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20:2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3.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儿童能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

C.辨别阶段 D.符号化阶段

6.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具有四种成分,即()

A.目的、条件、障碍、方法 B.目的、个体已有知识、障碍、方法

C.目的、条件、已有知识、障碍 D.目的、条件、已有知识、方法

7.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罗杰斯

C.斯金纳 D.布鲁姆

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

A.经验泛化论 B.关系转换说

C.相同要素论 D.认知结构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强度应为()

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极高

10.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的原因是()

A.道德认识不足 B.缺乏愿望与热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1.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的年龄是()

A.5岁 B.7岁

C.9岁 D.11岁

12.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3.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智力低下 D.场依存性

14.某位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常常激励学生相互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A.联想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脑力激励法

15.道德性的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皮亚杰

C.斯陶布 D.科尔伯格

16.科尔伯格的道德性研究与皮亚杰的研究有不同之处,科尔伯格强调()

A.理论研究 B.问卷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应用研究

17.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是()

A.强化 B.强制

C.法制约束 D.集体约束

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9.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

A.卡特尔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顿量表

20.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A.认识功能障碍 B.无助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2.班集体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A.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松散期、权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权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

B.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

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A.绝对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5.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目的说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6.杜威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疑问、分析、假设、检验、结论 B.疑问、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C.疑问、分析、假设、评价、结论 D.疑问、分析、假设、检验、评价

7.个人智力的量化结果是()

A.智力水平

B.智力测验

C.智力发展水平

D.智商

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

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

10.强化可以分为()

A.有效强化和无效强化 B.正强化和负强化

C.长期强化和短期强化

D.食物强化和语言强化

11.迁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A.迁移量(%)= ×100

B.迁移量(%)= ×100

C.迁移量(%)= ×100 D.迁移量(%)= ×100 12.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这三个核心因素是()

A.教师、学生和家庭 B.教师、学生和环境

C.教师、学生和社会

D.教师、学生和教材

13.一般认为,较为理想的复习安排是每次复习的时间为()

A.1个小时 B.10分钟左右

C.20-50分钟 D.1个小时多一点

14.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A.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的被动局面与观察法明显的人为性质

B.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控制不够严格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C.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控制不够严格

D.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15.纵向迁移可以进一步地分为()

A.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6.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个体具有创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18.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现象()

A.具有自然属性

B.具有社会属性

C.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动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0.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

A.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目的说 B.认知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理论

21.PQ4R阅读法的4R除了复述、复习外,另外还包括()

A.背诵、反思 B.背诵、提问

C.练习、提问

D.阅读、反思

22.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高()

A.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23.人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迟早上的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24.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

A.道德规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认识

C.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D.自己的道德感

25.个性的特征主要有()

A.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B.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C.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

D.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26.学生的纪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课堂里的纪律问题和课堂外的纪律问题

B.个别学生经常表现出的破坏纪律行为、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

C.校内的纪律问题和校外的纪律问题

D.学校的纪律问题和家庭的纪律问题

27.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就是()

A.挫折 B.应激 C.冲突 D.焦虑

28.常用的心理测量有()

A.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及心理测量

B.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等

C.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等

D.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和能力测量等

29.教师的思维应具有的特征是()

A.准确性和创造性 B.严密性和准确性

C.逻辑性和精细性 D.逻辑性和创造性

30.关于迁移的认知结构说是由()

A.机能心理学派提出 B.联结主义心理学派提出

C.认知派提出

D.人本主义学派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群体规范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心理功能()

A.行为诱发的功能 B.群体支柱的功能

C.评价标准的功能 D.行为激励的功能

E.行为导向的功能

32.创建测量智力方法的学者有()

A.斯金纳 B.西蒙 C.冯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警戒阶段 B.抵抗阶段 C.适应阶段

D.衰竭阶段 E.恢复阶段

34.规则学习的方式有()

A.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 B.规则的掌握学习方式

C.规则的自我学习方式 D.规则的应用学习方式

E.规则的接受学习方式

35.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A.动机和目的是一一对应的 B.动机一定有与其相伴随的目的 C.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 D.有了目的一定会有动机

E.动机与目的的关系错综复杂。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A.学习B.成熟

C.学习准备 D.知识准备

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3.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

5.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A.道德评价 B.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品质

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

7.认知领域的口标分为六级,其中()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

A.知识 B.运用

C.领会 D.评价

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

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

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冲动型

C.慎思型 D.独立型

10.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纵向迁移

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个单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

12.自我评价是()的一种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A.教育的独立性 B.教育的主动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权威性

3.学习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A.学习的内驱力 B.智力水平

C.诱因 D.情绪

4.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对学习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A.情感学习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D.模仿学习

