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大纲
开题报告大纲
基于agent的对台舆论战仿真建模
一、题目:基于agent的对台舆论战仿真建模。
二、论文具有工科论文性质,即相关理论阐述相对较少,而对于整个模型实现部分较多,包括公式、图片等。
三、对于模型实现,四、论文提供思路较清楚
五、模型的代码已有
一、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基础研究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应用研究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1、问题背景
2、国内外研究情况
3、目前研究主要不足
4、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都要在正文中表明引用处)
二、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1.研究内容 2.研究目标
3.拟解决关键问题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1.研究方法 2.实验设计
3.初步思路(技术路线或关键技术)
四、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五、预期研究结果。
报告约8000左右
第二篇:开题报告和大纲
篇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包括提纲)写法以及范例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论文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真实性,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其中真实性体现在研究计划上。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要准确、规范、简炼。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最好引用成熟的理论术语来构造题目,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简练就是课题简短精练,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4)研究计划。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包括拟采用的实验手段)、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包括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课题工作量和经费)、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5)主要参考文献,列出所查阅参考的文献。(6)研究工作进度计划。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1)选题合适是前提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因此选题应本着以下原则:
*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难易度及任务量适宜。* 与自己实际教育背景、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 是自己专业中发展迅速影响重大而需综合评价的部分。* 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2)研究目标具体却不死板,有价值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3)收集资料,积极学习研究课题所需理论是论文开题报告的基础 首先,收集资料。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优先选择阅读近期的(近3~5年),后读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其次,学习理论。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深入进去,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要加强,这样我们写开题报告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开题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该部分应是是评论性的,本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4)正确的指导思想是论文开题报告的政治保障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5)研究计划是开题报告的核心 研究计划,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研究计划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一个好的计划,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研究计划要科学、要务实,切忌脱离实际。(6)参考文献要有代表性。
(7)进度计划要细致,这样完成论文的时间才能比较准确。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答辩
为了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
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
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学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附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视觉营销在服装卖场中的作用 姓名:xx篇二:开题报告与提纲正式范文 开题报告
1.选做本题目的原因及条件
原因:时下的大众传播依靠先进的技术支持,公益广告当然不例外,通俗意义上讲,公益一词当属流行词,巨大的信息量使得大众对于公益的意识开始误解和淡漠,致使公众的流行文化意识形态开始发生偏离。随即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人群进行调查,不难看出人们对公益的理解十分片面,并且明显的受到信息量充斥的干扰,导致了普通大众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产生诸多误区,反过来并没有达到其传播的真正目的,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传播。作为学习传播技术专业的学生,作为将来同样要参与传媒事业的一分子,更应从自身的根本意识上解决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潜意识方面都要做出正确的行动。条件:大学期间学习了广告策划、传播学等专业理论以及一些相关的软件运用,所以一直以来对传播流行趋势就有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也经常翻阅相关的书籍。2.选题的意义
以一个敏感的流行词为例,展开对流行文化意识形态走势的概述,将日常生活人们经常接触但是并不理解其真实含义的“流行词”从学术理论的角度作出相对准确的阐述,并理顺大环境的历史顺序,从基础理论体系上解决根本的意识误导,从而使大众传播体现出其作为传播者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国内。国内尚处于潜意识修正期,严格来讲,大多数人仍然对于一部分代名词从根本上没有真正的理解,甚至于主观上拒绝理解,思维相对保守,这一直是文化学者公认的最难攻克的地方,如何将大多数人的思维“开放”,是首要应解决的问题,意识的闭塞与本身新媒体技术的相对落后导致这方面长时间以来一直是空白的状态,还要从根本上解决主观意识形态的禁闭,这必将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任务。
