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溪山行旅图》中范宽的诗画艺术
《溪山行旅图》中范宽的诗画艺术
学院:林学院 姓名:舒德远
当人们把“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名冠以王维以后,这似乎成了王维的代名词。当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似乎就有这样一幅画出现在眼前,当看到《雪溪图》的时候,似乎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的诗句。
然而,当我仔细观看过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之后,范宽的画韵味尤深,从画的纹理之间更透出淡淡的诗香味,意蕴无穷,耐人寻味。“画中有诗”似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一.《溪山行旅图》是范宽“诗一般的性格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溪山行旅图》中,一座大山占据了整幅画的很大一部分,巍峨地矗立在画的中央,当直面这幅画的时候,雄雄的大山迎面压来,像要倒塌下来压住自己一般,峰峦浑厚、气势雄雄、迫人眼目,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同时,其间树木杂生于嶙峋怪石之上,生机勃勃,是那顽强的生命力促使这些树木在极少泥土,极少养分,极少水分之下能够依然昂然生长,那些岁月消逝留下的斑驳,那些风雨冲刷留下的印痕,记录了多少岁月的沧桑与历经风雨的痛楚。然而,当我们直面这幅画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丝的悲壮,更多的是大山之上的那种宽广的胸怀,那种独立的性格,那种豪放的情怀,还有那“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人生追求。如若立于这般巨山之上,想象与星辰共语,与天空比高,把酒共乐,不管江山许多愁,邀明月同赏如此多娇的江山。何其快也?
如此的画风焉是凡夫俗子能够有的造诣,非范宽这般情怀与风格不能及此。然而范宽如此的造诣,主要源自于他诗一般的性格与风度。
范宽生于五代末,壮于北宋,他的风度和仪表就像大山一般的魄力,如峭石般轮廓分明,性格狂荡不羁,不束缚于繁文缛节,而喜欢居于陕中的山野峡谷之中,与大山为友,与野木为交。同时,范宽好酒,不拘世故,似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如此以来,可以看出范宽性格宽厚,独立豪放,不拘世故,这是他艺术造诣的基础。凡是高超的艺术造诣,必定是艺术家本人的精神和性格最真实的展现,这就是所谓的“风格即人”。
范宽常年居于陕中大山,后来又居于终南、太华山中。终南山、华山都临近长安,同属关中名山,其山峦体势宏大壮美,这无疑会对范宽的山水画境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性格自然有山的味道,独立、豪放、狂荡不羁、不拘世故,这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展现。看溪山行旅图如此的画风,再看范宽的性格,由此我们不难窥见范宽与自然山川气质的完美切合,共同孕育了诗一般的范宽本人和诗一般的《溪山行旅图》。
看图中巍峨的高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诗句自然浮现。立于如此的画前,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市井的喧闹,有的是“再与天空试比高”的豪气,同时,亦有“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的旷世情怀,这是诗一般的画,是范宽诗一般的性格与风度造就的传世经典,是那宽厚的大自然与淳朴的人性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二.《溪山行旅图》是“诗一般的背景与范宽的完美结合”
《溪山行旅图》中巍峨的高山迎面压来,在高大的山体山的衬托下,使其他的地方都显得很是渺小与卑微,幽幽深邃。同时,山脚之下树木丛生,怪石嶙峋,芳草萋萋,树木长在怪石之上严重缺乏水分与养分,使树皮脱落,枝干怪异,一种深邃怪异的环境和意境油然而生。一条飞瀑从山间一泻而下,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其中前景山脚处,巨石纵横,庙宇隐现,溪流湍急。近景大石突兀,一队旅人正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整个画面充满着幽深、静谧和伟大的气象。
