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的片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说明文.片段专项训练】
姓名:_____
(一)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8分)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短文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探雷蜜蜂”与警犬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的优势。(3分)
2、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所说的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8分)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圈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划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划断,蚂蚁就迷路了。1.选择欠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1分)
不但??而且?? 如果??就?? 因为??所以?? 2.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作用。(2分)3.简要说说蚂蚁是用哪两种方法认路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采用了______说明方法。(1分)
(一)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10分)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没有森林,地球()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2分)
即使??也?? 假如??就?? ??因此?? 2.、短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2分)
3、用波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2分)4.、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请用小标题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二:说明文景物描写段落
九寨沟(段落)
百合果园初二夏雨飞第九次
九寨沟风景秀丽,其两大特点,便在于山美、水美。
无论是哪个季节,九寨沟的山都是明艳的,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里的山,树木遍布,巍巍的将整个九寨沟环绕起来,如同两条长长的手臂。春季,这里满山翠绿,幽谧而空灵;夏季片片树荫,清凉而素雅;秋季满目金红,端庄而高雅;冬季白雪皑皑,朴素而静谧。纵然为山,确能从中找出水独有的细腻与明澈。
九寨沟的水,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的,越过那满目的苍翠,便可见如宝石般撒满九寨沟的一个个湖泊,九寨沟的湖水有三大特点:秀气、澄澈、艳丽。九寨沟的水是飞动与静谧的结合,刚烈与温柔的相济,它将许多看似矛盾的个体,在这里交融,汇成了美的极致。天晴时,阳光在平静无风的水面上,反射出夺目却不刺眼的光芒,像极了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琥珀,为九寨沟添上几分温柔的美。篇三:80字片段写作+说明文考点 80字片段写作
一、感想类
? 联系文本(15字以内)? 揭示观点(10字左右)? 展开议论(50字:对比引用比喻)? 总结号召(15字左右祈使句)? 关键词:感恩尽责关爱宽容诚信
爱国坚强挫折成功自信
友情提醒:
一、审题到位、感点集中(一个观点)
开篇指出某场景,围绕一个角度议论
二、揭示观点,具体分析,有理有据
三、总结号召
展开论证
? 正反对比:(),反之()? 引用名言
? 用一句比喻
感想类短文的结构
? 联系文本(谁干什么15字)? 揭示观点(15字)? 展开论证
? 总结号召(祈使句)
二、鉴赏性片断写作
鉴赏性片断写作: 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结构线索、详略取舍、描写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鉴赏,品味它们对表现作品主旨、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的作用。人物形象(人物评价)? 答题思路一:总+分+总 ? 他是(品德、才能、性格)的人+具体表现+总结
如:吴老是妙手仁心的良医。他和病人双手相握,就能大致掌握病人的发烧程度,还能顺势为病人切脉。他每次为病人检查都先把双手搓热,只怕手凉会让病人不适。吴老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人物形象(人物评价)
? 答题思路二:德与才 分条叙述
如:吴老有一双奇妙的手,他和病人双手相握,就能大致掌握病人的发烧程度,还能顺势为病人切脉。? 吴老有一颗仁爱的心,他每次为病人检查都先把双手搓热,只怕手凉会让病人不适。
人物形象(人物评价)? 链接课外文言文
如:王羲之是一个书艺精湛、率性而为的人。他见桌子光滑平整,提笔就写,被误刮后,门生懊恼了几天;他不顾老妇是否赞同,在她所卖扇子上龙飞凤舞,结果“人竞买之”。他真是一个才华横溢、富有真性情的人。鉴赏类
人物描写: 采用了„„描写方法 写了„„表现了„„ 写得怎么样 语言表达: 同上(修辞)
篇章结构: 线索 倒叙插叙 详略安排 过渡 照应 首尾 表现手法: 叙述人称 正反对比 侧面烘托 以物喻人、联想想象
比较类
? 比较标题、比较结尾、比较句式 ? 答题思路:
a好,好在„„(内容、结构等)
b不好,没有以上表达效果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基本考点
? 说明对象及相关内容 ?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说明文的结构 ?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相关内容
(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从文章“标题”入手可以把握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 事物说明文:
《中国古代的书籍》《古代文房珍品——砚》《落叶》等
事理说明文: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揭开害羞之谜》
《莱茵河为何总是清的》等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4、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1)关注“中心句”(具有总领性、总结性的语句)
(2)理清文章思路结构(3)归纳、总结出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和“局部特征”
