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实施方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2:2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实施方案》。

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实施方案

XX〔2015〕XX号

中共XXXXXXXXX委员会

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工作

实 施 方 案

XXXXXXX有关单位:

根据XXX„2015‟XXX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做好XXXXX“三留守”关爱服务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内容

(一)关爱留守儿童

针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遇到的困难,以“三留守”办公室和中学共同牵头,开展各项活动。

1.健全信息。要全面摸清留守儿童情况,学校要在每学期初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台账和电子数据库,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病史、儿童父母在外就业地点和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及其地址和联系方式。建立每位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2.结对帮扶。由学校负责,教师帮扶“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让留守儿童结交一个家庭健全、气氛融洽的“手拉手”小伙伴,引导他们互助互学共同成长。

3.健全网络。学校要设立“亲情聊天室”,将学校网址、班主任的电话或建立微信群告知儿童家长,由班主任安排学生定期与父母沟通,增强亲情交流。建立以村两委为主体,督促留守儿童和现有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的监护网络;建立以民政、妇联、卫生等部门为主体,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扶助和医疗保健网络。

(二)关爱留守妇女

以妇联为主体,针对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维权等方面难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七个一”关爱活动,具体是:建立一本台账、构筑一条爱心通道、打造一个互助家园、组建一支健身队伍、开展一次培训、开展一次健康普查、构建一条维权通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留守妇女良好氛围。

(三)关爱留守老人 针对留守老人收入来源无保障、生活无人照料、生病无人看护、生产无人帮忙、精神无人寄托、晚年生活比较空虚等现象,因地制宜地落实好服务机制。应根据辖区内留守老人的分布情况,发动干部主动与留守老人帮扶“结对子”,要建立与本村留守老人结成“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机制,主动及时地解决留守老人的各种困难,要宣传和推动留守老人的邻居、亲戚伸手帮扶,倡导今天关爱老人,明天需要他人关爱的社会风尚。

二、工作要求

对本地的“三留守”情况要摸清底子建立档案,明确帮扶对象,细化服务内容,各项帮扶活动要有记录。

三、与时间安排

从2015年4月开始,进行宣传发动、摸底登记、建帮扶对子等活动,创新工作方法,推出具有代表性、符合当地民情特色的“三关爱”活动,在年底进行总结,介绍推广好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三留守”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要把做好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由党委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协调会议制度,推动活动顺利开展,及时协调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强化保障。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关爱活动,发动爱心人士捐资捐物参与活动,利用慈善捐赠平台,拓宽关爱活动经费来源渠道。

3.加强宣传。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渠道,让关爱对象和基层群众了解知晓各项关爱政策和制度,营造全民参与关爱行动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关爱留守老人儿童

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共度“三·八”国际妇女节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旧州镇乐源乐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共度“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3月6日下午,在旧州镇乐源乐社区大门口格外热闹,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呼声、掌声。社区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儿童活动,在活动中老人和孩子们自编自演自己拿手的节目,其乐融融,7615

第三篇:学习“两会”心得: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学习“两会”心得: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时候,要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这是留守儿童的福音。但政府应该切实作为,才能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

也许有人会问,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应该培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只要你看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农村的青壮年要抛家别子进城打工。2011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是6977.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809.8元。同样的三口之家,城里有六万多元,农村不足两万元。人都有追求美好和活的愿望,所以他们要进城打工,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低廉的工资,高企物价和房价,连城里人都生活不易,何况农民工。事实上,我们城里人都在享受农民工的服务,我们的周围干脏活累活的都是农民工。如果我们要求他们留在农村,马上就会出现用工荒。如果我们追究他们违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有80%的父母是犯人。在目前无法从根本消除城乡差别的时候,我们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时候,政府切实作为,建立长效机制,关爱这些留守儿童。

我们在说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为他们建立寄宿制学校。其实,寄宿学校也许能缓解他们的安全问题,却不能解决他们的亲情饥渴。留守儿童并不是没地方上学,没地方住,而是缺少亲情。他们本来还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有亲情关爱,完全扔到学校,孩子会更缺乏情感的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上并不缺乏,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看护。所以也许一台可视电话胜过你给他建一所寄宿学校。

经过20余年的呼吁和努力,教育经费终于达到了4%。如何用这笔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倾斜。这种倾斜,首先应该要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因为工资待遇差,条件艰苦,现在老少边穷地区普遍留不住老师。在大城市博士生教小学的都不稀奇,但在偏远山区,一所中心校就缺好几科老师。现有的老师也都在纷纷逃离。

《教师法》里有这样一条:教师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这个公务员事实是指当地公务员。我们一直以为如果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老师的工资就有保障了。但公务员普遍有其他收入,老师只有这份死工资。以我们中部某省某县为例,2011年公务员的工资单上的平均工资预算是1.1万元,老师工资就是按这个标准发放的。一个老师拿这点工资怎么养活自己?何况还要养家?所以,教师的工资还应该有一个全国的平均水平,让乡村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全国教师的平均水平,并且还应该专门增加山区津贴。

