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读泰戈尔的的《花的学校》只觉得这是一篇较为普通的,意蕴浅显
对《花的学校》的三次解读
兰溪市游埠镇中心小学 张宏锋
初读泰戈尔的的《花的学校》只觉得这是一篇较为普通的,意蕴浅显的散文诗而已。诗人用一颗童真的心去观察大自然,在阵雨里绽放的五彩的野花,在他眼里成了一群假日里冲出校门尽情狂欢的孩子,从而体验到生命的奔放,大自然的博大和美妙。从相关资料看,诗人泰戈尔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赞美宇宙、儿童和母性。我国女作家冰心对他极为仰慕,深受影响,从她的《春水》、《繁星》中是可以清晰看到的。
这样看来,把《花的学校》理解为一曲自然和生命的赞歌是可以的,当然其中还有对母爱的歌颂——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手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后来我又隐约感觉诗中似有隐射教育弊端之处。再联系泰戈尔的童年经历以及后来的教育思想,就不难看出端倪。
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曾进过四所学校都不喜欢。因为他厌恶那种无视个性的教育制度,厌恶远离自然的牢笼般的教室,对教师的敌意态度和野蛮体罚更不能容忍。他喜欢的是校外的花园、池塘、春天和白云。后来他还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都没有完成学业。这些都促使他对当时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的教育制度,那种人为的,完全服从的死读书、不与大自然接触的学校,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和激烈地抨击。甚至在1901年,泰戈尔还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
再回到诗中我们来看这几句: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那群花朵”分明是天真浪漫,渴望自由的儿童的化身,而那“地下的学校”,诗人有意地强调了学校在幽暗、封闭的“地下”,不正是在抨击现实世界里那些僵化、沉闷、封闭,束缚儿童的自由,阻断儿童与大自然的联系,抹杀儿童天性的课堂和学校吗?而“站壁角”是诗人最深恶痛绝的教师的野蛮体罚。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一离开樊笼似的学校,一投入自然的怀抱,孩子们便找回了自己的天性,尽情的释放自己旺盛的生命激情,自由的展示自己的个性,犹如投身于狂欢会。
“你可知道,妈妈,它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它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它们也有它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家是爱的港湾,是母爱守候的地方,是有真正的爱等着孩子的地方。诗人把它们的家安在了天上,星星所住的地方,正是暗喻家才是幸福的天堂,孩子们玩得再疯狂也不忘回去的地方。
而学校是在地下,黑暗、压抑的地下,对儿童而言简直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人间地狱。
此时我仿佛从诗中听到了诗人在大声疾呼:放儿童回自然,还儿童以自由吧!
诗的解读到这里好像已经完满了,但总觉得还有一竿子未插到底的感觉。诗中还有什么呢?又重新翻阅了泰戈尔的资料: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的一生是在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年代中度过的,祖国的沦丧、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尔的心灵深处;泰戈尔先后几次投身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写信给英国总督表示抗议殖民统治,坚决抛弃英国政府所授予的爵位;泰戈尔写出大量的爱国诗篇„„
再细细品读此诗,几个词句逐渐跃出了文本:轰响的雷云,六月的阵雨,湿润的东方,绿草上狂欢的群花,地下的学校,星星所住的地方,妈妈„„这些与当时的灾难深重的印度民族,危在旦夕的印度文化,高潮迭起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有联系吗?
