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

时间:2019-05-14 20:3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

第一篇: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

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

周佑勇、刘艳红夫妻两人都先后获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这实属中国法学界的传奇和佳话。20年来,这对伉俪在科研道路上相互砥砺

刘艳红和周佑勇都是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的教授。难得的是,在妻子成功获选之前,周佑勇已获得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一家双杰,堪称全国法学界的佳话!

3月1日,在南京一处约好的地点,坐在记者面前的周佑勇聊起妻子获选的事依旧很兴奋。戴着一副银边大框眼镜的他,举手投足间都显得非常稳重,而身边的刘艳红则活泼开朗,不时在一旁打趣。

事实上,即便是得奖之前,刘艳红夫妇也绝对算得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伴侣:同为湖北人,同年同月生,大学本科同一个班,同在武汉大学成为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样学术成果丰硕、获奖无数。

在私下里,他们被学生们称为神雕侠侣。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对夫妻的的确确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了彼此相互帮助,尤其是互相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

法学家夫妻的青葱岁月

70后的刘艳红和周佑勇爱情萌芽于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佑勇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刘艳红则是团支部书记。而这一切的发端,用周佑勇的话说,就是突然有这么个女生吸引了我。

假装无意地制造机会,接近‘犯罪目标’。刘艳红回忆起青葱岁月使用的也是刑法专业的法言法语。在她看来,周佑勇这位狂爱学习的校级优等生并不擅长追女生。

周佑勇则解释说,那时的中南政法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并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在共同的考研过程中,二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证据是:最后二人都没考上研究生,但是家事谈成了。

1994年,在毕业两年后,周佑勇考上武汉大学硕士的第二个月,刘艳红、周佑勇正式走入了婚姻的殿堂,未立业先成家,成为同学中结婚最早的一批人。

在刘艳红看来,周佑勇天生就是搞学问的人。因为当大学里大部分人还只知道玩的时候,周佑勇已经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了,而且有多篇发表在法学核心期刊上。当时,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

周佑勇说,醉心于学术既有老师的鼓励也有自己的兴趣。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是一种惊喜,也能感觉到成就感。

上世纪80年代末,正值大学期间的周佑勇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我觉得中国当时改革开放到那个时候的确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们需要一个对体制、机制的反思和思考。周佑勇说。

刘艳红则直言自己学术是受到了周佑勇的带动虽然自己因为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但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学术,甚至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当时他天天在家写,我一个人没人陪,在他的鼓动下也开始学写文章。但是我发现我根本不会。他手把手教我,给我改,帮我定框架。刘艳红说,大概有个两三年,也正好是硕士阶段,就慢慢上路了。

而在周佑勇看来,刘艳红有着很好的学术天分,学术敏锐性非常强。他举例说,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刘艳红的硕士论文《罪名确定的科学性》不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还发表在了法学界顶级刊物《法学研究》上。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比较正式的进入学术界,而且起点这么高。这对我的鼓励特别大。刘艳红直言。

在这个过程中,周佑勇也给了刘艳红巨大的帮助。在刘艳红去北京大学攻读博士之前,他坦言自己花的功夫比较多,主要是为了帮助妻子思考问题,要看很多书。逐渐地,这种帮助成为了相互扩大视野的交流。周佑勇解释,尽管自己主攻行政法,妻子主攻刑法,但法学是相通的,而且两个人从不同的学科去思考问题的视点也不相同。

学术标签的产生

刘艳红感到,在北大读博的三年半给自己的影响是终身的。北大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刘艳红的学术兴趣,也历练了她独立自主勤于思考的学术品格。

在那个过程,我觉得自己实现了一种涅槃,从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学术,到毕业时彻底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完成了一个转身。刘艳红说。

实际上我俩有共同的感觉,读博之前都是一个起步阶段,读博之后经过训练,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术规划,而不像以前只是懵懵懂懂地搞研究。周佑勇有着相同的看法,要有一种学术的延续性。

周佑勇的研究就是从行政法的原则入手,进一步扩展到行政裁量。他表示,做学术最重要的就是专注,从原则到裁量有一个学术的传承性。这样逐步在规划自己的研究,专注于自己的学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走向深入,有影响力,取得重大的成果。

