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小说部分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简答及大题少许

时间:2019-05-14 20:3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文学 小说部分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简答及大题少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文学 小说部分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简答及大题少许》。

第一篇:古代文学 小说部分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简答及大题少许

1.1《三国演义》成书过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供了丰富的素材,基本的人物原型和史事框架。

②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曹操杀吕伯奢;诸葛亮七擒孟获。③南朝范晔《后汉书》,人物传记,《董卓传》《吕布传》《孔融传》。④志怪、志人小说。

《搜神记》,管辂教赵颜献酒脯以求延年。《世说新语》,如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曹操诈作梦中杀人。(2)隋唐时期

隋代水上杂戏曹操谯水击蛟、刘备马跃檀溪。

唐代佛教典籍《四分律行事钞批》中,记载了“死诸葛怖生仲达” 传说。唐代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3)宋元时期

①宋代。民间:讲史中有“说三分”,张耒《明道杂志》、苏轼《东坡志林》的记载。史书:司马光《资治通鉴》,朱熹的《通鉴纲目》,对《三国演义》的影响。②元代。《三国志平话》有桃园结义、三战吕布、献貂蝉、千里独行、古城聚会、赤壁鏖兵、七擒七纵、六出祁山等。叙事以蜀汉为主要线索。讲史话本《三分事略》与前者内容大致相同。元代有关三国故事的戏曲作品有60多种。1.2《三国演义》版本

1、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刊刻的,称“嘉靖本”,书名题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2、万历年间刊刻《三国志传》内容有关羽之子关索一生的故事,与其他版本不同。

3、万历年间刊行《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把《三国志通俗演义》240则合并为120回。

4、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演义》,是后来最流行的本子。1.3《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1)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有机结合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其运用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即“七分实三分虚”,正确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七分实事”是指小说实事求是地写出了三国时代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的精采片断,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作者虚构的几种方式为:无中生有:如空城计。添枝加叶:如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由刘备改为张飞。夸张渲染:如赵子龙救主、张飞喝退曹军。(2)杰出的战争描写

①各种形式的战争描写。如水攻、火攻、陆战包括车战、马战、徒手搏斗等。

②重大战役的全局性描写。如以赤壁之战。战略上孙刘联合。这场战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联系。诸葛亮分析形势,争取同盟。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战术的运用。根据曹军不善水战,运用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③战争中谋略的运用。

战争决策:肯定趋利进取决策。如曹操官渡之战的决策,诸葛亮赤壁之战的决策。否定避险保守决策。如袁绍官渡之战的决策,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决策。兵法、计谋:兵不厌诈。如华容道上的烟火、空城计中的临敌抚琴。反间计。如曹操抹书间韩遂、诸葛亮离间曹睿与司马懿。④在战争中描写人物。如官渡之战中的曹操袁绍。赤壁之战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鲁肃等。⑤张弛结合的战争描写

全书既有庞德抬棺决战、夏侯惇拔矢啖睛;也有诸葛亮弹琴退仲达、观鱼平五路。

在紧张激烈的描写,同时穿插轻松的笔墨。如赤壁之战中曹操横槊赋诗、庞统挑灯夜读。⑥犯中求避充分写出战争个性 “犯中求避”为毛宗岗语。“犯”指情节的相犯相似,“避”指情节的相避不同,即在相似情节中写出战争不同个性。如书中官渡、彝陵三大战争既有情节上的相似,如均为以少胜多,都用火攻等,却写出了战争的不同个性。

7战争规律的总结。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以已之长,攻敌之短;骄兵必败等(3)语言平易浅近

具有简洁、明快、而又通俗的特点。“文不甚深,言不甚俗”。(4)结构宏伟严密

① 按时间顺序编排事件。时间跨度大:全书描写了共97年历史。②复线交叉的内在情节线索 ③前后照应有主有从

前后照应: 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作为叙事框架。有主有从 详略得当:三足鼎立以蜀汉为叙事中心。

2.1《水浒传》成书过程(1)历史记载

宋江起义在历史上实有其事,《宋史》、《东都事略》等史书有所记载。包括宋江性格“勇悍狂侠”,起义军有“三十六人”,后被张叔夜招降,受招安后征方腊等。(2)民间流传演变

南宋时期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宋末元初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如卢俊义“风尘太行”戴宗“敢离太行”。同时期罗烨《醉翁谈录》载,说话中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元代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有“杨志买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的故事雏形,九天玄女的天书为宋江起义定下忠义的调子,结尾提到张叔夜招安、宋江征方腊及封节度使等。元杂剧和明初杂剧的“水浒戏”,对于宋江、李逵形象刻画比较集中,故事内容比较丰富,已有“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的说法,起义军已成为“替天行道救生民”的正义之师。2.2《水浒传》版本

