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19-05-14 02:0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日报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日报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篇:人民日报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2014-02-12 08:24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2日 01 版)

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2014年2月13日10:47人民日报评论

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梦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战越艰巨,前行的脚步也须更坚定。我们必须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不会一帆风顺,更难一蹴而就。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中国必将以强国之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3日 01 版)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守公平正义

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公平正义有新的诉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此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细数改革面临的硬骨头,多数都与人们的“公平焦虑”有关。教育公平、医疗改革屡屡拨动心弦,诉说着人们真诚向往平等的发展机会;收入差距、身份歧视动辄引发关注,折射出人们满心渴望公正的社会环境;司法案件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反映着人们热切期盼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发展起来以后,多元思想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越是众声喧哗,越要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社会。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市场经济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现代社会更以公正和法治为价值核心。如果公平的阳光变得晦暗、正义的空气逐渐稀薄,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游戏,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彰显和体现。相反,当机会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仅需要价值共识的弘扬,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文明的建设。十八大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才能为公平正义的价值生长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人民日报评论员)四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中国家家网2014年2月17日消息: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每个公民的协力;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参与。

今日中国,“到此一游”触动的深刻反思,“扶起老人”引发的热烈讨论,无不折射国人对道德良知的珍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再大的社会,也是由个人组成。个人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所在、根本所系。涓流汇海、积土成山,每个人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理想信念、追求怎样的人格品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形塑着一个时代的气质。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才能绘就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价值图景。

回顾历史,“中国奇迹”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万千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的普通人。青春报国、托起飞天梦的科技功臣,扎根农村、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精益求精、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的产业工人,殚精竭虑、为服务群众不辞辛劳的基层干部,一诺千金、宁肯散尽家财也决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正是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个人,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

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但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站得住脚跟,越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价值,让我们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带入更高境界。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必能鼓起梦想之帆、驶好梦想之船,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前行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24个字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增厚道德土壤,实现社会风气的净化,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我们就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传递正能量,还需化解负情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倡导奉献,放大榜样力量;也要敢于说不,防范破窗效应。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让造假者受到惩罚,让讹诈者付出代价,让是非不分者受到教育,才能澄清模糊认识、捍卫道德底线,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五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2月12日07:08来源:人民日报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人民日报评论员: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 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2月13日07:09来源:人民日报

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

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

——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2月14日07:25来源:人民日报

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公平正义有新的诉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此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细数改革面临的硬骨头,多数都与人们的“公平焦虑”有关。教育公平、医疗改革屡屡拨动心弦,诉说着人们真诚向往平等的发展机会;收入差距、身份歧视动辄引发关注,折射出人们满心渴望公正的社会环境;司法案件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反映着人们热切期盼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发展起来以后,多元思想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越是众声喧哗,越要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社会。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市场经济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现代社会更以公正和法治为价值核心。如果公平的阳光变得晦暗、正义的空气逐渐稀薄,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游戏,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彰显和体现。相反,当机会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仅需要价值共识的弘扬,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文明的建设。十八大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才能为公平正义的价值生长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人民日报评论员: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四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2月17日07:19来源:人民日报

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每个公民的协力;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参与。

今日中国,“到此一游”触动的深刻反思,“扶起老人”引发的热烈讨论,无不折射国人对道德良知的珍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再大的社会,也是由个人组成。个人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所在、根本所系。涓流汇海、积土成山,每个人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理想信念、追求怎样的人格品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形塑着一个时代的气质。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才能绘就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价值图景。

回顾历史,“中国奇迹”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万千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的普通人。青春报国、托起飞天梦的科技功臣,扎根农村、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精益求精、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的产业工人,殚精竭虑、为服务群众不辞辛劳的基层干部,一诺千金、宁肯散尽家财也决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正是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个人,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

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但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站得住脚跟,越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价值,让我们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带入更高境界。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必能鼓起梦想之帆、驶好梦想之船,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前行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7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

——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2月18日07:20来源: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24个字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增厚道德土壤,实现社会风气的净化,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我们就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传递正能量,还需化解负情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倡导奉献,放大榜样力量;也要敢于说不,防范破窗效应。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让造假者受到惩罚,让讹诈者付出代价,让是非不分者受到教育,才能澄清模糊认识、捍卫道德底线,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8日 01 版)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

“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第四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诚信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浓厚一笔。