立于《溪山行旅图》之前,远远看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处于这般环境之下,大山摇摇欲坠,溪水潺潺幽咽,古木丛乱杂生,雾气迷蒙,怪石如猛兽一般虎视眈眈,使人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自然不寒而栗。然而,当我们仔细看山脚时,一队商队缓缓行走于密林之下的崎岖山路上,这队商队看上去无精打采,似乎饱受了旅途劳顿的摧残,在如此的环境衬托之下,似乎从画之中隐隐传出清脆悦耳的铜铃声,让这个深谷不是那么的寂寞,似乎因为这队商队的到来,这个幽幽深谷才平添了几分生机。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要追寻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给这幅画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需要从《溪山行旅图》的历史背景去讨论。
《溪山行旅图》作于北宋时期,北宋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朝代。北宋之前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中国古代以正统史观为主,因五代建立于中原地区,占据着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区,以正统自据,故后来的史学家著五代史。而十国及其余政权被称为割据势力。五国政权的争夺,十国势力的割据,使中原大地的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化也更多的是战火的硝烟味,更多的是冰冷的兵器和赤裸裸的争权夺势的关系。
然而,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九州大地四分五裂的局面,北宋统治黄河中下游流域及以南一带广大地区,实现了中国大部统一。中原的统一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润土,在这一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各地区人员的流动,促进了文化文明的交流,致使北宋的宋词与书画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
但由于与北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民族的生存危机与国家的发展阻碍,使北宋的人们生活在摇摆不定的社会之中,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自然有它的特点,绘画当然也不例外。北宋思想开放,气氛宽容,这使北宋有了无穷的创造力,其经济成就甚至超过前代所谓的盛唐。经济繁荣,由于兴修水利,使农业稳定。手工业发展,并且开发矿山。船泊制造业也空前强大的,制造出宏伟壮丽的“神舟”。另外,北宋创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奇迹。这是北宋冠冕堂皇的社会背景。不过,也不要忘记,北宋并不是人民生活的乐土。不然,就不会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一个个逼上梁山,为他们提供一个上演威武雄壮历史大戏的宽阔舞台。
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与背景之下,唐末五代,战争频繁,天下大乱,许多文人及画家都向往山林,寻求隐居的安定生活,而画家们都注重对大自然造化的亲和体验,在山水画创作上,注重对万物精神的追求与反映,并形成一种崇尚自然的审美心理,出现《溪山行旅图》中神秘的面纱并不奇怪,巍峨的高山与磅礴的气势与经济的繁荣和“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的豪言壮语想辉映。同时,幽幽深邃的山谷环境和疲惫前行的商队与社会底层的黑暗和大众人民的劳苦生活相对应,这正好应了那一句“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现在,我已经陶醉了,真的陶醉了,完全的融入了这幅画中,我成为了画中商队的一员。