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A.内在联系的表现 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 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A.提高生育的质量 B.实现人口优化 C.降低生育率 D.减少死亡率
14.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A.战后多边贸易的迅速发展 B.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C.战后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D.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崩溃 15.实施“次级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是()A.先进的科学技术 B.更多的劳动力 C.发达的金融市场 D.更多的自然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人口问题上应采取的政策是()A.开展计划生育运动 B.降低人口数量 C.提高人口质量 D.改善社会经济条件 E.提高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7.吉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广泛应用的指标,但其缺陷是()A.两个国家的吉尼系数即便是相同,但其代表的涵义可能不同 B.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总体比较有时误差较大 C.对低收入组状况的巨大改善反映不够敏感 D.不能准确反映高收入组状况的变化
E.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18.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A.主要是它受自身各种制度僵化的困扰 B.是因为它处于对世界富裕经济国家的依附关系的包围之中
C.是它受到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D.是由于贫富高度不平等的国际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演进的结果
E.主要是这些国家愚味落后和饥饿灾荒造成的 19.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是()A.人均公共教育费用很低 B.入学人数增长迅猛 C.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D.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E.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20.用于进行教育成本--收益分析和决策的主要指标是()A.期望收益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预计成本 E.净现金流
21.托达罗人口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有()A.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B.发展中国家应当更加重视农业的开发
C.发展中国家必须理顺扭曲的要素价格 D.发展中国家应该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E.要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差距 2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意义有()A.提出对经济持续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B.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C.解释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促进技术进步具有很大的意义 E.在国际分工中,各国通过对知识和人力资本施加影响来取得和强化比较优势
23.为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各个国家可采取的经济手段有()A.税收手段 B.建立和实行收费制度 C.财政金融手段 D.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E.行政管制手段
24.发展中国家所得税不重要的主要原因是()A.纳税收入的界限难以确定
B.公民纳税意识较弱 C.政治结构存在问题
D.缺乏素质高又廉洁奉公的税收管理人员 E.缺乏完善的所得税征收办法 25.20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爱德华·肖 B.罗伯特·麦金农 C.菲利普斯 D.赫尔希曼 E.罗斯托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26.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技术水平。()27.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收入分配问题。()28.人口增长是生活水平低下、收入严重不平等、或居民消费选择有限的基本原因。()29.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会扩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30.如果自然增长率相同,则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一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和对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的国家来讲是相同的。()31.地区储蓄率的不平衡与经济增长表现密切相关。()32.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先发优势。()3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代人的生活状况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奋斗,也与他们所继承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和状况有关。()34.一般来说,在发展中国家税收弹性较高的是商品税和农业税。()35.流动性最大的金融资产是活期存款。()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2.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43.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 44.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5.试述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创建国家新体系中的政策选择。
参 考 答 案
1.B 2.D 3.A 4.A 5.A 6.D 7.D 8.A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D 16.ABCDE 17.AC 18.ABCD 19.ABCDE 20.BC 21.ABC 22.ABCDE 23.ABCD 24.ABCDE 25.AB 26.× 提高技术水平“改为”增加资本积累“
27.√
28.× 将”是“改为”并不是“ 29.× 将”扩大“改为”缩小“
30.× 将”相同“改为”不同“
31.√
32.× 将”先发优势“改为”后发优势“
33.√
34.× 将”农业税“改为”销售税“ 35.× 将”活期存款“改为”货币“
36.贸易条件: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37.工业化模式:指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38.肤浅的金融战略: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金融系统施加的旨在鼓励,而不是妨碍投资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其结果却影响了金融系统发展的情况。
39.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40.属性知识:它是关于市场发展或运作不可或缺的一些关键信息。
41.教育的收益:是指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给个人与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也称教育的经济收益。
42.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随着教育职能的逐步演变,现代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道德价值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所谓道德价值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标准;二是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训为熟练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者的能力形态。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43.8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在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开创新的视野与新的方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1)针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把技术进步当作外生因素的缺陷,新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源泉的内生化,提出对持续经济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2)针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源泉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物质资本和劳动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3)提示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44.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所谓“市场失灵”问题和经济的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得到完全的解决,必须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应当是:
(1)政府应当在教育和技术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作用。(2)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当在提供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和水利建设等工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发展中国家政府还应当承担起支持风险性投资的任务。(4)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还必须在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方面发挥作用。
45.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创建过程中,政府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政府能够在帮助企业家进行和完成创新活动方面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在大规模创新活动出现之前,政府必须能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创新活动。政府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政府应当创造一个企业家生存和发展、创新活动可以脱颖而出的市场导向的环境。这种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健全政策:(1)必须建立明确清晰的产权制度。创新活动是基于市场经济机制的经济活动,利润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基本动机。有了明确清晰的产权制度才能激发科学家和发明家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也才能使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抓住经济机会,进行创新活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受益。(2)公正的法治制度。市场经济的法律结构创造了一个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顺利和有效运作的市场环境。一个公正的,不偏不倚的司法制度是贯彻执行合同和契约的关键,如果所有的合同和契约都可以得到执行和贯彻,就建立了交易进行的条件和责任,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才能顺利进行。(3)建立公开、公正和廉明的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创造一个鼓励企业家创新的环境中,政府的规章制度是一个关键。有效的政府机构及其规章制度应当是公开、公正、稳定和分散的。它们创造了企业家在公平条件下进行市场参与和竞争的条件。(4)建立健全的社会基础设施。道路、港口、交通和电子通讯设施等必须高效,状态良好。支持服务,像给企业提供法律上的建议,进行保险,会计和咨询服务等。
第二,设立教育和培训项目,促进企业家创新活动的开发和发展。设立这些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基本目的是改进人们对企业家和创新活动的一般经济知识,教会他们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创新活动的。第三,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筹资和信用上的帮助。企业家在素质上和生产要素处置上的不对称是创新活动的主要障碍,企业家得到风险支持就成为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汽车制造商购买2000美元的钢材生产价值为2万美元轿车,那么,应计入GDP的价值是(B)
A.0.1万美元B.2万美元C.2.1万美元D.1.9万美元
2.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A)A.GDP B.GNP C.NI D.NDP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GDP的是(D)
A.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支出B.政府用于警察的支出C.厂商购买机器设备的支出D.政府转移支付
4.用支出法进行GDP核算时,包括对外贸易部门在内的GDP可以表示为(C)A.GDP=C+I+G B.GDP=C+I+G+X C.GDP=C+I+G+X-M D.GDP=C+I+G+M-X 5.用收入法测算GDP可以表示为(C)
A.GDP=C+I+G B.GDP=C+I+G+X-M C.GDP=C+S+T D.GDP=C+I+T 6.用收入法测算的GDP是(A)
A.所有要素的收入B.劳务的收入C.资本的收入D.出售产品的收入 7.国内生产净值NDP等于(A)
A.GDP-折旧B.GNP-折旧C.GDP+折旧 D.GNP+折旧 8.个人收人(PI)等于(D)
A.PI=NDP-保险税和公司所得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支付 B.PI=NI-保险税和公司所得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支付
C.PI=NDP-保险税和公司所得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支付+政府支付的利息净额 D.PI=NI-保险税和公司所得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支付+政府支付的利息净额 9.个人可支配收入(PDI)等于(D)
A.PDI=PI+个人收入所得税B.PDI=PI-个人收入所得税C.PDI=PI+个人收入所得税一其他非税支付D.PDI=PI-个人收入所得税一其他非税支付 10.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恒等式表现为(C)A.I+G+X=S+T+M B.I+G=S+T C.I=S D.G=T 1 1.GDP折算指数等于(A)
A.名义GDP/实际GDP B.实际GDP/GDP C.名义GDP x实际GDP D.名义GDP-实际GDP 1 2.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是(B)A.实际GDP B.名义GDP C.GDP折算指数D.名义NDP 1 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总供给的构成不包括(D)A.消费B.储蓄C.税收D.投资
14.在没有对外贸易并且没有政府的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是(C)A.I+G+X=S+T+M B.I+G=S+T C.I=S D.G=T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GDP说法正确的是(CDE)
A.GDP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特定时期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B.GDP包含以前的库存C.GDP不包含中间投入的产品D.GDP不仅包含有形的最终产品,还包括无形劳务E.GDP是以货币形式表示出来的
2.在用支出法进行GDP核算时,不应列入的支出项目包括(ABC)
A.购买股票的支出B.购买旧设备的支出C.进口产品的支出D.政府购买军火的支出E.消费者劳务支出
3.用收入方法测算的GDP包括(ABCDE)A.工资B.利息C.租金D.利润E.折旧
4.用收入方法测算的GDP不包括(ABD)
A.销售上期房屋所获得的收入B.出售股票和债券的收入C.房屋出租收入D.政府的转移支付E.以上都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
A.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总和就是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C.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与折旧之差D.GDP=NI+间接税+折旧E.NDP=NI+间接税
6.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一个经济中的总需求构成包括(ABCD)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来自于外国的需求E.税收
三、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
答案: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也称为总体经济学。2.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为GDP。
3.支出法 答案: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以测算GDP的方法。4.收人法
答案: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5.国内生产净值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简称NDP。6.国民收入
答案: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它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简称NI。7.个人收入
答案:指个人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它等于狭义的国民收入减去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和公司未分配利润,再加上政府和厂商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净额,简称PI。
