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梦感人诗句
红楼梦感人诗句
《一》
是谁牵起谁的手,相约今生来世?山盟海誓,背影渐远,独留我守候一个远古神话。是谁伴谁断桥边,送走多少个暮鼓陈钟,而今,断桥依旧,变的只是故人心,你突然离去,独留我原地寻找,轻轻寻找昨日的痕迹,我轻轻的笑,只为这一断肠的情丝。
《二》
落花飘零,郎情浅,滞留一盏茶,怎奈伊人苦恋,泪掩面,若非昔日君誓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怎会错付玲珑心,恨之何必相遇,只道是“情深缘浅”,却叹“爱恨至尽两茫茫”,何苦当日君临城下,陪君醉笑三千场,末却是凄身孤远影!情何以堪?
《三》
一条路,叫黄泉,布满哀伤。一条河,名忘川,流溢凄凉。一座奈何,承载忘川。一碗孟婆汤,可以忘却今生换取来世。一块石头,立于忘川之畔,名曰三生。一口井,指明来世。一个熟悉的身影,欣然跃下。一次轮回,来生,为谁而活?一张面孔,下辈子,迷茫。
《四》
彼岸繁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浮华苍桑,终究太多的伤。喧嚣、沉寂,终究躲不过悲凉。蝶恋天涯,迁移一季,守望一季,对影两相弃,爱不为情生,璨璨泪雨下,流年,残惜,终究太多的痛,繁花,没落,终究逃不过惆怅。
《五》
望穿秋水,一眼千年,你可曾知道,我为你固守千年?我可曾是你隔世的解语,沁着暗香,伴你入梦香,伴你缱绻柔肠。用你心换我心,始知相忆深。同看春色暖,共度水云天。如今,天涯两端,问花花不语,问雨雨淋沥,为谁梦无期?为谁落泪滴?
《六》
轻落,一点一点消融。遥望中,一丝一丝心痛。花落花开开不休,上善若水水自流。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情难舍,心难留,花朝月夜,转眼便成指间沙。那一刻,繁花落尽君辞去。那一刻,韶华远去无处寻。那一刻,孤影成形泪湿衣。
《七》
十年日子回眸间,忆往昔,自难忘。少年壮志,失落在何方,纵使相逢也陌路,情以淡,心遥远。夜来幽梦忽还乡,麻花辨,蝴蝶绕。相对无言,唯有心意连,料的人生无常事,不相见,意自忘
《八》
红尘有梦,岁月迷离,闲词愁赋难为情。吟断刹那芳华,只落得伤心一场,情殇满襟;红颜弹指老,散了芬芳,公子泪如血,痴了流年;胭脂沾染灰,葬了花魂,宝剑折卷刃,断了豪情;情有千千结,化为纸鹤,寄去谁的思念?恨有幽幽殇,化为青灯,彻悟谁的菩提。
《九》
思念分离后,相惜聚首前。寒风催傲雪,冷月映芳笺。庭外繁华夜,帘中孤寂天。凄凉飞旧事,落寞挑新弦。起舞弄星雨,倾歌付水烟。徘徊梅影瘦,缱绻雪枝怜。残酒浇愁绪,枯鸦掠树巅光阴有梦醉,岁月忘情牵。素指凝香墨,波心荡丽妍。寻诗犹苦想,提笔竟无眠。
《十》
愁,在谁的琴曲下柔成了一个千千心结?月落乌啼,那又是唱响了谁的风霜千年?当年一笑惹痴情,注定红尘里,要与在你纠纠缠缠中走过千年。今宵的我,无由得却饮醉在了前世的那一场晓风残月里。藕花深处,杨柳岸边,烟雨楼台依旧是沧海茫茫。
《十一》
看,是谁坐在菩提树下,细数着轮回一季又一季的满帘落花。柔柔的呢喃,瑟瑟的叹息,潺潺的相思。听,是谁在三千红尘中,轻轻弹奏一曲愁肠的弦音。又是谁,沉醉在烟雨红尘中,墨香袅袅的书写人间的风花雪月。一首唐诗,一阙宋词,一曲箫音,涟漪了前世今生的眷恋。
《十二》
落寞的孤辰,乱了谁的发梢;三生的河畔,许了谁的流年。奈何桥上谁饮了那孟婆汤,刻下这悠远的思念。遗忘,感伤!月老手中错绑的红线,苍涩了千年。似水流年,允我相思不尽;蝶花陨落,许你一世柔情;残缺了月圆,凄美了誓言,终是那一世花开,这一生花落...《十三》
清风舞明月,幽梦落花间。一梦醒来,两眉间,相思尽染。只身天涯,独醉贪欢。揪心思绪无边无沿。独依窗前,任风吹,看花落,黄花树下,你是否又在轻拂玉笛,醉拔情弦?遥望千年,繁华散尽,我却痴心未改。可惜几度徘徊,走不出的,仍是那梦里花间的蜜语甜言。
《十四》
经年,未染流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冗长红尘,一曲浅吟,轻诵半世薄凉,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十五》
醉知酒浓,醒知梦空,原来看残花凋尽也是一种痛。是谁在你的墓前,葬下了一生的诺言?红尘画卷,画得是谁的生死之恋?最后却只能守着那不变的容颜,一守就是一千年。看樱花满天,悲伤在流转,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燃尽的风华,为谁化作了彼岸花?
