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震惊了!中美大学生活方式的24点差异对比
http://sh.xdf.cn/moretoefl
每个国家的生活方式不同,在中国,大众的观点“白才是美”。而美国人都是努力出去晒太阳硬是把自己的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
除此之外,美国和咱们中国到底有多少不一样? 一位在美国的留学生列举了24点美国生活和中国生活的差异性,让人大吃一惊。
震惊了!中美大学生活方式的24点差异对比
1、年龄限制(Ages)
在美国,13岁女孩子化妆,16岁拿驾照,18岁抽烟,21岁才能喝酒,性行为无限制(针对现状来说)。大多数女孩子最晚在13岁就开始化妆了,很多人都评论:美国女人怎么那么早就老了呀,而且年龄还保密,皮肤那么差跟化妆有关吧!16岁就能考驾照?这种可能在中国只能是比较富一点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的吧,恰恰相反,在美国的高中二年级时,学校统一有DriversEducation驾驶课,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而且只要考试都及格就能在9个月后拿到驾照。18岁抽烟是很正常的啦。21岁才能喝酒,当我向我那些美国同学介绍中国很多地区对喝酒年龄的松懈之后,他们都羡慕,哇,我也好想到中国去!
2、多元化课程(Classes)在我们学校里,我除了上英,数,理,化主科之外,还有上烹饪课,驾驶课,神话课,装修课。有人说,什么?神话课?幼儿园?其实美国课本上也有跟中国古代很相似的神话哦,不过主要围着古希腊宙斯Zeus讲的。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感觉中国的传统式教育好枯燥呢?
3、丰富的课堂知识(Knowledge)体育的英文简称PE(Physical education),意为身体上的教育,但不仅是健康教育,而且是身体上的保护。Defense和Offense为防御和进攻,老师会去教学生当遇到危险时,怎么去应付坏人。在中国的体育课,很多学校缺乏这样有意义的教育。在烹饪课学会了在生活中的味道,在驾驶课学会了享受便利旅游的快感,在技术课上学会了电脑的构造和创造意想不到的机器人„„一切崇尚创造,注重实践!
4、上课的方式(The way for school)在中国的上课方式是老师找学生,而美国上课却是学生找老师。而且每个人都分配个locker储物箱,把自己的书包和暂时不用的东西都装进locker里,每节课下课后再换下节课的书籍用品。课程虽然多,但是分为A天和B天,两天上的课程是不一样的。一般的美国学校都是早8点上到下午3点,很短的时间却学到了很丰富的内容,没有晚自习的!周末也是正常的双休日!
5、餐厅趣闻(Eat)“1 pop with ice!”这句话在美国应该不经常听到,因为每逢到餐厅,服务员会自动给你的饮料加冰的,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给你加冰。其次,一般餐饮店都会有重新满杯的服务。
6、连锁饭店(Chain restaurant)“我怎么又回到这个洲了?”因为在美国每个自治州区,都会有相同的饭店以及其它的超市商店,所以很容易让游人弄混淆的。
http://sh.xdf.cn/moretoefl
7、美式中餐(American style Chinese foods)随着中国人向美国的扩散,美国的中餐厅也越来越多了,可是真能做出地道的中国菜?很多菜简直就是为美国口味设计准备的。像芙蓉蛋,酸甜鸡之类的。都是中国老百姓天天吃的佳肴么?很多中国的特色菜都消失匿迹了。
8、学生的性感穿着(Students' sexy clothing)在现代的美国校园里,很少有制服类的学生妹了,很多都是穿着任意,性感体形衣,有些学校竟然还有经常穿睡衣PJ’S的学生,有点太夸张。
9、早熟开放(Earlier mature)在老师面前接吻是初中高中生很常见的,而且老师还支持。这还没有什么,学校也有很多支持情侣的舞会哦!根据我所悉,homecoming, winter ball, prom这三类学校大型舞会都是支持情侣舞伴的,学校竟然这样公开支持情侣舞会,是不是感觉很意外好像在做梦?