8.个人可支配收人 答案:个人最终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数量,它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支付,简称PDI。9.名义GDP 答案: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10.实际GDP 答案: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而按一个不变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1.GDP折算指数
答案:等于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四、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消费者的家庭部门和作为生产者的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整个经济的总需求。第二,家庭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第三,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第四,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2.简述GDP与GNP之间的差别。
答案:GDP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包含国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但也要扣除支付给外国人的同类收入。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的收入以及支付给国外的收入。两者在对外贸易占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差别较大。3.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方法。答案: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由于厂商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方法测算GDP是所有生产要素的货币收入的总和,它可以表示为GDP=个人收入+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折旧。各项要素
收入在交纳各项税收以后,要素所有者把收入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储蓄,因而GDP也可以表示为GDP=消费+储蓄+税收。
五、计算题
1.某国一年内的工资为l20亿美元;净利息为20亿美元;租金10亿美元;利润60亿美元,其中未分配利润20亿美元;企业税4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20亿美元;折旧20亿美元;企业所得税10亿美元;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和利息10亿美元。试求该国的GDP、NDP、NI和PI。解:GDP=120+20+10+60+20+20=250(亿美元)NDP=GDP一折旧=250一20=230(亿美元)NI=NDP一间接税=230一20=210(亿美元)
PI=NI一保险税和公司所得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支付+政府支付的利息额=210—10—20+10=190(亿美元)
2.某国一年内的支出如下:消费支出300亿美元,投资支出400亿美元,政府支出l 00亿美元(其中政府转移支付20亿美元),进口600亿美元,出口650亿美元。求:⑴该国的GDP;⑵如果该国的GDP折算指数是0.8,求该国的实际GDP。
解:⑴名义GDP=300+400+100-20+650—600=830(亿美元)⑵实际GDP=830/0.8=1037.5(亿美元)
六、论述题
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是两部门经济国民收人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 答案:⑴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中,一个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构成,即GDP=C+I;总供给则由消费C、储蓄S部门构成,即GDP=C+S。⑵总需求是计划支出,总供给是计划收入,这两种力量作用,最终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此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I=C+S,即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I=S。⑶当投资超过储蓄时,经济的总收入就会增加;反之,投资小于储蓄时,经济的总收入就会减少,直到投资等于储蓄为止。因此,投资等于储蓄是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
第三篇:发展经济学试题B及答案
一、概念辨析(每小题5分,共20分)
1.进口替代战略 2.创新型国家 3.自然资源租 4.人口转变理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技术水平。(×)
2.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收入分配问题。(√)
3.人口增长是生活水平低下、收入严重不平等、或居民消费选择有限的基本原因。(×)
4.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会扩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5.如果自然增长率相同,则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一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和对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的国家来讲是相同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特点.3.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哪些途径。
4、简述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四、论述题(30分):
联系实际,谈谈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概念辨析(每小题5分,共20分)
1.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指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发展国内消费品生产来取代进口。进口替代生产主要集中于食品加工、饮料、服装、鞋类、纺织工业等消费品工业。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保护性关税和进口配额对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企业实行保护。
2.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3.自然资源租:“租”在资源经济学中常表现为资源价格与边际或平均开采成本的差。吉利斯等在他们的《发展经济学》中根据资源租产生的条件不同将其区分为三种类型:(1)稀缺租金,是指供给没有弹性的自然资源相对于需求不足而获取的收益。(2)差异资源租金,是指由于资源品位差异或开采难易程度差别而产生的收益。(3)垄断租金,这种资源租与自然资源储量无关,它是由自然资源的垄断性开采活动产生的。
4.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最早是由汤普逊提出的,它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技术水平。(×)2.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收入分配问题。(√)3.人口增长是生活水平低下、收入严重不平等、或居民消费选择有限的基本原因。(×)
4.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会扩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5.如果自然增长率相同,则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一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和对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的国家来讲是相同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的增长理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
(2)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
(3)无论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4)斯密还认为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进速度有很大影响。
(5)斯密还论证了国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他看来,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
(6)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富裕是不能迅速增长的。
2、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特点.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首先,这一理论以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为前提。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相应于“边际产品”而各自获得应有的报酬,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其次,这一理论不仅考察投资这一增长要素,而且还考察劳动、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要素。把技术进步或者看作独立的要素,或者看作影响其他要素生产率的手段。最后,这一理论的特点还在于,把增长当作正常状态,而不是看作均衡的破坏。