在国家与民族备受外敌虎视眈眈的背景下,在社会处于黑暗与光明摇摆不定的情况下,为了温饱的劳苦,为了生活的奔波,随商队一起南北奔走,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能够安稳的生活。一路的艰辛跋涉走到了“大山摇摇欲坠,溪水潺潺幽咽,古木丛乱杂生,雾气迷蒙,怪石如猛兽一般虎视眈眈。”的环境中的时候。我的思绪复杂纷乱,似乎有一点被现实麻木的感觉,又似乎不甘现状,不愿认命,想要爆发去冲破命运的枷锁。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在想,也只能是想,为了温饱,为了生活,我还要一步步的走,尽管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尽管不清楚未来在哪里,也还得往前走下去。
第二篇:范宽 《溪山行旅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
这幅画在绢地上的山水立幅,以几乎三分之二的巨大篇幅描写一座巍峨高耸的远山,它虽然位于远处,却如劈面而来。山顶上郁郁葱葱的密林与体现山岩纹理的“雨点”,彼此映衬,加强了这座大山的凝重与雄浑,山间只落千仞的悬瀑与山下似云若雾的一片空蒙,相生相应,却又突现了山势的高远。面对此景,“高山仰止”之情,难免油然而生。中近景只占画面的三分之一,中景是欺负的丘陵山冈、茂密的从树、似隐若现的楼台与远远流来的泉水。近景但见几块巨石。在近中景之间,枝叶扶疏的老树之下,商旅赶着负运货物的驴队正在缓步而前。目注此景,似乎可以听到近处的蹄声得得,稍远的泉水淙淙,欣赏者的思路由山水而及于人事。在这富裕感染力的作品中,画家把“山从人面起”般的令人惊愕的崇高感与商旅缓行山间的牧歌式的情调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雄壮无比的山川景色与人们的和平生活结合起来,使这一幅作品就成为了成熟期中国山水画“大山大水”全景式构图的杰出代表。如果按焦点透视的法则来看,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是无法解释的,不是近大远小,而是近小远大,不是平视,不是仰视,有不全是俯视。画家似乎是坐着直升飞机由下而上地摄取景物,近景与中景在他的面前几乎全是平视而略带俯视的,就是远景中那恍如当面矗立的堂堂高山,从山顶密林的走向和只画团团树冠而使枝干掩映其下的手法来看,依然是略带俯视的角度。正因为画家不拘泥于近大远小的法则,不受一个焦点的限制,敢于使焦点按立意需要而上下游动,所以有效地提高了艺术概括力,加强了艺术表现力,高度强化了自己的感受,尤其是那似近实远的高山,给人留下了寓目难忘的印象。
由于不少作品已经遗失,还不能说这种手法一定就是范宽的独创,但说他把这种手法发展到新的水平,肯定是毫无疑义的。在范宽之前,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山水画已经走过了早期发展的漫长行程。从六朝以来,不少画家都在描山摹水,也都在表达特定立意的同时探索着空间的表现,但对山水的认识多多少少还与老庄思想乃至“烟霞仙圣”相关,表现空间的手段主要也是“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的“平远法”。自吴道子之后,特别是中晚唐五代以来,直面人生的山水画家,才更自觉地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理解山水,把山水作为某些文人隐居的场所,进而作为民族世代生息斗争的环境表现,为从整体上把握这个民族共存的“大物”与“活物”而努力探索,于是足以体现江山幽奥的“深远法”出现了,接着又摸索出了“高远法”、中国山水画表现空间的独特手法“三远法”终于随着内容的开拓而完成了。而这,正是《溪山行旅图》得以出现的时代背景,范宽之所以成为史有定评的杰出山水画家,也正是因为他以自己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体现了时代的认识和时代的艺术水平。范宽,字中立,陕西华原人。他画山水开始师法五代的荆浩,尤醉心于北宋的李成,但由于住在山间,几乎每日“对山危坐”,“纵目四顾”“以求其趣”,“以发思虑”,使他终于深深感到:“吾与其师于人,未若师诸物,与其师诸物,未若师诸心”。基于这样的认识,范宽毅然走上了“不犯前鹜”,“对景造意”的创造性道路。终于把雄伟壮丽的江山奇景与豪迈大度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取得了来源于自然美又高于自然美的成就,顺应了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趋势,做出了自成一家的贡献而与他所师法的李成并称于世。
作者:薛永年*《名作欣赏》
第三篇:圣海傅山拓展训练心得范登宽
你们是一个团队吗?
