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健全孩子的人格
培养孩子的习惯 健全孩子的人格
作 者:刘建华
单 位:濮阳县实验中学 联系电话:***
培养孩子的习惯 健全孩子的人格
内容摘要:一位著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所作为,是否幸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就是性格,而不是智力,但是一个人的习惯却塑造了命运。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都是与父母分不开的,孩子是从父母跟前学到第一句话,孩子是从父母面前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最初的经验,养成人生最初的情绪。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孩子 健康 性格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从事多年的义务教育工作,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因此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不断地吸取一些优秀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不断探索,坚持研究,寻求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力求使两种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培养他的健全人格,以及做人的基本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的人,做一个正直守信,意志顽强,开拓创新的人。
教育感言之一:习惯决定人的健康与未来 世界上天生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语言是美好的,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但是他们又是生活在家庭
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大环境里,他们那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侵蚀,个个孩子都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可是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之初,我们没有注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孩子的不良习惯就一个接一个养成。在培养儿子的最初阶段,我们缺少经验,对待孩子培养走了一些弯路,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吃饭时,不爱惜粮食,写作业时,爱吃东西,在人多的环境下,不能专心致志等。发现问题后我们作为父母及时反思,以便纠正孩子的错误,一边反省自己,发现原来我们做父母的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是三心二意,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叫孩子做到的我们父母首先垂范,比如,对孩子讲的话“言必行,行必果”,不说做不到的事情,不说不能实现的目标。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做人正直、认真,不徇私舞弊,不讨好他人阿谀奉承。
在所有的习惯中,孩子最不好的习惯也就是吃饭的问题,这个原因我只能说在自己的身上找毛病,开始时就喂,结果就成了一种习惯,自己不愿意动手吃饭,而且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哼哼。最近通过鼓励,表扬正在努力地自己吃饭。因此说明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大,有不良习惯也容易纠正,如果再大一些,纠正起来就有些困难。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及时纠正孩子性情方面的偏差,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了不起的男子汉。也因此我想习惯真的决定孩子的健康。
学习习惯养成是小学阶段最重要且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教师和家长实施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现在孩子在幼儿园大班,良好的习惯真的让我感到欣慰,从不带零食去学校,上课也从不去厕所,回来后还说:“小手背后,眼睛往前看。”很可爱的样子,经常和姥爷在一起,也是有一种习惯的引导,喜欢和姥爷一起看新闻或是动物世界。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排除肤色、身高等因素,其实差距很小。如果人们在同样的环境下,接受同样的教育,后来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往往就是由不同的习惯造成的。鲁迅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写作。”于是,他成为了作家。实际上,正是这种微小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要求,儿子坚持不懈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养成。
此外,我还引导孩子养成多种习惯,比如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习惯,有事向老师请假的习惯,好习惯是一个持续过程的最终产物,它开始于你一生的最初,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乃至更长的时间都如此去做,健康的习惯需要几年的培养和呵护,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好的习惯,那么不健康的习惯就会形成而取代好习惯。总之,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发展的保证,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习惯决定孩子的健康。
教育感言之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孩子的发展是多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是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孩子教育的关键还是培养孩子的健全的人格,培
养孩子的责任感,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主人翁精神。对于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小处入手,比有的时候就会为宝宝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了解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在学校听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和新闻,班级里有哪些新鲜事,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得到老师表扬没有等,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孩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思想动态。观察孩子的判断能力,以及孩子的是非标准,等到孩子说完,视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将来的教育铺平道路。交流是打开心灵之门的最好的钥匙。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要让孩子的心灵之门永远想我们敞开,让我们父母和孩子永远成为最好的朋友。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亲和母亲关照他的学习和生活相对多一些,而父亲的宠爱,就会有时候对母亲尊重不够,缺乏一颗感恩的心,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他说:“这样不尊重姥姥怎么行呢?”开着玩笑说:“在这样,鸡毛掸子就会跳舞了。”虽小,但他明白妈妈说话的意思。因为儿子的胆小,不用训斥,就会感觉不好意思,或是会哇哇哭。就会教育他,要孝敬爸爸妈妈,但也要孝敬姥姥姥爷,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他似懂非懂的听着,我想儿子会懂得,因为过年后才整整五岁呢?有的时候也会抓住这样绝好的契机对儿子进行教育,我说,“姥姥抚养爸爸妈妈是多么不容易啊!现在她们老了难道不应该给她们买一些好吃的东西?”“那当然”她总是这样情不自禁地说,这是我总要