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A.练习律 B.情绪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6.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编码。

A.言语 B.听党

C.视觉 D.表象

7.情绪的功能为()。

A.信号交际 B.动机

C.适应 D.塑造个性

8.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有()。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政策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C 2.A 3.B 4.B 5.D 6.A

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CD 2.ABC 3.AC 4.BCD

5.ACD 6.BC 7.ABCD 8.AB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

知中属于()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A.行动人群 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 D.松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合作者 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 D.直接沟通 E.行为配合

25.身势语主要有()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A.孙本文 B.埃尔伍德 C.时蓉华 D.吴江霖

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的影响

A.社会学 B.民族学 C.心理学 D.语言学 E.人类学

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A.情感 B.认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D 20.C 21.BCE 22.BCD 23.ABCE 24.ACE 25.AB E 26.CDE 27.AC 28.DE 29.ABE 30.ABE

第二篇: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

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A.有意性 B.目的性C.计划性 D.坚持性

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C.辨别阶段 D.符号化阶段6.任何一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个问题都必须具有四种成分,即()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C.口头语

A.目的、条件、障碍、方法 B.目的、个体已有知识、障碍、方法C.目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言 D.对话语言13.新生儿的心A.0-1岁 B.1-2岁C.2-3岁 D.3-6岁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认 B.识记C.回忆 D.保持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

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 D.幻想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C.学话萌

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A.动力性 B.遗传性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A.0-1岁 B.1-3岁C.3-6岁 D.0-6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 2.C 3.B 4.A 5.D6.B 7.A 8.B 9.C 10.A11.D 12.C

13.C 14.C 15.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

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1903 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A.杜威 B.斯金纳C.霍尔 D.桑代克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3.知识的基本单位是()A.概念 B.表象C.概念和表象 D.符号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5.儿童能对某的、条件、已有知识、障碍 D.目的、条件、已有知识、方法7.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A.班杜拉 B.罗杰斯C.斯金纳 D.布鲁姆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A.经验泛化论 B.关系转换说C.相同要素论 D.认知结构论9.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强度应为()A.较高 B.较低C.中等 D.极高10.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的原因是()A.道德认识不足 B.缺乏愿望与热情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11.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的年龄是()A.5岁 B.7岁C.9岁 D.11岁12.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

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

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13.某生学习

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C.智力低下 D.场依存性14.某位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常常激励学生相互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A.联想法 B.清单法C.试误法 D.脑力激励法15.道德性的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A.班杜拉 B.皮亚杰C.斯陶布 D.科尔伯格

16.科尔伯格的道德性研究与皮亚杰A.认知目的说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正迁移和负迁移C.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D.顺向的研究有不同之处,科尔伯格强调()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D.社会学A.理论研究 B.问卷调查研究C.实验研究 D.应用研究17.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是()A.强化 B.强制C.法制约束 D.集体约束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19.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A.卡特尔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C.比奈量表 D.瑟斯顿量表20.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A.认识功能障碍 B.无助感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2.班集体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A.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松散期、权威期、凝聚期、形成期C.权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D.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B.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4.心理健康具有()A.绝对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相对

性5.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习理论6.杜威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疑问、分析、假设、检验、结论 B.疑问、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C.疑问、分析、假设、评价、结论 D.疑问、分析、假设、检验、评价7.个人智力的量化结果是()A.智力水平B.智力测验C.智力发展水平D.智商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A.知觉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视觉记忆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10.强化可以分为()A.有效强化和无效强化B.正强化和负强化C.长期强化和短期强化D.食物强化和语言强化11.迁移量的计算公式为()A.迁移量(%)= ×100B.迁移量(%)= ×100C.迁移量(%)= ×100 D.迁移量(%)= ×100

12.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这三个核心因素是()A.教师、学生和家庭B.教师、学生和环境

C.教师、学生和社会D.教师、学生和教材13.一般认为,较为理想的复习安排是每次复习的时间为()A.1个小时B.10分钟

左右C.20-50分钟D.1个小时多一点14.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有以下优点()A.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的被动局面与观察法明显的人为性质B.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控制不够严格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C.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控制不够严格D.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15.纵向迁移可以进一步地分为()

A.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迁移和逆向迁移16.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A.提出假设B.提出问题C.个体具有创造性D.提出方案1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B.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18.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A.天资、能力和心境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19.人的心理现象()A.具有自然属性B.具有社会属性C.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动物性D.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20.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A.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目的说 B.认知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理论21.PQ4R阅读法的4R除了复述、复习外,另外还包括()A.背诵、反思B.背诵、提问C.练习、提问D.阅读、反思22.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高()A.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D.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23.人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迟早上的差异是属于()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24.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

