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岛”时期《字林西报》音乐普及功能初探

时间:2019-05-14 20:5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孤岛”时期《字林西报》音乐普及功能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孤岛”时期《字林西报》音乐普及功能初探》。

第一篇:上海“孤岛”时期《字林西报》音乐普及功能初探

上海“孤岛”时期《字林西报》音乐普及功能初探

摘 要:《字林西报》是近代上海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外文报纸,亦因为在抗战时期发表大量支持中国的言论,成为战时上海重要的新闻媒介。该报在报道大量中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新闻时,亦非常重视每日音乐活动的报道与评论。本文通过翻译、梳理《字林西报》中关于“音乐知识”的介绍与报道,试对孤岛时期该报的音乐普及功能进行初探。

关键词:上海孤岛 字林西报 音乐普及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期间租界在沦陷区中形同“孤岛”。上海的文化格局也因为政局的变化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众多舆论媒体受控的情况下,受租界庇护的外报《字林西报》承担了重要的新闻传播的功能。该报在大量报道中外政治、经济、军事等新闻时,也较多关注音乐内容的报道与评论。据《字林西报》显示,孤岛时期有71篇关于各类音乐知识的报道,主要涉及:音乐知识的普及,各国音乐的介绍,音乐的教育功能,乐谱、乐器的介绍,音乐信息的提供,音乐批评的标准及电台广播音乐节目等。本文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翻译、整理,试对孤岛时期《字林西报》的音乐普及功能进行初探。

一、有关音乐书谱、乐器、音乐讲座的报道

在传播音乐信息方面,《字林西报》承担了重要职能,并提供了人们之间音乐信息交流的平台。

一篇名为“Chinese Music: In Search of Information”(中国音乐:寻找信息)的文章中,署名American的作者通过读者之声专栏寻求有关中国音乐著作及中国乐器的信息,他希望读者告诉他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获得信息。对于此封问询的信件,很快就有了回复,一位署名Y.Laurell.的作者为这位咨询者提供了有关中国音乐艺术出版物的信息:“我强烈推荐署名‘American’的读者从Kelly&Walsh那里购买《中国音乐艺术基础》(Jone H.Levis,北平1936年出版)。这是一本最新、最全面、最可信的有关中国音乐的著作,对教师正好适用。莱维斯(Levis)先生,是本地著名的学者,作曲家和演讲者,相信他一定会愿意给你提供所有你需要的信息。对于中国乐器,我仍然坚信A.C.Moule所著,哥伦比亚出版的《音乐条目及其他中国乐器》。此书是关于此课题最全面,阐述得最合理的著作。该书1908年出版,绝版了很久,如果American先生愿意的话,我可以把我的复制版供你使用。”对于这则问询信件,读者似乎很感兴趣,也很热心,一位署名P.Sun的中国作者面对这一“中国音乐和中国乐器”的主题写信又提供了另一条信息,建议这位美国朋友与《天下》杂志的John C.H.Wu先生交流,这是唯一能提供给他更准确信息的渠道。①

另有一篇“上海新闻专栏”中的文章,介绍了上海工部局乐队接受克拉克(E.G.Clarke)先生的音乐收藏。工部局乐队接受的这部分音乐收藏包括演讲、歌剧和音乐戏剧的录音目录和其它器乐作品,以及二十年的《音乐时代》期刊。为了让更多感兴趣的人知道有关风琴的演出情况,Edith Colter先生特在《字林西报》的读者之声专栏撰写文章,介绍了在圣约瑟夫的修道院安置的新的管风琴,以及打算在祈祷仪式上使用的情况。他希望所有的老朋友和学生可以参加礼拜结束后的“赐福祈祷”并演唱。②