常见题型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
2、概括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和局部特征
3、对说明内容的理解、筛选、整合【例】
《城市景观花卉装饰》(0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卷)
题目: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装饰介绍的内容有:(1)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的原因;(2);
(3);(4)。(6分)
【解题思路】
基本步骤:
阅读全文,把握每一段的大意(抓“中心句”);
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分段)。
1、审清题目,问的是“全文”还是“局部”,要回答的“特
征”、“原因”还是“功用”。
2、紧扣题目,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涉及到“概括”能力,也可能有“仿写”的要求)
【建议】 加强“分段、概括段意”能力训练
二、掌握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一)掌握说明方法
1、举例子 ——举出有代表性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事物。
(1)例子要具体些,不可泛泛而谈。
(2)语言标志:“例如”、“如”等。
(3)不同角度:“古今中外”、“春夏秋冬”、“文学领域、科学领域”、“利弊两面”等
(4)作用句的表述习惯:“具体地说明了 ”
2、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1)语言标志:数字+单位
(2)作用句的表述习惯:“准确地说明了 ”
3、作比较 ——把有内在或外在联系的事物相比较,突出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1)语言标志:“较„„多”、“倍”、“几分之几”、% 等
(作比较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常会一同出现)
(2)作用句的表述习惯:“把 与 进行比较,形象突出地说明了
4、列图表(画图表)——运用图表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1)图表要有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事物特征;与一般的插图是不同的。(链接《福建土楼》)
(2)作用句的表述习惯:“简洁直观地说明了 ”
(二)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1、基本作用:用来说明事物的总特征或局部特征
2、如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一般而言,说明方法的作用在文中都能找到较为明确的“作用句”。可以根据“就近原则”(联系上下文)和“贴切原则”(内容上相贴切)来确定。常见题型:
1、辨析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
(1)辨析说明方法(审题注意有没有“主要”二字)
(2)根据“就近原则”和“贴切原则”来分析其作用
(3)对全文说明对象的作用
【例】
《重金属污染就在你身边》(2012届二模黄浦卷)★
第17题:第4段主要运用 列图表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简明直观地介绍了铅、镉、汞、砷、铬五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及易受害人群。(4分)
【备注】 对于“列图表”的说明方法,其作用要注意分析表格的标题和每一列项、横项所反映出的信息。
2、概括例子的主要内容
【解题思路】
语言表述格式: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3、文中所举的几个例子能否删去一个,为什么?
【解题思路】表态+概括+区分角度+找照应+全面充分
(1)表态
(2)概括这几个例子的主要内容
(3)分析这几个例子分别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对事
物进行说明的
(4)这几个例子与文中的语句是否有照应
(5)结论,这样可以使说明的内容更全面更充分(或多
侧面、多角度地说明了事物)
4、根据文意,补充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并简述理由
【例十一】
《“无纸化办公”——言不由衷的“伪低碳”》(2012届一模崇明卷)第20题: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伪低碳还有不少。请举一例并简要阐述理由。(4分)答:如电瓶车。表面上看不用燃烧煤、柴等造成环境污染,但用电量的增加和废弃的蓄电池同样会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担,并非真正的低碳环保。
【解题思路】
(1)典型(2)真实(3)紧扣题意,简要说明
三、说明文的结构
(一)说明顺序的种类
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的条理结构。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结构的一定顺序来安排文章条理。
例如,由表及里、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前到后等
语言标志:地点或方位变化的词语 3体到抽象、由一般到个别、由特性到功用、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
“首先、其次、再次”,“还”、“更”、“最”
一般用途:用在阐明事理的说明文中,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备注】一篇说明文有的只用一种说明顺序,有的以一种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说明顺序。审题时要注意所问的文本区域。
(二)理清说明文结构,要善于抓住文中的一些语言标志:
1、表序号的词语,如:一、二、三;首先、其次等。
2、自然段的起始句,常常点明本段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3、统领句,有的统领全文,有的统领几段。
4、小结句,往往在每段末尾部分,有小结本段的语句。5“不但„„而且„„”、“既„„又„„”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标题的作用
1、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2、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
3、往往运用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吸引读者
阅读兴趣
(四)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段(句)(点题、明确说明对象、总领下文、引出下文的具体介绍、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
