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20:4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小编推荐]》。

第一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小编推荐]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本学期学院党支部组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以此作为每年一度的学习活动。一路上,我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将要参观革命胜地的兴奋与激动,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在这座高楼林立、物质世界高度发达的城市里,小小的纪念馆遗址能被妥善保存下来吗?就算遗址尚存,那它在每个人的心中又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呢?

怀着矛盾的心理,我们到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两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红楼”。该楼设计新颖,做工精湛,秉承了西欧建筑风格的精髓。“红楼”的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地,绿树掩映,芳草遍地,它们的“绿”把纪念馆的红墙红瓦衬托的格外醒目。看到眼前保存的如此完好的辛亥革命遗址,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我们了解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鄂军都督府复原陈列、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1997年,该馆被团中央评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参观,同学们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流芳百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观结束后,我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在辛亥革命纪念馆门外开展了以“缅怀革命英雄 铭记光辉历史”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我们把提前准备好的介绍辛亥革命相关历史的宣传单发放给过往游客,并结合该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一有利条件,向游客们宣讲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热爱祖国为荣”这一重要内容,真诚的行为得到了游客们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赞扬,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此次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我主要产生了以下三点感想:

其一,辛亥革命纪念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历史的一座里程碑。“红楼”是无数忠贞志士的集结地,在这里孙中山先生领导湖北地区的革命人士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后来又在这里组建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一举结束了中国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那以后,“红楼”便成了人们的向往之地方、奋发之起点、拓展之源泉。被誉为“民国之门”。

其二,辛亥革命纪念馆在展现中国革命史,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该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机关单位职员乃至海外华侨来到这里参观。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总是能使参观者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辛亥革命的艰辛,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其三,辛亥革命纪念馆周边虽高楼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楼之风貌。它宏伟壮观,装饰典雅,让人们留连忘返:它的宏伟显示了民国时期建筑工艺之高超;它的壮观,体现了当时人民的聪明才智。光阴似箭,近百年已经过去,“红楼”却仍旧英名长存、璀璨至今,可见“红楼”所代表的英勇无畏、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爱国爱民的精神不倒。“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激励有志之士发扬传统精神,不怕吃苦、奋斗不息,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参观结束了,我思绪万千。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了解,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祖国的和平安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身为当代大学生,未来国家建设生力军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对工作精益求精,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应深刻体会胡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认识到身为炎黄子孙的无上光荣以及肩负的责任。,该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机关单位职员乃至海外华侨来到这里参观。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总是能使参观者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辛亥革命的艰辛,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其三,辛亥革命纪念馆周边虽高楼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楼之风貌。它宏伟壮观,装饰典雅,让人们留连忘返:它的宏伟显示了民国时期建筑工艺之高超;它的壮观,体现了当时人民的聪明才智。光阴似箭,近百年已经过去,“红楼”却仍旧英名长存、璀璨至今,可见“红楼”所代表的英勇无畏、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爱国爱民的精神不倒。“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激励有志之士发扬传统精神,不怕吃苦、奋斗不息,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参观结束了,我思绪万千。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了解,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祖国的和平安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身为当代大学生,未来国家建设生力军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对工作精益求精,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应深刻体会胡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认识到身为炎黄子孙的无上光荣以及肩负的责任。

第二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3月24日我和同学一大早就起来了,为的是去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武汉待了大半年,却很少出学校在武汉各处逛逛,特别武昌是作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方,有许多值得参观的革命圣地。所以今天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是怀着一种激动和期待的心情的。

乘公交车大概半小时我们抵达阅马场,很快便看到了“红楼”矗立。走近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一种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大门两端插着的鄂军都督府的军旗,它迎风飘扬,由鲜红的颜色和紧密围绕着的十八只五角星组成,叫做十八星旗。查过资料后得知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庄严肃穆。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依托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馆名。

进入馆内我和同学依次参观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多个展厅,置身其中仿佛那个时代的历史场景再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革命志士们正在为了心中的理想进行着一项伟大的事业。除此之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近代中国债券收藏展,这个展览展出了清政府由于政治腐败,经济上的贪婪,加上西方列强的强取豪夺使得清末民初的中国财政步履维艰社会建设只得举借外债并且进展缓慢,甚至为了偿还战争赔款不惜忍受高息与利权的丧失大肆发行各种债券,展厅很大,各类债券摆满了展柜。看到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所受的侵略与耻辱,内心有一股热血在喷涌,说不出来的滋味。这也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救国英雄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观看完军政府旧址,我和同学接着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

通过这次对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也产生了高度的共鸣,穿梭于各个展厅之间让我真切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的沉重感,这是以前在书本上很难体会得到的。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