10、多样网站(Multi-websites)像些Playboy花花公子之类的网站也到处能看到,很多都是青少年都可以看到的。在我的美国同学的网页中经常会上传些她/他们露胸露腿的照片,放网络上到处传播也不在意,因为这种例子太广泛了。还有,几乎美国有名的餐馆都有自己的网站。IHOP,T.G.I Friday等。
11、照相方式(Photos)可以说,在我的美国同学的网站上大多发现的都是一些小Party照的生活照,很随意的琐碎照片,也都是很有创意的照片,画鬼脸,亲马嘴。不光是体现在照脸上。可在中国很多都是追求艺术照的美。很多中国的生活旅游照,大多在每个风景区照片都有自己脸蛋的参与。
12、阳光日晒(Tanning)美国人都是努力出去晒太阳硬是把自己的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并宣称“黑就是美”。审美观念是“长雀斑是健康美人”;而在中国,努力把自己捂白,并宣称“白才是美”。审美观念是“长雀斑是恐龙丑女”。
13、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美国马路上不是看到车就是看到锻炼的跑步者。其次也有接送学生的School bus校车。在中国,行人,骑自行车,走街串巷,一抓一大把。而学生们还要自己掏钱去坐巴士车或打的。
14、职业选择(Choices of careers)有很多的美国高中毕业生都不想上大学,为了早工作挣钱而放弃能考上的学校。我问过好多美国同学关于他们将来的职业,有说当种花的、宠物医生的、修理家电的、还有其它意想不到的自由职业。这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简直都是荒唐的想法!如果听到自己的孩子有这么荒谬的想法,两耳光的结果是肯定的啦!
15、广泛的科技(Widely technology)都让我在网吧冲钻弄好空间,可是我在这边却没看到一家网吧,因为这边几乎家家都拥有电脑,而且有几台。在美国的教室里也提供了Active Express抢答器和Slides电影幻灯机等先进的设备。
http://sh.xdf.cn/moretoefl
16、运动很重要(Sports)刚来到美国时,很多人都问我擅长什么运动,我当时就傻眼了。当初在中国只知道学习怎么会有时间去做运动。Basketball篮球,Football橄榄球,Soccer足球,Volleyball排球,Baseball棒球等球类的运动都是学校闻名的体育项目,并且在学生校外的主要活动就是参加学校的运动。在美国的学校里也提供了很舒服的Gym室内运动场,不用像中国学生还要在担心阴天下雨而不能在操场运动。还有Cheerleading女子啦啦队,有很多中国人都以为啦啦队就是喊口号的,其实不然,啦啦队包括了好多的项目,如果不会一些基本功,选拔是肯定不过的。在美国有很多的粉丝Fans助威,像Bull篮球队,Sox棒球队,Bears橄榄球队等一些国家队都有联赛,而且粉丝遍地都是!
17、募捐活动(Fundrasing)如果想要为自己的Math club数学小组,key club志愿者小组,prom毕业生舞会等一些课后的兴趣活动组筹钱,可不是就让自己的成员破费,而是去弄些有趣的募捐活动来筹钱,像什么sell cookies, donuts卖些零食挣来的钱作为筹钱的最大来源。
18、学期制(Semester)对于中国,一般在美国学校的分期制有所不同,大多是小学六年,也有是小学分四年和两年的,但是,初中两年,高中四年,大学四年。我刚来的时候在中国上高一,在美国也上高一,所以按我的情况来说,我就要比同年龄的中国学生晚一年考高中。
19、高考(ACT&SAT)一般在高中的四年里,高一,二时专心学习,高三开始就实行高考,高四考虑大学和以后的职业。-美国的统一高考是在高三Junior year,除此之外,在美高中生还享有多次参加高考待遇(额外,指非统一考试)。如果你对你第一次的统一高考成绩不满意,可以再参加考试直到满意为止。
20、体制强(Protection of body)冬天里的美国人都不穿棉衣棉裤的哦!到了冬天,中国的家长就是给孩子一个劲儿地加衣服保暖。而像特意花钱去健身房锻炼、体育课就像军训一样、把牛奶当水喝、几乎天天都有牛肉的午餐,就是美国人的一贯作风!
21.假期(Holidays)美国大大小小的假期倒是不少,学生的假期,有圣诞节假Christmas break两周,暑假Summer vacation却长达三个月!其中还有春假(在四月初左右)spring break,复活节Easter,独立日dependence day,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giving等等。假期期间,学生不会有上学、补课的情况。
22、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美国典型的灾害就是龙卷风tornado,经常出没在平原地区,最严重时能卷走楼房和树木,听起来都毛骨悚然啦吧。不过我住的地方还是个宝地呢,每次龙卷风都只会刮过我们临镇,在我们的小区,总会绕个弯过去,真是幸运!
23、夏时制(Daylight-saving time)
http://sh.xdf.cn/moretoefl
为了节省自然来源,节能,节效率,美国实行夏时制,就是在每年的3月初的某时把时间拨快1个小时,再到11月初的某时拨回那1个小时。3月初就是美国人勤奋时候,11月初就是美国人懒惰的时候,哈哈,都想得到充足的一小时睡眠!
