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提供的卡片读懂课文的原文.二 教学重点:
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三
教学难点:
背诵《万世师表》,并理解故事的意思.四 教学过程:
1.讲讲自己了解的孔子,互相交流对孔子的认识。2.结合“温馨点击”中的材料,教师简介孔子生平。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结合译文自读,理解大意。
问:说说看读原文以及诗歌,你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这是司马迁说的一段话,他写了读了孔子的著作及参观孔庙的事,称赞孔子的伟大。)说说司马迁是怎样称赞孔子的?
4.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5.背诵司马迁的这段话。6.对照诗歌来理解原文的意思.五 教学拓展
读了司马迁的这段话,你认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万世师表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也子》——万世师表。同学们已经熟读了原文,了解了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领略到孔子的伟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故事。
二、检查朗读:
齐声朗诵《万世师表》原文。
教师导语:课下大家搜集了哪些故事?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故事:
1、学生交流:(1)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到齐国游历。一日,齐国宠臣高昭子正陪孔子闲游,忽然,一支悠扬的乐曲越过华丽府第高墙,震击着孔子的耳鼓。孔子急忙上前,驻足谛听。那乐曲描绘了一幅和风细雨、鸟语花香、鸡鸣犬吠、劳力男耕女织、尊老爱幼、怡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太平盛世图景,塑造了一位敦厚大度、谦恭有冖让的慈祥老者形象。孔子听得入迷,连连赞叹道:“没料到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音乐!”高昭子告诉他说,这是齐国太师(乐官)的府第,定是太师在弹琴。孔子请高昭子引荐,拜师学琴。孔子与齐太师一见如故,谈论音乐,太师有问必答。太师告诉孔子,方才弹的曲子名《韶》,乃歌颂虞舜之作。
自此以后,孔子专心学习《韶》乐,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他常常是边吃饭边弹琴,或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餐又练,至于吃的是什么,滋味如何,全然不知,甚至连他最喜欢吃的肉的香味,浑然不觉。如是者三月有余,直至达到理想境界为止。连孔子也感叹道:“想不到音乐感人到深到了这种程度。(2)孔子拜师 „„
2、教师补充故事(1)杏坛讲学(2)堕三都
四、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1、故事中蕴涵着学习、做人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
第二篇:孔子万世师表
孔子万世师表
大哉孔子,博闻精思。任重道远,格物致知。十五志学,发愤忘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见贤思齐,闻过则喜。敏而好学,三十而立。首创私学,传授六艺。教学相长,能者为师。有教无类,不偏不倚。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诲人不倦,苦心孤诣。循循善诱,发蒙启蔽。温故知新,日省月试。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周游列国,颠沛造次。君子固穷,蹈仁履义。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删诗定礼,垂范百世。述而不作,知人论世。煌煌论语,一言穷理。安贫乐道,朝闻夕死。川流不息,逝者如斯。无冕素王,百世之师。金声玉振,高山仰止。孟母三迁,善择邻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断机训子,郑重其事。教子有方,尽心竭力。亚圣孟子,反求诸己。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民贵君轻,社稷次之。得道多助,天时地利。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舍生取义。平治天下,鸿鹄之志。舍我其谁,浩然之气。
第三篇:万世师表-演讲稿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孔庙,跟着人群走过那个叫学海的小池塘,跨过礼学门的牌坊,进入大成殿。只见正前面站着一个合手而立的夫子,他的前面有龛台,龛台上有牌位,牌位上有一行小字。我透过人群仔细看,那上头的字是“万世师表”。我长大了,我明白,这四个字对中华民族无比隆重,它用来专门修饰那些我们这个文明的人格典范和精神导师。
坦率说,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现实。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导师这个词,多少恐怕也受人污染了吧。什么人都敢称导师,教人唱歌、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教人创业,所有人都称导师。我不是说这样的称呼错了,我是说有一点不甘。你会不会有的时候有一点迟疑,就是,这世上除了那些教人成功的人,还会不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人。他以他的生命质量重新撑起导师这两个字的隆重分量;他以他自己的生命光亮重新点亮导师这两个字的生命光华。如果有,他是谁?他是何等模样?
