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三年级课题研究计划
山家湾子小学 王彩华
一、研究意义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而学,数学教学已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便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比较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得到强化。
二、学生分析:
我们三年级二个班,刚刚由低年级进入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动脑不够灵活,思维比较怠慢,但大多数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方法性、科学性。总体来看,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处于雏形,老师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
1.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以及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开展数学小课题的策略研究。如何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定的研究专题,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指导学生围绕专题去观察、调查、收集材料、探讨问题,然后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数学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 获得更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案例,开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源。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初步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五、活动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制定数学实践活动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总结,既指导和带动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又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六、预期成果:
1.形成有形的研究案例和研究成果。
2.初步形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评价标准。3.搜集整理适合本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料,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实现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研究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第二篇: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本课题的目的和重难点
研究目的: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研究重点: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及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研究难点:① 营造氛围,唤醒自主学习意识;② 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③ 创设机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四.研究方法与途径
我们准备首先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来解决实验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去研究一些共性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由本组各成员负责各个子课题。采用①行动研究法②经验总结法③个案研究法④实验法⑤问卷调查法⑥文献资料法。最终汇总,得出相应的对策和最佳方案。并从日常生活中发展教与学的各种问题,并调查学生与老师遇到的困惑,并与其他教师沟通,与兄弟学校交流,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实验,找出较好的方案与措施,并形成材料。
主要途径: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集体研讨、活动观摩、撰写论文、案理研究、反思提升来开展研究。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9.6---2009.9)
建立课题教研组织,完善研究制度,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学习研究课题的目的要求,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目标,分工负责;搜集和整理关于课题的理论及实践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
2.实施阶段(2009.10---2010.4)
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有: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3.总结阶段(2010.5)
汇总材料,分析总结,把感性认知提升到理论高度,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合作交流,提炼归纳,按进度表完成各项阶段性目标,迎接上级的结题验收。
4.预期研究成果:《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结题论文
六、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曹大军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协调、组织研究力量,保证课题的研究活动的顺利实施。
主要成员:轩丽英、赵霞负责撰写课题计划、实施细则、开题报告,整理课题阶段性成果,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中期报告),课题结题报告及撰写论文。王莉、曹俊霞负责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疑惑搜集,安排实验老师,调查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并负责问卷的回收、整理、分类总结、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案例,及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王玉芝负责数学中自主学习的资料整理、分析、搜寻工作。
七、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 《数学教育展望》 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 维、被动思维,思考的问题多是教师提出的,学习上非常依赖教师和家长。他们好奇心强,但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看图提问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还可以让学生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即使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另一方面,学生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和嘲笑。如此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使学生产生厌恶、烦燥。因此出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的局面。一个习惯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哪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看图提问至关重要,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学习方式,解决学生上课会听讲,不会提问题的现状。
2、分析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同时要改变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伤害性的批评;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看图提问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养成敢问、好问、会问、善问,并在疑问中自主探索。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研究重点
1、问题意识,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研究。
2、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
3、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七、本课题的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以我校三年级六个班学生进行实验。
以行动研究法、实验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实践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文献探讨,或者是进行实践研究探索,拟订和执行研究计划和行动方案或者是重新审慎行动计划并做出修订。
八、研究步骤及安排
(一)研究周期:本课题研究时间预期为一年半,即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
准备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实施阶段:(2018年3月—2019年5月)。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7月)。
(二)研究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学习、准备、起步实施阶段。调查分析本校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作好充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本阶段主要通过课堂观察、课余访谈等方法诊测了解以下两个问题:
(1)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所需要的教学情景(2)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因素
2.第二阶段(2018年3月——2019年5月):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诊测情况,采用“情境、问题、合作、探索”教学模式,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手段,在科学合理运用上注重形成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学生问题有效研究。
首先研究:教师如何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景,即:在数学教学中,从行为上、心理上、学习方法上,给孩子以充分的支持、鼓励、帮助。为孩子的提问创设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气氛,设计一个有助于孩子提出问题的教学程序。其次,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多项思维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然后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孩子在学习新知的时候,能不断的产生问题,在问题的不断繁衍中,解决中,使自己的认识领域,知识结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进而实现学生主动性学习,形成自我能动性的人格。按计划进行研究,随时调整研究方向,避免偏差,定期开展教研课,组内交流经验,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并再次进行比较实验,真正体现、落实教与学的有效性,及时做好研究材料及其论文的撰写。
3.第三阶段:(2019年6月——2019年7月)反思总结阶段。
完善个人课题研究,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总结反思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汇编课题成果。通过总结最后以文字的形式上交个人的课题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成果
1、经验总结及交流材料;
2、课题讲座材料;
3、研究课、交流课;
4、优秀案例及反思;
5、研究感悟下形成的论文;
6、本阶段计划与总结。
7、教学所用课件。
十、课题研究管理及研究成员组成
课题负责人:黄晓英;课题主要成员:张绍文、张霞、王建花、冯露黎、杨寻。黄晓英负责整个课题申报,工作分工、撰写方案,开题论证,整理装订资料等;张绍文负责整个活动监控,资金投入和使用;张霞负责整个过程的理论学习与指导,并撰写结题报告及整个过程监测与指导;王建花负责开展实践研究,开展交流、学习与实验研究并撰写教学案例与工作随笔、收集图片资料和本阶段计划和总结;冯露黎负责开展实践研究课、交流课、会议记录,并收集优秀案例与反思;杨寻负责开展实践研究,开展交流、学习与实验研究感悟下形成的论文。
第三篇:课题研究计划
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课题计划
双沟镇中心小学 袁亮