接着说上两句,“儿子这么懂事,长大以后一定有一颗感恩的心,一定会孝顺爸爸妈妈的,是不是呀?”“那当然”他很高兴地说。这是我们总会会心的拥抱。
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年四川的大地震,对儿子的触动很大,经常时不时的问姥爷,什么最厉害?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似乎知道地震对人们的伤害,就在那静静地默哀三分钟的时候,孩子竟真的一点也没有抬头。因此借机给孩子讲了那里的人很可怜,让儿子的心里有份感恩的心。
当然,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一个长期教育目标,从点滴做起,从小做起,从父母的榜样做起。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独立做事能力,培养孩子活泼向上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尊重别人,赢得别人尊重的品格。
至于如何去做,还真的需要好好琢磨三思而行呢。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循循善诱,不能用简单粗暴的问题加以解决。我从切身体会中总结出了一些自觉较有益的方法:
首先做人父母的对待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言出必行,赢得孩子的信任,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行。如果父母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一拖再拖,或用假话唐塞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使孩子办事敷衍不认真,遇事半途而废失去自信。
然后,要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成长过程。幼儿时期大脑发育快,思维活跃,对事物好奇性重,自制能力差,所以不要对孩子过于
苛刻,要尽可能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孩子的任性不要动辄就采取责骂、怒吼或附之拳脚,要首先搞清楚孩子这样做的理由和原因,耐心的给以和风细雨式的诱导和疏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身心才能健康发展。
再者,也绝不能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需求。有的父母不管孩子的喜好,从个人主观愿望出发,给孩子报这个培训班那个培训班,却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也不管孩子承受能力如何,认为只要舍得给孩子花钱就可以了,都叹可怜天下父母心,殊不知也可怜天下孩子心哪!孩子从小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何来欢乐而言?
其次,在家庭里,对孩子我们更应该提倡情感式的教育方法,不搞一言堂,用强制的办法管制孩子。要学会经常用鼓励欣赏的目光和语言与孩子交流,使孩子更乐意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向父母倾吐心里话,便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适应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需要。对于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作父母的都应该用欣喜或亲吻等体态语言回报孩子。如果作父母的能对孩子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不要想当然而做到及时沟通心中有数的话,那么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必定架起的是心心相印的桥梁,孩子在这样愉悦、自信、健康的环境下也必定会成长为一个宽容、大度有包容心,理解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的人。
教育感言之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原则的,无原则的爱是溺爱,畸形的爱,是弊大于利的爱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
是爱要有原则,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孩子说了算,不要让孩子的愿望都很轻而易举的实现,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但是是有原则的,不要做一个无边无际地爱孩子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我对孩子的爱,首先是表现对孩子的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由于我们对孩子总是充满信任,充满期望,充满理解,充满爱心,不会不问青红皂白的一顿批评,也不会一顿拳打脚踢。孩子和父母之间永远是平等的,虽很小的孩子,却很懂事,一直以来都是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幼儿园里,看见哪个小朋友比自己强,自己会着急的生哭,很有上进心,似乎孩子也在一点一点的意识到学习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乐趣。孩子虽然不是最棒,但是孩子坚持追求更棒。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子女既要有爱,又要对他严格要求,只爱不要求就成了溺爱,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但却是子女遭到毁灭。”正如高尔基所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没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要做到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当然年轻的父母很难划清爱护与溺爱的界限,包括我自己,因此,家长要做到既爱又有教育。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数,教中有爱。因此,对孩子进行适宜的性格和气质塑造,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也是家庭不可推卸的职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
老师。家长给与孩子的不仅是生命,家庭的一切,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性格。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切习惯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诚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让习惯成为自然,终生不忘。
第二篇: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1
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
——培养认真负责的习惯以增强小学生责任心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青州市实验小学
2007年4月
作者:刘
一、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为祖国未来公民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是学校对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要求的具体落实。
当今我国的青少年,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来自家人、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爱。由于有相当部分家长爱子不当,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期被剥夺,使得青少年事事处于被动地位。严重的“关爱过渡”,使他们对别人给予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不甚珍惜;对除自己以外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久而久之,相当部分的青少年责任心极度缺乏。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帮助青少年培养认真负责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心,是关乎到我国未来公民素质高下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人的责任心是由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的体验、责任的行为构成的,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随之越强。在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活动变成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