取决于()A.道德规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认识C.已形成的态为激励的功能E.行为导向的功能用 D.知识的准备7.认知领域的度定势D.自己的道德感25.个性的特征主要有()A.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B.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主观性和能动性C.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D.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26.学生的纪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课堂里的纪律问题和课堂外的纪律问题B.个别学生经常表现出的破坏纪律行为、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C.校内的纪律问题和校外的纪律问题D.学校的纪律问题和家庭的纪律问题27.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就是()A.挫折B.应激C.冲突D.焦虑28.常用的心理测量有()A.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及心理测量B.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等C.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等D.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和能力测量等29.教师的思维应具有的特征是()A.准确性和创造性B.严密性和准确性C.逻辑性和精细性D.逻辑性和创造性30.关于迁移的认知结构说是由()A.机能心理学派提出B.联结主义心理学派提出C.认知派提出D.人本主义学派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31.群体规范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心理功能()A.行为诱发的功能B.群体支柱的功能C.评价标准的功能D.行

32.创建测量智力方法的学者有()A.斯金纳B.西蒙C.冯特D.桑代克 E.比奈33.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警戒阶段B.抵抗阶段C.适应阶段D.衰竭阶段E.恢复阶段34.规则学习的方式有()A.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 B.规则的掌握学习方式C.规则的自我学习方式D.规则的应用学习方式E.规则的接受学习方式35.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A.动机和目的是一一对应的B.动机一定有与其相伴随的目的C.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D.有了目的一定会有动机E.动机与目的的关系错综复杂。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

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A.学习B.成熟C.学习准备 D.知识准备2.儿童认知发展阶

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A.皮亚杰 B.布鲁纳C.桑代克 D.斯金纳3.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5.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A.道德评价 B.道德观念C.道德认识 D.道德品质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C.知识技能的调

口标分为六级,其中()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A.知识 B.运用C.领会 D.评价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型 B.冲动型C.慎思型 D.独立型10.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 D.纵向迁移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个单元的信息。A.7 2 B.5 2C.9-20 D.10—15

12.自我评价是()的一种形式。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

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A.教育的独立性 B.教育的主动性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权威性3.学习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学习的内驱力 B.智力水平C.诱因 D.情绪4.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对学习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A.情感学习B.试误学习C.顿悟学习D.模仿学习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A.练习律 B.情绪律C.效果律 D.准备律6.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编码。A.言语 B.听党C.视觉 D.表象7.情绪的功能为()。A.信号交际 B.动机C.适应 D.塑造个性8.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有()。A.教师 B.学生C.课程内容 D.政策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C 2.A 3.B 4.B 5.D 6.A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ABCD 2.ABC 3.AC

4.BCD5.ACD 6.BC 7.ABCD 8.AB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心理B.社会行为C.个体心理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A.哲学世界观B.专门方法论C.具体技术和手段D.各种理论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群体研究D.理论研究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A.高觉敷B.严复C.梁启超D.潘菽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A.学科分化B.整合趋势C.产生危机D.学科繁荣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A.群体心理B.国民性C.人格D.文化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A.角色期待B.角色冲突C.角色认知D.角色矛盾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需要B.行为C.目标D.刺激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A.随心所欲B.事业心强C.成名成家D.做力所能及的事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

会认知中属于()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

叫()A.同化B.内化C.服从D.从众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A.总加量表法B.社会距离尺度法C.投射法D.生理反应法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A.场合B.声调C.热情程度D.表情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

叫()A.和解B.妥协C.容忍D.调解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A.强效力论B.适度效力论C.子弹论D.有限效力论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A.匿名理论B.还原理论C.价值累加理论D.紧急规范理论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A.勒温B.伯德C.斯德克迪尔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A.列宁B.巴甫洛夫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

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A.同化B.服从C.从众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

包括()A.社会舆论B.社会认知C.社会动机D.聚集行为E.社会态度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A.内化B.磨尖C.同化D.削平E.弥补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A.行动人群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D.松散人群E.表意人群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合作者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D.直接沟通E.行为配合25.身势语主要有()A.手势B.体态C.人际距离D.言语E.触摸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A.孙本文B.埃尔伍德C.时蓉华D.吴江霖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的影响A.社会学B.民族学C.心理学D.语言学E.人类学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A.消极对抗B.发泄不满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E.改变策略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A.情感B.认知C.模仿D.印象E.意向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参考答案1.D 2.C 3.B 4.A 5.B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D 20.C 21.BCE 22.BCD 23.ABCE 24.ACE 25.AB E 26.CDE 27.AC 28.DE 29.ABE 30.ABE

第三篇:2015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A.1864年 B.1879年

C.1903年

D.1920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D)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

