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大学生活的得与失
2014-2015年第二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目考查卷
专业:会计 班级:会计14—2 任课教师:周汉杰
姓名:许芸 学号:14054630228 成 绩:
我大学生活的得与失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大学生活了一年。入学时的激情已不再了,那份对大学生活的好奇也没有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体味和对过去怀念。
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遥远的南方,第一次体会到了远离家乡亲人的滋味,第一次怀念高中拥挤的课程因排解大学终日为自由的寂寞。漫步过去的时光,迷茫过,失望过,动摇过,伤心过,哭过,笑过,唱过,跳过。但庆幸的是没有放弃。最终我选择了一条积极上进,厚积薄发的道路。并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了过来。得到了很多该得到的东西。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回头看自己一路走来的快乐忧伤,顿时百感交集竟寻不着一丝头绪。鲁迅有朝花夕拾之心,我也有为这一年似火年华的感想。
一、生活学习上,学会独立和奋斗
刚到大学里时,就像从笼里放飞的小鸟,欢喜放纵,喜欢交友,喜欢外出,喜欢成群结队的玩乐,逃课是那么的正常,一个学期下来,整个人完全可以用玩物丧志来形容,成绩完全不能挽回堕落的自己,总是认为大学成绩及格就行。一个学期的堕落,一个学期的疯狂也让我认清了自己,我还是一名学生,即使是大学生;我还有自己的理想,即使没有了老师的引导;我更是肩负着父母的期望而来,寻求自己的未来而来。
也经历了许多个人生的第一次,自己有了一些感触,有了目标意识,觉得是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定下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开始奋斗了。在这一年里我学会了独立学习,学会了独立生活,独立理财。在这一年里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监督自己。虽然起初我很迷茫,但渐渐地养成自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古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自习。在学习中熟练地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餐是最重要的。
二、懂得了亲情的含义
一年的独立生活让我认清自己内心所想,虽然嘴边常常所自己不想家,但时常在月圆之夜抬头仰望星空,在这一片陌生的星空下默默地伤感。或许是我们都长大了,在离开父母以后,对父母的依赖和想念并没有儿时那么强烈,但每每当亲情涌上心头之时,眼前浮现还是那片熟悉乡土,还有那些难忘的人和事。在这一年里里我失去了很多,那是我曾今所不在意的,所厌烦的,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那时的我有多幸福— —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忆到的红烧排骨,醒来时依然留念的弟弟妹妹的吵闹声。
三、真视来之不易的友谊
高中时羡慕大学的自由,到了大学才知道,现实的枷锁比高中繁重的学业更残酷。大学的朋友,真心难求,大多数都是利益关系,所谓见面三分情,听有的师兄师姐说过,大学的交际圈只是为将来步入社会撒下的关系网,当毕业时便是收网的时候了。以前总是觉得意气相投便可以做朋友了,现在和别人交往便多了一层有色眼镜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先捧出自己的真心了,都显得那么的被动。好在知己难求,有一个便足矣,而我算是幸运的了,在这个小社会里找到了一个知己,在失意时心中也有个慰藉。大学一年里,我逐渐成熟,让我变得理性,学会了处理事情,学会应对事件,学会圆滑做人,学会真诚生活,学会分辨真爱并且学会珍惜。这些东西,我不敢说能驾驭,但是至少我学会了一些东西,让我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不至于措手不及。
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环境,让我逐渐变成一个社会人,少了曾经的那份单纯,更少了一些真诚。虽然说,现在得到的这些东西能让我更好的适应社会,却也在无形当中剥夺了我很多真挚的快乐,那些快乐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四、一颗成长的心
在这一年里我得到了很多,学会了如何一个人生活,这是人生的宝 贵财富,但也失去很多,没有了纯洁的心,开始学会了从自身利益去考虑问题。在不断地争吵中我开始逐渐明白到一些道理,逐渐把一些事情看得很开,没有必要去为某人或者为某事生气,因为不值得。在得与失之间,我逐渐成长,逐渐学会舍弃,人生,是属于开心的。每天善待自己,就是每天开心生活。在得与失之间,我逐渐成长,逐渐学会舍弃,人生,是属于开心的,每天善待自己,就是每天开心生活。
一年的生活,一年的成长。得到的让我心灵在成长,不再是在父母面青哭泣的孩子;失去的让我人生在成长,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坚强。,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让我的人生充满希望,让我在困难面前成长,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篇:我的得与失(范文)
我的得与失
我当了老师,我便丢掉我爱的所以饰品;我当了老师,所有的我便丢掉我爱的所有美丽的华衣;我当了老师,我便丢掉我所有我可爱的小女孩的心态;我当了老师,我便丢掉我爱的所有的梦。