《十六》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世多情,天涯陌路。多少痴情佳女子,多少执着俊少男。等白了头,等碎了心,等到了海枯石烂,等到了天荒地老,却等不到那一生的情爱。沧海桑田,相望秋水,情劫,缘劫,红尘多苦若
。却倒是两情难
却,永相隔。
《十七》
花凋零,落花随水流。水冰凉,曲终人已散。不眠秋夜呓梦,远去秋日情怀。一曲曲萦绕乐章中,思绪蔓延了广袤夜空,午夜影子在漫长等待中渐渐地泛黄。一个人徘徊在孤冷月色下,勾勒起我太多离殇。昨夜的情,挚真的爱,青春的过往,红颜的哀叹。欲剪,难断,欲理,更
乱。《十八》
忆旧游,最断肠,皆缘有情伤离恨,记当时门掩桃花,西窗剪烛夜语;情深款款,鼓催三更,夜半露重恨别离,惊起鸳鸯无数。疏烟淡月西风软,败叶萧萧枕情浓,红泪清歌烟沙,珠泪涟涟洗铅华。灭昏烛,登凉塌,残照月缺,剪断心 上愁痕,夜无眠,泪沾衣。
《十九》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
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二十》 多少红尘过客,多少过往云烟,一声离别,天涯流散。彩蝶水袖舞清风,暖玉生烟琴几何;梦里销香伊人梦,晓月初升照旧人;秦淮河畔鸳鸯醉,天上宫阙桂花飞。醉眼,泪点伊人颜。心字犹缺,情缘搁浅,我却始终落不下那一笔,终是把思念留在那似水年间。
第二篇:红楼梦描述林黛玉的诗句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
【摘要】《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书中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林黛玉作为书中最重要人物之一,其名下所作诗歌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林黛玉的诗歌及其特点,着重赏析了她的部分诗歌作品。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诗歌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小说,它以诗化的语言为读者展开一个优美的文学世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情节主线之外的诗歌系统,周汝昌先生称之为“诗格局”。而这个世界得以营造形成,又赖于书中大量诗词的极大表现力。《红楼梦》中的每一首诗词,都出于作者的苦心经营,一方面,它们与书中情节线索互为连缀,紧密相关,是故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古典诗词所特有的美学品质对文学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使书中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气质得以完善和表现。这一点,在林黛玉所作的那些诗词,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上,表现得尤其典型。
一、林黛玉诗歌的分类与赏析
(一)林黛玉诗歌的分类
全书有关林黛玉写的完整诗词共二十二首,酒令三首及一些联句,占《红楼梦》诗词总数约十分之一。根据这些诗词的内容,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四类:一是自谶诗。如《葬花吟》、《题帕三绝句》、《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这一类诗词是林黛玉悲剧命运的自我写照,它们预示了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二是咏物诗。如《咏白海棠》、《咏菊》三首、《螃蟹咏》、《灯谜诗》、《五美吟》五首等,诗人通过对人或物的吟咏描摹,或臧否历史人物,或发表议论,或针砭时事,或借物自况;三是应酬诗。如《世外仙源》、《杏帘在望》、《题宝玉续庄子文后》等,这些应酬之作,意义不大;四是游戏诗。如《牙牌令》、《芦雪庵即景联句》、《酒令》等,这类游戏之作,意义更微。
(二)林黛玉诗歌的赏析
一是林黛玉的自谶诗最为重要。它们记录了诗人一生悲酸的心路历程,揭示了主人公压抑悲愤的内心世界,并预示了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结局。这以《葬花吟》最具有典型意义。诗人以暮春落花自况,从多个视角谴责境遇,表露心迹,宣泄愤恨:其中有惋惜,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有谴责,如“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有伤感,如“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有憧憬,如“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有疑虑,“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有自诩,“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有绝望,如“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篇二:浅论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
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摘要: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以下是我试着对《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的简单分析。
关键字:林黛玉 悲剧形象
《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作者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容貌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是红楼梦中一位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黛玉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她独特的精神世界,展示出她叛逆的思想光芒。黛玉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一圣洁勇敢的爱神。
一、外秀内慧的黛玉
林黛玉的容貌美得惊人。我们可以从黛玉刚进贾府的描写中看出曹雪芹虽未直接描绘她的外在美,但巧妙地借凤姐的称赞和宝玉眼中所见来体现林黛玉惊人的外表。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林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却给人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另有一番风韵。“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的美也是别具一格的,美得出奇。可就是这么一位绝世佳人最后香消玉损,这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这就是一个悲剧。对于美,谁都爱,谁都求.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追求美的人乐此不疲,外在美成了许多人着力追求的。而黛玉不仅拥有天仙般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她还诗思敏捷。别人写诗,总是冥思苦想,而她却能一挥而就。林黛玉的诗才在大观园里是有名的,她善于触景生情,借题发挥。她对宝玉说过:“宝玉能一目十行,她就能过目成诵。”可见黛玉有超群的记忆力与领悟力。黛玉在海棠第一社中作的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可以体现黛的诗,风格独特,清秀飘逸又空灵入幻,让人始料不及。如果说薛宝钗的诗如杜甫一样厚实,那么,我觉得林黛玉的诗就是李白的佳承。属于浪漫诗派.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林黛玉在元春省亲时,替宝玉做了最后一首《杏帘在望》。原诗为:“可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分明是一位田园诗人的作品,何况此时元妃才来,大观园也未分配与众姐妹住,就算林黛玉有过田园生活的经历,能作出此诗,也是不同凡响的。这首诗得到了元妃的大加赞赏,明里说是宝玉进步大,暗里却是夸黛玉诗写得好。这就是黛玉的诗才,可谓超凡脱俗,令大观园中的其他姐姐们暗叹不如。
超群的诗才固然让黛玉大放光彩,机警灵敏的口才也让林黛玉可爱可亲。有一次,宝玉听宝钗说喝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酒杯时,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了,你怎么他一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聪敏的黛玉,把她的妒意表达得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关而又点滴不漏。黛玉的嘴利害中显典雅,俊则不粗俗。黛玉吃醋,情理之中会把她的妒意表露出来。正如薛宝钗形容黛玉的嘴:“她有‘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言为心声。”兰心慧质的黛玉才能做到伶牙利齿,内慧才能外秀。