3.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哪些途径。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一般说来包括所有影响人均预期寿命和人体体力、脑力、耐久力和活力的设施及服务;(2)在职培训,包括由企业组织的传统的学徒式教育;(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非企业组织的成人在职教育,包括农村的一些推广项目;(5)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
4、简述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通过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落后国家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就是依靠技术引进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引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加具有意义:首先,技术引进能够大量节约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成本。其次,技术引进能够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第三,技术引进有利于培养本国的人才。技术引进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向国外购买新设备、新产品并加以复制。(2)从国外购买专利权或生产许可证,在国内进行生产。(3)接受外国政府和企业进行的技术援助。(4)引进外国公司投资。
四、论述题(30分):
联系实际,谈谈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点: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又都面临着如何利用外部资金问题。利用外资涉及到如何处理好外援、外债和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于外国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西方经济学界的看法也不一致。传统经济学认为,外国援助对于发展中国家改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持激进观点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外国援助主要是基于援助国自身的利益,不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多大的作用。
适度借入外债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快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借款超出偿还能力,导致债务危机,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从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债务危机来看,外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引发危机的消极作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双重的。首先,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其次,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国直接投资在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作用。第一,外国直接投资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尽力控制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使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受到威胁。第二,发达国家可能利用直接投资机会,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破坏东道国的生态环境。第三,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只要把利用外资的利弊说清楚,不按教材答题同样给分。)
第四篇: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D)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2.某卫生组织宣称食用某种水果可以防癌,在这种情况下,该种水果的销量大增,原因可能在于(C)
A.水果价格下降B.水果价格上升C.消费者增加对该水果的偏好D.消费者收入普遍增加
3.消费者收入增加对劣质商品的需求曲线产生的影响是(C)A.不动B.曲线向右移动C.曲线向左移动D.无法确定
4.某消费者好吃鸡蛋炒西红柿,最近市场上西红柿价格上升,那么该消费者对鸡蛋的需求将(B)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5.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未来将会上升时,他对该产品当期的需求量通常会(B)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知道
6.对于出行者来说,火车和飞机是替代品,如果在飞机票价不变的情况下火车票价上涨,则飞机的需求量会(A)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7.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B)
A.技术水平下降B.生产成本下降C.商品价格上升D.商品价格下降 8.若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则(A)
A.A与B一定是替代品B.A与B一定是互补品C.A一定是正常物品D.B一定是低档物品.9.某种物品的价格上升促使生产者增加该物品的产量,这一现象说明了(B)A.需求规律B.供给规律C.供求规律D.弹性理论
10.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上升3%而需求量减少4%,那么该物品的需求(A)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完全无弹性D.单位弹性
12.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为增加收入可采取的措施有(A)A.降价B.提价C.保持价格不变D.以上都不对
13.如果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价格轴的直线,则其需求价格弹性(D)A.=1B.=0C.为大于1的有限数值D.=+∞
15.在斜率相同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上,价格越高,弹性值(A)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
16.一般来说,劣质品的收入弹性系数(C)A.大于1 B.大于0C.小于0 D.小于1 17.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明该商品是(B)A.劣质品B.奢侈品C.非奢侈品D.非正常物品 1 8.如果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品,则(C)
A.甲与乙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零B.甲与乙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大于零C.甲与乙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小于零D.以上都不正确 9.A物品价格从7元上升到9元,引起供给量从4500单位增加到5500单位,该物品的供给弹性是(B)A.0.625 B.0.8C.1 D.1.25 20.支持价格相对于均衡价格来说比较(A)A.高B.低C.一致D.无法判断
21.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原因可能在于(B)A.存在支持价格B.存在限制价格C.超额供给D.供求平衡 22.需求越缺乏弹性,既定的消费税中,消费者负担的比重(A)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包含的内容(ABCD)
A.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运作B.消费者行为C.厂商的市场供给D.分配理论E.经济增长理论
2.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其备的特征是(AC)A.购买意愿B.购买行为C.购买能力D.购买水平E.商品
3.一般来说,下列商品或服务属于需求曲线的特例的是(BCD)A.鱼B.火葬服务C.吉芬商品D.名贵字画E.粮食 4.下列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左右移动的是(BCDE)
A.价格B.消费者收入C.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预期E.相关商品价格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B.消费者收入增加一定会导致对所有商品的需求量增加C.具有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表现为同方向变动关系D.一种市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E.以上都正确 6.下列说法符合供求规律的是(ADE)
A.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B.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降低,均衡数量城少C.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D.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E.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
