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体教研活动记录
集体教研活动记录
科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5月17日
教研组长:
参加人员:
教研主题:
一、教研内容:彩虹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观察、探索中了解彩虹现象的由来。
2、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尝试用多种方法制造“彩虹”,激发对自然界奇
妙现象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了解阳光与彩虹的关系,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
四、教学设计
1、谜语导入,激发孩子们情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老师今天给你们说一个谜语,谜底是 打一自然现象。“一座长桥架天空,太阳在西桥在东。红橙黄绿青篮紫,七种颜色绿在中。”谁猜到了谜底?你是怎么猜到的?你真聪明!好,这节科学课我们来更好地了解彩虹的形状、颜色、及形成。
2、探索新知。(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彩虹?
(2)根据彩虹出现的情况分析彩虹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3)总结彩虹形成的原因。
彩虹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引导学生造彩虹,找彩虹等实验,最终了解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夏天雨后,天空常常会出现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下雨以后,天空中悬浮着很多极小的水滴,太阳光沿着一定的角度射入这些小水滴里,会引起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然后又从水滴里射出来。太阳光(白光)射入水滴的时候,太阳光里所有的单色光都有着相同的入射角,但是折射的时候,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各不相同,于是就发生了色散现象,朝着这些小水滴看过去就会看见彩色的虹,虹的颜色总是红色在外,紫色在内依次排列的。
讨论要点:本课在教学设计时紧紧捉住了阳光和小水珠的同时出现,由自然现象做基础,借助三棱镜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阳光分解的过程。但由于对阳光的分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在学习新知识没有安排学生“自主探索”,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先实验,再一步一步理解阳光被分解的过程。
教研总结 :
光的分解和合成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建立在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的。认识彩虹的形成是学生对光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阳光能被分解这一理论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在把光的分解和合成的意义联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借助图片、实验等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光被分解了。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2010年9月18日 参加人员:四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
教研内容:万以上数的整理复习
教材分析:
通过这一阶段教学“万以上数的认识”,学生已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有了较深的了解。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这些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万以上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有个系统的梳理与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读写书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讨论要点:
1、学生对“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分辨不清,还应重点讲解,数位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它是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
2、注意理解“相邻”两个字,只有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才是10。
3、在写数时,学生往往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写“0”,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要一级一级的看,把题目看懂后,再一级一级的写,读数时,虽然只读一个“零”,但可能连续写几个“0”,要分别写出来。
4、求近似数很容易与改写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相混肴,应让学生理解二者的区别,把万以上的书改写用“万”“亿”作单位是直接省略尾数添上“万”或“亿”字。改写后只是计数单位变了,数字的大小不变;而求近似数不仅是省略尾数并在末尾加上“万”或“亿”字,在此之前还要用“四舍五入”法看一看尾数是直接省略还是向前一位进“1”,因此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了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5、省略“万”或“亿”为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需要注意的是要先分级,确定好是几位数(这样确定了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组内老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研讨氛围浓厚,对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对重难点有了很好的解决策略,达成了共识,为今后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篇:美术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
5月份教研活动记录(东校区美术组)
时间:2012年5月9日
地点:一(3)班
主题:《各式各样的椅子》集体备课(汤国娟主备)
参加人员:汤国娟、沈燕
活动过程
汤国娟:【教材分析】:椅子是与人们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物品,不仅能让人休息,同时可以美化居室、环境,另外它还是人类历史发展,文明进化的足迹。本课借助发生在有趣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引发他们对各种椅子造型艺术的兴趣,并能用各种方法、材料表现各种椅子形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椅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设计,敢于创造,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目标】: 1.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造型的椅子。2.能够设计出各种形状的椅子,初步学习运用绘画形式来现。3.培养学生爱设计,敢于创造,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椅子的造型设计.难点:设计造型独特的椅子.教具准备:范作、多媒体课件
沈燕:那么你打算如何突破重难点呢?
汤国娟:在造型设计的时候,我想通过欣赏、示范、学生参与让学生了解椅子的各种造型和组成部分。设计外形我想也在示范中让学生感受,至于想象创造则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了。
沈燕: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低年级中的确很重要,汤老师能注重这一点,学生一定受益匪浅。在示范设计时除了有创意的造型外,还应强调椅子的使用功能。因为在以前的教这一课是出现过孩子只想有创意而忽略了造型与与功能。汤国娟:【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那说到椅子的文化,你知道椅子的起源吗?