1940年11月,一场由上海大学主办的中国古典音乐展示活动在皇家协会大厅举行。一篇名为“Classical Chinese Music”(中国古典音乐)的文章中,作者E.W.D先生向读者介绍了这场中国古典音乐讲座:“上海大学的音乐系,安排古典中国音乐的独奏(唱),给予听这种类型音乐艺术少有的机会。这场讲座于星期三在皇家协会大厅举行。一位热衷人士说,想要享受其中必须要忘记所有西方音乐的想法。刚在美国获得赞誉的卫仲乐教授带来了特别的音乐,由三种乐器古琴、琵琶和二胡演奏。卫教授很有味道地演奏了两首刘天华创作的作品,很有意思地使用了滑音。可能因为稀少,所以古琴音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有趣的,柔软的琴弦带来的音色与众不同。每一位琴师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同年12月19日,另一场关于中国古典音乐的讲座在青年协会举办。《字林西报》介绍说:这场音乐讲座是由中国和外国音乐家合作举办的,题目为“中国音乐艺术”,由莱维斯主持,讲座中将播放一些关于中国的乐器和印刷乐谱的幻灯片。莱维斯先生出生在中国,曾和沈知白、卫仲乐、章枚和阿甫夏洛穆夫组织“中国音乐学协会”,他将其一生大部分时间用在上海,多年来从事中国古典音乐的研究并已经出版了一部名为《中国音乐艺术基础》的书,而且已经在中国和美国多所大学举办了多场讲座。③

此外,还有多篇探讨“什么是音乐”、“音乐的功能”,以及“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Music: What It is and Does”和“Music: Masters and Bagpipes”两篇文章中,作者就提出音乐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观点,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这样的话题或多或少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安慰。④

二、有关音乐批评标准的讨论

《字林西报》作为一份拥有大量读者群的日报,对所刊文章内容的真实性、所做评论的准确性及写作的标准化都有严格的要求,仅从音乐评论该持有的标准问题,该报就曾进行过多番探讨。

1938年2月,H.先生在读者之声专栏撰写文章,针对F.A先生在音乐评论时使用“呕吐”和“臭鱼”这样的词汇提出批评。认为用这种垃圾语言作为音乐批评的措辞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公平的。对于这篇有关“音乐批评”标准问题的文章,L.DE Luca先生完全赞同H.先生的观点,他写道:“每一位作者都应该保持对一部作品最基本的礼貌的批评。恐怕F.A先生的偏见太深导致他很难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也很难理解作品的美感。”针对批评,作者F.A先生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也作出了解释:“借这个机会,向所有因为我的不当言辞感到不悦的读者道歉,我没有想到我的评论语言会冒犯到别人,都不是有意为之,但以后不会再发生。”署名M.的先生也建议应该考虑到该报纸全球性读者的地位,进行一些修正。⑤另有G.H.先生撰文“Musical Critic’s Difficulties”对一场星期日音乐会进行评论,他提出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对音乐会进行评价,音乐批评虽然困难但不要带有偏见,要客观观察:“星期日兰心剧院的音乐会,两首作品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另有一个是我比较熟悉的。新作品与我看来,表现出一种古怪的感觉,从舞蹈编排和装饰布景来看,音乐整体还是可以的,但是作为音乐会作品则没什么可总结的。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应该是宏伟的,但星期日的音乐会中却没有表现出这一特点。虽然观众不喜欢某场音乐会可以直接离去,但是评论家不可以。他要听完全场,无论好与不好,熟悉与否都要客观评价,这其实很难。”⑥

《字林西报》中探讨的这些问题,对于规范音乐评论人的评论水准,提升他们的乐评修养与深度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与必要的约束作用。

三、关于广播音乐

自1920年代广播出现于上海后,其为上海大众源源不断带来各色讯息,尤其成为传播音乐信息的重要渠道。孤岛时期,《字林西报》中有关广播音乐的内容共有10篇,其主要涉及:建议上海当地广播节目进行改进、广播电台转播每周音乐会、广播爱国歌曲等。

X.C.D.N电台曾对上海的广播音乐起重要传播作用,一篇“Radio Programmes――Local Need for Change”的文章中,作者希望上海可以增加电台数量,并希望本地广播带来更好的节目。在他看来X.C.D.N电台的节目比较好,可以和欧洲电台媲美。另有一篇名为“Local Iranians Thanked For Congratulations”的文章,介绍了XRBS电台播放伊朗音乐的情况,说这也是首次伊朗音乐在远东播放。⑦