刘艳红说,在博士毕业后的发展中,周佑勇给自己的帮助,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文章如何去写,而是从相互的交流变成了给自己压力。

他说你没有代表作,没有自己的亮点,没有让人一提起你就知道你这个人的成果是什么的那样一个作品,你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学术标签。他老这么唠叨,唠叨了好多年,我特别的痛苦。刘艳红笑着说。

第二篇:评弹伉俪的艺术人生

评弹伉俪的艺术人生

评弹“响档”张如君、刘韵若伉俪,最近出版了他俩合作的专著《评弹艺人谈艺录》(以下简称《谈艺录》)。江南“曲艺奇葩”评弹界中,他俩这本有30多万字并附130余幅照片的书是较为罕见的。

从艺六十春携手伴侣行

张如君和刘韵若都生于姑苏,且都出身评弹世家。张如君生于1932年,刘韵若稍后4年生,前者初中毕业后学艺,后者14岁时拜其叔父、评弹大家刘天韵为师习艺。二人于1954年结为伉俪,漫漫60个春秋,同行在评弹艺术之路上,同为国家一级演员。

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书坛上出现的“张刘档”年纪轻,台风好,精、气、神充沛。中年开始艺术上日益炉火纯青,饮誉曲坛。张如君师从赵湘泉,深造于凌文君门下,嗓音醇厚,音色悦耳,说表语言流畅,刻画人物生动传神,擅说唱优秀传统长篇评弹书目《描金凤》《双金锭》。他整理出版过的传统剧目有《描金凤》四部、长篇评弹《双金锭》演出本等,与其夫人刘韵若合作编写长篇评弹《弦索春秋》共二十八回,上海东方电视台曾多次播放。

说到刘韵若,师从其叔父、评弹大师刘天韵,后长期与其丈夫张如君连档合作,擅长《双金锭》和《描金凤》两部传统书目,并演唱了许多其他优秀书目。擅长说、演合一,运用评弹技巧塑造人物形象。她新创作的评弹音乐作品有《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参加“上海之春”获好评,1965年拍成电影放映。为魏文伯《送瘟神三字经》谱曲并演出后灌成唱片,由此创造出了“三字句”的唱腔。她的弹词开篇《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由上海音乐学院编成教材、制成音响出版物。

张、刘两位在生活和艺术中将“艺伴、知己、伉俪”三者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他俩在艺术生涯中和武生泰斗盖叫天,京韵大鼓大师骆玉笙,滑稽大师姚慕双、周柏春,电影界张瑞芳、秦怡,越剧界袁雪芬以及不少诗书画家都有着师友般的深厚情谊。

群星皆灿烂同入《谈艺录》

艺术名家们的成长成功,是和社会时代环境紧密联系的,又会和前辈、同代的艺术同行互相交流和影响着。《谈艺录》收载着他们写下的记录师长辈及同辈们艺事道路和成就的随笔散记,例如《刘天韵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评话作家、评话艺术家张玉书》《评弹三大女单档―范雪君、黄静芬、蒋云仙》《上海评弹团三位当家花旦―朱雪琴、徐丽仙、朱慧珍》,以及其他文章中广泛记述到的评弹名家蒋月泉、薛筱卿、张鉴庭、张鉴国等,使人觉得两君切记着父辈恩、师生情和同辈谊。例如,写到女评弹名家蒋云仙时,他们记叙“蒋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熔说、噱、弹、唱、演于一炉,在弹词女单档中堪称一绝,1986年蒋云仙去香港参加布莱希特国际研讨会,在会上作了示范表演,一段‘逛天桥’把27国的专家学者都乐坏了,拍手蹬脚,笑声不绝。”关于评弹名家朱慧珍,刘韵若写道:“朱慧珍演唱的经典唱段,我都学过、唱过,她的唱曲唱情,对我的艺术成长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喜欢朱老师的唱,她嗓音清脆,音质没有杂音,音色又美,大小嗓子都好,我以她为学习榜样。一代宗师蒋月泉先生赞扬朱慧珍的艺术特色为‘正’、‘纯’、‘真’”。说及稍小数岁的名家余红仙时,张如君写道:“余红仙天生一副好嗓子,年轻时就喜欢歌唱,善唱多种剧种的曲调,她的声音高亢有激情。机遇找上了门,由赵开生谱曲的毛主席‘蝶恋花’词,使余红仙一曲成名,唱响了大江南北。”

