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概况范文

时间:2019-05-14 20: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概况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概况范文》。

第一篇:《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概况范文

《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

结 题 报 告

徐州兴东实验学校 袁柳

我于2008年9月申请了徐州市教育科学的个人课题《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同年12月由市教科所审批并立项。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该课题将于2009年12月进行结题,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要求已基本达到,现将一年来的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国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受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的存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效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高,以至学生作文能力较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目标: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堪忧,如何针对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探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不良行为的心理基础,调查出各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有针对性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最终使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取得实效,使农村学生爱上读书,是本课题研究的主旨。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班全体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过程中采用谈话法、观察法和问卷法。2.结合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其他研究方法,进行矫正方法的实施,反馈信息的统计。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实施:

(一)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在课题实施前我对全班3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针对阅读意识、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目的四个方面的情况调查。

2、分析认为本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慵懒行为。调查表明: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23%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33%的学生经常读课外书,44%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其中30%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主要原因是电视、录象、电脑游戏等普及与泛滥,对我们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如42%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26%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这些声像材料的长久相处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才能来自勤奋,从调查一的情况来看学生中懒于与书打交道的同学具有一定的数量,而且问题之所在的是他们常常把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的因素,诸如没时间,没书或一些其他的原因。从其他几个调查来看即使是那些常看书的同学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一普遍问题。

(2)、敷衍行为。这是学生被动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从调查一的“只看些订阅的报刊”,和调查二的“同学看什么我也看什么”以及调查三的“父母或老师的规定”中不难发现学生中的这一问题。

(3)、偏食行为。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很多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家里孩子读的书即便有也少得可怜,一半以上的家长最喜欢给孩子买练习册,如《一课一练》、《同步练习》等,当然还不乏漫画类的书。学生也错误地认为提高作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书,所以在方法选择上也较偏重于“好词好句的摘录”这一形式上。很明显,课外读物的匮乏成了学生开展阅读的一大障碍。

(4)、功利行为。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对看书的目的上,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较片面地认为看书主要是为了向人家炫耀看书的数量、赢得老师的表扬和仅仅是为了写好作文,23%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27%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忽视了知识的积累等重要的目的,所以能坚持写读后感的同学自然就少了。

(5)、盲从行为。这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外阅读无目的性与无方向性。调查一的“只看报刊”与调查二的“同学看什么我也看什么”以及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看作文选”就突出体现了这一点。文史、科普类也就少人问津了。

(6)、浮躁行为。这主要表现在其阅读过程中的无“法”可依,缺乏指导之后茫然无绪,找不到“航标灯”之后的心理冲撞。从调查就可以看出,许多学生虽然在看书,但到底怎样看书还是找不到“北”的。久而久之,就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课外阅读心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逐渐降低。

(二)、实施的策略

矫正策略之一:培养兴趣——阅读动机的激发与作用

通过对前测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想要改变或清除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良行为误区,应急需教师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而“读什么”的问题是前提,只有先解决这个前提,才便于解决“怎么读”的问题。

一、榜样引路,打开学生课外阅读之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都知道这一名言。青少年喜欢模仿,而且年龄越小,模仿性越强,这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行为前,不失时机地通过榜样示范,让他们了解古今中外一些伟人、著名科学家以及身边的同学的读书、学习的可贵品质,逐渐地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的趋向。我们试图从这里敲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门。

做法一:选择一些中外成名作家的写作之路和故事向学生作介绍。做法二:选择一些中外伟人与书的故事向学生做介绍。

二、引导归因,学生明确课外阅读价值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所以人如何才能预见个人的行为并有效控制环境,关键在于对行为或事件作出原因分析。借鉴他的理论,我试着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行为结合榜样进行归因,让他们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意义所在,明确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做法一:开一次主题队会,讨论“他们带给了我什么——课外阅读的价值”。做法二:写好一篇文章进行交流:“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三、精选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适合各阶段学生阅读物,让学生能理解,能接受,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选择读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

.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精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务必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