24、时差(Time zone & Jet lag)我所在的位置是美国伊利诺伊洲(IL)的芝加哥,正常情况下这里的时间比中国慢14个小时,所以可以理解为:我这里比中国慢两个小时,只是黑天白天颠倒而已;实行夏时制时,因时差缩短了一小时,所以可以理解为:我这里比中国慢一小时,也只是黑天白天颠倒而已!同时在美国本国也有时区之分。当我从中国的家乡坐飞机到芝加哥O’HARE机场时,飞行时间是14个小时,所以我当我到达美国时,时间还在停留在我在中国的时候,哈哈,像是坐了时空穿梭机呢!时间倒流,蛮有趣的吧!也许我现在上学的时候还在做Day dreaming白日梦呢!
相关推荐
留学行李中不可缺少的7种常用药品
赴美留学行李箱如何挑选(尺寸/厚度/材质)不让带烤鸭?那些好吃却被禁止入境的食物 16瓶复方甘草片导致5年入境禁止处罚
本文来自【最全】2015美国留学行前准备
网址: http://sh.xdf.cn/moretoefl/list_9846_1.html
第二篇:中美大学教育差异(共)
步入大学的门槛:在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考试,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是应试教育体系下的产物。很多学生都是通过“题海战术”挤进大学的门,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育的目标: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本科教育被定为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在于培养工具式的人才。
任何高等院校的内部结构都是纵横交错的,纵的方向是本科教学,横的方向是科学研究。不同的学校其内部结果是不一样的。高校的内部结构:我国的高校在纵横方面趋于雷同。依国际经验,我国的本科教学的方向不能多,横向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可以多些,但我国的高中生考入高校往往被分入几十个不同的系、院。
中国教师地位较高,上课计划、内容、方法、考试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处理,重于基础。老师与学生不等位。
由于中国国情,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压力大,而大学的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教育中,学校重视招生而轻就业,导致学生就业之后很难提升空间与自身发展。
总结:每种教育制度,都是由各国传统文化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所制约与联系。国情不同,教育体制本质不同,结构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向便有本质区别,各有所缺。能做到的,是适合性的调整与改善,针对性与普遍性并存的取优教育。
24次考试机会,可择最高分报考大学。分数只为进大学小比例条件。其课外活动,老师推荐更为重要,社会与家长给予升学压力小。
美国人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一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使其成为一个称职的文明社会公民。
国外的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纵向简洁,横向丰富。把广博教育放在培养本科生的首位,把专业培训放在次要位置;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丰富,而横向简洁。
美国老师地位中等,上课计划、内容、方法、考试基本上由任课老师定,思维比较活跃,重于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老师与学生关系平等。
美国各高校方面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学科交叉,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的能力、特性,确立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篇:对比中美两国社会福利的巨大差异
对比中美两国社会福利的巨大差异
按:中国人讲“孝道”,讲究“尊老爱幼”,年年讲月月讲,学校讲,社会讲,然而却做不到,能对自己父母好已经很不错了,根本不可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美国人从来没有这种口号,却真正地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靠,整个社会帮助弱势群体,孝道没在口口声称孝顺的中国落实,反在“不讲孝道”的美国得到了实现,这难道不值得中国人去深思吗?
