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古典诗词必须反映时代脉搏才有生存发展空间
中华古典诗词必须反映时代脉搏才有生存发展空间
一、中华古典诗词的定义
唐朝以前的诗,称为“齐梁体”,也称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列为古体。近体诗主要是指唐宋以来的绝句、律诗。虽然格律诗起源很古老,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但发展到唐才完善、成熟。所以,站在唐朝和宋朝当时的角度上理解,就称之为近体诗。格律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
词,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与音乐融为一体,起源于民间。由于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如果说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词牌大全》收集1667个词牌,实际上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左右。
本文把唐之格律诗和宋之格律词统称之为中华古典诗词。
二、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学艺术价值 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并贯穿于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但只有到了唐代,诗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如果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诗歌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整个唐代文学发展的潮流。上至王侯将相、后宫嫔妃,下至名媛僧道、村夫樵子,写诗吟诗蔚然成风,诞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独具艺术风格、且成就卓著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正如康熙皇帝所说“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因此,称诗者必视唐人格律为标准。
词只有到了宋代才自成一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令人刮目相看,出现了苏轼、辛弃疾、柳永等词坛大家,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章佳作。所以,填词者必须以宋人词牌为依据。
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唐诗、宋词在其中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没有这一页,整部中国文学史将黯然失色。
三、中华古典诗词的继承首先,必须继承中华古典诗词的艺术美。中华古典诗词在物象选择、写景、抒情、意象营造、语言锤炼、典故运用、修辞方法运用和哲理阐述诸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端,其文学艺术美成为后人学习模仿的典范。
其次,要继承中华古典诗词的音韵美。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这四种声调在古典诗词中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就像音乐节奏美一样。我们知道,节拍是指音乐的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节奏是指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的音符组成的多样化状态。古典诗词的格律根据文字音符表意的要求正好形成了这种音乐美。这种根据汉字的四个声调形成的平仄声调音乐美,是汉语方块字本身固有的,是世界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具备的。正是这种独立的方块字和四声调的音乐美才孕育、发展、形成了古典格律诗词的格律。
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学艺术美和音乐美像中国的水墨画和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国宝,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个性特色。所以,具有民族性。任何一种艺术,只要具有民族性,就具有世界性。很显然,中华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必须继承发展,必须传承千秋万代。那些想要改变和废除古典诗词格律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是违背民族意愿,不足取。
四
怎样发扬光大中华古典诗词 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和内容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都必须表现时代发展的特征和需求。否则,这种艺术形式就会自行消亡,或成为历史的垃圾被人们遗弃忘记。中华古典诗词也是如此。
从形式上看,中华古典诗词是从《诗经》、《离骚》等古体诗词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根植于中华大地土壤。从内容上看,深刻反映了唐宋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内容,紧跟那些时代脉搏,具有那些时代特征,满足了当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深受当时和后人的欢迎。如果我们今天依旧用古典诗词的形式去表现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古典诗词的表现形式就会被人们厌倦,就会失去读者,就会逐渐被人们遗忘,丢到历史的垃圾堆中。
所以,我们必须用中华古典诗词这种优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人文风貌,与时代脉搏一致,才能赢得读者,才能继承、发展、光大古典诗词这块艺术瑰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要用新韵读写古典诗词
新韵就是普通话。普通话已经在中华大地推行了60多年。现在,从大、中、小、幼学校课堂用语和内容,影视新闻媒体话语,到正规群体会议,都必须使用普通话。汉语使用普通话已经分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使用汉语拼音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国家先后多次修订出版具有国家标准意义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汉字普通话的发音和意义都可从这两本经典著作中查找到依据。
有人说,要继承古典格律诗词就一定要使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古典格律诗词的原汁原味,才是真正的继承。这种观点咋一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十分荒谬。
《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是清朝的产物,是从唐宋到那个时代的格律诗词创作和朗读的的语音标准依据。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用同一种文字,说不同的话,吴音越语,南腔北调,不是同一地区的人很难相互交流。因为同一个汉字,不同地区的人发音不一样。《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在前人的基础上,统一了写诗词常用的汉字发音标准。然而,这种统一不是标准化的统一,而是调和式的统一。即把吴音越语和南腔北调杂糅到一起。换一句话说就是把各地方言的语音杂糅到一起。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为统一了写诗词人的语音认识,不必为某一个汉字的发音吵架了。
普通话的汉字发音标准像书写标准一样全国统一。《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中的方言入声音在普通话中已经废弃了,南北各地同义的不同音的字已经在普通话中得到了统一订正。普通话把汉字发音统一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这就是说,普通话和《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发音标准不一样了。继续推行《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会误人子弟,甚至成为笑话。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今天依旧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读音(假如你知道怎样读))读起的韵味一定是来南腔北调,就像相声演员用方言说相声一样,岂不是荒唐可笑吗?据说,现在有的专家学者正在发掘《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发音方法,在某些所谓国学课堂上摇头晃脑的朗读,美其名曰体现“原汁原味”,听起来真是怪怪的,这不是复古吗?当然,若是为了研究保存又当别论。
(二)不要附庸风雅,咀嚼古人唾液
这种发问确实有道理。古代诗词作者大多数是士大夫出身,他们的经历和思维方式和我们今天诗词作者的身份、经历和思维方式已经大不一样了。然而我们还亦步亦趋的看图索骥,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脱离生活实际,贻笑大方了。今天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巨变。从日常生活到科技发展无不变化。生活变富了,住房富丽堂皇如宫殿,衣食无忧,退休老有所养。出门有自家小轿车。电脑、手机,信息四通八达。飞机、高铁、高速公路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绕地球半圈也就十来个小时,还怕山高路远吗?当然,今天我们也有忧愁事。我们愁什么呢?有人愁丈夫常年外出打工不归;有人愁老公花天酒地,找情人,搂小三。青年学生毕业愁找工作,找对象,老年人愁儿女远离身边,空巢孤单。家长愁孩子选学校、升学、就业。身体不健者愁看病就医,贪官怕赃款败露,等等,等等。我们为什么不去描写这些紧贴时代脉搏跳动的题材呢?
