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课堂 智慧闪动
生本课堂 智慧闪动
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怀揣着几许兴奋、几多向往,来到这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浙大华家池校园逸夫体育馆内,语文界的名师泰斗齐聚一堂,竞显风流。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师们聚集在这里,在语文学术的殿堂里,领略名师的风采,享受着丰盛的精神盛宴。
名师们个个身怀绝技,或活泼, 或幽默,或机智,或严谨,或大气。课堂上行云流水的流程,水乳交融的对话,润物无声的评价,还有水到渠成的课堂效果,都让人赞叹不已,掌声不断!名家大师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折射出来的教学智慧,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生本课堂是什么?“生本课堂”的本质意义,就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而在教学的范畴里,学生自己可以学会,教师应当大胆放手。教师要象火柴一样去点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心灵对话,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生命价值的课堂。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生本课堂要的是什么?
1、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生命不仅仅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生命的价值更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以生命促生命,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堂,让我们深深感悟到了经典文化的精神力量。他执教的《枫桥夜泊》,在创设情景中营造文化氛围,在整合资源中拓展文化视野,一路慢悠悠道来,把听者带到了沧桑的枫桥,带进了钟声,带进失眠者张继不朽的经典之作,更带进了中华民族悠久的诗词文化。他引领学生与历史对话,与名人对话,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没有空白的说教,孩子们的精神却为之升华,为之震颤,生命文化的精神悄然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也浓烈的弥漫了整个课堂。而孙双金老师的《儿童论语》,凭着自身的广博的学识,把学生引领进了神奇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让孩子们在新奇、困惑中开朗,在想像,体验中开智,在厚重、轻灵中沉淀,在自悟、激辩中明理。以其独特的视角,精妙的安排,儒雅而激情的教学,和孩子一起演绎了一曲古典与现代的文化乐章。他以学生的多彩生命为本,充分体现了生命价值和意义,整个课堂充满灵性与生机。
2、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
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宽松的氛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也才能应运而生。
于永正老师的《杨氏之子》,引领学生走近文言文的天地,精彩的示范和演绎令人耳目一新,在课堂上唱京剧,和十几岁大的小毛孩儿比赛,如邻家爷爷般的慈祥。感动于他那颗不泯的童心,更感动于他对语文教学的那份不懈的执着,在他精心营造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已真正找回做主人的感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之中。正是得益于这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编写故事中有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创意。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番茄太阳》,当讨论到“这课题使你产生了什么问题”,一名学生说“无话可说”,突遇这种情况,薛老师不温不火,利用对话层层铺设,千方百计地启发,不打击学生,呵护住一丝学习的心火,分步引入,把学生的“无话可说”变成“有话可说”,把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转化为“教学机智”。让我们深刻地体验到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只有在宽松的氛围里,蹲下来看学生,才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进行学习与探究。
3、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学习也就变成一种有趣的活动了。
许嫣娜老师《荷叶圆圆》,课前谈话时,由四个小圆一个大圆演变的简笔画“小魔术”,将文中的蜻蜓、水珠、青蛙、小朋友自然引出,多么有情趣;教学中,她让孩子们学着青蛙高声地唱一唱,当蜻蜓快活地飞一飞,做水珠舒服地躺一躺,既学习了课文语言,拓展了学习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契合了儿童的天性,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加之古诗的适当引入……整个教学就这样在愉悦的课堂交流中,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展开。而盛新风老师的《草虫的村落》,更是一位智慧的女性带领着几十个清纯的童音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净自然人性的语言课堂。她用其独特的视角把语言每一个细微悄悄拾起,富有诗意的落脚点,以标点符号为抓手,融语言感悟,情感体验为一体,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孩子们在读懂了作者,读出了大自然的秘密,读出了快乐天地中蕴藏着一个又一个未解之迷。一节《草虫的部落》,短短40分钟唤起了多少孩子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
4、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安排激起了学生的智慧的活动,引发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欲望和行为。
贾志敏老师的《卖鱼的人》,体现着一种少见的语文教学思想。课文很短,言辞朴实。在解读课文主旨时,对于围绕课题的设疑“奇怪”、“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等等的同义列举;教师紧扣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从挖掘人物内心体验入手,走进“卖鱼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何谓“诚信”的个性化解读,“诚实”、“讲信用”、“说到做到”、“绝不食言”等等的多言描述,都在学生的运用中显示语文的分外光彩,当贾老师问:卖鱼的人姓什么?当一女孩子说“姓诚”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诚信已深入生心。贾老师已经成功为学生的生命打上诚信的底子。将军晶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精彩源于细节,细节之处更见老师的独具匠心。老师在初读阶段老师让学生畅谈感受,“凤辣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让孩子们把他们的学习成果板书在黑板上,之后,老师高明地从学生阅读成果出发,选取“热情”,提问:从文本何处体会凤姐的热情?由此回归课文语言的学习。学生急切从文本的各个角落向伙伴分享阅读后的收获,老师着重点拨了凤辣子语言的艺术。因为提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它引起学生的强烈的新奇和惊讶,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于是他们产生一种新的学习需要,使他们全身心的潜能得到调动、开发和利用,在紧张而兴奋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四天的精神胜宴,真的折服于名师们深厚的文学修养,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佩服之余,我更多的审视了自己的语文课堂,深知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努力做到“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中,才能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第二篇:英语组生本智慧课堂总结
合肥市淝河小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英语组“生本智慧课堂”活动总结
本学期,为了贯彻执行包河区“生本智慧课堂”文件号召,并以此为契机,优化英语课堂,提高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教师创新意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淝河小学早从四月份就开始筹备“生本智慧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六月份,此活动已顺利结束。期间英语组四位专职老师全员参加了此次公开课评比活动。四位英语教师展示了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成果。从整个活动来看,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素质。课堂上,老师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创设有效学习情境,师生互动,探究建构,实现共同发展。为我校英语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英语组全体老师老师高度重视此次课堂评比活动,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准备充分。从课堂教学来看,教学结构日趋合理,对新课改的理念也有体现,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老师们在不断成长。参与活动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教学开放周,围绕“生本智慧”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极参与交流,全力打造绿色课堂。5位英语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五位英语老师精心制作课件,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共同讨论上课细节。公开课上,学生尽情参与,真实展现我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小学英语学科的趣味性,参与性,公开课后,老师们都感觉自己的专业成长了许多。
三、立足课型,突出学科特点。
本次推出的所有课堂能立足课型特点,在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教师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联系实际,精心设计,充分展示个性;能大胆拓展,感情渗透,充分显示人文思想,能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唐海艳老师将课堂搬到了学生春游的郊外。程世慧老师用游戏教学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上飞扬着教者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意,体现了我校提出高效课堂、精彩每一堂课的宗旨,也展示了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满腔热情和不懈的努力。
四、凸显“生本课堂”特色,张扬学生个性。
1、导入新颖,形式多样。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们非常注重设计导入这一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位老师都运用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儿歌、动画、游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生机勃勃。各位英语老师设计情境导入新课,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新亮丽的画面,让人耳目一新。
2、教学手段多样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评的老师都应用多煤体进行教学,制作比较精美的课件,给学生输送更多的教学信息,学生形象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避免了母语的干扰,老师们流利的英语口语,充满激励性的课堂用语,让课堂充满了“生本智慧”的光芒。
总之,这次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教师的队伍,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组织常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问题、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问题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不断改进!