栽培承雨露滋润禾苗壮

在《谈艺录》内,二君记述他们及诸多评弹名家长期从艺中,受到大江南北尤其是江浙沪广大观众、听众热烈欢迎的盛况,又幸运地长期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陈云、叶剑英等关注、关心,直接得到鼓励、教诲的情景。

《三次难忘的接见》一文,追记了受到周恩来总理三次接见的动人情景,周总理逝世后,上海评弹团确定以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情景为题材组织相关的纪念性创作。刘韵若自己谱曲,请评弹团的才女姜兴文作词,开篇题名《周总理欢度泼水节》,在香港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活动时,为一千多名港澳同胞演出,气氛很为热烈,观众深受感动。

陈云同志出生于上海郊县,地接苏南,文化地域环境使他从十几岁就开始欣赏评弹艺术,是一名资深评弹艺术鉴赏家,20世纪60年代始,评弹界就亲切地称他为“老听客”,刘韵若的《怀念评弹艺术的导师和挚友―陈云同志》一文,长达四千余字,以亲闻亲历,写陈云对评弹艺术的关心和重视,写他对评弹艺术发展“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指导性意见,十分详尽。粉碎“四人帮”后,陈云同志第一次到上海,见到她就说:“刘韵若啊,文革中我的很多(评弹演出的)录音带被人弄丢了,但你俩的‘补’我还保留着。一个是《晴雯补裘》,一个是《李双双》中的《补苗》。”《谈艺录》中的这篇长文还附有三张照片,一张是1983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新闻稿《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附刊了陈云和张如君握手的照片。另一张是陈云同志在杭州会见张、刘等评弹演员。再一张是陈云82岁时录《枫桥夜泊》诗―书赠刘韵若的书法条幅。张、刘受赠后“感到万分荣幸”,体会到这是对他们的激励,立即复信表示感谢。数月后,刘韵若把《枫桥夜泊》谱成曲子,由张如君演唱,并在上海有声读物影像公司录制成磁带寄赠陈云同志,后来苏州电视台又把评弹《枫桥夜泊》拍成MTV。

《叶帅喜爱评弹》一文中,刘韵若记载了三五事:例如“上海市文化局第一次安排我为叶帅演出是文革前在东海舰队招待所。演出节目是开篇《新木兰辞》。演出完毕,叶帅对这个节目很欣赏,对文工队的演员们说:‘你们看,评弹是轻骑兵,不用大乐队,照样能唱出气势来。演员台上一坐,手拿着乐器,半个身子就不动了。全靠演员的眼神、手势、肢体动作来表演花木兰的气势,表演她的感情,你们要好好地向评弹学习。’”

张如君、刘韵若伉俪的艺术人生中,家庭、事业和社会活动诸方面都光彩显眼,生活的“幸福指数”平稳攀升。而《评弹艺人谈艺录》,可以视为他俩乃至整个评弹界共有的一曲“华美乐章”。

第三篇:南阳法学家

法学界有两个现象:一个是西政现象,一个是南阳现象。河南省南阳市出了很多法学家,被法学界称之为南阳现象。这是作为我们南阳法律人的骄傲!此资料可以作为考研参考之用,但是肯定有不全之处,大家可以续之。(不分排名)

1、张文显教授,南阳人,吉林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法理学,博导; 现为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委书记。男,汉族,1951年8月28日(农历)出生,河南省南阳镇平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大法官

2、郝铁川教授,南阳邓州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法理学/管理学,博导;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著有《法治随想录》、《法律是一种生活艺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研究》、《秩序与渐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研究报告》等个人学术专著十一本,曾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金山区区长等,现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比较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会长等,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宪法、行政法、法理学和法律史学。

1959年生于河南,1978-1985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8年又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就职于华东政法学院,从事法理学方面的研究,并曾任该院的副院长,《法学》杂志的主编;2000年从政,担任上海市宣传部副部长;并任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生导师。

