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

时间:2019-05-14 20:2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

第一篇: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正值我校第三届校园读书节开幕之际,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心得。我发言的题目是《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

记得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想说:“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必定是一个健康、积极而充满活力的校园。”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我们的“校园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同学有书生气”,让我们的学校通过“书香校园”建设而更加“高雅、儒雅、文雅”,让我们的同学懂得“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陶冶、一种人生、更是一种责任”!学校教育处、校团委联合语文教研组举办第三届校园读书节,这实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在此,让我们预祝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第三届校园读书节圆满成功!

下面,我想就我个人读书的一点心得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读书的目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的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我们相信,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书中乾坤大,书中日月长。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学习改变容颜,读书造就人生”,每读一本书都是一次精神的体验。正如我的一位学生曾经在她的读书笔记中写道:“有人说,苍茫的天空中,鹰是最美丽的风景;广阔的旷野上,树是最美的风景;愚昧的人世间,书是最美的风景”。我给她的评语则是:“读书是一种文化,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有了灵气才会有自己独特灵动的美。”

二、读书的方法:我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有人说:将一个正确的选择坚持到底,是一种境界;将一种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是一种品德;将一种优势坚持下去,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坚持阅读,就是坚持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优势,它会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还需边读边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反思的过程,对读书、对学习、对人生的认识就很难进入一种高层境界。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应当思索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化为己用。

读、写、思的过程就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就是回眸凝视、收藏自己文化脚印的过程。

三、读书的态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著名作家陈四益先生有一奇文,曰《站着读还是跪着读》。读书之心态,归纳有以下四种:

坐着读——从从容容、坦坦荡荡,一切以朋友的心态对待之;

站着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切以对手的心态对待之;

跪着读——顶礼膜拜、俯首帖耳,一切以信徒的心态对待之;

骑着读——横刀立马、针锋相对,一切以敌人的心态对待之。

选择何种心态与文字对话,决定着你的读书品位与收获。我认为“跪着读”,是只知叫好、只知听从、只知鼓掌、只知悦纳,于是缺点成了优点、谬论成了真理,这样的读书心态就是“死读书、读死书”;“骑着读”,则是只知叫阵、只知反对、只知瞪眼、只知革命,于是无字在其眼前,无文在其胸中,这样的读书心态就是“夜郎自大”,不知谦虚无法进步;而“坐着读”呢,则是以平等的观点去看待所读的书,与书的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或赞赏、或称奇、或意会、或困惑、或质疑、或建议,这样读书最为舒适、惬意。因为读书应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我想我会努力坐着读书或站着读书,去品味那清风徐来,品茗展卷的书韵;体验窗外疏花,暗香入字的美妙;体验大雪无痕,围炉夜读的温馨;体验竹影摇曳,月光照书的意境。

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而我要说,“一书一世界”。因为生命不能承受平淡之轻,需要梦想附于生命的意义与征途,所以让我们怀着梦想继续读书吧;让文字的甘露滋润着我们饥渴已久的灵魂,与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杰出的人物对话,与高尚的灵魂对话。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让阅读成为我们精神生命的呼吸!

同学们,请读一本好书,好好读一本书吧!

谢谢大家!

第二篇: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人生

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人生

——育才小学读经活动总结

以文化认同教育为主旨的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是我县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裁体。活动至今已历时三年。三年来,我校围绕县教育局、县德育室的工作步骤,通过营造诵读经典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家庭教育的有效渗透等举措,使读经活动制度化、日常化、生活化„„让学生走近经典诗文,享受诗意人生。

一、领导重视 建章立制——读经活动的制度化

1.建立机构 组建领导小组。由校长参与指导,德育处、教导处、大队部共同组成的读经领导机构。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负责活动的总策划,教导处负责读经的内容安排,教导处、德育处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抽查。组建由校长担任为组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校语文骨干老师组成的领导小组。三年中,由于领导的重视,制度的健全,读经一直正常有序的开展。

2.制定计划 全面落实。结合我校“今天行动计划——阅读习惯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制定翔实“读经活动”计划,明确各个年级读经的重点内容。做到定内容——

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三字经》、唐宋经典古诗,五年级除诵读《唐诗三百首》的部分古诗以外,还诵读《论语》、《孟子》部分名篇;定时间——每天“二”个十分钟,即:晨读十分钟、午间阅览十分钟;定责任人——班主任老师。

3.统一认识 组织培训。学校工作者的主体对象是教师,而教师观念转变与否是取决读经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学活动是这样,德育活动更是如此。因此,在开展“阅读经典诗文”的活动中,我们始终地把教师的培训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开设讲座、组织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解决让学生读什么,怎样读,什么时间读等问题,统一了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文化积淀,对孩子的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孩子的人格培养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环境渲染 烘托气氛——读经活动的生活化

著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指出,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意义。这一论述揭示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读经活动中,我校十分注重校园诗意环境的建设,烘托读经氛围。在教学楼主体墙壁悬挂大幅标语,在食堂里张贴爱惜粮食的诗句,在花园里竖有书写上爱护花木诗句的牌子,在楼梯口悬挂以“谦让、守序”为内容的警示标语,在过道的墙壁粘贴“互敬互爱、乐为小善”为主题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橱窗陈列学生书写的《弟子规》、《三字经》片断的书法作品„„学生在浓浓的诗意环境的熏陶下,激发了他们诵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在不断美化学校环境的同时,学校的每个班主任也为美化教室的环境献计献策。教室的黑板一角写上每一日一句的古诗文名句,并附注释,供学生摘抄背诵,各个班级以古诗文诵读为题材在黑板报列有专栏,内容有古诗文作家之小故事,古诗文作者、朝代、作品大连串,古诗文名句集锦,古诗文诵读一得„„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再加上每天早晨,午间的集体朗诵,学生抬头俯眼的是古诗文,耳闻目睹的是古诗文,古诗文诵读伴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示范引领 全面推进——古诗文诵读的日常化

以走进经典为主题的读经活动,有别于语文课堂教学。在不影响教学秩序,不影响正常课务,不加重学生负责,不规定硬性任务的前提下,能让每个班级坚持不懈地开展读经活动,每个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地参与活动,这是个全新的课题。为保持读经活动的长效性,以避免“说得多,干得少;平时松松垮垮,检查时突击应付”的现象,我们的做法是: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全面推进,人人参与。就学校而言,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德育处主任辅导,明确读经活动的要求;(2)示范引领,确立模式,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特色展开活动,活化模式;(3)校级评比,重视考核,评出读经的优秀班级;