2、整体性原则:习惯总是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但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会受到他对行为的认识和情感所支配。我们平时讲的品德,是指一定的社会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的基本结构为“知、情、意、行”,包含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其行为习惯的认知和情感的培养,在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统一中求得行为习惯训练的有效性。
3、一致性原则: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一致性原则,一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一致性;二是指在三种教育情境中人们之间对学生要求上的一致性,如爸爸与妈妈之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对孩子行为习惯要求上要一致;三是各年级阶段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4、实践性原则:任何行为习惯总要在实践行为中得以训练和体现。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都不是一天两天短时期内能完成的,而且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行为习惯训练中,教育者要重视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重视意志力的磨练,要重视激励性的评价,要重视及时强化,要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及对行为习惯认识的内化。
5、层次性原则:人们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般要经过被动、主动到自动三个阶段。一旦达到自动,即形成了习惯。对发展、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某些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可以从强制性要求开始,在行为训练的实践中从被动逐步转化为主动,从主动转化为自动。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行为习惯的要求上也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6、可持续性原则:今天对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应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为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理念出发,促使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7、榜样性原则: 人们的学习一般总是以模仿学习开始。因此,教育者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教师应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又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传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的积极行动。因此,应该特别强调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习惯培养的途径
充分发挥我校努力构建的“群。环。场”育人体系,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地渗透于学校、班级、少先队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专门的行为训练活动之中,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校园网、家长学校、《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作用,努力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高度协同。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
(1)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
(3)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
(4)自然责任心: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角质的方法与途径。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行为研究法主要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采用的方法。学校总课题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纳入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
达到教育目的:
(1)情境体验
学校根据每学期教育实际,设计若干系列活动,配合思品课,班对会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培
养他们的责任感。
(2)行为训练
根据低、中、高年段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按课题课题研究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的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3)榜样激励
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解、学习
英雄模范、成功人士、优秀学生对他人,对集
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
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原因,找出他们的良
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的方
向。教师、家长也要时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案研究法
3、卷调查法
4、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的总体实施步骤
本课体初步定为三年规划课题。
第一阶段
充分准备奠定基础初步启动阶段。
1、对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系统的关于培养良好
行为习惯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
(1)为全体家长订《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作为我校家长学校指定教材。
(2)特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来校给全体师生及家长作题为《成功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的报告。
(3)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赴北京参加总课题组举办的培训。
(4)向全体教师传达《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开题大会的有关精神,宣讲课题实施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5)充分利用我校电视台,对学生进行动员。
(6)在家长学校授课中,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等理念灌输给家长,并要求家长与学校紧密配合。