我大学时代到安徽支教,从上海出发,火车转汽车然后步行,最终到达了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的一所小学。第二天一早,我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我们拿半截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语文、数学、英语,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山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
我拿到导师这个题目,进入我头脑的便是那大别山深处的朗朗书声,便是那孩子眼睛,便是求知的精神,以及在那个小小的校园当中的白墙上,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话。他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们问校长这是谁说的,校长说,我们安徽老乡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里诺易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陶行知191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1917年,一个成功的中国知识分子留学回国了,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梦想着享受成功,而是要重新定义何谓成功,他要让自己和祖国重新建立关联。
1917年,先生目之所及之中华全是面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中国那时候有两亿文盲,有七千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那时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陶行知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因为农村如果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
他这么说,然后就这么做。陶行知脱下西装,辞掉自己大学教授的优渥待遇,推展平民教育。这是什么概念各位,陶行知在当时一个月的收入是四百个现大洋,那个时候若在北京要想买整一套四合院,不过花费他三个月的薪水。而这一切,陶行知统统不要了。他移居到南京郊外的晓庄,这是一个极为落后贫困的中国普通村落,他住到牛棚当中。他和老乡们相识,他渐渐有一个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愿望,那就是为中国培养一百万农村教师。
在晓庄,陶行知带领学生们自己耕作,自己劳动,自己修建校舍,他说流自己的汗,才能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你得自己干。陶行知不是要培养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那些在人民之中的老师。他邀请自己的朋友、学者到晓庄授课,传播新的知识和观念。渐渐地,这个在晓庄极不起眼的大学堂,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众。陶行知行走在世俗乡里之间,行走在街头巷议之内,他要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那些富人家里面的佣人,那些财主家的帮工,那些街头的打杂者,那些货场的脚力,那些拉洋包车的师傅们,都识字。
他一个人在努力着,他的这个梦想的芽破土而出,我们眼见繁花就要开到树上。是的,有陶行知所在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在武汉、在重庆、在上海、在南京,他为中国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而最后先生死在路上。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那年他55岁。12月1日,先生的灵柩回到南京,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为先生扶灵。他们要送这个人,送他回他的晓庄,沿路上的人们唱着哭着:你去了,我们穷孩子的保姆,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挽联在飘,上面写着行知先生千古。而旁边是宋庆龄亲笔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万事师表”。
先生说,我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说,我就是中国一介平民。几十年的学校教育往我把西方贵族的方向渐渐拉近,而经过一番彻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中国平民的道路上奔涌回来了。
我们回头看我们当代的社会,导师这个名词多少开始变得廉价了。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渐渐地我们忘记人格。在今天,导师这个名词变得愈发功利了,我们更多地把师生之谊看成一种雇员与雇主的经济关系。我们称导师为老板,渐渐地我们忘记了先生。我们今天讨论陶行知,我们今天演说陶行知,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便是想凌空从先生那借来那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它重新照亮每一个为师者心中,那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对祖国的赤子热爱。
2014年,我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初为人师,想必经时光之洗练,我也会成为学生们的导师。只希望到那一天,多少能够延续先生的光,把它变成隽永的亮。名山苍苍江水攘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你会问,你会问在今天全是发财的师父,全是教人的导师,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生命质量,让导师这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光亮,让导师这两个字有那种灿烂的光华?你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因为就在不远处,因为就在不久前,真有这样的人。他就站在这里,他用他的一生温润过中华。他是陶行知,他是人民的导师,他的一辈子给我们讲一件事,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
我大学时代到安徽支教,从上海出发,火车转汽车然后步行,最终到达了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的一所小学。第二天一早,我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我们拿半截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语文、数学、英语,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山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
