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哲学》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21:3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张的哲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张的哲学》读后感》。

第一篇:《老张的哲学》读后感

《老张的哲学》读后感

“乡下人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对于皇帝,总统,或皇后当权,是不大注意的。城里的人们却大不同了:他们走在街上,坐在茶肆,睡在家里,自觉的得着什么权柄似的。由学堂出身的人们,坐在公园的竹椅上,拿着报纸,四六句儿的念,更是毫无疑惑的自认为国家的主人翁。责任义务且先不用说,反正国家的主人翁是有发财升官的机会,是有财上加财,官上加官的机会的。谁敢说我想的不对,谁敢说我没得权柄?呕!米更贵了,兵更多了,税更重了,管他作甚。那是乡下人的事,那是乡下人的事!……”

按人多少,所占比重,先挑多的说。考虑到这一点,老舍先生先从乡下人开笔。从挂什么“旗”开始,到究竟什么人说了算,寥寥数语,把乡下人不关心政治的心态、精神,说明白了。城里人毕竟是少数,自然是同乡下人比较。城里人究竟是怎样的心态与精神呢?不管在哪儿,在街上走也好,坐在茶馆里也好,睡在床上也好,都觉得权柄在自己手里。老舍先生说的城里,指的是京城,指的是“天子”脚下。有文化的城里人呢,拿着报纸,四六句的念,“毫不疑惑”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到底究竟是不是主人翁呢?下边有明确的注释:“反正国家主人翁是有发财升官的机会,是有财上加财,官上加官的机会的”。至于“米更贵了,兵更多了,税更重了,那是乡下人的事,那是乡下人的事!”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先生的早期作品,创作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小说中描写的故事,也就发生在那个时候。上边引述的一个自然段,文字虽然不多,却把当时中国的黑暗,黑暗下的中国人的心态以及社会情形,基本轮廓,用白描的手法,很真实的勾勒出来了。虽然笔墨不多,但几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用的,都饱含着作者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理解。同时,揭露了乱世的具体表现,粮食的价格更贵,军阀更猖獗,苛捐杂税更重,但“那是乡下人的事,那是乡下人的事!”

简单、粗略地分析了上边的这段文字,我对所谓的纯文学加重了一层感情,是愈发觉得还是纯文学作品好。究竟好在哪里呢?似乎该有这样几点:

第一,写的是正经事情。家事国事天下事,全都涉及到了。从什么“旗”,到什么人当政;从乡下人的表现到城里人的表现,从吃饭,到军阀,再到税重不堪负,足以证明。读者读了这段文字,应该是有感想的,甚或要产生联想,浮想联翩,也说不定。这就是纯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第二,给人的启迪或教益。行分五行八作,人分三六九等,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混哪碗饭吃的,也不论在社会上处于怎样的位置,更不讲文化水平的高低,只要是读了正经的文学作品,总要或多或少得到一点或一些启示甚或教益。就上边的那段文字,读者也许没任何表情,那肯定是心理麻木的;也或许苦笑,那说不定就是农民;还或许是生出某种得意,挂在嘴角,那一定是得了什么便宜。

第三,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民生诸多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老百姓的日子愈来愈好了。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决不能忘了还有“老张”的存在,可以说,城里有“老张”,乡下也有“老张”,政界有“老张”,学界也不乏“老张”,演艺界的“老张”的身影更多,晃动得也更加频繁。因此,老舍先生的《老张的哲学》很值得人们一读,加上读后的一想。至于以为纯文学作品没有出路的,更有必要重新认识,到底怎样的作品,才是纯文学。真的明白了,总不至于再随声附和了。

第二篇:读《老张的哲学》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辉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涛翻滚,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

——题记

这是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一部小说,因为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是在读高三的时候,当时正面临着考学的压力,是它给我带来了动力,并让我对文学有了另一种释意-----朴实无华便是真,善,美。多年过去,再次拿起这本厚厚的书,再次让我闻到了那黄土高坡的气息。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