2)国外。从科技的发展革新的层面上说起,早期的工业革命着实为后来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直引领着科技的潮流,国外媒体的受众早已接受随着科技时代的变迁带来的新的文化形态,并在历史潮流的推进下形成稳定的意识构式,媒体的主流意识传播已经稳定了相当一段时间。如今,已在十分,稳固的结构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各个理论衍生出众多研究分支,目前已经形成更为完善的意识结构体系,呈稳定发展态势。4.主要研究内容
表面上讲新环境下公益广告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实质是从客观的角度浅析大众文化意识流的总体现状及发展趋势,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明释主题词的含义,以此事物的起源发展为背景,经历的历史时期为主线,结合新的技术条件,以小见大的从单方面举例表述流行文化发展趋势,即公益广告对其的影响。结合实际参考文献,做出准确的论述和相应的预测。
5.拟采用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论证)
首先理清历史线索,利用相互之间在历史时间上产生的交集,对这类时期的变化做出具体分析。
技术路线:简单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典型性应用,产生公益广告的新的传播形式,简单举例表示。
可行性论证:理论支持一,公益广告有具体的伦理范畴,“道德晕眩” 理论支持二,新媒体技术为公益广告增添新的表现形式
理论支持三,当前环境下公益信息广而告之对流行文化的影响是个典型的代表。6.参考文献目录 《哈钦斯报告》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文化感觉》
《文化研究与流行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作者john storey,1996)《酷点》(作者gill valentine,1998)《次文化》(作者dick hedge)《流行文化学刊》
grummet, b.(2006).rhetoric in popular culture in china: andy laud as a pan-chinese icon.in chin-chuan lee(ed.): chinese media, global contexts.london:rutledge carson, pp.257-269 《做个善用媒体的学生》(芝加哥:zephyr出版社,2005)《国际广告学刊》 《当代广告》(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 arens2006)《30秒插播广告后的生活:用大胆的非传统广告组合为您的品牌充电》(joseph jaffe,2005)about jimc(2007).retrieved march 21, 2007, from ma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ˊs web site:.northwestern.edu/jimcwebsite/site.htm machesney, w.(2003)."theses on media deregulation."in media, culture&sciety.sage publications(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vol.25, pp.125-133 论文提纲 一.内容提要 1.引言
如今科技的发展将大众传媒带入新媒体技术时代,大量的信息接受与高速的信息传送,使得人们对于部分信息传达的意义产生误解,并因越来越大的信息量,而忽略其存在的意义,人们开始盲目的浏览信息。纵观媒体传播形式的发展,在某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公益一词开始出现,并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公益广告随即诞生。随着新媒体技术时代的到来,公益广告尽管的确是跟着被搬上高新科技,但是巨大的信息量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掩没了公益广告存在及传播的意义,加之人们本身并不十分清楚所谓的“公益”的范畴,难免会有部分误解。谈到公益,其部分意义上与伦理道德密不可分,所以以广告学作为理论背景看时下的公益广告,就必定会牵涉到媒体道德,媒体作为信息传送的始端,媒体道德理论在新媒体技术中存有巨大的空白点,导致新媒体的最大消费群体对于传播学意义上的“流行文化”有不浅的误解。如何从“公益广告”这一典型名词入手,解决文化思维定式的误论,达到其传播的真正意义,成为潜在的问题与话题。2.标题中三个关键词的具体含义 2.1公益广告
2.1.1公益广告的概念
所谓公益广告就是要启发人们自己对社会的一些不好的恶习,公益广告做的要人们心里有去改正恶习的想法叫人们在心里反思一下和对比一下这才达到公益广告的真正意义。公益广告就是叫人们和大众都能理解和看的懂有意义的社会广告。公益广告就要简单明了叫人们在内心明白这一点是最重要的。现在人们对公益广告越来越重视,要做到一个广告改变一个社会,社会在进步人们思想缺老停留在自私和狭隘两方面。公益广告就叫人们意思到社会和自己家一样关心和爱护。2.1.2作用
2.2 新媒体的概念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新媒体一词,早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是指咨询与传播技术。现在我们讲的新媒体,则是指以电脑、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具有互动性和多媒体功能的资讯与传播科技。2.3 流行文化的范畴
简单来说,从西方学术界的理解,流行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流行文化也就是个人或集体有意义的呈现和表征。3.时间顺序概述
3.1从纵向的时间顺序中寻找相互间的交集。
3.2分析存在这种交集后产生的变化、被赋予的新的涵义。4.流行文化这一概念意识始终存在
4.1流行文化其本身就始终贯穿于大众传媒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不同的时期会有更新的意义添加进去。
4.2尽管“公益广告”在公众面前展示出来的仅仅占相当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是主流意识文化形态的主旨的最直观的表现。5.新媒体时代的方便快捷
新媒体为公益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带来的高速的信息传播,是如何带来新一轮的文化流行,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具体阐释。6.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公益广告对流行文化的影响。6.1有益的影响
6.1.1现在人们眼前的公益广告,不再是媒体的“一厢情愿”。现如今的公益广告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其主题也更加深刻,不再是一味的批判、揭露严重的不良的社会现象,而是同样借助于良好的技术环境,更大程度的调动人们的行动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例如,“绿色科技年”,便是个公益主题的科技作品展,并有相当部分的来自民间的创意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
6.1.2 二十一世纪公益这一概念开始占主动地位,开始向其他形式的传媒文化领域渗透,并开始被人们逐步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例如,影视剧的场景也尽量不进驻自然保护区,搭建的场景也尽可能的用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时尚界同样会举办环保主题的发布会等等。6.1.3 全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跟随产生良性“刷屏”,公益真正成为流行的文化。例如,面对某些社会现象,人们总会表现出对诸如“公德”“环保”之类的“人文氧气”的依赖。6.2 不利的影响
