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似重于形似——对2016年广州“一测”作文题的几点思考
神似重于形似
——对2016年广州“一测”作文题的几点思考(上)广州市高三语文中心组
1.任务驱动型作文,力避假大空
2016年广州“一测”作文题在形式上是严格按照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的形式而设置,旨在努力创设高考考试的真实情景,为考生参加6月份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实战演练准备。“一测”作文题与2015年全国课标卷甲卷作文命题“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十分相似,都是“材料 写作要求”的命题形式,并且在写作要求里增加了包含着具体要求的任务型指令,故被称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本次写作任务是“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这就规定了考生写作时必须在三则新闻中做出选择判断,并阐明理由,在比较中思辨说理;阐述三则新闻中哪个最有温度和人情味,更值得登报宣扬。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真实的写作任务,能较好地规避宿构和套作,更好地解决考场作文“假、大、空”等问题,这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
2.倡正能重温暖,与全国卷导向一致
与全国卷的“形似”是“一测”作文题的一个亮点,但更大的亮点却在“神似”上。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作文材料的表述“当代风采人物”事迹是用了概括性、结论性的语言,考生不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即可直接引用写作。而“一测”作文题材料的表述则吸取了2015年全国课标乙卷作文题的优点。作文题中的三则新闻材料是客观陈述,而没有直接点明“温度和人情味”体现在哪里,需要考生对材料中的“暖点”进行分析、提炼与概括,也就是考生要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材料的含意,才能更好地阐述其更适合刊登在《暖闻》专栏上的理由,这与2015年全国课标乙卷“女儿举报父亲”作文材料的表述方式一致,更能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
“一测”作文题材料中的三条新闻都充满了正能量,都有温情和人情味,都有很高的新闻价值。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医患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社会背景,弘扬主旋律,提倡正能量,让考生用温暖的视觉来看问题、思考问题,这与近年全国课标卷作文题的导向是一致的。3.三角度没有优劣之分,但必选其一
写好考场作文的第一要务是有的放矢——根据作文的要求而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更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写作中完成题目所布置的任务。“一测”考场作文必须写“为《暖闻》专栏选新闻”,所选的新闻一定是“油条哥”“父亲看儿子”“宽容有过失的孩子”三则中的一则。当然,三则新闻可以任选其一来写,选哪一条,都是可以的,不存在选哪条才是最好的,选哪条是最不好的,角度没有优劣之分。但是,不能选择两则,也不宜对三则新闻泛泛而论,更不能认为三则新闻“都合适”,而是要突出“更合适”。
扣紧材料是写好考场作文的第二要务。如有一篇考场作文开篇写道:“父亲探儿,千里迢迢,却能替儿考虑,挂号得见,令人感动;男孩跌倒,不慎损画,主办方却呵护其幼小的心灵,以备案而终,令人赞叹!但有一青年多年如一日,坚持把健康新鲜的食品提供给顾客,保障了每一位顾客的健康,以自己能做的事服务大众,实在更能让人暖心!”小作者紧扣材料,开门见山,实为难得的好文,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不给高分也难。
考场作文一
守望良知 方为温暖之壤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18)班 何琰妍
喧嚣世事,匆匆疾行的人群于淡漠的面容背后的一颗柔软之心,似乎渐变冰冷,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社会,亦不是社会原有的模样;所以一则温暖的新闻对融化心中冷冷的防备,催生爱与善的花蕾,是何等重要。
一个因儿子太忙而挂号等候的老人,一次画展上贴心而关怀的对孩童无心之过的处理方式,都如一缕春风动人;但,总觉得无法再撼动内心深处的冰层。只有“油条哥”的新闻放在面前时,才觉不但温暖,而且有一丝辛辣令我们心中一跳,以“反思”为名的力量正凿开坚硬的心房。
因为它不似其他两则新闻一般仅是充盈人情温暖,如同悬于半空的扑面柔雾,而是直接叩问沉寂已久的道德底线,从最基本处亦最深处唤醒内心的另一只眼睛。我们已缺失感知温暖的能力久矣,更别说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迟钝间,竟已不知连最基本的良心都在被浮华日益噬灭。那位炸油条的青年,实际上极普通,但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却仍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底线,无异于给混沌麻木的我们一记警响。我们看着他,他便如良心之塔上的小小守望者,点亮自己的那份火把,不大,却足够明亮,足够给蛰伏于黑暗中的心房最直接的温暖。最强烈的破土冲动,方可打开以温暖看待世间的眼睛。