二、敏感多愁的黛玉
正是由于黛玉的兰心慧质,加上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敏感、自卑。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这本来在常人眼里是不值一提的事,但在黛玉的眼里,她疑心是别人挑剩的才给她。倘使林贾两家没有门第级别,黛玉肯定不会从送花的先后顺序敏感到高低贵贱之分。在这里,“惟恐被别人耻笑了”的自尊,让黛玉变成了“惟恐被小人看了他去”的自卫。最受不得别人伤害的黛玉,却最肆无忌惮地伤害着别人。可这位贵族小组却万万没有想到,冲着周瑞家的这个奴仆发泄,显然有失身份,想得到的恰恰是失掉的。这个细节的描写是黛玉性格的点睛之笔。人不能没有自卑,但林黛玉自尊心太强。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小心眼,这也是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分外多心的。在史湘云说唱小旦的戏子有点像黛玉时,林黛玉的微嗔薄讥就变成了雷霆震怒了。不过,这一次,她注意到了身份,当时并没有在从人面前发作出来,回到住处,才连珠炮式地向宝玉倾泄:“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一节还恕得。再有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你安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顽,她就自轻自贱了?她原是公候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你的好心,只是那个偏不领你的这个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在这里,黛玉把人格价值与门第价值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比作戏子犹可恕,而把湘云看得比她高贵则不可忍的。虽然这仅是黛玉的分析,宝玉并非此意,但不难看出,黛玉觉得自己的身份受到耻辱,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才发泄了这么一大堆,这也正是她维护自尊的一种鲜明的表现。在黛玉的心里,林贾两家门第的差异,加上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黛玉之所以要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为了掩饰她内心极度的自卑感。对林黛玉来说,自尊与自卑只不过是一对孪生姐妹,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后者是前者的根本。自卑的黛玉敏感脆弱,这与她的出身及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林黛玉的敏感脆弱的性格让她富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在大观园里,黛玉与宝钗可谓“双
虽然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让她不讨众人喜爱,不能像薛宝钗那样得到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的厚爱,但黛玉待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城府极深。而林黛玉喜怒哀乐随着性来,从不掩饰。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黛玉却热情相待,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品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确实是“诲人不倦”。黛玉待人的真诚热情足见一斑。黛玉待人还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可一会儿便携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黛玉在对待薛玉钗的态度上,尤其可以看出她的天真笃实,原本宝黛为情敌,无嫌犹猜。但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黛玉便开诚而公,肝胆相照,向宝钗掏出心窝子里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怨我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对待宝钗就如亲姐妹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从这足见黛玉待人坦率纯真。林黛玉也并非一味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她也很谦和,她对下人从没耍威风,给下头们分钱,慷慨大方。每次赛诗,黛玉总是推崇别人写得好,不计高低。与湘云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黛玉的直率纯真足见一斑了。在贾府,只有世故圆滑、取悦于人的宝钗深得人心,而黛玉冰心玉壶、晶莹剔透又爱使小性儿,这两者一对比,就显得黛玉心胸狭窄了。黛玉的天真率直正是曹雪芹的独具匠心。生活中不可能千人一面,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黛玉就是黛玉,敏感多愁、坦率真诚。
三.叛逆的黛玉
大观园中,只有黛玉一人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这种种行为都体现出黛玉的勇敢的叛逆精神。
在封建社会,黛玉真实率直的个性存在,这本身就是叛逆。别人不敢说的话,黛玉偏说了。如宝玉和袭人的暧昧关系,大观园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也怕捅破这层纸。只有黛玉敢一语道破,对袭人说:“你说你是个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黛玉性格孤傲,敢于直言。她对壬夫人安插在怡红院的内奸,竟一点也不顾忌,直率得惊人。封建蒙昧主义最野蛮的地方,往往是对人的个性施以暴虐和残害,人性的发展加以束缚。就好像薛宝钗,她就是有爱不敢爱,处处世故圆滑,这就是封建社会束缚下的典范。
林黛玉在对待爱情上,最能体现出她叛逆精神。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特点是建立在相互了解,思想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是个情痴,对宝玉的爱情,是她的生命之火,一旦失去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了。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但是,在初恋阶段,他们俩若即若离,相互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恋情,因为她很自尊自重。这时的宝玉,对纯洁少女有一种泛爱,对才貌双全的薛宝钗、史湘云更有着明显的感情波澜,这使黛玉无法容忍。她直率地对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现在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黛玉执著地追求爱情,但是当贾宝玉借《西厢记》词语,真正向她表示爱情的时候,她反而嗔怪他。林黛玉天天缠着宝玉,为得不到宝玉的爱情日夜受着痛苦的折磨,弄了一身的病,但贾宝玉一旦有了表示,她又摆出一个贵小姐的架式,把内心认为是好文章的《西厢记》贬斥,这不是太不可理喻了吗?其实不然,宝玉是贵族公子,身上多少染了贵族公子的坏习气,黛玉在没有看到他的真心之前,是保持着警惕性的,所以她不能接受宝玉这种逢场作戏式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因为黛玉追求的是真爱.宝玉在黛玉真挚爱情的熏陶下,不仅在史湘云面前称赞黛玉,而且勇敢地对黛玉献上他的真心,并送上定情信物----两条旧手绢。这时,黛玉已经确证宝玉对她的真爱。从此,宝黛两人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口角。黛玉的执着追求真爱在《红楼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黛玉的眼里,爱情是生命。她对贾宝玉的爱,真诚执着始终如一,致死不渝。然而他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当他们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黛玉便“焚稿”“绝粒”,以命殉情。黛玉叛逆精神再次体现。勇敢的黛玉用死来反抗,且死来抨击。看起来柔弱的女子,骨子里透出来的傲气直接指向封建制度。表面上看,造成黛玉爱情悲剧的制造者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但实际上是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在贾母的思想意识中,门当户对的婚姻标准已成定势。对于“心肝”宝玉的配偶的选择,是长期萦绕心中的重要问题,贾母对此早已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宝玉妾的候选人,贾母就选中了晴雯,并把晴雯给了宝玉当丫头,说“: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别的丫头模样爽利,言谈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贾母对宝玉的妾尚且这样用心,对他的妻子的要求就更高了。选择自然更加慎重了。林黛玉真实率直的个性得罪了周围好多人,失去了友军,除了宝玉和贴身丫头紫鹃外,贾府上下几乎没有几个关心她的人,也没有谁替她着想。曾一度视黛玉为掌上明珠的贾母,在意识到黛玉的心事后,明确表示不能将她许配给宝玉,并在薛、林两人比较后,明显倾向薛宝钗。毕竟薛宝钗更符合贾母门第标准以及贤篇三:从诗词看林黛玉
