。新闻已经不仅仅是播报,有了评论间。我感到欣慰,所以我选择了新闻理论。新闻是检测 环境的工具,是社会大众的预警系统。我学的是这门课,教的也是这门课。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大学里面教的是新闻采编,是电视学。因为我觉得带这种科学让学生出来有“饭碗”。所以我的学生大部分在当记者、编辑,在一线工作,有他们自己的技能,我觉得这就是生存。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选专业,硕士和博士的跨度那么大,这还不是一种人生最后会给我的答案。20岁的时候我选古典文学,真诚,那是我的生命。30岁的时候,我选大众传媒,真诚,那是我的生存。40岁的时候我在百家讲坛,终于用我博士时候学的新闻策略激活了我硕士时候学的文化经典,然后我与大家形成了沟通,这是我的生活。也许一个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会穿越几十年,不带功利之心,但是你要相信会有最终的成全。所以我想说,让我们从大学校园出发,带着你的大气磅礴,还有你的大眼界与大梦想,坚定不移、不计成败往外走,走出去就是你的天地,所以我说“三生有爱”,人的基本信念放在心里,往前走,坦然走。
有一个小故事,一个料事如神的老酋长,他对生活的语言从来不会出错。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他打赌,小伙子拿着一只刚孵出的小鸟放在身后,他胸有成竹的文老酋长:你说我手里的小鸟是生是死?他想,老酋长要是说活的,我手一紧就把它掐死,要是说死的,我手一放它就飞了,我就要让他猜错。那个睿智的老酋长宽容的一笑,给了他一句话,他有输定了。老人说:“生命就在你手中”。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答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 生活,让我们站在同一起点之上。我以此祝福所有的老师、校长、同学,祝福我的同行和我的学生们,我希望不管我们今天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上,不管你身上有病痛,还是家里有隐忧,你都心存镇定而蓬勃地、充满希望地对自己说一句“生命就在我手中”,你能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就同时拥有了最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于丹教授“三生有爱”专题讲座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第二篇:于丹讲座
《阅读经典,感悟人生》
__于丹讲座观后感
5月17日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来到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三千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生命和心灵的公益讲座,同大学生们共同感悟成长。于丹讲座的题目是《阅读经典,感悟人生》,其内容是对《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提炼。并引用佛道教中的若干经典来领悟、指导人生。在现场,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适中的语速、亲和的声音让在座师生恍若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如飨精神盛宴。
于丹认为,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
在儒家学说中,君子的基本道德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于丹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总是会焦虑,现代人应学会从简单而充满哲理的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做到“恭、宽、信、敏、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而在道家思想的学习上,于丹则将其精炼为“观太阳学习进取,看月亮学会平和”,要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不管处于何种状态都要学会舒展身心,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遍万水千山,用有限的生命在无涯的时空里留下永恒的东西。
除此之外,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于丹几次引用了佛学中的小禅宗故事,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
“我”包袱 公文 和尚 的故事
一个当差的“我”背着包袱,带着公文,押送和尚到目的地,每天上路前“我”都要检查看看“我”,公文、包袱、和尚都在才能上路。和尚处心积虑每次帮“我”买酒,时间长了“我”便信任和尚了,一天喝得酩酊大醉,和尚趁此机会给“我”剃了个光头,换上了和尚的衣服然后跑了。第二天“我”醒来,发现公文、包袱还在,但是和尚不见了,找来找去突然一摸头发现是个光头,再低头看自己身着和尚的衣服,于是便认为和尚在,然而却找不见“我”了。自此“我”便不能再上路无法继续前行,因为把“我”丢了。
于丹老师说“我”就是在座的每一位,包袱就是物质保障,公文是我们的职业我们为此当差,而和尚其实也是“我”但在这里面代表了一个囚徒。往往我们为了一件差事(我们的职业)押送囚徒,然而到最后那个囚徒还在,“我”却没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当下的我们有何尝不是这样啊。所以于丹说:我们现在学校的中国文化的目的就是让“我”不丢失。
于丹经常引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阐述一些大道理。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消极情绪,于丹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生活是一锅开水,不同的人都无法逃避,需要在这里煎熬,怀着不同的心态做人,结果就会不同。
面对众多“90后”大学生以及我们在大学里可能会出现的迷茫和挫折,于丹建议大学生们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带着一颗仁爱之心,常常将心比心,用恭谦的态度对待别人,重视自己的心灵生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讲座中,于丹教授通过品读经典,运用经典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构建自己的生命格局,通过修身养性,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班级: 104
