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银行卡业务责任追究制度
★★银行银行卡业务责任追究制度(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以下简称“我行”)银行卡业务,增强责任制约,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银行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职责》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责任追究应当遵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责任明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权责对等、逐级追究”的原则,根据事件性质、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程度等情况,在核实相关人员责任的基础上予以追究。
第三条 实行“鼓励自查、尽职免责”的责任追究政策,自查从宽、他查从严,尽职免责、失职重罚。
第四条 事件发生后,应在充分调查、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责任人对引发事件所起的作用以及事件性质、影响和造成风险、损失的程度,客观公正地界定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
第五条 责任追究采取“扣、赔、罚、警、走、送”为主要内容的处罚措施。扣:即按照《★★银行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的积分标准给予相应的违规积分。赔:即当事人、制约人、知情人、负领导责任的人员根据责任的大小按不同比例赔偿由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罚:即经济处罚,扣减绩效工资、降低薪酬等级。警:即给予必要的纪律 处分。走:即解除劳动合同。送:即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条 根据管理权限,事件、事故发生后,总行或分行应成立专案组,负责对事件、事故的调查核实、责任认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按照员工管理权限报行长办公会审批决定。责任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程序移送司法机关。
第七条 责任人为中共党员的,由本级或上级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
第八条 事件发生后,应自发之日起3个月内对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作出处理决定,并在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将查处情况和责任追究结果报告当地银行业监管部门。
第二篇:担保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
///公司
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担保业务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公司对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担保行为,防范担保风险,提高担保质量和效益,根据《担保业务操作规程》、《担保业务工作手册》、《薪酬制度》、《担保业务风险控制规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责任追究,是指对符合本制度规定的责任追究范围内的不良担保,逐笔进行审查、责任界定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外担保业务的责任追究。第四条 公司董事会对本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 担保业务责任追究范围
第五条
因下述原因造成的不良担保,应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一)在对外担保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二)未履行公司规定审批程序和未执行公司规定审批权限;
(三)不按公司规定执行担保业务。本制度所称不良担保包括:
(一)发生担保代偿情形的;
(二)发生担保损失情形的;
(三)发生担保客户未履行交纳担保收费、保证金和落实反担保措施等约定义务情形的;
(四)经公司担保风险分类列入可疑和损失类的担保或担保贷款已逾期一个月以上并有较大风险的担保;
(五)在担保期间被担保人出现法人变更、债务转移、反担保物、抵押品失灭,潜在不能按期归还担保贷款的可能而未被发现;
(六)因不及时保后跟踪,错失追偿时机而发生经济纠纷,由本公司承担代位赔偿责任并已造成损失的担保;
(七)发生其他较大担保风险情形的;
(八)下列情形的违章违纪担保:
1、超越审批权限,大额担保不经集体审批;
2、违反规定或擅自越权展期的担保;
3、未按规定依法办理抵(质)押手续的担保;
4、向无借款资格人提供的担保以及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投向不合理的借款人提供担保;
5、利用职权从中渔利、或索贿受贿提供的担保;
6、其他违规违纪提供的担保。
第三章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及其责任界定
第六条 本制度所称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是指对形成不良担保负有责任的人员,包括项目主办人、项目协办人、移交项目主办人、移交项目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
在调查、审查、评审、审批担保贷款时,所有责任人员都必须在担保审批相关材料或会议记录中明确“同意”或者“不同意”意见,并签名。没有明确表示“不同意”意见的,或者没有发表意见以及意见表示模棱两可的,均视同“同意”。
项目主办人,是指对担保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担保业务人员,具体指项目经理A角。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查担保申请人是否符合担保政策;
(二)评估担保申请人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财务信用等是否符合公司规定,担保事项是否合法;
(三)审查和评估担保申请人提供的反担保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四)按公司规定程序订立担保合同(包括但不限于委托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保证合同等),确保合同条款符合《合同法》、《担保法》和公司担保政策的规定;
(五)加强对被担保人的财务风险及担保事项实施情况的检查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
(六)加强对反担保财产的管理,妥善保管被担保人用于反担保的财产和权利凭证,定期核实财产的存续情况和价值,确保反担保财产安全、完整;
(七)履行其它应由项目主办人承担的责任。
项目协办人,是指协助项目主办人对担保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业务人员,具体指项目经理B角。
移交项目主办人,是指因原担保项目主办人工作变动由公司重新指定对该担保项目进行执行控制管理的业务人员。项目主办人、移交项目主办人之间交接有关手续时,须由公司担保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监督。
移交项目协办人,是指协助移交项目主办人对担保项目进行执行控制管理的业务人员。
项目审查人,是指对担保项目全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人员,具体指业务拓展部负责人、风险合规部负责人。