4、不断总结,全面普及,每个班级都参与这项活动。就学生而言,我们的推进步骤是:示范诵读,利用做广播操前,让优秀学生表演;个体展示,利用星期三红领巾广播台开播机会,让学生诵、演、唱„„;摘抄本评比,看一看,比一比,哪位学生搜集的古诗名句多;评出先进,结合争章,班主任授予阅读章„„一系列的举措不但增强学生读经积极性,同时激发了教师指导参与读经活动热情,使读经活动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

四、活动多样 寓教于乐——读经活动的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教于乐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读经兴趣的良好途径。作为一项文化工程,它不应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只有把它融入到学校集体德育活动之中,才会更具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校以活动为才契机,力求活动的多样性和实

效性,具体做法是:

1、我校把读经活动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载体,作为艺术节比赛的一项常规项目。

2、开展“读经”活动主题会。自开展读经活动以来,每月一次的读经队会已成惯例,每逢此时这班来了赛诗会,那班搞一个擂台赛,他班来个古诗文接龙,我班来个古诗新说,队员们你方唱罢我上场,大家你吟一首我背一句,校园里书生琅琅,一片热闹。

3、举行“赛诗活动”。2006年至今,我校连续举办了三次具有较大规模的赛诗活动。每学期期初的赛诗活动,既是汇报假期学习,也是展示才艺的机会,赛诗会满足了学生好奇心,释放了学生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4、举行主题大队会,二00六年十一月,我校利用学校新校名揭牌之际,召开了“传承育才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读经起动会。二00七年五一节前夕,我校举行了“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人生”为主题读经活动汇报会。二00八年六一节前夕,我校组织了“读经典,迎六一”为主题的大队活动„„各种形式的读经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爱我祖国文化的热情,同时增强了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五、活学活用 自然达成——读经活动的多样化

古诗文诵读,要求学生背多少,记多少,没有硬性规定,班与班之间没有统一的尺度,生生之间没有划一的标准,我们强调的是感悟,注重的积少成多,积小悟成大悟,这样自然而然,瓜熟蒂落,厚积薄发,读经活动的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学校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模式,“古诗游乐园”,“古文大连串”,“诗词大比拼”等,让学生学有所用,在愉快的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诗广播”,做到读听结合,利用每周星期三红领巾广播台,播放有关的配乐古诗朗诵和诗文歌曲,让学生在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中伴随快乐的游戏活动,给学生加上一道丰盛的“午餐”。有的班级以吟诗健身的形式,将古诗文诵读与学生课间活动相结合,在学生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欢声吟诵,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学生自娱自乐,乐此不疲,从而形成了健康向上学校流行“儿歌”。还有的班级鼓励学生赠诗问侯的形式自然而然地达到背诵优秀诗文片断的要求。开展“见面送首诗”活动。每天早上送父母一首诗,上学放学送父母一首诗,课间活动同学送一首诗„„这种日日送诗活动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伙伴关系,而且对所读的经典诗文起到复习、理解的作用。低年级班主任要求自己所任班级小朋友排队背诗回家,在教室离学校门卫一百多米路程中。小朋友一边行走,一边吟诵古诗文,整齐的路队,琅琅的书声,受到在校门口等候孩子家长的啧啧称赞。

六、家校携手亲子同读——读经活动的家校一体化

为了让读经活动延伸到家庭,让广大家长也积极参与我校的读经活动,我们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利用家长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我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的意义,操作步骤,具体要求„„并将此活动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相结合,亲子同读,携手提高。我们将通过评选读经小博士,读经优秀家庭的等多种鼓励方式,促进家庭读经活动的有效开展。今年四月,我校又开展了以“读经——让我与孩子同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家长门的征文,内容丰富,有的从自己的成长角度介绍了自己读经体会;有的从以孩子的视野出发,介绍了读经对孩子的成长;有的从读经能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出发,介绍了读经意义„„在这基础上我们评选出一等奖征文三篇,二等奖征文六篇,三等奖征文九篇。

三年的诵经活动,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以提高,气质素养得以提升,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目得以复苏与振兴。当然这仅仅是一些浅显的尝试及点滴体会,今后有待于不断改进。我们也真诚的期待行家的指导,让活动更深层次的开展下去,真正做到读经活动常读常新。

育才小学

9月30日

第三篇:中华美文诵读 赏四季美景品诗意人生

中华传统古诗词教学: 赏四季美景 品诗意人生

积累展示

(一)上篇:见景吟诗 借诗言情

老师: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既陶冶了我们爱美的心灵,又锻炼了我们发现美的眼力。其实古诗词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歌,大家都应学会见景吟诗。

(老师出示课件图片,请学生说古诗)

老师:春游时,看到两岸杨柳依依,让我们不禁想吟诵——

全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1:还有“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生2:还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老师:登山时,会吟诵——

全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生3: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4: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老师:看见奔流不息,气势壮观的黄河,你会说——

全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老师:看到壮丽的瀑布你会说——

生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老师:看到江河上的落日你会说——

全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老师:同样是落日,你还会发出感慨——

生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师:看到这枝杏花,你会说——

生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师:看到这幅图会想起马致远的一首小令——

生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老师:扫墓遇雨时吟句——

全体:“清明时节雨纷纷”;

老师: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

全体:“儿童上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老师:秋天,菊花怒放,又让人不由得想吟诵一首《菊花》——

全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老师:看到火红的枫叶,会吟诵——

全体:“霜叶红于二月花”

老师:冬天大雪纷飞时,不禁吟诵出——

全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老师:大自然的美景周而复始的变化着,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千差万别,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诗人借景抒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世界吧!

老师:惜别时——

学生领诵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春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老师:思乡时——

学生领诵2:《泊船瓜州》(宋)王安石

夏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老师:高兴时——

学生领诵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秋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老师:忧愁时——

学生领诵4:《相见欢》(南唐)李煜

冬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老师:激昂时——

学生领诵齐:《满江红》(宋)岳飞

男领诵: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齐合: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女领诵: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齐合: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男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齐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男合:靖康耻,犹未雪;女合:臣子恨,何时灭?男女: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男合:壮志饥餐胡虏肉,女合:笑谈渴饮匈奴血。齐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诵读四季的古诗中,我们既体会到诗人不同的心情及对不同季节的看法,又感受到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沉郁朴实、有的清雅自然……一年四季各有各有的特点,可都是美丽的。

(二)下篇:四季颂歌(回顾以前积累的古诗)诵读古代经典诗句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背诵了不少与四季有关的古诗。到底哪组背得多,背得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一组)春之歌

老师: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呀,在我们6年1 班第一组同学的眼睛里。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 ”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来听听大诗人是怎么说的吧!