说到津贴,大家会说老师不是有了绩效工资吗?绩效工资本来是一件好事。奖勤罚懒。但是,实施起来很难。实施两年来满意的人很少。绩效工资比较适合企业,却并不太适宜于教书育人。比如班主任工作有绩效,副科科任老师没有绩效,大家都当班主任。比如学生成绩好有绩效,成绩差的学生就劝他转学,休病假。学校里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我收到一个老师给我的留言是这样说的:“实行绩效工资后,更不公平了。钱是不明不白给领导了。成天工作还要扣钱,领导一节课不上拿的比谁都多。”教师的工作很特殊,有些方面无法用绩效来衡量,所以,老师的绩效工资的制定细则,还需要更科学合理。要尽量增加人均普惠性的工资,才能让每个老师得到实惠。让他们的工资高于全国同等水平,再加上山区津贴,才能留得住人。我们都为“感动中国”的那一对在甘孜支教的夫妻胡忠和谢晓君感动,但让他们每月拿着300元生活补贴干了11年,我们国家实在亏欠他们。教育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首先应该让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的生活美好起来,整个国家的教育面貌才以改变。教育是充满了爱的事业,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首先要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现在免费师范生有90%分配到了农村,但要留住他们,光靠感动是不够的,还要有实惠。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教育的任何投入都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但希望教育经费能首先向农村倾斜,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让这些地区慢慢享受到教育的公平,从而改善这些地方的教育现状。

晋安区第一中心小学蔡心宇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简报

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

为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许家沟乡计生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行动,用真心、爱心、细心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和谐的蓝天。

为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许家沟乡计生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行动,用真心、爱心、细心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和谐的蓝天。

建立关爱服务活动中心。以各村计生协为阵地,建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服务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娱乐室、心理咨询室,在村卫生室开设留守儿童、老人免费体检和优惠看病卡,差额部分由村级负担。另外,在村活动中心广场新建了健身场所,添置了健身器材,便于留守儿童、老人健身。

成立生产救助服务小队。按照“责任心强、工作热情、自愿参加”的原则,由村计生管理员、经济带头人、志愿者成立生产救助服务小队,采取不定期上门看望、春耕秋收时上门帮忙的形式,帮助留守老人、儿童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特别是针对体弱多病的留守老人家庭,各服务小队义务帮他们抢收农作物,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行定向结对定向帮扶。各村计生协与学校结对,充分发挥学校阵地作用,每个班级均选配一名老师作为留守儿童联系员,并要求他们做到“三清楚”:即清楚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清楚其父母外出去向和联系方式、清楚其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同时,学校还专门指派专职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与计生、司法等部门联手,以法制教育为抓手,开展“爱心妈妈”关爱活动,以留守儿童亲属、村妇女干部充当“爱心妈妈”角色,对留守儿童“一对一”定向帮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妈妈的爱,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开展真情关怀帮扶活动。利用节假日,定期对困难家庭的留守老人、儿童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生活用品和文具书籍等。真心实意为流动人口服务,使流动人口外出放心、工作安心、在外舒心,通过各项帮扶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关注、关怀、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总结

“关爱老人、关注留守儿童”

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关爱老人、关注留守儿童

二、活动对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全体成员与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三、活动时间:2012年5月5日—18日

四、活动地点:桂林市叠彩社区敬老院、桂林市飞凤小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青春广场

五、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益意识,了解老人晚年生活及留守儿童现状的同时,带给他们一些欢乐,给他们的精神世界送上一点温暖。2012年5月5日,我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与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自发组织学生会员们到叠彩社区进行探望老人,传递爱心,后在社区周边进行义务劳动,尽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帮助这些老年人。同时,5月11号我们去了桂林市飞凤小学进行工益支教活动,给予大学生自我锻炼的机会,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亲身体会到了劳动奉献的光荣感,并且希望吸引社会各界更多地人来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经过两个活动以后,两个社团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在14-16号期间向各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形式,回来汇总后进行总结并制作报告书。活动后期5月18号我们在广场进行了横幅的签名活动与活动期间的照片图片展。通过海报宣传,报道现今“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生活的真实状况,发动跟多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来,使其得到社会以及大学生的关爱,促进他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完善。

通过此次“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引导当代大学生接触、了解、感受社会,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年5月20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 2012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实施方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实施方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彩衣街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精神,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特色,为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201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次丘镇高庄小学 根据上级关爱留守学生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团员和学校团支部等组织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实 施 方 案 乌兰社区与旗地税局联合 开展“温情七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三关”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观委发〔2008〕 号中共观音桥镇委员会观音桥镇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实施方案各村(居)两委,镇属各单位:为认真开展我镇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工作,......

    留守儿童关爱实施方案(最终定稿)

    留守儿童关爱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三关”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实......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2011年1月7日 为切实做好普乐镇留守儿童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茨营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未成年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巩固“两基”成果,有效降低辍学率,提高巩固率,使我县所有适龄儿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