在美国,凡是穷人都可以申领白卡,称为medicaid。享有全额免费医保,年满65岁的公民或永久居留人士,无论贫富,可再申领medicare,享有更高的医疗保险,不去申领算犯法。一般来说,所谓穷人,是指自己银行账户内存款少于2000美元,或者月收入少于767美元者。而在中国,有“红卡”可以享受全额免费医疗的,只有高干,工人农民则没有。
除此以外,美国穷人还可以申请SSI,称为“社会安全补助金”,每人或者每对夫妻可以领到三百到七百多元的现金补助,如果还有孩子,补助更多,基本上还是就算国家给你养了。孩子越多,补助金越高。
还有一项给穷人的福利,加粮食券,和SSI一样,需经社安局审核后,根据个人情况,比如你是否和子女合住呀,是否有子女补贴呀,来决定分发数额,也有三五百元不等,这样下来,实际穷人吃饭是不要钱了。等小孩上了学,学费全免,学校负责小孩的伙食,也是不要钱的。
在美国是不可能饿死人的。实际上,美国满街随时都有各种各样分发救济食品的慈善组织,有的每周三有的每周四,反正走哪都能遇见,不拘你是谁,不管你贫富,只要你愿意要就给你,你爱领不领,分发的食物,低等的有土豆白菜番茄大米,好点的有牛奶果汁罐头火腿午餐肉,这些一般是慈善组织或者教会等举办,大家习以为常,基本没什么人领,难得看见有人排队,唯独某些华人喜欢占便宜,周三刚在法拉盛领过,周六又去杰美加领,每天都要找一个地方去占点便宜,弄得家里食物堆成了山,而一般美国人,根本连看都不想看,大有宁可饿死也不吃的味道。我曾看报道,要是在中国大陆,哪家商场说今天鸡蛋便宜一毛钱,会引来上万人抢购,为此插队打架的比比皆是,要是在大陆也兴这项“仁政”,不知道每天要出现多少践踏伤人的事故。
政府还给老年穷人分发房屋,只要你递交申请,政府就给你安排一套一或一套二的老年房,如果你觉得位置不好,或者嫌其太旧,都可以拒绝领取,政府再给你换,直到你满意为止,前些时候,我知道有个人领到一套在杰美卡崭新的新房,十分满意。据她说,所需的代价,就是每月将领到的SSI的三分之一作为房钱,比如她一月能领六百的,现在只能领四百了,而水电煤等国家全包。
对于年满六十五岁的老年穷人,或者有慢性病的年轻穷人,政府还在各社区设立大量的老年人服务中心,任他们在里面白吃白喝。这项工作由不同部门执行,都是由一些私人组织先成立老年活动中心,国家委托保险公司上门给每位申请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认真地打分,只要有资料显示该老年人评分标准在五分以上,即可享受,老年人可以一周去老年活动中心五六天,不仅白吃白喝,还可以学英语玩电脑,打牌搓麻将,跳舞唱歌聊天,很快一天就打发过去了。
国家按每人每天200美元的标准,通过保险公司划给老年活动中心。所以这伙食一定是老年人吃不完的,菜肴丰盛,基本都是大鱼大虾。常常还派发各种商场得购物券,大家想想,按这个计算,国家每月在每个老年人身上平均要花掉五六千美元。反观我们在大陆的那个单位,“退休职工协会”简称“退协”,每月安排一次退休职工的活动,一次十五块人民币,一年才一百八十元。后来经费紧张,缩减到一年才100元,十二个月只能开十次,每次每人才十元人民币,十块钱能吃什么呢?大家只好蹲在地下跟叫花子样每个人捧一低劣的盒饭充饥,剩下的钱顶多可以在茶铺冲杯茶,几个人搓一圈麻将走人。我们老年职工,为党奉献了一辈子,到老落这么个下场,着实寒心哪!在美国,国家光在老年活动中心上面,每人每天就要花费200美元,相当于1300人民币,而中国退休职工,每人每年才100人民币,一年都才人家一天的13分之一,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如果老年人觉得自己腿脚不方便了,想去活动中心玩,又去不了,怎么办?只要你说一声,国家还派专车到你家来接送,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专车”。是指国家安排辆车,安排个司机,就为你这么一个穷人服务,而不是说来一趟要接十七八个老头老太挤一辆车子里,要专人专车专送。如果你连去老年中心玩的力气都没有了,国家专就门派一个护士或护士助理到你家来伺候你,帮你买东西帮你打扫卫生帮你擦屎尿,你要不愿住家里,国家就送你去养老院,直到为你送完葬,一切由国家全包,不需子女或者自己再出钱。
有人会说:“我比较有钱,这项福利恐怕我就享受不了了吧?”其实你也可以顺利地变成穷人的,你可以拥有一套别墅一辆汽车,无论有多么地豪华,都不算在你资产之内。你把你的存款都买了这些,你的帐户里不就没钱了吗?那么就可以申请白卡,享受这些福利。还有个办法,美国允许财产的转让,你可以把财产转让给子女,你自己成为穷光蛋,也可以申请白卡,但法律规定需在转让后三年才能申请,也就是说政府明知你会这么耍赖,也睁眼闭眼。
本来美国大可不必这么优待“穷鬼”,把这些钱省下来让领导“三公消费”不好吗?这就是美国的气量,现在的美国,经济形势并不那么乐观,巨额的赤字,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奥巴马政府去年两次面临破产的窘境,可为什么美国还是这样对穷人这么“铺张浪费”,不怕这样把美国给吃垮呢?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当“世界警察”去“干涉别国内政”,为霍尔木兹海峡派那么多航空母舰去呢?要知道军舰动一动就是多少亿的呀。因为这是理念问题,是人的尊严问题,要是动摇了这些理念,首先在法律上就通不过,美国就是再背多少债,也要维护这些理念,宁可亡了国,也要对穷人负责到底,也要维护世界和平。这才是政府该做的。否则要这政府干什么?尽为公务员牟利,党员干部老想着与民争利的政府不叫政府,而是“某某”。
相反,中国一直吹嘘自己是什么“盛世”,什么“大国崛起”,多么“河蟹”,储备了多少万亿的美元,世界第一,可是又有几个落实到穷人头上的呢?穷人只感觉退休金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还要应付房价、医疗费、孩子学费等填不完的窟窿,国进民退。官员会说:“中国人口太多,没有办法实行美国那样对待穷人的政策,国家暂时有困难,大家克服克服,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主权高于人权,你们总不想学美国那样为了善待穷人,为了维护穷人的尊严而把国家给搞垮吧?亡了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就断了吗?”