2、文中段(句)(题目所涉及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有些段落也可能只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3、结尾段(句)(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补充说明、提出倡议、建议、引发读者思考等)常见题型:
1、辨析运用了何种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例十二】
《古代文房珍品——砚》(2012届一模d卷)
第18题:第2段介绍砚台时采用了 时间 顺序,主要说明了砚台的来源与发展。(4分)
【解题思路】
(1)辨析说明顺序(抓语言标志)
(2)根据不同说明顺序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此处运用这种说明顺序的作用
2、段落不能互换位置的理由
【解题思路】概括+说明顺序+照应
(1)概括段意
(2)从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的角度来分析不可互换的理由
(3)从段落与上下文语句的照应关系上分析不可互换的理由
3、(文尾)段落能否删去(是否多余)的理由
【解题思路】
(1)(内容上)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2)(结构上)分析它从什么角度对上文内容做(补充)说明;与文中句子有没有照应的关系
(3)(总结)这样可以使整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更全面完整
【例】
《3d时代,我为何会晕》(2012届一模静安卷)★
第20题:第5段从内容上看并未对3d眩晕的成因作出解释,作者为何要写这段?(3分)
答:因为第5段所写的现象是现实中真实存在但无法用上文的理由来解释的,作者写这一段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这样可以使整篇文章的内容更全面完整。
4、(文中)段落的作用
【例十四】 《汉字美在多维》(2012届一模浦东卷)
第17题: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2)(6分)
答:(1)这一段形象地说明了空间维度越多,自由度就越大(2)引出下文对汉字美在多维的内容的具体介绍。
【解题思路】
(1)内容上: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2)结构上:引出下文的具体介绍,或承上启下(过渡段)
5、题干中的一段文字应该放在原文中的哪一处,并说说理由。
【例】
《揭开害羞之谜》(2012届一模嘉定卷)
第20题:阅读相关链接,结合文本,回答问题。“相关链接——伯纳德„„(略)”如果把
这段文字放入原文中,应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最合适。
【解题思路】
(1)概括题干中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思考它从什么方面介绍(或阐明)本文的说明对象
(2)梳理文章脉络,从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的角度来思考它的位置
(3)从它与文中句子的照应关系上来思考它的位置
6、补写句子
【例】
《3d时代,我为何会晕》(2012届一模静安卷)
第17题:根据下文,请在第2段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短句。(2分)“想搞明白这些人身上发生了什么,就要知道”篇四: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
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臵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8种)?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2)举例子:——作用: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3)列数字:——作用: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4)打比方:就是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作用: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6)分类别:就是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作用: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7)画图表:——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8)引资料: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六、说明语言:
——准确(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近年来北京地区中考说明文 的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 ①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② 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③ 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 题型示例 】
例1: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例2: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a卷(海淀卷)《话说海淀》 10.选文第(1)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__段到第_______段。(4分)——“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
例3:《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中考复习指导》p68)
4、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第1个例子:小虾遇难,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变化。?第2个例子:见到掐断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大的波动。【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一、内容概括题型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
六、语言品析题型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七、材料链接题型
四、词句理解题型
八、开放拓展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4、判断说明的顺序(较少出现《指导》 p70—2)【 题型示例 】
例1:《漫话对联》(《指导》p66)?