所以,我们不要一味重复写古人写烂的题材,嚼古人嚼过的馍,搞审美疲劳,还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古人都嚼过啦,还有什么味?即使写古人写过的题材,也要创新,注入时代的汁味,才会感人,才会有读者。
风花雪月、伤春、悲秋、闺怨是古人常写的题材。有人说,在中国古代上千年间,先后出现了诗、词文学形式,但是内容上总是来来去去的那一套?比方说,一写到想家,要写大雁,要么是看见大雁从头上飞过啦,要么是听见大雁的叫声啦。再比如说写闺怨,为什么总是写一个少妇啦,喝酒啦,流眼泪流得妆都花啦。为什么一看到月亮圆缺,就想到悲欢离合?一看落花,就伤春,都成了林黛玉。虽然这些题材的创意是不错的,但是那么多人千百年来反反复复地写,一个思路,没有任何创新,难道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吗?还会有读者吗?
(三)不要脱离现实,刻意复古
有一种主张,回避现实社会,远离大众群体,完全置身于个人的桃花源,自我陶醉,对当前社会的事物一概采取冷漠质疑、排斥和批判态度,甚至打着“恢复中华文化”的旗号,穿起唐装宋服,放弃简化字,重拾繁体字,提出要“回到唐宋”的口号。这种倾向完全是盲目复古倒退。中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先生说,历史上任何成功的复兴或复古都是改革,而不是倒退,回到原来。中华古典诗词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不可能回到唐宋,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
(四)不要故弄玄虚,寻找古字,用僻典
有一种人喜欢到《诗经》和《离骚》等古典诗词中去寻找生僻词汇和典故,喜欢到唐诗宋词寻找今天普通话中已经不用或意义已经变化了的词汇。写的诗词别人看不懂,自己也说不清楚。
例如“浅”,现代汉语就是“不深”的意思,很少用其表示“流水声:浅浅(发音:尖尖)”。“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像笛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滴漏”,古人用于计时,现在早已被钟表替代啦。“危楼”,出现在李白诗中,意思是“高”的意思,现代汉语就是“危险的楼”,与“危房”同意。“可怜”,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值得同情的;悲惨的”.而古代的意思是“可爱”,出自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句。“熏风”,古汉语是现代汉语“和风”的意思,出自《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用这样的词汇,不能说明有学问,只能说明无知,增加现代读者阅读困难和阅读疲劳,不值得推广提倡。
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都是通俗易懂的。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先生已经精辟地指出: 细数流传千古句,皆从平白语中来。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真都是平实的白话。例如: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欧阳修,《蝶恋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唐宋诗词大家在使用古文的时代竟然写出这样明白如话的诗句,真是了不得。正因为如此,才流传千古。在举国上下都使用普通话的今天我们却要去寻找诘屈聱牙的字句去写古典诗词,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古典诗词引向歧途,误国误民。
(五)避免标语口号、政治俗语过多
当今时代,国泰民安,国富民强,节日假日多,日常生活中,政治术语多,退离休人员多。有些人写有关节庆和纪念题材的诗,常常将事件、政策术语、标语口号和套话写进诗词。这样容易生“豪言壮语”,但是却容易成为苍白无力的“伟大的空话”,有人戏称之为“盛世诗病”和“老干体”。李树喜先生认为“政论可以如此,报告可以如此,外交辞令可以如此,但写诗则断不可以如此”。可是,当前这类作品较多,甚至出现在一些大赛获奖作品中。为什么不可呢?不要忘记,中华古典诗词主要靠形象思维说话,靠物象表达意境。不是靠抽象逻辑思维,写科技政论文献。例如,网上流传这样一首《七律》:
军休干部党性坚,理想信念志不偏。三个代表知行践,两个务必永承传。遵章守纪廉政倡,求真务实伟业镌。老骥壮心葆先进,盛世修身谱新篇。
此诗内容健康,语言通俗,对仗工整,紧跟时代,有真情实意,宣传正能量。但是,语言直白抽象,缺少物象,没有意境,虽然押了韵,却少诗味,犹如一杯白开水,顺口溜。
一首好的诗歌,没有物象,不能形成境界;有了物象,境界才能得以开拓;模写物象,能产生实境,而创造意象,才能产生虚幻无穷的境界。这是古典格律诗词的灵魂。
五 结束语 有的学者指出,笔墨当随时代。一种文学艺术体裁有无生命力与能否为大众接受,在于能否反映时代生活。于右任老先生说,诗词应当“一,发扬时代的精神;二,便利大众的欣赏。盖违乎时代者必被时代抛弃,远乎大众者必被大众冷落”。他又说,古典诗词,“非少数者悠闲之文艺,而应为大众立心立命之文艺。”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先生强调说:从传说尧时代的“卿云”发端,经过《诗经》、楚辞、汉魏古诗,以至唐诗宋词元曲,诗词绵延两千多年,一路走来,一路变化,一路创新,虽有曲折,但从来没有消亡和停滞。在中华民族和社会复兴的今天,中华诗词出现了复兴和繁荣的趋势。成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部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我们应当看到,时代进入21世纪,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华古典诗词,反映时代的脉搏是古典格律诗词生命之源泉。现代人写古典诗词必须反映当代的脉博,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广泛达成共识,为中华古典诗词的继承、创新、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