为何该社会问题屡次发生?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或者个人受利益驱使,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缺失,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与社会诚信缺失的发生大有关系。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上下已经形成狠抓诚信问题的良好氛围,但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问题,主要还是在义与法两方面下功夫,让道义和法律结合起来,方能遏制住诚信体系崩溃的趋势。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战国时期商鞅“徙木立信”,为秦国的变法图强奠定了基础;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弟弟孙东林在哥哥孙水林一家车祸死亡后,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让农民兄弟凭着良心来领钱,他们感动了中国。由此观之,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诚信都被视为高尚的美德,为社会带来正能量,激励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繁荣、走向富强。

部分民众诚信的丧失与社会道德建设的不足有很大关系,政府对此类问题的监管力度不足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小部分执法者个人思想觉悟不高,利益至上,另一个原因就是无法可依。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内以道德教化,外以法律威慑,相辅相成。

首先,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对诚信体系立法工作的研究,使诚信体系管理有法可依。同时我们相关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些法律解释宣传,让民众明白守法。

然后,在全国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可以是专家学者举办全国巡回讲座。今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北大视察的时候说:教育就像是扣扣子,第一个扣子扣不好,以后的每个扣子都扣不对。而青年教育就是人生教育的第一个扣子,青少年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型的时候,因此做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另外商业上的诚信问题也不容忽视,可以专门为商业人士开展诚信教育,同时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总体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协调,确保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第五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开展反邪教教育活动

邪教是当今世界精神污染的毒瘤,是破坏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邪教驱使下的种种暴徒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对开展反邪教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反邪教教育

在当代的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包含其中的政治、宗教、文化总少不了交叉碰撞。一些落后的社会力量并不甘心苟延残喘,他们总是寻机祸乱人间,法轮功、藏青会、东突等非法组织,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邪教组织,给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和谐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们必须向学生讲清楚邪教反人类、反历史、反科学的本质及其重大危害。反对邪教、远离邪教,已经成为保证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学校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反邪教斗争,国家非常重视,作为学校来说,也应该把学校作为反邪教教育及其斗争的重要阵地,自觉担当起反邪教教育的重大责任。反邪教教育,从何入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了我们正确答案。邪教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不两立的,只有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它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邪教才没有藏身之处。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弘扬社会正气,打压歪风邪气。因此,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指导反邪教工作,是防范、打击邪教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遏制、根除邪教组织的治本之举。

从天安门广场的自焚事件,到昆明火车站的砍人事件,再到新疆暴徒的冲撞事件,一次次的邪教暴徒行为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紧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全校师生的心中构建起一座精神长城,从而有效地抑制邪教的滋生蔓延,构建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治邪教的良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反邪教教育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短短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邪教所宣扬的那一套与这些内容是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反邪教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学生进行反邪教教育,既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从而从正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从反面认清邪教的本质和危害,这样一正一反,相得益彰,从而让学生自觉远离邪教,抵制邪教的侵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从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邪教描绘的空想目标是有本质区别的,邪教往往会描述一个空想的美好蓝图,形成末世论,增强欺骗性,麻痹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很容易陷入邪教精心组织的陷阱,误入空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国家总体目标的周围,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铲除邪教产生和传播的土壤。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提升,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人们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一定社会人群中出现了理想丧失、道德低下、诚信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同邪教散布的“社会下滑论”和“人类堕落论”有某种契合之处,从而为邪教歪理邪说在社会中蔓延铺垫了社会心理基础,迎合了弱势民众的心理。因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规范,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自由、平等、公正、法”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一种正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奋斗的热情。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下,一部分文化程度不高、道德素质不强的人很容易被邪恶势力利用,做出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暴力倾向,严重破坏了安定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这除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模糊以及邪教的欺骗性相关之外,与公众的基本道德素质低下密不可分,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尤为必要。社会道德规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对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规范教育,能够从个体层面增强对邪教的免疫力,压缩邪教的传播空间。

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为多元化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治理邪教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反邪教工作思路,共同维护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我校反邪教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反邪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切实按照各级有关反邪教通知要求,采取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的原则,广泛开展了以“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反对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识别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充分认识到了邪教、迷信等活动的本质及危害性,为培养身心健康的接班人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我校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六五普法”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弘扬科学精神,认清邪教本质,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邪教为主题,以广大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党团组织为载体,通过全面、持续、深入地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反邪斗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防范意识,提高抵制邪教和与邪教作斗争的能力,有力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条件。

