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

时间:2019-05-14 20: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达到的目标要求是? 答:目标要求是: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3、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重把握的原则是? 答:把握的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4、简述五个统筹。

答:五个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5、市委今年提出“126”方略的内容是?

答:1是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百强县(市)目标。2是大力实施“项目争取年”、“民生建设年”活动。6个率先是,把我市率先建成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和节水型示范市;率先打造宁夏工业经济核心区之一;率先在全区县(市)一级建成最为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和服务体系;率先建成县(市)一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先进使;率先建成全区县(市)一级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民生之市。

6、我市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是?我市2009年位列西部百强多少位?

答:载体是“新古峡、大跨越、创百强”;位列西部百强38位。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继续强调“五个统筹”的同时,增加了哪三个统筹。

答:增加了

1、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2、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3、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是? 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9、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会议提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10、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重大问题?

答: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1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那一次大会提出的?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答: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 答: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5、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6、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答: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8、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为什么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 答: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的作用。这就需要我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我们不仅要从科学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3、毛泽东告戒全党“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告戒全党“两个务必”的内容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4、为什么说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5、“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发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7、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把握稳定的程度、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统筹兼顾、总揽全局,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回答了那三个重大问题?

答: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重大问题。

2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实现哪五大转变? 答: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是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30、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答: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3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3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答:“三农”工作。

33、应当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答:站在全局的高度,用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这些问题作具体分析

3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做到什么? 答: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体党员所掌握,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3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什么为中心、以什么为主题?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西,以发展为主题。

36、当前,解放思想的重点是?

答:重点是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37、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是.答: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38、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什么为主线?

答: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39、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重点是?

答:思想建设的重点是坚定理想信念,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0、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最好教材的三部著作是?

答:三部著作是《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

41、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哪几种?

答:包括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4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一面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要求、明确三个着力点”。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观;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明确三个着力点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4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答:是求真务实。

44、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是?

答:根本原则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45、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是? 答:是坚持党的领导。

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是?

答: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没有变。

47、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指? 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答: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4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答:重点是改善民生。

50、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答:核心是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是?

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2、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走什么也得发展道路?

答: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53、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 答:是科学发展观。

54、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的是?

答: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55、最全面表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做法是?

答: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56、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是?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57、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全面贯彻什么样的方针? 答: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答: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墓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9、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两个方面? 答:表现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方面。60、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什么? 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什么分配制度? 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基本内涵是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63、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 答:要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4、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

答: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答: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66、对外开放指的是?

答;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摹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长期的政策:全面的开放。6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那几层含义?

答: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8、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答:是思想建设

6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答: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0、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答:是改善人民生活。

71、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转变? 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四个转化”指的是?

答: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73、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要?

答: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74、党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原因是什么? 答: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成立、成长、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联系。

75、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 答:目的是提高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本领

76、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主要是要? 答:着力改进党的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方式、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77、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是要?

答;主要是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78、加强党内制度建设,目标是? 答:目标是建立起内部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

79、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答: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80、什么是发展观?

答: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81、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82、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范围及丰富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83、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人”?

答: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84、“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85、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6、什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路子。

87、为什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议题?

答: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许多重大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党中央从我国改革发展全局出发,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国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第二,应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第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88、为什么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答: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89、如何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答:一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二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全党理论水平;三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和普及,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90、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什么《决定》? 答:《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91、新型农民的标准是什么? 答: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92、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9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94、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什么?

答: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95、建设创新型国家什么是关键,什么是核心,什么是基础? 答: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9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什么样的基本路线?

答: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97、怎样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

答: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要坚持客观的视角,力戒主观臆想;要坚持历史的视角,力戒割断历史;要坚持全面的视角,力戒以偏概全;要坚持发展的视角,力戒凝固僵化;要坚持对比的视角,力戒坐井观天;要坚持辩证的视角,力戒形而上学。98、怎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境界?

答:拓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视野和思路,激发全党上下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内在动力,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保持党的最大优势,在推进党内民主中焕发党的蓬勃生机。

99、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答: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要始终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从本地区部门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态度,充分估计社会承受程度,充分考察分析市场状况等,使之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规律。

100、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答:科学发展观对党引领和推进继续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引领和推进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驾驭全局把握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测试试题.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

1、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

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2、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和

而团结奋斗。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坚持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的建设在不断改进中得到加强。

4、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强党的 建设和

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5、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党在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探索和实践,党的 优势、优势、优势不断增强。

6、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的队伍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党面临的 考验、考验、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7、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

,始终把人民群众 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8、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当代所有问题的关键。

9、我们要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全党同志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上更为坚实的基础。

10、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问题,把

问题贯穿活动始终。

11、我们要着力把

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2、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