若连对基本的良知与道德底线都仍麻木的人,又怎能期待他们有感知其他人情温暖的能力?悲哀的是,当今社会在一次又一次道德的考验中尴尬地下调良知的底线,培育温暖人情的土壤——良知与道德,都已渐渐封存了,难道不需要“油条哥”这样坚守良知、走出黑暗的人物来打开麻木淡漠已久的心房吗?在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日,他并无抱着“随波逐流”之意,也无贪图小利之念,纵使自己只是普通的小贩,仍知良心之可贵、待人之真诚,难道不是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与鼓励么? 熊培云有言:“心地温暖者,亦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温暖与善意从不会凭空而生,这位守望着良知底线的油条哥,便是身体力行地为我们空荡的心房铺上肥沃的土壤。保住岌岌可危的底线,以一点光明烛照破土的希望,方终有生长出善意温暖的可能,方终能重拾内心温暖,亦以温暖待人待世。
德不孤,必有邻。其人之守望,终相信并不孤单,而是美好的先曲,温暖滋生之土壤,睁开我们另一只充满温暖的眼,看见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教师点评
文章的标题“守望良知,方为温暖之壤”统摄全篇,表达了对良知的渴望和良知对温暖的影响。【专业点评】
第一段写令人忧虑的社会现状,凸显新闻中温暖的力量,紧扣“任务型写作”的“任务”要求,落笔不凡;第二、三段用形象的语言比较了三则材料中温暖力量的差异,写出“油条哥”良知的重量;第四段分析在最基本的良心亦可能被浮华日益噬灭的背景下,“油条哥”所彰显出来的极普通却足够明亮的光芒;第五段联系当下培养良知的土壤渐冻的社会现实,再次论证“油条哥”良知温暖的力量;第六段又以熊培云的名言引出“油条哥”对现实巨大的影响;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展望未来,给文章增添亮色。
文章切合题意,思考深入,体现出考生较高的思想水平;论证层层推进,渐次显现出逻辑的力量;语言洗练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教师 田士军)【业余点评】
这是一篇有思考、有文采的作文。
命题中藏有多个思想的引爆点:恶劣医患关系中的职业精神,金钱至上中的儿童关怀,伪劣盛行中的良心油条,乃至温暖新闻中的冷暖关系,都能开启思考之门。作者选择了“油条哥”的守望良知,触及了当今社会最为深切的痛点,反映了对暖闻的冷思考。尽管由于教育背景、社会经验和言说空间的局限,作者还不能深入到底,但对社会良知的关切,已经难能可贵。作者的文字成熟却不老气,“充盈”、“冰层”、“叩问”、“噬灭”、“警响”、“封存”等语言,显得老练而又新鲜。
当然,作者在做排他性选择时,给出的“权衡”还略嫌不足。而像“我们已缺失感知温暖的能力久矣,更别说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这样的判断是有问题的——“温暖”的问题出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和“感知侧”。在“仍知良心之可贵、待人之真诚”这一句子中,“待人之真诚”不如“真诚之可珍”准确。(评论员 何龙)考场作文二
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1)班 朱童
珍贵名画被人损坏,习惯阴谋的心灵会为它自动补全索要赔偿对簿公堂的结局。然而,我们本可以拥有另一种思维。主办方的体谅与宽恕,驱散我们习以为常的暴躁与冷漠,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所有曾习惯阴冷的眼睛。我愿将它刊登于《暖闻》专栏,因为我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最温暖的目光,是宽恕的目光。“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早在千年以前,孔子便阐释了宽恕的重要。因为我们都会犯错,所以原谅他人就是原谅可能犯错的自己;社会生活满是摩擦,收起下意识的指责,便会温暖一颗局促的心灵,于是,主办方不予追究的宽恕格外温暖,他们是受损方,他们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但面对畏缩惶恐的少年,他们仍选择了理解与原谅。这不仅省去了针锋相对时双方共受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小小少年的心头将不再有阴霾。不难想象,当他长大后,当他面临同样的抉择,他同样也会选择宽恕,选择温暖一颗心灵。“伟大的人有两颗心灵,一颗用来流血,一颗用来宽恕”,纪伯伦如是言。宽恕,它是如此温暖,既拔除了自己心中的荆棘,也让他人感受到世界的善意。愿它温暖你的眼睛,让你的眼角捕捉到一幅受损的画时,流露出温暖的宽恕。
最温暖的视角,是带有善意的视角。主办方对少年行为的理解没有沾上一丝恶意。善意或恶意的视角,让你眼中的世界大有不同。主办方认为男孩是认真看画无意为之,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游客便都一般善良;但若恶意揣度,那所有游客便都是潜在的危险因子。要警戒,要防卫,也许为画作加上厚罩,也许再不敢办展。从此戴上怀疑的眼镜,逢人便分享世风日下、人心险恶……这防备的眼神多么熟悉,在无数次欺诈碰瓷、背信弃德的“冰闻”后,多少人无师自通,又有多少人用这恶意污染另一双眼眸?所以,我愿这束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你再次用带有温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如今我们常叹息世事艰辛。有人不恕:车主被开罚单后痛骂交警全家不依不饶;路上一点碰擦便怒火大发誓要你死我活。有人怀疑:他们用最大的恶意看待世界,孝子是装的,好人是为了博出名;他们甚至赞颂恶人至少“真实”。我们的社会,急速发展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习惯了冷漠与暴躁?我看见许多人对他人满是防备,我看见许多人对世界满是怀疑,我看见许多人的眼角挂满冰霜。
