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小编推荐]
校本课程《时事杂谈》教案
遵义四中 潘存毅
学情分析:现在绝大多数中学生是来自富裕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一般不会拘泥于语数英等主课的学习。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氛围下,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日益宽松,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学生们渴望获得更多的国内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由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尚浅,理解能力差,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常常流于片面、极端、意气用事。老师可以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
教学目标:针对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及时作出反应,帮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资源: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政府的有关文件,人民网、新华网、新浪、凤凰等网站的及时报道和分析文章。
主要教学方法:演讲的方法、讨论的方法、问答的方、讲授法等
教学环境准备:学校教室。多媒体设备和网上下载的图片、声音、文字等资料。学生人数50名。
学期总课时:14周(考虑到学校本学期放假等)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出勤的次数、提问的次数以及提问的质量,在期末结束前的综合评价时,给予适当的等级成绩。
教学安排:
1,《台湾海峡两岸问题的由来、现状和展望》4课时; 2,《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可能》4课时; 3,《中日能否成为好邻居、好伙伴?》5课时; 4,教师、学生相互问答、讨论。1课时
第一周至第四周:
教学内容:《台湾海峡两岸问题的由来、现状和展望》
学情分析:前几年国家《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和连宋两位主席先后来大陆访问,以及最近两岸关系的回暖,以及台湾领导人换届等,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样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和关注。但是他们对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甚至有许多误解和片面。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初步了解台湾海峡两岸问题的由来、现状,以及处理海峡两岸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座的方法和问答的方法等。
教学过程:
环节
一、《台湾海峡两岸问题的由来》
1、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台湾特殊的历史过程而成为中国人的心痛。
3、日本殖民奴化和国民党统治失策造成部分台湾人失去对中国的认同。
4、“戒严”前台湾人对大陆政治制度的不认同和“戒严”后台湾人对国民党以及对国民党的“一个中国”政策不认同。
环节
二、《台湾海峡两岸问题的现状》
1、李登辉、陈水扁等为代表的台独分子的台独活动一时间甚嚣尘上;
2、《反分裂国家法》的制订和在全国人大获得高票通过,极大地震慑了岛内的台独分子;
3、大陆中国共产党邀请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祖国大陆,极大地缓和了两岸关系。
4、近年来两岸关系回暖的原因以及表现。环节
三、《台湾海峡两岸问题的展望》
1,台湾的未来的几种可能性:和平独立,和平统一,战争后独立,战争后统一。2,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统一台湾的最佳战略。3,时间在大陆这一边,不在台独分子那一边。4,为解决台湾问题献言献策 环节
四、《为什么不武力解决》
1,中国不具备武力解决的能力?两岸军力对比分析 2,中国害怕美日?美日介入的可能性分析 3,和平与武力,手段之争 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第五周至第八周
教学内容:《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可能》
学情分析:学生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毫无道理地攻打一个主权国家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感到非常气愤。尤其是对中国的无理猜忌、打压,更感到莫名其妙和强烈愤慨。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以及未来发生的各种可能性,理解世界是复杂的,竞争是激烈的,斗争是残酷的。我们只有团结起来,同美国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才能一步步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教学方法:演讲的方法和问答的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1,从美国最新大选说起。2,近代美国伤害中国例证。3,中美蜜月期。
4,美国意图重新图堵中国。5,有病的美利坚合众国。
环节
二、《美国到底有多强?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1,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但并没有表面那么强大; 2,美国难成世界单极的六大原因。
原因之
(一)拥有力量与使用力量不是一回事;原因之
(二)即使具有全局优势,也难免陷入局部劣势;原因之
(三)决策错误,谋略失算,扩张过度,力不从心;原因之
(四)人心向背决定成败;原因之
(五)失道寡助,盟友离心;原因之
(六)世界失序,小国挑战。
3,中美差距有一百年? 4,谁在误导我们艳羡美国。误导之
(一)美国的繁荣。
(二)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无原则崇拜。
(三)美国的自由,特别是新闻自由。
(四)美国的政治。
(五)被误导的深层原因。
5,最富裕的国家?最平穷的国家?奇怪的美国
环节
三、《美中情局对中国和平演变十种方式》
1、《美中情局对中国和平演变十种方式》引子《战后国际关系原则》,作者:艾伦.杜勒斯(国务卿杜勒斯的弟弟,1952直1961年任中情局局长)
2、东欧、苏联
3、阿拉伯之春
4、乌克兰之乱
5、人权、主权
环节
四、《中美会为台湾打仗吗?》
1,美智库推演台海战争解放军有能力阻美军援台? 2,大陆如何阻止美军援台,建言献策
3、历史经验之谈:美国会为台湾打仗? 4,战争规模?战争意志?局部还是全面世界大战 5,《孙子兵法》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
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教学内容:《中日能否成为好邻居、好伙伴?》
学情分析:学生一方面看到对中国到处都是日本产品,都喜欢日本产品的高质量,另一方面又看到部分市民上街示威游行,强烈抗议日本侵害我国主权、利益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不义之举等等,即经济热、政治冷的现象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通过对日本的历史和现状的比较深入地分析,学生能了解到日本残暴的过去和不思悔改的现在,以及追求当亚洲霸主的野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对付日本的最好办法,不是同他们硬碰硬,也不是同他们断绝经济往来,而是先要虚心向敌人学习,把他们的招数学过来,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这是最终打败日本的根本。
教学方法:演讲的方法和问答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
一、《看看我们的中国邻居日本在干吗?》 1,安培在干嘛?日本人在干嘛? 2,日本“抽象”谢罪又“具体”否认; 3,日本的明修与暗渡;