6.2.1 媒体介定的某些时间上的不合理的时间规划导致了受众一定程度腻烦心理,而出现反作用。例如,人们在收看某台播出的节目时,不合理频繁的插播公益广告使得其反而在人们心中不会再对其重视,甚至影响该台其他节目的收视率。
6.2.2 由于部分政策规定的疏漏,不法业内人士正是看到了“公益”的影响力联合公众人物打着公益的幌子谋取不正当利益,使得公众和被保护对象蒙受巨大损失,也致使媒体的公信力受损。7.总结:
尽管人的思维创意不能拘泥与旧的形式,但是它也始终不能脱离大的社会意识规则,正确认识通用名词的意义,理顺出准确的知识网络体系,依靠新媒体技术,达到文化信息传播的真正意义,并对新的研究热点和流行文化的主导新趋势做出简单预测。8.谢词 9.参考文献 《哈钦斯报告》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文化感觉》
《文化研究与流行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作者john storey,1996)《酷点》(作者gill valentine,1998)《次文化》(作者dick hedge)《流行文化学刊》
grummet, b.(2006).rhetoric in popular culture in china: andy laud as a pan-chinese icon.in chin-chuan lee(ed.): chinese media, global contexts.london:rutledge carson, pp.257-269 《做个善用媒体的学生》(芝加哥:zephyr出版社,2005)《国际广告学刊》 《当代广告》(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 arens2006)《百年美国偶像:20世纪消费文化的100个产品及广告语》 《30秒插播广告后的生活:用大胆的非传统广告组合为您的品牌充电》(joseph jaffe,2005)about jimc(2007).retrieved march 21, 2007, from ma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ˊs web site:.northwestern.edu/jimcwebsite/site.htm machesney, w.(2003)."theses on media deregulation."in media, culture&sciety.sage publications(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vol.25, pp.125-133 二. 主题词:公益广告、新媒体技术、流行文化。篇三:开题报告与论文大纲撰写的格式与要求 开题报告与论文大纲撰写的要求
一、开题报告的撰写
1、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选题的背景或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或国内外研究综述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2、开题报告撰写的格式要求(1)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
(2)内容中的项目标题用宋体四号字;(3)序号的使用 例如:
1.1选题的背景(用宋体四号字)
1.1.1 ×××××(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① ×××××(用宋体小四号字)1.1.2 ×××××(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① ×××××(用宋体小四号字)1.2国内外研究现状(用宋体四号字)
1.2.1 ×××××(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① ×××××(用宋体小四号字)1.2.2 ×××××(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① ×××××(用宋体小四号字)1.3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用宋体四号字)1.2.1 ×××××(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1)×××××(用宋体小四号字)① ×××××(用宋体小四号字)
(4)正文的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0磅。(5)每段另起行时,第一行开头空两格。整篇文章排版应注意格式要求,以及视觉上的合理、美观。
二、论文大纲撰写的格式要求
1、格式
第一章 ×××××(用宋体四号字,居中)1.1 ×××××(用宋体小四号字)1.1.1 ×××××(用宋体小四号字)1.1.2 ×××××
1.1.3 ×××××1.2 ×××××(用宋体小四号字)1.2.1 ×××××(用宋体小四号字)1.2.2 ××××× 1.2.3 ××××× 1.3 ××××× 1.3.1 ××××× 1.3.2 ××××× 1.3.3 ×××××
第二章 ×××××(用宋体四号字,居中)2.1 ×××××(用宋体小四号字)2.1.1 ×××××(用宋体小四号字)2.1.2 ××××× 2.1.3 ××××× 2.2 ××××× 2.2.1 ××××× 2.2.2 ××××× 2.2.3 ×××××
2.3 ×××××(用宋体小四号字)2.3.1 ×××××(用宋体小四号字)2.3.2 ××××× 2.3.3 ×××××
第三章 ×××××(用宋体四号字,居中)3.1 ×××××(用宋体小四号字)3.1.1 ×××××(用宋体小四号字)3.1.2 ××××× 3.1.3 ××××× 3.2 ××××× 3.2.1 ××××× 3.2.2 ××××× 3.2.3 ×××××
2、字体、行距的要求
章的题目用宋体四号字,居中;节、目的题目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0~22磅。依照上述撰写要求,依次类推。论文提纲尽量设计到章、节、目,提纲写得越细致,写作时就会越容易深入。在起草论文提纲前,应充分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形成思路,再撰写提纲。论文的开题报告和提纲应在2012年3月30日前,由各班负责人收起交到谭军处。论文的开题报告和提纲提交时,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字认可方可提交。提交打印好的纸质版,单面打印,上方装订,还需要加订封皮。2012.3.3
第三篇:英语专业开题报告&大纲
Research Proposal fo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English Anaphora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红楼梦》中汉英回指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1.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Language is a kind of tool which is used for describing objects, interpreting matter, conveying emotion,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nd maintain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Meanwhile utterance and discourse always center on person, objects or events.Therefore, in an essay or a dialogue, what kind of language components should be used to indicate the same person, object or event when they have been mentioned several times? How we can make readers or listeners better understand our intention? The two questions are related to anaphora in linguistics.Anaphora is a useful grammatical cohesive device for textual coherence which appears in everyday life with high frequency.It is widely used because it is regarded as a useful way of avoiding redundancy of expression.