所以,我想让这幅破损的画登于《暖闻》,尽管它不曲折不刺激,但我想用这样的宽容与善良温暖许多冰冻的心灵。我想让暖流在人心之间流淌,我想让这样的事有一天,不再成为新闻。
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一幅破损的画绽放美丽。【专业点评】
文章标题“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形象生动,既紧扣材料,又统领全文。第一段,运用对比,巧妙地引述材料。第二段,表明自己的选择并提出观点。第三、四段由宽恕和善意两个并列层次展开,运用诗意化的语言阐述了宽恕和善意给人们带来的暖意。第五、六段用冰冷的现实从反面进一步论证宽恕和善意的可贵。结尾一句再次强调了作者的观点。
文章切合题意,思考深刻,灵活运用演绎说理、假设说理等多种方法,体现作者的独立思考;语言富有意蕴,处处体现作者丰厚的积淀。美中不足的是三则新闻之间的权衡体现得尚不够充分,但瑕不掩瑜。(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教师 林少玲)【业余点评】
坦白说,阅读材料的第一感觉,我也认为第三则是唯一有可能入选“暖闻”的新闻。因为它有两歧的解读:宽恕,或追究,两种选择的合理性都需要细节来支撑。男孩因何失误?主办方不追究的效应如何?并不能一概而论。
类似的新闻很多:民工偷吃实验培育的天价葡萄,游客摘走唯一的研究用油菜花,参观者将千百展示的蝴蝶捕捉殆尽……不追究是一种极端选择,对簿公堂赔偿是另一种极端,两者之间还有虽不要求赔偿但提出道德谴责,或要求监护人加强公德教育,等等选择。世界并非黑白两分。本文作者显然把选择极端化了,似乎追究责任就是“习惯阴谋”,选择宽恕才是大善至公。发言之先,已对新闻进行了“脑补”。同情于作者的美好想象,但也慨叹于少年思维的单面。(副研究员 杨早)
仿写同题作文 我选良心“油条哥” 何龙
在这三则新闻中,我选择良心“油条哥”。
“暖闻”是给人带来温暖的新闻。好的“暖闻”既要有温度,也要有深度。气候越寒冷,温暖越宝贵。在酷热天气里,温暖就不被需要。因而好的“暖闻”又是有对比度的新闻。
新闻除了时效性、显著性、奇特性等等之外,还有认知性。让人们通过报道对社会现实和事物缘由有更深更广的认识,这种新闻才更有深度。
“暖闻”也一样。一般“暖闻”就是一堆篝火,只能给你短暂甚至迷幻般的温暖;当你离开篝火时,寒气将卷“冷”重来。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让环境改善、从而让温暖持久的“暖气”。在点篝火与用暖气、划火柴与开电灯之间,隔着一个名为“思考”的卷帘。
父亲挂号见当医生的儿子,反映了儿子可贵的职业精神。但父亲为何非要在上班时间见儿子?这是不是在浪费就诊时间?这一新闻在反映职业精神的同时,却深藏着“反职业精神”。但一般人很难发现潜藏“暖闻”之中的“冷意”。也许记者想表现类似“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但相信大禹进一下家门,不会费太多的时间。完全不进家门既显矫情,也不符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式修为主张。
主办方不追究男孩跌损名画的新闻,表现了人性的温暖。可是在陈列众多珍贵名画的展览馆,为何没有足够的保护预案,孩子为何无人看护。在这一“暖闻”的暖风吹拂下,一般受众很难有这样的反思。
对“油条哥”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的新闻,也许有人会像白岩松那样发出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 是的,不制作和售卖有害健康食品是道德底线,本不应成为“暖闻”。但“反常”是新闻的价值要素之一:当有害食品不断出现、底线常被击穿时,这个良心“油条哥”自然就成为“暖闻”了。
没有寒意,也就没有暖的意义。庄子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说的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具有相对性。
“油条哥”新闻不仅展示了瞬间的暖意,还能触发人们对良心的拷问,对监管的质疑。冷中有暖,暖中有冷,冷暖互见,触动思考,引发改良,这应该是“暖闻”的最高境界。
第二篇:对07安徽高考作文题的几点思考
对07安徽高考作文题的几点思考
安徽定远二中丁绍武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过去,锣鼓声歇,硝烟散尽,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风平浪静之中暗流涌动,因为明年的高考还会继续。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对过去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对刚过去的喧嚣印象最深的,就是高考作文。07年6月8日央视邀请著名作家毕淑敏、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做客《东方时空》,谈07高考作文。节目中我们看到新浪对18000多网民的调查显示,2007年最难以创新的作文题,也就是最难发挥的作文题,排名第一的是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第二是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第三是湖北卷《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第四全国卷《摔了一跤》看图作文,最后一个排名第五的是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安徽的作文题因为最难写受到一致的批评,认为出得最没有水平,出题目的人受到网民的责难,甚至受到辱骂。这里我们选择一些网民的言论如下:
安徽题 1:不利于思辩能力的发挥。2:文体的制约性太强。3:有逼人写虚假内容之嫌。
安徽的作文题目本来就不通,让考生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写好,只能说是让考生碰运气,可以说典型的垃圾题
安徽高考作文一定是怪老头命题的,“提篮”我以为是讨饭的呢,春光又是什么意思,是踏着春光吗?我们十几岁的孩子谁见过提篮的人.想想今年我们安徽的作文真不好写呀!(我今年大一)同情我参
加高考的安徽兄弟们!
安徽高考作文是戏弄人,不知是怎样通过审定的?
安徽提篮要饭的倒是蛮多,大概都是被安徽高考给折腾的.安徽的出题者应该自杀以谢安徽莘莘学子和他们的母亲!安徽省的作文题目好难,想了半天也没找到好的切入点.„„
看到这些批评、责难的话,不知道各位语文老师会怎么想。如果发出批评声音的是学生、家长,我觉得可以理解,因为一直以来谁都可以对语文说三道四的,似乎谁都懂作文,就是语文老师不懂。但事实上持批评态度的也有很多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这实在是很可悲的事。我很想为出题目的人说句公道话:题目出的好!非常好!为什么?如果题目叫《看妈妈》,那么很多人就觉得好写了,题目也是好题目了:表达感恩之情,有内容可写,又有高尚感情;如果题目叫《提篮鸡蛋看妈妈》,或者叫《提篮脑白金看妈妈》,那么很多人也不会觉得难写的,但偏偏是《提篮春光看妈妈》!我觉得,这题目不仅要我们表达感恩之情,而且要认识到感恩之情的美好,并且美好的表达感恩之情!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文区别于英语作文的最重要之处,就是英语作文强调的是文法,既工具性。语文作文就是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即表达美好的感情,美好的表达感情!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中,我们运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概念,其实这些概念是权宜之用,主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文体。记叙文、说明
文、议论文,都是散文。高考作文要求中“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就是从“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的角度来作要求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看高考作文,很多时候学生实际上就是写散文,或叙事散文,或写景散文,或议论散文。而散文强调的一是真情,一是美好的表达。什么是美好的表达?就是结构与内容的和谐,技巧与真情的统一。语文的人文性就是真情与审美。感悟阅读的真情、艺术,艺术的表达社会、人生、生活的真情。学习语文,学习文学艺术,学了十多年,而写不出一篇几百字的散文,实在交代不过去!学生,家长,老师,实在都不应该对《提篮春光看妈妈》说三道四!2007年06月18日《新安晚报》的一篇报道耐人寻味。内容如下:
昨日下午,我省2007年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已经全部结束。记者从有关人士处获悉,今年备受争议的高考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平均得分为42分,与去年的作文得分基本持平。预计今年高考语文科目考生的平均得分不会低于去年。
6月7日中午,当考生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带出考场后,《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命题作文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一片争议,很多考生也对自己在写作上的表现持不乐观态度。但从日前统计的作文得分数据来看,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昨日作文阅卷已经全部结束,我省考生的平均得分为42分,并不是考生所想象中那么低,与去年的作文得分基本持平。据悉,今年的作文阅卷中出现了两个满分作文,也有数个零分作文,3分、5分的作文也不少。这些作文大多是空白,或者只写了个标题。
“42分的平均得分与今年阅卷的尺度适当放宽也有一定的关系。”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考试结束后,社会上对作文一致喊“难”,有鉴于此,阅卷专家组在制订评分细则时适当放宽了作文的评分标准,对各种类型的题材和体裁都兼容并包。据了解,从目前的阅卷来看,今年的语文科目平均分将与去年的分数持平。
这则报道很值得我们思考。
这则报道首先反映出的信息是,学生写的作文普遍不好。为什么写不好呢。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生活感受、感悟。关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这里就不要说了,大纲,新课标,教材都有明确要求,大家,小家,均有共识。但实际教学中,有几个老师这样教的,学生这样学的,写的?说大道理,复述经典,假、大、空话,华丽辞藻,形式刻意求新„„反正就是没有真情,没有真情,怎么有善,有美?!