2、成立育才二小课题组,拟订课题实施方案,向总课题组申
报子课题。
3、邀请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
4、查阅文献资料,研究有关理论,广泛搜集信息。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教师会同家长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调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1、各年级、各班级、全体教职工根据各自特点确定切入点很小的极有针对性的子课题,并拟订实施方案,交校课题组。
2、校各子课题组按各自实施方案全面深入研究、通过反复调查、访谈,设计出极有针对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强化训练方案,并协同其他科任教师和家长,帮助生主动参与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3、积累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
4、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
5、分别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开展培养好习惯经验交流。
6、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开展培养好性格征文活动,将佳作向《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推荐。
第三阶段
深入研究,特色创新阶段。
1、在上一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年级、班级教师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习惯培养方案。
2、通过对大量观察、记录的整理和研究,将习惯养成方案具体化为一组日常行为规范。
3、继续举行经验交流会。
4、举行学校“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讨会。
5、向总课题组汇报具有我校特色的好习惯养成经验。
第四阶段
完善成果,总结提高阶段。
1、学校各子课题组及各位教师汇总各子课题研究成果,校课题组总结,向总课题组提供书面报告和相关资料。
2、学校编出成果专集。
该课题着重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负责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道德责任心的方法及其规律。该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国未来国民道德素质,增强我国未来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三篇: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1
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
——培养认真负责的习惯以增强小学生责任心 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青州市实验小学 2007年4月
作者:刘
一、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为祖国未来公民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是学校对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要求的具体落实。
当今我国的青少年,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来自家人、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爱。由于有相当部分家长爱子不当,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期被剥夺,使得青少年事事处于被动地位。严重的“关爱过渡”,使他们对别人给予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不甚珍惜;对除自己以外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久而久之,相当部分的青少年责任心极度缺乏。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帮助青少年培养认真负责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心,是关乎到我国未来公民素质高下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由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的体验、责任的行为构成的,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随之越强。在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活动变成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整体性原则 :习惯总是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但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会受到他对行为的认识和情感所支配。我们平时讲的品德,是指一定的社会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的基本结构为“知、情、意、行”,包含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其行为习惯的认知和情感的培养,在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统一中求得行为习惯训练的有效性。
3、一致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一致性原则,一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一致性;二是指在三种教育情境中人们之间对学生要求上的一致性,如爸爸与妈妈之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对孩子行为习惯要求上要一致;三是各年级阶段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4、实践性原则 :任何行为习惯总要在实践行为中得以训练和体现。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都不是一天两天短时期内能完成的,而且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行为习惯训练中,教育者要重视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重视意志力的磨练,要重视激励性的评价,要重视及时强化,要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及对行为习惯认识的内化。
5、层次性原则 :人们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般要经过被动、主动到自动三个阶段。一旦达到自动,即形成了习惯。对发展、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某些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可以从强制性要求开始,在行为训练的实践中从被动逐步转化为主动,从主动转化为自动。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行为习惯的要求上也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6、可持续性原则 :今天对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应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为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理念出发,促使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7、榜样性原则: 人们的学习一般总是以模仿学习开始。因此,教育者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教师应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又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传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的积极行动。因此,应该特别强调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习惯培养的途径