一、指导思想: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阅读的能力间接地代表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让教师本人能深层次理解教材、活用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题着重开展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多实践,深思考。
二、具体安排: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研究者认真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课题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研究者利用图书室、网络等,学习相关理论,提升理论素养。
2.制订研究方案,扎实研究工作
紧扣研究的规划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确定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本课题重点研究项目及方向为“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实践。我的研究就在这三方面下功夫。
(1)要求班级学生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2)课堂反复阅读,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结合课文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内容。
(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以历史的长河为范本,多读优秀史籍;以教材中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或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个作品延伸;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故事扩展;以各个单元的综合性训练活动为契机和阵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典型课例为突破,进行研究、反思、再研究、反思、总结。
4.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研究者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注重撰写阅读教学设计、相关论文或经验总结,并争取发表或获奖。以让本课题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三、时间安排: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制订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报书。
2.课题组理论学习(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有关章节)。
3.开展学生阅读能力及其培养状况调查。
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第一步
1.研究者运用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文献研究法,总结归纳出适合本学段的阅读兴趣培养方法,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方法及培养途径,阅读训练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2.研究者提炼研究成果,形成下一步研究的课堂实施方案。
第二步
1.研究者利用假期学习儿童心理学、新课程理论、中国古代阅读教学理论以及系统方法的基本原理。
2.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和案例。
3.搜集学生的有关资料。
4.用所学理论再次分析修订上一步形成的课堂实施方案
5.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上述方案,在实践中检验、反思、修正、补充、完善方案。
6.研究者总结一学期实践成果,请专家指导,修改完善课堂实施方案,整理成书面材料。
第三步
在第二步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学习、实践、总结、提高、完善。
第四步
在第三步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学习、实践、总结、提高、完善。
第四篇:课题研究计划
(2011---2012年)
陈雯 任教学科:四年级语文
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
一、基本情况:
上学期,本人通过参加进修学校的课题培训、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研究心得等多种方式,总结出了一些关于课题研究的方法,但是还不够全面。学期伊始,在学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针指导下,我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个人课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如:自主学习、开设研究课、成果展示等。本我将继续努力钻研,认真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索研究,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加教学实践次数,扎扎实实作好这一年的研究工作。
二、目标:
1、创设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如: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故事化的问题情境,游戏化的问题情境,冲突化的问题情境等。
2、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效地实施不同类型的问题情境。
三、具体措施:
1、端正思想,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人民教育》、《贵州教育》等各种优秀期刊杂志,并撰写好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使之服务于实践。
2、充分挖掘教材的实践活动因素,数学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运用数学教材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3、创造地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现实生活的工具。
4、搞好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具体工作安排: 3月份:
1、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公开课活动。
3、积极参加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4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认真撰写教学案例,注意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得失。
3、结合学区组织的公开课活动,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课题内容。5月份:
1、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2、认真撰写教学案例,结合期中考试反思开学以来的研究工作,及时
调
整方法和思路。6月份:
1、继续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并及时反思总结。
2、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8月:
1、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对一学期以来实施课题研究的工作进行进行反思、总结、整理。
2、完成阶段性总结并上报进修学校备案。9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完善教学案例。
2、自制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10月份:
1、撰写论文《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收集、整理能体现学生能力提高的测试成绩并进行试卷分析。11月份:
1、收集、整理资料,完成 研究报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
2、作好结题论证工作。
2012-2-29
第五篇:课题研究计划
《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课题研究计划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物理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中学物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探究感悟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使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落实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来自教师方面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们在实验教学的理念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线物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更没有足够的精力花在实验教学上,学校能做的实验就做做,不能做的实验就不管;不好做的实验也就算了。
2.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实验与讲述相比,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何况有些实验可能还不成功,还不如讲讲来得快,简洁而明快,故黑板实验在中学尚有一席之地。“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这类荒谬想法仍有很大的市场,指导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
3.急功近利走捷径,课件、视频放不停。多媒体普及以来,很多教师夸大多媒体模拟实验的功能和作用,以视频替代实验,大搞“幕上谈兵”.试图以题海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热衷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略学生的实验活动。互联网使大量的仿真实验、实验课件在网上共享,使实验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简单,演示实验看视频,学生实验以课件上的录像放映来代替,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从实验内容到探究体验都是惊鸿一瞥,浮光掠影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来自学生方面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材中既有相当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不少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实教学现状,却是学生除了做几个规定的实验,根本无缘再进实验室;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并不被重视和利用,也谈不上去探究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和规律,去利用废旧物品做实验和搞小发明了.学生实验时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实验的研究性较弱,仅停留在能做好实验的层次上,二是实验量小,难度不大;其次,与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不够;第三,实验内容的范围较窄,仅以教材中实验为主,课外小实验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本来作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比较缺少观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一些现代科技知识认识不足,而我们的课堂及课后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空间,使他们会感到物理很难学,甚至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
当然也有来自学校方面的问题。比如:重视程度不足,资金到位不够,仪器陈旧、设备老化、观念落后等,现有仪器与新教材课本上的实验不配套;与课标的要求有差异,对更新装备、添臵仪器的积极性不高。还有,思想上认识不足,认为实验对学生成绩提高没什么帮助,甚至认为实验耽误时间,因此,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实验员的配臵上、在物理实验的评价上都存在着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材中要“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了有序开展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探究教学,也确实出现了很多这类“建议”.这些“建议”对促进实验教学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在客观上削减了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造成实验教学效果的低效.通过课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处理现有初中物理教材时,从探究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把教材“模糊化”、“边缘化”,以强化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最终寻找出可以“削减”、“弱化”教材对实验教学的负面影响的方案,提高实验教学的高效性,特别是实验探究的高效性.
