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梦十五讲》读后感
[《红楼梦十五讲》读后感]
这本书并不像刘心武说红楼那么好读典范说之于红楼梦研究 童元方
第十四讲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周汝昌
第十五讲 永远的红楼梦 刘再复
这十五个专题基本覆盖了红学的几大流派,有主流观点亦有一家之言,读后感《《红楼梦十五讲》读后感》。比如说第十二讲对各版本的介绍,清晰明了,是考据派的基础。第九讲对贾宝玉的分析鞭辟入里又不落窠臼。从这本书开始研究红楼,才不至于让初学红楼的人从一开始被某些个别大家牵着鼻子走。
当然个人认为这十五篇也有点良莠不齐。其中第六讲的论述主要以后四十回为依据,实在很难服众。虽然儒道释这个切入点很好,但是不能把前八十跟后四十分开讨论,是致命的缺点。周汝昌的第十四讲有点像他写红楼小讲一样,尚未展开便已结尾。跟其余十四篇相比,实在有敷衍之嫌。最后,第一讲和第三讲虽然好,但是内容上有重复之处,大家看的时候自行跳过便是。
第二篇: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读后感《美学十五讲读后感》。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第三篇:《心理学十五讲》读后感
了这十五讲之后,豁然开朗。
想起了几天前,一个朋友微博上的一句话,“只要自己知道真正要到的地方在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而路上的一切阻碍,只是风景而已。”也许,我也该学着用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前进途中的各种荆棘,欣赏别人给我描绘的风景。
挫折可以使我泪流满面,可以让我一败涂地,也可以让我捶胸顿足,但是明天太阳还会升起,生活还要继续。我没有理由抱怨,我不能心灰意懒,我更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要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成才,挫折是必不可少的一课。渡过这条河,趟过这道坎,翻过这座山,成功就在前面!不管路上的风景如何,我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因为我如果一辈子不去做,一辈子没有收获。人在入世之后,面临着很多的事情,压力无处不在,有的来源于自己,有的来源于生活。这些也就成就了所谓的挫折。其实,一直强调的所谓的折,不过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别扭。心态上坦然面对这一点,我是相当认同的。对自己诚实,对社会诚实,知道自己能力的底线,知道自己值得什么,又该放弃什么。
职场血雨腥风,时时有人落败。而坚强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输了,要坚强;摔倒了,要坚强;被侮辱了,要坚强;信念崩溃了,还要坚强。心理学角度上讲,“要坚强”这三个字,本身就不是积极正面的鼓励。反倒是让人倍感沉重的三个字。往往听了这三个字,总是莫名的到了一种暗示:不坚强就是输不起。其实输了怎样,被侮辱了又怎样,哭一哭,笑一笑,大不了重新来过。学学阿q,精神胜利法也没什么不好。所以面对挫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把它当成是挫折,换位成机遇,换位成考验,换位成什么都好。如果挫折,最后成了挫败,结果实在是不乐观,那就换位成一个笑话,不妨自己当一回傻瓜,自娱自乐一下。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后感
【篇一】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一百几十年了,在过去是指引性的,但在今天是过时和落伍的。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没见过飞机高铁,没上过互联网,也没用过微信、淘宝,时代不同了,用百年前的理论解答今天的问题,无异于“刻舟求剑”。
但是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很超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乎生命、生活、价值观,关乎我是谁、我追求什么的深入灵魂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不断地分析和实践,不断从事实出发,不断地观察社会,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断更新对社会阶级划分和社会发展的认识,理清哪些是社会基础,哪些在发生着变化。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
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守的原则。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普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篇二】
近日读陈先达的《马克思主义十五讲》,感到有一种春风飘然而至的快乐,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
《马克思主义十五讲》的开篇第一讲就讲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者从四个方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评性继承,并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家,马克思思想的生命远远超过他的个体生命。从而明确了在马克思逝世130多年后,马克思的思想魅力并没有因时间久远而消失,相反,马克思主义仿佛屹立于地球最高处的灯塔,光芒四射,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
在《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中,作者还着眼如何做到真懂真信的问题,对帮助青年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衡量是否真懂马克思主义,不是看是否熟悉某个文本或文本中的某句话,而是看是否熟知贯穿全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基本原理与精髓。如果只知皮毛,那么稍有不慎,就容易落入思想的陷阱。
如何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如何让绝大多数教员,尤其是思想理论课教员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能够做到理论自信?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中提到了“姓马(专业)容易信马(信仰)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不少,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很多。我们在批评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作者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从来不犯错误的政党,也没有完美的社会。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但是我们更应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正在努力解决好所有这些问题,中国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向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郑重嘱托,并作出“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哲学社会工作者肩负着研究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都需要我们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十五讲》第三讲中提到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在《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中,作者还论述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哲学如何更好地关注现实等多个重要的问题。作者从说理的角度娓娓道来,不仅告诉了我们文章应该如何去写,更和读者一道探讨了问题应该如何去看。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这就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党性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为这一信仰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由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陈先达教授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十五讲》,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刻回答了理论领域和实践工作中最为关注的十五个马克思主义重大问题。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既说理透彻又行文流畅,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芒,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真懂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一、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真懂马克思主义