四、聆听经典,燃起学生阅读热情之火。

?特利里斯读书给学生听的办法,去燃起学生阅读的热情之火。

幅较短的各类型的书目。每一次学生都听的津津有味。有一次,我向学生讲述了《窗前的小豆豆》精彩片段。下课了,学生们都到讲台上来翻书。第二天,很多孩子买来了这本书,有的孩子跑到了图书馆去借阅,更有甚者直接向我借阅。同时,我也精心挑选了欣赏性文章,将每期《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者》、《青年文摘》、《格言》等杂志中出现的一些有趣味性、哲理性的文章读给学生听,这样,爱读书的“火苗”逐渐在孩子的心中燃起火来。他们经常把买来的或借来的书拿给我看,我也借此机会和学生共同讨论各类书籍的内容。现在,本班大部分学生对各类课外读物有一定的了解与接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从“不爱读书”到“喜欢读书”有一个过程。读书是一种智力活动,不同于体力劳动。如果不调动阅读者的内驱力,“强按着牛头喝水”是徒劳的。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你不要他读,他也会找书来读。策略之二:指导方法——阅读行为标准的确立与作用

解决了学生读什么的问题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积极性高了很多。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其实不会读书的孩子还是挺多的,他们往往就像无头苍蝇似的在书海中乱闯,虽然想要读,也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但是具体该怎么去读,去看书,却不甚了解,往往囫囵吞枣,“好读书不求甚解”,缺乏读书方法的具体指导,因此,在这一阶段中,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鉴了储晋老师的一些做法,给予学生读书方法上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一.求深,求精——读好一本书

读书是有选择的,也是有方法的,更需要下功夫通过抄背默诵加以消化吸收。扎扎实实地读好一本书,一篇文章,哪怕是一个片段,几个句子,比囫囵吞枣式地读上一大堆书,要好得多。要读很多书,更要讲究读好一本书(一篇文章),贪多嚼不烂,不如细细消化。在一段时间内,对一篇作品进行抄背默诵,彻底消化在肚子里面要比不入于心地读多少东西的效果都好。那么,怎么才能读好一本书呢?

1.第一遍诵读,试着发现作品的美

2.第二遍细读,边读边思考,深深领悟作品 3.第三遍精读,遇到好的地方,勾画批注 4.第四遍摘抄,将文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截取出来 5.第五遍背诵,读诵片段或全文,享受诵读的乐趣 6.第六遍回读,过段时间回读,会有新的发现和体悟

二.注意到一个前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着力于一个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解决途径有:(1).班内利用学生拥有书籍建立图书角;

(2).有效利用校图书室的阅读资源;(3).积极倡导学生周六周日去书店看书。

四.明确四个要求:

(1)讲清读的方式精读、默读、跳读、浏览读、研究读等的选择性使用。(2)学会划、圈、点。

(3)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边读边思考。(4)多摘录、多写体会。五.尝试做到六个“一”:

(1)用好一本好词、好句、好段摘录本和一本读书笔记本。(2)带着一个主题去搜索读。(3)读一本(篇)写一篇。(4)每天必看至少一页书。

(5)每天至少与人交流一次读书内容或感受。(6)一本好书(好文)反复读。

策略之三:养成习惯--自我效能与及时强化的方式与作用

一、及时强化的策略:

一个人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任何学习和教育最终形成的是人的习惯。习惯就是对成功产生持续影响的力量,习惯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习惯教育。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法一:竞赛,这既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量,主要看读的本数与篇数;二看质,主要看摘抄本与读书笔记。对于量多质高的学生授予雏鹰阅读章。

做法二:榜样,这是一种正强化。在班内进行“读书星”的评定。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周—月—学期。并每次利用班会课进行集中表扬表扬。

做法三:奖励,是对人成绩的肯定,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对于看完推荐书目和认真完成阅读任务的男生授予“小郑渊洁奖”,女生授予“小杨红樱奖”。奖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物质奖励;二是“特种借书卡”的奖励。

二、自我效能的策略: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是学生对自己具有成功完成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能力判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以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做法一:建立一本自我评价册,主要是对自己所用读书方法的评价以及针对“六个一”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做法二:制定自我发展计划和目标。

做法三:结合自己的读书情况,每天给自己一句鼓励、表扬或批评的话(围绕课外阅读)。

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使得内因与外因双重作用,有效地帮助了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后测: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再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进行了一次全班性的测试,测试情况如下:

1、你喜欢读课外书吗?