合肥市淝河小学英语组
2014/6/18
第三篇:14-15生本智慧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生本智慧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观摩了几位数学教师的精彩讲课和专家、教师及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几次的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平台,提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以教材为本,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
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讲课时,多数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听课过程中,让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放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积极采用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
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教研培训学习,令我大开眼界。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以这次所学的教学模式为前提,不断学习,积极尝试,潜心理出属于自己、符合我们学生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打造更优异的学生。
第四篇: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听课体会及反思
鲍峡镇中心小学 余宏
通过这次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活动,我深深懂得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掌握了导学练案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小组学习,学生拼角、折角得到验证。又如,《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放手让学生讲解具体思路,小组汇报后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例如《植树问题》中收集鲍峡小学小树林、舞台、鲍峡一桥、五指四空等等,这些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 阮秀丽老师上的《图形的拼组》,阮老师导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图形?出示课题围绕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美丽图案过渡到下一个例题,教学评价也是用三角形。自始至终围绕三角形展开教学。
5、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反思: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学本和生本课堂
使我初步了解“学本式课堂”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要建构“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当堂自学”“学然后导”、“活动展评”、“同伴助学”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细细研读感觉是否这与我们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与我校教育思想异曲同工。
一、深刻领会“学本课堂”的本质内涵
1.“学本课堂”是指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打造“学本课堂”是“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愿景与目标。推进“学本课堂”建设要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为指导,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
二、牢固树立“学本课堂”的新型教学观
1.转变传统的、落后的课堂教学观。要努力变当前“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满堂播放”的课堂为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做学习主人”的课堂;变单
一、单向、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堂为多元、多向、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课堂;变“教为中心,以教定学”的传统课堂教学观为“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课堂教学观。
2.确立“学本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学;还教于学,共同成长”的课堂变革目标。
3.落实“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观。
三、明确构建“学本课堂”的基本要求
1.在组织教学设计和练习设计等环节前,教师要明确以下四方面内容:(1)关于“为什么学”:在教学时,教师应思考“为什么学习这一课题(或课文)?”就这一课题而言,教师要明白“本课题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题在知识和技能以及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是什么”,要清楚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2)关于“学什么”:从本课题的一般学习内容及所特有的学习内容去考虑。教师必须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关键点是什么以及学习的难点、疑点在哪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观,要懂得取舍。(3)关于“怎样学”:这是一个思考教学策略问题。总体来说,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教师要先考虑学的程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有效引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整合课外的扩容学习方式。(4)关于“学得怎么样”: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如对本课题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疑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适当破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是否有所长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学生学完本课题后,能否较好地回顾其重点知识和技能,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理论框架
“学本” 即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着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以此为根本展开教学活动。
“学本”模式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远景,立足于课堂教学,具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学本”首先是以学生的知识掌握为本。“学本”还要更关注于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学习能力的形成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学本”目标之一。最后,“学本”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追求真善美内心。
二、流程结构
“学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流程。
“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呈现了充分信任学生,依赖学生的理念,要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高效愉快的掌握新知。模式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学前尝试
这是前置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先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可结合教材例子,提出一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查问、操作等各种方式,对新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并对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与完成方法进行激励性评价。
基础积累
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活力与高效课堂的基础。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是“学本”课堂模式的主体,是“ 先学后教,先生后师”的具体呈现。学习新知不同于以往以教师新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是学生,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释疑等,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行先学后教,先生后师的原则,要充分让学生展示学习中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要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教学生,学生与学生争辩,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检验、运用知识,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学会新知“我能行”的信念。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好组织工作,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节奏,进行适当的引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巩固提升
这是“学本”课堂高效的保证。知识由简单的认识到内化为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必须有一个技能练习的过程,“绝知此事要躬行”。巩固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分层提升的过程,是对知识化为能力中不断有新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因为不断成功过关而信心倍增的过程。巩固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不断认可,不断反思,不断质疑,不断清晰的过程。巩固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与生活交汇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有所有,学以致用的过程,是学生感受世界与人生哲理的过程。巩固中要实现先练后评,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与反思机会。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个基本流序: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