学号:
08
姓名:
温娜
2011年5月19日
第三篇:于丹讲座
于丹讲座《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我有许多答案,希望能帮楼主的忙
①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十分有感触。她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2个主题。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转过头来看看我,整天对家人发脾气,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妈妈啰嗦,爸爸让我干什么我总是不耐烦,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正乱发脾气这个坏习惯,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
②要有快乐的生命,快乐的学习。而不是为了父母和老师才学习的。她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有兴趣的去学习,这样才能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其次她还讲了不要轻易放弃。挫折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成长经历,只有经过挫折的磨练,我们才会更加成熟。如果放弃困难,放弃学习,久而久之,你可能放弃生命。这话说得很对,现在的电视、报纸上经常报道有一些中小学生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老师或同学闹别扭而自杀了。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控制,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使自己处于一种又快乐又朴素的状态,在逆境中自我修复,快乐成长。
我还明白了许多:我们要学会自立,学会感恩,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被家长们视为掌上明珠,娇生惯养,造成了他们自我为中心,眼高手低的特点,这不利于他们健康快乐的人格培养。我们还要在逆境中学会自我修复,不要只会哭,因为哭是无能的表现。也不要凡事只求父母给,父母做不到的就说是他们无能。我们更要孝敬父母。
这个周日,我准时的在8:20分坐在了沙发上,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河南台法治频道播出的由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专题讲座。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主要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与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不是吗?
③于丹讲座观后感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抉择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饿,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因此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于丹教授的讲座。
看完这个讲座后,我的感触很深。这个讲座总共分四讲:一是树立目标;二是不听话,爱发脾气的正确引导;三是学会感恩;四是抵抗挫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讲与第四讲。第三讲讲了家长如何教导孩子学会感恩,于丹教授讲了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是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每一个人,没一个事物。有的人想感恩却不会感恩。我来说说,当别人帮你时,及时说“谢谢”。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对父母也是感恩。
第四讲讲了抵抗挫折的重要性。一次,于丹教授女儿的花篮破了,便嚎啕大哭。于丹教授把花篮用彩纸包起来,比原来的还好看。她女儿破涕而笑。我从中明白了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很可怕。要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可以换来飞翔、自由,挫折又何尝不是呢?
我以后要克服于丹教授对现代青少年的主要病症,做一个积极奋进的快乐的自己。
④今天上午八点,我看了于丹博士导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我的感受很深。如果看过得人一定十分奇怪,这是一个教家长教育孩子的讲座,你一个小孩儿,能有什么感受呢?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这个讲座一共分为四讲,我总结起来就是四点:树立目标;不听话,爱发脾气的正确引导;学会感恩:抵抗挫折。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讲和第四讲。第三讲讲了家长怎样教导孩子学会感恩,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们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们一个好脸色看。可将开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可见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第四讲讲了抵抗挫折的重要意义,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他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以后要克服于丹老师指出的现代儿童的主要病症,做一个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自己。
⑤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主要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与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不是吗?