业务拓展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对担保项目“项目尽职调查报告”的审查和对担保项目执行控制的协调与监督;
风险合规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对担保项目“反担保评价报告”审查、订立担保合同审查和担保项目代偿后追偿的协调与监督。
公司分管领导承担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同样的审查职责。同时承担相应的审批责任。
项目评审人,是指参加担保项目评审会议并有决策权的人员,具体指担保业务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但不包括外聘专家等独立审查委员会委员。
项目审批人,是指有权对担保项目进行审批的人员,具体指公司经营班子按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的成员、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
项目审批人的主要职责:
(一)按照公司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担保;
(二)有效实施公司担保业务的评估、审批和执行控制。
第七条 不良担保项目的责任划分。根据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在担保业务中职责的不同和过失的大小,将其责任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四种。
第八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责任界定:
(一)项目主办人提出“同意担保”建议并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的担保项目,发生不良担保情形时,项目主办人负主要责任,签署“同意担保”意见的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
(二)项目主办人在担保项目评估与审批控制环节签署“不同意担保”意见,而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同意担保”的担保项目,因在担保项目评估与审批环节控制不严形成不良担保的,项目主办人无责任,签署“不同意担保”意见的项目协办人无责任,项目审批人负主要责任,签署“同意担保”意见的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负次要责任;项目主办人对因担保项目执行控制不严形成的不良担保仍要负主要责任,项目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负次要责任。
(三)移交项目移交时为正常担保,而在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接交后发生的不良担保,原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无责任,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分别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四)移交项目移交时为非正常担保,属项目移交前的原因形成的不良担保,原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仍要分别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只负责催收环节的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属项目移交后的原因形成的不良担保,原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负次要责任,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分别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五)业务拓展部、风险合规部负责人等项目审查人分别对其因未履行本制度第六条规定的职责与项目主办人(或移交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审批人)一起承担不良担保项目的主要责任;因未完全履行本制度第六条规定的职责承担不良担保项目的次要责任。
(六)项目评审人对各自签署“同意担保”意见的不良担保项目承担次要责任;对各自签署“不同意担保”意见的不良担保项目无责任。
(七)项目审批人对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的担保项目,发生不良担保情形时,均应承担次要责任;项目审批人对其超越规定程序和权限擅自审批的担保项目,发生不良担保情形时,应负完全责任。
(八)对因行政干预、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或因原责任不清导致的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可酌情减轻或免除责任。
第四章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程序
第九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确定不良担保项目;
(二)确认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及其应承担的责任;
(三)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并形成决议;
(四)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申请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复议;
(五)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复议决议;
(六)实施不良担保项目的责任追究。
第十条 不良担保项目的认定。风险合规部每月10日前将符合本制度第五条规定的不良担保项目填制《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报公司总经理审核确认(《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格式见附件一)。
第十一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及其应承担责任的认定。风险合规部会同综合部在《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批准之日起10日内完成《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格式见附件二)并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形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决议。
第十二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的复议。在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决议下发的5个工作日内,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可向风险管理部提出书面复议申请,风险管理部应对复议申请进行认真审核,并在收到书面复议申请的2个工作日内提议召开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复议,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并形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复议决议。如责任人认为有其他重大复议理由的,可以向董事长提出复议申请,由董事长确定是否提交董事会讨论。若提交董事会讨论的,由董事会作出责任处罚决议。