学生:(同桌一人一句):

1男: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女: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男: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2女: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男:是早春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女:是晚春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男: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春花

4女: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春草

5男: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风

5女: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春雨

6男: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春虫

6女: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春鸟

7男: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

7女:是“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的春夜。

齐: 春天鸟语花香,我们爱春天。

老师:“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夜春梦,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我们在诗海时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钱塘湖春行》

齐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老师: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歌咏春天呀,今天,春天组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好!

(第二组)夏之韵:

老师:春光明媚,夏景优美,听听大诗人是怎么说夏的吧!

女组长:夏天满池的荷花犹如美丽的姑娘,我们爱夏天。

1、男组长:《池上》(唐)白居易(男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女组长:《小池》(宋)杨万里(女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男组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男领诵)毕竟西湖六月中,(男齐)风光不与四时同。(男领诵)接天莲叶无穷碧,(男齐诵)映日荷花别样红。

4、女组长:《如梦令》(宋)李清照(两名女同学交换诵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女齐诵)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男组长:《采莲曲》(唐)王昌龄(全组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老师:呀,我发现了,你们吟诵的诗词都与莲花有关,真是一花独秀呀!莲花不仅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姿容,还有高洁的品格,你们知道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是怎样赞美莲花的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男组长:在夏夜的精彩里我们迎来了粽叶的飘香。

女组长:在夏夜的雨声中我们迎来了艾草的风摇。

男组长:不管风雨

女组长:无论多艰

男组长:这个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女组长:这份守了祖祖辈辈的祭典

合:它总如期而至……

男组长:初夏季节,我们国家有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吗?

大家说:“知道,知道,是纪念屈原的”(孩子们和一老者在一起上)

男组长:请听朗诵《离骚》

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屈原已经是位六十三岁的风烛老人了。政治上的失意使他郁郁寡欢,常年的流放生活更使得他心神疲惫。内心的压抑无法排除,每天只能靠吟诗作画消磨那冗长而又无聊的时光。

正所谓:

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迟暮。

齐: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初夏的一天,屈原收到了来自京城弟子宋玉的一封信。在信中宋玉告诉他:秦国大将白起率大军侵入了楚国,占领了郢都。包括屈原先祖在内的楚先王陵墓也让秦军一把火给焚毁了!

屈原读罢,掩面痛哭:屈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齐: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整整一夜,屈原书房的灯火都没有熄灭。早晨,当启明星还在天边闪耀着的时候,屈原就走出了家门:

屈原: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斋怒

屈原:大王啊,您为什么要相信谗言。疏远一个永远忠诚于您的人呐?

齐:指九天以为正兮,夫为灵修之故也。

屈原:我,敢指天为证,我对大王您是一片赤胆忠心呐。

旁白:屈原来到汩罗江边,江风吹散了他的苍白长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很显然他一夜都没睡。这时一位打鱼人认出了他,急忙上前打招呼:

樵夫:您是三闾大夫屈原吧?您怎么到这来了?

屈原: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举世浑浊,众人皆醉。我是清醒的,也是清白的,可是却被流放于此。

樵夫:那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与他们大醉一场呢?

屈原:不我爱着我的国家。我爱着我的人民。为国为民,我甘愿赴汤蹈火,虽九死其犹未悔。

齐: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老师:我们在诵读中与圣贤平等对话,我们在诵读中感受圣贤的思想。这是发生在2283年前汨罗江边的一场悲剧,一位诗人的死成就了一个民族的节日!希望同学们在吃粽子、采艾蒿、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屈原这个名字。

(第三组)秋之思

老师: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全班合: 秋天

老师:你们想用哪些诗句表现秋天的景色呢?

女组长: 树上枯黄的秋叶缓缓飘落下来,铺满了整个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晚秋的气息。望着这落英缤纷的情景,心中难免有些感伤。每逢到了秋天,人们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有诗为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们在积累有关秋的古诗词的时候发现,宋词中有很多借秋景抒发离愁别绪的名家名篇。

女组长: 第一首《苏幕遮》范仲淹

(1女)碧云天,(2女)黄叶地,(3女)秋色连波,(4女)波上寒烟翠.(女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1女)黯乡魂,(2女)追旅思,(3女)夜夜除非,(4女)好梦留人睡.(女齐)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男组长:大家别忘了“自古逢秋悲寂寥” 的下句是“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男生认为,秋是成熟的季节,秋是收获的季节,秋是充实的季节。

男齐: 我们爱秋天!

男组长:我们积累了一首苏轼的《赠刘景文》,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的诗,诗中歌颂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男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女组长: 李清照是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一首《醉花阴》构思新颖,意趣高雅,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女组长:她后期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独自伤心的神态。

(5女)寻寻觅觅,(6女)冷冷清清,(7女)凄凄惨惨戚戚。(女齐)凄凄惨惨戚戚。(5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6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7女)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5女)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6女)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7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男组长:秋天是美丽的画!秋天是甘甜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我们积累了一些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1男:我朗诵的是一首描写秋天傍晚远望山色的诗《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男:我朗诵的是一首描写初秋夜晚山色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老师:我非常喜欢这首诗的意境,你喜欢吗?你能不能说一说原因? 2男:这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我非常喜欢这首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明月透过松针之间的缝隙透射在大地上,仿佛碎了的月亮散落在地上,却又在随风变换着形状,让人心沉静。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如果不是听到潺潺水声,谁也不会发觉那光洁的石头竟拥有流水的抚摸。这句写得很美。

老师:的确,这首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作者其实看到了许多东西,也想到了许多事情。这两句诗并不是要展现所见景物的全貌,而是一个引子,想要留给读者更多的想像空间。诗的意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

3男:我朗诵的也是描写秋天夜晚的诗:《秋夕》,唐,杜牧: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4男:我朗诵的是一句写秋水的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男:我也朗诵一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秋水落霞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男组长:我们朗诵的是写秋雁的诗句