再看《花的学校》收录于《新月集》,出版于1886年。而当时的泰戈尔二十多岁,正是一个血气方刚满怀革命热情,为民族独立摇旗呐喊的青年斗士,这期间他撰写了大量的抨击英国殖民统治政论的文章。
可以想见,当时的英国殖民统治者控制着印度的教育,一定在印度的下一代身上灌输着英国意志,抹杀着他们的民族传统基因,以达到对印度民族千秋万代地奴役。这是侵略者的一贯手段,就如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三省和台湾禁止学校开设国语课一样。而一个民族的独立不仅是政治上的独立,更需要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上的自主独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泰戈尔这个伟大的诗人,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民族主义者,当然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
这样一联系,心头豁然开朗。诗人在看似清新纯真,心平气和,歌颂自然和生命的文字背后,却是在控诉英帝国主义对印度文化的野蛮扼杀,对印度民族的文化强奸。不是吗?你听,“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这是印度的“花朵们”被关在如地狱般封闭的学校里,无奈地学习英国殖民者规定要学的功课,稍有怠慢就会遭到严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压抑、恐惧和屈辱。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我分明看到了如狂风暴雨般的民族独立浪潮席卷印度大地,人民为之歌唱、狂欢,压抑已久的民族激情得到空前的释放,民族文化如雨后的野花般遍地开放。
“你可知道,妈妈,它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你没有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它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它们也有它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妈妈,一个民族只有在自己的文化星空里,才能找到精神的归属,灵魂的栖息之地。
第二篇:读泰戈尔《花的学校》
“像孩子的是诗人”
——读泰戈尔《花的学校》
很有意思,沈大安老师的“多元解读文本”讲座之后,马上让我们解读泰戈尔的《花的学校》,那就学以致用吧。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降落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读着读着,我的脑海不由浮现这么一句话:“象孩子的是诗人。”的确,用这句话来形容《花的学校》的作者泰戈尔是最为贴切的。诗人依照儿童的思维,以灵动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瑰丽的联想,描绘出儿童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诗歌围绕“花的学校”,通过孩子和妈妈的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样东西:童真和母爱,整首诗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细细读来,有这样的感觉,在这首诗中“花-孩子-诗人”三者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诗歌的魅力来源于诗人和孩子一样的童心,和孩子一样的丰富的想象力。
反复读着,总觉得诗中的孩子有些捉摸不定。他究竟是妈妈眼前可爱的天使,还是泥土间吐露笑脸、散发芳香的花儿?那些花儿会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会“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冲了出来”;那些孩子猜想着,花儿会被“罚站壁角”,会急着要去看妈妈„„与其说这是孩子心中花的世界,不如说这就是孩子花一样的生活。他们仿佛生活在云端,如此神秘而快乐,和花儿游戏,与云雷对话,在孩子的眼睛里已然分不清自己与事物。物人合一,读者何尝不是这样的感觉,我更相信此时诗人也已化身为天真的孩子,化身为烂漫的小花!他们都有着天使一般的笑脸,有着天使一般纯洁的心灵,他们的嬉戏、玩耍、幻想,整首诗也因此而更富有童真和情趣。
诗中有助于表现孩子童真的,还有感人的母爱。天真烂漫的孩子借花儿吐露着自己的心声,这种心声是那么真诚,那么“脱口而出”。当他说着“就像我有自己的妈妈一样”时,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他们绽放的笑脸,骄傲的姿态。是呀,如果没有母爱的温润,你很难看到真正幸福的孩子,几乎可以断言,没有母爱的孩子,是不大可能幸福的;而没有幸福的童年,则是黯淡无光的,他的天真烂漫,他的无忧无虑,他的活泼可爱,都会随之失去。因为“母爱”的温润,“童真之花”才越开越灿烂。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妙笔生花,使孩子形象如此迷人,使母爱如此动人呢?这与诗人的丰富联想和灵动的文笔是分不开的。好奇、富于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在他们的好奇和幻想的翅膀上,还附丽着孩子的思想、性格、爱憎,以及向往和追求。孩子喜欢联想的特点和诗人的善于联想的艺术手段就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你看,在诗人笔下,花儿是“跑出来的”;在孩子眼里,花儿是和他们一样上学读书的。在诗人笔下,这些花孩子们“穿着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在孩子眼里,花儿和他们一样会想着亲爱的妈妈,妈妈会向他们伸出温暖的双臂„„一个个奇思妙想,把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使诗歌如此生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诗人灵动的语言,就看第一节吧,“走、吹、跑、跳”,简简单单几个字就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的画卷,读到“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时,我的鼻尖仿佛还闻到了花儿连带出来的泥土芳香、绿草的气息!
《花的世界》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那么就让我们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走近泰戈尔,走进《新月集》,让我们的心里暖洋洋,亮光光。
08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