丢掉饰品,是因为孩子们正在上学,这个期间的模仿能力是最大的,会造成饰品在他们身上泛滥,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丢掉华衣,是因为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农村,这些质朴的孩子的心灵与外表是一致的,我不要他们被美丽的华衣所迷惑他们的心灵。丢掉我一切我小女孩的心态,是因为在家父母使他们的“主心骨”,只要有家人的陪伴他们就是快乐的,在学校,我——老师则成为他们的“主心骨”,只要有我在,他们便有了学习的引路者。丢掉我所有的梦,是因为梦太飘渺,目前来说更无法实现,而那些我的梦就从那时不再做了,我要扎扎实实的付出,要真实的“优质果”。
虽然我现在选择的不知是否正确,只要我现在选择了,那我会走到底,一直一直…..
第三篇:我的大学生活
我的大学生活
大学上的的第一堂课,也是思修的第一堂课。老师说:“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才知道自己知道。”转眼间,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此刻,我回头去看看自己走过的这几年,我怕来不及,我在试图寻找什么。
军训一结束,大学生活正式开始,大伙似乎有点缓不过神,各种不习惯。每天早早起来上早自习,排队买早餐,听各种课。上课也基本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当然还有部分时间在玩手机或是扯谈。突然发现,大学原来这样。老师点名的次数少,毕竟人太多,太耽误上课时间。但即使点到或点人起来回答问题,也没什么关系。同宿舍或玩得好的肯定会自愿起来冒名顶替,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作用的。回想一下,自己虽然逃课的次数不多,可认真听课的次数也掐指可数。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似乎也没什么印象,除了听听专业课和英语课,其他课程基本处于“不正常”状态。
有事没事喜欢“蜗居”在宿舍,聊天、上网、睡觉、吃东西,这就是我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似乎高中老师说的话应验了,他说:“你很有可能在大学里迷失自己,除非经历什么之后。”经历什么,复读算不算。高考的失利,曾经一度让我“咬牙切齿”,痛定思痛。施展自己压抑在心中多年的抱负,我相信自己很棒,一直都很棒,只是时机未成熟。可如今时机成熟了,我又在为自己的理想做了些什么?亦或只是将一切远远抛在脑后。纪伯伦曾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我忘了?!我已经偏离了多远?我还能找到回去的路吗?回想起来,很惭愧也很自责,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自己曾经的理想、激情、追求在哪里?那些信誓旦旦的成长宣言,那些痛过伤过之后的触动,难道只是曾经年少轻狂的话语。我又对得住家人、老师、自己吗? 现实比我想象的还要现实,看着自己这几个月所做的,我最后仅有的一丝自信和底气也都瓦崩土解,付诸东流了。我还凭什么留下,我问自己。曾经执意来到这里,如今我似乎要质疑自己: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我来这里又将得到什么。而我在这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得重新开始。所有的一切是那样陌生,我不得不去一一熟悉,其实这样挺累。我有时在想:四年过后,我会怎样?是否也是如同众多大学毕业生的命运一样,成为蚁族之一员,蜗居的生活着;是否也是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几层或在胶囊公寓里喘息;是否也是每天披着晨光挤地铁,踩着月光倒班车,早上啃着馒头,晚上绞着挂面。
上学的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从中拿走什么,而是要努力为这世界增添光彩。那时候我同意,现在我也同意。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我相信,这一点他们也不清楚,就是清楚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到,他们告诉我们的只是他们的梦想。好吧,我们听他们的,把他们的梦想当成我们的,我们像他们一样为了梦想去奋斗。可是梦想是艰难的,因为那梦想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我们的爱情,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幸福。可是当我们把那抽象的梦想变成了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离那梦想很遥远,特别远。尤其当现实生活充满无限欲望,我们走着走着就陷了下去,如果不及时抽身,我们只会越陷越深,终将不能自拔。
我问自己,我还有多少时光可以这般消耗,我又耗得多少起?无论现实怎样,你身边的人怎样,这些都不应是我自甘堕落,浑浑噩噩生活的托辞。我应有自己的坚持,我都不应放弃,我应该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碰到很多好事,也会碰到很多坏事,今天以前它们都过去了,明天他们还会跟我们迎头相撞,我的态度是: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我既然选择了这里-昆仑旅游学院,我就必须去认知这里,习惯这里。我就必须在这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拖着沉沉的行李箱,背着书包,提着电脑包和一大袋零食,出现在客运站。我对自己说:不怕,我来了!还记得那天我倚靠着客车玻璃窗,睡得很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痛着我的眼睛,我眯着眼透过窗帘缝看着窗外,我笑了,拉开了窗帘。可当我现在回看那时,慢慢发现这些话很天真也很好笑,其实有些事并不是非做不可,在这儿,我努力,我尽我所能,我试图留下些什么,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不后悔;若干年后,我告别这里,带着在这儿收获的一切,包括知识、经验、成长阅历,我轻轻的走,我不遗憾。
