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宾虹:豪杰自命 本色“学人”
德风堂——黄宾虹:豪杰自命 本色“学人”
在黄宾虹画作日益高涨的今天,若摒除去年让人咂舌的6000万画作不提,单就6月4号刚结束的保利夜场而言前十名黄宾虹又挤进两幅作品,成交价也都为千万级别。单看看黄宾虹的经历,这个老人怎是”山水宗师“能概括得了。或许60岁以前,是他漫长的学画过程。60岁以后,便由“白宾虹”向“黑宾虹过度。但是纵观他的一生,怎是简单的书法,绘画,所能涵盖。那不过是浮于表面你对他的了解,其实真正的他是个”学人“
““ 今天的画家没有资格去评价黄宾虹的画,而对于黄宾虹,我几乎不懂。
”
——童中燾
黄宾虹的一生虽然最后以书画家的身份画上了句号,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他是一位学者、美术史论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黄宾虹数以万计的画作时,一定不可以“仅以画史目之”
”
——王鲁湘
黄宾虹身上带有太多思考,也充满疑问,他把最旺盛的情感投放到笔墨,重新唤起我们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视。但实际上,他的绘画、书法知识人生中的一部分贯穿始终的,其实是他的文学著作。
知识分子原是激进分子
在1900年的“庚子之乱”后,黄宾虹与一众教员在 1906年秘密组织了反清的“黄社”,以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的“非君”思想为宗旨,“取新学以明理,忧国家而为文”,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暗中宣传革命。那会的黄宾虹还接受组织决定,在自己家屋后准备私铸铜币,作为革命党活动经费,当然后来这事儿也没成,反倒是他连夜弃妻别儿,深夜逃亡。
耿直如他 上海是一生之转折
初到上海,怕是他也不曾想这一待就是三十年。起初,黄宾虹曾在一个叫神州国光社的地儿工作,做着跟雅昌君一样的编辑活儿。具体这个神州国光社是干嘛的,简而言之便是“以研究国学,发扬国光,以兴起人之爱国心为宗旨”,总之是十分契合黄宾虹的思想感情。就这样,这个逃亡的地方成了黄宾虹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而那会,不景气的书画市场有些古董商,伪造各种名画,为了弄假成真,便想方设法利用报刊来宣传。比如买通报刊的编辑啊,有了好处,有些编辑还是为之所动的,描述的天花乱坠。而秉性刚直的黄宾虹,固然看不惯。有一次,日本某“学者”托人送了两幅伪造的画作希望发表。事情被黄宾虹知道,他严肃地说:“这事有丧国体,不能 去做。朋友们若生我的气,只好忍痛割席。”
自称“学人”一生读书,笔无暂暇
人到中年的黄宾虹著述更为勤奋。他白天工作,晚上埋头学术研究。据王中秀辑录的《黄宾虹诗文著作系年》统计,差不多30年间,黄宾虹公开发表了1100余篇文章。这些文章可以说关乎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方面,黄宾虹是无所不谈,其渊博并非几日读书所能赘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画训》。其视野之广、视点之高,在当时学界和画坛都是罕见的。行文中时时可见中西绘画史的相互比较,令人感到这简直是“翻译者”借介绍西方美术史论之名,行借题发挥之实的再创作。
据王中秀考证,《新画训》确是不谙外文的黄宾虹所作。这篇《新画训》表明黄宾虹也在努力通过寻找中西绘画的相同点以确定其重整中国画学的取向。黄宾虹以其独特的视点和方式解读西方美术史,使他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学术视野上“温故而知新”,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完全不同于改造派、融合派和其他一些传统派的中国画学重构过程。
著述才为无价宝
马、夏残山剩水。而余曰:中华大地,无山不丽,无水不秀。是得一山川也,古今所感不同。是故画有真景,有境界,随天、地、人而异。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志趣修养之高,无以言境界,何谈章法?——见张振维《黄宾虹和他的山水画》(刊1962年版《黄宾虹山水写生册》)
作画时须将心收起,勿使其如天马腾空;落笔之际,应留得住墨,勿使其信笔涂鸦。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衲之沉静。——1948年语。
吾人作画,想得到而画不出,此乃功力欠到。画出妙处,并非有意获得,此乃偶然为之,非功力所及。学画不可有半点虚假,如大厦筑基,定要踏踏实实。——1948年语。
景无有不可画,在于如何画得妙。三笔两笔是为简,千笔万笔也是简。画得多是丰富,画得少也可丰富。以一当十是为妙。——见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
学书学画都要下苦功,单学古人还不行,学古人还要离开古人,要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对林散之语。见夏阳《对我忘年林散之》
古代书画之所以宝贵者,固非其为古董而宝贵,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见张振维《黄宾虹和他的山水画》
中国画有三不朽:
一、用墨不朽也;
二、诗、书、画合一不朽也;
三、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也。——1953年语。见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
中国文人书画,书中当有画意,画中当有诗意。——见陈柱尊《与黄宾虹教授论画书》(刊1935年《学术世界》一卷四期)
“四王”的山水是苍白的,没有多少生气。这不止是个技法问题,也是因为他们远离生活,远离人民,专事模仿古人的结果。画家如果不去探索真山真水,探索生活的真实,并且形成自己的见解,又怎能画得出好作品来呢?——见张林岚《黄宾虹送我两幅画》(刊1980年《艺术世界》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