为期两天一夜的傅山拓展训练在欢声笑语声中结束了,心中甚是庆幸,为了公司领导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了适当的培训,而自己没有让自己因为其他的理由推掉这次训练;为的是这次拓展训练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一次磨练,更是心灵的一次洗礼。它不仅仅简单一次训练,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思维、一种考验、一种气概。更让我理解了团队的含义。
“你们是一个团队吗? ”这个问题是这次拓展活动安教练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每个小组在每个场合每次被安教练问到的时候,我们每次都是异口同声高亢地回答。那感觉似乎只要我们一致高声回答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了。但是每次教练都诡异的看着我们说,“我感觉你们不是”经过两天的竞争与合作,欢笑和汗水,我们理解了团队的含义,不是像某些人说的,团队就是一个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讲话。通过两天的训练,我们领会了团队的真谛。
团队关键词一 ——目标统一
我们在玩七巧板游戏的时候,教练把我们梦想队分成了七个小组,分别给了五块半不同颜色、形状各异的小塑料板,按照要求平成不同的图形。我们拿到各自的任务书以后,每个小组没有详细的沟通,迅速进入了角色,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你争我多、相互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到最后才知道要完成团队的整体目标才能获得最大的分值。一个企业的总体目标是就是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营销,所有的部门都是为了销售服务的,所以生产部门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销售部门就是不断拓展客户,提高服务的满意度;企划部门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营销方案;
团队关键词二——团结协作、合理分工。
“穿越电网”活动项目时,大家并没有先急于过网,而是由程总和王师傅根据不同的网眼和每个人的身材决定过网计划,最后决定过网方式采取抬、拉、托、拽,网眼充分论证谁是合适人选,谁先过谁后过,最后在全体的努力下一举通过。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工,团结协作,根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能力专长,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我们才会事半功倍。
团队关键词三 ——沟通
孤岛生存游戏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孤岛求生”中,每个队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是肓人,站在孤岛上,茫然无助地等待救援;一个小组是聋哑人,知道游戏规则,但却无法与盲人沟通,焦虑万分;一个小组是健全人,他们能用语言表达思想,能沟通,能指挥,但他们却在珍珠岛上为如何让鸡蛋不摔碎而奋斗着,老师说本来这是几分钟就能完成的游戏,就是因为我们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导致花费了40多分钟才完成任务。三个不同的岛屿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同层面。盲人岛就相当于企业的基层,哑人岛就相当于企业中层,珍珠岛相当于企业高层,没有沟通,基层的需求和呼声就得不到解决,中层的的执行就没有那么精准,高层的决策就是空中楼阁。
团队关键词四——群策群力
每个游戏环节,都体现集体的智慧,企业每个员工每人一个智慧的水滴,就汇成创造的海洋,我们只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让55名全体圣海成员都翻过了4.2米高的毕业墙。
站在毕业墙前合影的时候,安教练问,“你们是不是一个团队?”“是”,全体圣海人更加高亢更加激情更加整齐的回答。我们相信圣海人会实际行动来诠释团队的含义。
第四篇:王维山水田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王维对唐诗的独特贡献主要在山水田园诗方面,他的这类题材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成就。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早年颇有进取精神,前期写过一些游侠,边塞题材的诗篇。后因张九龄被贬后,意志消沉,过起了亦官亦隐的生活。他一生好佛,信仰禅宗;他的后期创作深受佛教影响,他既能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宗教观念与情感,又能用佛教有认识丰富诗的表现方法,开创了诗歌艺术的新局面。
关键词:王维 山水 田园 诗 艺术特色
王维,字摩诘,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先世为太原祁人,其父迁居于蒲州,遂为河东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能诗善画,精通音乐。开元九年中进士,授大乐丞,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两京陷落,唐玄宗奔蜀,王维从驾不及为叛军所俘,并被逼任伪职。乱平后,以陷贼论罪,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中丞,故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故称“王孟”。