从今天开始,带着找回的理想、激情、追求重新出发;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奋斗着的青年;从今天开始,我所做的一切,我将不会后悔,不会遗憾。
第四篇:我的大学生活
我的大学生活
人们都说,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校园生活是美好的,有真挚的同窗友谊,和很多难忘的美好回忆,在进入社会以后,我们就很难会遇到这样纯洁的感情,遇到的将是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和残酷的社会竞争。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从而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看着熟悉的校园,走着熟悉的路,看着体育场、篮球场、图书馆、餐厅和在校园内忙碌的学弟学妹们。想着不久就要离开这熟悉、纯净、亲切的校园,我的内心很矛盾。一方面不舍得离开这片快乐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想步入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2008年9月我进入大学报到,当时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像关在笼子的小鸟被放出来一样,我感到周围都是自由的气息,和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开始上课了,但是每天的课都不多,学习起来也不太辛苦,大学里的学习完全靠自学,老师是不会每天盯着你学习的,所以感觉就更轻松了。轻松的课程,大量的业余时间,几乎让我迷失了自己,没有了以前的学习劲头和冲劲,一下子清闲了下来,大一时候没有好好利用富余的时间来为自己充电,没有好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让我很后悔当时没有管好自己,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大一在混混沌沌中很快就过去了,进入大二,我也总结了很多大一时存在的问题,首先不能继续散漫下去,我应该开始努力学习,学 1
习专业知识,并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其次是多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提高工作能力、办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以后找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开始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学习、看书,来为自己充电。并且积极参加学校以班级及社团举行的各项活动,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有了前车之鉴,大二的我不再像刚入大学时那么散漫、懒惰,我学会利用安排时间,让自己慢慢的忙碌起来。所以大二的一年也有收获,虽然不多,但是证明我是在进步的。
慢慢的大学就过完了一半,进入大三了。大三将会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开始选择的时候我想大家心里都很难下决心做最后的抉择,因为不能确定自己要走怎样的路。最后我们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考研,继续校园学习。而我选择了就业,因为我想早点进入社会锻炼自己,早点工作,想结束校园生活进入社会。
大三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最终进入了大学的最后一年。大四让很多人无奈,没有了学习课程,学校不再限制你的学习,每天的时间都必须自己来安排。考研的同学也越来越紧张了,因为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他们将尽一年的努力就要得到回报了,每一个考研的同学脑子都紧绷着,抓紧每一天来学习,谁都不希望自己一年来的努力白费,所以都更加努力。
现在,身边有很多同学已经找到工作,有的还在为找工作继续奔波。考研已经结束,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考的很不错的成绩,很为他们感到高兴,现在他们也都在忙着去各个学校参加复试,我相信他们
都会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大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现在一边找工作,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希望大家都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再过几天我们就要照毕业照了,我想那一天会让人感到伤感,因为这离分开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一旦毕业,同学们就要各奔天涯,忙着各自的事业,过着各自的生活,要见上一面也许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在照毕业照的时候一定会笑得很开心,因为我们都想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彼此,把我们最美丽的一面定格在那一瞬间。