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on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inding that anaphora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ext cohesion and reference.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computer and relevant statistic software, corpus linguistics has quickly flourished as a new linguistic subject.With the help of the corpus analysis, study of anaphora is pushed forward step by step.1.2 Research Rationale and Objective
Since the 1980s, an enormous amount of work on anaphora has blossomed in scope and depth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like the syntactic, pragmatic,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studies.As far as anaphora is concerned, we need to develop a pragmatic awareness of this kind of reference.Now this thesis tries to make a tentative study of Chinese-English anaphora from some examples in the masterpiece A Dream of Red Mansion.In this way can we enrich
our mind and enhance our communicative abilities.Apart from that, we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cultur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obtain abundant language skills and improv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bilities.Meanwhile, we can enhance the competence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2.Literature Review
Chomsky(1981, 1982)and Aoun(1985)are two outstanding experts who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into anaphora.In the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proposed by Chomsky, he mentions a method to analyze anaphora from the syntactic level.Aoun(1985)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anaphora and constructs grammar of anaphora, indicating that grammar is a symmetric theory of anaphora.Ariel(1990)proposes the Accessibility Theory, which is constructed on human cognitive regularity.She researches anaphora according to people’s accessibility to the expression presented.Halliday and Hasan(1976)study anaphora from the angle of text and function.They emphasize the cohesive function of anaphoric expression in a text.They propose two kinds of reference, and argue that anaphora has crucial function of textual organization.Their research on anaphora has great influence on functional grammar.Some Chinese scholars, such as Huang Guowen(1988), Zhu Yongsheng(2011), etc.,have made research on anaphora in their studies.They indicate that anaphora(a kind of reference in their words)has the function of textual cohesion.Xiong Xueliang(1999)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zero anaphora and gives a schematic assumption to account for the phenomenon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gnitive grammar.Xu Yunlong(2004)points out the confirmation mechanism of textual anaphora on the basis of accessibility and topicality, and defines topic as a cognitive mental entity constructed in textual comprehension for readers.These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ovide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resent research.3.Research Contents
The thesis is inspired by and derived from the following elements:
Firs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brief researches of anaphora, which acts as a premise for our following explorations.Second, the author presents definition, componen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anaphora.Third, the thesis analyses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aphora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masterpiece A Dream of Red Mansion and draw some conclusions.4.Originative Points