2.没有教师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教改.物理教学中的“黑板”上实验、“口头”上实验,与教材有关,与中考导向有关,也与教师有关.凭借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反思自身的实验教学行为,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必须重视实验功能的开发”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将言语上的重视转化为行动上的落实.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认清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技艺,进行高效、高质的实验教学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深层次思考,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
3.进行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活动,提高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实验能力,形成实验探究意识,感悟到物理的魅力,提升物理学习质量,将学生从形体疲劳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4.读懂中考优秀实验题、特别是实验探究题的设计思路,以优秀实验试题期望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教学,追求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的双赢.进行考试命题时,不再用不当的实验探究题,坑害、误导广大老师和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性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听课诊断等多种形式了解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态度.对成功的经验,总结提升形成文本材料.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学生两方面探讨导致实验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成因,寻找矫正策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2.进行“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
对此,初步规划采用“弱”教材探究教学,适当“弱化”教材在探究教学中暗示和引领作用,让学生领悟相关的知识,完成知识建构,体验探究的方法,开发创新的潜能.研究教材中哪些探究需要弱化教学,哪些探究不能弱化教材,甚至需要强化教材.尝试弱教材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
3.研究命题对实验教学高效性的影响.
考试的导向功能不可忽略,目前学校、老师围绕考试组织教学可以说是教育的“潜规则”.期望结合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实验试题,特别探究试题.总结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有益的命题策略,容易引发实验教学质量低下的不当做法.至少可以用正确命题导向引导实验教师,引导物理老师,实实在在地开实验教学,努力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最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组同志都是第一线的物理教师,而非理论工作者,所以我们将课题主要定位在“行动研究”上,即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的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经验、更新理念、丰富理论或使理论明晰起来.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要从解决问题、优化教学出发,通过现状分析和经验总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完善研究方案,开展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性实践.
研究方法: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和经验总结,要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切实把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提高可行的解决方案,探寻理论的支撑.
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性实践,坚持想好了做,做好了想.注意综合运用建构型、反思型、对话型等研究模式,在现状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设想→尝试→反思→再设想→再尝试→再反思”的基本思路开展探究性实践.
要高度关注课堂实验教学的实践,注重对案例的广泛积累和深入分析,摸索规律,提升理念.
五、课题研究的进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
1.宣传发动.以初四教师为主体,组成课题研究的中心组.对本课题研究集思广益,让所有教师畅所欲言、广泛参与.
2.学习提升.让参与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理论学习,特别是对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学习,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和动态.开设研究课.形成学习、研究、讨论的氛围.
(二)尝试研究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4月)
1.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信息.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寻找机会,参加各个层次的听课、评课活动,收集积累相关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成功经验,诊断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收集案例,形成分析材料.
2.聆听教研、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让物理教学界的“大”家、泰斗,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指点,为我们的研究指明的方向.
3.梳理初中物理教材,选择典型的实验探究课,设计出“弱”教材探究教学的方案,在实验教师自我尝试的基础,借助于物理教研活动,展示研究课、观摩课.
(三)完善总结阶段(2018年4月——2018年7月)
1.召开总结会,针对对课题研究中不足进行完成,对偏离方向的思路进行矫正.
2.整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借助于各种平台以讲座、公开课、论文发表等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4.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
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寻找机会,参加各个层次的听课、评课活动,收集积累相关实验教学高效性的成功经验,诊断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收集案例,聆听教研、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收集整理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典型实验题.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评价,一是从解题层次进行讨论,形成文章向学生刊物投稿,引导学生发现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益——有助于物理成绩的提升.二是从命题的层面进行讨论,形成文章向教师刊物投稿或用于各个层次交流研讨,引导各个层次的命题老师,用对实验教学有积极导向的实验试题丰富、充实物理试卷,减少对实验教学有负面影响的实验试题.
整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高效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借助于各种平台以讲座、公开课、论文发表等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1.文集: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发表的论文. 2.典型课例的教学.
3.课题研究中至少有一项成果获省、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文章在相应期刊上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