6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男组长:我们朗诵的是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7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男组长:经典诗文里,有多少诗人都对月亮浅吟低唱。

女组长:在这里,我们能找到李白窗前明月光的故乡情,男组长:在这里,我们能找到苏轼明月几时有的思念情。

老师:我知道,根据古诗的韵调,许多作曲家们将古诗改编成了流行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明月几时有》会唱的可以一起唱。

(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合)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独)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组)冬之乐

老师: 离愁别绪尚不及细品,冬天已到。冬天到,雪花飘,我啊,喜欢冬天。

男组长:我们找了几首写雪的古诗。让我们走进冬的世界里,去感受雪花的快乐。

男组长:

1、《江雪》柳宗元

男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男组长:

2、《夜雪》白居易

男齐: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男组长:

3、<终南望余雪> 祖咏

男齐: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男组长:

4、《别董大》高适

男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女组长:冬天的梅花也常常是诗人吟诵的对象,我们找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

女组长:

1、《梅花》王安石

女齐: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女组长:

2、《雪梅》卢梅坡

女齐: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女组长:

3、《卜算子•咏梅》陆游

女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女组长:4《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女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男女齐: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老师: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我们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中,在我们中华古诗词的瑰宝中,我们都应记住他。领袖毛泽东,诗人毛泽东,记住他的《沁园春 雪》。

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齐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女: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齐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男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齐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女: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男: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齐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男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齐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女合)还看--(男合)还看---(齐合)还看---今朝!

第四篇:诗意人生

叶 朗:创造诗意人生

日期: 2009年10月23日 12:21 来源:浙大新闻办 作者: 刘芸

阅读次数:4506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谈的问题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谈这个题目之前,我想说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有一种更高精神追求。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要使我们国家成为具有更高素质和精神追求的社会。把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具有极其深刻、极为深远的意义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有物质的追求,而没有精神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人们会觉得他很俗气,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精神追求,那么整个社会就必然会陷入庸俗化。一个国家的物质生产上去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也会受到限制,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讲话的时候就有一句话,他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觉得这是一个警句,也是警钟。现在我们社会的某些方面,确实有一种倾向,就是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大的压倒一切的地位,而精神的生活,精神的追求则会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的东西,跟这种倾向是有瓜葛的。十七大报告把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提出来,我认为这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我们教育、文化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大学就是传授知识,或者说就是研究高科技,或者说就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由此来考虑大学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十七大的精神来看,这种提法显然是片面的。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造福学生,使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进一步,大学还要在精神追求的层面上引领整个社会。

我是在北京大学工作的,我认为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主要就在于此。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可能出了不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这一点来说,北大不能跟他们相比。但就引领社会的精神追求来说,哈佛、斯坦福未必比得上北大。北大的传统不能中断,不能抛弃,北大不能办成哈佛第二,因为哈佛是为美国办的,北大是为中国办的。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我不是说哈佛好的东西我们不要学习,但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传统,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办学宗旨,不能处处照搬美国的大学。我想我们的教学应该体现十七大的精神,要把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那么关于精神追求的问题,我谈几点看法。

第一,我们大学的教育,特别是大学的人文教育要高度重视人文内涵,要通过我们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我们的大学教育,我们的人文教育,应该多方面地提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但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思想家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注重增加你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你自己的胸襟和涵养自己的气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个问题也是我今天讲述的中心问题,后面我会详细谈。

第二,学校应该加强中华文化的教育,特别对大学生来说,要加强中华文化的根基意识,使它们具有一种文化的自觉。

第三 要在学生中提倡阅读人文经典。要使大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提高个人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基,必须精读几本经典人文著作,人文经典著作是各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数量是有限的。对于这些经典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来说“熟读,玩味儿”,也就是反复的咀嚼,读懂,读通,读透。精读这些经典人文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人类最高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更快地成熟起来。熟读经典著作,经常接触经典,可以把自己的品味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是读三、四流的作品、文化垃圾,自己的情趣、格调、追求、眼光等慢慢地降低。这也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当代的俄罗斯电影大师塔托夫斯基说他小时候母亲建议他读《战争与和平》,并经常告诉他,书里的片段如何地写得好。他说这样,《战争与和平》就成了他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他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他更为强烈地厌恶垃圾,嫌恶垃圾。塔托夫斯基成为一代电影大师与他的素养是分不开的。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是阅读文化垃圾,那么他就再也接受不了文化经典,因为他的文化品位早被文化垃圾硬化。一个人读的书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现在有一种说法叫“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这种说法可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我个人认为这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这种说法排斥经典阅读、排斥深度阅读。我不否认漫画、动画可以传播真善美,可以开辟青少年的心灵、心智。我也赞成发展动漫产业,但是漫画、动画终究不能传播深刻的思想,如果我们年轻一代成为读图的一代,完全沉浸在动漫世界之中,完全与人文经典隔绝,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深刻思想的民族,变成一个肤浅的民族,那么灿烂的中华文明会中断,这是极其危险的。

第四,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秩序。一所大学要营造浓厚的大学氛围、学术氛围,要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和文化社团,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文化沙龙,举办学生音乐节、戏剧节,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展览。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文化经典,使他们经常欣赏莎士比亚、汤显祖等的戏剧,欣赏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艺术经典是人文经典的一部分。经典引导青少年去追求,寻找人生的意义,去寻找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流行艺术不能起这个作用。当然,我不反对流行艺术,流行艺术也有很好的,但我们要防止精神错乱、格调恶俗的艺术进校园演出。格调很低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违反法律,当然也可以在社会的某些场合比如酒吧、歌厅演出,但我们不能让他们进校园。为什么?理由很简单,校园是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地方,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下一代引向精神健康的道路。有人说,艺术没有好坏之分,趣味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有个性就是好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的教育界、理论界应该对这种说法加以批评,加以批驳,以避免它们对我们实际工作的危害。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各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强社会环境文化的建设,消除不利于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因素。影视、美术、音乐、平面媒体还有互联网的文化内涵对青少年的精神影响非常大。我希望我们的电影、电视特别是广告文化、网络文化要注重向青少年一代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要传播健康的格调和情趣。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没有不好的、负面的东西,但总体中国文化是健康的、美的东西。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把中国历史上一些畸形的、丑陋的、血腥的东西比如扭曲的性格,病态的心理,家族内部的背叛、乱伦、残杀等等加以放大,夸张或者拼命地渲染,或者把中国人描绘成愚蠢的、发呆的模样,显示中国人都是没有头脑没有灵魂的傻瓜。这样一种作为怎么可能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文化的根基意识?怎么可能激励年轻一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我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使他们有一个更高的人生追求,使他们追求一个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和气象,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开头。