全班同学都选的喜欢。说明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被培养激发出来。

2、你平时在何种情况下读课外书?

其中25人选择“主动阅读”,9人选择“老师要求”,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有了主动阅读的思想意识。

3、你课外所读书报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65.99%的学生选择“童话科幻故事”,57.87%的学生选择“中外名家名著”,61.17%的学生选择“报纸、杂志”,42.13%的学生选择“古今诗词”,35.53%的学生选择“自然科学读物”,32.99%的学生选择“作文类”,12.44%的学生选择“其他”,27.16%的学生选择“寓言、成语故事”。

说明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阅读的内容的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4、你的主要阅读来源是什么?()

34.50%的学生选择“借阅”,16.26%的学生选择“家中藏书”,49.24%的学生选择“图书馆、书店翻阅”。

说明大部分学生受家庭条件的限制,阅读来源主要是借阅和翻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

5、你平均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多少?

全班同学都选的“30分钟以上”,说明学生阅读的持续性较高。

6、读书时你一般喜欢?

72.34%的学生选择“做读书笔记”,56.24%的学生选择“在文中圈点批画”,11.42%的学生选择“只了解有趣的故事情节”。说明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7、你的家长指导你阅读吗?

其中25人选择“有时”,9人选择“从不”,说明家长对学生的课文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

8、你的购书情况怎样?()其中15人选择“从来不买”,11人选择“父母选购”,8人选择“自己选购”。

9、你家的藏书量怎样?(不含课本)

51.78%的学生选择“20本以下”,36.80%的学生选择“20本以上60本以下”,11.42%的学生选择“60本以上”。

10、你的家人在家里阅读书报吗?

36.80%的学生选择“经常”,49.75%的学生选择“有时”,13.45%的学生选择“从不阅读”。

说明学生家庭能提供的读书条件和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家庭的读书氛围并不浓厚,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阅读。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

通过研究的前测与后测的比较,结合对整个实验研究过程的分析,我认为: 1、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较为正确的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2、指导学生阅读的四步骤:

①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 ② 推荐读物,使学生多读 ③ 授予方法,使学生会读 ④ 培养习惯,使学生久读

3、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的阅读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反思:

1、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起点不一,如何合理对待这种差异,分层实施尚需实践。

2、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进行适时的指导这在实践中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3、如何提高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4、如何加强学生读书的计划性,明确不同阶段的指导侧重点,使教师的指导更为有效。

读书笔记:

读《培养天才儿童的第一法:教会孩子阅读》有感 不读此书,不懂阅读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有感 由《一生的学习》想到的……

案例: 课外阅读使他进步

平等交流——学生好读书的催化剂 《大林和小林》班级读书会实录 课外阅读,莫给学生上“枷锁”

以上八篇文章自己认为质量较好。

第二篇:让小学生课外爱读书感言

让小学生课外爱读书感言

西堡学校祁晓红

作为学生的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的阅读课外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1、树立榜样。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小学生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骨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好读书;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神童”陈毅巧读书等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为了满足他们看书愿望,我还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各类书籍供班里的同学选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平素我一有闲暇时间,也到教室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如此以来,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一个同学还在日记当中写到,老师都这么认真的读书,作为学生,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的读书了!我想他已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营造。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就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识时,我就因势利导,让他当回讲解员,向同学介绍知识的来处,并推荐相关的书籍。在课外,我及时关注班级爱读课外书的同学,树立典型,并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同时给予爱读书的同学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几个星期下来,课余时间在走廊上闲逛的同学就寥寥无几了。这或许就象一位教育家讲的那样,要想除去地里的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的道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上学期,我校开展了“品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活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纷纷诵读起了《三字经》、《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论语》等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就此,我抓住此契机,和学生商议决定,把每周四的兴趣活动,改为班级的读书课,或诵读名人名篇;或欣赏一些学生自己的“佳作”;或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小能手”、“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