历史属于过去,但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仅不能忘记历史,更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永记革命志士所流传下来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精神更好的发扬下去。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牢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应该从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他们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不顾一切的积极探索的精神。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

第三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2016210268 罗璐

我想,不论是哪一个中国人,听到辛亥革命这几个字,心中都会泛起一阵涟漪。大部分时候大多数人的心情可能是复杂的。我们会为这场革命的先进与勇敢而自豪,同时也会为最后的失败而叹息。在上个星期六,怀揣着一点激动与兴奋,我参观了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念馆。感受颇多。

去的那天适逢纪念《孙中山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不论是公园里还是纪念馆内外,人都非常多。大屏幕上不断来回播放孙中山先生的纪录片,每一个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人,也许初衷不一样,但是心情是一样的。在准备进馆时,我看到大门外有一群小朋友在这里写生,大概七八岁的样子。那种专注而庄重的神情,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馆外最醒目的还是那块碑上宋庆龄为孙中山纪念馆建成提的词。那个追随了他一生的夫人,在他死后,为他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发光发热。又想起偶然看到的一个纪录片,多年之后,宋庆龄在对他人说起时,依然提到,我嫁了这个世上最好的男人。对国人来说,他是先驱,是偶像,是中国觉醒的新人类;对宋庆龄来说,他首先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胸怀天下为公的报复,其次才是她的丈夫,她的依靠。这样和谐与宽容的关系,亦是旁人所不能企及的。

参观的路线分为导览专题、复原陈列和史迹陈列。这三个展厅的外部建筑都是复原当时的鄂军都督府,红的大气,红的热烈。其中给我影响比较深刻的,还是史迹陈列。其实这种形式,最普遍,最直接,也往往最能引人深思。走过这长长的展示厅,不难发现,孙中山先生为许多革命志士题了很多词。从为耆亚伯题“博爱”,到为黄申芗之母题“福寿”。孙中山先生从不吝惜他的笔墨,反而十分慷慨,毫无保留的献出他的想法。其实这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孙中山先生那种对于革命志士,也就是与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的那种柔情。不仅仅是在报国救国上的一腔豪情,更带着对于他们家庭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的建议,作为一个年长者过来人的深切教导。我想,孙中山先生一直被人称为“国父”,也不仅在于他为旧中国的改革做出了那么大的探索,或多或少带着那么一点情感的因素。一国之父,一家之长,在于他也写过的博爱。

走着走着,看到了鄂籍同盟会会员名录。因为自己也是湖北人,在看到老家的志士名字时,那一刻,坦白说,激动大于感伤。也许他们在那样**的年代中受到很多苦难与挫折,但是,在我们这些后来人的眼里,最后的惨痛也就变成了荣耀。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哪一种人,为自己生存的国家而奋斗,都不会是徒劳的,我们永远记得他们,并为他们而自豪。

就如同最后的总理遗嘱中提到“民主主张未实现”“不平等条约未除”,我们至今也仍须戮力同行。即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我们也仍需不懈努力,报效国家。这才是我们至今仍缅怀中山先生,仍记得那次革命的意义所在。

第四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期中考试的内容就是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此之前,我也多次经过这座在黄鹤楼边红色的建筑,却一直没有进去参观的决心。而在这一路上,我的心里也泛起许多思绪,既有一丝对参观革命圣地的激动之情,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在这个物质生活盖度发达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会在闲暇时刻去瞻仰那座红楼,去体会当时兵荒马乱的纷争与血色,英雄的豪气呢?

当我终于站在纪念馆的门口的时候,我的心情也微微舒展,检票口的人群排起长龙,人群中的话不多,好像在衬托这座遗迹的肃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我看到红楼主楼上那“鄂军都督府”几个浮雕的文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的首先就是这句话。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这座座红砖青瓦的宏伟建筑群是中华民族民主与解放的斗争历史所走过的足迹,它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中国人民已摆脱饥寒交迫的悲惨境遇,物质、精神需要得到极大满足,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显而易见,这些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革命先辈的作用。社会历史发展的脚步是拾级而上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优良的环境,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并且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觉醒,人民反抗压迫的意识更加明确,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我们先后前往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当时的办公室。这些办公室之间彼此相通,体现了当时革命时的崇尚自由与开放公正的精神,而充满这些房间的革命的热血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

这场里程碑式意义的斗争在当时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便利的武汉拉开序幕。在这场意义深远的革命背后,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号召作用外,真正直接参加革命的则是名字鲜为人知的那些人,那些浴血奋战的斗士,那些为辛亥革命余波式的斗争出谋划策,那些对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和运行呕心沥血的人。在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前,在我浅薄的观念里,就只有孙中山等知名人物而忽视了革命的真正主力——广大先进的革命分子,而今我知道了数不胜数的差点被历史淹没的人物。众多知识分子为辛亥革命抛撒热血,让我百感交集,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怎么可以落后于先辈!他们为救亡图存无畏于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我们在如此优厚的环境中,更应该努力发展自己,关心国事,为民族复兴、中华之崛起贡献一份力,这样才没有辜负先辈辛苦的探索以及社会发展为我们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