下面我就讲人生境界的问题,我分成几个问题来讲。

一 什么是人生境界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的人生境界高,那个人的人生境界低,这里的境界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境界,概念中有好几种不同的含义,最早是指疆域的意思。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境界这个概念一般有3种含义。第一,是指学问和实践的品位和阶段;第二是讲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说的审美意象;第三是讲精神境界,心灵境界,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生境界,我们在这里说的境界讲的就是这层含义。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冯先生在很多著作中对人生境界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的。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人和动物不同,人可以对世界有所了解。人的生活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这儿的解,了解,是一种活动;这儿的觉,自觉,是一种心理告白。宇宙间的事物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有了觉解便有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觉解造就了宇宙。宇宙间如果没有人,没有觉解,那么整个宇宙就处于无名之中。所以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诗中的孔子是人的代表,意思是没有人的宇宙只是一个混沌的宇宙。对每个人来说,他对宇宙的觉解不同,所以宇宙对他的意义也不同。这种宇宙人生的意义就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根据他们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自觉,这件事对他们的意义也就不同。冯先生举例说,两个人同时去游山,一个是地质学家,他在山里看到的是地质构造;另一个是历史学家,他在山里看到的是某些历史遗迹。因此同一座山,对两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就存在来说,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和世界中的事物是不同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境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冯先生对于境界的论述对我们很有启发,但是他的论述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归结为两点:

第一,冯先生认为一个人的觉解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这样也就把境界完全归结于理性层面。但是人生境界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整体,它不仅有理性层面,还有感性层面,情感层面和超理性层面。

第二,他过于强调境界是一个思想领域的东西,而不重视境界和生活世界的关联。他说两个人做相同的事可以有不同的境界,差别就在于觉解。他忽略了一点,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引的作用。不同境界的人固然可以做同一件事,但更多情况下,不同境界的人会做不同的事,即使做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做法。不同境界的人趣味不同,言行举止,爱好追求,生活方式也必然不同。一个小孩落水,甲袖手旁观,乙跳下去抢救。这是境界不同。面对同一项任务,甲呕心沥血,乙敷衍了事,这也是境界的问题。

北大的张世英教授在《哲学导论》的天人之际中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人生境界的问题。张先生用王阳明式的人生一点灵明来设定人生境界。人与动物不同,正是因为人有了这点灵明。正是这点灵明照亮了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境界就是灵明所照亮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世界。

王先生的说法和冯先生说法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是冯先生没有说到的地方。我认为至少有这么三点:

一,冯先生所说的境界是觉解,是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觉悟和了解。张先生所说的境界不限于主观觉解。每个人的境界是有天地万物之间无穷的关联所形成的,这种关联包括自然的遗传因素、生长环境、历史的实在、文化背景和所受的教育。这种关联是形成每个人境界的客观因素,这种客观因素又融进了人的主观境界里。所以说境界乃是一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社会体制下甚至是个人的某些具体遭遇下所长期沉积铸造起来的生活心态和生活方式。境界是无穷的客观关系的内在化。这种内在化的东西指引了一个人的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他所爱好的内容。

一个人的行为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同时也受它的生活心态和生活模式即境界的影响。张先生所说境界不限于主观觉解,同时他比较注重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实践的关联。

二,张先生认为,从时间的角度看,境界是交叉的,是一个过去、未来所构成的现在,现实的现在。或者说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整体。这就是说,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自己的世界,一个人的过去包括他个人的经历、思想、感情、环境等等都积淀在它的现在之中,构成他现在的境界,从而也可以说构成他整个的人。因此,未来已经在现在中先在。所以,每个人当前的境界是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集中点,放射着一个人的未来和过去。一个诗人,他过去的修养、学养,他对远大未来的憧憬,都决定着他现在诗意的境界。而一个过去只有低级趣味的人、对未来斤斤计较的人,当前的境界也必然是低下的。

三,一个人的境界对人有指引、引导的作用。境界是浓缩一个人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成功的心理导向。人生,就是人的生活,人的实践。人首先要面对生活于其中,实践于其中的生活世界。

境界指引着人的生活和实践,一个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张先生对境界的论述是对冯先生的补充,将他们加以融合,得出一个对境界比较全面的看法。

境界,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包括冯先生的觉解,对宇宙的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也包括张先生所说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等。境界是浓缩过去现在将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境界是一种导向,对人的生活、实践起着指引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大家都有境界,实际上,每个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人的境界是他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一个人的境界表现为他的内在状态,即中国古人所说的胸襟、气象、怀抱等。好像是虚的,实际上别人能感觉到。冯先生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进校长办公室见蔡元培先生,一进去就有一种光辉日月的气象,满屋子都是他的气象,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气象是别人能感觉到的。

二 境界的四个品味

冯先生把人生境界分成四个品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不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他的意义不同。

最低是自然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按习惯做事,不清楚做事的意义,他也可以做一些大事业,但他做这些事业是不知其然而然。比这高一步的是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他可以积极奋斗,他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牺牲他自己,他是为了他自己的利,就秦皇汉武,他们做了对社会有利的事,他们是盖世英雄,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所以他们的境界是功利的境界。再高层次是道德境界,处在这个境界的人行利,所谓行利,是求社会的利,因为这种人有一种觉解,就是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目的是取,即便有时候是予,他的目的也是取,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目的是予,即便有时候是取,他的目的也是予。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他的一切目的都是侍天。因为他有一种觉醒是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就是人不但应该对社会有贡献,而且应该对宇宙也有贡献,这就是知天。知天所以能够侍天;知天,所以能够乐天。乐天就是他的所见、所行都对他有一种新的意义。所以说乐,有一种快乐,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愉悦。同天,就是同于宇宙大自然,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分解这种境界。