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掌握“三读”法。

记得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对于童话、故事、小说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2、会作读书笔记。

今年,我继续接任小学三年级,为了使他们能“读”以致用,我要求他们学会作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月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篇自己的“佳作”,张贴在班级的“百草园”里供全班同学阅读。

3、会仿写相关片段。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学习了《绿叶》这篇文章,我就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仿照绿叶第一段的写法写《我爱家乡》的文章,阅读了《春》后,让学生写写其它的三个季节的景物。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吴凯霞的《我是一只小鸟》、吴婷的《当“妈妈”的滋味》等文章相继在处州晚报上发表。

三、寓教于乐——使学生好读书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索取知识,掌握知识。

1、说一说。

我班坚持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即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国内外的一则新闻,可以是一件趣事,也可以是新学会的一首古诗,还可以是一段佳作„„仔细观察,真是说者神采飞扬,听者兴趣盎然。如今批改学生的作文,我才真正的明白“问渠哪得清如水,惟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2、赛一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持之以恒,我利用兴趣活动课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好读书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让阅读的习惯成为自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大乐趣,才能真正的说,课外阅读——说爱你也容易。

第三篇: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

习惯的研究》

课题进展情况报告

庚子

一、实验前期准备及启动研训1、2008年6月,在学校校长杨玉贵、教导主任王树林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并提出了进行此课题研究的设想。

2、6月12日,我们完成了对课题的论证,初步拟定了课题方案。3、9月10日,对中心校2------6年级的21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214份,回收214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与分析,掌握了学生课内外阅读现状的第一手材料:(调查表附后页)

通过对问卷的梳理分析,我们深感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绝大部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更加强了我们研究此课题的紧迫感。

4、9月25日,召开了全校1------6年级的家长会,发放了《告家长书》(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向各位家长宣传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实施策略及过程,倡导“亲子共读”。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这可以让孩子多读书,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让他们少玩、少看电视。表示要积极支持:回家后就着手购买图书,建家庭书架,减少娱乐应酬,抽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督促孩子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

5、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有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了解了目前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对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及使用情况做好了实验前调查工作:学校现有藏书1900册,每周二、四下午4:50------6:00为师生借阅时间。

6、2008年8月初,在获悉我们申报的课题得到省教科所的公示后,全组成员兴奋不已。学校领导、课题负责人当即表态:学校将尽全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为此,确定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为学生开放。9月5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杨玉贵负责课题组的全面工作;唐志荣、卓玛、吕树林负责课题实施的具体工作;王树林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研究进展情况1、2008年9月6日,学校制定了《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图书借还登记制度》、《图书管理员职责》、《图书书目登记表》、《图书借还登记表》,并发动学生投入到书籍的整理及管理中。

2、在课题组成员的集思广益下,师生齐动手,对走廊、教室墙壁、黑板、窗台进行了精心打造,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气息,使学生置身于书香弥漫的氛围中。家长们看到布置一新的教室都说: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的是太好了;孩子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

3、我们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指导学生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给学生印发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及第一期共读篇目及阅读材料,着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4、9月25日,我们举行了“感恩教育”故事交流会。使学生的课外阅

读知识得到了初步展示,激发了孩子们对社会的感激之情,家长对此赞不绝口。

5、为了让学生有效地选择课外读物,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各班班主任教师分别在每个班上了课外读物推荐课、课外阅读指导课。就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常用方法:浏览法、选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对学生一一进行了切实指导。