据说这部小说在正统文学史上没什么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向在文艺界居于主流地位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开始受到严峻挑战。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方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路遥生于此,长于此。是这块贫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遥的求索奋斗、不畏艰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挥不去的生活经历使得路遥那么地热爱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岁之前要完成一部巨著:为了纪念那片贫瘠的土地,为了纪念那个辉煌的年代,更为了纪念那里朴实无华生生奋斗的人民。

路遥该是文坛中少有的英雄,他不仅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更当成了一种无比神圣的使命。路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道:“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不会让世俗的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其间没有作出任何世俗的考虑,那就是谎言。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目所在。”最终路遥赌赢了这场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愿望,只是代价异乎寻常地惨重,他输掉地是生命!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第三篇:读《老张的哲学》有感

读《老张的哲学》有感

若天下才气共有十分,则舍予一人独得五分,剩余天下人共得五分

——题记

老舍先生的书,往往是深沉地悲哀着的。

尽管前文可能一再热情活泼,而后文却无不是以残酷的事实,揭开其中各个人物的悲惨结局,我读老舍先生的书,叹气是比欢笑多。而至于最喜欢的部分,则是读完后的回味,那回甘是极为美味的,常常让我沉醉在其中,回味几天,甚至几月也不能完全忘却。不过要读懂老舍先生的文,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否则,便如同云里雾里般,只看得清皮毛,无非是跟着笑笑罢了。

说了一筐子废话,下面我该谈谈这本书了。

《老张的哲学》是讲主人公张明德“钱本位”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他爱钱,爱利,爱名,爱占小便宜。几乎没有任何优点,至于洗澡,生平也只有三次,如今这花费,还老老实实地在老张的账本上记着。老张没有亲人,钱,便是他的亲人;有钱的人,也是他的亲人。对于上级,他奉承献媚,对于穷人,他便笑着剥削,直直地从他们身上剥下一层血淋淋的皮来。。他是很聪明,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过,最后他认为自己得到的很多,其实失去的更多。

老张的哲学很简单,一切为了金钱。他虽为人师,却只是用开学堂来赚取学费,他虽是军人,却只想用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他是坏人,彻头彻尾的坏人。不过在那个年代,又有谁是真正的好人?我们又能怪他什么呢?只不过是在这乱世卑微而拘谨的活着罢了,我们也都是一样的。

故事里不乏有可爱的人物,如李应的姑父姑母,颇有两个老顽童的样子。一次,姑母把醋当成了酱油用了一大半瓶子,老人们也不管饭了,坐在一块笑得出了眼泪,直把姑父的大酒糟鼻淹了一整块。。

真是绝了,真有您的,老舍先生!

其中悲剧人物也不乏多数,而李静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与王德相恋,却不得不为了救姑父嫁给老张!虽然被孙守备救了出来,但是与王德的缘分也尽了。王德娶了妻,生了子,而她,则在一个春天里,随她叔父的亡灵,默默地去了!这样!一个善良女子去了!

心中哀伤起来,不再写了。

第四篇:老舍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的中心情节

老舍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的中心情节 站点:江苏新沂市教师进修学校 姓名:李连军学号:z08102602048 专业:汉语言文学

【摘 要】:最近看了老舍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的中心情节,颇有感触,每个人都喜欢幽默、滑稽的语言。幽默是人类生活中到处可见的一种普遍现象。小说写的是以老张为主角的北京腐败官场的百态,以及低层市民的悲哀。有一幕,老张在如儿戏般的地方政治上吃了亏,但一想到还有机会分别从朋党和政敌身上骗钱,精神马上又挺起来了:“老张显出十分英雄的气概,用腿顶屁股,用屁股顶脊骨,用脊骨顶脖子,用脖子顶着头,节节直竖的把自己挺起来。听说在《进化论》上讲,人们由四足兽变为两足动物,就是这么挺起来的”。如此深刻的嘲讽,每次重读都让我精神不觉地跟着挺了起来。觉得很幽默。老舍对金钱和道德的关系无疑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