王维早年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写了许多关于边塞、游侠的诗歌,大都情调昂扬,气概豪迈。后因张九龄被贬后,意志消沉,过起了亦官亦隐的生活。他一生好佛,信仰禅宗;他的后期创作深受佛教影响,他既能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宗教观念与情感,又能用佛教的认识丰富诗的表现方法,开创了诗歌艺术的新局面。后世称之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40O多首,其山水田园诗尤为人所称道。王维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宣扬了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这些诗往往刻画细致,清新自然,词秀调雅,独树一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大多写于后半期,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山水之作如《终南山》描写的是雄伟壮阔的山岭,田园之作如《渭川田家》,勾画了农村平凡而美丽的日常风光。诗人把农家生活写得非常平和宁静,诗田夫野老写了悠闲自得的隐士式的人物,从而让这些诗歌表现了自己对于闲适生活的喜爱。在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方面,他有着独树一帜的造诣。
一、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画意的高度统一。北宋的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评价都十分精当地指出了王维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他的诗取景颇具有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得浓宜。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的独特的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别具匠心地剪取自然中那些最有特征的山光水色写入诗作。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却去构思和选择构图,通过绘画艺术和表现形式把美丽的田园山水景色全面地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从而使他的诗神形兼备,气韵生动,并在读者的头脑的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山居秋暝》和《终南山》最具“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在这有限的篇幅里,诗人选择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充分利用五言律诗的对仗交织成一幅清新和谐、柔美动人的画面。这首诗把初秋时节的一场新雨之后,辋川别墅中的清幽景色和诗人的恬谈情融合得十分贴切,产生了绝妙的效果。
阵雨刚过,驱散了空气中的烦热,山中傍晚时分更觉得凉爽。“空山”的“空”是寂静无人。新雨后的空山,经过一番洗礼,山色青翠,秋天的晚风凉凉的。诗人感到环境宜人,心情舒适,首联的语言好像毫不经意似的,但是清淡自然之中含着深厚的韵味。
颔联是写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恬静而清新的景色。雨停云散,明月初升。月光斜斜地照射到松林,透过稀疏的枝叶,柔和地洒落在地上。诗人漫步松林,陶醉在雨后大自然的幽静的景色中。潺潺的流水,透过溪边的石头。以静为动,以景见情。所有色彩和音响,在平淡中冗到了绚丽,幽静而不孤独。
颔联和颈联是相对仗的,诗人在这两联里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月”对“清泉”,“松间照”对“石上流”,都极其工整妥贴。“明月松间照”是写诗人所见,是静态的;“清泉石上流”除了看见的之外,更着重于听,听到那潺潺流水的声音,是动态的。这两句同是描写自然景色,一看一听,一静动,错落有致的景色,融入对仗工整的两句对句中,精巧细密而又不失朴素自然。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看到的景象,这也是一听一。见,听到的是诗人隔着一片竹林听到竹林喧笑的声音。看到的是浣洗归来的妇女们。它和颔联不同的是“竹喧”、“莲动”两句都有人的活动。这两联又形成了一个静和动的对照。颔联是描写静态的自然景色,颈联则是偏重于动态的山村风光。而诗人在描绘动态时,并没有直接去写人的活动,而只是写听到的“竹喧“和见到的“莲动”,完全是诗人从静观中所捕捉到的形象,静中见动。在这两联四句中,“照、流、喧、动,这四个动词,对这首诗意境的构成起了一‘字落下而境界自出的作用。一个“喧”字,就能把妇女们浣洗归来时的音容笑貌刻画得栩栩如生;一个“动”字,使那莲和渔舟的形态随之而来。
在深山雨后,秋天傍晚的背景之下,明月高照,松林一片,清泉汩汩,流于石上;竹林丛中喧笑的妇女们在走动,莲花动处渔船在穿行。这就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我们在读诗,又仿佛是在看画。而这首《山居秋暝》正是“诗中有画”的典范。诗人眼耳并用,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了他的笔下。诗中既有优美的景色,又有动人的音响,那淙淙的泉水声和脆亮的喧笑声,给本来就非常清新的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机。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台,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山问樵夫。
这首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维隐居在终南山时所写的一首意境开阔、气魄
雄伟的山水诗。这首诗从不同角度来写终南山的雄伟辽阔,但是整首诗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述终南山的高大状态,而是通过终南山位置的一般途述和诗人所见的终南山变幻莫测、引人入胜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山中的活动,从侧面透露出终南山的壮伟高大。
第一句“太乙近天都”表面上是写终南山的位置靠近国都长安,诗人用“天都”来指长安,写了终南的位置,实际上还暗含着终南山很高的意思。第二句“连山到海隅”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形容终南山连绵不断,广阔远大。
颔联是诗人在山中所见到的奇异变幻的景象。诗人由山下见到山顶白云环绕,及里登上山项,白云反在脚下聚合。王维以简简单单的十字,却唤起了有过游山经验的人的印象。诗人以白云为着眼点,通过白云在视线上下的位置变化写出了终南山直插天际的雄姿。诗人由远及近观察朦胧有青霭,远看团团阵阵,临近却无影无踪,而前面还是白茫茫的片。诗的词句看似平淡,却反映出了诗人观察自然景色的细致深刻。“分野中峰变”中的一个“变”字就把终南山的深远广阔勾画出来;“阴晴众壑殊”中的一个“殊”字,点出了终南山的高大。因为不是深山大谷不可能在同一山中出现不同的天气景象。