Firstly,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anaphora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e can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system.Furthermore, our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can benefit from the study.Secondly, A Dream of Red Mansion is one of the fabulous works among long novels in China, a masterpiece in the art of literature and the treasure of Chinese.Its language is closer to natural language and the content approach to our real life.As we all know, it reflects the Chinese history, custom and people’s psychology status.Hence, through further study of the work, we can grasp its gist.5.Outline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Research Rationale and Objective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Major Concepts Concerning Anaphora
3.1 Definition of Anaphora
3.1.1 Origin of Anaphora
3.1.2 Definition of Anaphora in Rhetoric
3.1.3 Definition of Anaphora in Linguistics
3.2 Components of Anaphora
3.2.1 Antecedents
3.3.2 Anaphors
3.3 Classification of Anaphora
Chapter 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English Anaphora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
4.1 Nominal Anaphora
4.1.1 The NA in Chinese
4.1.2 The NA in English
4.1.3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NA in Chinese and English
4.2 Pronoun Anaphora
4.2.1 The PA in Chinese
4.2.2 The PA in English
4.2.3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PA in Chinese and English
4.3 Zero Anaphora
4.3.1 The ZA in Chinese
4.3.2 The ZA in English
4.3.3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ZA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hapter 5 Conclusion
第四篇: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经聊城市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为聊城市基础教育专项课题。根据聊城市教育规划办的要求,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老师提指正、审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写作时代。
2、基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习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3、基于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的思考,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我们农村小学的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习作教学,教师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这些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改革农村小学习作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目的: 促进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方法的多样性;注重研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从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整体水平。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及自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2)有助于促进教师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形成丰富的评价体系,建构起教师的自我教学特色;
(3)有助于促进民主、学生个性鲜明教学新课堂的生成,从而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注入新鲜活力。
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理论,通过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获得更加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从而使写作教学有一套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2)有助于丰富个性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将促使学生在个性化写作中成为有个性的学生,使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成为有个性的教师,从而进一步完善个性教育的理论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促进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方法的多样性;
3、促进教师语文习作教学水平的提高;
4、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成员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针对学生现有习作水平、教师习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进行分析,找出对策。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3、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4、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通过教育实践诊断矫正教师的习作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5、总结法: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习作能力培养的成功做法,进行必要的筛选和归类,并将经验升华到理性高度。
五、课题实施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语文课应当是课堂、活动、生活三位一体的形式,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语文意识,让学生亲近文本,跟着学生走,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独特体验并表述、独到见解并习作。