(二)建立健全反邪教预防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监控报告制度。通过在处室设立安全负责人,班级设立安全委员,建立反邪监控报告制度,做到一旦发现师生中有从事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的行为或资料,能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教育、早处理,有效防止扩散、减少影响。

2、健全学校随访教育制度。学校采取问卷调查、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开展反邪宣传,了解有关教育效果和动态,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效堵塞反邪教育中的漏洞。

3、建立定期考核督查制度。学校反邪教育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布置、有安排、有总结、有奖罚,将其纳入学校日常重要工作之一,并作为集体、个人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反邪教育网络

1、为扎实开展和深入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学校不断健全、完善了以王大军校长为组长,金城派出所所长、法制副校长陈强,政教主任蒋晨曦为副组长,其余行政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职工组长为成员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既各负其责,又协同配合,并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学校反邪教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积极主动与综治委、政法委、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掌握反邪的最新动态和政策资料,全面促进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

2、高度重视学生反邪预防教育工作。学校把学生的反邪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政教处、教务处把反邪工作摆到突出地位,注重资料的收集和实际教育效果,使“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形成常态化、正规化、制度化。

(四)多渠道多途径多举措开展反邪教育

为保障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结合实际主要开展了下列活动:

1、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黑板报、印发宣传资料、简报等形式对师生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

如为配合“六五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今年三月,学校专门印发了《关于系统学习反邪教法制教育学习资料的通知》,供师生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了邪教是摧残人的身心,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破坏人类文明的世界性的公害和毒瘤。

2、利用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反邪教专题图片展等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每期都要举办1-2期法制安全专题讲座。我校先后邀请了县法院毛聪熙庭长,金城派出所陈强所长、杜明全教导员,金城司法所的谯所长等到校上了法制教育课,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邪教的本质,为牢固树立“崇尚科学,远离邪教”信念打下了坚实基础。

3、利用三月综治宣传月和“

12、4法制宣传日”等时机,开展反邪教知识竞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4、利用政治课、法制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等对学生开展反邪教专题教育。为让反邪教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学校政治老师坚持做到详定计划,精心编写教案,将反邪教育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班主任则定期开展反邪教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写反邪教心得体会,帮助他们进一步坚定相信科学,远离邪教、反对邪教的信心。

5、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校给家长的一封公开信,让学生向家长揭露邪教的罪恶行径,从而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邪教的反动性,形成全社会反邪教、反迷信的良好风尚。

6、开展心理减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抵制邪教的侵蚀,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疾苦,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以健康、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对我校反邪教教育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我校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崇尚科学、珍爱生命、反对邪教”这一教育主题,把反邪教警示教育与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实现了“无邪教校园”的目标,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的反邪教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没有与国家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没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由于缺乏正面的引导,学生对邪教的认识是模糊的,对反邪教活动的参与是被动的。他们知道邪教这条路是不能走的,但不知道该走的路又是什么。因此,为了深入开展反邪教教育活动,并取得更大的实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我们的国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国民,知道了这些,并逐步引导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学生自然会跟邪教划清界限。

在今后我校的反邪教的宣传教育中,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反邪教宣传的主要内容,纳入学校宣传、警示教育、无邪教创建活动等各个方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反邪教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要善于运用生动的事例、丰富的内容、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可接受性,切实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要结合反邪教文化建设,积极探索运用艺术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增强反邪教警示教育的感染力,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要充分发挥“一墙一窗”、法制教育基地等阵地的作用,持之以恒地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要善于挖掘、宣扬反邪教工作者、已转化人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促进更多的涉邪人员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我们要清醒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仍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对反邪教警示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下,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反邪教警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学习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竖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四川省仪陇中学校

二0一五年十月十二日

下载人民日报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日报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选5篇)

    细处着眼,润物无声 —— 一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4日 01 版)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

    丰富而强大的民主中国梦, 五强四美三爱。 尊重爱是美德, 礼仪不能忘记。 为文明公民, 中国是富有的,很难努力工作。 诚实友好的头脑, 每个人的文明和谐。 穿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 心中有国家天下,脑后华夏身天涯。 纵然潇洒走世界,形单影只似飘花。 爱岗敬业甘奉献,为人服务心怡然。 自古从无不劳获,天道酬勤道至简。 诚实守信......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论调,不断地责难中国,影响较大的有() A. “中国威胁论” B. “中国崩溃论” C. “中国责任论” D. “中国边缘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

    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41-01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砥砺人心,是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