第十三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的实施。根据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决议、复议决议,签发《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格式见附件三),并送达各有关责任人和公司有关部门执行。
第五章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处罚
第十四条 发生不良担保项目,按下列标准予以处罚:
(一)经济处罚金额及标准。
1、发生担保代偿情形的,按实际代偿金额的1%处罚;
2、发生担保损失情形的,按实际损失金额的2%处罚;
3、发生担保客户未履行交纳担保收费、保证金和落实反担保措施等约定义务情形的,按应收费金额的3%处罚;
4、经公司担保风险分类列入可疑和损失类的担保或担保贷款已逾期一个月以上并有较大风险的担保,按担保金额的2‰处罚;
5、在担保期间被担保人出现法人变更、债务转移、反担保物、抵押品失灭,潜在不能按期归还担保贷款的可能而未被发现,按担保金额的3‰处罚;
6、因不及时保后跟踪,错失追偿时机而发生经济纠纷,由本公司承担代位赔偿责任并已造成损失的担保,按代偿金额的2%或损失金额的3%处罚;
7、发生其他较大担保风险情形的,按担保金额的1‰--3‰处罚,8、违章违纪进行担保,未发生
(一)---
(七)所列不良情形的,按担保金额的0.5‰处罚,发生上列不良情形的,加倍处罚。
(二)相关责任人处罚金额分担比例。
在经营班子授权范围内审批的项目,负完全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0%;负主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50%;作为项目协办人或移交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5%;作为项目审查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作为项目审批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5%;其他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
超过经营班子授权由董事长或董事会审批的,负完全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0%;负主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40%;
作为项目协办人或移交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作为项目审查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
(三)各相关责任人员处罚金额的计算办法。各责任种类责任人处罚金额=该责任种类处罚金额/该责任种类处罚人数;如同一责任人同时作为项目主办人、项目协办人、移交项目主办人、移交项目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中一个或几个身份出现的,只按最高责任种类处罚,并不重复计算。
(四)对责任人经济处罚的扣款顺序为:风险工资、效益工资、奖金及其它。
(五)如不良担保项目已转化为正常担保或解除担保,按已转化或解除担保部份的相应比率的处罚金额退回相关责任人。
(六)对责任人最高处罚金额为责任人当年风险工资、效益工资、奖金及其它的总额。
(七)担保项目在评审、操作过程中因个人道德品质问题而形成不良担保的,除承担完全责任外,还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行政处罚。对造成担保损失的完全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视情节和损失的大小,进行如下行政处罚:
①一般业务人员,给予取消从事担保业务资格(另行安排)、警告、记过、辞退的处分;
②属部门主管人员给予警告、记过、降职、免职或辞退的处分;
③属评审会委员在对担保项目的表决中,如所投票成功率低于70%的,免去其委员职务。
(三)刑事处罚。对在担保实施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有关责任人,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公司风险管理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
1、不良担保责任认定报告
2、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
3、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
附件一:
编号: 年第 号
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格式)
根据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第五条的规定,我们通过走访担保客户、银行等单位、查阅担保业务档案和有关资料、与相关担保业务人员谈话等方式,对下述担保业务进行了不良担保项目的认定。
一、担保项目基本情况
1、担保业务种类: ;担保业务编号: ;
2、担保客户名称:
3、担保金额 ;担保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4、公司向 银行或其他客户名出具担保合同(函);
5、担保项目主办人 ;协办人: ;审批人:
二、不良担保认定的情形:
(包括发生担保代偿;发生担保损失;发生担保客户未履行交纳担保费、保证金和落实反担保措施等约定义务;经公司担保风险分类列入可疑和损失类的担保或担保贷款已逾期一个月以上并有较大风险;发生其他较大担保风险)
三、认定结论 :
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总经理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二:
编号: 年第 号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格式)
根据 年第 号《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和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对担保编号为、担保客户为、不良担保金额为 的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责任认定提出如下进行建议:
一、形成不良担保的主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包括担保评估与审批出现决策失误;未履行公司规定审批程序和未执行公司规定审批权限;担保执行控制环节发生偏差;其他):
2、客观原因:
二、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
1、项目主办人:
2、项目协办人:
3、移交项目主办人:
4、移交项目协办人:
5、项目审查人:
6、项目评审人:
7、项目审批人:
三、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责任划分
1、完全责任人的确定及其理由:
2、主要责任人的确定及其理由:
3、次要责任人的确定及其理由:
四、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承担的责任
1、经济责任:
2、行政责任:
五、化解不良担保项目风险的建议:
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签字):
综合财务部负责人(签字):
总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三:
编号: 年第 号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格式)
:
根据公司()第 期办公会议纪要决议,对担保业务编号为、担保客户为、不良担保金额为 的不良担保项目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追究如下:
一、作为不良担保项目主办人(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应承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给予金额人民币(大写)元(¥)的经济处罚。