2、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出来。? 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意义与影响。
例2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
19、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出2—4段的说明内容
——文章各段依次介绍了屏“巧”的总特点、屏的功能、屏的分类、屏的放臵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3: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 20、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不能调换。文章第2段介绍屏的功能,第3段介绍屏的分类及其体现的美感,2段在前,3段在后,照应了第1段中“我们的先人,擅长把屏的功能与美感结合起来”这一句话;第3段屏的分类所体现的美感与第4段屏的设臵也要讲究美感,二者在内容上是承接关系,所以3段在4段之前;对于屏来说,介绍其功能是主要的,介绍其分类是次要的,因此,第2段在前,3段在后,也符合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突出了屏的本质功能。【方法技巧】
?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4: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 “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例1 《森林医生——啄木鸟》(《指导》 p63)
1、本文为什么将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因为啄木鸟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了树木的健康成长。
例2 04年海淀区中考语文试卷《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17.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 “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
例3《把“绿色”穿在身上》(《指导》 p61)3.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
(一)避免污染环境;
(二)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三)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 有害物质
例4 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2、准确提取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油画的实验步骤。(不超出规定字数)(3分)步骤一:(9个字)步骤二:(15个字)步骤三:(13个字)
答案——步骤一:制取足够的单原子氧
步骤二:把单原子氧引人放有油画的真空室 步骤三:用真空泵不断抽出生成的气体
例5 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 《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21.结合第(3)段,说说“叠山理水手 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答案要点(1)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
(2)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
(3)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例6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指导》p64)1.阅读文本,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 题型示例 】
例1 《黄 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指导》p62)5.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或: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意思相近均可)
例2 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0.题目中的”岁月痕迹”指的是什么?(1分)——画布上越积越厚无法清除的清漆膜例3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指导》p69)2.根据语境,说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天外来客”:天外飞来的陨石或彗星;“纸老虎”:听起来可怕,其实并不可怕。例4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指导》p68)
5、第⑤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或:植物也有情感。)
例5 《森林医生——啄木鸟》(《指导》p63)3.文中说“它(啄木鸟)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那么,啄木鸟工作时的操作路线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这种操作路线是科学的?篇五: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
2、把握结构的意义。
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有明确时间词。
2、空间顺序:上---下,左---右,前---后,一般适用于参观游览类或介绍事物类说明文。
3、逻辑顺序:现象---本质,主---次,远---近,简单---复杂,原因---结果。说明的方法
1、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作比较:这里拿?和?作比较,突出(具体)说明了?? 列数字: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 例:1 “??湖内有大小港岔200余条,半岛50多个,回水长10公里。”(列数字)2 “??即使人类不努力登上月球,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高科技也会得到发展,但发展速度要比现在慢很多。”(作比较)3 “??例如研究人类暴露在强辐射条件下的后果,寻找避免辐射对宇航员的血液造成危害的方法,使人们找到了治疗白血病、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手段。”(举例子)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2.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3.列数字:具体准确为说明对象服务。
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具体,科学性(内容),准确性(语言),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例: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例:②、??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10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这样更始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比较文中划线句和下面的改句,哪个句子更好?
原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
改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需要两三年即可。
答:原句好,因为原句中“仅仅”一词,更进一步强调了研制一颗纳米卫星的时间短。
答题步骤:1 能否删(能否换)2 解释词意 3 代入文本 4 删去后的影响
总结(体现准确性,科学性等)
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你要说明的事物。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指代
先找指代在原文中的位置。2 看前后文,并判断指代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说明文
“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题目:百姓系心间,躬身好领导。
建设银行电厂支行
张茜
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能贡献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可就是这四十二年的时间跨度,二十年的工作奉献,让人民记住了他,牵挂着他。他,李林森部长。
特别的感谢单位能组织这次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的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更为新一代年轻人树立了典范。
