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街中心学校第二十一届爱国主义征文比赛结束
梅街中心学校第二十一届爱国主义征文比赛结束
近日,梅街中心学校第21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比赛圆满结束。经过层层评选,共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1名。
本届征文比赛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为主题,梅街镇三所完小认真筛选出15篇作品参加比赛。这次参赛的作品明显高于往年,选材新、立意新,既生活化,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可以说,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首“真善美”的赞歌,都表现了选手们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经过评委们认真权衡和打分,中心小学六年级柯莹的《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获得一等奖;中心小学六年级的柯梓雯、李子怡和五年级的柯莹莹的《接受了,就要做好》等作品获得二等奖;余下的全是三等奖。获得一、二等奖的文章将被报送到贵池区参加比赛。让我们对他们表示祝贺!同时也希望这些作品在贵池区的比赛中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小记者 中心小学六年级 柯梓雯)
第二篇:梅桥中心学校端午节活动比赛试题
梅桥中心学校端午节活动比赛试题
一、共答题:
1、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答:五月初五
2、端午节中国人有吃哪项食品的习惯?
答: 粽子(粽子得材料让学生说一说)
3、端午节有多久的历史?
答: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4、端午节为了纪念谁?
答: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端午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汉族。
6、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哪两项活动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答:赛龙舟、吃粽子。
7、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请问屈原最后是抱石投哪条河流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的?
答:汩罗江(屈原跳江的原因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8、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日之一,请问其它三大节日是哪三个?
答: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9、民谚说:“清明插柳”的下半句是什么?
答:端午插艾
10、端午节前后的2个节气是什么?
答:芒种与夏至(让学生说出24节气)
11、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a)
A、象征牛 祭祖 B、象征剑 勇猛C、象征果实 丰收 D、象征塔 健康
12、端午节灯谜:小时能吃味道鲜,老时能用有人砍,虽说不是刚和铁,浑身骨节压不湾。(a)
A、竹子 B、芦苇 C、甘蔗 D、高粱
13、端午节灯谜:身穿着蓑衣,肉儿香又甜,要脱去那蓑衣,就会手儿痒。()
A、粽子 B、包子 C、芋头 D、竹筒饭
14、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少于四个。
15、在我国端午节除了流传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外,(a)成语也是源自端午节。
A、以毒攻毒 B、以恶制恶 C、夏日可畏 D、长虺成蛇
农历五月初五,大致在公历的5月底或6月初,正是仲夏时节。这个时段,气温骤然上升到30度以上,蚊虫开始肆虐,细菌开始泛滥。古人说五月是充满瘟疫之气的“恶月”。过去,人们选取了五种动物作为全部毒虫的代表,叫做“五毒”。一说是蝎子、蜈蚣、蛤蟆、蛇和壁虎。这些毒虫,或吃人,或毒害人,总之都是可能威胁人类健康的。为了驱逐这些危险的家伙,人们把雄黄酒喷洒在墙壁、床头,涂抹在儿童耳旁鼻下,从而防止夏季毒虫到处乱钻,危害孩子健康。最常见的做法是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写一个“王”字,表示老虎。希望借
助老虎的威力,驱除危害孩子健康的各种危险。这当然有几分迷信色彩,可是它是以药物驱虫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卫生意义。中国人有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以毒攻毒”。既然五毒很凶悍,正好可以用来以毒攻毒。
二、抽答题:
1、端午有哪些别名?
答:端午节的别称“粽子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
2、端午节应该吃哪五红?
答:端午节的五红是指烤鸭、龙虾、红油鸭蛋、苋菜、红烧黄鱼。
3、.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什么?
答: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4、端午节为什么划龙船?
答:古代因为屈原投江而民众竞相划船,为了救屈原。
5、在哪个朝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答: 晋朝。
6、端午祭正式被哪个国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有什么样的教训?
答:韩国。(对我们中国人对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次深刻的教训。:韩国.江陵端午祭.韩国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
7、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哪个地方举行了首届国际龙舟节?
答: 中国湖南岳阳市
8、从哪个朝代正式规定端午节为重要节日后,逐渐开始重视起来的?
答:唐朝。
9、《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为端午的起源列举了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的考证。请问作者是谁?
答:学者闻一多先生。
10、关于端午节起源的几种说法中,按时间排列,最早和最晚的一个起源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答:新石器时代东汉
11、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什么著作?
答:《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
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12、“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是谁的作品?诗名是?
答:作家老舍。《七律〃端午》。
13、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什么?
答:“角黍”、“筒粽”。
14、屈原跳汨罗江前写下的绝笔之作是什么?
答:屈原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15、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菖蒲或艾草?
答: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于在端午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16、屈原写下了哪些诗篇?
答、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17、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什么意义?
答、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18、我们国家什么时间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日?
答: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把端午节定位法定节日。
19、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现出蛇身的原形的原因吗?
答:白娘子喝雄黄酒的原因。(简单介绍白蛇传)
20、我们蚌埠端午节饮食有什么习俗?
答:端午节前,一般居民家庭包粽子。清明节前的咸鸭蛋,在端午节时取出,与粽子一起吃。早晨习惯买糖糕、油条为早餐。
21、你知道五色线是哪五色吗?
答:红、黄、蓝、白、黑五色。
22“端午三友”是什么?
答: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说一说为什么把它们叫做端午三友)
23、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楚国)
24、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避邪驱瘟)。
25、端午节灯谜: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芦苇)
26、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A)
A、元旦 B、端午 C、重阳 D、元宵
27、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冀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中秋和春节)
28、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树”、“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的是(B)晚上的狂欢情景。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端午节
青玉案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9、下面是四则民间传说。你认为,哪一个与元宵节的起源有关。(c)
A、牛郎织女的故事 B、嫦娥奔月的传说
C、东方朔设巧计让那位宫女与父母双亲相见
D、爱国诗人屈原含愤投江报国的传说
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的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 里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的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 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 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 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 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的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 让她和家人团聚。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 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个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
解灾的 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玉帝还要站在 南天门上观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 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 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 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 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 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长安城里张 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 月十六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30、古人称五月为:(b)
A、红五月 B、恶五月 C、毒五月 D、百毒之月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
31、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b)
A 纪念屈原 B 驱邪捉鬼 C 驱除疾病 D 求财祈福
32、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a)。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33、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D)。
A、踏春B、遍游C、郊游D、远郊
端午节
34、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什么?(b)
A、榴花忽已繁B、艾束著危冠
C、一笑向杯盘D、重五山村好
22、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1、(张 耒)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