中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感受、感悟,这有多种的原因,其一,中学生多年龄偏小,心理感情的发展跟不上课本要求的感情体验广度、深度;
其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公主、皇帝角色意识强烈,觉得受到关爱是应该的,没有感激感恩的情感;
其三,家长、学校、社会过多地关注学习、考试、分数,学习以外的生活体验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也是学生情感体验不够的一个原因;
其四,作文训练中,过多的命制类作文,与学生生活脱节,也不利于学生写出充满真情的作文来。
关注生活,关注真情,这是我们的第一反思。
没有真情,就不会有审美体验,更不会有美好的表达。有真情,有美好的生活体验,还要学会美好的表达。学生不会美好的表达,也写不出高水平的作文。平时作文训练,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作文
是精神活动,是创造活动,是艺术活动,不能随便对待。这种态度可以提高学生关注生活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净化心灵,培养美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写出真、善、美的散文。这是我们对安徽高考作文失败的第二个反思。
什么样的作文题目是好题目?上述央视节目中于树泉老师认为:作为一份比较好的高考作文题,它应该是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他都有的可写,他都能够下笔,这是之一。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它应该有限制性,学生还是应该在高考作文历来被称为带着镣铐的舞蹈,有了这个限制以后,学生在限制的条件下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我觉得这种限制和开放的结合,两者如果找到个一个非常的契合点,这个应该是最好的考场作文。毕淑敏认为:题目不能太大了,太大就天马行空了,没有边际了,也不能太小,因为我们国家幅员广大,所以城乡的差别、南北的差别,这一个题目要让学生们都有的可说、有的可写,这个也特别重要。在我心目中一个好的题目可能一方面要考察出考生的思辨的能力,还有要能考察出他占有的资料,他知识库里有多少宝藏储存在那里。第三点,有他个人发挥的部分,能够有他个人的切身的感受,那种最活灵活现的自我体检,我觉得这三者结合起来,如果一个题目能提供这样一个疆场,让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最好的一方面表演出来,我想就是好题目了——这是从出题目的角度说的。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给学生表现生活的机会,只有生活,学生才能都有话说,才能“有个人的切身的感受,那种最活灵活现的自我体检”,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现生活要有限制,所谓“带着
镣铐的舞蹈”,就是要有一定的规范,内容与结构和谐的规范,语言与思想完美结合的规范。江苏卷的《怀想天空》,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湖南卷的《诗意的生活》,等等,都是好题目,都是强调生活真情,都是强调美好的表达生活真情,学生也写出了很多好文章,网上可以看得到的。而我们安徽同样的好题目却受到那么多的批评、责难,满分作文只有两篇,这就要求我们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这是对上述报道的第三个反思。
学生写不出好文章,阅卷时放宽尺度,这一点我们没有参加阅卷,不能妄加猜测。不过学生作文考试成绩确实与老师的阅卷有很大的关系。作文阅卷有客观的评分标准,我们假设每个老师都能按客观的标准来阅卷,关键是阅卷的时间。一篇作文看下来,要多少时间?我们觉得要准确评价一篇文章,三分钟是要的,考虑到高考的特殊性,两分钟总得要,因为一篇作文六十分,一分钟就打发,有点说不过去。这样算下来,全省四十多万份试卷,十天阅完,这工作量实在不小。我们可以不关心高考阅卷,关键是我们平时批阅作文要认真对待,不能降低要求。只有平时高标准要求学生,考试学生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这是我们的第四个反思。
总之,高考之后,反思一下我们安徽高考作文,是有意义的,一是想给受批评的出题目人说句公道话,二是反思我们作文教学的,因为高考还要来,语文学生还要学,我们还要教。
联系电话***
0550-4024546
电子信箱anhuidydsw911@yahoo.com.cn
第三篇:对广州国税文化建设中共性文化的一点思考
对广州国税文化建设中共性文化的一点思考
税务文化是税务与文化的结合体,是税务活动的文化表现。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是国家税务总局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举措。作为广州国税来说,建设广州国税税务文化,就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建设一种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就是要在日常税收工作中引进先进文化理念,构筑既有厚重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具有广州特色的税务文化体系,最终形成广大税务干部职工一致认同的精神文明追求、人生价值取向和规范行为准则。
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广州国税的税务文化建设至少要体现国家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门、国家执法部门三个方面的共性文化。
一是国家政府机关的共性文化。广州国税作为国家政府机关,必然会形成国家机关文化,也就是机关作风。而机关作风事关党的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党风政风的具体表现,是执政能力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环境的存在形式,是政策贯彻的可靠保证。国税机关作风存在于国税系统各个层次的每一位干部身上,贯穿于国税工作、生活、学习的各项行为活动之中,体现在组织和干部的态度、言行、工作质量与效率等方方面面上。税制改革以来,通过多年文明创建、行风评议、党风廉政教育等工作,广州国税的机关作风得到显著改善,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高,社会形象明显提升,在税务系统内外取得了诸多荣誉。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如何切实解决好机关作风建设中经常反复的问题?二是如何实现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化管理?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国税文化的建设。国税文化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现实问题的“良药”,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前进中问题的“妙方”。
二是公共服务部门的共性文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把权力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促使以往的“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广州国税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理所应当遵循这个新的方针,以建设服务型部门为己任。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就是要体现人本、责任、法治、透明、务实。要以纳税人为本,理解纳税人、了解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形成良好的纳税环境。同时,要始终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规范行为,依法治税,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努力做到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税务”。对待工作要踏踏实实学习,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何事,都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落到实处。作为税务执法部门,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纳税人为本,优化服务
手段,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还权纳税人,搭建精细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国家执法部门的共性文化。广州国税作为国家执法部门,代表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利益,在执行公务时必须严格遵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依法治税要求,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要高度负责,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工作做到位。与此同时,要加强国家执法部门自身的道德修养,良好作风直接关系国家形象和法制质量。税务部门是代表国家执法,每一个税务干部手里的执法权能否正确执行,既事关单位的形象,又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广州国税作为担负着“为国聚财、执法为民”的重任的国家执法部门,这就需要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要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跟国税特点、国税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使广大国税干部思廉、明志、养德、敬业,努力提高国税干部在社会公众德的威信,努力营造国税机关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努力打造廉洁高效和谐国税形象,逐步形成廉政建设推动和谐国税发展的新格局。