3、樊崇义教授,南阳内乡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刑事诉讼法学,博导;长期从事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主张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科学化与民主化。参加了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是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的主要成员之一。兼任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法律问题研究会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4、杨振山教授(已故),南阳人,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民法学,博导; 196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前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民商法教学、研究和立法工作。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院务委员会委员、罗马法研究中心主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期货法律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院校著作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法学会理事、北京商标协会常务理事、太平洋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委员会仲裁员、中共中央党校、兰州大学、国立华侨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比萨圣·安娜高等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客座教授。撰写与主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民法教程》、《民商法实务研究》、《债法事典》、《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民法通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等。

5、赵秉志教授,南阳新野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刑法学,博导;1956年生,南阳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代写4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主编及合著书籍100余部,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

现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常务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法学组成员。1988年至1997年间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国立法机关制定刑法典的工作。1990年至1991年赴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

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6、周 密教授,南阳邓州人,北京大学,刑法学/法史,博导;

7、付子堂教授,南阳新野人,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法理学,博导;

8、冯 果教授,南阳镇平人,武汉大学,民商法,博导;1968年3月29日出生于河南南阳镇平县。

1985年由镇平一 高考取中山大学人类学系,1989年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报考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 1992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1995年开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余劲松教授,1999年获取博士学位。期间在中大学过历史、后又学过经济法、民商法及国际经济法,9、刘海年教授,南阳唐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信息法研究会会长.法律史/人权,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10、侯国云教授,南阳镇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导;1952 年 5 月 1 日生,河南镇平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1970年 12月参军,1976年 4 月复员还乡,1978 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1982 年7月被分配到全国铁路运输检察院工作,1983 年 7 月调入中国政法大学,1988 年获得讲师任职资格,1993 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1998 年 9 月获得教授任职资格;1986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聘为研究室顾问,1993年至1996年被全国人大法工委聘为刑法修改工作小组成员,参与“1997刑法典”的修订工作;2002年起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会理事,2008年起,兼任汕头大学教授。

11、郝宏奎教授(满族),南阳南召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主任,侦查学,博导;

12、王新清教授,南阳新野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诉讼法,博导;

13、王轶教授,南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民商法,博导;法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72年6月生,蒙古族,河南南阳镇平人。

14、王 充,男,生于1975年4月,蒙古族,河南南阳人。

1997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2年开始在吉林大学法学院攻读刑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犯罪学

15、韩龙教授,1964年10月出生,苏州大学法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一、简历

1982年9月--1987年6月郑州大学学习,学士; 1987年7月—1990年8月河南财经学院任教;

1990年9月--1993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 1993年7月—1997年8月河南省外贸从事期货、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工作,先后任期货部经理、第四业务部经理等;

1997年9月—2000年6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师从中国国际经济权威余劲松教授,获法学博士;

2000年6月—2002年6月在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教授为著名世界经济学家周茂荣先生,博士后;

2002年7月—2004年1月在中南大学法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9月评为法学教授,国际法学学科带头人;

2004年2月—2005年2月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派遣,先后在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和Georgetown University从事金融法和WTO问题的研究,合作教授分别为美国著名证券法学家Joel Seligman教授和“世贸组织之父” John H.Jackson教授。

2005年3月—现在,在苏州大学法学院执教,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6、向贤敏教授(1963-),女,河南桐柏人,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

17、向在强(1966-),男,河南桐柏人,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在读法学硕士,河北正大祥实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研究方向:法学,刑事使查学.18、向在胜,男,1971年3月生,汉族,河南桐柏人。1989年至1993年就读于东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从2005年至今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现为国际私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讲师,并担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比较国际私法和电子商务法的研究。近年来,已先后在《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武汉大学学报》以及《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代写十余篇。目前参与的科研项目有:《网络社会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承担的子课题为“电子提单法律问题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等。

19、徐晓 男,1974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于2004一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商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并兼任吉林大学法学院高等法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自2000年起,先后在《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金陵法律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代写十余篇;参加编写的著作《票据法问题研究》,2004年人选全国“百部研究生教学推荐用书”;2005年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过错推定研究》。

20、李汉军: 教授汉族,籍贯河南南阳,1964年8月出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历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海南大学特区法制研究所所长、海南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科组成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1、王志祥:男,1971年6月生,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在《法学家》、《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刑法论丛》、《刑法评论》、《法制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代写40余篇,编撰(译)和参与编撰(译)《欧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暨相关文献中英文本》、《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9?11”委员会报告》、《美军虐囚报告》、《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外国刑法学概论》、《中国废止死刑之路》、《英美刑法学》等著作10余部。