“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姓马”是专业,反映技能专长,不涉及主观感受。“信马”是信仰,是高于专长之上的一种精神追求。只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内心认同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个半多世纪之前,马克思恩格期批判吸收了康德、黑格尔、费乐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百多年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具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一代替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160多年来马克国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主中国化理论成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反马克思主义者一次又一次地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被消来、被驳倒,可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学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失败,是一种僵化体制的失败。它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既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共同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
二、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真学马克思主义
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定,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
理论武装上不去,信仰信念就容易动摇滑坡。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就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真学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任何科学理论特别是创新理论,其原创性内容,包括立场、观点、方法,实质、精髓、体系,以及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都集中凝结在创立者的原著中,原著是学习科学理论的第一手资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点和前提。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在一封给德国《社会主义月刊》的青年编辑布洛赫的信中谈到学习唯物史观时说:“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在给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福尔马尔的另一封信中,他也强调要读原著,因为“研读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歧途”。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才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才能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从本源和基础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通过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下真功夫研读经典著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
真学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客观性和系统性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曾经说过,“《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恩格斯还指出:“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要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没有的东西塞进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文本写作的客观实际出发,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去理解文本表达的基本观点,而不能做主观随意的解释,更不能用当前时代背景去套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观点,否则就会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同时还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革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纳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本质是相通的。既不能只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讲马列主义;
也不能只讲马列主义,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大道理经常讲,还要坚持把“老祖宗的话”讲对,把“新话”讲好。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动的奥妙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真学马克思主义,就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推动学习贯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科学方法论,努力学到心里,触动灵魂,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三、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真用马克思主义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真懂真学最终还是要落到真用上来。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我们要运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总结过去,客观分析现实,科学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动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着力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举措。
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导实践,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要深入思考实际。“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真用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形势、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完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有统揽全局的普遍意义,也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具体意义。要结合工作实际,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思考工作,分析问题。2013年3月、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调研指导,8月又在京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先后发表4篇重要讲话,对关系我省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给予精心指导,希望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特别提出河南要打好“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些要求把准了河南发展脉搏,切中我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关键问题,为我们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真用马克思主义,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上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做出了许多科学回答,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提出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钥匙。我们要树立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直面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直面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用讲话精神为科学武器分析问题,找到攻坚克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展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第五篇:《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
维特根斯坦——现代西方哲学的集成者
——读《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所感
怀着高度的敬仰之情,我拜读了张汝伦教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通读全篇,对西方哲学的历史、派系、演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各大哲学家的思想却是似懂非懂。他们的思想各有特点,不全相同,又不是完全的对立;既是晚辈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对前辈勇敢的批判,其中,我对于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观点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也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因此,对于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上的地位也是众说纷纭。