充分发挥我校努力构建的“群。环。场”育人体系,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地渗透于学校、班级、少先队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专门的行为训练活动之中,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校园网、家长学校、《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作用,努力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高度协同。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1)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2)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3)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
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4)自然责任心: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角质的方法与途径。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行为研究法主要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采用的方法。学校总课题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1)情境体验
学校根据每学期教育实际,设计若干系列活动,配合思品课,班对会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行为训练
根据低、中、高年段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按课题课题研究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的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3)榜样激励
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优秀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的方向。教师、家长也要时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案研究法
3、卷调查法
4、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的总体实施步骤 本课体初步定为三年规划课题。第一阶段
充分准备奠定基础初步启动阶段。
1、对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系统的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
(1)为全体家长订《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作为我校家长学校指定教材。
(2)特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来校给全体师生及家长作题为《成功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的报告。
(3)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赴北京参加总课题组举办的培训。
(4)向全体教师传达《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开题大会的有关精神,宣讲课题实施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5)充分利用我校电视台,对学生进行动员。
(6)在家长学校授课中,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等理念灌输给家长,并要求家长与学校紧密配合。
2、成立育才二小课题组,拟订课题实施方案,向总课题组申报子课题。
3、邀请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
4、查阅文献资料,研究有关理论,广泛搜集信息。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教师会同家长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调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1、各年级、各班级、全体教职工根据各自特点确定切入点很小的极有针对性的子课题,并拟订实施方案,交校课题组。
2、校各子课题组按各自实施方案全面深入研究、通过反复调查、访谈,设计出极有针对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强化训练方案,并协同其他科任教师和家长,帮助生主动参与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3、积累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
4、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
5、分别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开展培养好习惯经验交流。
6、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开展培养好性格征文活动,将佳作向《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推荐。
第三阶段
深入研究,特色创新阶段。
1、在上一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年级、班级教师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习惯培养方案。
2、通过对大量观察、记录的整理和研究,将习惯养成方案具体化为一组日常行为规范。
3、继续举行经验交流会。
4、举行学校“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讨会。
5、向总课题组汇报具有我校特色的好习惯养成经验。
第四阶段
完善成果,总结提高阶段。
1、学校各子课题组及各位教师汇总各子课题研究成果,校课题组总结,向总课题组提供书面报告和相关资料。
2、学校编出成果专集。
该课题着重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负责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道德责任心的方法及其规律。该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国未来国民道德素质,增强我国未来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四篇: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让你我携手共同努力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感谢您对育双新学校的信任,将您的孩子送到了我们学校。双新小学是一个以田径、羽毛球、绿色科普、硬笔书法教育为特色,教学质量为根本的一所学校,虽然学校的生源不如老城区,但是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区前茅。您为您的孩子选择了双新小学,就是选择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教育、丰富的兴趣教育、良好的文明习惯教育。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与您一起,陪伴您的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伴随他从儿童成长为少年。我们学校的教职员工将以“用精益求精的教育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因此,在提倡创设宽松环境,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我校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也很严格。为了让您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进入小学生的角色,请你配合的事项,在此作一个简要说明:
一、给予孩子健康的心理引导
