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导学案(使用)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导学案
主备人:玉门市油城学校 蔺渊 审核人:
编号:___ 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组内评价:_____ 教师评价:_____
【课程标准】(明确标准,有的放矢)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过程与方法:想像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唐代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以此了解唐朝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像自己作为一个唐人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借此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像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
【学习重点】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度,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影响着那个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精神风貌。唐代的科举制对盛唐社会焕发出的生机活力与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差距比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良好气质。盛唐时期,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唐人的博大胸襟、自由豪放的精神等,这些都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要为他们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所以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浏览导学案内容,根据其提示认真研读课文。2.独立思考,认真书写,按时完成。
3.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科举制焕发的活力”“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科举制给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他们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崭新的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唐人的衣食住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无不与之有关,而唐人衣食住行的时尚,处处展现出唐人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机勃发的活力。本课三目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特别是“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学生凭已有的知识经验很难感知。所以本课设计为带领学生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热情地去合理想象,组织好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导入新课】
科举制度是一种以王朝设科而士人投考为特点的官员录用制度,从其初具形态到其终 止(从隋唐之际清帝国末年),其历史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在中华帝国的政治文化结构中,该制度属处于中心地位的那些制度之一。科举制度焕发出的活力,影响着唐人的生活,显示出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给世人耳目一新,令世界为之向往。【预习自测】(请认真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设置环节〖穿越时光的隧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列车超越时空隧道,做个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去唐都长安赶考吧。赶考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你一定不要输给别人哦!
设置环节〖知己知彼〗:学生自主学习---1.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2.重在考查哪些能力?
过渡:〖出发咯〗
恭喜你!如今你已金榜提名落户长安。请带我们一起走进长安人的日常生活,去体验他们的衣食住行吧!注意别忘了展现博大宏伟的盛唐精神。
你在长安城里感受到的盛唐精神是什么呀?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设置环节〖你说我说〗:说说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归纳整理】(试画网络示意图或智慧树)
(提示:科举制焕发的活力、唐朝衣食住行风尚和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显示出盛唐:博大宏放、革新创新、开朗外向、豪迈热情、豪迈自信、宽容包容、自由奔放、昂扬进取。)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体验历史:假如你是唐朝人,判断一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2.可以与朋友饮茶吟诗;
3.可以骑马开汽车出去旅行;
4.妇女可以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活动; 5.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建造住房; 6.喜欢吃胡食、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 7.科举制是通过过分科考试选拔管理的制度; 8.科举考试进士科相对容易些,明经科难考。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1.4《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教案 北师大版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系当今考试的实际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唐朝人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面貌的了解,感知科举制度的创新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想象唐朝人的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学习、练习,课后自我检测,掌握基本知识。采用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科举制焕发的活力,加深学生对科举制度的理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学习衣食住行时尚,学生通过相声表演体验想象唐朝人的生活,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面貌。
通过学习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多媒体演示图片,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重点 科举制焕发的活力 难点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师:首先,同学朗诵自己填写的乾陵武则天无字碑。生:(略)朗诵会现在结束,请同学们上交课下作的课本P19自我测评与自己填写的乾陵武则天无字碑,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成绩册。师:今天我们学习
师:(演示课题)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师:(演示江南贡院图)这是什么地方? 生:(略)
师:同学朗读课本P20正文第一自然段。生:(略)
师:这是什么拓本? 生:(略)
师:这是大雁塔进士题名帖拓本。22号同学请回答:什么叫科举制?科举制是什么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生:(略)
师:同学朗读课本P20正文第二自然段。生:(略)
师:同学回答课本P20 想一想 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 生:(略)
师:同学朗读课本P21材料。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ou)中矣。” ——王定保:《唐摭(zhi)言》 生:(略)
师:唐太宗为什么要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ou)中矣”? 生:(略)
师:(演示唐三彩文官俑)这是什么俑?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生:(略)
师:这是唐三彩文官俑。同学朗读课本P21正文第一自然段。生:(略)
师:同学请回答:科举制有什么好处? 生:(略)
师:同学朗读课本P25材料阅读。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anfu)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王定保:《唐摭言》 生:(略)
师:同学谈谈,读了这段材料,你怎样看科举制度?怎样看现在的考试制度? 生:(略)
师:(演示唐代面食)这是什么时候的面食? 生:(略)
师:这是唐代面食。请同学们看P24你知道我国古代食用面食的情况吗? 生:(略)
师:同学朗读课本P21正文第二自然段。生:(略)
师:同学谈谈你所了解的唐代物质生活情况。
师:(演示唐朝陆羽写的《茶经》)这是何时何人写的一本什么书? 生:(略)
师:这是唐朝陆羽写的《茶经》。同学朗读课本P21正文第三自然段。生:(略)
师:同学谈谈唐朝人饮茶的情况吗? 生:(略)
师:(演示唐戴帷帽骑马女俑)这是什么俑? 生:(略)
师:这是唐戴帷帽骑马女俑。同学朗读课本P22正文第一自然段。生:(略)
师:同学谈谈唐朝人骑马出行的情况吗? 生:(略)
师:同学出两个人表演一段相声《衣食住行时尚》 乙:好久不见了 甲:好久不见了!