自然境界所需的觉解最少,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依次需要更多的觉解,天地境界需要最多的觉解。天地境界也是一种混沌,但这种混沌并不是一种不了解,这是一种觉解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一种“我”的发展。在自然境界中,人不知有“我”,在功利境界中,人有“我”,在道德境界中,人无“我”,在天地境界中,人也无“我”,但是这种无“我”是人生只有真正了解了“我”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充分发展了真“我”,所以在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我”。

冯友兰先生认为境界有高低,所以不同的境界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界也有不同的地位。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个人所享受的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享受的世界,毕竟是他所感受、所了解的世界。

比如说,北京颐和园有玉兰花,每年玉兰花开的时候,从表面上看,颐和园的玉兰花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能享受,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买不起颐和园的门票,而是说玉兰花对这些人没有意义。有些富豪得了癌症,在家里修养,带他们的太太到公园里散步,一阵清风吹来,他感到非常爽快。他就感慨,怎么我过去就没有这种享受呢?这是他醒悟到在他过去的生活中,清风明月不是他实际能享受的世界。这不是钱的问题,他不缺钱,再说,清风明月也不能用钱来买。问题是清风明月对他没有意义,这是他的境界决定的。

冯友兰先生的区分是一种大的区分,实际上可以做一种更细的区分,比如功利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可以分出不同的等级和品味同样的。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同时,我们就人生境界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境界可以既有功利的成分,也有道德的成分,而不是纯粹的功利或者道德境界。冯友兰所说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是天地的境界,是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自我有限性的审美的境界。

三 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

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的日常生活的层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送往迎来等俗务。人生俗务的层面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工作的层面、事业的层面。社会中的人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有一个职业,用一个比较消极的说法是赚钱养家糊口,用一个比较积极的说法就是一个人一生要做一番事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人一个核心的层面。第三个是审美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前面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这个层面,是超功利的层面。人生当然应该有一番事业,但人生也应该有一番诗意,人生的概念和事业的概念不是相等的概念,人生,不等于事业。除了事业之外,人生更应该有审美的层面。

现在社会的特点是工作压力非常大,竞争十分激烈,所以每个人每天都很忙碌。所以审美这个层面往往被排挤掉了。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今天颐和园的玉兰花开了,你去看了吗?”回答“哪有时间,没有这个闲工夫。”人往往把审美活动看成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审美活动尽管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他是人生所必须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我们不能说最重要的层面,但是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层面。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应该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一个人不能把俗务的层面太膨胀了,把事业也挤掉了,把审美也挤掉了。整天想着柴米油盐,这用我们俗话说,太俗气了。一个人也不能把工作事业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整天忙忙碌碌,生活毫无诗意,这样的人生,好像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当然,一个人又不能把审美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大家知道,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八旗子弟就是这样的情况。整天提着鸟笼子逛大街、听戏、斗蛐蛐,把祖上留下的财产全部败光。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可以互相渗透,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蕴。事业的层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升华成审美的层面。比如大科学家,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感受到宇宙的崇高,从而做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这就是从事业的层面升华到审美的层面。反过来,审美的层面有助于拓宽一个人的胸襟,也可以促进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的层面,转化成了事业的层面。

我现在要着重讲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一个人的三个层面上都必然会得到体现。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包括一个人的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应他的深层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巴尔扎克写过一篇论文叫《风雅生活论》,里头引用了两句谚语,一句叫“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手杖的姿势便可知道。”还有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必然从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我看有的公司招聘员工,先进行考试,然后选出比如四个候选人,最后请这四个人吃饭,吃完一顿饭,他就决定要哪一个人。他就通过你吃饭就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我们举冯先生的几段话来说明这一点。冯先生在他90多岁的时候依然在写他的《哲学史新编》,他对学生说,他现在眼睛不行了,想要翻找新的材料已经不可能了。但他还能写书,他口述,他学生记录。他看新的书不行了,但他能在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解。我在北大对学生说,你过去看过的书,你可以有新的理解,你可以有新的问题。他说“我想一条老黄牛,懒洋洋地躺在那,把已经吃到胃里的草料吐出来,重新细嚼慢咽,不仅感觉有味,而且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古人所谓乐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冯先生所说的乐道,就是精神的追求,精神的愉悦,精神的享受,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冯先生说,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几千年不灭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人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作为燃料,才把这真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那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就是情不自禁,欲罢不能。这就像一条蚕,他既生而为蚕,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他也是欲罢不能,冯先生说的这四个字欲罢不能非常好,我经常跟北大的同学讲,这是我们做学问的一种精神。就是对社会献身的精神,对个体生命有限存在有限意义的一种超越,就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的审美层面也体现一个人的人生境界。

四 追求审美的人生

刚才讲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一个有着最高境界审美境界即冯先生说的天地境界的人,必然有一个审美的人生。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这本书中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审美的人生,在我看来,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就是回到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的最基本的经验世界,是最本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人和万物并没有间隔,这个生活世界就是中国美学中国哲学所说的真。自然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生是充满诗意的,这是人的精神家园。但是在世俗社会中,我们又习惯于以主客的眼光看待世界,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认识的对象,或者利用的对象。人和人之间,任何万物之间具有间隔。人被陷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用陶渊明的话来说,就是落入“尘网”之中。德国哲学家马丁·路德把人生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你的人生,一种是我他的人生。

我他的人生被称为被使用的世界,就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从而满足的要求和欲望。这样,我就把一切纳入时空的框架和因果的联系之中,一切存在者都是和我分离的对象,这就是一种间接性。

而我你的人生,超越了主客二分,所以又称为相遇的世界,相遇就是和人的灵魂深处直接的见面。比如我凝神关注的时候,我进入了无我不分的境界,物我同一的关系中。与我相遇的不是这棵树的属性、本质,不是这棵树的物理运动化学变化,而是这个不可分割的树的整体,这是无限的你。没有任何的概念、体系、欲望、目的阻隔着我和你之间,这是关系的一种直接性。

他说人一直生活在过去里,他说时间并没有现在,除了对象,它一无所有。而现在是永恒的,对象是静止的、不中断的、僵死的、凝固的,本质的存在是在现在,对象的存在是在过去。这有点哲学的味道。我你的人生是超越了主客二分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是当下的人生,是把握现在的人生。而我他的人生是主客分离的人生,是生活在过去里面的人生,是丧失了现在的人生。这样的人,一切都是过去式的,这样的人只能生活在过眼云烟之中,他把握不了现在。