7.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类型包括(ABCDE)
A.完全无弹性B.缺乏弹性C.单位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E.无限弹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D)
A.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B.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C.高级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D.商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E.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9.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ABCD)
A.生产技术类型B.生产能力的利用状况C.生产成本因素D.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E.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10.为了维持限制价格的有效性,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ABC)A.彩票B.排队C.按票证购买D.鼓励黑市E.采用支持价格
三、名词解释 1.需求
答案: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需求表
答案:需求表指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与相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序列表。3.需求函数
答案:需求函数指以QD表示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量,以P表示商品的价格,则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可以表示为QD=D(P),这一函数就表示了一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商品的需求,称为需求函数。4.需求规律
答案: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规律。5.需求量变动
答案:需求量变动指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6.需求变动
答案:需求变动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7.供给
答案: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8.供给表
答案:供给表是表示各种可能的价格与生产者相应的商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序列表。9.供给曲线
答案:供给曲线表示由所有可能的价格与相应于这些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的组合点描绘出来的一种曲线。10.供给函数
答案:供给函数是表示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相应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变动的函数关系,它反映了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它可以表示为Qs=S(P),其中Qs表示商品的供给量,P表示商品的价格。11.供给量变动
答案:由价格变动引起的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变动。12.供给变动
答案: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生产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供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13.均衡
答案: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14.市场均衡
答案:市场均衡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15.均衡价格
答案: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称为市场均衡价格。16.均衡数量
答案:均衡价格所对应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17.供求规律
答案:供求规律指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减少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供给减少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18.需求价格弹性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19.需求收入弹性
答案: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20.需求交叉弹性
答案: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21.供给弹性
答案: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22.支持价格
答案:支持价格又称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23.限制价格
答案: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答案:⑴生产者的目标。⑵生产的技术水平。⑶生产的成本。⑷相关商品的价格。⑸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此外,政府的经济政策也会通过影响上述因素而对生产者供给量产生影响。
2.简述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过程。
答案:(1)如果最初的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此时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数量小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产品数量,即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生产者就会降价销售,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价格下降,随着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加,而生产者的供给量减少,直到市场价格处于均衡价格为止。(2)如果最初的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此时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数量大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产品数量,即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会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价格上升,随着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需求减少,而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直到市场价格处于均衡价格为止。
3.简述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答案:(1)消费者偏好;(2)商品可替代的程度;(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4)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5)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6)消费者调整需求量时间。
4.利用收入弹性系数对商品进行分类。
答案:首先,如果商品的收入弹性em>o,则该商品是正常商品。其次,如果收入弹性em
答案:需求量变动指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需求变动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区别之一是引起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变动的原因不同;二是两者在图形上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在需求曲线上的点的变动,后者则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6.简述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答案:(1)生产技术的类型。生产技术越复杂,供给弹性就越小,反之就越大;(2)生产能力的利用状况。在使用相同的技术水平下,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更富有弹性;(3)生产成本因素。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产量增加只引起边际成本轻微提高,则供给弹性较大,反之,则较小;(4)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时间越长,供给弹性越大。
六、论述题