你看,刚吹嘘完天朝盛世,这里马上又要找客观因素开始哭穷了,反正一说为穷人办点实事,他头一个反应就是推诿。一说要维护穷人的人权生存权,他马上拿“主权”来压制。既然全国不能搞,可以不可以先选几个城市搞试点呢?我看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那么是不是说中国这种社会就一点“仁政”都没有,全部都是批评呢?还不是的,中国不仅每年有多少公职人员花费多少公款喝了多少瓶酒无人知晓,而且据报载,广州公布了2012年的财政预算,8所 “特供” 机关幼儿园要拨款5754.44万元,让条件本已优厚的机关幼儿园锦上添花,人民质问:凭什么用财政公款供养公务员“老少三代” ? “你有儿子有孙子要养,我们也有儿子有孙子要养,我凭什么养你,还要代你养儿子,还要代你养孙子?”大家在大陆,没少看见那些“市委机关幼儿园”“空军蓝天机关幼儿园”的吧?那里条件之优厚,恐怕连美国幼儿园都相形见拙,可肥水只流“特供”幼儿园,公务员的子女能进,体制外的孩子得送礼交赞助费走后门才能进,纳税人的钱养了官爹还得养官儿。人民敢怒不敢言。这就是中国式的“仁政”,其实质是只对体制内“兴仁政”,这个时候他们就不怕亡国了。
但是话反过来说,即使当权者愿意,即使财政充裕,中国实际也是不可能实行美国这套福利政策的。大家知道,中国百姓最怕的是“改革”二字,而官员最喜欢的也正是“改革”二字。因为这改革二字才使无数官员有了立地成为亿万富翁转而成为资本家的机会。中国的社会即使轻轻地动一下,都会造就无数的亿万富翁,历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最开始那些到死不活的国企领导,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整天别有用心“非实行厂长责任制”不可,要给他们不受监督的权力,否则他就治不好这厂,蛊惑国家搞什么“国有企业机制转换”,实际这些厂长摇身一变就成了股东,低价收买了国有资产,空手套白狼,顿时成了亿万富翁,而广大工农却成了他们的奴隶。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开放股市,然而三十年下来,得利的都是那些有门路有渠道探听内部消息的,不知道造就了多少亿万富翁,而垫背的是广大痴迷百姓。
据说,当年温眼见国库里有那么多钱,本想造福百姓让大家得点实惠,却担心四万亿钱一发下来,一经各级官员的手,会平白无故让这些官员都成亿万富翁,只好投资刘志军搞高铁,结果依然这笔钱大部门被刘志军、丁书苗、张曙光等贪污掉。在中国简直就不能大兴土木,任何一个工程,无论大小,都会有贪污的机会造就几个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就算一个最小的官,哪怕只有一点点权力,比如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后勤处长,都整天盼望翻修教学楼,因为一翻修,他们就又有钱可以贪污,再小的县医院,院长和药房主任都希望进一步“改革”,因为越改,他们权力越大,越有利于回扣望自己口袋送。即便没有任何权力的工人,也会学着偷厂里的东西变卖,就算食堂里的厨子,也会把食堂里的肉揣怀里带回去,街上最没文化的卖菜小贩也会缺斤短两,玩起秤来像玩魔术。
如果中国也像美国一样办这样的老年活动中心,每人每天享受200美元,那么具体掌控的人只会批准那些体制内有背景的,他的亲戚朋友,或者给他个人送过礼的人开办的中心,这些中心又会伙同保险公司作假,让许多根本不达标的人审核通过来白吃白喝。中心的员工不仅偷工减料,私自投藏鱼肉蛋回家,还卖人情请自己的亲朋好友进来随便揩油,中心本身也会大肆侵吞这笔善款,可能落实到每个老年人身上的不到2元,这样下来,反正最后得便宜的还是官员的亲属,不几年这个中心负责人就成亿万富翁,拿去养郭美美了,连带下面掌勺的小伙计都发了一笔。
所以在中国,领袖不信任干部,干部看不起群众,群众又仇恨官员,官员又欺上瞒下,各怀鬼胎,这就是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上到下,每个人都那么自私、油滑、贪婪、虚伪、毫无诚信,每个人的这样邪念使任何一种善举都举步维艰,让任何一样善心都无法持续,结果什么事都办不成,即便是“仁政”最后肯定演变成“暴政”,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们伤害的是他们自己,这就叫愚蠢。举个例子,那些贪污教学楼修建款的校长,即使获得了百万贪污款而未被察觉,可是人有不测风云,退休后生活在这样没有保障的社会,要是得了重病,百万贪污款根本不顶用,最后医又医不起,死又死不了,还得连累子女。他可能想象不到,之所以这个社会缺乏基本的保障,是千千万万象他一样没有基本诚信,见钱眼开,喜欢偷奸耍滑的人造成的,使他们自己最后享受不到温暖,生活在这种没有基本尊严的社会里,他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承担的是他自己给自己带来的一份后果而已。
生在中国当穷人实在是悲哀!