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1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

、、等环节相结合的过程。

1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有

作保障。

16、胡锦涛强调,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是

和。

17、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的原则,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18、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既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19、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把

紧密结合起来,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 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0、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伴随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三大要素的普及,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A、高科技

B、金融 C、信息

D、电子技术

2、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的迫切需要。

A、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B、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C、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党的十七大是根据哪些新的情况和条件对奋斗目标提出新要求的?――、――、――。

A、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B、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 C、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D、党的执政治国理念有了新发展

4、――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A、党的组织建设

B、党的作风建设 C、党的先进性建设

D、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十大关系》 C、《实践论》

D、《矛盾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根本方法是――。”

A、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B、科学、快速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C、科学、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生产力 D、发展、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生产力

8、胡锦涛同志在9.19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抓好――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经济建设

B、发展 C、反腐败

D、精神文明

9、发展就是以――、――、――、――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

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B、先进文化的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0、在实现科学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与――。A、快速发展

B、和谐发展 C、全面发展

D、和平发展

11、胡锦涛同志在9.19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D、实现共同富裕

12、――、――、――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科学发展

D、与时俱进

13、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A、全面

B、协调 C、又好又快

D、可持续

14、科学发展观是――、――、――、――提出来的。A、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B、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C、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1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A、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D、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6、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

A、有史可查的确切年代

B、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C、第一次生产活动

D、宗教的萌芽

17、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A、生产力

B、经济发展 C、人民群众

D、社会精英

18、要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我们必须――、――、――。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C、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

D、不断地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1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

A、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B、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20、党的先进性要通过――来体现,来校验。

A、执政效率和执政热情

B、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 C、执政方法和执政水平

D、执政理念和执政成果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

1、搞好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是基础。

()

2、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 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发展道路。

()

4、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

5、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

6、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

7、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

()

8、坚持改革开放,必须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

9、节约能源资源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10、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

()

11、改革开放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1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14、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大胆探索,又要严谨求实,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稳妥予以推进。

()

15、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 求,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

()

17、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

()

18、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的主要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

()

19、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

20、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4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4

一、填空题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发 展,核心是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发展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 世界观 和 方法论 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 发展趋势、深刻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是: 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发展。

5、协调发展要求做到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五个统筹”。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7、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8、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0、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12、以人为本一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二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三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4、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5、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

16、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基础上提出来的。

17、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8、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19、发展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0、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把握好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二、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C)。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2、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B)发展的基本观点。

A 人类 B 人类社会 C 经济 D 自然

3、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D)。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模式 D.发展观

4、下列决策理念中,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是(C)。

A.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的理念。

B.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主动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善于集中群众的聪明才智。

C.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在解决人们生产生活困难的决策上不能允许失误。D.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当原有的信念、信仰、价值体系失灵的时候,建立起新的信念、信仰和价值体系。

5、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C),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A.普惠性 B.协调性 C.持续性 D.均衡性

6、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B.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

D.继续新型工业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A.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五个统筹

8、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B)

A、科教兴国

B、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C、发展

D、发展战略

9、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C)发展的正确方向。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社会 D、经济

10、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D),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B)。

A、又快又好 B、又好又快 C、好快结合 D、快好兼顾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三位一体布局发展成为四位一体布局,其中增加了(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坚持(A)的文明发展道路。

A、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B、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经济发达、生活幸福、环境良好 D、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环境良好

14、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C)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A、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七大 D、十七届三中全会

1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进一步发挥(A)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公共组织

1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C)的能力。

A、和谐发展 B、文明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和平发展

17、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统筹利用好(C)。

A、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舞台 B、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舞台 C、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D、国内国际两个舞台、两种角色

18、下列做法符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要求的是(A)。

A、要善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B、要利用好中央和地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C、要着重改善民生 D、要协调城乡和谐发展

19、下列工作方法符合统筹兼顾思想方法的是(A)。

A、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B、立足当前、狠抓落实 C、全面推进、不遗余力 D、兼顾各方、互相妥协 20、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是(A)。

A、解决突出问题 B、领导满意 C、指导组满意。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简答题(xiexiebang推荐)

简答题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环保,从政治学角度看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是国家在行使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是国家在行使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是国家在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国家机关实施对人民负责原则。

2.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用水效率却不高,单位GDP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采取那些措施?

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合理配置水资源。

3.我们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还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和视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这一思想有何重大意义?

答: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导向作用;坚持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4.近一个时期以来,部分地区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变成了仅仅贴在墙上的“责任”。这说明了什么

答: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主客观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5.“静脉产业”是人们对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企业的形象说法。因为它们能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答: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6.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

答: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办事情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7.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现,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这说明什么?