税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积累,最终实现飞跃,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广州国税税务文化建设必须克服一蹴而就、一哄而上的思想,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长期坚持。同时,必须要结合自身性质、担负责任和文
化共性,正确把握大方向,务必做到税务文化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宏观环境和广州国税持续发展要求。通过税务文化建设,进一步坚持依法治税、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反腐倡廉,提高各级税务机关的整体素质,树立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为税收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第四篇:对广州国税文化建设中共性文化的一点思考
对广州国税文化建设中共性文化的一点思考
税务文化是税务与文化的结合体,是税务活动的文化表现。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是国家税务总局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举措。作为广州国税来说,建设广州国税税务文化,就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建设一种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就是要在日常税收工作中引进先进文化理念,构筑既有厚重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具有广州特色的税务文化体系,最终形成广大税务干部职工一致认同的精神文明追求、人生价值取向和规范行为准则。
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广州国税的税务文化建设至少要体现国家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门、国家执法部门三个方面的共性文化。
一是国家政府机关的共性文化。广州国税作为国家政府机关,必然会形成国家机关文化,也就是机关作风。而机关作风事关党的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党风政风的具体表现,是执政能力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环境的存在形式,是政策贯彻的可靠保证。国税机关作风存在于国税系统各个层次的每一位干部身上,贯穿于国税工作、生活、学习的各项行为活动之中,体现在组织和干部的态度、言行、工作质量与效率等方方面面上。税制改革以来,通过多年文明创建、行风评议、党风廉政教育等工作,广州国税的机关作风得到显著改善,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高,社会形象明显提升,在税务系统内外取得了诸多荣誉。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如何切实解决好机关作风建设中经常反复的问题?二是如何实现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化管理?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国税文化的建设。国税文化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现实问题的“良药”,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前进中问题的“妙方”。
二是公共服务部门的共性文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把权力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促使以往的“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广州国税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理所应当遵循这个新的方针,以建设服务型部门为己任。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就是要体现人本、责任、法治、透明、务实。要以纳税人为本,理解纳税人、了解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形成良好的纳税环境。同时,要始终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规范行为,依法治税,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努力做到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税务”。对待工作要踏踏实实学习,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何事,都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落到实处。作为税务执法部门,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纳税人为本,优化服务手段,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还权纳税人,搭建精细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国家执法部门的共性文化。广州国税作为国家执法部门,代表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利益,在执行公务时必须严格遵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依法治税要求,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要高度负责,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工作做到位。与此同时,要加强国家执法部门自身的道德修养,良好作风直接关系国家形象和法制质量。税务部门是代表国家执法,每一个税务干部手里的执法权能否正确执行,既事关单位的形象,又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广州国税作为担负着“为国聚财、执法为民”的重任的国家执法部门,这就需要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要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跟国税特点、国税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使广大国税干部思廉、明志、养德、敬业,努力提高国税干部在社会公众德的威信,努力营造国税机关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努力打造廉洁高效和谐国税形象,逐步形成廉政建设推动和谐国税发展的新格局。
税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积累,最终实现飞跃,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广州国税税务文化建设必须克服一蹴而就、一哄而上的思想,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长期坚持。同时,必须要结合自身性质、担负责任和文化共性,正确把握大方向,务必做到税务文化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宏观环境和广州国税持续发展要求。通过税务文化建设,进一步坚持依法治税、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反腐倡廉,提高各级税务机关的整体素质,树立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为税收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第五篇:德国职业教育对广州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德国职业教育对广州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与思考
作者:陈业彪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9期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局属技师学院及相关处室人员一行15人,于2011年4月9日至4月29日,赴德进行了为期二十一天的学习考察,笔者带团前往,亲临其境,收获颇丰,德国职业教育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双元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纵观目前广州市技工教育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建设是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之所在,德国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尤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概况
1.法规政策体系健全
立法是德国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德国通过立法手段,把对职教教师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和考核标准以及进修培训制度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面的法令或协议,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法规。
2.师资培养体系先进
德国职教师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傅)。