第四篇:从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中美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论报刊语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解读《纯真年代》中的爱伦的悲剧原因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小妇人》--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影响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浅谈美国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其原因《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分析 -- 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语言中性别歧视词汇的语用分析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庞德对李白诗的误读——《华夏集》诗学探微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中美婚姻观对比研究论旅游指南的翻译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从餐桌礼仪看中美饮食文化差异浅谈中外记者招待会中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On the Manifold Functions of the Scene of Parties in The Great Gatsby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On the Causes of the Tragedies of Tess and Jenni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Jennie Gerhardt
论《爱玛》中女性的婚姻观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电影片名翻译
对比分析嘉莉妹妹与简爱的女性形象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
An Analysis of Gender in Oh,Pioneers!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On the Fighting Spirit of Buck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论美国垮掉的一代和中国后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榆树下的欲望》中艾比•普特曼悲剧的根源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
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
苔丝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悲剧的幕后黑手——《美国的悲剧》浅析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女性的形象
身势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现实意义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及它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论英语小说中俚语的汉译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
《辛德勒名单》主人公性格分析
回归之路--《所罗门之歌》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
小说《蓝色城堡》中的意象和象征主义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03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中西民间鬼神形象中体现的宗教世俗化的研究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
当诗意邂逅商业---解读中英诗型广告意境之美
浅析《远大前程》中的两个乡村女性形象——乔大嫂和毕蒂
The Eff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on Personalities in Little Women
从读者接受理论看《达•芬奇密码》的成功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浅析《宠儿》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之旅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
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
英语形容词的翻译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英汉习语研究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英语科技文献的句子特点与翻译
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女性意识
从《刀锋》看毛姆的救赎之道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爱伦坡侦探小说的特征与影响
探讨《根》中黑人与美国人的根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138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论广告定位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
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从《呼啸山庄》人物爱情看人性的特点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
从写作方法分析《宠儿》的主题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151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152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
153 从操纵理论看儿童文学的复译
154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
155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156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157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158 女性社会价值的深情呼唤—小说《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 159 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160 《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学思考
161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
162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163 女性主义的觉醒:论凯特•肖班的《觉醒》
164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165 分析《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
166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167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
168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
169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17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71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172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173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174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es
175 《月下独酌》两种英文译本之对比研究
176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
177 On 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178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
179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
180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81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182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
183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184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185 从话语权力的角度看电影《换子疑云》
186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杨氏夫妇《聊斋志异》英译本个案研究
187 浅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
188 《老人与海》和《白鲸》的个人主义比较
189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190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191 论网络英语的特征
192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193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夜与日》看女性同性爱主题的写作模式
194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
195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196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