乙:你今天怎么穿成这样啊? 甲:这是唐装啊!乙:唐装?
甲:对呀,这是今年最流行的呀,乙:是吗?
甲:我现在已把唐朝乐队奉为我的偶像,做为唐朝人感到无比骄傲。乙:你成了唐朝人了? 甲:对呀!
乙:那好,我考你几个问题?你们唐朝人都穿什么呢? 甲:没看见么?头戴胡帽、身穿胡衣、脚蹬胡靴。乙:那你们唐朝人都吃点什么呢?
甲:吃啊,问对了,好东西可多了,饺子、胡饼了,最好吃的是毕罗。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乙:毕罗是什么呀? 甲:手抓饭哪!
乙:就是那种用手抓起来,吃得很香的哪种饭? 甲:就跟没说一样
乙:那你们都喝什么呢? 甲:刚吃完就喝呀? 乙:说一说么
甲:我们是边吃边喝(做喝动作)乙:咖啡? 甲:(摇头)乙:牛奶? 甲:(摇头)乙:冰红茶?
甲:还酸奶呢?是茶。乙:茶呀!
甲:以茶待客、以茶会诗这已成为我们唐朝流行的总趋势了 乙:那么早你们就饮茶了?
甲:不知道有一本书叫《茶经》的书么?
乙:《茶经》?我听说过有《诗经》、《书经》、《圣经》,没听说还有什么《茶经》啊!甲:你怎么这么没文化呢?我们唐朝有个叫陆羽的,《茶经》就是他写的关于茶的专著。乙:那我今天晚上去你家品品这一千多年历史的茶 甲:告诉你,跟着我你就长学问吧!
乙:我再问你个问题,你们唐朝人都住哪儿啊?
甲:象我这样从上到下都是名牌,当然住高楼厅榭了 乙:高楼厅榭呀,那象我这样的人呢? 甲:你呀?也就住小平房吧!乙:怎么会这样呀?
甲:当然了没给你整小山沟就不错了 乙: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甲:还问哪?
乙:问问么?你看现在的人都化妆,你们那时候也化妆么?
甲:你一提这个我就激动,我们化得可好看了,红色颜料涂在脸上,头上梳着高高的椎髻,嘴唇涂得黑黑的
乙:哇,好酷呀我,再问一个问题你们出门都怎么走啊? 甲:(做骑马动作)乙:骑马呀 甲:你真聪明。
乙:衣食住行你们唐朝人都那么时尚,真羡慕你们的生活!
师:(演示唐鸵鸟石刻和唐昭陵六骏·拳毛騧(guo))这是两幅什么石刻? 生:(略)
师:这是唐鸵鸟石刻和唐昭陵六骏·拳毛騧(guo)。回答P23想一想 鲁迅在提到“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时说:“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鲁迅为什么把昭陵上“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当作唐代豪迈闳放的象征?这是一道比较难的思考题,如果你答不出来,可以向其他同学求援。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生:(略)
师:这是什么图? 生:(略)
师:这是唐代驯马图。同学朗读课本P23材料。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韦尔斯:《世界史纲》 生:(略)
师:请结合唐朝的史实谈谈你学习这段材料的体会。生:(略)
师:请朗读课本P23正文第一自然段 生:(略)
师:首先举例说明这段课文,再简单总结归纳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生:(略)科主要考察考生治理政事的能力。
A.明经科 B.进士科
作业
1.预习下一课,写出学案。
2.小调查:在世界一些国家中都有“唐人街”这一名称。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唐人街”名称的来历及这些国家“唐人街”的情况,并写调查心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想像并展开讨论,了解唐朝科举制的内容,体会盛唐时代的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1.4《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课堂同步训练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了隋唐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通过想象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①郡县制②均田制③三省六部制④科举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对科举制度,不正确的评价是()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对当时历史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C.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3、唐太宗举办了展示各地手工业特产的盛会。你在会上不能买到的是()
A.扬州铜镜 B.邢窑青瓷 越窑白瓷 C.宣州纸笔 D.苏州丝织品
4、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A.才能 B.家世背景 C.人品 D .修养
5、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推重明经考试。下列是有关唐朝衣食住行时尚描述,请完成6-8题
6、茶是故乡浓,有关唐朝茶文化内容不正确的是()
A.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B.品茶是美的享受,以茶会友,以茶入诗,蔚然成风。C.茶作为普通饮品已经超过酒的作用。
D.茶税成为国家财政的来源之一,茶成为中原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品。
7、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A.越窑邢窑
B.越窑定窑
C.汝窑邢窑
D.汝窑定窑
8、唐代盛行骑乘之风,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A.骑马
B.肩舆
C.骑驴
D.驿驴
9、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A.博大宏放出现的原因是: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B.唐朝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C.体现了唐太宗“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的追求。D.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10、下列描述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李白激昂奔放,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
B.表现出盛唐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 C.李白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复杂感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课堂训练