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3.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4.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A)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5.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6.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B)

A.100%

B.150%

C.200%

D.80% 7.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D)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

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8.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C)A. 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9.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

B.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10.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A)A. 注意的动摇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二、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2.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3.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有目的,具有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4.注意的分散 略 5.知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9分,共计27分)1.什么是发散思维?它有哪些特点? 答: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有: 流畅性,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一连串回答出十几个或几十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变通性,指能思考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如回答布可以做伞、帐篷、绷带、画布等;独特性,指思考与众不同,如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2.缓解和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哪些并阐述。放松法 宣泄法 认知调整 活动转移法

3.阐述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观性 脑的机能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

1.论述从课堂教学角度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目的任务 实践 多种感官 观察结果

2.论述怎样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略

第四篇: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完整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E,G)

A、感知过程 B、知觉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E、情感过程 F、行为过程 G、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

A、认知 B、能力 C、气质 D、情感 E、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D)

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 E、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

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

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

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

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

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E、机械唯物主义

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发展性原理 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

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

A、每次尽可能长 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 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 B、因变量 C、人脑 D、客观世界

15、实验法可分为(A,D)

A、实验室实验法 B、情景实验法 C、参与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

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 B、控制被试 C、控制实验刺激 D、控制被试的反应

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 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 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 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

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

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 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 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

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

A、实验和研究设计 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 C、抽样法 D、逻辑思维法

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

A、孕育阶段 B、转折阶段 C、确立阶段 D、发展阶段

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

A、心理学的确立 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

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释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E、人格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A、气质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A、荣格B、华生C、斯金纳 D、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 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D)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C、安静型 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A、l个月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D)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A,B,C,D,E)

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 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B,C,D,E)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 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B,C,D)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A、荣格B、华生C、斯金钠D、班杜拉E、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A,B,C)、A、再测信度 B、等值信度 C、分半信度 D、内容信度 E、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E、灵活

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C、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 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 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第四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

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

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D)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

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5、()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A、同化 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

6、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D、戴斯

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B,C、D)

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是无规律的变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D)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E、波动性

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E)A、认知B、语言C、情绪D、社会性E、个性

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D)

A、经济节省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C、一致性效应 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C、D)

A、投入较大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C、会有被试流失D、时代变迁效应

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7、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A、成熟B、经验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

8、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B,D)A、语音B、语法C、语句D、语义E、字形

9、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B,C,D)

A、牙牙语阶段B、单词语阶段C、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D、完整句阶段

10、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B,C,D)、A、人际交往B、认知C、自我调节行为D、社会化

11、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自我意识B、自我评价C、自我监督D、自我控制

第五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第六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 同之处的学习是(C)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B)A、桑代克B、斯金纳 C、加涅D、金布尔

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

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

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A、观察力 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

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二、多项选择题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第七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

A、归因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C、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A.后天的饮食因素 B.居住条件因素 C.后天的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

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1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1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A.对象不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1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A.爱好 B.忠诚 C.热爱 D.兴趣

1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18.()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 B.外部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9.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2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 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

21、D皮亚杰

2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2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3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3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3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3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3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3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 4土2个组块 B 5土2个组块 C 6土2个组块 D 7土2个组块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2.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分化与泛化

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E.自我强化

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A.桑代克 B.贾德 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克

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A.动作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 E.自动化阶段

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9.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10.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11、按迁移的性质与效果,可把迁移分为()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E特殊迁移

12、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驱力有(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理想内驱力 E自我价值内驱力

13、表征陈述性知识的主要方式有()A概念 B规则 C 命题 D命题网络 E图式

1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A教的心理活动 B学的心理活动 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差异心理 E教师心理

15、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位教师编制的测验是否好(A效度 B信度 C适度

))D难度 E透明度

三、判断题

1、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触类旁通”指的是概念与规则获得后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这也是学习迁移现象。(对)

2、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陈述性知识。(错)

3、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属于接受学习。(错)

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对)

5、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对)

6、掌握学习通常要求学生掌握80%-90%的测验项目才能学习下一单元。(对)

7、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错)

8、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错)

9、练习的相对同一有利于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练习的变化有利于克服学习定势的消极作用。(对)

10、客观测验的优点是教师出题方便,批改方便,但不适合测量学生的高层次能力。(错)

下载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

    心理学自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C )。 A.态度 B.情感 C.情绪 D.认知 2.(......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名题解释: 1、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不识症:患者不能把客观物体作为整体来感知,不能识别物体的性质和含义,不能说出物体的......

    心理学试题2答案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2010——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适用范围:小学教育专业1101、1102、1103班 命题人: 谢惠存 审核人: 一、单选题(每......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

    酒店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酒店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

    2012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2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心理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2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