6、9--10月份,跟踪了解了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对个别班级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检查。我们发现:30%左右的学生能每天在家至少读书半小时以上,并通过节假日晨读、平时中午读、睡前读等多种形式保质保量的按要求完成。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没能天天坚持,但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明显比过去增加。有近10%的学生课外阅读仍处于“自流”状态。我们感到:怎样维持学生长久的阅读兴趣,并对学生读书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是个问题。为此,我们一方面尽快摸索一系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设计了统一的阅读成果展示册,要求学生每周写读书心得不低于3次,并每周纳入家庭作业的检查范畴,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对这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情况,课题组写出了阶段研究实施报告。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待强化。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并天天坚持下来确非易事。同时由于农村家长农活繁忙,文化低,对孩子家庭读书不能很好地指导督促,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

如何以各种形式的评价贯穿学生的阅读过程,维持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品味,最终使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探索学生课外阅读激励性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建构课外阅读体系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繁重,教研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尽快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学习的问题。如何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自悟新知,提高阅读能力。怎样创设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阅读的规律,掌握阅读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急需我们努力研讨。

3、如何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法,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也需要我们加紧摸索与研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家校联系,加强“亲子共读”的督促与指导。利用家访、电话、开家长会、发放家校联系卡等方式随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阅读情况,保证学生家庭阅读的时间与实效。

2、分期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制定有效的检查方法,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质保量完成。

3、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研讨与实践。争取州教科所、县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不断汲取新的理论及其它学校、地区这方面研究的经验,不断总结、反思、提高,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008年11月10日

第四篇:小学生常见的几种不良读书习惯及矫正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几中不良读书习惯及矫正对策

在小学生朗读教学中,教师们指导学生进行读书的方法很多,诸如精读、略读、速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读、带着问题读等等,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彩不同的阅读方法而达到阅读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听课中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学生阅读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习惯,其中既有教师不正确的要求,也有老师的指导不到位,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读书习惯。笔者试对几种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矫正的对策。

1、过分强调大声读。在语文朗读课上,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声音的高度,结果一声令下,教室内人声鼎沸,使整个教学楼或隔着多排的教室都能听得到读书声。在老师看来,似乎读书的声音越高,读书的效果越好;在学生看来,似乎声音越高,读得就越认真,那种别人在高声读、自己却在默读的做法效果好像并不好。其实,过分强调高声读的做法对学生非常有害:一是学生处在嗓子发育期,长时间声嘶力竭地读书对学生的声带会产生较严重的损伤。二是读书声音过高,会对其他同学的阅读、甚至对其他班级的上课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在高声读课文的同时,经常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其目的大概就是防止别人的读书声影响自己。三是读书声音过高了,不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样反而会降低了读书的效果。

对策: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提倡学生高声朗读,教师要明确要求,声音不要过高,尽量不要影响别人,以读出声音来自己听清楚为原则。对个别胆小害羞的学生的读书,教师要求提高声音进行练习时,声音也不可过高。对个别高声诵读哗众取宠、出风头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及时进行提示。另外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求学生朗读要与思考结合起来,边读书边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时候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给教师的建议》10页)要让学生在“读”书时显得沉静和内敛,口中发出的语音不再向外发散,直接向内进入思维。叶圣陶先生还要求学生读课文宜采用“吟诵”的方法:“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页)

2、单字单词地阅读。低年级的小学生,字认不全,读课文语气不连贯,往往会单字单词、一词一顿地读。产生这样朗读的原因:一是学生基础知识没有学好,课文中的字词不熟悉,句子阅读不连贯。二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体验不足,形象思维欠缺。读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不清楚的地方太多,不明其意,只能机械地照本宣科地读出语词。

对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之前,一定要先学会课文中新接触的生字词,搞清楚课文的大意,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词语,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快转化为形象,并形成理性思考。理解和吸收多了,学生朗读起来会更自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对一些难读的语句,不妨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掌握重点语句朗读的要领。

3、唱读或拖长声音读。小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往往会产生唱读的效果,特别是在较偏远的农村小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唱读的声音。学生唱读的原因:一是经常进行集体朗读造成的,大多数学生在集体朗读时,学生之间水平有差别,为了读整齐而相互照应,必定放慢速度。二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技巧缺乏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不连贯而必然产生唱读现象。