二、作为不良担保项目主办人(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应承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给予金额人民币(大写)元(¥)的经济处罚。
如上述不良担保项目已转化为正常担保或解除担保,按已转化或解除担保部份的相应比率的处罚金额退回相关责任人。
特此通知。
///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三篇:担保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
担保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担保业务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公司对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担保行为,防范担保风险,提高担保质量和效益,根据《保后监管实施细则》和公司《担保业务操作规程》、《员工薪酬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责任追究,是指对符合本制度规定的责任追究范围内的不良担保,逐笔进行审查、责任界定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外担保业务的责任追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担保机构对外担保业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公司董事会对本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 担保业务责任追究范围
第五条 因下述原因造成的不良担保,应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一)在对外担保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二)未履行公司规定审批程序和未执行公司规定审批权限;
(三)不按公司规定执行担保业务。本制度所称不良担保包括:
(一)发生担保代偿情形的;
(二)发生担保损失情形的;
(三)发生担保客户未履行交纳担保收费、保证金和落实反担保措施等约定义务情形的;
(四)经公司担保风险分类列入可疑和损失类的担保或担保贷款已逾期一个月以上并有较大风险的担保;
(五)发生其他较大担保风险情形的。
第三章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及其责任界定
第六条 本制度所称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是指对形成不良担保负有责任的人员,包括项目主办人、项目协办人、移交项目主办人、移交项目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
项目主办人,是指对担保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担保业务人员,具体指项目经理A角。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查担保申请人是否符合担保政策;
(二)评估担保申请人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财务信用等是否符合公司规定,担保事项是否合法;
(三)审查和评估担保申请人提供的反担保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四)按公司规定程序订立担保合同,确保合同条款符合《合同法》、《担保法》和公司担保政策的规定;
(五)加强对被担保人的财务风险及担保事项实施情况的检查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
(六)加强对反担保财产的管理,妥善保管被担保人用于反担保的财产和权利凭证,定期核实财产的存续情况和价值,确保反担保财产安全、完整;
(七)履行其它应由项目主办人承担的责任。
项目协办人,是指协助项目主办人对担保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业务人员,具体指项目经理B角。
移交项目主办人,是指因原担保项目主办人工作变动由公司重新指定对该担保项目进行执行控制管理的业务人员。项目主办人、移交项目主办人之间交接有关手续时,须由公司担保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监督。
移交项目协办人,是指协助移交项目主办人对担保项目进行执行控制管理的业务人员。项目审查人,是指对担保项目全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人员,具体担保业务部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
担保业务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对担保项目“客户评价报告”、“担保业务评价报告”的审查和对担保项目执行控制的协调与监督;
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对担保项目“反担保评价报告”审查、订立担保合同审查和担保项目代偿后追偿的协调与监督。
项目评审人,是指参加担保项目评审会议并有决策权的人员,具体指担保业务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但不包括外聘专家等独立审查委员会委员。
项目审批人,是指有权对担保项目进行审批的人员,具体指公司经营班子按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的成员、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
项目审批人的主要职责:
(一)按照公司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担保;
(二)有效实施公司担保业务的评估、审批和执行控制。
第七条 不良担保项目的责任划分。根据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在担保业务中职责的不同和过失的大小,将其责任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四种。
第八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责任界定:
(一)项目主办人提出“同意担保”建议并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的担保项目,发生不良担保情形时,项目主办人负主要责任,签署“同意担保”意见的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
(二)项目主办人在担保项目评估与审批控制环节签署“不同意担保”意见,而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同意担保”的担保项目,因在担保项目评估与审批环节控制不严形成不良担保的,项目主办人无责任,签署“不同意担保”意见的项目协办人无责任,项目审批人负主要责任,签署“同意担保”意见的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负次要责任;
项目主办人对因担保项目执行控制不严形成的不良担保仍要负主要责任,项目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负次要责任。