答:整体和部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循环经济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力求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排放最小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生产方式,坚持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原则。说明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循环经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循环经济这种创新的发展模式。

9.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哪些?

答: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总体生产力水平仍然不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1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哪些?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1.科学发展观是和哪些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3.为什么说科学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4.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答:有以下三点: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答: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四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五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六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6.统筹区域发展的路径有哪些方面? 答:缩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统筹区域发展的基础;产业转移与对接是统筹区域发展能过的关键;合理的区域分工、协作是统筹区域发展能过的内在关系。

17.简述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及的内涵。

答: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18.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9.什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20.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2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答: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2.请简要回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23.我县党政机关和基层单位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党政领导机关着重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基层单位着重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24、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背景“新”,主要体现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上;二是思路“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五个统筹”,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三是目标“新”,总体要求是20字;四是方式“新”,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并形成连续稳定的支农政策和制度。

25、怎么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答:一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二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三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26、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7、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9、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答: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第二,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30、十七大报告是如何首次阐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

答: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3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是什么?

答: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2、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什么是软实力?

答:“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4、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5、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有那些?

答: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个一”具体指什么?

答: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有那些? 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8、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哪两点?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9、坚持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0、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怎样概括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的?

答:十七大报告概括为“三个最”: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2、十七大报告对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答: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3、怎样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答: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4、十七大报告在安全发展上有什么新要求?

答:报告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45、十七大报告中对党的执政水平提出了哪三点要求? 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46、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广大党员和干部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47、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哪“两个没有变”?

答: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48、党的十七大提出,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具体包括那些?

答:包括:银行存款产生的利息,购买国债、基金、股票、期货等产生的红利,出让或出租不动产所获得的差价、租金、专利收入等。

49、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答: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50、中央确定试点工作要突出“五个着力”,“五个着力”是什么?

答:一是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二是着力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三是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四是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五是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51、党的十七大部署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包括: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5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高一低”。请问“三高一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

53、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什么是“三农”问题?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54、十七大报告在分配与公平方面有什么新要求?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改变十六大报告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5、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是这样阐述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对在实践中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56、怎样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答: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57、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广大党员和干部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58、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有什么改变?

答: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5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中央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哪“五种能力”?

答: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60、改善民生的重点是什么?

答: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61、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62、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需要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答: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63、为什么要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答:第一,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发挥好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确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

6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哪四个方面的要求?

答:一是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要求我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三是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是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65、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6、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作了怎样的修改?

答: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67、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什么?

答: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8、科学发展观理论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答: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在经济与社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

69、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与时俱进。

7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培养什么样的新型农民?

答: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71、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哪三大历史任务而奋斗?

答:一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二是完成祖国统一,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72、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什么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答: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73、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应该做到哪些? 答: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74、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75、之所以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哲学依据是什么?

答:第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一;第三,正确的价值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第四,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7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强哪几方面的工作?

答: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7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四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五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六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四不”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79、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哪些?

答: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

80、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假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

8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到哪“七个坚持”?

答: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第六,坚持改革开放。第七,坚持以人为本。

82、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什么? 答: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报告强调必须把这“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83、党的十七大报告怎样肯定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84、十七大报告如何强调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答: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8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要切实做到“五定”,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定内容、定时限、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人。8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要推行“四制”,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

第五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4、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A.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B.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 C.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和平发展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没有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7、()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们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A.全体党员的利益 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加强教育 B.改善民生 C.反腐倡廉

13、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4、毛泽东在哪部文献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18、要走(),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者比重。A.中等收入 B.低等收入 C.高等收入

21、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A.财政 B.资源 C.人口

22、又好又快发展是()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五个统筹

23、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级分化。A.普惠性 B.协调性 C.持续性

24、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列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 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 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

25、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6、最全面表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做法是()

A.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B.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

C.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27、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洧()。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C.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28、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

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合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小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在实现社会全而进步的墓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从而为建设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C.实现十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

32、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3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什么?()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精精神鼓舞斗志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4、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是()。

A.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B.百花齐鸣、百家争鸣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6、下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做到()。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效率优先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7、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A.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 B.生产发展、尘活富裕、生态良好 C.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3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等“三个统筹”,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A.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9、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B.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C.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40、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什么()A.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B.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

C.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41、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 B.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C.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

42、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

A.修改国内法律法规中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不一致的地方,实现与国际接轨 B.在对外开放中求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

C.使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向外资全部开放

43、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A.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

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 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4、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

A.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处理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 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45、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B.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

C.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

46、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A.到问题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了解实情

B.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7、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阶段。A.低级 B.中级 C.中高级

48、(),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尘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A.生产力的落后状况 B.技术的落后状况