有人说,决定人一生的三种境界是高度、宽度和长度,高度代表信念与职守,宽度代表视野与胸怀,长度代表生命与时间,李林森部长用他信守的高度和广阔的宽度谱写了他虽然短暂却名垂青史的生命长度。
李林森(1969.09—2011.07),男,1969年9月生,汉族,四川宣汉县人,大学文化,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入党,曾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1年7月31日,因病去世,享年42岁。年轻的生命就在一瞬间猝然而逝,逐渐消失的生命气息让那个每一个万源市老百姓姗姗落泪。所有人都不知道,在他年轻的生命背后蕴藏着多少艰辛和责任。李林森部长早在2009年7月已经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但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了近两年时间。病痛的折磨丝毫不能泯灭他工作的热情,相反,他忘我的工作让大家根本无法将他和可怕的癌症联系在一起。看到被洪水冲垮的房屋,看着受灾群众无助的眼神。李部长再也不能躺在病床上,他只能和死神搏斗来换取一分一秒的工作时间。
他把群众当命。一个布包,一个纸箱。一来一去,来的时候简单,去的时候仍旧不复杂,他工作的中心、活动的轴心,几乎都围绕着三个字“老百姓”。李林森同志的为官之道是: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位置可能不同,岗位可能不同,分工也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你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会把你顶在头上。
同时,他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对于群众的要求,只要能办到的,他一定会遵守诺言他坚持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决心为人们服务而奋斗终身,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政治上要求严格,自觉经受思想锻炼。他人生观最光彩夺目的是,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他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他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干劲,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从而铸就我们党不平凡的事业。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
他把事业当命。李林森同志一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
他身患肝癌、肺癌近两年来,强忍癌症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忘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仍然把病房当办公室,夜以继日为党的事业和山老百姓脱贫呕心沥血。他以他的公道正派、无私奉献,以超凡的实干精神,奏响了一曲新时期令人振聋发聩的组工干部的生命交响曲。他对党、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始终保持昂扬奋进、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他创先进、争优秀的辉煌业绩,最后汇成老百姓口中的一句话“这样的领导,我们爱”。
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为他们做过好事,他们就记得谁,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也就因为这样,李部长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人民群众却永远也忘记不了他,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被老百姓代代相传。因为李部长的身体,已经和他所热爱事业,热爱的百姓紧紧的系在一起。这也就教育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为企业谋发展。
在平常的工作中,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要脚踏实地的干。李林森同志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的崇高境界、任劳任怨的优良作风;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心系群众、倾力为民的崇高品质,将深深刻印在我们心中,并成为我为此生理想奋斗的风向标,成为我时时刻刻应该奉行的人生准则。而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将转化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会以他为榜样。同时对照身边的同事,认真检查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向前迈进。
身为一名银行的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李林森同志为民服务的态度。李林森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始终把基层装在心中,把群众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以,在本职岗位上,我们应该把客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微笑服务,给客户宾至如归的感觉。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必要,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满足。在银行这个特殊的行业中,要学习李林森淡泊名利、不求虚荣的态度,要自省、自重、自警、自励,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省自身之过,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誉所喜,不为悲所悲,不为利所驱,不为色所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李林森同志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典范,是每一个青年应该尊敬和爱戴的人民公仆。我们应该把他的精神体现到实际的工作中,为客户服务,为集体争光。
第三篇:说明文
同学们,我向你们介绍一种水果,那就是草莓。
草莓,又叫红莓,地莓等,它的外型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不仅有色彩还有一般水果所没有的宜人芳香,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常被人们誉为“果中皇后”。
草莓中所含的葫萝卜素是合成纤维A的重要质,它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它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草莓对肠胃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预防癌作用。据研究,女性常吃草莓,对皮肤,头发均有保健作用。草莓在德国被誉为“神奇之果”。草莓还可以减肥,因为它含有一种叫天冬氨酸的物质,可以自然而平缓地除去体内的“矿渣”。中国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据测定,每100克草莓果肉中含糖8至9克,蛋白质0.4至0.6克,维生素C50至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7到10倍。而它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可见是不无道理的。
选购草莓,以色泽鲜亮、有光泽、颗粒大、清香浓郁者为佳。食用前必须洗净、消毒。首先是摘掉叶子,用水冲洗,随后放入清洁的容器内,将高锰酸钾按1∶5000的比例稀释,将草莓放入消毒液中浸泡5至10分钟,也可用食盐溶液取代,最后再用凉开水浸泡1至2分钟后即可食用。
用500克草莓,加入少许白糖和100毫升冷冻汽水,搅成汁饮用,据说对去除面疱有效。
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第四篇:说明文
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课题: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复习课型:复习展示课
课时:1课时主备人:刘伟伟时间:11月8日
一、学习目标:
1、复习有关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2、朗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3、依据阅读考点为语段出题,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复习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难点:根据阅读考点为语段出题,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自学检测
1、说明文的三要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顺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介绍事物演变时多用_________顺序;介绍建筑物时,常采用_________顺序;介绍事物原理、成因等常用_________顺序。