(三)移交项目移交时为正常担保,而在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接交后发生的不良担保,原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无责任,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分别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四)移交项目移交时为非正常担保,属项目移交前的原因形成的不良担保,原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仍要分别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只负责催收环节的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属项目移交后的原因形成的不良担保,原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负次要责任,移交项目主办人和协办人分别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五)担保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等项目审查人分别对其因未履行本制度第六条规定的职责与项目主办人(或移交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审批人)一起承担不良担保项目的主要责任;因未完全履行本制度第六条规定的职责承担不良担保项目的次要责任。
(六)项目评审人对各自签署“同意担保”意见的不良担保项目承担次要责任;对各自签署“不同意担保”意见的不良担保项目无责任。
(七)项目审批人对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的担保项目,发生不良担保情形时,均应承担次要责任;项目审批人对其超越规定程序和权限擅自审批的担保项目,发生不良担保情形时,应负完全责任。
(八)对因行政干预、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或因原责任不清导致的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可酌情减轻或免除责任。
第四章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程序
第九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确定不良担保项目;
(二)确认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及其应承担的责任;
(三)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并形成决议;
(四)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申请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复议;
(五)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复议决议;
(六)实施不良担保项目的责任追究。
第十条 不良担保项目的认定。风险管理部每月10日前将符合本制度第五条规定的不良担保项目填制《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报公司总经理审核确认(《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格式见附件一)。
第十一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及其应承担责任的认定。风险管理部会同综合管理部在《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批准之日起10日内完成《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格式见附件二)并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形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决议。
第十二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的复议。在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决议下发的5个工作日内,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可
向风险管理部提出书面复议申请,风险管理部应对复议申请进行认真审核,并在收到书面复议申请的2个工作日内提议召开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复议,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并形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复议决议。如责任人认为有其他重大复议理由的,可以向董事长提出复议申请,由董事长确定是否提交董事会讨论。若提交董事会讨论的,由董事会作出责任处罚决议。
第十三条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的实施。根据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关于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决议、复议决议,签发《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格式见附件三),并送达各有关责任人和公司有关部门执行。
第五章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处罚
第十四条 发生不良担保项目,处罚标准按以下执行:
(一)处罚金额标准。在董事会核定损失目标以内的,按不良担保项目当年实现担保费收入的20%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超出董事会核定损失目标以外的部分按其应实现担保费收入的100%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
(二)相关责任人处罚金额分担比例。在经营班子授权范围内审批的项目,负完全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0%;负主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50%;作为项目协办人或移交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5%;作为项目审查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作为项目审批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5%;其他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
超过经营班子授权由董事长或董事会审批的,负完全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0%;负主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40%;作为项目协办人或移交项目协办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作为项目审查人负次要责任的为处罚金额的10%。
(三)各相关责任人员处罚金额的计算办法。各责任种类责任人处罚金额=该责任种类处罚金额/该责任种类处罚人数;如同一责任人同时作为项目主办人、项目协办人、移交项目主办人、移交项目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中一个或几个身份出现的,只按最高责任种类处罚,并不重复计算。
(四)对责任人经济处罚的扣款顺序为:风险工资、效益工资、奖金及其它。
(五)如不良担保项目已转化为正常担保或解除担保,按已转化或解除担保部份的相应比率的处罚金额退回相关责任人。
(六)对责任人最高处罚金额为责任人当年风险工资、效益工资、奖金及其它的总额。(七)担保项目在评审、操作过程中因个人道德品质问题而形成不良担保的,除承担完全责任外,还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公司风险管理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
1、不良担保责任认定报告
2、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