在纪念馆内,我们仿佛还能看到湖北军政府内革命者慷慨激昂的演讲,争分夺秒的工作。

第五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遥感09031 王鸿琰 2009302590213 摘要:在保路风潮的影响下,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爆发,并席卷全国。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其中,为挽救国运,开辟一条希望之路做了艰难的探索。革命虽然只持续短短两年就让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但其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深刻的社会影响,仍然激励着一代代后人为理想而奋斗。当然,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注定了它的失败,也证明了它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背景,意义,教训

我是怀着瞻仰的心情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它的前身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它是由三大主体建筑构成的,外表都是朴素的砖黄色,馆虽小,却承载了无比厚重的历史分量。

在纪念馆里,陈列最多的是革命中许多仁人志士的相片和简介,还有许多见证这段恢弘历史的各种物件,令人肃然起敬。我们还参观了起义要人工作过的办公室,想象着他们曾经在此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情景,不禁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风起云涌中。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必然

在辛亥革命之前,许多爱国人士已经做过各种尝试,其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要数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

鸦片战争以后,许多人终于认识到国家的没落,清王朝自此也逐渐改变了高高在上的姿态。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技术逐渐被国人接受,并形成了一股西学东渐之风。在朝廷中,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首的大臣,前瞻性地预见到中国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①。然而片面的追求军事的强大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这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虽然李鸿章等人苦心经营,但最终这次艰难的探索还是惨淡收场。

接踵而至的戊戌维新运动,以公车上书为标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主张仿效西方,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他们的主张得到了光绪帝的认可,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就此拉开帷幕,他们的事业虽然轰轰烈烈,然而,由于初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戊戌变法仅进行了103天就宣告破产。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经验告诉我们,在种种探索失败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一种更为先进的探索。这时的中国依然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压榨下艰难行进,另一批进步分子应运而生,他们又将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救国运动——辛亥革命已在酝酿之中!

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知识的进步分子,已经意识到无论是封建阶级进行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革运动,都无法真正解救中国。这些先进人士先后成立了许多组织团体,以图救国之法。之后随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革命党人也逐渐凝聚起来,不久孙中山提出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核心的三民主义,从此,革命党人以此为纲领,积极准备,革命已经如箭在弦,一场席卷全中国的民主革命正悄然降临。昙花一现: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第一次广州起义,自立军起义,惠州起义,和黄花岗起义,虽然它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却大大鼓舞了士气,随后,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了保路运动,矛盾更加激化,最终,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辛亥革命全面爆发。

辛亥革命取得了初期胜利,孙中山等人紧接着组织建立了临时政府,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然而,正当人们开始憧憬着未来的时候,“财大气粗”的袁世凯粉墨登场,占尽弱势的革命党人只好妥协,让袁世凯担任民国总统,以此为标志,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终失败。再回首: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它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 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自此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较大推动作用。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②。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当然除此之外,辛亥革命对生活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那时的人已经不再留恋长长的辫子了,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时尚。人们见面时行礼也不再跪拜,而是改为鞠躬,女人们也稍微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裹小脚等现象渐渐消失„„辛亥革命因此也可以说开启了另一个时代的风尚。

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主观方面,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谁放弃人民,谁便会被人民抛弃,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谁解决了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可以坐天下”③,可见人民群众在缔造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它也没有一个 坚强的革命政党。

而客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还是在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注释:

① 魏源《海国图志》 ② 列宁《亚洲的觉醒》

③ 《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

下载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作为党课的最后一节课,我们今天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领完票之后,怀着激动地心情开始了参观之旅。 从领票处到纪念馆的入口之间是一条长长的斜坡,上面......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2010年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整整百年之后,坐落在当年革命源起之处的武昌起义门旁的辛亥革命博物馆终于与人见面了。百年前,革命烈士们为了中华的民主复兴在此相聚,相约一同争取......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今天是周六,天气很好,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来到位于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首先,纪念馆到外形给我留下很深到印象, 进入纪念馆后,我们看到很多展品,让我仿佛回......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武汉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如火如荼,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4月4日,我院党小组组织13名预备党员以及各班团支书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早上 8点钟出发,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之下让我对辛亥革命......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党校实践报告 组长: 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 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 准备阶段: 1......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5月19号,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敲响了两千年封建制......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时间:2010-4-20 22:09:4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 作者:郭晶丽 阅读645次党课第五小组的我们,一行13人,一大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