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八上古诗词赏析练习
古诗词赏析练习
《渔家傲》(李清照)练习
1、从第句中的“”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 感觉:
; 气势:。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_______。3.天帝的问话:“”,最后三句的回答交代,借此表现诗人。
4.李清照是______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_______。
5.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4分)
6.“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8.本词被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写景的语句,简析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4分选
做)
《相见欢》练习
《相见欢》默写: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2.下片的最后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桑子》练习
1.《采桑子》默写:
2.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3.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浣溪沙》练习
《浣溪沙》默写
1.全诗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含着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练习
1.《如梦令》默写:
2.“________”两字,表明作者是在回忆难以忘怀的往事。
3.本词中一个“晚”字表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注重细节描写,通过“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把场景写得栩栩如生。5.请按本词的写作顺序填空。
沉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渡→____________
第二篇:诗词赏析练习
诗词赏析练习
春 望 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2分)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5.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1分)
2、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3分)4.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分)
5.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2分)
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3分)
7.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龟 虽 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上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是
[
]
A.犹有竟时(终结,死亡)
B.老骥伏枥(良马)
C.烈士暮年(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人)
D.盈缩之期(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2)本诗与《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同样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一下本诗与《观沧海》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你最欣赏哪一句?请以“我从_______读出了________”发表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语文六上古诗词情境练习
班级 姓名 成绩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_________,_________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 ;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 的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 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_________,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_________,_________。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 _________,;等到 _________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满腔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 _________,_________。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_________,_________。
8、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________,_________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________,________;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________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10、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 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2、,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________,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345&&&
13、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中的,________ ; 《________》中的 ________,________
14、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这个问题。________ 则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15、那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望去,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16、即将告别母校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告别好友汪伦时,他还写下了(),()的诗句,高适送别董大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
17、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18、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12345&&&
19、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20、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这诗句如果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也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21、教育无痕,人们常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杜甫的()、()的诗句来形容。
22、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 《 》 的诗句(),()。
23、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
24、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2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26、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27、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朝诗人王维在《 》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2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29、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12345&&&30、音乐老师用(),()赞美同学们精彩的演唱;科学老师用(),()希望我们要敢于实验,主动实践。
31、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回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回想起()_,____()_;站在高山之巅,我们回想起_(),__()置身于古战场,我们回想起()_,____()__。
32、诗人常常把书画四君作为吟咏题材,下面已经写出其中的二君子的诗各一句了,请你再默写出另外二君子的诗各一句。
(兰)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杨万里《兰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语文老师已经五十多岁了,课上,他激情飞扬地一边评讲试卷,一边板书了一板又一板很重要的知识点。望着粉笔的碎末儿纷纷飘落,李华感慨良多,诗兴大发。他篡改了于谦的两句诗来赞颂粉笔:(),()。看到老师那被粉尘染白的头发,想到他师对他们的教育,他又引用了龚自珍的两句名诗来赞颂老师的奉献精神:(),()。
34、古人作诗好炼字,王安石的(),()就是苦苦吟了十几遍,改了十几次改出来的。真是吟安一个字,()。而唐朝贾岛的诗句(),(),更是炼字的典型代表。
35、当一个团队内部出现不团结的现象时,你会引用古诗句(),()来提醒大家不要自相残杀。
36、我们可以用(),()。来比喻和谐温柔却深入心人的教育和影响。<<<12345&&&
第四篇:七年级上古诗词默写练习
七年级古诗词默写练习1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______________,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6.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7.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如梦令》)
8.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_______________,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11.___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1.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奉献内容的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哲理诗句简析部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简析:它蕴涵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的道理。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简析: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或: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
考例: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第五篇:八上诗词赏析
1.对《饮酒》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2、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4.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表现了诗人自豪、喜悦的心情。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5、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6、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燕、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势博大。B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C颈联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诵读时应该使用急促的节奏,低沉、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感。
D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侯骑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
7、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项是(C)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 颔联两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表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 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
D 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1.(2011·辽宁省本溪市)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答案】A
2.赏析《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答案】.B 3.赏析《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答案】.C
4.请选出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答案】 C
5、请选出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觉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静的。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
【答案】1.B(表现出诗人闲适、淡泊、恬静、悠然、愉悦的心境)
6、请选出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7、请选出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诗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 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答案】(2分)D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一幅 的战斗场面,勾勒出将士们 的勇雄形象。
2.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有下列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正确,为什么?()A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
B孤城将破,但将士们斗志昂扬,并趁夜出击 C孤城将破,远方援兵趁夜而至
参考答案:
1、悲壮惨烈,以死报国。
2、诗人把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浓缩在一个昼夜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幅画面,一是在白天将士们严阵以待,一是黄昏前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兵出其不意袭击敌人故答案是(B)
3、下面对《雁门太守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答案】C
9、下面对《雁门太守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C)
1、对《雁门太守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B 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 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 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的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这是一首用乐府旧体写的边塞战争题材的诗,全诗用夸张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2、对《雁门太守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极其简洁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唐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战斗染上悲壮色调。B、“黑云”两句勾勒出这样的图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偶尔有大风吹过,云中透出阳光,照在城头士兵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了不可侵犯气概。
C、“半卷”两句以“半卷红旗”写趁夜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细节,悲壮气氛就更浓了。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方式表现诗人坚定政治立场,这里说的“报君”、“为君死”就是指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
12、对《雁门太守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军压城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泥色怪异,包含着战时壮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声音低沉浑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主平时里对自己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主献身.13、选出对《赤壁》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D)
14、选出对《赤壁》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前两句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B.“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 C.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
D.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B.“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C.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
D.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B.作者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种机遇,借此来表达诗人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展的感慨。
C.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D.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前两句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B.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C.后两句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E.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F.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G.6.下列对《渔家傲》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A.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1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