3、常见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说明文语言时,答题思路为:先解释某词起什么作用或含义,然后_________________,最后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点的语言形式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据分为_________论据和_________论据。
8、论证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论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论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概括事实论据的文字表述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议论文或说明文的拓展题型往往有拟标语、谈设想、仿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需注意要求,谨慎应答。
(二)、合作探究:结合有关文体知识,为下面两个语段各拟出4—5个问题,并赋出相应分数。
闲话白菜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问题:1、2、3、4、辨析较真(文/王朝明)
(1)不知从何时起,“较真”这个词悄悄挂上了些贬义色彩。比如说谁爱“较真”、太“较真”,言下之意是此人不好相处、认死理儿,甚或还有愚钝、狭隘、遇事爱钻牛角尖、与人斤斤计较的意思。
(2)然而,并非所有的“较真”都不必要。试问,如果布鲁诺不是宁肯被烧死也要坚持“日心说”,袁隆平不是较上了杂交稻的“真”,或许科学史的许多章节都将重写。不妨再设想一下,假如“华南虎”、“毒奶粉”、“躲猫猫”等一些公共事件中缺少了媒体、政府、公众对事实真相的追问与“较真”,假如汶川桑枣中学的叶志平不是一次次“较真”去搞校舍加固和安全演练……那么若干事情的走向与结果,可能不会是现在所乐经见的。
(3)可见,辨析、评价“较真”,关键不在于是否“较真”,而在于因何“较
真”、为谁“较真”。在一些琐事、小节上过于“较真”,容易生疏、隔阂感情,甚至闹僵关系,影响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这样的“较真”者,当不足取。但出于岗位职责、公民意识乃至做人的本分和良心,为追求真理和自由、推动发展和进步、维护公平和正义、弘扬“真、善、美”,为捍卫祖国声誉、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尊严,敢于直面“险”,矢志挑战“难”,不畏叫板“恶”,这样的“较真”者和“较真”作为,值得褒扬,应予鼓呼。
(4)在很多时候,“较真”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更考验人们的立场和意志。在有的部门、单位,相对于“老好人”、“和事佬”,一些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干事认真的“较真”者,因为不好“说话”、不够“活络”、不会“通融”,反倒面临得罪人、“吃不开”甚至被“边缘化”的尴尬;还有一些人,不乏在危难、风险和压力下“较真”的勇气,但在“亲情”、“人情”、“面子”前败下阵来,“随大流”、“装糊涂”,做出一些丧失原则、有违规纪的事情,甚是可惜,须作警醒。
(5)是“较真”,还是放弃,需要每个人作出正确的辨判与抉择。在一定意义上,“较真”的过程,就是激浊扬清、拨乱反正、惩恶扬善的过程,就是明是非、判真假的过程,就是选方向、定路子的过程。
问题:1、2、3、4、(三)、归纳总结:做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时,我们应注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反思收获:
学习本课后,我有哪些不足?我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并确认说明文的类型。(重点)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特点、功能等,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物说明文,一类是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主要意图是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如《松鼠》、《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事理说明文则旨在解释事理物因。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向沙漠进军》、《食物从何处来》等。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生动)说明文。
平实说明文常用的平实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诠释、配图表等。
文艺性(生动)说明文常用的生动说明的方法有打比方、引用、拟人化、摹状貌、设问、反问等。
3.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找准说明对象的具体方法:
(1)看题目,不少说明文的题目就表明了说明的对象。如《松树》、《苏州园林》等。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4.说明事物一定要抓住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这是阅读说明文时最重要的,因为无论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有其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阅读时如果能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方面。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的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一般说来,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中常见的各类事物的特征如下:
人物类:年龄、籍贯、学历、经历、性格、品质、能力、特长。
生物类:形态、类属、习性、产地、生活环境、益处与害处、培育方法与防治方法。自然类:分类、形态、形成过程、性质、发展变化、益处与害处。
科技类:形态、构造、原理、研究的历史、应用、前景。
书籍类: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内容提要、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生产试验类:原料、设备、工具、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实验结果、注意事项。
二.分析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重点、难点、热点)
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阐述事理,必须用一些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来决定的。对这些说明方法,要判断准确,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对
它们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语境进行正确的分析。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7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作用: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结构坚固等特点,具体真切,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注意:给事物分类,一定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才能使之眉目清楚,避免重叠交*的现象。示例: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作用:这里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作者以风沙这两种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为依据,把风沙向人类进攻的方式分为“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然后分别就它们如何向人类进攻及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做具体解说。条理清楚,界限分明,读者对风沙的进攻方式有了确切的了解。
示例:(神农架)这里的维管束植物有一百七十三科,八百六十属,二千多种(包括种以下等级)。有各种野生飞禽走兽五百七十多种,鱼类三十五种。
说起神农架的生物资源,应提到两个较重要的方面。
一方面是药物资源丰饶。神农架是以传说中神农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这里出产的各种中草药有一千三百多种。人们给那些稀奇良药起了动听的名字,如“头顶一颗珠”(延令草)、“红边一碗水”(南方荷叶、叶下花)„„富饶的药物资源当然不可能是神农给留下的,那么,为什么它们都集中生长在这里?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另一方面是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神农架还存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的珍贵树种,如水春树、领春树„„“活化石”,还有国家列入保护对象的珙桐„„。