尾联描绘的是诗人隔着溪水向一位打柴的樵夫打听住宿的地方。这个情景展现了一个很广阔空旷的意境:在那巍峨的大山之中,诗人和樵夫隔着溪水在大声地一问一答,这问答声在崇山峻岭中回荡着,这就更加衬托出终南山的雄伟壮观。它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田高峰深谷、崇山峻岭、白云青霭、阴晴变化中,再加上诗人与樵夫的隔水问答,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是他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他
把自己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篇,也留下了传世名画,同时也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二、诗中参禅
王维在一些山水田园诗中,通过幽遂、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他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潇散的情趣。他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表现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王维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
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这种心情充分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之中。王维出身在一个佛教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笃诚的佛教徒,家庭对他的影响很深。另外,他信佛也与社会条件和个人经历有关。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人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味,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体上以幽静为美,从“空静”为特色。
有关专家对他诗歌的用语进行了统计,发现诗中“寂”字出现了21次,“空”字出现的频率更高,多达98次。王维诗句中“空”字和“寂”字的运用使他的诗中充满一种禅意。.心空、性空、空知、空虚,这一点是和王维的思想及追求分不开的。唐王朝虽对文人优礼有加,但像王维这样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文人仍受到排挤和打击,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他们只好慕道、奉佛、归隐,为的是忘却那条想走而不能走的路。王维的诗歌受到佛教的影响,造成了他“无可无不可”主义,主张“以不动为出世”,也使得他诗中的禅意集中表现为“空”与“寂”和“无我”的境界。他后期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显然与禅学的浸润有关。由于王维时常把禅理有机地“组合”到“诗情画意”中去,他的有些诗就充满了禅趣禅味。
他的有些诗的确是“处心积虑,借助艺术形象来寄托唯心主义的哲学思辩,描绘自然美的生动画面中,包含着禅理的意蕴“。如果说,王维的宗教体验必须借助审美体验才能实现,那么当他沉浸于山水自然境界,进入极深层次的审美体验的时候,这种审美体验也往往达到了宗教体验或哲学体验的层次。王维的诗既构成了“禅”的状态,也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优美深遂的意境。王维常常利用这些艺术才能着力于自然景物声色无态的表现,通过自然景物在某一‘特定情况下所呈现出种种变幻不定的色相呈现,使“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禅意得到了极为生动的体现。
下面以《竹里馆》为例。
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的意境是空寂的,感情是寂寞的。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为伴,他欣赏着环境的冷漠,体验着内心的孤独,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之中。明月的清冷点缀了环境的凄凉,而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
诗人用“幽篁”二字烘托出了一个清新出尘的环境。诗人的独坐、弹琴、长啸让一个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王维诗中的禅意完全表现出了空寂的境界,反映出了王维渗透人生,以佛入心的心境
又如他的《泛前坡》 秋空白明回,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淡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在这个远离人间的空秋境地,有沙际之鹤,有云外之山,有闲适的皓月之清,也有将夕的淡波澄练。这样的夜晚,你可以孤桨独棹,游不还。作品写尽了诗人静极空怀的心灵,把人们带进他构筑的仙界。他把佛家求闲的清幽精神融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而其中深含的禅趣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又如王维“以禅入诗”的佳作之一。《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一中的“闲”字表明诗人内心及其安闲幽静,周围没有任何事烦扰,所以能觉察到“桂花落”这一并无多大声音的物象,真可谓是细致入微了。就在这万簌俱寂的夜的宁静里,一轮皎月悠悠升起没想到这柔和的月光竞惊扰了山鸟。习惯了静默的山鸟,似乎连月出
也给它们带来刺激,使人产生了“鸟鸣山更幽”的联想。在鸟的衬托下,夜显得更加寂静,山涧显得越发的空旷。这空与寂的境界是由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实景物与
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相融合而形成的。诗人“意与境相融”,物我交融,虽然未用禅语,却使全诗富有禅趣,耐人寻味。
王维诗中的禅意是他的另一大特色。他不仅以禅入诗,而且以禅趣入诗,既能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宗教观念与感情,又能用佛教的认识丰富诗的表现方法,他开创了诗歌艺术的新局面。