职业学校专职教师的资格要求很严,既要有相当熟练的职业(专业)技能,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必须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师范教育,并通过国家的两次考试。他们的培养过程大致如下:有志于成为职业技术学校专职教师的学生中学毕业后,进入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常设在综合性大学之中,本科层次,学制一般规定为四年),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就必须接受一年的正规双元制培训,在大学教育期间仍有若干周学校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大学学习结束时,由各大学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第一次国家考试,合格者取得实习教师的身份,进入州政府开办的教师实习学院,度过两年的教学实习期。在这两年里,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相应的职业学校里由导师带领实习教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实习学院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学习掌握教育理论。顺利完成这两年实习教学和师范理论学习任务的实习教师,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可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应聘去职业学校独立任教。
企业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的实训(实习、技能培训)指导教师(师傅)则既要具有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企业中的实训教师资格,必须是技术员学校或师傅学校毕业的,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及相应文凭,有5年以上的生产实践经验,并经过200多学时的教育学专业培训。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博士毕业,在企业工作5年。
由此可见,德国职业教育学校专职教师的培养过程长,要求规格高,目标规范明确,计划详尽周到,方法扎实有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员一旦毕业,就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职业功底和很高的业务素质。其缺点是教师的就业时间较晚,一般人要到三十岁左右,才能得到这份职业。但由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收入很高,与高等院校完全一样,又享有国家公务员的各种优厚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仍有较多的人极愿加入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
3.继续教育体系完备
在德国,尤为注重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法》和《教师培养法》都有明确规定,要求职教师资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和规范的继续教育,各州针对继续教育均有系统的激励措施、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进修内容。一般来讲,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和学校内部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二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较灵活,根据学校的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时间较为灵活。学校的培训更贴近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现在德国有些州把经费尽可能地拨给学校,以促进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另外,德国还把进修与评定教师日常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督促检查教师的日常工作,帮助教师找出业务上的不足和进修方向,而且还有利于进修质量的提高。
二、广州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
目前,由于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准入标准的不统一,技工院校教师来源有职业技术师范学校、普通高校、企业技术人员、技校留校生、兼职教师等多种渠道,所以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数量结构性失衡。据统计,局属技师学院教职工的学历结构中,本科及以上教职工的比例只有60.72%,大专的占21.60%,大专以下的占17.68%;职称比例中,高级职称的占5.62%,中级职称的占22.21%,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72.17%;技能等级比例中,高级工及以上的占43.98%,其中,专职教师高级工及以上的也只有60.21%。
教师遴选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和师资待遇等影响,技工院校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技工院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准入程序,一些素质较高的、专家型的企业人才引进时,常会遇到人事制度方面的阻力,妨碍了优秀师源的吸纳。已经入职的教师则90%以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在大学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到企业、学校实习实践很少,很多新教师上岗前对自己即将工作的环境、工作性质一无所知,企业实践经验远远不足,师资质量水平难以保证。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有偏差
广州市各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已经逐步加大力度,不断改革创新,“走出去,请进来”,不定期展开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但并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教师职称评审、素质提高等项目中对教师能力的描述笼统、难以操作和把握,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缓慢。这与德国重视职教师资标准的开发和制定大相径庭。在德国,有比较完备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任职资格制度、聘任制度等,对职教教师培养规格的规定,是通过严格的培养制度达成的,而没有太多务虚的描述。师资队伍良性而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督促与保障,包括职教师资标准的制定、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我们这方面工作还显得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不完善
职后培训是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保持先进性、生命力、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在德国,职教师资的职后培训是一项法制化、正规化的长期任务。目前,广州市技工院校的教师职后培训却表现出时有时无、无计划、不规范等现象,缺少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规划。
现有的教师培训活动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所培训的内容没有自主选择权,很多培训是作为任务、考核条件、评价标准必须完成的,以至于教师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脱节,教师本人也逐渐淡漠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评价的结果不能说明教师培训的实效以及被评价教师的素质能力实况。企业培训方面,虽然各技工院校已经认识到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的重要性,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将教师每年的企业实践经历列入工作考核指标,但实际的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技工院校师资数量不足,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企业实践时间不足;其次,由于学校与企业并没有硬性的培训规定协议,教师需要自己联系企业进行实践,可操作性难度大。
三、广州技工教育师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健全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制度保障
当前,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尚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建议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以《广州市技工院校名专业评审、名教师评选办法》为突破口,开展名师评审工作,为广大技工院校教师树立榜样。进而逐步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创设制度和政策环境。