1.试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1)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越少,反之越大,因此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2)消费者的偏好。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偏好越强烈,需求量就越大;反之,需求量就越小。即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3)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决定了他的支付能力。通常对于不同的商品而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需求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取决于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劣质商品。正常商品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但对另外一些商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需求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类商品就被称为劣质商品或低档商品。(4)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两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要,则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在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两种商品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则称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5)预期因素。预期是消费者根据现有的条件对未来状况作出的估计。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未来将会上升时,他通常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同样,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会影响到对商品的需求。
2.试述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对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答案:(1)以需求增加为例。需求增加也就是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1所示,需求曲线由Do移动到D1,D1与原供给曲线S相交决定了均衡价格由Po移至P1,均衡数量由Qo增为Q1。由此可以看出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2)同理可推出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结论: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以供给增加为例。供给增加也就是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2所示,供给曲线由So移动到S1,S1与原供给曲线D相交决定了均衡价格由Po移至P1,均衡数量由Qo增为Q1。由此可以看出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4)同理可推出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结论: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3.解释薄利多销的含义。
答案:(1)薄利多销指的是通过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增加总收益,从而增加利润。(2)薄利能多销的原因是薄利多销的商品一定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3)需求富有弹性就是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小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所以价格下降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会更多,从而引起总收益增加,利润增加。
4.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一切物品都限制价格。改革后,国家放开了大部分价格,促进了经济发展。试用限制价格理论解释放开价格的必要性。
答案:(1)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由于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因此市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出现供小于求的现象。(2)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商品实行的限制价格,使市场供小于求,造成一种特殊的“短缺经济"。为了维持限制价格的有效性,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彩票、排队、按票证购买等。同时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而且按票证购买、配给制等又会造成腐败现象。所以限制价格不刺于经济的发展,低效益对社会安定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放开价格。(3)放开价格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市场供给增加,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发展。
5.利用图形分析说明需求弹性与消费税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
答案:如图5-1所示,假设政府征收T税收,假定消费者的需求曲线D、D1,D1曲线需求缺乏弹性,因而需求曲线较为平稳。D曲线富有弹性,因而较为陡峭。需求曲线不会因政府征税而改变,而由于政府征税,供给曲线由S左移到S`,移动的幅度为T。假设D、D1和S相交于E点,与S`相交于E`、E`1。比较征税前后的市场均衡我们发现,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征税后消费者以较高的价格消费较少的数量。从消费者负担消费税的份额来看,消费者负担的部分分别为BE`P1PE、B1E`1P`1PE,由图中可知,B1E`1在T中所占的比重比BE`大,而且随着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由此可见,需求越缺乏弹性,既定的消费税中,消费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大;相反,需求越富有弹性,生产者负担的部分就越大。
第五篇:发展经济学答案
第八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两种基本的服务(B)
A.一种是提供了生产所需的投入物,另一种是为我们提供了立足之地
B.一种是提供了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另一种是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氧气
C.一种是提供了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另一种是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水
D.一种是提供了生产所需的投入物,另一种是“吸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
2.20世纪以来,对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下去提出挑战的是(C)
A.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
B.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
C.由于掠夺性的经济增长所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愈来愈多的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
3.造成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两个重要原因之一是(B)
A.市场机制不健全B.法规执行不力
C.法制不健全D.市场失灵
4.以下选项除一项外,均为人类掠夺性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这一例外是(D)
A.大气污染B.土壤退化C.生物多样性丧失D.寒潮
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D)
A.经济增长能够自我维持B.在发展过程中尽量提高经济增长率
C.一个阶段的发展能够自动产生下一阶段的发展
D.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6.发展中国家传播传染病的主要途径是(C)
A.大气污染B.森林砍伐
C.缺乏清洁水源和给水卫生设施不卫生D.生物多样性丧失
7.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是(B)。
A.自由竞争B.经济手段C.自愿手段D.行政管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是(BCD)
A.政策B.人口C.资源D.环境
2.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经济规模B产出结构C单位投入造成的环境损害D投入-产出效率
3.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政策有(AB)
A.明确产权B.政府管制C.税收调节D.收费制度
三、判断
1.可持续发展中,社会持续是发展的基础,生态持续是发展的条件,经济持续是发展的目的。(X)
2.外部性是导致政策失灵的重要因素。(V)
3.当前世界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为了保护环境,满足下一代人的需要,我们应该实行经济的“零增长”。(X)
4.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极大地依赖于环境的质量。(V)
四、解释概念
1.可持续发展2.市场失灵3.政策失灵
五、思考题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2.环境污染破坏的种类
3.应当采取哪些政策和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