所以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间隔,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造架万物一体的世界。体验它无限的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我们有时会觉得人活得没有意思。感到人活得没有意思,可能有很多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功利的眼光遮蔽了这个有意义有情趣的世界。从而丧失了现在。而审美去掉了这个隔离,造架了本来的世界,于是世界的一切都变得有情味,息息相通,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诗意。

海伦·凯勒她虽然是个盲人,但她可以感受世界的美。她享受现在,她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更有情趣,更能感受世界的美,他能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他带着兴奋、好奇甚至狂喜来体验人生。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每一朵花都令人喜悦不已。他见到第一千个婴儿,就像见到第一个一样,这是惊叹的产物。这个人十次摆渡过河,但当他第十一次过河的时候依然有着强烈的感受,一种对于美丽的反映,一种兴奋,就像他第一次过河一样。

诗意的人生,每天世界都是新的。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乐根,一个人乐根,享受人生,他就把握了现在。世界上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他的人生就成了诗意的人生。海伦·凯勒的一个朋友在森林走了一个小时回来,她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什么都没有看到。她说,你走了一个小时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看到呢?他看不见,世界上的东西对他没有意义。

创造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是创造的人生。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高度发挥,甚至发挥到了极点,这样的人生就充满了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人说“生生不息”就是说生而又生,创造了再创造。生生不息就是创造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力和创造力。创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才是五彩缤纷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才是审美的人生。因为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追求。反过来,缺乏创造的人生是缺乏意义和价值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是暗淡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创造的人生。一个是我们北大著名教授朱光潜的例子。朱光潜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不到三年,朱光潜就连续翻译整理出版了黑格尔《美学》的两大卷,文化大革命以前他出版了一卷,后两卷有一部分是之前翻译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抄走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有一次我在路上碰到朱先生,问他那些翻译找回来没有,他说没有找到。后来幸好找到了,朱先生就把它翻译完了,整理出版。黑格尔的《美学》很难翻译,因为涉及西方哲学、文学、文化的面非常宽,不熟悉西方文化很难翻译。所以当时周恩来周总理就说“黑格尔《美学》这样的书只有朱先生翻译,才能胜任愉快。”朱先生翻译完了三大卷美学。这是何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看到的丰子恺的一幅画,这幅画很能反映朱先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幅画画了一棵大树被拦腰砍断,周围就长出很多枝丫,树下站了一个小女孩和他的弟弟,小女孩把树指给他弟弟看,画上写了四句诗“大叔被砍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我觉得丰子恺的这幅画和这首诗非常恰当地表现了朱先生的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

再一个例子是苏联一个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是苏联作家格拉宁在真人真事的小说《奇特的一生》写到的。这个昆虫学家让人惊奇的是他有超出常人一倍甚至几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罗列一下他干的事情,他一生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和12500张打字稿,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无神论等等学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跑了很多地方,实地研究果树的害虫、玉米的害虫,他用业余的时间研究地藻的分类,收集了35箱地藻的标本,共一万三千只,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不仅如此,他的学术兴趣广泛地叫人吃惊,他编辑了古希腊罗马史,英国的政治史,研究宗教,研究康德的哲学。他在研究古希腊罗马史时,古希腊罗马史的专家来找他讨论。外交部的官员来找他请教英国政治史中的某些问题。

柳比歇夫它的学术研究领域这么广泛,这么广博,取得这么多成果,并不表明他的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他一样要经历战争时代的折磨,他一样要花很多时间去跑商店。那时候苏联的生活条件也不好,要排队去买煤油,去买很多东西。他也有应酬,照他自己的记录,1969年这一年他收到419封信,写了283封信,他的有些信简直写成了专题论文和学术论文。他的同行拥有豪华的别墅,高档的轿车,他从来不重视这些东西。他只要有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就满足了。他没有让物质的享受把自己淹没,他也没有忽视审美的层面。他讨论但丁的《神曲》,他在晚上经常去听音乐会。柳比歇夫超越了平常人无法超越的极限,使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惊人的地步。他享受生活的乐趣也比平常人多得多。

我认为朱光潜和柳比歇夫这两个例子非常典型,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人生是创造的人生,是五彩缤纷的人生,他们一生所做的事情要比普通人多得多。威廉·詹姆斯曾说普通人只用了他们潜力的一小部分,和我们想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我们永远都在这一半的地方,永远不想突破这一半。马斯洛也说过,我们都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为伟大,我们都有未利用的潜力。我们许多人的确回避了自身的天职、召唤、命令、使命。大多数人都不想尝试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都是在一半上生活,而朱光潜和柳比歇夫都是在极限上生活。他们都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开发自己的天资、潜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创造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是趋于完美的人生。现在人才的标准有一条,超强度的使用脑力,我也跟我的研究生讲,要超强度地使用脑力,不要懒。人生应该追求最完美的人生,极限的人生,创造的人生。

爱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创造一定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使他热爱人生,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并因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诗意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必然带来爱的人生。我们能从天地万物的圣意,在一种勃勃的关怀中得到快乐,同时产生一种对天地万物的爱。花开花落都体现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是因为人们对生命的无限的珍惜。事物有缘相遇,一定会在人们的心中激起无限的喜悦,哪怕是花,哪怕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也是一样。这就是说自然的美。

生命的灿烂的光华激起人无限的喜悦,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这种对人生的爱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结合在一起。这样,人必然能感受到天地无限存在对个人生存的支持,没有他,人不可能实现自我,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感受到这一点,人必然会产生一种感恩的心情。这种感恩的心表现在拥抱一切的胸怀,表现为每个人对万事万物的爱,它使人产生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艺术的美同样也激起人们的爱。俄国一位著名作家多斯托夫斯基说他不止一次的参观德累斯顿的博物馆,那儿有拉菲尔的《西斯廷圣母》,还有许多古代大师的作品。每次都看得热泪盈眶,究竟是什么使人热泪盈眶?是洋溢在画上的精神的完美。它激励我们追求自身思想纯洁和高尚。在欣赏美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感觉到诚惶诚恐,仿佛那雨,那风,那鲜花,那大地的呼吸全部都嵌入了我们感恩的心,并且永远占据了他。他走进东宫博物馆,一直感觉到幸福。他说他看那些雕塑像,懂得所有这些雕塑对人类高尚情操的召唤。这是人类无比纯洁的写照。他几个小时坐在米洛的维纳斯像的旁边,悄悄地在那哭泣。他的话也是说,审美活动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那种感恩的心情从而激励自己追求高尚纯洁的人生境界。