3、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
附件一:
编号: 年第 号
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格式)
根据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第五条的规定,我们通过走访担保客户、银行等单位、查阅担保业务档案和有关资料、与相关担保业务人员谈话等方式,对下述担保业务进行了不良担保项目的认定。
一、担保项目基本情况
1、担保业务种类: ;担保业务编号: ;
2、担保客户称: ;
3、担保金额 ;担保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4、公司向 银行或其他客户名出具担保合同(函);
5、担保项目主办人 ;协办人: ;审批人:
二、不良担保认定的情形:
(包括发生担保代偿;发生担保损失;发生担保客户未履行交纳担保费、保证金和落实反担保措施等约定义务;经公司担保风险分类列入可疑和损失类的担保或担保贷款已逾期一个月以上并有较大风险;发生其他较大担保风险)
三、认定结论 :
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总经理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二:
编号: 年第 号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认定建议书(格式)
根据 年第 号《不良担保项目认定报告》和公司《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对担保编号为、担保客户为、不良担保金额为 的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责任认定提出如下进行建议:
一、形成不良担保的主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包括担保评估与审批出现决策失误;未履行公司规定审批程序和未执行公司规定审批权限;担保执行控制环节发生偏差;其他):
2、客观原因:
二、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
1、项目主办人:
2、项目协办人:
3、移交项目主办人:
4、移交项目协办人:
5、项目审查人:
6、项目评审人:
7、项目审批人:
三、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的责任划分
1、完全责任人的确定及其理由:
2、主要责任人的确定及其理由:
3、次要责任人的确定及其理由:
四、不良担保项目责任人承担的责任
1、经济责任:
2、行政责任:
五、化解不良担保项目风险的建议:
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签字): 综合财务部负责人(签字):
总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三:
编号: 年第 号
不良担保项目责任追究通知书(格式)
:
根据公司()第 期办公会议纪要决议,对担保业务编号为、担保客户为、不良担保金额为 的不良担保项目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追究如下:
一、作为不良担保项目主办人(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应承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给予金额人民币(大写)元(¥)的经济处罚。
二、作为不良担保项目主办人(协办人、项目审查人、项目评审人、项目审批人),应承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给予金额人民币(大写)元(¥)的经济处罚。
如上述不良担保项目已转化为正常担保或解除担保,按已转化或解除担保部份的相应比率的处罚金额退回相关责任人。
特此通知。
某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四篇: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www.xiexiebang.com 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支行、分理处统称“分支机构”)信贷资产结构,防范信贷风险,确保信贷业务依法合规经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目标,根据《贷款通则》、《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不良贷款,是指按四级分类的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和按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贷款。以及下列违章违纪贷款:
(一)超越审批权限、化整为零、垒大户、自批自贷、一户多贷、大额贷款不经集体审批的贷款;
(二)跨区域贷款;
(三)违规以贷收息,以贷还贷;
(四)违反规定或擅自越权展期的贷款;
(五)冒名贷款;
(六)未按规定依法办理抵(质)押手续发放的抵(质)押贷款;
www.xiexiebang.com
(七)帐外经营发放的贷款。
(八)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条件的贷款。
(九)向无借款资格人发放的的贷款以及发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投向不合理的贷款;
(十)利用职权合股经商、从中渔利、或索贿受贿发放的贷款;
(十一)其他违规违纪发放的贷款。
第三条 不良贷款责任人。本制度所称不良贷款责任人是指: ①本行行长、副行长、有关高管人员、贷款管理委员会委员、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及风险管理人员、信贷部门负责人及信贷管理人员;②本行营业部主任、副主任、信贷管理人员(含信贷会计,下同);③本行分支机构行长(主任)、副行长(副主任)、信贷人员;④违法、违纪、违规办理贷款业务的人员;⑤擅自发放贷款的非信贷岗位人员以及与不良贷款有关联的其他岗位人员。
在调查、审查、审批贷款时,所有责任人员都必须在贷款审批相关材料或会议记录中明确“同意”或者“不同意”意见,并签名。没有明确表示“不同意”意见的,或者没有发表意见以及意见表示模棱两可的,均视同“同意”。第一个同意贷款的人,确定为贷款管理第一责任人。其他贷款管理人员共同为第二责任人。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章
不良贷款责任及责任追究
第四条 不良贷款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处理的轻重应当与不良贷款责任人的过错情节和应承担的责任相适应。
不良贷款第一责任人对贷款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不良贷款第二责任人对贷款负部分或者次要责任。
第五条 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的终身责任制。不同的贷款管理责任人对不良贷款按下列标准承担不同的责任: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包片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并对形成的不良贷款负100%责任;
2、在规定审批权限内,信贷业务人员直接经办的全部贷款,信贷业务员为第一责任人并对形成的不良贷款负100%责任。
3、超过信贷员审批权限,信贷员调查同意报分支机构负责人审批发放的贷款,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负70%责任,分支机构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负30%责任。
4、信贷员不同意,分支机构负责人坚持发放的贷款,分支机构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100%责任,信贷员不承担责任。