从大一刚进校园时的懵懂,到现在的成熟,大学四年生活真的让我成长了很多,学习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与宿舍姐妹们四年的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让我难忘珍惜,与班级同学的缘分更是让我感到幸福。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几十年以后我仍会记得我的可爱的老师、同学、朋友、姐妹们。
第五篇:我的大学生活
我的大学生活
何谓大学。有的人简单的称之为放假和上课不分的地方;也有人说是导演和主角都是你自己而配角不断变换的一场戏;还有人说大学是把老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有着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地方。我更多的是听到关于大学的这样一种精辟论述:大学,非谓有高楼大厦也,大师之大,学术之大。《大学》开章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比登天还难的事,但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反思总结我自己的大学生活却不是这么难的事。所以利用几天的时间为我的大学生活写了下面这些文字。
我的学习生活
课堂学习是我大学学习生活的最基本构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但是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态度基本一样,那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专业课学好。学习专业课时目标比较明确,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专业课学习是我一直坚守的学习任务,缺少了它就不会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不能在心里构建出一套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我想也难称得上思政专业的学生,至于水平那就不是一日之功了。除了专业课,我们更早接触的是公共课和选修课,大一大二两年主要是这两门课程。总的来说,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不如专业课。对于选修课,选课时一般兴致很高,因为选修课涉及的科目很广,可以开眼界,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比如我选修了旅游资源鉴赏、基础医学与疾病预防等,这些知识都是我课外想了解的。不太严格的选修课,让当学生的我很轻松。但是由于受学分限制和课程开设的限制,很多时候也不能选到想学的课程。而且当选修课时间与其他重要事情发生冲突时我总是选择放弃上课,这是选修课时常遭受的悲惨命运。
大学里依然是一个老师加上满堂的学生,变的是上课的地点。大学里的教育,就其本性来说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中学时代的课,总是大标题之下套着框题,再之下套着回目。每一目下有不同的字体,分有重点内容和次要内容,很明确哪些是要背诵的,哪些是要了解的。而现在的课,老师会跟我们说,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在研究,他们的观点在各个时期是怎样的,他们的优缺点是什么,你可以选择你同意的观点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前我只知道政治学就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和运作规律的科学,我从不知道这只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而在对面的西方还有着古典主义政治学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与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这些各异的理论。在中学课堂里,大都是偶尔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回答力求准确不偏。而大学课堂里的自由空间就大多了,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是确定无疑的,你的想法会得到尊重。这是一件令我愉快不已的事。思考自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比我们做得好的欧洲人在十四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及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就大力倡导着思考自由、个性解放。其策源地就是大学。文艺复兴不仅再生了希腊文明也再生了希腊的思想自由,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维现象都要自由审问、自由批判、自由探讨。
走过两年大学生活之后才明白,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考方法,思维方式,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覆盖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讲解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学通、学透的。大学生不应只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主动走在老师前面。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所做的工作,无非就是把教师制定的功课,很草率的略一涉猎,专为准备次日应付老师的提问。