从诗词看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美丽、最生动的一个人物 ,也是一个令众读者为之痴迷、为之惋惜的悲剧性人物。林黛玉的诗情美使她成为众读者瞩目的焦点。林黛玉这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女是作者尽全心力塑造的艺术典型。
在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性格中充满着诗性的芳馨。《题帕三首》深沉、微妙地向贾宝玉传递了爱情的信息;《葬花吟》中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哀叹,也有“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的抗争;《桃花行》中有“花之颜色人之泪”的感慨。透过一首首诗歌,将一个充满智慧,富于灵气,内心深处充满着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的少女形象深刻生动的展现出来。
林黛玉,这个中国古典小说中不朽的艺术形象,也是《红楼梦》中最生动、最复杂、最深刻、最感人的人物形象。她短暂的一世充盈了太多的泪水,只因她内心的多愁与感伤,偏偏又遭遇身世变迁。便将其所有的愁苦都通过诗歌宣泄而出。一个贵族出身的千金小姐,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内心的孤傲,加上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望。这种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都通过她的诗作表现出来。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毫不吝啬的倾注了他所有的钟灵毓秀,他用诗使林黛玉这个人物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世外仙源》、《杏帘在望》、《题宝玉续庄子文后》、《参禅偈》续作,这些应酬之作看似与塑造人物性格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也都透露着林黛玉的心迹。刚入贾府,受到贾老太太的万千宠爱,使她心中的忧伤之情有所缓解,所以写出了这些无忧也无泪的诗作。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的重要情节,人称千古韵事。林黛玉作为小说的女
主角,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在这首《葬花辞》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初到贾府和贾宝玉亲密无间,林黛玉早就把自己心中的一片痴情全部放在在宝玉身上,宝玉虽然对她也是一片深情,但由于贾宝玉的性格,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彼此的给予不可能是对等的。宝玉已经成了林黛玉的全部,但随着薛宝钗的到来,贾宝玉见了宝钗姐姐就忘了林妹妹,林黛玉也是敏感的女子,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变化,但此时的她已不是从前的富家千金,没有了父母的依靠,更没有人能给她做主。又因为前夜晴雯不开门一事,误会宝玉,次日正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满腹的忧愁无处发泄,便由不得感花伤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花凋谢了,花瓣随风漫天飞舞,然而转瞬之间就消失殆尽,只剩下游丝落絮遮住视线,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怎能叫人不伤感,怎能叫人不哀愁。“闺中女儿惜春幕,愁绪满怀无处诉。”“柳丝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草木一季,人生一世,黛玉想到自己多愁多病之身,不知道究竟经得起几番风雨,熬得过几度春秋?竟不如那柳丝桃李。“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三月里的燕子已经为自己安好了家,可是想到自己还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不知道何处才是自己的家。不禁心中伤感。“梁间燕子太无情”,诘问它“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明年依旧花红柳绿,可是却已物是人非了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知是花魂与鸟魂?”花儿明媚鲜艳,怎能禁得起风刀霜剑相逼,树儿不是你的久居之地,这园子也不是自己的长居之所,想来不觉暗自落泪,一点点,一滴滴,既是眼中泪,也是心中血,我和你有什么区别,一样的孤苦伶仃,一样的难以释怀。“花魂鸟魂总难留”到“不教污淖陷渠沟”是全诗的高潮,“质本清来
还清去”这是林黛玉的理想,是她对命运的强烈呐喊,“我就是我,活要活得干干净净,死也该死得清清白白!”但这个理想是“一抔净土掩风流”,以离开尘世才得以实现,多么凄凉、悲哀。“尔今死去侬收葬,??花落人亡两不知”,至此,花与人完全合一,葬花就是葬林黛玉,纵观全诗,这是林黛玉写花,也是她本人的生活记录,更是她心灵的写照,从中我们可以听到她以整个生命和灵魂发出的呼喊“质本洁来还洁去”,令人魂悸魄动,荡气回肠。《题帕三绝句》写于宝玉被笞,黛玉前去慰问,回去后接到宝玉托晴雯送来的用过的手帕,黛玉由不解而终于悟出宝玉的真正用意,心绪难平,写下这三首绝句,寄寓着林黛玉对贾宝玉深深的爱恋和无尽的思念,与其说是抒发自己无可排遣的哀伤情绪,不如说是林黛玉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情宣言。
这三首诗通篇写泪,第一首明写,“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第二首、三首则暗写,“抛珠滚玉只偷潸,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不识香痕渍也无?”三首诗说的都是她的流泪,《红楼梦》中这一艺术形象的特点,便是流泪,这三首题帕诗,既是林黛玉爱哭性格的特点显示,又为她的这一特点加浓色彩。
《秋窗风雨夕》一诗可说是《葬花吟》的姐妹篇,一写伤秋,一写伤春,虽然景物不同,但其中的离愁别绪都是一样的。林黛玉病卧潇湘馆,夜里听着淅沥的雨,灯下翻看《乐府杂稿》心有所感,便成《代别离》一首:“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花草凋落,一派肃杀秋意,秋夜灯边,窗外秋风秋雨,更让人倍感凄凉,那秋风秋雨来得何等急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把人的春天之梦惊破。
这时,人因一怀秋情,不能入睡,眼前是点燃的烛台,在风中滴着烛泪,更牵动人的离情,这是人世间共有的现象。在秋风中,被褥抵不住寒意,急遽的秋雨,也像是催促着夜漏声,这风雨如陪伴别离人的哭泣。风雨与人的泪滴相连接,“不知风雨几时休”,这也正是林黛玉此时的心态,她那颗敏感多疑的心已时时感到恶劣环境的威胁。《咏白海棠》一诗中,借白海棠以自况,写出自己的高洁品格,院中湘帘半卷,院门半掩,土如冰,盆如玉,写花的环境和栽植的状态;以梨花形容白海棠的色泽,以梅花比拟此花的精神,以花喻花,本来不是好办法,这里用“偷借”十分自然、巧妙,白玉棠的纯洁和诗人的高洁也就相得益彰;白衣仙女和秋闺怨女流泪,也是因花引起人的联想。林黛玉眼中的任何一物,总是引起人在流泪的联想,这正是作者写林黛玉,处处照应她的性格特点;尾联,以孤单寂寞收结,正符合林黛玉的个性表现。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和风貌,表明了林黛玉鄙弃污浊的孤傲品性,孤独寂寞的感伤情绪。
《问菊》诗人以菊花的知音人身份,向菊花发出四个问题:你孤高特出,傲视世俗,与谁共同归隐?同样是花,你为什么开得迟?你在庭院花圃中,承露迎霜,你有什么寂寞孤单的感觉?秋意深时,鸿雁南飞,秋虫哀鸣,会引起你的相思之情吗?这几个问题既在问菊,也是自问,既是菊花的孤标傲世,也是诗人傲岸不驯、高风亮节性格写照。