2、积累性原则
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活动,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3、合作性原则
习作也是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对话,更提倡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这个过程就是同伴协作合作学习的过程、在共同对话中共同求知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5月)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分解研究内容,具体开展活动; 2.设计研究的具体方案和研究活动行事历;
3.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研究现状进行研究; 4.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对策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6月—2015年7月):
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方法、基本模式等,使语文习作教学提高小学各学段学生写作能力,完善习作教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1.开展学生 “自主习作交流会”。
2.展示学生的作文和习作心得体会,并作分析总结。
3.进行“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活动。4.课例搜集,撰写论文、案例、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等。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总结经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收集总结材料,将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学生作品等汇编成册。汇编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研究组织机构的保证:建立学校课题组。学校课题组成员,年轻富有活力,较好的具备了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合理,教学业务水平高。所有成员均为学校教学骨干,是一支具有研究能力、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更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成员队伍。
2、制度保证:我校已建立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制度来确保本课题的开展,使教科研各项活动制度化,我校还出台了一些有关教科研工作的奖励制度,以此来鼓励那些在教科研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教师的积极性,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八、课题小组 课题主题主持人:刘秀娥 主持全面研究工作
刘春婷习作课教学实验 张婷婷 语文课程理论指导 宋瑞敏 语文课程理论指导 宋玉焕 语文课程理论指导
刘秀娥:负责课题的总设计;统筹课题的运作;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编制课题的管理方案;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等。
刘春婷:负责实验课题各阶段的计划、总结;负责相关的理论研究,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课件制作的指导等。
张婷婷:负责课堂教学的研究实验,撰写工作经验总结及教学案例;课题活动记录,资料分析,课题资料收集、整理、汇编等。
宋瑞敏:负责课件制作指导,课堂教学的研究实验,撰写工作经验总结及教学案例。
宋玉焕:负责课堂教学的研究实验,撰写工作经验总结及教学案例;课题会议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课题取得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精力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业得到了联校教研室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我们课题组成员有信心克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妹冢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3年12月10日
第五篇:开题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年产二十万吨醋酸生产工艺设计
课 题 类 型: 设计 论文□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教 学 单 位:
指 导 教 师: 沈凤翠 讲师 开 题 时 间: 2011年3月12日
201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1.1内容
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1],又叫乙酸(ethanoic acid)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62 °F),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2],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 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 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醋酸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正在日益加深和发展。从最初的粮食发酵, 木材干馏生产醋酸开始, 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乙醛氧化法、乙炔电石法、乙醇氧化法、乙烯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和羰基合成法等。这些方法都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合成醋酸的路线时,应与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按醋酸用量的大小,工业技术条件等作综合的平衡。
本设计采用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其次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然后对其中的单元设备——精馏塔进行设备设计,最后对此进行经济效益分析。1.2研究意义
醋酸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对苯二甲酸、醋酐/醋酸纤维素、醋酸酯等。据估计[3],我国醋酸产量逐年上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国已有醋酸装置90多套,总生产能力达115万吨/年。随着现代化工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醋酸生产装置趋于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醋酸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常伴有易燃、易爆、腐蚀等不安全因素,为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最优化地运行,深入研究醋酸生产机理,建立醋酸装置数学模型,对醋酸生产工艺条件和装置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乙醛氧化反应选择性、醋酸收率,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国内醋酸生产现状及生产方法