我拿到导师这个题目,进入我头脑的便是那大别山深处的朗朗书声,便是那孩子眼睛,便是求知的精神,以及在那个小小的校园当中的白墙上,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话。他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们问校长这是谁说的,校长说,我们安徽老乡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里诺易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陶行知191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1917年,一个成功的中国知识分子留学回国了,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梦想着享受成功,而是要重新定义何谓成功,他要让自己和祖国重新建立关联。
1917年,先生目之所及之中华全是面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中国那时候有两亿文盲,有七千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那时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陶行知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因为农村如果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
他这么说,然后就这么做。陶行知脱下西装,辞掉自己大学教授的优渥待遇,推展平民教育。这是什么概念各位,陶行知在当时一个月的收入是四百个现大洋,那个时候若在北京要想买整一套四合院,不过花费他三个月的薪水。而这一切,陶行知统统不要了。他移居到南京郊外的晓庄,这是一个极为落后贫困的中国普通村落,他住到牛棚当中。他和老乡们相识,他渐渐有一个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愿望,那就是为中国培养一百万农村教师。
在晓庄,陶行知带领学生们自己耕作,自己劳动,自己修建校舍,他说流自己的汗,才能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你得自己干。陶行知不是要培养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那些在人民之中的老师。他邀请自己的朋友、学者到晓庄授课,传播新的知识和观念。渐渐地,这个在晓庄极不起眼的大学堂,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众。陶行知行走在世俗乡里之间,行走在街头巷议之内,他要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那些富人家里面的佣人,那些财主家的帮工,那些街头的打杂者,那些货场的脚力,那些拉洋包车的师傅们,都识字。
他一个人在努力着,他的这个梦想的芽破土而出,我们眼见繁花就要开到树上。是的,有陶行知所在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在武汉、在重庆、在上海、在南京,他为中国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而最后先生死在路上。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那年他55岁。12月1日,先生的灵柩回到南京,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为先生扶灵。他们要送这个人,送他回他的晓庄,沿路上的人们唱着哭着:你去了,我们穷孩子的保姆,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挽联在飘,上面写着行知先生千古。而旁边是宋庆龄亲笔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万事师表”。
先生说,我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说,我就是中国一介平民。几十年的学校教育往我把西方贵族的方向渐渐拉近,而经过一番彻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中国平民的道路上奔涌回来了。
我们回头看我们当代的社会,导师这个名词多少开始变得廉价了。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渐渐地我们忘记人格。在今天,导师这个名词变得愈发功利了,我们更多地把师生之谊看成一种雇员与雇主的经济关系。我们称导师为老板,渐渐地我们忘记了先生。我们今天讨论陶行知,我们今天演说陶行知,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便是想凌空从先生那借来那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它重新照亮每一个为师者心中,那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对祖国的赤子热爱。
2014年,我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初为人师,想必经时光之洗练,我也会成为学生们的导师。只希望到那一天,多少能够延续先生的光,把它变成隽永的亮。名山苍苍江水攘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你会问,你会问在今天全是发财的师父,全是教人的导师,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生命质量,让导师这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光亮,让导师这两个字有那种灿烂的光华?你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因为就在不远处,因为就在不久前,真有这样的人。他就站在这里,他用他的一生温润过中华。他是陶行知,他是人民的导师,他的一辈子给我们讲一件事,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
第四篇:万世师表演讲稿
万世师表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孔庙,跟着人群走过那个叫学海的小池塘,跨过礼学门的牌坊,进入大成殿只见正前面站着一个合手而立的夫子,他的前面有龛台,龛台上有牌位,牌位上有一行小字,我透过人群仔细看,那上头的字是万世师表,我长大了,我明白,这四个字对中华民族无比隆重,它用来专门修饰那些,我们这个文明的人格典范和精神导师
坦率说,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现实,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导师这个词,多少恐怕也受人污染了吧,什么人都敢称导师,教人唱歌,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教人创业,所有人都称导师,我不是说这样的称呼错了,我是说有一点不甘,你会不会有的时候有一点迟疑,就是,这世上除了那些教人成功的人,还会不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人,他以他的生命质量,重新撑起导师这两个字的隆重分量;他以他自己的生命光亮,重新点亮导师这两个字的生命光华,如果有,他是谁?他是何等模样?