4,挣脱和平紧箍咒,日本制造假想敌。
5,日本的惊人秘密,无条件投降?原子弹?终战?~~~~~~~ 环节
二、《日本、日本》 1,日本,一面可怕的镜子。
2,中国与日本的差距:难以置信的事实; 3,十二年后 中国孩子为何还输给日本孩子?
4,中国为什么赶不上日本?中国没有理由追不上日本。环节
三、《中日最近几年为什么变得紧张起来》 1,中国统一对日本意味什么?
2,北京影响亚洲凸显,中国崛起刺痛日本。3,中国公道理想与日本强盗逻辑。4,谈钓鱼岛问题?还是谈琉球问题? 环节
四、《中日再开战中国能胜吗?》 1,中日之间战争的可能性; 2,大陆政策——岛国的心理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解放军能否打破定论 4,洋人讲势不讲理,中国要大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环节
五、《展望中日关系的未来》 1,对中日关系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2,抗战胜利纪念日
3,大学的同桌是一个日本人,将来的老板是一个日本人,怎么办?
4、理性、理性、理性
第十四周
教学内容: 学生就一个学期来的《时事杂谈》内容,向老师作全面的提问。以及布置作业
学情分析:估计四中的学生是非常愿意提问的,不仅对老师的已经开讲的时事内容有提问的兴趣,而且对老师还没有来得及讲的中东问题、伊朗问题、朝鲜问题等都会有浓厚的兴趣,老师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学目标:通过对每一位同学提问的及时正确的回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为培养将来有志于从事外交事业、国防事业、教育事业的后备军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主要教学方法:问答式。
教学过程:根据提问,因势利导,具体(略)
课程反思:本学期因为学校工作安排以及节假日众多,选修课断断续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但是通过本堂课的实践,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单纯,对于国家大事的认知尚浅,更缺乏理性的高度,都是一些感性的认知。同时也发现即使是四中的学生,课外知识也是非常匮乏的,对于国家大事,国际大事的了解认知更是匮乏。关起门来搞教育虽然会短时间内取得教学成绩的进步,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历历在目。
高考成绩和综合素养,谁重要?这是一个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很好下结论又很难下结论的话题。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编制本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对教育机会、质量的需求激增,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越来越难以顾及地方、学校、学生、教师的差异。在这种形势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至此,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快了,为了尽可能地满足社区、学校、学生间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课程决策权部分下放到学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
二、开发目标: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进一步凸显审美育人的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作灵活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开发内容与设想
依据神童山资源和学校资源,从认识学校、各景区、家乡特产、奇石、清泉、家乡名人来构成本课程。围绕创建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确定了让学生学习家乡、学校、家庭的日常生活基本知识;学会从现实中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对周围食物探索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品质。校本课程《走进神童山》每周安排2课时。安排年轻教师教授此课程,定期对该课程培训、研讨。在评价上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来提升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开发此课程已有三年,会继续潜心研讨加以完善。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中台学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为保证我学区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教研室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在充分进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本着“以人为本,发展学校”的原则,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学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需要评估、资源调研结果分析
从对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科技读书、手工制作、计算机操作、文体活动兴趣浓厚。我们结合阅读、演讲、办手抄报、诗朗诵、文艺节目演出等活动,发现学生积极性也很高,很多学生除正常学习以外,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如钢琴、古筝、书法、绘画、摄影、写作、趣味数学等,并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长。充分开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发挥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学校原有各项活动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提高,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完全有条件达到的。
(一)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应包含的重要内容。学区应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我学区的办学理念是:主体性教育,发展性教育,研究性学习。
(二)开发校本课程是评估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 发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学区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估,我们组织设计了三套问卷,分别是:A、新时期小学学生的形象(用一句话或关键词来描述)。B、我们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C、我们的向往与未来(学校的发展,成长的快乐体验,面向未来的思考)。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分别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按照直接答卷、选项填空、与举手选择三种方式进行,并举行大规模访谈,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学区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品质的养成。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根据需要评估,经学区审议委员会集体审议,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一)珍爱生命,学会锻炼,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二)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三)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