197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
198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
199 Mother Tongue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
200 从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中美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
第五篇: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 教科院1001班黄佳2010105010132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机制,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并与中国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比较,归纳出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具有周期长且具有连续性,全员性和内容实用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其对中国的启示在于要构建完善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比研究
【正文】
一、问题引出
科学、合理、及时的新生入学教育能够使新生消除对大学生活的陌生与恐惧,使其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自从1999年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每年的招生量都在稳步增加,2011年我国高校招生量达到674万(教育网2011年6月14日)。如何使众多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好人生新篇章的第一步,这是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而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笔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对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
(一)入学教育周期长且具有连续性
美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入学前阶段,一般由学校招生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组织,从大规模的校园参观到小型的团体会议,内容上则包括与教师见面、校园游览、学校介绍等等。旨在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的详细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学术和社会方面的适应,提出选择专业和第一学期课程的建议。这个阶段的实施,既消除了新生的迷茫,又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是一种双赢的项目。第二是新生日/周阶段,一般在新生开学后的某天或者是某周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熟悉学校环境以及与教师、员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交流的机会,有些活动还会持续开展。旨在建立一个“小区”,为学生创造一种归属感,使新生尽快适应高校的学习与生活。第三是新
生课程阶段,也是“新生年头计划”,该阶段以修学分和学分课程模式来实现,介绍和研读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校园文化、课程安排、安全意识、国际合作、社区住宿、餐饮伙食、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1】,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一年级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也就是在通识教育阶段,新生课广泛涉猎上述各科课程,大学二年级时刻根据爱好调整专业,也有利于其更好的规划大学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的选择,旨在帮助新生适应必需的学术和社会环境以及发展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
(二)入学教育的双向性
新生入学教育双向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入学教育对象的全员化,即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包括对大一新生和大一新生家长的教育,把新生父母纳入入学教育体系中是美国高校的一个特点,例如在哈佛大学,每位哈佛新生的家长都会被邀请写一封给哈佛本科院长,在信中要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家长的关注点,以方便各学院更好的服务新生,比如在搭配合适的室友方面等【2】。此外,各大高校不仅让新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还邀请新生的家长来学校深度参观,可以参观新生的宿舍,认识子女的同学,认识同学的父母们,可以选择性的进入新生课堂听课,可以到食堂品尝饭菜,可以参观学校医院,可以到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跟子女一起聆听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也可以到学校的就业辅导部分谈谈子女实习和就业的问题,家长甚至可以跟学校校长对话,了解急切关心的问题,可以寻求校长的解答。这种把新生入学教育对象扩展到新生的家庭成员,有利于给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因为对新生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全力配合。另一方面是入学教育参与人员的全员化,具体讲就是高校整合各个部门的的力量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包括学校整合全校的资源为新生提供教学和后勤服务,一般来讲,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如把学生事务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后勤服务等部门连结起来,各个部门的主管和分管人员均参与对新生的管理,从学生到教师,从员工到领导都要参与,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新生提供服务,帮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三)入学教育内容的实用化、方式多样化
美国高校针对新生入学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提高了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大体分为四块:一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迎新活动;二是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的辅导课程;三是个性化、人性化的周到服务;四是信息化的迎新过程。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许多国外的学者都认为这四块教育
内容是新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形式多样的迎新活动,整个活动通常都会包括志愿者活动、午餐会和各类聚会、现场咨询和专题活动,特别是美国高校的志愿者活动让新生倍感亲切,它的基本功能就是让新生对新生活有个初步直接的体验。据国外部分学者的跟踪研究表明:在迎新期间学校努力营造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对新生尽快摆脱对大学的陌生感、融入集体生
【3】 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是各高校各具特色的辅导课程,从检索的资料来看,国外大部分学者均将课堂教育视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环节。认为应该是为新同学提供开始学习的直接指导与相应的服务。这些辅导课程一般涉及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工具的使用,语言学习,生活安全和专业课程介绍等。实践证明,这些人文课程的设置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效果,国外大学新生在入学后能够很快掌握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相关信息,并能较快融入大学生活中去。
再次是国外高校提供一系列人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信仰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家庭照顾服务、社区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法律建议和经济援助等方面都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服务措施【4】。美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度,信仰服务主要是对新生提供精神和信仰上的关心。但因意识形态的不同,许多大学校园里会有提供宗教信仰的牧师,为信封特定宗教的学生提供服务。家庭照顾是为哪些结了婚,尤其是带孩子上学的学生提供的特别的服务,学校回协助学生落实住宿和小孩托管问题、包括直接提供合适的公寓和儿童托管中心或者是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法律协议是指为同学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以解决学生们遇到的相关方面的问题。经济援助是指学校设有专门的金融顾问,帮助学生解决各类经济事务,如贷款、各类资助的申请。
最后是信息化的迎新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构建个性化入学教育网站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入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教育载体。构建一个使用、有效的迎新网站,可以提高新生处理问题的效率,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在美国某大学的迎新网站首页是该校个性化标志和学校迎新委员会的欢迎词,主页上有四个链接:本科生、研究生、迎新中心和联系我们,让新生认识到入学教育的意义并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在迎新主页中,有关于迎新团队的介绍,以及迎新期间的各项工作的详细安排,还采用问答式阐述入学教育的意义,以及一个入学教育完成后的调查问卷。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不仅便于大学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还能激发新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便于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二、中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一)入学教育周期较短且连续性差