22、乔宝泰(1932—)法学家。河南南阳人。1948年参加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后患病退伍,担任育达商职工友,嗣任台北市大安区群英里干事,先后毕业于“中国地方自治函授学校”专修班、政治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中国文化学院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及博士班,获台湾第一个三民主义“国家法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中国文化学院,累升教授、总务长、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曾当选“国大代表”,1971年列名台湾第9届“十大杰出青年”。长期从事三民主义理论研究。著有《国父权能划分学说之研究》、《一个理想的政治制度》、《XXXXX宪法与五五宪草之比较研究》等。

23、聂立泽(1964-),男,河南南阳人,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24、.苑民丽(1968-),女,河南南阳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法律硕士.25、韩桂君,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常委。主要从事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6、余耀军 男,河南南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1992年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于中南政法获法学硕士学位。武汉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在读博士.长期从事商法、环境法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讲了环境法、公司法、企业法、科技法、国际环境法和资源法等几门课。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水利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等课题的研究。其中,水利部项目成果获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法学》、《法商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代写十多篇,并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科文摘转载,合著、参编教材数部

27、吕泰峰,男,1938年生,南阳市方城县人。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和行政法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干事、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等.28、吕明瑜(1962-),女, 河南西峡人,法学博士,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郑州大学经济法教研室主任、经济法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郑州大学私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产权垄断法律控制研究》主持人。学术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竞争法。

29、刘凌梅:女,1972年生,河南省新野县人。200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郑州大

30、张德芬:女,1966年7月出生,河南南阳人。1990年郑州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郑州大学经济法系从事教学工作。现为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郑州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31、吕书正,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著有《新世纪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等。

32、曹富国教授,南阳唐河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采购与公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33、郑人玮副教授,法学博士,南阳唐河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34、王志祥,南阳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四篇:历届法学家

第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995年)

王利明: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公丕祥:时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赵秉志: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曹建明:时任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现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范健: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胡建淼:时任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为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

黄进:时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夏勇: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现为国家保密局局长;

沈木珠(女):深圳大学教授;

顾培东:时任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研究员、四川康维律师事务所主任,现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999年)

陈兴良:时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曾令良:时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韩大元: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现为院长)、教授;

陈桂明: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 信春鹰(女):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孙宪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何勤华:时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卓泽渊:时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现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江必新:时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崔建远: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2年)

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吕忠梅(女):时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为湖北经济学院院长;

张新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孙笑侠:时任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守文:时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现为院长)、教授;

袁曙宏:时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

蔡定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景汉朝:时任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赵旭东: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05年)

谭世贵:时任海南大学校长、教授,现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周叶中: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马怀德: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邱兴隆:时任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左卫民:四川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薛虹(女):时任外交学院教授,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卢建平: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08年)

曹明德:时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孔祥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现为庭长);

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宇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蒋新苗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刚凌(女):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姚建宗 :时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

孙长永 :时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杨松: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习根: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1年)

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于志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肖永平: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应飞虎: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振民: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熊秋红(女):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李秀清(女):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一、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

(10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万华(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石静霞(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冯 果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艳红(女)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齐延平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 生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罗培新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虞政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挂职)

二、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

(20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志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龙卫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石佑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教授

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 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江国华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许传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沈 岿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步洪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改办处长

张泽涛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张 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郑少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单文华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俞 江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徐涤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黄文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梁上上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谢鸿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谢增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科研处处长、副研究员 廖永安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第五篇:伉俪曲阅读试题及答案

老头子太不像话了!

她气得咬牙切齿,把世上所有诅咒的话都想了一遍,哪一句对他来说都不合适——不,哪一句都不够她解气,所以她想来想去,想到最后,还没拣出一句最中意的话来……

老头子太气人了!

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吗?星期天,他不休息,转呀转的,老在那医院里转;节假日,他去值班,说是“让年轻人好好玩一玩”;儿子结婚,一餐最简单的陪客饭,他只吃了一半;女儿出嫁半年了,他还说不清女婿的家在哪条街……

这不,今年春节,全家大团圆,女儿们来拜年,独独缺少他这一家之长,连给孙女外孙分分“压岁钱”这件小事,也要“有请你这奶奶兼外婆一手包办”——哼,老没老样,60多岁的人了,竟学会了嬉皮笑脸!……

别看你挣一溜奖状,一面面镜框,谁稀罕!我看都不喜欢看!真的,不照这镜框倒罢了,一照,唉,年年是我这孤老婆子独个儿冷清清守门台!