第四篇:于丹老师教育讲座观后感
于丹老师教育讲座观后感
陪孩子观看了于丹老师的教育讲座,受益非浅。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孩子从小天天与大树玩耍,大树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先是让孩子摘了自己所有的果子去卖,用以换各式各样的玩具,接着是截下树枝,用于盖新房,娶媳妇,最后是砍下树干,做成独木舟供孩子去周游世界……这个故事里的大树就是父母,而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孩子要什么,我们做父母的就给什么,使孩子从小就养成&ldqu;衣来伸手,饭来张口&rdqu;的习惯,不懂得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自己所需,认为父母所做的这些都是理所应当,不懂得珍惜和回报。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数都比较自私,不懂得感恩。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娇惯孩子,不要事事替孩子代办,要让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应该让他(她)自己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指导他(她)自己叠被子等等,不要怕累着他(她),其实做这些事情,并不会累坏孩子,相反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并能让孩子在自己动手中获得乐趣,在劳动中体会劳动成果获得的不易,从使孩子在享受父母、亲人给予的爱时能怀有感恩的心,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拥有健康的人格。这样的孩子,无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拥有一个成功的位置。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为孩子做的。
于丹老师的讲座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为家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儿子已经九岁了,却像个小皇帝,在家里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玩游戏,连被子都不会叠,每天起床都得大人叫,更别说帮大人做什么了,简直是个生活的&ldqu;低能儿&rdqu;!唉,作为母亲,我真的很失败!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以后,我要从我自身作起,改变为孩子事事代办的做法,努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努力缩短被同龄孩子拉下的距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强自立、懂得感恩、拥有健康人格的社会接班人!
第五篇:于丹讲座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
(一)今天听完《于丹讲座》,第一感觉就是气势澎湃。一提起女子,大家立刻会想起柔弱的、娇滴滴的西施;哭哭啼啼的、柔美的林黛玉……从古到今,没有几个女子被形容为强悍的、胸怀大志的、保家卫国的,我所知道的只有刘胡兰、秋瑾、江姐和花木兰。今天我又结识了一位——于丹。虽然不是很了解于丹,但一接触,便知道她是我的偶像,从她抑扬顿挫的语气和雄壮的语言中,我断定她必将强悍、必将充满激-情、必将胸怀大志、必将保家卫国、必将成大器。她那豪言壮语的演讲,让人热血沸腾、激-情万分。
第二感觉就是联想丰富。说到一件物品,她就能联想到与其相关的任何事物。当说到二胡时,她想到陶渊明“辞县令,弹素琴”的故事。当说起“儒家”和“道家”时,她说:儒家给我仁爱,道家给我智慧;如果儒家是长空,那道家便是大地。当她听着陈-军老师的二胡演奏时,联想到古人唯一的乐器——琴;联想到大自然的声音;联想到清脆委婉的鸟鸣,联想到风吹松林的声音……于丹——您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百科全书。
今天是周日,休息在家百无聊赖下了一天的国际象棋。赢了心花怒放,得意洋洋,输了垂头丧气,原本是技不如人可还是恼羞成怒,怨天尤人,为走错一步棋而懊悔不已,唉声叹气。弄得那娘俩只要我下棋就躲的远远地生怕引火烧身。
棋又下输了,休息一下。无意中发现了于丹教授讲座“发现你的心灵”的视频,本想随便听听换换脑子,哪成想这一听真真正正震撼了我的心灵。她用现代的语言结合现在社会文化方式和现代人的生活观念,诠释了儒、道几千年来传递给我们的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儒是大地是实践;道是天空是超越,独与天地共往来。儒家的论语用微言大义、言简意赅来告诉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做一个见到的儒家,道家则提醒我们在休闲中更需要随着庄子做一次天地之间的逍遥游。这就是我们中华民-主文化的精髓。
于丹教授的讲话极富感染力,所说的话记下了来就是一篇文章,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可以迅速的把一件事高度的凝练并高度地概括,高度的提升,他极好的语言智慧也许是天赋吧!当然跟她日常的学习积累是分不开的。我想那些名嘴们也只能望其项背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中国的语言竟如此的唯美,即可妙语连珠的娓娓道来,亦可妙语天成的让你听之忘忧。
向中华古老文化创始的古圣先贤致敬!
向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播人于丹教授致敬!
于丹讲座观后感
(二)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十分有感触。她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
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转过头来看看我,整天对家人发脾气,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妈妈啰嗦,爸爸让我干什么我总是不耐烦,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我要改正乱发脾气这个坏习惯,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