5、超过分支机构审批权限,分支机构审查同意并上报本行审批的贷款,分支机构调查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负60%责任,分支机构负责人、本行审批人员共同为第二责任人分别负30%、10%责任。信贷员不同意上报,分支机构负责人坚持上报的,分支机构负责人为第 3
www.xiexiebang.com 一责任人负90%责任,本行审批人员为第二责任人负10%责任,分支机构信贷员不承担责任。
6、本行贷款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书面推荐分支机构发放的贷款,本行贷款管理委员会成员为第一责任人负90%责任,分支机构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负10%责任。
7、分支机构集体多人调查、审查、决策的,多个调查、审查、决策人共同对相应比例的责任负责;本行集体多人调查、审查、决策的,多个调查、决策人员共同对相应比例的责任负责。
第六条 会计(主管)人员也有管理贷款的相应责任,因下列情形造成贷款风险和损失的,会计人员应当承担责任:
信贷人员按合同约定扣收贷款本金和利息,并要求会计人员协助扣款的,会计人员接知后没有扣收贷款,因此造成贷款风险和损失的,按借款人当时的帐上资金额承担责任。信贷人员没有发出通知的,会计人员不承担责任。会计人员承担责任的部分,同额抵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条 造成风险和损失的不良贷款包括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贷款管理责任人对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贷款负一定的连带责任。除前款规定外,其实现形式主要有:1.全额赔偿;2.非全额赔偿;3.经济处罚、纪律处分、组织处理和其他处理。以上三种实现形式可以并处。
(一)全额赔偿是指责任人按100%承担责任;
(二)非全额赔偿是指责任人按比例承担责任的部分;
www.xiexiebang.com 第八条 因不可抗力和政策性因素造成贷款损失,经本行稽查核准后,可以酌情赔偿或者不赔偿。
第九条 形成不良贷款或造成贷款损失以及当责任人的经济能力无法继续履行赔偿责任的,或者赔偿损失不足以抵销其过错的,由本行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下列处理:
1.停止责任人的贷款调查权、审查权、审批权、决策权。
2.降低薪酬系数或解聘职务、职称、待岗清收等。
3.取消信贷员资格、信贷员等级。
4.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开除(解除劳动合同)。
5.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处理可以并处。
第十条 当年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罚收保证金,并按前款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贷款或损失的,按《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相应处理:
www.xiexiebang.com
(一)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借款凭证等内容填写不规范给贷款债权有效性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
(二)对到期贷款未按规定履行催收手续的;
(三)未按规定执行信贷业务审批备案制度的;
(四)未按规定实行贷款“三查”制度的。
(五)发现借款人、担保人严重不良行为不如实报告,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发现的重大问题故意隐瞒,误导贷款审查的;
(七)帮助客户编造虚假材料套取信用的。
(八)未按规定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或调查严重失真的;
(九)未按规定核实抵(质)押物、质押权利及担保人情况,造成担保合同无效或担保人、抵(质)压物、质压权利不具备担保条件的;
(十)未按规定到有权部门办理抵押物的评估和登记的。
(十一)未经审查岗审查发放贷款的;
www.xiexiebang.com
(十二)审查岗人员因审查程序走过场,导致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无效的;
(十三)未根据审查提出贷与不贷以及金额、期限、用途、方式和限制性条款等建议的;
(十四)未对送交的信贷资料、调查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的;
(十五)未按规定验证借款人、担保人具有法律效力证件的;
(十六)未按规定对借款人核定的授信额度进行审查的;
(十七)审查通过有关责任人不明确的信贷业务的;
(十八)未坚持柜面办贷,贷款责任人直接立据放款的;
(十九)违规办理内部职工及其近亲属贷款或提供担保的。
(二十)未按调查程序进行审查并提交正式审查报告的;
(二十一)审查通过明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信贷投向的信贷调查报告和评估报告的;
(二十二)审查通过违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关规定的信贷、拆借等业务的。
(二十三)隐瞒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的;不坚持独立审查,按他人授意进行审查的。
www.xiexiebang.com(二十四)违规审批向不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发放贷款的;违规违章审批跨辖区贷款的;违规违章审批未落实保证金的票据承兑业务的;违规审批向国家和上级部门明令禁止的行业或企业发放贷款的;未经特别授权,超过核定的客户最高额度审批发放贷款的;未履行有关大额贷款备案手续,造成贷款损失的;违规审批化整为零、多头贷款的。
(二十五)审批发放需审贷委员会(组)审议而未审议或虽审议但未通过的的信贷业务的;越权或变相越权审批信贷业务的;
(二十六)逆程序审批信贷业务的;审批发放不符合信贷政 策和贷款条件的信贷业务的;审批发放冒名贷款、一户多证、超限额贷款的。
(二十七)在办理担保贷款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在签订贷款担保合同后,未按规定办理登记等相关手续的;
2、未按规定审查担保人的资信情况;
3、未按规定核实抵押物、质押物真实性、有效性及抵(质)押物的价值和变现能力的;
4、接受抵押、质押担保,抵押率、质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5、抵押、质押贷款收回前,提前解除抵押、质押手续或提前返还抵押物权证、质押物的。
(二十八)审批办理不符合承兑条件的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
www.xiexiebang.com(二十九)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贷款占用形态反映不实的;
2、贷款未落实贷后检查责任制的;
3、贷后检查走过场,对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发现问题不汇报的;
4、在贷款发放后未按规定进行信贷跟踪检查或无书面检查报告的;
5、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未予指出并采取相应措施的;
6、违反信贷档案管理规定,发现信贷档案资料遗失、损毁未及时报告或及时追查、修补的;私自销毁、隐匿、篡改、制造虚假的信贷业务资料、证明、数据或凭证的;
7、未按规定办理贷款展期手续的;
8、违规办理跨辖区贷款的;
9、未按规定及时向借款人、担保人主张权利,导致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超过诉讼时效的;未在法律规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擅自对借款人实行贷款挂帐停息、豁收或缓收利息的;
(三十)在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暗箱操作或因失职造成债权不能 9