《菊梦》一诗道出天上、地下;仙境、人间;梦境、醒境;厌世、恋世;消极、积极;理智、感情回旋交错,交缠纠葛,矛盾斗争。菊花回到人间,但内心充满哀愁、伤感、无奈、压抑、挫折的愁绪,这正是黛玉一生经历的写照,是她与命运抗争的写照,将真情实感一览无遗,也预示着她悲惨的命运结局。
林黛玉还写了柳絮词《唐多令》以及凹晶馆联句“冷月葬花魂”等,从这
些词诗中都可以看出悲凉颓丧的心绪,这一方面源于她落落寡欢的性格,一方面源于她寄人篱下的特殊经历,也源于她一直对爱情、对婚姻、对生命的追求和担忧的悲观心境。纵观《红楼梦》,林黛玉的生活几乎离不开诗。林黛玉作诗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是用心、用生命来写诗。在诗中,有她一生悲酸的心路历程,有感时惜春的叹惋,有对自己青春年少、红颜薄命的哀悼。在诗中,有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有对世事无常、生死轮回的迷惘与困惑。在诗中,有她面对风刀霜剑摧残的声声无奈,也有她对不公命运的呼喊和抗争。林黛玉的诗词已经和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熔铸在一起,成为人物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紧紧的将她的人物性格与诗歌融合在一起,使她成为中外无数读者为之喜,为之悲,为之痴迷,为之惋惜的动人形象。
第三篇:思念亲人的经典感人诗句[范文]
到了年底,在外地的人总是十分容易思念亲人。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思念亲人的经典感人诗句,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传闻至此回。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仍怜故乡水?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云生结海楼。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我行殊未已,月是故乡明,万里送行舟。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流光容易把人抛。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碧山还被暮云遮。露从今夜白,何日复归来?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天涯何处是神州。
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人不寐,凭君传语报平安,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寒梅着花未。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应知故乡事,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不知秋思落谁家,家祭无忘告乃翁。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来日绮窗前。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忍死须臾待杜根。
第四篇:最感人的爱情诗句
导语: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最感人的爱情诗句大全,欢迎借鉴!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0、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__佚名《击鼓》
12、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1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4、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15、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__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1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8、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___黄景仁《绮怀》
19、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20、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2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____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2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____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5、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____卓文君《白头吟》
26、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___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2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____佚名《留别妻》
28、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29、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____李白《怨情》
31、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____佚名《西洲曲》
3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3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35、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____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3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____白居易《长恨歌》
37、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____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3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3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4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41、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2、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4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4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____佚名《留别妻》
4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____张泌《寄人》
46、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47、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____袁枚《马嵬》
48、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____曹植《明月上高楼》
49、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5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52、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____王昌龄《闺怨》
53、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____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5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55、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____李白《长相思·其一》