对于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报刊也及时刊登。如1937年11月的一份广播音乐“清单”显示:“下午15:00大提琴独奏;19:00管弦乐、音乐会时间;20:45管风琴独奏;20:50舞曲;00:20钢琴曲。”作者B.R.C.也曾介绍X.C.D.N广播音乐的内容:“上周晚上通过X.C.D.N广播传送了大提琴作品,这种品质和风格的音乐在上海也是少有的。著名大提琴家Eugen Winkler,经常与上海工部局乐队合作,演奏了三首作品,钢琴伴奏为Ruynen-Winkler。广播的第一个作品为英国17世纪作曲家普赛尔的作品,Winkler演奏的非常精彩。其余作品还有海顿的《为大提琴的C大调奏鸣曲》、意大利作曲家鲍凯里尼的著名大提琴协奏曲慢板乐章,这也是诠释这个乐器最好的作品。Winkler对乐曲的风格把握得非常好,独奏和伴奏者演奏得非常富有感情。”⑧

此外,还有多篇文章介绍了在“孤岛”时期,广播音乐为人们起到了心灵抚慰的作用。一篇名为“4th Marines’Band: Selections Praised”的文章中,署名Sunday At Home的作者对X.M.H.A电台转播第4军乐团的音乐会表达了感谢,演绎的作品也得到赞赏,作者评价到:“大多数上海有广播的听众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通过X.M.H.A广播电台转播的第4军乐团每周音乐会,如久逢干旱的沙漠下了一场雨,给了那些没法去现场只能在家的人一个欣赏机会。乐队的水平很高,我要对其表达诚挚的感谢。”作者Robert Stuart撰文“Local Composers: Patriotic Song Broadcast”建议广大听众收听广播放送的爱国歌曲:“本地英国居民受邀创作的爱国歌曲已经回复给我,并将在5月15日的XMHC电台播放,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作品包括Ena Wilson创作的《上帝,保佑我们的帝国》,其已经在英国广播民主电台播送,其他作品均由本地作曲家创作且为首次演出。希望广大听众拨到那个频道收听。”一篇名为“A New Song: Compliment to Composer”的文章中,作者Tipperary说通过X.C.D.N广播电台听到了一首战争歌曲,深深地打动了他。⑨

结语

20世纪上海娱乐传播媒介主要由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主宰。300余万上海市民在传媒业发展高峰时,面对上千种报刊构成的娱乐信息以及几十家广播电台每天播出的各类节目(包括音乐),不断接受娱乐观念的冲击,接轨国际娱乐规则,融入世界娱乐发展新潮流,培育娱乐消费价值。⑩孤岛时期,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精神上备受折磨,人们在接受现场音乐体验的同时,也在不断受来自各类报纸传递的音乐文字信息的冲击,为缓解战争带来的焦灼起了一定作用。在舆论受控的时代,《字林西报》以其特有的身份提供了大量与音乐相关的各类信息,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由此,展现出了听觉与视觉,感性与理性的全方位体验。

注释:

① 《字林西报》,1940年2月6日,2版;1940年2月7日,2版;1940年2月10日,2版。

②《北华捷报》,1941年1月1日,第16页;《字林西报》,1939年2月1日,2版。

③《字林西报》,1940年11月22日,7版;1940年12月20日,2版。

④《字林西报》,1938年5月10日,2版;1939年5月25日,5月26日,第2版。

⑤《字林西报》,1938年2月23日,2版;1938年2月24日,2版;1938年2月25日,2版;1938年2月27日,2版。

⑥《字林西报》,1941年3月4日,4版。

⑦《北华捷报》,1939年6月21日,第508页;1939年7月12日,第64页;1940年9月11日,第403页;1940年11月6日,第225页。

⑧《字林西报》,1937年11月2日,3版;《北华捷报》,1940年12月18日,第456页。

⑨《字林西报》,1940年1月14日,2版;1941年5月15日,4版。《北华捷报》,1941年8月13日,第264页。

⑩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60页。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下载上海“孤岛”时期《字林西报》音乐普及功能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孤岛”时期《字林西报》音乐普及功能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