(汉魏以前,古人席地而坐,没有椅子„„)
2、师:今天我们所用到的椅子可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我们来比较一下看现代的椅子和传统的椅子之间有什么区别?
4、生:简单、实用„„
第二关:你挑我选
经过人们不断改进和设计,出现了许多类型的椅子。
椅子分类:
1.按材质分类: 2.按使用分类: 3.按行业分类:
(出示许多椅子的图片)
引导学生从造型、颜色、装饰等进行观察。了解不同的设计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和喜好。
(设计意图:在不同的选择中完成对椅子设计的实用、美观的欣赏进一步体会设计带来的不同感受)
第三关:先体验后表达
1.请学生体验不同材质的两把椅子并说说不同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从材质、造型上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步深入体验感受设计,了解不同的材料,造型在设计中的运用会产生不同感受)
第四关:猜猜想想
出示一组椅子图片,它们除了具备其本构造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同学们猜猜看,它们具备哪些独特的功能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探究出设计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三、激发灵感.想象设计
经过刚才的闯关游戏,同学们已经具有做设计师的能力了,不过怎样让自已的椅子有独特的个性呢?
现在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找找灵感。
请仔细看老师出示的图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椅子?它有什么独特的外形和独特的功能?
睁开眼睛,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脑海中的椅子。
(设计意图:结合自然,生活经验初步培养渗透学生的设计意识.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四,学生作业
1.从外形、装饰、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椅子。
2.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大胆尝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能力)
五.评价
1.互评、自评,师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
沈燕:外形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教师再设计。师生共同设计,让学生明确同一钟表可以有不同的外形设计。
沈艳:以“店铺”的形式展示作品,还是能够体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的,学生评比的同时最后教师一定要有总结性的评价让学生从造型或色彩等方面有一定的正确的、发展性的认识。
汤国娟:板书我想这样设计:
整体外形
外形结构
汤国娟:大家对<<各式各样的椅子>>一课的都作了自己的解读和分析,并对集体备课中的一些环节或重难点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恳请大家在我上课之后再提出各自的宝贵意见,我也将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
活动效果:本周以二年级<<各式各样的椅子>>作为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课的内容。在教材研讨的基础上,这次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破、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等方面开展详细的研讨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提高教师对教材认知程度,从而确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2013年9月28日 主 备 人:李忠省 教研组长:李正新
参加人员:四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 教研内容:三角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对于三角形,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缺乏对于三角形知识的系统的深入了解。教材以真实的现场实物为素材,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分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及三角形高的作法。为以后学习空间图形做好准备。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不同标准的分类。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及会做三角形的高。
3、通过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学会用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及三角形高的做法。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突破:充分利用学生的关于三角形的生活经验,借助直观操作,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讨论要点:
1、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利用三角形与四边形学具,在学生动手拉一拉中,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2、关于三角形的分类,使学生明确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标准,并掌握各类的特点。
3、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引导学生用量一量、拼一拼等多种方法探究,并渗透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方法。
4、在探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引导学生利用不同长度的小棒任意摆三角形,在摆的过程中体验不是任意三角形都可以围成三角形,通过归纳所有情况得出结论,突破难点。
5、关于三角形的高,要通过画图讲解。在理解什么是三角形高的基础上学会做各种三角形指定底边的高
6、练习形式要多样化,设计不同层次、不同梯度、不同类型的题目,面向全体学生。
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各抒己见,教研气氛热烈。通过讨论,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优化了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
第五篇: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主题:期中考试
参加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 教研时间:2016.10.10下午第八节课 教研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教研过程:
1、统一进度全体语文组本周主要在于试卷即字音、字形试卷的讲解,同时个别班级可以适当增加对于作文的训练
2、统一期中考试题型 ①字音、字形各一道 ②课下文言文的注释
③课外文言文 文言实词、断句、文言文大意理解、文言翻译 ④文本类文本阅读 ⑤记述文的作文
3、心态调整,鼓励全体老师克服困难,打好攻坚战。
教研启示:
各位老师认真负责,同时对于考试进度把我十分精准,服从学校统一安排,为学生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