三、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朴素中见华采,语言极富表现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描写,他的语言追求自然美,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的完美结合。
他的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由于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因此王维在诗的语言上追求自然美,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语言平淡自然。王维既不像李白那样以一泻千里的气势取胜,也不像杜甫以叙事和议论的同详见长,他的诗的语言是荦荦大方的。他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现诗歌深层的含意,在朴素的背面隐含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蛮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渭河流域农村农家的薄暮景致。面对农家安闲的生活,诗人顿生羡慕之情,诗歌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农家生活的喜爱。全诗的大意是温暖的夕阳笼罩着小小的村庄,远远地可以看见有人赶着牛羊归来,隐入小巷深处。然后便看到一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望着远方,等着放牧的孙儿归来。我们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抽穗,而蚕儿成眠桑叶已经稀疏。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鸡的呜叫;田埂上,农夫们扛着锄头回来了,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着絮絮闲话,充满了农家生活的乐趣。
这都是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为背景而写到的。而不远处,一位诗人正
看着他们,惆怅地摇头感慨。由于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以后,王维深感在政治上无依无傍,进退两难,因此诗中的最后一句就表现了他的归隐之心。“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是写作这首诗的本意,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这首诗的灵魂和主旨。全诗写景与抒情交相辉映,用的是白描手法,不加以任何修饰,不加以任何雕琢,笔意简淡,天趣自然,朴素自然中见华采,语言表现出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又如《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竟引还家问都邑。开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乃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行。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首诗是取材于《桃花源》,但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加美丽动人。诗的前四句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渔人为爱春山,逐水而行,沿岸尽是桃花,欣赏这红艳的桃树,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尽清澈的溪水,也见不到一个人。五到八句是在山口的拐弯处潜身而行,忽然见到了一开阔的平原,远处有一丛云树,走近一看,有千来户人家,到处都是鲜花与竹树。接下来的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重点定渔人在桃
花源中的见闻。“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这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十句写的是诗人至此叙事的节奏加快,扣紧渔人的心理活动来写渔人因思乡离开桃源,然而又怀念桃源,寻觅桃源而不得的怅然和茫然,情事景于此完全融为一体。这首诗末尾说:我以为是桃源旧路,不会迷路,谁知我再去时峰壑变了。当H寸只记得入山很深,沿着青溪拐几个弯就到了云林深处的桃源。而现在春天到处是桃花泛水,这个桃源仙境却无法找到了。结尾的这句,有意味深长的味道。
王维的这首诗,正如前面所说,它既有着陶渊明诗的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着谢灵运诗的精工刻画的描写,语言高度的清新洗练,朴素之中见华采,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王维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时代,堪称山水诗“正宗”。他的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禅,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朴素中见华采,语言极富表现力。他把实景与他所追求的、所暗示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审美喜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闻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物我融合,营造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他的诗的语言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①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②贺新辉 《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
③王 洪 《中国古代诗歌历程》朝华出版社1993年。④(日)前野直彬 石川忠之编 杨松涛译《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年。
⑤张俊山 《唐诗绝句新解》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