传统的入学教育只有一周,即新生报到的第一周,也有不分高校持续二十天左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新生要接受大量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信息,这种短时间段大容量的教育方法并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新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这么多内容尚有较大困难,更别谈新生能有多少理解的内容。陈正学先生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研究》一书中指出:他曾对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在短时间内的新生入学教育对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有较大帮助的不到20%【5】。这说明大多数新生是在茫然中度过的,学界对入学教育究竟应该持续多久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一周甚至在二十天内的入学教育时间确实不能解决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入学教育的单向性
国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单向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未将新生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入学教育的体系之中,入学教育的对象单纯是大一新生,因为新生家庭成员对新生的生活、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对新生也有一定的知道作用,对新生的教育不仅仅单纯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把入学教育对象扩大到家庭成员,有利于给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另一方面是入学教育参与人员的有限性,一般新生入学教育的参与人员总是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即使图书馆和保卫处等相关人员参与,也大都只是做一个专题报告,报告的后续影响力很难保证。新生入学教育要做的细致深入,需要老师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况且在高校很多新生问题并不是辅导员层面能够解决的。新生入学教育如果只是几个教师的投入,其他职能部门在处理事务时会出现“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这样更会影响新生教育的效果,进而会让新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降低。
(三)入学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形式单一化
从校史校情、系史系情教育,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大都较为陈旧,逐年更新的内容不多,对学生来说缺乏实用性。在校史校情、系史系情的教育中,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发展动态介绍得太少,对各专业的前景和就业市场也缺乏新的研究和探索,学生对最新的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并且在入学教育的形式上,新生入学教育通常是几百名学生同时坐在一间大教室或者一个大报告厅中进行,由领导和老师逐一进行主题教育。就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是很有必要的,其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对从高中刚入大学的新生而言,针对性还不是很强,因为新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有限,讲座所讲的内容显得过于理论和抽象化,单凭一两次规模性的教育讲座就是这些理念渗透到新生思想中还是很难的。如果这种教育形式的时间过短,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时间过长,新生们可能会习惯性的认为这是在理论上说教,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没有多少学生能够认真地听完,其内容更是不知所云了。而当入学教育结束后,新生能够记住和深刻领会的就没有多少了。
三、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和美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国情,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国情有诸多的不同之处,但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过程,并且我国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跟美国有类似之处,因此通过上述国内外新生入学教育特点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构建入学教育体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随着高校竞争生源的加剧,我国高校应该构建完整的入学教育体系,适当的提早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特别是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将新生集中起来,组织参观校园、师生见面会、专业交流会等各种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到有效衔接和过渡,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让新生增加对学校的了解,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新生开学初及时开展入学教育,并适当的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再次可以借鉴美国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的新生课程模式,因为新生适应大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课程模式在大一学年的渗透,新生会对大学有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个人的学习目标,进而可以帮助新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
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新生家长纳入入学教育体系中;二是整个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首先教育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达不到对新生满意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家庭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支持,发挥新生父母对新生的积极影响。学校可以把良好的理念传递给家长,通过家长给新生学习和生活上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教师能够很快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便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亲密,对子女的影响相对也较大。其次是各高校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应该切实提高各部门负责人对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各部门意识到新生入学教育对新生和学校的重大意义,并且入学教育不单单是辅导员以及各院系书记的事情,需要学校各部门领导的以及职工的全员参与。
(三)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是入学教育的形式上,不宜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形式,应该代之以形式活泼的活动,让新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或者是应用新型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借用美国的多种形式的迎新活动、人性化周到的服务以及信息化的迎新过程中的种种活动,或是采用网络形式QQ、论坛、网站、博客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达学校理念、通知以及开展公共课程的讲授,这样可以较大的提升新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内容上,要加强实用性内容课程的开设和各种有针对性活动的开展。同时各院系要根据各专业新生的专业特色,规划适合本学院学生的教育内容,逐步使新生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在系统介绍各个专业的发展历史时,要特别注重对各专业科研动态的的介绍,让新生了解到最新的就业形势,增强新生的专业归属感和对学习的信心。
五、结束语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内容之一,对新生和高校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参与人员以及时间安排方面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作用。笔者仅希望借此比较可以引起我国高等教育者对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视,以提高入学教育的质量,帮助新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哲 邵天舒 中外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比较和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马桂兰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年4月第2期
[3][4][5]陈正学 欧阳晶晶晶,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