www.xiexiebang.com 落实,导致损失的;对借款人、担保人催收不及时,导致丧失诉讼时效或担保人免责的;对不良贷款借款人监控不及时,未及时对借款人、担保人的有效资产采取措施,丧失保全时机的;对改制的债务人或担保人隐匿财产或发生重大变故,应发现未发现、发现后隐瞒不报或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对破产债务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主张权利,或在借款人破产终结后未继续向担保人追偿的;对借款人、担保人应起诉未起诉,致使债务人或担保人隐匿财产、抽逃和转移资金,致使债权无法实现的;明知债务人或担保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诉前保全或诉讼保全,致使债务人或担保人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导致案件审结后已无任何资金可扣划、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的;对有利于债权实现的判决、裁定或调解,没有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导致执行障碍的;案件执行时,不积极配合法官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导致判决或裁定不能执行或可执行的财产被隐匿、资金被抽逃转移的;对已诉未结案监控不力,债务人和担保人有执行能力而未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并督促法院执行的;擅自对外放弃债权、承诺不予起诉、一诉了之、执行不力或不予执行的;与对方当事人内外勾结、恶意串通,致使案件败诉或不能执行的;对拟诉讼的案件,诉前未按规程操作,贸然起诉造成损失的;不按时出庭参加诉讼,导致案件撤诉或败诉的;在诉讼过程中的举报材料不全,明确应该收集的证据没有取证的;事实陈述不清或出示对债权不利的证据,导致案件败诉的;对一审败诉的案件,在法定的上诉期间内应上诉而未上诉,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需要申请再审的,而未在法定期间内及时提起申请再审的;诉前未按照有关规定备案、审查起诉的,致使案件败诉或不能执行的;擅自同对方当事人签订和解协助,给债权带来隐患或导致信贷资金严重流失的;诉前审查不周密,盲目决定起诉,给信贷资产造成损失的,由不良资产管理委员会成员按比例承担资产损失;
(三十一)抵债资产用于抵偿不良贷款过程中的下列情形:
1、抵债资产变现收入扣除取得和变现抵债资产时发生的有关费用支出后,按规定应冲减待处理抵债资产而未冲减、未足额冲减或挪作他用的;
2、蓄意压低价格处置抵债资产的;
www.xiexiebang.com
3、未对接收的抵债资产建立分类卡片或登记簿并记录抵债资产相关要素的;
4、未按规定要求不定期对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对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工作中违规违章行为发现后未及时处理的;
5、抵债资产在保管过程中,因保管不善造成资产损失、丢失的;
6、在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前,以贷币资金支付抵债资产接收价格高于全部贷款本息(含表外应收利息)差额给借款人或担保人的;
7、抵债资产接收后,无特殊原因未及时办理有关过户手续的;
8、未经批准将抵债资产自用或无偿出借的;
9、在出租、变现抵债资产过程中,弄虚作假、内外串通、以低价出租、变卖给关系人的;
10、未经审批或超权限接收、处置抵债资产的;
11、接收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资产作为抵债资产的;
12、接收依法不得转让的资产或接收其他不宜抵债的资产的;
13、抵债资产接收价格低于全部贷款本息(含表外应收利息)时,其差额部分擅自放弃 11
www.xiexiebang.com 追索权的;
14、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过程中失职、弄虚作假或徇私舞弊的;
15、在不良贷款管理、处置中,因失职造成超过诉讼时效、担保人脱保或未在规定期间向法院申请执行的;
16、抵债资产变现后,应冲减待处理抵债资产而未冲减挪作它用的。
17、在贷款核销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违反呆帐贷款和其他损失核销、申报、审查、审批程序规定的;
(2)核销工作中超权限审批业务的。
(3)核销工作中泄露核销信息或内外勾结、损害本行利益的;
(4)核销后收回呆帐贷款未按规定进行帐务处理的。
第三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不良贷款责任人因违纪、违法由国家机关追究其责任的,不得免除按本制度规定应当受到的处理。
www.xiexiebang.com 第十三条 本制度出台前的不良贷款及其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按以前的制度或办法规定实施责任追究,没有制度和办法规定的,按本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行所有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不允许任何信贷管理人员有超越本办法的特权。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铜都农村合作银行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五篇:银行安全保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保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银行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银行治安稳定,保证营业厅的顺利进行,依据“谁主管、谁负责”及“一票否决”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追究的原则
责任追究要遵循上级规定,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注意政策,区别对待,公正处理。
二、责任追究的范围
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出现下列问题必须追究责任。
1、对银行、公安机关或保卫处有关安全保卫工作方面的规定、通知等不认真贯彻落实的。
2、对公安机关、保卫处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不正确对待,拒不整改的。
3、因宣传教育管理不到位、防范不力、疏忽大意,发生火警、火灾、盗窃、伤亡、中毒等造成不良影响的。
有上述情况之一者,责令部门领导及直接责任人写出书面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赔偿经济损失;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三、责任的认定
1、部门领导责任认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部门领导责任。
(1)安全防范管理教育不到位,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造成经济损失的。
(2)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3)部门发生火警、火灾、盗窃、伤亡、中毒等造成不良影响的。
(4)不按公安机关或保卫处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的要求进行整改的。
2、直接责任人责任认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1)管理不善,疏忽大意,没有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造成经济损失的。
(2)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火警、火灾等治安灾害性事故的。
(3)发生案件不向部门领导、保卫处报告,或者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