最近看了老舍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的中心情节,颇有感触,每个人都喜欢幽默、滑稽的语言。幽默是人类生活中到处可见的一种普遍现象。小说写的是以老张为主角的北京腐败官场的百态,以及低层市民的悲哀。有一幕,老张在如儿戏般的地方政治上吃了亏,但一想到还有机会分别从朋党和政敌身上骗钱,精神马上又挺起来了:“老张显出十分英雄的气概,用腿顶屁股,用屁股顶脊骨,用脊骨顶脖子,用脖子顶着头,节节直竖的把自己挺起来。听说在《进化论》上讲,人们由四足兽变为两足动物,就是这么挺起来的”。如此深刻的嘲讽,每次重读都让我精神不觉地跟着挺了起来。觉得很幽默。老舍对金钱和道德的关系无疑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老舍对金钱欲望与人性恶的影响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并着力讽刺拜金主义人生观,对老张动机上的恶和行为上的恶(敛财:教育牟利、违法经商、放高利贷、买卖妇女、政治谋利;守财:自虐、贪婪)极尽批判。单从损人利己的角度讲,老张和蓝小山确为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市侩无赖,恶人恶德。然而,从生活层面讲,老舍又以一种嘲讽的语调温婉指出,守财奴的一些自虐之举仅仅是一种自觉的个人选择,并未侵犯别人利益,不能构成人性大恶。由此,老舍突破传统道德善恶铁板一块的局面,对小人物的恶区分为不同层次,增加了批判的丰富性。此外,老舍对恶的运作尤其是金钱和权力的同谋缺乏严密、连贯、深入的逻辑思考,使得对恶的批判更多成为一种情感判断。老舍对舍利取义、重义轻利等价值观的肯定,是将其作为恶的对立面设置的,在善恶的冲突交锋中凸显出善者的悲剧命运。老舍在国民性批判的现代纬度中,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他没有一概否定富人的善,也没有遮蔽穷人的恶。突破传统的以德报怨、善有善报的窠臼,体现出在道德理主义之下的深刻思索和理性判断,让善人增加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对五四时期的诸多流行现象,老舍更从人本存在的角度提供了观照视角,可以说老舍站在五四之外,却无意中切中了五四的脉。由此观之,老舍对舍利取义、重义轻利等价值观有着本能的认同,又能看出道德理想和现实生存之间的距离。在没有善恶冲突的善者自为的圈子里,生存的价值并不低于道德理想的价值。然而一旦与恶抗争,善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从善恶冲突的结局和手段看老舍的义利观。老舍初期小说中的结局多为恶者自行其道,善者或者以死获得宁静,或者回到旧日轨道,生活的希望无影。一方面说明老舍对社会的不公现状有着强烈的批判;另一方面,他无意识中落入了一种固执的认同感:道德的善恶并不能改变社会格局。从善恶解决的手段来看,善恶冲突的解决是以金钱为手段来实现的,道德善并没有起到挟制恶的作用。可见,老舍一方面认同义,呼唤义,批判妇女被奴役的地位,倡导女性的自由独立,体现为“人本位哲学”;另一方面,老舍又用金钱削弱了道德的力量,以恶对恶,体现出道德的虚无感和命运的悲感。义利之辩由此走向复杂和层次丰富。老张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征非常复杂,由于老张如何在各派中周旋,如何结党营私,如何设计排斥异己,进行着曲折之至的描写。

以谨慎客观的态度认识老张,从他的形象和心理特征:其情节结构方式诚如商务广告所言——“叙述一班北平闲民的可笑的生活,以一个叫老张的故事为主,复以一对青年的恋爱问题穿插之。”——其中心情节是乡镇土绅老张在“自治运动”中角逐“政界”的故事,情节辅线则是由此而派生的王德与李静、李应与龙凤两对青年的恋爱悲剧。朱光潜的赞词——“老舍先生布置各节,似乎很苦心。”——也有一定的道理。