这样的人生当然也包括男女之间的爱情,有了男女的爱情,人生就变得如此美好,马斯洛说情爱和性爱作为一种人生体验使人惊喜,敬慕,敬爱,并且有一种类似伟大音乐所激起的感恩心情。这些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告诉我们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励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的精神境界的人生。

总之,追求完美的人生就是追求诗意的人生,追求创造的人生,追求爱的人生。人们在追求审美的人生的过程中同时就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

现在回到我们的开头,我们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一个学者,一个受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学问,更重要的是不断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气象,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情趣的人生。我想,如果我们年轻的一代,我们的大学生都有这样高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根据叶朗2009年10月15日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上的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录音整理:刘芸)

第五篇: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

人生是由各种调味品调和而成,有酸甜苦辣,也有百味交集。这个世界会让我们感动,我们也会去感恩这个世界。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一张又一张陌生的面孔,被我们瞬间牢记;会有一次又一次感动的声音,在这一刻被我们储存。

2011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兄弟两人从事建筑工程行业,2010年的2月9日,孙水林因为在北京催的款太少,就去天津找弟弟孙东林借钱,好给农民工发工资,孙水林不顾弟弟的劝阻,当天就拿着26万元现金又匆匆走上返乡的行程,没想到兄弟二人这一别竟成为永别,由于高速高路路面结冰,在河南镜内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重大车祸。弟弟孙东林一定要为哥哥发工钱,可是账单在车祸中遗失,于是凭着农民工的良心发钱,农民工说多少就给多少。兄弟俩对农民工的诚信,诺言,二十多年来时间就可以是证明,这个真实的故事无不让人感动,农民工们更是发自内心对他们的感恩。

一个会感动的人,也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就会拥有一份精彩 ,难忘的人生。才会理解生活,享受生活,才知道怎样让自己的心灵盛开成最美丽的花朵,才愿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和奋斗。

看见一个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束康乃馨送给父母而幸福,才发现幸福是没有什么标准的,就是这么简单。

一群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早起晚归,吃完晚饭就在小区转悠,看见一群孩子在嬉戏,他们会傻傻的笑,因为他们想念家中的孩子了。住在内蒙古大草原的父母会因收到远方孩子的来信而发自内心最温暖的微笑。这些令人感到美好的生活无处不在,如果你对他们仅仅只有同情,可怜那么你这是对他们的亵渎,或者这也是你对自己的一种鄙视;如果你是怀着敬畏和感动的心态去看待他们,那么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礼赞,或者这是对你自己心灵的一种提升,你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人生不仅仅会被这些情景感动,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被我们所感动。

不要埋怨世界,也不要叹息命运,而是由心怀感恩之心去面对每一天,幸福就会来敲门。

无论生活有多么冷酷无情,只要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便总会迎来希望的阳光,所有的苦都会成为生命中最灿烂的点缀,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个人,你将拥有一个阳光明媚的人生。

进入大学,我们是大学生,大学是我们接触的一个新环境,新的人生。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讲是一张白纸,这是你这张白纸上描绘出美好的大学生活的机会,作不同的自己,做完美的自己。改变命运的钥匙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就看我们是否愿意开启理想的大门。谨记:成功的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有人说不同年代之间的人们的本能也发生着变化,如:父亲看到乞丐,会觉得他们很可怜,会顺手拿出硬币给予施舍,但儿子会怀疑

这些乞丐会不会是装的,最后会绕道而行;父亲看见公司有人升职了,会想到这个人工作一定很努力,早应该提升他了,但儿子会想这个人不是走了后门,就是与这老板有亲属关系等等。

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90后的我们更要学会感恩,面对不公平的东西,不要抱怨,你的不公平也许就是别人的公平之处,并且,你要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你就会用你的努力和奋斗,去争取最适合你的公平,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充满激情!

在大学中磨练自己的尊严也是很重要的,要是自己的尊严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因为进入社会,只有你自己会保留自己的尊严,所以,当你的尊严被他人践踏时,请不要生气,抱怨,而是要感恩,感谢他使你的尊严承受能力又有增强了一倍。

学者对失去的感恩,接受过去的痛和泪,不管人生有过的得与失,但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让生命绽放出最灿烂的一面。生活不会亏待你,也不会优待你,就像海伦凯勒,她的起跑线就与我们不同,先天的失明和耳聋并没有使她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选择了挑战自己,挑战这个世界,终于成为世界瞩目的伟人;又如史铁生,在每一个人都向往的青春来到时,他却失去了双腿,生活突然降到低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轻易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而是选择振作,发现了人生的又一盏启明灯,最终成为伟大的作家。不要抱怨生活,从而摧毁自己的人生,因为往往那些挫折是你描绘人生的蓝图最好的助推器,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催化剂。

感恩生活,珍惜所得,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空 B陈思华

下载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文诵读

    校 本 教 材 美 文 诵 读 一、二年级 (试用本) 赤峰市第二实验小学 卷首语 神奇的书 (美国)狄金森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船 能像一册书籍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

    经典诵读美文(本站推荐)

    静夜思。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诵读经典美文

    诵读经典美文,奠基幸福人生 经典诵读,书声琅琅,读出经典的无穷韵味;溢出经典的悠悠芬芳。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不老的古诗美文,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享......

    诵读经典美文

    诵读经典美文,伴我健康成长 第十一小学 齐秀艳、付秀云、侯艳 4月是我市的读书活动月,近日我校各班在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下举行了读书活动汇报会,各班认真落实活动相关要求,积极做......

    经典美文诵读

    梦之歌 ——经典美文诵读稿 增城区实验小学 开篇:我的梦 女生1: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梦! 这个梦是—— 当国歌响起 我望着鲜艳的 五星红旗 飘动的旗帜里 舞动着我的梦 梦里——......

    诗意人生作文[大全]

    诗意人生作文 诗意人生作文(一)当寂静的校园沾染上一片秋色,我会沉默,祭祀落叶的消逝,>这就是我的诗意人生,我的忧郁所在,我总是>孤独的,忧郁的,天马行空。灰色般的校园,下起了黑色的......

    诗意人生作文汇总[精选合集]

    精选诗意人生作文汇总7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

    诗意人生作文汇总(范文大全)

    诗意人生作文汇总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