我大学时代到安徽支教,从上海出发,火车转汽车然后步行,最终到达了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的一所小学,第二天一早,我们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我们拿半截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语文数学英语,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山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
我拿到导师这个题目,进入我头脑的便是那大别山深处的朗朗书声,便是那孩子眼睛,便是求知的精神,以及在那个小小的校园当中的白墙上,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话,他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们问校长这是谁说的,校长说,我们安徽老乡-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里诺易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陶行知191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1917年,一个成功的中国知识分子留学回国了,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梦想着享受成功,而是要重新定义何谓成功,他要让自己和祖国重新建立关联。
1917年,先生目之所及之中华全是面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中国那时候有两亿文盲,有七千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那时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陶行知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因为农村如果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
他这么说,然后就这么做,陶行知脱下西装,辞掉自己大学教授的优渥待遇,推展平民教育,这是什么概念各位,陶行知在当时一个月的收入是四百个现大洋,那个时候若在北京要想买整一套四合院,不过花费他三个月的薪水,而这一切,陶行知统统不要了。他移居到南京郊外的晓庄,这是一个极为落后贫困的中国普通村落,他住到牛棚当中,他和老乡们相识,他渐渐有一个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愿望,那就是为中国培养一百万农村教师
在晓庄,陶行知带领学生们自己耕作,自己劳动,自己修建校舍,他说流自己的汗,才能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你得自己干。陶行知不是要培养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那些在人民之中的老师,他邀请自己的朋友学者到晓庄授课,传播新的知识和观念,渐渐地,这个在晓庄极不起眼的大学堂,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众陶行知行走在世俗乡里之间,行走在街头巷议之内,他要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那些富人家里面的佣人,那些财主家的帮工,那些街头的打杂者,那些货场的脚力,那些拉洋包车的师傅们,都识字。
他一个人在努力着,他的这个梦想的芽破土而出,我们眼见繁花就要开到树上,是的,有陶行知所在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在武汉在重庆在上海在南京,他为中国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而最后先生死在路上。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那年他55岁。12月1日,先生的灵柩回到南京,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为先生扶灵,他们要送这个人,送他回他的晓庄,沿路上的人们唱着哭着:你去了,我们穷孩子的保姆,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挽联在飘,上面写着行知先生千古,而旁边是宋庆龄亲笔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万事师表。
先生说,我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说,我就是中国一介平民几十年的学校教育往我把西方贵族的方向渐渐拉近,而经过一番彻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中国平民的道路上奔涌回来了。
我们回头看我们当代的社会,导师这个名词多少开始变得廉价了。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渐渐地,我们忘记人格,在今天,导师这个名词变得愈发功利了,我们更多地把师生之谊看成一种雇员与雇主的经济关系,我们称导师为老板,渐渐地,我们忘记了先生,我们今天讨论陶行知,我们今天演说陶行知,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便是想凌空从先生那借来那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它重新照亮每一个为师者心中,那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对祖国的赤子热爱。
2014年,我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初为人师,想必经时光之洗练,我也会成为学生们的导师,只希望到那一天,多少能够延续先生的光,把它变成隽永的亮,名山苍苍江水攘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你会问,你会问在今天全是发财的师父,全是教人营生的导师,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生命质量,让导师这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光亮,让导师这两个字有那种灿烂的光华?你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因为就在不远处,因为就在不久前,真有这样的人他就站在这里,他用他的一生温润过中华,他是陶行知,他是人民的导师,他的一辈子给我们讲一件事,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
第五篇: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
——学习《教师要学陶行知》一书有感
一、新课改时期教师为什么要学习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虽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他崇高的师德和瞻前的教育改革理论与思想仍不失为我们当今教师学习的楷模,他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时期树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万世师表”,他永远值得人民教师敬仰和学习。江泽民同志在第十八个教师节前夕,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专门号召广大教师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精神。他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他崇高的师德,还体现在他那“爱满天下”的师爱情操上,他说:“为孩子苦,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表现了他抬头乐干、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与学生始终保持相学相知、师生共创、为人师表的情态,也体现了他高尚的师德。总之,他一生的教育实践和崇高师德充分体现了爱国、革命、求真、创造、乐干、献身等的新教育精神,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研究。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和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陶先生的评价和学陶指示:
毛泽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周恩来:“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万世师表”
董必武:“当今一圣人”
郭沫若:“二千年前孔夫子,二千年后陶行知”
徐特立:“行知教育学说,几乎与我们的教育事业全部一致。” 江泽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
李岚清:“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为办好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作贡献。”
“陶行知先生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是广大人民教师和知识分子的楷模。”陶行知的崇高思想及其实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学习陶行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陶行知先生的三大理论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他的理论体系的主
体骨架。什么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
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
说:“生活即教育”。
他还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健
康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
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
革命的教育。经此类推,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
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
目的的教育。
由上可知,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生活含有
教育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二是生活教育是人
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
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四是生活是多
种多样的,有好生活,也有坏生活,有前进的生活,也有落后的生活,只有过好
生活、前进的生活,才能受好教育、前进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自然延伸,是生活教育的场地论、空
间论、领域论。他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又一种说明。何谓“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指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
之场所。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旧式学校是封闭式的学校。这种学校“门前挂着闲人莫入的虎头牌以自绝
于社会”,关起门来办事,“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不仅把教育的范围局限
在传统学校的鸟笼内,成了为少数人所有的“小众教育”,而且造成学校教育与
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现象,使学校教育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着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
化的需要。
针对这种弊端,陶行知先生大力提倡“社会即学校”,主张以人民大众的生
活场所为教育的场所,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他主张以宇宙为教室,奉万物为宗师,“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
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生活便是课程,教育以人民大众的各种生活实
践为中心来开展活动。
3、教学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他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生活与教育关系的进一步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已之
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
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
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
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
象。
既然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那么,什么是“做”?陶行知说:
“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
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
劳心。我们做一件事便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
人的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做得最好。
我们还要想到这事和别事的关系,想到这事和别事的相互影响。我们要从具体想
到原理,从我相想到共相,从片断想到系统。
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并非只重视实践的技能而忽视理论知识,只强调
个人的狭隘经验而轻视间接的经验和系统的知识。它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社会生活
实际的“做”为中心,行动(劳力)和思想(劳心)结合才能取得“真知”。这
种主张有助于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手脑并用,消除劳心与劳力的对立,促进人的智力、体力和谐发展。
三、教师应怎样学习陶行知
1、认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教
育的精髓又体现在坚持三个第一,即人民第一、实践第一、创造第一。这是与我们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义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生活教育”理
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创造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2、把握学陶的重点
学陶的重点主要学习陶先生崇高的师德和他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而学他的教育理论又应主要突出学他的生活教育、学生主体教育、创造教育、科学教育、民主教育等教育思想和理论。
3、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是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育现状提出来,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理论,是活的、瞻前的教育理论。原中国陶研会会长刘季平
在《我国需要众多的现代陶行知》一文中指出:“陶行知是为教育改革坚决献身的革命教育家;是抓住了要害的教育改革家;是认清全局的教育改革家;是行以
求知知更行的实干家。”可见,学陶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4、学习陶行知一要与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结合;二要与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结合;三
要与学习古今中外其他教育家理论结合;四要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结合等。
盛宏立
2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