作用:条理十分清楚明了,令人对神农架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阐述得具体,准确。
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示例: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一百三十五亿四千六百万吨氯化钠(食盐);有六十三亿七千万吨氯化钙;有二十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作用:列举精确的数字说明死海水里含有矿物质数量之多,含量之高的特点,从而对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做了具体的科学的解说,因而有很强的说服力。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选择具体的或人们比较熟悉的,并与所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之进行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将苏州园林同其他园林作比较。
注意:作比较可以用同类事物相比,也可以用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还可以用相反的事物作对比。
示例:其实这三件事都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烧熟了吃。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同样,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
作用: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显示出语言是“平常”而又“极不平常”的人类所特有的功能,揭示出语言是使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易于读者认识与理解。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科学性语言对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作周全、严密的规定。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同设问结合;有的先具体说明,后概括成定义;有的先给事物下定义,然后加以解释。
示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运用下定义的方法,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说明了“统筹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揭示出统筹方法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使读者对统筹方法这一概念有了明确的了解。
示例:行星是本身不发光,沿着一定的轨道绕着恒星转的星体。
作用:这里运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提示出行星“本身不发光,沿着一定轨道绕恒星转”这一本质属性。使读者对行星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示例:有一定体积而且有一定形状的物体,叫做固体。
作用:这里通过一句简短的话,把固体“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这一本质特征准确地揭示出来了,使读者对什么是固体有了明确的了解。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注意:这里主要是强调相似性。
示例:西直门立交桥与建国门桥风格迥异。顶层机动车车道是圆型转盘;中层非机动车道是椭圆转盘。„„凌空鸟瞰,有人说它犹如满月,有人说它好似盘龙。
作用:用“满月”、“盘龙”比喻西直门立交桥的总貌,形象地写出西直门立交桥的造型特点,使“风格迥异”更具体化了,这样说明更通俗,更形象,更生动。
7.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海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三.分析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重点、难点、热点)
说明的顺序主要有三种
1.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写的。
2.空间顺序:说明某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远到近等顺序依次介绍。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总分、分总、总分总)、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一般来说,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学习说明顺序要注意相关的语言因素。时间顺序要注意表明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要注意表明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要注意表明因果关系的词语。
四.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分析段落层次。(重点、难点)
要根据说明的顺序理清结构:
说明顺序是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的目的来确定的,把握住了说明的顺序,也就把握住了说明文的结构。
写事物的说明文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写的,可依此来划分段落。
写事理的说明文,一般是以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几个部分为据来划分段落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五.准确概括段意、层意,归纳文章的中心。
在把握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后,可用下列结构归纳文章的中心:
本文通过对„„的说明,揭示了(或介绍了)„„的规律(或本质特征等等)。
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所写的内容,有时可以把文章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写作特点也概括进去。
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重点、难点、热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讲究语言平实,有的则讲究语言生动。但无论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
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严密,表现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都要准确无误。
2.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之一等词语,不能确定的就不要用确定的词语来表达,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3.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
七.准确理解说明文中的重点词句。(重点、难点、热点)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八.区分辨析说明文中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
命题思路:
说明文阅读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说明文(段)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阅读分析说明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准确判断说明对象;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③了解说明顺序;④正确划分层次;⑤熟练地识辨说明方法;⑥理解词句的表达作用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⑦理解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考查的重难点是语言的品析和结构的整合,其中,分析语言重在抓“准确”,在此前提下,再分析其生动或平实的特征。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两类:一类是辨析题,如辨析中心内容、选词填空、层次划分等是运用题,如“语言揣摩”、“画出中心句”等。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各种文体学习方法,能在应用中得到提高。
【试题特点】
主要题型为填写题、简答题、简述题、概括题、图表题,简答题设题最多,比例最大。次要题型为仿写题、判断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