1、入学前,为孩子描绘令人向往的小学学习生活,激发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望,切忌以学习十分辛苦、小学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来影响孩子,使他对入学产生恐惧。
2、经常和孩子交谈,当孩子提问的时候,耐心地给予解答,或利用各种机会告诉他有些问题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就能解决。
3、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学习如何与陌生的小朋友交往。
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接近小学学习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学校每天上午上
学时间为7:50——11:50,下午上学时间为2:15——3:40,每节课40分钟。每个星期一要举行升旗仪式,要求7:40到校,在发放校服以后则每周一要统一着校服升旗),注意劳逸结合。让孩子每晚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逐步缩短孩子午睡的时间,让孩子开学后适应一整天的学习生活。并督促孩子严守时间概念,培养孩子按时就寝、起床、用餐、学习、游戏、锻炼的习惯,让他们逐步具有守时的意识,及早适应正规的学校生活。
2、初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自己梳洗穿戴、吃饭;学会使用铅笔和卷笔刀,学会整理书本、铅
笔盒、书包(为减轻书包重量,将书本和学习用具根据课程表提供的科目准备);学会扫地、抹桌椅、清洗抹布等小家务,使孩子尽快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生活习惯。按时上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做好值日生工作;不带玩具、零食和零用钱到校。还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坐得住、听得懂、说得清”
3、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学习“小天地”(书房或小书桌),桌椅的高低要适中,具有较好的采光条件。还要让孩子明白这是自己学习的场所,并能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这个“学习天地”,学会怎样放置和整理学习用品和书籍。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旁边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创造了学习气氛。
4、上学家长护送到校门口,由学生自己背书包进校园(家长不要围在教室外面看孩子上课,以免孩子分心或影响老师上课);上午放学学生整队离校,家长到指定区域接孩子,不得进入校园;上午7:30——8:00,中午11:00——12:00,车辆禁止驶入或停靠校门口路段。家长请在下午接孩子时与老师沟通,其他时间不要进入校园。
5、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讲究饮食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被陌生人接走。
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家长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共同学习、游戏(可以讲故事、看连环画、下棋、拼图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一定的阅读、思维和动手能力。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安静地阅读、游戏,使他能集中注意力,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
2、督促孩子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做好第二天上课的准备。对孩子的学习进程及学习态度做到心中有数。
3、对孩子的优点要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对学习等方面的困难要配合老师及时帮助孩子克服,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
4、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握笔方式,以防近视。
5、通过日常生活、家庭活动,让孩子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安全知识。
五、为孩子准备必须的学习、生活用品
1、一个美观实用的新书包。(书包不宜过大)
2、一个美观实用的铅笔盒、一块绘图橡皮、一把直尺、一本小记事本、两个拼音本、两个数学本,3——5
支削好的铅笔(不要准备自动铅笔)。
3、一个饮水用的杯子或水壶。
4、两块手帕(可替换使用)。
5、小揩布一块(学生擦桌椅用)。
6、各位家长,孩子进入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开始,路很长。你们选择了双新,是对双新的信任,学校会
想尽一切办法,创设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培育一流的学生,来回报各位。我们相信:通过我们6年的共同合作,双新小学的明天会更辉煌,孩子的明天会更灿烂。最后祝各位家长心想事成,祝所有的小朋友健康成长。
一(1)斑斑主任:刘晓健
2006年9月
第五篇: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这个问题回答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问题,要是几话有说清,那人人都把孩子教育好了,每个孩子都成总理了。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各家各人根据孩子的不同的情况,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这一点对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很重要,别的孩子不会的事你孩子会做,别的孩子不能干的事你家孩子会干,这就比别的孩子强了一步。这一点,要做的事很多,比如让孩子洗锅、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床、打扫自己的房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干,不能让别人来代替。如果你一味地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你代替了他,表面看来,让孩子小吃了苦,但孩子却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可能从小笨手笨脚,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干。还有,尽可能早地分床睡觉,别让孩子十几岁了还和大人一起睡觉,养成依赖思想。
二、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孩子多数都从小爱玩,不爱学习,这种情况多数大人都非常担心,所以,越是这样,你越不能着急,不要动不动就强迫孩子学习,要注意方法,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只要爱学习了,不用你督促,自己会努力的。
三、培养孩子的爱心。对家人、对朋友、对同学,要多施爱心,乐于帮助别人,这对孩子将来处世很有帮助,如果
有好吃的、好玩的一味地私心用在自己身上,这样的孩子走向社会,不会有大作为的。
四、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一定要做到。要为孩子树立表率,当孩子的老师,不要以大人的身份,动不动就训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间长了,专门和你对抗。
五、要和孩子交朋友。放下身份,在和孩子交谈中,尽量以朋友的身体和孩子交谈,不要给孩子压力,让孩子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话,很乐意告诉你,这样,你就掌握了孩子平时的情况,以便 及时采取方法应对。
六、多鼓励,少批评。孩子的每一次成功,你都要120%的鼓励,让孩子感觉到成功的喜兑。平时尽量不要苦口婆心地教育,一旦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批评,指出错误所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七、延时满足。孩子想要的东西,一般不马上满足,让他知道来之不易,明天要的,后天或者大后天再满足他。
八、周六周日多和孩子出去郊游。这样就有更多 的时间和孩子交流勾通了。
九、轻易不要向孩子许愿,一旦许下的愿,就一定要兑现,说话算数,让孩子从小养成说话算数的好习惯。
十、尊敬长辈。培养孩子从小懂礼貌,尊敬长辈的好习惯。要说的很多,一句两句说不完呀,对不对,让大家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