“中心”情节的进展与辅线的穿插之间有着内在的节奏关系。从以上分析也可看出,老舍在创作之初不能说没有过“完整的设计”,至于主线及辅线的“布置”是否妥当,穿插是否恰到好处,描写是否适度,那是另外一回事:艺术功力的问题。《老张的哲学》中的老张是罪恶的渊薮,故事中几乎一切悲惨结果,都和他为了填充一己的欲壑有关。有些人认为老张是腐朽封建阶级的余孽,并不准确。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较之先前要复杂得多,在地主阶级势力继续顽固存在、积蓄久远的封建意识照旧阴魂不散的情形下,新生资产者在社会夹缝中的踊动与发迹也处处可见,老张便是应运而生的产儿。他有点儿“国学”根底,给人以“正统的十八世纪的中国文化”的幻相,骨子里却早已熏染上了资产阶级的思维理念——“老张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他经商、当兵、办学堂全都是为了钱。像所有资产者在最初进行原始积累那样,他凭着压倒一切的金钱拜物观,从事肮脏卑鄙、泯灭人性的财富聚敛活动。只用传统的封建文化毒害来解释老张,显然讲不通。他的行为,寸步不离既定“哲学”:“要不是为折债,谁肯花几百元钱买个姑娘?‘以人易钱’不过是经济上的通融”。一个宁可饿着自个儿的肚子也舍不得吃顿饱饭的悭吝人,只有在放债索不回时,才会出此“下策”。作者写足了老张的可恶,同时又说:“他却是一位循着经济原则走的,他的头脑确是科学的。他的勇敢是稳稳当当的有经济上的落脚点„„”老张的这种“经济原则”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原则已经分道扬镳。虽然读者还寻不到老张作为一个资产者典型而活动的内容,他的意识可是距离资本家们不算太远。“果然他有十个银行,八个交易所,五个煤矿,你再看看他!可怜,老张没有那么好的基础!‘资本厚则恶气豪’是不是一句恰对的评语,我不敢说,我只可怜老张的失败是经济的窘迫!”老张是集“假道学先生”、市井无赖和新生资产者于一身的社会怪胎。虽然20世纪初期,这类人物在中国社会的阶级分野中还未占有决定性的份量,我们仍然相信,这种描写是来自于年轻作家亲历的现实。作者之所以对中国社会这类人物的孳生有如此真切的洞察,跟他特别的民族身份相关。他来自于旧式的京旗贫民营垒,是个由传统道德文化环境中走过来的旗人子弟,当然地,会对世道大变异中“钱本位”法则的淫威和“钱本位”人物的暴发,有着本能的敏感、厌恶与蔑视。这是不言而喻的。

蓝小山呢,却没有老张那么多的老派“迷彩”,此人欺哄青年、伪造新闻、坑蒙钱财、玩弄女性……浑身散发着买办资产阶级的恶少气味。他的出场是颇具内涵的。“老张与蓝小山的哲学不同,所以他们对女子的态度也不同。老张买女子和买估衣一样,又要货好又要便宜;穿着不合适可以再卖出去。小山是除了自己祖母以外,是女人就可以下手,如其有机可乘!”“玩耍腻了一个,再去谄媚别个”,“于是你得新弃旧,新的向你笑,旧的向你哭,反正他们的哭笑是自作自受!”作者一针见血:“小山所有的是二十世纪的西洋文明”。

欧阳天风,一个风度翩翩的流氓恶少,有着比蓝小山更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卑劣灵魂。他淫荡成性,始乱终弃,贩卖人口,落井下石。他居心叵测地怂恿同学们罢课胡闹,殴打校长和教师,自己却轻溜溜地逃脱干系。他的作人法则:“钱就是名,名就是钱!卖国贼的名声不好哇,心里舒服呢,有钱!中国不要他,他上外国去,中国女子不嫁他,他娶红毛老婆!名,钱,作官,便是伟人„三位一体‟的宗教!”有恩于他的张教授,是他实施罪恶计划的障碍,他竟丧心病狂地要借封建军阀的屠刀来暗杀自己的恩人。