书中的精华和要义无暇深思,更不用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越来越没个性,社会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当知识蜂拥而来时,什么才是当务之急?很多人只关心能不能马上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这与大学的求是精神相差甚远,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师者是大学学习和研究的灵魂。俄国出了一位巴甫洛夫教授,使俄国的生理学闻名于世。有了博学的教授,不但只是国家、学校的美誉,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们提供了好的资源。我在大学里已经听了无数堂课,最后发现大学的老师果然知识渊博,滔滔不绝,分析问题令人折服。但大师级的人物毕竟少之又少,如果碰到了,就为自己的幸运欢呼吧。
我的阅读生活
如果是在中学时代,我的整个学习生活也就是课堂学习加上课外的练习作业,作为知道高中教学楼的四层拐角处有个图书室,并且让别人顺带借过几本书的我,情况不是很糟糕。因为还有很多人没借过书,更有甚者不知道学校还有个图书室。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与中学不同,大学的学习更多的要靠自觉性,单靠掌握一本教材,背诵一门课的笔记,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是高度浓缩了的精华,是沧海一粟。所以图书馆就是第二课堂,是知识的海洋,是大学生最亲密的伙伴。
我泡图书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带有非常强的目的性,比如说是阅读老师在课堂上要求要读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或是为了写论文而查找资料,亦或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有意识地检索某方面的书籍;另一种是具有随意性和娱乐性的。没课的时候到图书馆看看小说,或者到期刊阅览室翻阅最新的报纸和书刊杂志,争取与时代保持同步,也看看思政专业的前沿和动态,希望对将来会有裨益。有些人认为看不看书对一个人的状态没有太大的改变,该开心的时候就开心,该烦闷的时候还烦闷,并不认为看了书烦恼就会少一些,可能看得越多,问题就会越多。我坚信这跟哲学老师讲学哲学的人的境界应该是一样的,哲学学的不到家的人,往往显得高深莫测,难以理解,哲学学透了的人往往深入浅出,亲切易懂。“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是指的一本书,而是一大群的书。书读得多了,境界自然就不一样了。有些东西看了就知道没看就不知道。碰到一些事情像成功、挫折时,想法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读书的人会处理的更让人满意。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与否,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经历的事情,而是他读的书。没有这些,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不会幸福,但你的精神世界不会很丰富。看什么样的书和我们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有很大关系,因为我们的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这就决定着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书。我所有读的书,归结起来分为两大类:专业书和非专业书。现在的社会是大批量生产人才,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逃不过这个命运,很多时间花在专业书上,为了考试,再有就是英语、计算机,为了过级。
大学里有一种读书的氛围。如今读书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他帮助我理解自己,认识人生,启迪思考。读书成了我心灵的一种满足。有些书是抱着了解的目的去看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东西,本身就有很多讲修身养性,有利于自己的人格完善。看《红楼梦》里十二金钗的性格,看《乱世佳人》里主人公斯嘉丽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不服输,敢爱敢恨,从不放弃希望的坚强性格。有些书本身就比较有深度,可以增加自己的思想厚度,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还有一些书纯粹是为增长自己的知识,比如我因为西方哲学史的学习,要去阅读关于基督教的书籍,好对比了解最初的古希腊哲学思想。
作为拥有年轻时尚心态的大学生,我不得不提一提时尚阅读。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的时尚前沿,所以虽然手里拿着书:专业书、必读书、外语书,各种时尚书依然赢得了我们阅读选择时的目光停驻。需要能解释这种现象。大学是文化时尚最敏感的地方,大学生是时尚阅读的主要群体。社会上流行什么书,大学校园里也流行什么书。阅读潮此起彼伏,甚至校园成了某些阅读热效应的源生地,向社会产生阅读文化辐射。这些阅读是必要补充,所以无法
阻挡。
我的人际交往
一个人,一辈子,将遇上多少人啊!但真正叫你终生牵挂的,恐怕没几个。平心想来,大部分是擦肩而过的,有些是曾经感动过一次的,但就是这些记住的、记不住的人跟我一起围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圈,我们一起在圈里过着。