C.民主建设的落后状况

4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A.初步

B.完全 C.尚未

50、()的论断,不仅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也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科学判断,它是认识和解决我国当前一切重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是制定党的纲领、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A.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B.我国正处于升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51、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A.有所减少 B.大幅减少 C.全部取消

52、即使到2020年,按7%至8%的年均增长率计算,考虑到人口增长等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4500美元,这与1999年的上中等收入国家()美元的平均水平任有差距。A.4900 B.5000 C.5200

53、我国有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22%;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A.40% B.50% C.60%

5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55、对外开放是()。

A.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长期的政策 B.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面、多层次的开放;全面的开放

C.我国的一项摹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长期的政策:全面的开放

56、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

A.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缺乏客观必然性: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8、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组织建议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59、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是()。A.惩治腐败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开放

6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下确路线 B.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1、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就是要()。

A.按照发展是硬指标、改革是软任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B.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C.放慢改革开放步伐,防止出现大的失误

6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收入”。A.灰色 B.劳动 C.财产性

6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民生问题 B.缩小贫富差距 C.建设先进文化

64、为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保障,要发挥()的重要作用。A.商业银行 B.大型企业 C.商业保险

65、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艰苦奋斗 B.团结一致 C.首创

66、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运用财税,金融政策 放宽()限制。A.市场准入 B.环保标准 C.资格认证

67、要完善面向所有团难群众的()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A.技能培训 B.就业援助 C.就业指南

68、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引入竞争机制,规范()收入。A.私营企业 B.集体企业 C.垄断行业

69、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以()为主线。

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70、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坚持把()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A.加强社会保障事业建设 B.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l、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A.社会和谐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72、以()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找到了建设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A.社会和谐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73、()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改善人民生活

B.促进共同富裕 C.消除贫富差距

74、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快速发展

75、党不断推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义指导新的实践。A.理论创新 B.自主创新 C.制度创新

76、当前我国存在着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这与土地、水和能源、重要矿产资源的()不合理确直接关系。A.价格形成机制 B.生态补偿机制 C.市场准入机制

77、通过(),建立起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推动创新性国家战略的实施。A.扩大开放 B.完善市场 C.深化改革

78、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转变()。A.经济发展方式

B.社会发展方式 C.政治发展方式

7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0、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四个转化“,即()。

A.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B.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能力,转化为自觉行动

C.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理想信念,转化为方针政策,转化为实际能力,转化为自觉行动

8l、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要()。

A.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科学内涵、根本要求 C.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

8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这是因为()。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的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 B.小国共产党相当部分党员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所以要加强学习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新境界,为了武装全党必须加强学习

83、党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原因是()。

A.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成立、成长、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联系

B.中国共产党相当部分党员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所以要加强学习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新境界,为了武装全党必须加强学习

84、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科学发展观,就可以不用学习经济、政策、文化、法律、科技、历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B.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

C.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85、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

A.提高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本领

B.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和思想理论水平

C.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6、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总要求是()。

A.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

C.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7、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根本要求是()。A.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B.不高“形象工程”,不追求“畸形政绩”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8、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主要是要()A.着力改进党的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方式、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B.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活动、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C.进一步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

89、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是要()。

A.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

B.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C.推动广大党员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0、加强党内制度建设,目标是()。

A.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B.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

C.建立起内部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

91、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A.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 B.大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2、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等主要方面。A.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 B.执政基础、执政体制、执政方略 C.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

93、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B.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94、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B.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

95、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紧紧围绕()两大历史性课题。A.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C.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6、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

A.科学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科学设计、组织,开展各项执政活动 B.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97、在全党外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努力把()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A.各级党委 B.各党支部 C.各级党组织

98、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

A.贴近创新理论、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困难群众 B.贴近我国国情、贴近改革开放、贴近群众生活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99、下列对深入举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A.正面教育为主、突出实践特色 B.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C.坚持群众特色、解决突出问题

100、下列有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准备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C.为学而学,按部就班

下载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素质知识竞赛试题

    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这一数字是1960年的2倍,世界人口的剧增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B) A.50亿 B.60亿 C.70亿 D.45亿 -------------------------- 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迎七一知识竞赛试题(2009-6-29).大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迎“七一”知识竞赛试题(2009-6-29 ) 第一轮:1号选手必答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实质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

    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蒙阴县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10分题,包含判断题、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全面协调可持续。 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题库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题库 1、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人口多,底子薄 B、城乡和区域、经济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题库

    2009年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题库 单选题之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88题) 1.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

    科学发展观试题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具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公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试题

    一、(1-10题,每题2分)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的五大重点人群为。 A.教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 B.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试卷.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科学发展观是同、、 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3、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