了解老舍作品特点的人会注意到,他是个留意于方方面面写作机巧的文学家。例如,在他的创作中,常常赋予笔下较重要的人物某个有一定含意的姓氏。蓝小山的姓氏就是这样,“蓝”姓在中国北方居民尤其是“老北京儿”中间是极罕见的,冠此姓氏者一般均为南人。作品没有点明蓝小山的来历,却给了他这么个“蓝”姓,加之书里描绘他“留着日本式的小胡子”和“长长的头发,直披到项部”,读者便猜得出他的经历乃至政治背景,可能是个民国初期由南方北上的“新派”人物,日本留学生。至于欧阳天风的复姓“欧阳”,同样为南方人所专有,小说中甚至已经点出了他先前是个上海人。

由这些或许不难看出,20世纪20年代初登文坛的老舍,偏爱着旧日京师古典色彩伦理精神,对于南来的西洋式殖民文化嘴脸及其道德行径格外地不屑。再将蓝小山、欧阳天风等辈与老张这个北方土壤中刚刚露头的新生资产者放到一起,老舍那时所极度反感的“时髦”资产者为所欲为、享乐无度的道德行径,便可一目了然。

在起初写作三部长篇的时候,老舍对旧日北京城中“自己人”的道德表现,也不乏揭示,但是,这种揭示却另有分寸。《老张的哲学》里面的赵姑母,这个老北京儿市民阶层的小人物,其道德形象被刻画得很成功。老张要纳赵姑母的亲侄女李静作小妾。李静父母双亡,赵姑母曾给侄女以全部的母爱。可是,这位“真对于李氏祖宗负责任”的“好妇人”,却毫不犹豫地破坏了侄女自主的恋爱,满怀“好心”地将李静送去作老张小妾。她的一定之规是:“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怎样管束我们来着?父母许咱们自己定亲吗?”“我爱我侄女和亲生的女儿一样,我就不能看着她信意把自己毁了!”后来老张纳妾的事被阻止,原本像慈母似的赵姑母竟跟亲侄女一刀两断,“她不能理李静,李静是个没廉耻的女孩子,临嫁逃走的!”孤立无助的李静最终走向了绝路。赵姑母的选择,是出于封建时代千古不变的伦理观念。她辛苦操持侄女的终身大事,却无异于把孩子推进灭顶之灾。老舍把赵姑母称作“中国好妇人”,这说明,他在写这部长篇处女作的时候很清楚,世上会有恶鬼老张之流制造的罪孽,而其罪孽的兑现,则须靠着这一群又一群、一代又一代的“好人”们的“道德作为”才能完成。小说中说得深刻:“世上不怕有蓝脸的恶鬼,只怕有黄脸的傻好人,因为他们能,也甘心,作恶鬼的奴仆,听恶鬼的指使,不自觉的给恶鬼扩充势力。社会永远不会清明,并不是因为恶鬼的作祟,是那些傻好人醉生梦死的瞎捣乱。恶鬼可以用刀用枪去驱逐,而傻好人是不露形迹的在树根底下钻窟窿的。”

有了对赵姑母这一人物的道德塑造,读者便能从老舍这出手不凡的长篇处女作中得见进一步的伦理文化意义。挖掘和审视包括封建传统道德在内的“国民性”,这一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紧密相扣的内在题旨藉以获得了彰显。作品指出:“把她(指赵姑母,——引者注)放在普通中国妇人里,叫你无从分别那是她,那是别人。你可以用普通中国妇人的一切形容她,或者也可以用她代表她们。”这是关注于伦理观察的年轻作家入木三分的判断,有点儿令人不寒而栗:赵姑母这一滴“海水”标示着的,正是中国人传统道德观这片汪洋的“含盐浓度”。中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超静态的市民阶层,他们待人处事通常是最讲“道德”的,而这种“道德”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落后的国民性。老舍欲秉承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精神启蒙传统,来介入民族的道德重建,于此初见端倪。通过对《老张的哲学》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背景,作者批判舍义取利、惟利是图的拜金主义,尤其注重对道德动机上恶的批判。由于认知的局限,出现了对个人生活层面恶的过度描写和政治生活层面恶的不足叙述。