1、B
2、C
3、B
4、A
5、D
6、C7、A
8、A
9、B
10、D 提示:
1提示:郡县制秦朝创立,均田制唐朝创立。选③④
2提示: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在于地主阶级。3提示: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4提示:见书P20第一段5提示:D不是科举的影响,是科举表现。6提示:C酒与茶同样重要。7提示:见第3题提示8提示:见书P22 9提示: 允许他们考试和做官10提示:唐代社会相对重视人才
二、课堂回顾
3、编写赶考历史短剧(填写)
答:乡贡 明经 进士
策问 经史 杂文 诗赋 明经科 礼部 会员 探花使 探花宴 2.问答题
答:形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并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表现: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了机会;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手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三、课堂延伸
1、答:1、“我是唐朝的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用简车灌溉庄稼,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抓住了唐代农具的改进这一知识点,将曲辕犁的构造制作成画,突出反映其三大改进之处,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大作用,从而化解了难点。)
2、“我是唐朝时居住在江南的一个农民,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茶树,我还专门研究可以喝了增肥的茶树种。”(唐朝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而且唐代以胖为美,符合唐朝审美观。)
3、:“我是唐朝的商人,经营高档陶瓷,我的店铺里有三彩陶瓷,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我的越窑的青瓷是专门从运河水路运到这里的。”(联系隋朝历史,具有创新思维。)
4、“我来到唐朝,当上了皇帝,穿着精制的丝绸衣服,经常到长安朱雀大街上逛逛。朱雀大街可热闹了,有来自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士。”
5、“我来到唐朝,成了唐玄宗的一个县令,却正好遇到了蝗灾,大量庄稼被蚕食,我带领我的人民去消灭蝗虫。”(不愧是个好官吏,人民会记住你的。)
6、“我成了唐朝的商人,专做贩马的生意,因为唐朝女子春天有骑马郊游的风俗,贩马生意肯定好。”
7、“我是唐朝的诗人,专门写诗歌颂唐的繁荣。我写过一首诗„„” 8、“我也做商人,专门经营丝绸,我还接待来自阿拉伯的商人„„”
2、答:
1、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国一定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篇:导学案使用
地理导学案的使用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
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或者是记忆,或者是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通过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课前,教师认真编写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部分内容。精心筛选习题。导学案当堂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阅读教材。通过导学案学生知道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点是什么;怎样去记,在导学案上都有明确的语言提示;
【自主学习】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面面俱到地去讲解题纲,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学生通过课本完全能掌握的,教师根本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讲;对于重点知识和学生反应有一定困惑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边检查边强调,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去自主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小组比拼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给予奖罚(加分或扣分)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到讲台上自我展示,小组和小组之间或者补充问题,或者以记者或者其它身份提出新问题,或者另辟新径以解说员身份重新解说问题,教师适时点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是关于能力培养问题。
【学以致用】完成绩优学案达标测评,(并小组之间互相批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让激情、热情、感动、震撼、期望和信任洋溢于课堂)。在课堂中教师采用的形式是尽量少集体提问,多个别提问,多让学生动笔写,少口头检查,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有点紧迫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和大面积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每节课上学生至少动笔写两次,教师当堂反馈给不合格的学生,并加强个别辅导。
课后,让学生每天拿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对照题纲回顾当天学过的内容,并写好【本课小结】【学生体会】,通过【本课小结】【学生体会】使学生“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使用,既能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又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我想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导学案不„导学‟”的现象该成为历史了,导学案的新时代就要来临了吧!