宿舍生活总是其乐融融,装满了每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快乐和痛苦。想说却不想对别人讲的事情可以在宿舍里讲,它是构成我大学人际交往圈的最小细胞。我的宿舍是由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六个姐妹组成的。他们分别来自内蒙古、宁夏、陕西、湖北和云南。这六个人无疑是与我朝夕相处的人,也是大学前两年里交往的核心人物。但生活过于琐碎,我却不知道要怎么去说它,模糊地说,应该是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六个人的生活就是什么样子。现在搬到新校区的我组成了一个四人组新宿舍,感到日子很新鲜。姐妹们来自青海、湖南和广西。大学里最让人兴奋的事之一就是跟各地的朋友相互交往,了解我们辽阔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的大学班是一个有着五十多个成员的班级,虽然中间由于转专业、退学等因素的影响变动过几次,但最终还是有五十一个成员,这在大学里绝对算得上一个大班了。所以这三十七个女生和和十三个男生就是我大学里的一批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开元旦庆祝晚会,一起参加运动会组成强悍无比的政法连队。我们一起分享获奖的荣誉,一起接受批评教导。
人们总说大学里的社团是个微观的社会。参与社团是步入社会前的最好磨练。在社团中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能力,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我想最受欢迎的社团成员还是要做一个诚心诚意的志愿者、服务者而不是整天只把锻炼自己挂在嘴边。所以我在应聘的时候一定会强调我愿意为社团成员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当然以上论述都是最佳状态,事实并不总是与理论相符。最糟糕的情况是加入了社团可能除了最初交会费的时候在,或者是观看晚会时候在,其余时间也就没有与它发生联系。这些情况也是司空见惯的。连社团的成员都不认识又何来交往之说呢?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太擅长交际却不想放弃交际的人,所以我一直从周围人的身上学习:我观察班级、社团里同学的为人处事,看那些交往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的人如何处理交际中的冲突,如何说服他人和影响他人,如何化险为夷,如何让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赞许或反对,还有如何发挥自己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如今我报名参加了担任老师助理的工作并且如愿以偿。很感谢老师给了我这个机会。虽然工作不久,却觉得交际终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只有随时准备好学习了。
我不知道没有经过允许在路过时聆听别人的闲谈有没有侵犯他们,但我确实很喜欢那么做。我觉得从那里获取了很多有用或者是有趣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某时某刻我和他们也就成了朋友甚至是知音。学校里每个朋友都可以成为我的良师,我珍惜这个不交学费的人际交往的学习机会,我也试图慷慨地帮助需要我帮助的人,试图做一个他人的益友。
我是一个别人眼中的安静女孩,我希望有那么一两个隔着山水不在我眼前的的知心朋友。我习惯于给别人足够的空间,用耳朵去聆听他们或快乐或悲伤的故事,我也很少无端的去说服别人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接受我的想法,但我现在也尝试影响别人去接受一些意见,这样我才会觉得担当起了一些责任。
我的心理世界
很多事情当你再回首时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所以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或愤怒,都告诉
自己不要这样。空虚、焦虑、抑郁一切都会过去的。
大一的时候,从习惯于被动接受的高中生过来,我会迷惘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我经常会因为没有自己的想法而苦恼,认为自己的思维比别人差,就这样自卑着。还会因为离开家人没有朋友而感到孤单寂寞,一时找不到了学习的方向而茫然失落。大二时我会因为没有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烦恼。大三时,我意识到了不久的将来我要给一群青年讲授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还有生活与哲学常识,我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重担在肩啊,我怀疑自己没有准备好。
学生到大学里来学习知识为将来从事一门职业做准备,尽管目标准确、境况也很清楚,但仍时常感到困惑。大学生心里烦闷或者是空虚是常有的事,任鸿隽在南开大学的第十一届毕业时演说词《烦闷与大学教育》中讲过烦闷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时季的,如所谓的春病考试等,还有一类是非时季的,比如涉及到求职等。在学校以内,未毕业的时候,感到时季的烦闷比较多些,既毕业的时候感到非时季的烦闷多一些。他认为烦闷是生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一棵树木,春夏发荣滋长,秋冬叶落枝枯,这秋冬的生气闷藏就是树木的烦闷时期。不过树木的生长却不因为叶落枝枯而有间断。我们若把一棵大树的切断面拿来看,可以看出他的一年一年的生长轮,在它的生长期中我们可以看出因天气的特殊变化,它的生长受到了妨碍,这也可以说成它生命中的烦闷。但只要生长力充足的话,它一定还可以继续生长,而不会因为一点烦闷损伤了他未来的远大。人和大树一样都是有机体的生物,在他的生长过程中必有一些烦闷的时期。动植物的烦闷完全听命于自然,而人不同,人有几分是由自己的力量左右的。大凡一个生物的生长是要继续的,不长则死,不能中立。我要做的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凭着已有的几分力量去生长。