56、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____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57、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____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58、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____李白《春思》
59、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____徐干《室思》
6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____李冠《蝶恋花·春暮》
61、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____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6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____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63、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____李白《古意》
64、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____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6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66、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67、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____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68、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____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69、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____武则天《如意娘》
70、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71、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____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7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____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73、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____曹植《明月上高楼》
74、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____卓文君《白头吟》
75、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____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6、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77、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____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78、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____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79、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80、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____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8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82、相思夜一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____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83、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____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84、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____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85、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____白居易《长恨歌》
86、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87、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____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88、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____苏轼《贺新郎·夏景》
89、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____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90、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91、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____鱼玄机《闺怨》
92、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____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93、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____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94、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____傅玄《车遥遥篇》
95、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____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96、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9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____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9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____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99、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____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100、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____白居易《采莲曲》
[最感人的爱情诗句大全]相关文章:
第五篇:红楼梦浅析
浅析《红楼梦》诗词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翻开《红楼梦》,我们可以感觉到,诗词是小说灵魂的载体,假若缺少了这些锦上添花的诗词,那么小说就失去了灵魂,就缺少了诗意。很多专家学者都曾对红楼梦诗词进行研究,而且给予很高评价,一致肯定《红楼梦》做到了诗文与人物和情节的有机融合。大观园堪称诗的国度,以贾宝玉为中心的一群女儿就是以诗为海洋的鱼儿。宝玉虽为男性,却由于贾母宠爱,又自幼生活在一群丫鬟中,耳濡目染,也就具有女性化的特点。一群女儿在一起咏诗、作诗、题诗、赛诗,把诗当成了她们生命的一种寄托,诗成了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的人生也就赋予了诗意化。这里的“诗意”不单是形式上这些人物都会作诗,而且作家也写出了主要人物的诗人气质,用诗的方法展现她们的内心世界,甚至把某些情节都诗化了。