⑥卢 晋 傅德岷《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⑦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⑧洪丕谟《诗与画三百期精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⑨马大品 沈望舒 《中国佛道诗歌总汇》 中国书店 1993年。⑩宋广礼 刘 《阅读和欣赏一唐诗选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五篇:中学艺术综合课《秋诗、秋画、秋乐》-教案
中学艺术综合课《秋诗、秋画、秋乐》-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中学艺术综合课《秋诗、秋画、秋乐》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艺术课程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秋天
课型:艺术综合课
一、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通过对诗词歌赋、美术绘画、音乐艺术的鉴赏,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亲自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表演。
情感目标:感受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诗词歌赋、美术绘画、音乐艺术所表现的秋天,从中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艺术是相通的。难点:找到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结合点,并且要做到简单易懂。
三、教学理念
本课时运用情境设置法和感受鉴赏法而较大力度地安排了学生的探索与实践,旨在让学生在了解艺术是相通的同时,提高对艺术的感知、鉴赏、技能、创造、表现、交流等能力,从而达到艺术表现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
在围绕“秋”这个主题的艺术讨论、感受与鉴赏中,力求学生能够同时轻松、快乐地获得表现“秋”的三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秋”的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同时培养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力求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电子琴
水彩颜料、调色盘、清水
白卡纸
五、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及方法 设计意图
(一)、关于“秋天”的讨论 秋天的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欣赏图片集——秋天的大自然。
带领学生进行“秋”的思索,集中注意力,直观地感染“秋” 的气氛,导入新课。
(二)、感知与鉴赏
1、a、展示画《林晚》
b、播放三段不同的音乐片段
《思乡曲》片段
小提琴独奏
《秋叶》
片段
单簧管演奏
《朝元歌》片段
曲笛演奏
c、根据画和音乐配上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保留画面,播放所选音乐,集体 或个人用饱含感情的语气来朗诵 《山行》这首诗。
a观察画中的景物,从视觉艺术 的角度来感受画家眼中的“秋”。
b根据学生自己的听觉感受,从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中,为这幅画选取最能体现其意境的
一段音乐片段。感受画与音乐 构成的二维的欣赏效果。
c发挥想象,尝试从文学的角度 来感受画和音乐。
d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 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 表现艺术的能力。
2、a、播放另一种表现“秋”的音乐 钢琴曲《谷粒飞舞》
b、展示与之相配的画面及诗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
a从另一种情感特征来感受 “秋”。
b感受“秋”丰收的喜悦,成熟的美。丰富对“秋”的 情感感知,为之后的艺术实践 做铺垫。
(三)、学生交流、展示及实践
1、“你眼中的‘秋’……” 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寻找到的 与“秋”有关的各种艺术形式。教师提供备用相关图片与音乐片段。
1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相交流 “秋”的艺术感受,分享劳动的 成果。
2、集体讨论并尽量以“诗画乐” 相结合的形式展示。
2加深对“诗画乐”三维一体的 理解,感受艺术整合的魅力,发现身边的艺术。
(四)、集体创作
1、每位同学把自己平时捡到的落叶,用教室里已准备好的颜料和画笔,为自己 的落叶涂上颜色,然后印在《秋韵》底版图 上合适的位置。要注意画面整体构图和落叶 印迹的疏密变化,最好能表现出一种叶落的 动感。(方案1)
(方案2)从实物落叶看,红枫叶 的形状及叶脉与人的手掌很相似,因此每人 都可以制作独有的“落叶”。以白色卡纸为 底版,全体或部分学生用自己的手掌,沾上 教师提供的颜料,印在底版上,组成一幅 层层叠叠的落叶图。
1在欣赏了艺术家们如此丰富的 “秋”后,也来亲自动手创作
一幅独一无二《秋韵》图,抒发对“秋”的热爱。
2、欣赏集体创作的艺术成果
分享创作的喜悦,体会 “艺术生活”的美妙。
五、音乐活动 演唱歌曲《思乡曲》。
复习上一课时的学唱歌曲 《思乡曲》。在前面欣赏和创作 “艺术的秋”的气氛渲染下,加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培养 学生用满含深情的声音演唱,提高演唱能力。
六、想一想
“从感受‘秋’,你想到了什么?”
加深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 是生活的升华。”这句真理,引发 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六、结语
美就在你我身边,艺术之花就盛开在你我身边!只要你我做一个
善于发现美、善于表现美的有心人,艺术就会走近你我,美就会
伴随你我生活一辈子。可以想象,那样的话,你我的生活将是
多么富有意义、充满情趣!
备课形式:集体备课
备课人员:李咏雪、林少燕、陈铭哲、陈姬姜、郭丽娥 制作:刘荃 执教:
李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