我很怀念军训的那段日子,军装素裹,按时作息,什么也不想,那是一种享受。即使是训练的时候有一些苦,但是有成百上千的人在一起,我不觉得有什么。只记得坚持两个字就行。想想除了这种日子还有多少时候我们只记得坚持二字啊。我想每学期都搞一次军训的想法被身边的人着力批判,我当然知道这不太可能,一次军训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不是简单就可以搞定的。但我是希望人人都有这么一个想法,这样我们怀揣着的就是充实和快乐而不是满腹牢骚或郁闷不已。
我是一个特殊群体里的一员,因为我是免费师范生。人们总是很好奇的向我询问费用问题、就业问题,然后评价一句挺不错的。大概也只有少数人和我们自己会关注我们这一群体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学习动力不足我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是有惰性的,我们不能保证人人都时刻保持奋进向上。如果知道自己在激烈竞争中一定能拿到一份稳定的职业,这份喜悦会太大以致能冲昏人的头脑。如果是就此堕落或者是轻轻松松的学而不是像海绵一样拼命地吸吮,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我们国家辛苦制定的政策岂不是把本来可以优秀的人培养成了平庸的人或是懒惰者,还输送进了基础教育领域。后果是严重的。所以我不做懒惰者,我下定决心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在大学四年里,努力学习。在感情方面我至今仍是一片空白,说来也觉得有些遗憾。不过,宁缺毋滥啊。我想是缘分未到吧。我的想法是只要不是非他不可就不要轻易陷入,作为免费师范生,来自不同地方终归要回去,毕竟感情是要呵护的,长期天各一方,难免会产生问题。
在伦理学课程里我学到了让我受益匪浅的知识。我曾斩钉截铁的认为人性是恶的,理由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大都是恶的。就像你捡了一万块钱的时候,虽然你把它还给了人家,但在这之前你可能想着这钱要是是我的就好了。有这种念头也会被称之为恶。只不过受了外在教化的影响,人有了不同程度的善。我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这种的想法,如果人性是恶的,那人们要怎么生活。如今我算是说服了自己。因为人性有很多要素构成,其中的良心是善的,而人生来具有自私性,这是恶的。人就注定要在善的良心和自私性之间挣扎,做出自己的行为抉择。我也迷惑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下至平民上至高官的人在犯罪;为什么人们如此贪婪地
要掠取资源,肆意污染;为什么人们总是记得自己而忘记别人。原来这一切不是否定人也不是否定真理,而是在于人和真理的分离。因为人们总是难以做到知行合一,所以就有了这么多的不和谐。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做到知行合一吧。
我们学校的飞秋局域网即时通讯上有我们同学好多的心情。有人急着交友,有人找人聊天,有人要看三级片,还有人留言说要跳楼,问谁想同去。这些话不一定全是真的,但却是我们同学一时心情不好的反映。高科技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现代人生活带来了很多压力。这些都需要心理的合理调节。我和我亲爱的同学们都相信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的总结
大学校园对莘莘学子来说不仅是放牧青春爱意的田园,也不仅是求知授业的课堂,它更是激励激励同学尝试践行“精神成人”的祭坛。人本身就是一棵生命树,春天不开花,秋天就不结果。我想一个大学生若不在大学期间真诚的体悟做人的道理,毕业后,就业了,就更难自觉且持续地思索如何做人,因为那时,要面临更现实而琐屑的事情,如职位、薪金乃至柴米油盐。
大学生的人生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平凡的人生,这就是绝大多数人在平平常的生活中找一份工作,获取丰足的工资,找一个满意的对象组建好家庭。我想上帝一定很钟爱普通人,因为他造了很多这样的人。或者应该说这大部分的平凡的人生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第二种是进取的人生,就是不断追求超越生命的现状,能够跳开自己所生活的时空,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更高层次来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充满阳光,然而只有当你自己成为太阳的时候,光明才不会离开你。第三种是沉沦的人生,这种人生经历了较多的挫折和磨难,这种人在困难时期没有把“失败”变成“成功之母”,没有形成自己积极进取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消极适应生活。每个人的境界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各不相同,也许一开始是进取的,后来遭遇了挫折就此消沉了,以后就过着平淡的人生。我想不管我现在是什么样子,是别人眼中进取的人生,还是自己眼中平凡的人生,我一定要做一个有心的人,不断积累,不断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新目标
已经走过的两年岁月里,我收获了很多,并不是所说的一无所获。满意的成绩,满意的奖状,越来越多的知识,越来越多的朋友,越来越成熟的心智,越来越多的失败和经历,这些都是我的法宝。大学时光将会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美好的大学生活逝去了将不会再回来,所以从过去到现在我一直很珍惜,未来的一年半我也会更加珍惜,让这段美好的时光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