第五篇: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篇一: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高陵中心小学 顾爱省 2013、6 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又和教学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半年来的实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篇二: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一: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及困惑
我县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年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有一年多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师的课,还到荥阳去学习使用导学案的经验。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简单谈谈。
一、课前预习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
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一、角色转变,精心设计
1、“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
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3、“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席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很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课堂教学,精心组织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习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习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巩固,能力拓展
这是一个教师接受学生汇报结果或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它主要是立足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在课后设计的巩固练习是让学生通过课间学习后对知识的一个反馈。学生能学以致用,做到当天知识当天消化。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学生有了自己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让学习更加有效率。
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响应的提高,我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扬学案中的优点,弥补不足,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三: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2430字)
教学的本质原本就是交往、互动。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从教几年,一直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习惯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几乎很少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的真正本质。这个学期刚开学就听闻章校长倡导教师使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的教学理念,但个人却固执的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看上去很美”课堂新模式,所以在思想上一直都没引起哪怕一丁点的重视。但想归想,做归做,我还是在本学期的公开课上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使用”了导学案教学。这堂课下来,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和导学案有了新的思考。
下面我就我的这堂课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这课的历史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竞赛、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的思路。所有活动都基本在男女分组的形式下进行的。此外教学资源也准备得很充分,我收集了大量的音像资料,自我预测这将是堂精彩的视听盛会,能够让学生很轻松的掌握教材内容。篇三: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及困惑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及困惑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习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篇四: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马丽品
本学期来到我们红旗实验学校,开始使用导学案上课,我是感
慨颇多。现就导学案的运用简单谈一谈我的体会。
导学案使用后,我感觉课堂上重点知识突出了,很多重要内容
可以在学案上展现出来,而省略了课堂上的繁琐讲解,学生们利用导学案可以快速的预习本节内容,在课堂上思路也可以跟随老师和导学案的引导走,取得不错的效果。另外,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学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成绩也都有所提高。
另外,我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希望各位老教师能够给予指导。
一、备课方面
导学案要求“堂堂清”,可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做题慢,导学案内容设计多,学生完不成;可减少内容,又感觉都很重要,无法取舍;多安排几个课时又占了自习课,学生没时间写生字和做练习册,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二、课堂方面
1、课前发导学案: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会提前预习,做的也不错;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根本就不看,导致课堂上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讲了对优等生来说就是白白浪费了一节时间,可如果不讲,只点拨学生提出的难点,后进生又不能达标。
2、堂课上发导学案:所有学生同步学习,就是感觉课堂上时间特别紧,没有时间让学生读书,有些重点知识也没有时间让学生向书上写。以前一篇课文二个课时就能轻松完成,现在要三个课时才能讲完。当然我知道这与一位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但目前的情况不知如何做效果会更好。
3、课下复习:好多知识都写在导学案上,可老师每节课后又都把导学案收了上来,不能随时让学生复习,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需要老教师指导的重要问题。
总之,导学案的运用是课堂改革的产物,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课堂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是我现在还处于摸索节段,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一颗热情积极的心,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们总会把导学案运用自如的。
篇五: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试用一年心得体会
本学年,在县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全县初级中学七年级的数学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即以导学案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下面,我简单地谈谈个人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不妥之处,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认识
现在课堂的教学已经把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了教育者的重要任务,课堂上,应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不应满堂灌,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转变教学理念是实施导学案的第一关键,也是基础。
二、导学案课堂的实施情况
课堂的教学分为几大块:“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达标检测”
1、课前预习
上新课前一天我会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习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将数学课本新课内容、导学案的自主学习板块、《优化设计》的快乐预习部分完成,每次上课前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都必须对本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在课前预习情况统计表上,体现在小组评价分数上,老师可以亲自抽查,检查形式不能单一,防止有些学生钻空子。
2、合作探究
针对导学案设置的题目,给出一定时间,小组内互相提出问题,互相答疑。这个环节要求各个小组,各个成员真正参与进来,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可以使用小组竞争的方式,以课堂发言和课后提问次数统计表来反映合作探究的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3、展示点评
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某些小组内部层次相当的同学上台展示,同组内的另外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批改点评,老师再对重难点进行点评强化。这个环节可以使更多学生动起来,扩大课堂学生的参与面,课堂的效率也能提高。
4、达标检测
通过达标检测的完成,反馈学生对当天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的跟进、补充、加强。同时安排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争取共同进步。
三、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1、班内小组的建设初具模型,但还不够完善,各学科的小组评价制度也还没有完全统一,这会影响学生积极性。
措施:我认为同年级段数学科教师应统一思想,统一评价模式,学生也应统一思想,统一培训,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鼓励作用必须发挥出来。
2、部分学生过于散漫,纪律意识不强,影响了导学案实施效果
措施:我认为良好的班级风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应让学生有较强的纪律意识,以纪律意识来带动学习意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可以将纪律表现情况纳入小组评价体系中。
3、导学案的编写还不够完善,没有体现层次性。
措施:我认为应加强备课组活动,深入备课,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要体现梯度,要保证一般层次学生知识的掌握,也必须能让部分优秀生吃饱。同样一份导学案不一定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依据学生的层次而定。
4、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时会冷却
措施:我认为应建立更完善的奖励机制,让同组内的优秀生带动待优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使有个别学生热情冷却,也可以通过周围同学的力量去影响他。
四、思考与困惑
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学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通过课堂的检查点拨来巩固知识,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让老师来补充,这样学生课堂效率提高上去了,学习的自主性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