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着英美的经验论传统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传统的对立,前者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蜜尔、皮尔土、詹姆斯等人为代表,后者以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谢林、费希特、黑格尔等人为代表。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在经验论与唯理论这两种哲学思潮的对立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英美的科学主义思潮与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对立,前者以英美的分析哲学为代表,后者以欧洲大陆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流派为代表。诚然,这种划分只是粗略的、相对的。
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对立情绪比较强烈,不同传统的哲学家往往彼此轻视、互不来往,从卡尔纳普和海德格尔的相互评论中可以看出这种对立情绪。到20世纪下半叶,这种对立情绪逐渐有所缓和,开始相互交往,甚至吸取对方的部分观点。有一些哲学家,如罗蒂、阿佩尔、福莱斯达尔等人,十分强调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共同之处,力求把它们融为一体。在这种形势下,维特根斯坦被一些西方哲学家看做这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认为他的哲学思想中既含有科学主义的观点,又含有人本主义的观点。他们把维特根斯担的观点与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力图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以论证他们关于维特根斯坦是这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的论点。
由于维特根斯担在分析哲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他的前期著作对逻辑实证主义发生了深刻影响,他的后期著作对日常语言学派发生了深刻影响,因此过去国内外许多哲学家都把他看做分析哲学的创建者之一,或者看做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诚然,维特根斯担在分析哲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这种看法忽视了他的思想中也有许多观点不属于科学主义而属于人本主义这个客观事实。目前国内外许多哲学家把他看做西方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之一,这种看法纠正了他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粗略说来,他在语言哲学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在《逻辑哲学论》中表述的观点,基本上属于以弗雷德、罗素等人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传统。他在《哲学研究》等后期著作中表述的观点虽然背弃了罗素等人主张的传统观点,而与日常学派的观点相一致,但仍然属于科学主义传统。与此相对立,他在文化哲学方面的观点则基本上属于人本主义传统。例如,他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斯宾格勒的观点相一致,他对宗教的看法显然受到克尔凯郭托尔斯泰等人的影响,他对义务论的看法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如此等等。在心理学哲学和数学哲学这两个方面,他的某些观点倾向于科学主义,另一些观点又倾向于人本主义。例如,在心理学哲学中,他关于感觉的某些观点与詹姆斯的观点相接近;他对理解和解释的看法又与某些释义学家的看法相似。在数学哲学中,在数学的问题上,他对于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三个流派,既没有有全盘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而是在某些观点上赞同其中某个流派的观点,在另一些观点上又赞同另一个流派的观点。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考察中,可以看出他的某些观点属于或是倾向于人本主义传统。
从他的个人经历看来,维特根斯担一生六十余年中,有四十年左右生活在欧洲大陆,有二十年左右生活在英国。具体说来,从1889年诞生之日起到1929年共有四十年左右生活在奥地利和德国,期间有5年在英国求学。从1929年至1951年去世,绝大部分生活在英国,共约二十年左右,期间他到奥地利、挪威、爱尔兰和美国等地住过短暂时期。这就是说,在他一生中,几乎各有一半时间生活于欧洲大陆文化传统和英美文化传统之中,这种经历为他接受这两个文化传统的影响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就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渊源而言,据他的友人冯赖特介绍,在古典哲学家中间,维特根斯坦对柏拉图甚为看重,他对其友人鲁里说过:“柏拉图的《泰阿泰德》这篇对话中所讨论的问题相同于我目前所论述的问题。”
在现代科学主义传统的哲学家中间,他在青年时期接受弗雷格和罗素的深刻影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弗雷格和罗素是两位对现代逻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在弗雷格的概念实在论的影响下抛弃他早年所持的某些唯心论的观点。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前方中明确声明:“我只想提到,对我的思想的激励大多得之于弗雷格的伟著和我的朋友罗素先生的著作。”
除弗雷格和罗素之外,维特根斯坦也在较小程度上接受他的导师和朋友摩尔的影响,比如对日常语言和常识的强调,对概念分析方法的应用等等。此外,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石里克、魏斯曼、卡尔纳普等人交往密切,与日常语言党派的代表人物威斯顿、赖尔等人相识,尽管这些人大多比维特根斯坦年轻,有的还是他的晚辈,主要是他们接受他的影响,但维特根斯坦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也可能受到他们的某些观点的启发和影响。总之,在维也纳和剑桥的数十年间,特根斯坦一直生活在科学主义哲学传统的氛围中,自然而然会接受这个传统的影响。
在属于或者倾向于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中,对维特根斯坦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叔本华了。叔本华在19世纪中叶已成为德国哲学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初,也就是在他青少年时期,认真阅读了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深受启发。他曾对其友人赖特表示,他最初的哲学思想正是来源于叔本华的这本著作。维特根斯坦之所以接受叔本华的影响,除了在某些哲学问题上持相同的观点外,也与他们二人在出身、经历、性格、生活方式、成长道路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关。两人都出身于富商家庭,继承了一大毛遗产;两人都个性孤僻,喜欢到异乡旅游,过离群索居的生活上 两人都有怀有强烈的悲观情绪,多次想到自杀。他们都崇拜柏拉图,叔本华把柏拉图的“理念”概念引入他的哲学体系之中;维特根斯坦拉家常柏拉图的对话方式文体,并把这种文体引入他的写作方式之中。他们两人都赞赏歌德对颜色理论的研究。叔本华与歌德交往甚多,写了《论视觉和颜色》一书;维特根斯坦写了大量的关于颜色的评论。他们两人在青年时期都在学术上很有成就了,叔本华在30岁时就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
表象的世界》一书;维特根斯坦也在30岁时就写出他的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一书;他们两人在学术上都过分自负,不易接受不同的意见。叔本华在写出上述这部代表作后声称:“我活着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也就是说,我活在世上,所企求和所奉献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已完成了,其余的只是些将要的东西,我的生命和命运也是如此。”他不接受贝内特对此书的善意批评,并以粗暴的方式进行驳斥。与此相似,维特根斯坦在完成《逻辑哲学论》后也非常自负,自以为此书已解决了传统的哲学问题,不愿意继续从事哲学研究。总之,他们二人在上述这些方面的各种相似促使维特根斯坦易于接受叔本华的影响。
此外,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正如维特根斯坦在出身、经历、性格、生活方式、成长过程等方面与叔本华有许多相似之处那样,维特根斯坦在这些方面也与尼采、克尔凯郭尔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维特斯坦的友人赖特认为,维特根斯坦从哲学、宗教、诗歌的边缘领域的作家那里受到的影响,较之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那里受到的影响更为深些,这其中有圣〃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从上面的论述和比较中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既有40年左右的时间生活于欧洲大陆的文化氛围之中,又有20年左右的时间生活于英国的文化氛围之中,既有弗雷格、罗素等人的科学主义传统的影响,又接受叔本华、克尔凯郭尔、托尔斯泰等人的人本主义传统的影响,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既含有科学主义的成分,又含有人本主义的成分,因此,把他称为现代西方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