(1)繁、简两大版本系统

《水浒传》有繁、简两大版本系统。繁、简两种系统的版本孰先孰后,学术界尚无定论。繁、简,是就行文而言。完整的繁本为一百回本,没有征王庆、田虎故事;简本的回目不一,有一百十五回、一百二十回、一百二十四回等多种,但有征王庆、田虎故事。繁本的重要版本有:天都外臣序《忠义水浒传》、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芥子园刊本《李卓吾评忠义水浒传》。此外还有《京本忠义传》残页,《忠义水浒传》残本,存八回。

简本的重要版本有:福建建阳余氏双峰堂先后刊刻的《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残本,《京本增补校正全像水浒志传评林》。此外还有雄飞馆刊本《英雄谱本忠义水浒传》,兴贤堂刊本《兴贤堂新刊绣像汉宋奇书忠义水浒传》。(2)繁简综合本。如袁无涯刊《忠义水浒全书》,一百二十回,是以繁本为基础,加上简本系统田虎、王庆的故事,增饰、润色而成。

(3)修改删节本。金圣叹删节、修订和评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清代300年间最流行的本子。2.3《水浒传》思想内容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极为复杂,因为它在漫长的成书过程中,融入了各种文化成分。而作者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等也具有重要作用。但还应看到,一部作品的内涵又有相对的稳定因素,《水浒传》的题材毕竟有它的特殊性。

一、赞颂农民起义及农民起义英雄

1、真实再现了宋江领导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兴旺、失败的全过程

作品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生是由于官逼民反,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如高俅、梁中书、郑屠等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贪官酷吏、恶霸豪绅的丑恶行径。《水浒传》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使整部小说具有“乱自上作”的意味。

通过农民起义的发展、兴旺过程,反映了其星火燎原式的进程。如由个人反抗到小聚义,到梁山大聚义。

接受招安,功成被害,则是对农民起义某种规律的总结。如征辽、征方腊,起义军损失惨重,宋江、卢俊义被害死。

2、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英雄

(1)寄托了下层民众反抗黑暗、不畏强暴、追求正义的理想。如梁山好汉“替天行道”。(2)作品用相当数量的篇幅描绘了农民起义英雄个人反抗和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如武松、林冲的个人反抗;起义军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两赢童贯、三败高俅。(3)歌颂了农民起义英雄的侠义精神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扶危济困,劫富济贫,如宋江被称为“及时雨”、起义军打破东昌府后,将钱粮一分给梁山,一分给散居民。

3、写出了农民以及下层民众的社会理想

地位上要求平等,以兄弟相称等,经济上要求平均,财物平分等。如书中提出“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劫夺不义之财后“纳库公用,其余便分了”。

二、反映市民生活,表现市民思想意识

《水浒传》用大量的笔墨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市井画卷,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市民的思想意识。如智取生辰纲,既是劫富济贫之举,也有谋求个人富贵的欲望。水浒英雄上梁山,有些是因官逼民反,有些是为了追求生活的快活与物质享受,或两者兼而有之。

三、某些方面表现了游民意识

如劫富济贫,既是农民思想意识,也是游民思想意识;地位平等,财富均平的思想,既是农民、市民的思想,也是游民的思想;结义之情,知恩图报,是下层民众普遍追求的为人相处准则,而拉帮结伙,挟私报恩,则是游民意识的体现。

此外,对女性的恐惧与仇视;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忽视乃至藐视;血腥嗜杀等,这些也都表现了游民意识。如杨雄处置潘巧云。

四、表现了忠义思想观念 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忠义思想观念。这一点尤为突出地提现在宋江这个人物形象上。在一些事件的评判上也表现了忠义思想观念,如征方腊、接受招安等 2.3《水浒传》人物塑造

《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首先是以类型化为主,但又能有所超越,一定程度地注意到多侧面地刻画人物。

类型化的特点是描写角度单一,性格前后变化少,性格不够复杂。最为典型的是对李逵形象的塑造,也用于塑造书中大多数其他人物。在《水浒传》中比较常用的类型化手法,是传奇手法。即抓住人物一二特征,重笔刻画,突出其非凡的气质或技能,与庸常人生、人物拉开距离,以此来强烈打动读者。大致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1、不同于常人的出生或身份。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神异身份以及出生时的奇异描写。

2、不同于现实中普通人的传奇化人生经历,具有“奇”、“险”的特点。

3、通过传奇性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但在某些方面注意了到了传奇与逼真的结合,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如武松打虎哨棒折断,林冲风雪山神庙锁门的细节。

但是《水浒传》塑造人物并非一味类型化,而是在此基础上力求丰富变化。有如下方法:

1、“同中求异”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如鲁智深、李逵、武松形象同中有异。如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

2、反衬对比 相互映衬。如宋江与李逵。杨雄与石秀。

3、注重环境对于人物性格的影响。如林冲、杨志性格的前后变化。

下载古代文学 小说部分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简答及大题少许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文学 小说部分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简答及大题少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