一.客观评论诗映现人物形象的诗意化
《红楼梦》中评论诗很多,有的侧重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的则侧重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就侧重刻画人物的性格来说,小说第三回中评价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还有宝黛初会,作者借宝玉之眼观黛玉所写赞词都属于这一类。
《西江月》二词本身并无意境美,但作者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把一个“痴傻疯狂”的贵族公子呈现在我们面前。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出身富贵,生活安逸,我们觉得他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宝玉偏偏“寻愁觅恨”。宝玉所追求的人生是诗意化的人生,他的诗意体现在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按照贾母、贾政等封建家长所希望的读书、中举、扬名显赫、加官进爵的路子走,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纨绔子弟,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子;他的诗意还体现在他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女性的尊重,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而对身边的女性又爱又敬,也许这些女孩就是他心中完美的人吧。这两首词表面看来好像是作者在批评宝玉,其实作者是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将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和性格做了深刻描画,这两首词是似贬实褒,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再看小说第三回中写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
这里是写宝玉眼里的黛玉,整首词运用了比喻手法,使她的“病”、“泪”、心机聪敏、体态婀娜之姿跃然纸上,写出了林黛玉的弱不禁风与多愁善感的气质。还有,全诗没有一处写“美”,但一个富于病态美、风流绰约的美人呼之欲出,巧妙地表现出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甚至让我们感觉到了林黛玉身上的诗人气质。这首词为黛玉在整部《红楼梦》中的出场奠定了性格基础。
二.人物自作诗词映现人物的个性化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物时,总是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而人物自作的诗词,则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人物的独特个性。诗词是大观园中人们心灵的慰籍,要描写一群聪明又富有才情的少女少妇赋诗填词,就已经很难了,而这些诗词还要映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那就难上加难了。但在作者精心描绘下,清灵清丽、多妒多疑的林黛玉,温柔敦厚、通情达理的薛宝钗,心直口快、娇憨纯真的史湘云,性如烈火、嫉恶如仇的晴雯,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的贾迎春……无不一一活跃在我们眼前。下面以宝钗、黛玉和迎春为例简要分析。
薛宝钗出身于皇商家庭,给皇家当买办,是大家闺秀的典型代表。她宽厚随和,豁达大度,她博览诗书,才思敏捷,可以说是个才女,也是个淑女。她的性格特质,从《咏白海棠》里可以找到见证。全诗用语典雅、风格庄重,其中“珍重芳姿昼掩门”有双关意,意既珍惜白海棠,又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淑女的矜持心理。大观园人事复杂,积弊日多,宝钗看得请清楚清楚,但她却从不说三道四。小说第七十四回“绣春囊”事件发生而抄检大观园时,虽然例外地不查她的蘅芜苑,然而她考虑这是搬出大观园的最好时机,因此借口母亲身体有病,顺理成章地搬出了大观园,从这里可以看出宝钗稳重的处世风格。又如“淡极始知花更艳”一句可以理解为她的自况,也反映了她的审美追求。薛宝钗天资聪慧,深知为人处世、明哲保身的道理,她真诚地信奉封建道德,深知自己作为一个女子,无论有多大的才干,在这个男权社会里,任何的抗争都注定不会赢,因此,她养成了罕言寡语却八面玲珑的个性。她平日不爱打扮,不爱花儿粉儿的,不讲究穿着,不露锋芒,就连对宝玉的感情也是欲露还藏。
然而,最能深刻体现宝钗人生观的却是她所填的柳絮词,别人的柳絮词都写得不免伤感,唯有她往好了说。特别是其中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两句,[3]可以看出她的追求,她的心劲。她崇奉封建道德,追求富贵荣华,但她身为女儿身,如果不能被选入宫,只好把这一希望寄托在未来夫婿的身上,因此她多次劝导宝玉重视功名仕途,走读经应举之道,体现了较强的封建正统意识。
与宝钗的温柔敦厚不同,黛玉则多疑多妒、多愁善感、孤高自许、敏感脆弱、爱使性子。《葬花吟》便是她多愁善感这一性格的真实写照。
黛玉从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花凋谢了终究会落到污泥里去,怎么能忍心让和自己一般纯洁美丽的花儿被玷污?还是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于是她把落花收集起来,用“一抔净土掩风流”。怜花就是自怜,葬花就是自爱,写葬花就是写林黛玉的性格,只有黛玉这样身世、处境和性格的人才会去葬花,像薛宝钗不会,史湘云也不会。在这首诗里,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被曹雪芹渲染到了极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固然带有诗的夸张,但这绝对是出于她的真实感受。她小小年纪,父母便先后离世,只好寄住在外祖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性格内向,保持着纯真的天性,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说话尖酸刻薄,她自视甚高,视封建功名如粪土,她从不劝宝玉追求功名,也不会逆着自己的性子做事,这当然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规范,所以就和整个贾府格格不入,最后成了《红楼梦》悲剧主题中的主角。《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变故的代表作,道出了她一生凄凉的感情和冲破封建礼教的渴望,也是作者曹雪芹强化人物性格主体真正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的重要作品。同样是作柳絮词,黛玉的《唐多令》就写得缠绵悲戚,如“漂泊一如人薄命”、“叹今生谁舍谁收”等句,黛玉借柳絮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表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上下阕最后的六个字,同曹雪芹佚稿中宝玉出走不归和黛玉泪尽而逝的情节十分吻合。此后黛玉的结局也应了这预感,最终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此外,小说中还常有一些人物诗词本身算不上好诗,但从塑造形象的需要这个角度看,却又是非常成功的。如第十八回写元妃省亲,元春让众姐妹每人题一匾一诗。迎春缺乏才情,绰号“二木头”,她题的匾额是“旷性怡情”,这就她性格的写照,她平时什么事也不计较,随性随缘,随遇而安。她虽然勉强凑成一绝,但内容空洞,没有意境,无艺术价值可言,不过,重要的是诗即其人读诗见人,我们可以从诗词中读出人物的个性。由此可见,人物自作诗词,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才情志趣和性格特点。1.诗词隐喻人物的结局
《红楼梦》中诗词歌赋另一作用是其它小说中的诗词所不具备的,那就是作者在诗词中预先隐写人物的命运,而且这种暗寓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
2.《红楼梦》诗词预先隐喻人物结局
第五回《游幻境指谜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十二钗图册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是曹雪芹为主要人物写下的判词和曲子,这些判词和曲子,暗示人物命运结局,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解读这些似瀸式的诗词对认识人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如《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第五回)