在师资准入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技工院校师资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制定包含学历资格、技能资格、从教资格以及企业实践经历在内的入职准则,严把入口关,确保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具体而言,专职教师必须在专业理论上达到本科以上的学历要求,专业技能达到高级工及以上的水准,并具有足够时间的企业实践,还必须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使其实践技能和经验能为技工教育服务。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明确兼职教师的录用条件,完善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解决好兼职教师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在职称评聘制度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技工学校的特点和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要求,制订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实行分类评审。把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必备条件,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所获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师资继续教育制度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师资继续培训制度,对技工教育系统内师资队伍的学历提升、技能升级、实习实践、职业培训等给予制度保障。对师资个人参与继续教育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对完成继续教育工作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以此激发教师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
2.制定技工教育师资建设规划
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引导师资队伍良性发展,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提升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应积极探索形成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体系,全面保障全市技工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师资结构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在师资队伍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结合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统筹制定《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师资建设规划》,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技工教育师资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技能等方面的结构给予优化。明确师资引进、师资培训方面的工作目标,促进技工教育师资队伍的科学发展。
在师资培训方面,建议有关部门统筹制定《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师资培训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培训目标体系,创新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开发引进系统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及教材,建立师资培训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建议各技工院校根据本校师资队伍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广州市技工教育师资培训计划目标,制定短期至长期的师资队伍培训规划,保障学校师资队伍质量不断进步发展。
3.开拓技工教育师资培养多元途径
随着广州技工教育规模的扩大,如何及时有效地补充合格教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和补充专任教师,建议广州技工教育系统继续推进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接受对口院校毕业生实习工作,不断促进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和新教师的遴选工作;二是加强师资
培训,建议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积极探索搭建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广州市校企合作联盟委员会作用,与行业企业协商,鼓励其承担技工院校师资培养任务,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争取政策、资金、税收优惠等条件;三是外聘兼职教师,建议各技工院校多渠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兼职任教。
师资培养重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建议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训,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为技工院校教师讲解技术知识,提供相应先进设备及有关资料,安排教师参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践。同时,接受培训的技工院校教师,要承担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的任务,并参与技术研发项目等,以此达到企业与技工院校“双赢”的效果。
4.推进技工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竞赛活动
教师专业化是技工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就技工院校而言,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着力打造“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是对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定要求,是符合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应继续推进三项大赛,从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一是全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该赛已开展多年,大赛有教师组和学生组之分,要利用好教师组的技能比武阵地,促进专业组内竞技,让教师看到彼此差距,赋予特别优秀者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通过以赛促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是全市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该赛今年将陆续展开,大赛重点主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是基于课堂教学技能的比试。要利用好教学能力大赛的平台,让使用先进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方法、产生优质教学效果的教师脱颖而出,并赋予特别优秀者以“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通过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三是全市技工院校师生创新设计大赛。2009年举办了首届大赛,效果非常突出,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的教师和学生投身其中,很多创新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金量,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要继续利用好创新设计大赛这个平台,进一步推动产学结合、教科研结合,为推动中小企业研发和创业培训孵化基地的建设凝聚一股强劲的潜在支撑力量。
5.提升校本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质量
技工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是有一支师德高尚、知识宽厚、具有技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为此,各技工院校需加强校级统筹,按照市级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制度激励作用,对全校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予以统筹规划,逐步调整优化。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管理质量。
对比中德职教师资培养,我们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应直面存在的问题,汲取和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结合本土实际,从制度、培训、评估等多方面完善现有做法,促进广州市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单位: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