目前我国醋酸生产厂约30家[4],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约占世界的15%,产量约占世界的14.3%,达到97万吨左右。其中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约占醋酸总销售量的20%,对苯二甲酸约占18%,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腈等占15%,燃料占14%,醋酐占8%,医药占10%,其它占15%。
我国醋酸生产始于1953 年[5],至 2009年醋酸实际生产能力已达100万t/a ,产量为64万t/a。其中 ,甲醇羰基合成法生产能力 20万t/a ,占总生产能力的 20.0%;乙烯氧化法为 40万t/a ,占总生产能力的 40.0%;乙醇乙醛法30万t/a ,占总生产能力的 30.0 %。生产厂家50 余家 ,其中规模在10万t/a 以上的生产厂家有10多家。本设计采用以重金属醋酸盐为催化剂,乙醛在常压下与氧气进行液相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的工艺生产方法。
国内生产醋酸的主要生产方法是以甲醇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的甲醇羰化法,甲醛羰化又分为高压法(反应压力65~70MPa)和低压法(反应压力为1.3~4.0MPa)两种工艺。在本设计中只讨论甲醇低压羰化法生产醋酸,低压法的特点是:原料甲醇和一氧化碳来源广泛、价格低,反应条件缓和,反应选择性高达99%,副产物生成极少,产品收率高、纯度高。2.1.2国外醋酸生产现状及生产方法
目前醋酸在全世界的生产能力已近900万吨[6],产量约700万吨,其中羰基合成法占60%,醋酸的消费量约为620万吨。届时全球醋酸的需求量约780万吨左右。
从全球看,亚洲是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北美378.3万吨/年,其中美国376.3万吨/年、墨西哥2万吨/年;南美7.2万吨/年;从今后发展趋势看,亚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将继续成为世界醋酸发展的热点地区。
国外醋酸工业生产工艺主要有甲醇羰基合成法、乙醛氧化法、丁烷(轻油)液相氧化法。甲醇羰基合成法中较为典型的生产工艺有Monsanto/BP和Halcon/ Eastman两种。近年来又出现两种新工艺,即Celanese的AOPlus工艺(酸优化工艺)和BP Chemicals基于铱催化剂的Cativa工艺。
2.2醋酸的主要用途及发展趋势 2.2.1主要用途
醋酸在有机化学工业中的地位与无机化学工业中的硫酸一样,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工产品,它的动态常常会反映出整个有机化学工业的面貌。其在有机化学工业中的用途,大致可分成如下几个方面。
(1)醋酸乙烯酯:可用于生产聚合物,如生产聚乙酸乙烯乳胶,聚乙烯醇及其乙酰化的衍生物、聚乙烯基缩丁醛。少量乙酸乙烯酯与氯乙烯酯与氯乙烯的共聚物有许多工业用途。
(2)溶剂:有许多工业有机化学反应中,要用乙酸为溶剂。据估计用于溶剂的乙酸会有所增长。
(3)乙酸酯的合成:惭酸的低级烷基酯,如甲酯、乙酯、异丙酯、丁酯、叔丁酯、异丁酯和戊酯都是很好的廉价溶剂,其中以乙酯和戊酸最为重要。
(4)乙酸盐:乙酸能形成各种盐类,如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盐、贵金属盐和过渡金属盐,在工业上都有重要的用途,尤其是钠盐和铵盐。
(5)杀菌剂:乙酸和乙酸钠常用于控制面包生产中由真菌引起的发粘现象。最近还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谷物的保藏。
(6)合成卤代乙酸:乙酸的卤代反应可制得氟、氯、溴、碘四种不同取代基的罗代乙酸,其中用途最广的是氯乙酸。2.2.2发展趋势
近年来,采用石油产品作为醋酸原料中间体由于原油资源供不应求、国际石油投机商炒作引起价格猛涨使生产醋酸的成本日益增加。相对而言,煤或天然气价格优势愈来愈明显从而使采用煤或天然气产品作为醋酸原料中间体的比重愈来愈高,见表1[7]。
表1醋酸原料中间体来源一览表
Table 1 List of Source of Acetic Acid Feedstock’s Medium
乙炔/乙醇 乙烯/乙醛 丁烷/石脑油
甲醇 1950年以前 100 0 0 0
1970年代
0 50 35 15
1980年代
0 35 25 40
1990年代
0 20 10 70
2000年 0 4 8 88
2006年 0 1 5 94
比较几种不同工艺流程的醋酸原料中间体来源以及所占份额的变化趋势可知:原料中间体乙炔或乙醇法已被淘汰,原料中间体甲醇羰基合成法已占绝对统治地位。
综合比较可知:乙醛法生产醋酸技术成熟、工艺流程简单、工程建设投资费用较低。而上世纪70一80年代以来开发的高压和低压甲醇羰基合成工艺流程,尤其是低压甲醇羰基合成法的醋酸产品收率高、中间体和公用工程消耗较低,是Cl化学工艺技术的一次突出成就。
三、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
3.1 研究方案 查阅相关资料,并写出开题报告一篇,翻译外文文献一篇。并写出简要的设计方案。拟定基本设计方案。根据方案第一步设计醋酸生产流程以及过程中催化剂、温度、氧醇比、停留时间和空间速度、压力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理论分析。3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计算依据,绘制出工艺流程图。5 主要设备设计及设备参数确定。3.2 工作计划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拟订的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1)、通过查阅各种参考文献,首先确定一套可行的年产20万吨的醋酸的工艺方法。(2)、根据所学知识,且通过对所查资料的学习统筹掌握要做的设计的具体内容。
(3)、在上面基础上写好完整的工艺流程,接着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并对主要设备进行选型和计算,最后用AUTO-CAD画出工艺流程图、车间设备布置图、主体设备图。
详细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3.1~4.5: 翻译一篇与论文题目相关的英文文献 3.10~4.20:准备设计材料,完成工艺流程的设计
4.21~5.18:根据所选方案对设计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和塔设备的计算。
5.19~6.1: 撰写设计说明书,作好工艺流程、设备设计的CAD图形。6.2~6.8: 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优化设计,完善设计过程。6.5~6.18: 提交毕业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张爱娟.醋酸生产综述[J].乙醛醋酸及其衍生物.2001,14(2):22~24 [2] 李方伟,迟克棚,王桂芝等.醋酸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应用化工,2001,30(4):3~6.[3]李正西,秦旭东,宋洪强,等.甲醇羰基合成制醋酸及市场分析[J].化工设计,2008,18(3):47·51.
[4] 杨松清.醋酸生产技术综述[J].江苏化工,2001,30(1):14~1.[5]刘冲,司徒玉莲,申人志,等.石油化工手册(第三分册)基本有机原料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 987:240.246.
[6] 王富平.国外合成醋酸综述[J].石油化工,1993,3(2):45~47.[7]李正西,秦旭东,宋洪强,等.羰基化乙酸合成技术评价及乙酸的市场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8,24(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