对策:教师要加强对课文阅读速度的训练,不同的课文在进行朗读时,速度是不一样的。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不要一篇课文一个速度下来,没有起伏变化。要耐心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不妨多让学生学习一下播音员对课文的示范朗读,或教师直接进行范读。解决学生的唱读,需要教师进行严格要求、长期训练才能纠正,一天半天是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的。

4、不适当地要求带感情的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很多教师也不太清楚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怎样读才算是有感情。他们只有放慢语速,用亲昵的神态、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起伏的节奏,配合表情动作,形成一种稍显夸张的朗读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很难进行模仿和学习,就更难体会其中感情。还有的学生因为害羞而不好意思、不敢在朗读中带出感情。

对策: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前,一定自己先根据课文的语境仔细揣摩课文阅读时的语气、语调等,尽可能地捕捉到课文阅读时的感情点。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如果学生做不到有感情,就暂时先仿照老师,做到“很投入地有表情(有表面感情)”地去朗读,切不可为了有感情地朗读而乱加感情,显得矫揉造作,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5、过分地经常要求学生进行齐读。有些教师在课堂朗读时,为了显示出学生读书的气势,经常采用齐读的方法。还有自由读书时的合读:一个学生开始大声朗读或背诵某一段,旁边几个同学就跟着一起朗读。我的观点:课堂齐读弊多利少。因为朗读重在学生个性的发挥,小学生齐读多了必然会限制学生自由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思考。这样读常了,会出现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

对策:课堂上尽量减少齐读或合读的要求,如果非安排不可,也不可过长,一定要防止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6、重背书轻读书。有的学生平时好背书却不好读书。如果老师同时布置两个要求:背诵过某一篇课文和阅读某一本书。那么,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只背课文,而不去读要求的那本书或只是随便翻翻。为什么?一方面,因为老师要求背的书,一般都要检查验收,过不了关还得重来。而且考试出题的时候,一般会先用到这些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内容。而只要求阅读的书籍,并不在考试和考查范围内,学生也就自然降低要求。

对策: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重背书轻读书的现象逆道而行进行检查,防止学生只背不读。平时还要注意要求学生,背诵和泛读一样重要,特别是要教给学生泛读的方法,这又是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小学生的朗读训练非常重要,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读书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学生不良的朗读习惯形成了,很难进行纠正,也必将对他今后的读书产生消极的作用。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尽快发现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和纠正措施,耐心细致地加强指导,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第五篇:问卷调查统计 小学生课外读书刊物 书单及故事详细

故事类 《三毛流浪记》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怪物》《晴天,有时下猪》 《窗边的小豆豆》《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 《长腿叔叔》 《小鹿弟弟》《十万个为什么》 《山羊不吃天堂草》 《盘古开天》 《木偶奇遇记》 《绿野仙踪》 《会唱歌的骨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我的大学》 《日记启蒙》

《儿童版精装言语一百则》《儿童版精装寓言一百则》

《樱桃小丸子》《长袜子皮皮》《亲爱的笨笨猪》 《成语故事》 《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袋鼠的袋袋里装了一窝鸟》

《红鞋子》

《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

《出走的绒布熊》《夏洛的网》 《小王子》《狐狸的窗户》《昆虫记》 《灰姑娘》《福瑞迪与三兄弟》《裁缝和鞋匠》《勇敢的王子》《星星银币》 科普类

《告诉我为什么》系列(动物乐园)(生活走廊)(植物王国)(天地之间)

《好奇怪的鱼》 《好奇怪的兽》 《好奇怪的虫》《乌丢丢的奇遇》《金海螺小屋》 《地球内部探秘》 《海底大探险》《神秘的导盲犬》 《草房子》兴趣类 《爸爸的画》《海底两万里》 《爱的教育》 《一千零一夜》 《狐狸列那的故事》 《淘气包马小跳》 《哈利波特》

《即兴论辩表达技巧》

下载《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概况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良行为及矫正》概况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