2、作者肯定舍利取义、重利轻义的传统价值观。基于个人生存体验和现代性思想,立足于“人本位哲学”,老舍又强调了生存意义对于善者自为的重要性。对善者有强烈的生命悲感,某些人物主体性遭受金钱异化的压力。

3、老舍对恶人当道的社会有所反抗,也有无奈。道德善恶终究敌不矛盾漩涡的中心,因此由他引起的人际关系变动对小说具有重大意义。

注释:

1、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

2、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原载1929年2月11日《大公报》,转引自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王惠云、苏庆昌《老舍评传》第29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下不另注。

4、关纪新《老舍评传》第111页,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5、谢昭新《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第五篇:哲学读后感

我看了几章后,感觉有些受益的地方,记录如下。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二、哲学的三个层次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三个层次,首先,感受或接受到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教育者施教时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无他,教育规律使然。

比如教育学生上车让座,学生会思考:我现在把座位让给老人家,这个动作我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座?因为每个人都有先到先得的权利,毕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师导入哲学的思想:每个人都会老,也需要别人让座,但是没有人保证你现在让座给别人,你老了别人会让座给你。如果从哲学角度解释这个道理,人跟人相处的时候这个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做就会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现在,还能想到将来。

下一个要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很多时候教师不知不觉的在给学生们说“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里就有哲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人生的智慧,它归结为生命历程中不同的抉择。

书的作者傅佩荣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觉得非常迷惘,你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东西。比如道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

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自身愿意走的路。

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

四、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人当用理性反省经验的时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时刻”。不过,理性思考有时候是很困难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也经常因此,一句“明天再说吧!”到最后干脆不想,就是因为实在想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

看书到这里,我想,这不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吗?我想学习哲学,应该学会用哲学性的思维,来思考这些事,才能更快的解开这些迷雾。

书中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吧!

精彩语录: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体验。经过某些磨难或是考验,觉得生命不像以前那么乐观,就会悲观,所以人会有乐观、悲观各种不同的想法。

五、书中给出的关于培养智慧的启示案例:

爱因斯坦曾说过“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智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为两点:“完整”与“根本”。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二十、三十年就可以决定了吗?林肯曾为人刷盘子,低人一等的生活非但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信念。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

总的来说,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这里的觉悟是要我们放弃个人成见,去发现真理,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通往目标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体验是需要人来完成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当克服身体的惰性,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自由,去接受体验的时候,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

下载《老张的哲学》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张的哲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读后感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全部--部分--相对立面死亡----生存: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

    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

    古希腊哲学——读后感

    古希腊哲学——读后感 ——苏格拉底的哲学 苏格拉底(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他出生于雅典一个普......

    《鲸鱼哲学》读后感

    这本书是一位家长推荐我读的,她是高校的一位老师,本人素质很高,但偏偏她的孩子脑子慢,于是她经常和孩子生气,一天她读了这本书很受启发反思了自己以前的行为的,于是也推荐给了我。......

    《京瓷哲学》读后感[本站推荐]

    稻盛和夫先生的《京瓷哲学》讲述了很多的哲理其中囊括了博爱精神、精益求精、完美主义、热爱工作等。每个人读了《京瓷哲学》都有不同的读后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京......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汇编)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艺术哲学》读后感[模版]

    《艺术哲学》读后感 ——201401323008倪嘉良 原本以为《艺术哲学》是一本比较理论化的哲学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更像是一本介绍关于他们的意大利、尼德兰、希腊历史、风俗、种......

    “松下哲学”读后感

    杭萧钢构在单董事长为核心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变成建筑钢结构行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特大型专业型品牌型企业。这就是一种规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