两株枯木是林字,玉带倒过来读就是黛玉,林黛玉有咏絮之才。黛玉有此文才又能如何?上无父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生活上虽不乏衣食供养,却终究是寄人篱下,这般才女结局怎样?最后是玉带林中挂而已。从”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除了暗指林黛玉外,也暗寓了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
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便是指薛宝钗。宝钗有停机之德,她也曾劝宝玉追求功名,宝钗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贤妻良母的品德,结局又会怎样?可惜徒劳无功,金钗雪里埋而已。端庄稳重、温柔平和的薛宝钗也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
又如《金陵十二钗副册判词》之一:
画:既非人物,也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出,多情公子空牵念。(《红楼梦》第五回)
这一首是说晴雯的。晴雯虽是个丫鬟,但却是曹雪芹倾注了最大热情的一个人物。“霁月”,指明净开朗的境界,雨后新晴为霁,寓“晴”字。“彩云”比喻美好,云成彩为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既隐含了晴雯的名字,也暗示了她悲剧性的命运。“彩云易散”,是预示她薄命早死。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说晴雯虽是奴才,但从不肯低三下四的讨好巴结主子。十岁那年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地位低下,后来像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于是升格为“主子的奴才”了,虽然只是一个丫头,但他追求一种平等的地位,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风流灵巧”是晴雯的又一大罪状,按中国传统道德,是提倡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女子要安分守己,不必风流灵巧,更何况奴仆呢。再加上晴雯容貌出众,性格倔强,这样必然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的。正因如此,晴雯后来只能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在病中悲愤地死去。
又如《红楼梦》十二曲之《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只曲子是写贾元春的,我们看看曲子中暗寓的元春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是说刚刚过上好日子,受宠晋封贵妃,接着意想不到的坏事就来了;“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这一句暗示了元妃是非正常死亡,也就是,她自己不愿意死,也不到自然死亡的时候,结果不得不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一句暗示了元妃的死亡是被人缢死的,大概这过程也很痛苦,她的芳魂是一缕一缕消失的,应该是死得很惨。“望家乡,路远山高”这句应该是交代元妃死的地点,不是家乡金陵,也不是北京,大概是在荒郊野外吧。“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是在临死时想托梦给爹娘,“儿命已入黄泉”这句确定是她是死亡了,最后的托梦给爹娘说什么呢?是告诉父母亲人,不要走到无路可走才想回头,一定要早做打算。这只曲子暗寓了贾元春最终将难逃悲惨死去的命运。
作者用预设手法,提前安排人物命运,从艺术结构上来说是极其高超的,它不仅能证明了曹雪芹每写一人一事都胸中有全局,也对后人探索原作的本来构思以及后半部佚稿的情节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三.人物自作诗似谶成真
小说除了明显的带有预言性质的诗词外,就连人物平日咏柳吟花的诗歌也常常是谶语似的,我们还是以林黛玉为例吧,她的很多诗词,甚至席上行令时抽到的花名签,都可以寻出一些诗句作为她悲剧命运的写照。
还是以她的《葬花吟》为例,诸如“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粱空巢也倾”,可能就是贾府变故前后的谶语;“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句就活画出黛玉死后尸体不存,仅剩一把火化“艳骨”的惨状,而埋葬她“艳骨”的这一抔净土,也不是在大观园里,而是林黛玉的苏州老家。因此,宝玉只能“对景悼颦儿”,宝玉不仅没赶上黛玉夭亡,而且也没赶上为她送葬,甚至连最后埋葬黛玉“艳骨”的是谁都不知道。
她的其它诗作,像《代别离 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咏白海棠、菊花、柳絮等作品以及中秋夜与湘云即景联句等等,也都能找到寄寓她未来的诗句。像联句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联,就可以看做是湘云和黛玉后来各自遭遇的诗意画。
除了诗词,甚至席间行令掣签时,签上的内容也能和擎签人命运联系起来。书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与众姐妹在怡红院夜宴,大家抽签为令,花签上刻有大家都熟悉的古人诗句,每人抽到的签上所写内容就是擎签人命运的暗语,下面除了举黛玉为例外,也以探春、湘云的令签加以佐证。
如黛玉签: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莫怨东风当自嗟”这句是宋代欧阳修《明妃曲》中的诗句,该诗结尾是“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这正是暗示黛玉泪尽而逝的结局。
再如探春签: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瑶池仙品”,暗寓探春聪明灵秀,“日边红杏倚云栽”,表面看是说她命运好,所以签上又有一条注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这也许是说探春将来的丈夫会是有身份的人,但无论怎样,也弥补不了她骨肉分离的悲哀。“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早已把她的遭际预示明白了。
再如湘云签:海棠——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香梦沉酣”,首先使读者想到湘云在宝玉生日上吃醉酒后,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香梦沉酣,芍药花落了满身,而她浑然不觉的憨态。湘云生性坚强乐观,开朗豁达,她大大咧咧,感受不到周遭环境的复杂阴险,因此“香梦沉酣”又是对她的叹惋。
四.诗词之于小说的作用
我们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了各个朝代的最高文学成就,各种文学样式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继承有发展,最后形成一座座高峰。所以,诗词曲发展到明清也成了文人雅士所爱好的艺术形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为背景,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纠葛为线索,着力表现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始盛终衰,唱出了一曲女性的颂歌,让我们感受到了女性悲剧的震撼。小说的成功得力于它充分地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美,这种美不仅是外形美,而且更具内在美,这种美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仅是作者对她们做了细致的行动描写和肖像心理刻画,很大程度上让我们从小说的诗词中领略到了这些女孩的美,让我们走进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感动着她们的感动,悲哀着她们的悲哀,与她们一起哭,一起笑。《红楼梦》中的诗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是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描述的需要的,这也是《红楼梦》中的诗词不同于其它小说的地方,这些诗词之所以富有艺术生命力,原因也正在于此。这也正如刘心武先生在谈诗词的作用时说,“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词,才正式成为小说内容的有机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曹雪芹将诗的隐喻性与叙事的纪实性有机融合,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富有诗意的写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