(四)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门类 分为五大类。
1.社会教育类:升旗仪式,校班队会,节日纪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文明安全教育。
2.科技活动类:计算机、实验、发明、航模、车模、船模、考察、制作、天文、气象观察、动植物养殖。
活动体会的交流总结等,都由学生主体参与,并由学生形成过程性书面材料。在活动中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能力、经验储备,学会交往,懂得合作,思想净化、语言输出,综合素质在经历与实践中得到一次次提高。
(三)对教材二度开发并努力形成体系。开发课程,还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在师生使用的课本中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训练点,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开发的余地特别大,这应该是课程开发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新教材实施少走弯路,为了教师在使用讲义时方法手段上向新教材过渡,学校应组织教师在实践中提炼总结二度开发教材的典型经验,并形成系统的开发材料,为更多参加课改的教师提供先行参考。
校本教材作为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在地区不适应性。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出现了课程上许多的空白点,比如学生的行为能力、习惯的指导培养,对安全自护与自救等意识的养成等,都需要系统的读本对学生做规范的教育。读本的开发既要满足教育的需要,也要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既要通俗易懂避免说教,又要便于操作避免僵化。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形成纲要,再统一筛选编制。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插旗中学2008年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对于学校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特别是校本课程具体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则完全由学校来决定,是 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就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便捷的获取途径。一)校本课程的内容
七年级:基础健康知识 地方文化常识 心理教育 综合实践
八年级:面对侵害、伤害 青少年如何“自卫、自护、自救”
地方文化常识
心理教育
综合实践
九年级:人生观 价值观
自我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心理教育
综合实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人的行为总要受到一定的理念或观念的支配,因此要确保校本课程高效而优质地开发,首先必须树立先进的开发理念,具体目标如下:
学校目标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指学校发展及其特色建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满足学生的兴趣、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对课程开发的特殊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树立权变理念。所谓权变理念,是指在校本课程的开发环境和条件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情况下,因人因地同时因事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三)、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原则。
2、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原则。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
4、形成和体现办学特色的原则。
5、继承、学习和创新的原则。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途径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决策的过程、民主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的过程。采用经验性研究优化组合的一系列方法,采用“理论---实践---理论”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优化组合的系列方法。
五)、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廖增明
副组长:黄良志
吴庆锋
熊旭斌
周延国
组 员:朱志刚 肖志红 周四喜 胡 立 胡勇军唐志刚
黎中生 罗继锋
袁欢欢
王
健
李新国
卢彩红
周德君 七)、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王庄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和主体办学指导思想:发现学生个性潜力,让每个学生都成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以此为契机,树立学校品牌、开创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有个性、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成员
各教研组,学科组及全体教师
五、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校本教材应为资料包形式,以活动形式为主,力争编写为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五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5、挖掘区域资源。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
长: 田
涛
副组长: 李开军
姜曙光
成员: 鲍庆才
杨文成张
剑
于光涛
孟建民
尚立鹏
于光涛
徐
超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愿意。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
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教研组长做好监控、测评,参
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六)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授课教师的评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五看学生特长发展阶段成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分管领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搞好阶段验收、评价。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3、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4、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7、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