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论述我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3
分析论述我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的形成、发展和主
要内容
班级:CSDN JAVA班 学号:121307163 姓名:李立林 组号:九组
内容提要: 对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的形成以及发展做一个详细的概述,诠释四项原则的主要内容。讨论我国为什么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了解我国目前的国情及国际形势。为我们明天的努力增添动力。
关键字:四项原则、国情、主要内容
正文:
一、我党“四项基本原则”论的形成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次出现是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讲话中的内容。而当时正值粉碎“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一些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在这样两种思想倾向的影响下,造成了一部分青年思想混乱。邓小平在讲话中将中国共产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就是四项基本原则的由来.。
二、我党“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的发展
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流血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邓小平指出,“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稳定有利,对大局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邓小平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三、我党“四项基本原则”论的主要内容
我党“四项基本原则”论的主要内容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充满信心地为这个伟大的事业而不懈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认清中国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对于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心。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人类社会展示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中国人民在解救自身历史苦难的过程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而且正在使中国人民逐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还比较短,很多事情都需要不断探索,有一些曲折,有一些潮涨潮落的过程,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邓小平早就说过:“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而且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后,“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20多年来,我们的发展速度比西方发达国家快得多,这就是一个明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由历史事实证明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说,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照搬书本的社会主义,不是照搬外国模式的社会主义,而是立足于中国大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是合乎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全面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也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实行“一国两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整个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我们都要为建设和不断完善、巩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真正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坚持我们已经建立并正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所决定的基本原则,如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都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我们党还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观点,如,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新的革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等等。我们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摒弃过去对社会主义的某些不正确认识,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内涵。如果离开或否定我们对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这些新的认识,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坚持。
2、深刻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其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解决的重大课题。
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要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国家机器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在国内阶级斗争仍然以一定形式存在、国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咄咄逼人的情况下,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威胁;就不可能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惩治腐败。所以,邓小平强调:“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时期,专政的主要职能是对敌斗争;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和平组织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职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提出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等等。这些观点,进一步充实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坚持依法治国是统一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了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进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是任何脱离法制轨道的主观随意行为,而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机构来行使专政的职能,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决不能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依法治国的方略对立起来。
3、深刻理解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实质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其实质,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胜利地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纠正了自身的错误,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局面。“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整个现代化的建设,都要靠党的领导。没有任何其他政治力量可以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没有了团结的核心,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所以,“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所有这些,都是党的领导的基本内容,也是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内容和所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这就必然要求相应地调整和改变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改革和创新。所以,邓小平多次强调:“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面向新世纪,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更加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完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党必须强化执政意识,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就是要立足于工作大局,集中主要精力做好把握政治方向、决策重大事项、安排重要人事、开展宣传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就是要从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人大、政府、政协几个机构、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但总揽不是包揽,协调不是取代,各方的事仍由各方去办。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执政意识,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要自觉贯彻党的部署,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代表基础和执政基础。我们党建党之初,只有几十个党员,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拥有64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冲击,都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新的世纪,党的生命力依然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存在于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之上。我们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牢记自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也是为人民所用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我们的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通过党的各方面工作,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支持人民群众的创造,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把人民群众当作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决不允许出现任何脱离群众、违反群众意愿、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4、深刻理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实质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其实质,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都没有成功。只有马列主义为在黑暗中徘徊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今中国,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邓小平1979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时,当然不可能包含邓小平理论在内。现在,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现在说四项基本原则,理所当然应该把邓小平理论包括在内了。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尤其中国这样的大国,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一种科学的理论,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历史前进的方向;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有效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激励人民;能够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当代中国,什么理论能起这样的作用?当然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莫属。经过80年的努力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前进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基础。这种地位和作用,对于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乃至中华民族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放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东一个主义、西一个主义,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就会使党和国家失去思想准则,造成思想混乱,导致政治动荡。对这种后果,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体现;僵化,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意味着以僵化的态度,以教条主义的方法,固守某些本本上已经过时的条条或被扭曲的东西。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就是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运用、创新和发展统一起来的典范。坚持邓小平理论,继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庄严的历史责任。十多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不仅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且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在新世纪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性,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和善于研究新问题,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实际,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推向前进。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了立国之本的作用。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流血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邓小平指出,“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稳定有利,对大局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邓小平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第二篇:分析论述我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形成
分析论述我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班级:java班学号: 组号:12组 姓名: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不是一个偶然的的决定,而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辛探索】吸取国内外教训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时的国内形势和时代背景对中国提出的迫切要求。它可以说是一场革命,也可以是社会主义值得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发展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起、住得起”的选择。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小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党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善了人民生活,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饰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二、改革是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由改革的任务及内容决定,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是新时期的革命。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始终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
这些年来,中国在国家领导制度、选举制度、立法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保证人民行使民主选举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中国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后5年,中国将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政府,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加强政府提供和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视国际人权公约在促进人权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早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主张保持发展模式多样性,主张推动各种发展模式优势互补,这对于世界经济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十分重要。中国的发展不会挑战既有的国际秩序,中国在国际事物中一直发挥建设性作用,希望用改革的办法完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小结:坚持全面的改革开放,就要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它在动态中得到协调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及时化解矛盾,以保持稳定。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重点,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我们也希望与外界交往。但从总体来说,我们是封闭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是恶劣的外部环境。美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西方一些主要国家也纷纷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参与对华禁运和封锁的活动,几乎形成了对华的环形包围。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我们是友好的,他们援建的156项工程,对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老大哥”变得横蛮和贪婪了。他们先是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而后则把两党在意识形态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并在军事上对中国形成威胁,使中国处于受到强大外国压力的未必和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高度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更坚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信心。
现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任何人都无法离开“世界”这个大家庭,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实行改革开放,需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需要。同时,需要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建设各个方面。
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需要强调的是,较之与开放初期,在开放进入新阶段之后,我国主动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紧紧地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日益复杂的关系,在对外开放中更多地考虑多边贸易体系中的责任,也更加充分地展现了一个经济大国负责人的风范。初提出对外开放,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再到明确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过得对外开放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立足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适应性开放,进入到全区化视野下充分考虑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开放阶段。这种战略的转笔那,不仅是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实力日渐强大之后,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中承担起大国责任的主动选择。中国这种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在国际社会广受赞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内外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时钟不渝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七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得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三篇:2018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后提升作业人民版3!
课后提升作业 十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解析】选B。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到达井冈山地区,1927年,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选A。此处的“开始”是指我们党还不懂得农民工作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时期。国民革命时期我党还未意识到农民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3.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毛泽东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中央领导集体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著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人民民主专政》
B.《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解析】选D。根据材料“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应为1956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故A错误;《新民主主义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故B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故C错误;《论十大关系》写于1956年,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材料二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于 1 1949年3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材料一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开创的民主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时代》周刊将毛泽东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11分)【解析】第(1)题较简单,注意限制语“民主革命道路”;第(2)题要注意时间“1949年3月”和限制语“当时”,对“现实意义”的回答要全面。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原因:毛泽东领导人民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即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成果:毛泽东思想。
现实意义: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