60多岁的人了,拿我当小孩子哄着,买这个电戏匣子,说是为我;买这个电视机子,也说是为我,我一个人怎舍得耗恁多的电?虽说那里头,看倒是好看,乐也挺逗乐,可我一个人跟谁乐去?想笑也没个对脸的!看,这元宵节他又不回来,和医院里的病人团圆哩!瞧这些菜,热了冷冷了热,元宵都冻成冰蛋蛋了!好好好,你眼中还有我这个老婆子?

哼,不管他了!我来打开电戏匣子,听听电戏匣子唱一段,省得人气得牙疼!

呀!怎是老头子的声音?他在和谁说话?电台的记者,哎呀呀,记者睬……仿他?嘿,你这个记者同志,你“睬”他做甚?你要“仿”他,将来你媳妇儿也要气死气活的!

这个记者同志,你还尽夸他!“妙手回春”?“待病人胜亲人”?哎哎,我家这墙上挂的、写的,尽是这些话哩!莫不是你也来我家看过?可我怎么就不记着你?

听听,老头子怎么回他的:“……我老伴呀,老说我是……哈哈……”

这老头子,就是没有记性!你说不上来?是忘了!哎,记者同志,你怎么不来问问我?我骂我那老头子呀,是个“有家的和尚”,你说对不对哩?

阅读题:

1、文章的体裁是,运用第人称来写,主人公是____。

2、文章大笔铺陈了“老婆子”的“气”、“怒”、“骂”这些强烈的情绪,起什么作用?

3、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心里独白法组成的侧面描写,请简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4、我们能从“老婆子”充满生活气息的独特的“诅咒”和埋怨中还能读出她对老头子深藏着的什么情感?

5、元宵节“老头子”又不回来了,设想他如果回来了,“老婆子”又会怎样?创设情境,写一段落100字以内洋溢生活气息的文字。

参考答案:

1、小小说;一;老头子(老医务工作者)。

2、这种强烈的情绪体验恰恰反衬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厚道幽默的“老头子”形象。

3、心理独白组成的侧面描写手法,能冲破时空限制,自然流畅地展示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产生强烈的烘托作用。

4、读出她深藏着的爱意、自豪、体贴、和理解。

5、行文要“流露出生活气息”同时又要写出“老婆子”深藏的情感的外在表现。

下载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学家的影响

    法学家对民法法系发展的影响 张超 0611401076 众所周知,大陆法系又称法学家的法,英美法系又称法官的法,大陆法系又直接渊源于罗马法,“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的谚语千古流传,由......

    江苏籍法学家

    当代法学家省籍分布大盘点(四):江苏篇 法理法律史 陈守一:1906年生,江苏邳县人。1929年毕业于朝阳大学法科政治经济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司法部第五司(教育司)司长兼中国司法干部轮......

    著名法学家及其著作

    前期智者 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主张民主制) 安提芬(Antiphon) 卡里克里斯(Callicles)(主张贵族制) 斯拉雪麦格(Thrasymachus)苏格拉底(Socrate,BC469??) 希腊著名哲学家。 柏拉图(Pla......

    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幸福生活[大全]

    幸福生活 对于牵手,挽手这件事,我已经早就意识到了。或许可以说是偶然,可是一次次地偶然,我只能相信这是事实了。 下午一起去吃饭,我还是不死心地想想和他手牵手一起走,十指交合,然......

    幸福生活

    李处的幸福生活 我的朋友李处(是处长,所以简称李处)是我的大学学长,年轻有为,不到三十就提为单位的副处长,家庭出身根红苗正,其父乃党校副校长,有名的“党棍”,在当地也算知名人物,弟......

    幸福生活

    有的人说,幸福的感觉如履薄冰,太担心得到后会失去;有的人说,幸福的生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凡事要随缘。但幸福究竟为何,相信不同的人眼中对幸福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而说到在沈航的......

    历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历届十杰青年法学家 第一届(1995 年) 第一届王利明:1960 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