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位80后好妈妈分享的育儿经验
一位80后好妈妈分享的育儿经验
打针不怕疼女儿2岁8个月的时候奶奶回老家了, 我舍不得与女儿分开, 也受您书中的鼓励, 我决定自己边上班边带孩子(孩子他爸在另外一个城市上班, 每周回家二次), 白天把孩子送幼儿园, 我早送晚接.您的博客中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就像及时雨一样, 在我女儿上幼儿园前一段时间发表出来.我按照您的方法, 有几个周末带她到幼儿园去看看, 讲讲好玩的地方与规则.她上幼儿园过渡得非常好, 多数时间都很想去, 从未因不想上幼儿园而哭过, 也比较少生病.但有时也会跟我说 : ”妈妈, 我想放假了, 怎幺还不放假”, 然后我开导开导她”再上x天就周六日了, 可以放假, 妈妈带你去喂小羊, 或者其它”, 她就会欣然前往幼儿园.下午我去接她的时候她也很开心.阅读
前几个月看了<<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 书评论中发现了
www.xiexiebang.com 这个网站,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女儿试了下.果真, 她非常喜欢, 每天必听半小时, 每次都要我说到时间了, 明天再听, 她都很不舍的同意 ”那好吧”.我按照书中说的方法
--不强求, 想听就听, 不想听就不听
--不限制她听的内容, 让她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不要求她跟读或背诵
宝爸也很上心, 说家里电脑速度太慢, 马上换上台新的.几个月下来, 她洗澡的时候, 看到花洒会说shower, 在外看到pizza图片, 会问” pizza, 是pepperoni
pizza吗”.发音清晰, 标准.比我们标准多了.小有成就感, 会继续坚持.我还看了张炳惠的<<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书中也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 身教胜过言传, 以及家庭教育中, 妈妈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要自信, 没有人能比妈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因此, 我更坚定要将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大化.还有小巫, 李跃儿, 蒙台梭利, 苏霍姆林斯基, 杨杰等的书.我女儿现在上的是小区内的私人幼儿园, 安全和卫生条件都放心, 一共才二十个多个3-5岁的孩子混班, 5个大人照看(其中2个是老师),--混班让女儿学会了关心别人, 她会帮小朋友搬凳子.我来接她, 她会对留下的小朋友说 “哥哥我回家了, 你妈妈等下就会来接你的”.三岁半的小孩子已经会关心别人了.现在想想都觉得很温暖,--很讲礼貌, “哥哥, 姐姐, 请让一下, 我要过去”
--我女儿个性温和, 从不打骂别人,不抢别人东西.同其他小朋友玩会主动提出轮流玩同一个玩具, 小朋友来我家玩, 她也是这样做的.总体来讲, 我对这个幼儿园还是满意的.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 因为是私人的, 规模又小, 今年都换了两个老师了, 每次换老师, 我都会特别留意女儿的反应.没发现什幺不适应, 反而会很高兴的告诉我, 今天来了新老师.我不确定是不是该相信孩子的感受, 有点担心频繁换老师会对孩子不好, 我要不要安排她转去规模大的公立幼儿园? 多谢您赐教.(尹说:幼儿园无所谓大小,老师好,孩子喜欢,就是好的。)
囉嗦了这么多, 每次说起我的孩子, 感觉总有说不完的话.见笑了.
第二篇:好妈妈育儿贴士
好妈妈育儿贴士---从今天起,做个少发脾气的母亲
作者:梧桐径发表日期:2006-05-16 06:50:46
欢迎大家遇到育儿中的问题和烦恼,发邮件到wutongrd@sina.com,我们共同探讨。
孩子犯了错误,母亲通常的反应是生气,紧接着就冲孩子发脾气,过后往往又后悔----孩子小,发脾气又解决不了问题,干吗这样呢!虽然后悔,但下次遇到孩子犯错误时,又控制不住地大发脾气。
发脾气对改善孩子的问题行为毫无益处,不良作用有:
(1)给孩子做了反面榜样,即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发脾气。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发脾气的习惯,长大以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首先是发脾气;
(2)让孩子认为“我不好,又让妈妈生气了。”这种负面的自我评价,容易使孩子形成低自我概念,从而影响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而缺乏自尊和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有不安全感,长大以后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和家人或同事相处容易有不良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形成如主动、自律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影响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如果孩子在母亲的发脾气过程中成长,孩子会经历较多的悲伤、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使孩子容易看问题的消极面,将来遇到事情比较悲观,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
以下方法不仅使母亲少发脾气,而且也有利于教育孩子:
(1)遇到孩子犯错误,要发脾气时,从1数到10;
(2)迅速地把孩子从错误情境中带走,到另外一个房间,房间里只有母亲和孩子个两个人;
(3)蹲下来,两手抓住孩子的肩膀,看着孩子的眼睛尽量心平气和而简明扼要地和孩子说:“你做了××(指孩子犯的错误),我很生气。我希望你以后××(告诉孩子正确的)做。你要为这件事受到惩罚。”;
(4)迅速给孩子以惩罚,如取消某种权力、坐冷板凳等。注意惩罚不包括打骂孩子或侮辱孩子;
(5)惩罚后,紧接着说:“现在,让我们看看做些什么来弥补这一错误。”,然后和孩子一起做一件好事情。
(6)孩子做完好事情后,即表扬孩子,说“这样就好,妈妈感谢你这么做。”这件事情过去之后,不要再多提了。其实减少母亲发脾气的次数,更重要的是预防孩子犯错误,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谈。
第三篇:育儿经验
我的育儿经验心得
小(1)班 吴羽宸爸爸 家长对孩子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育儿这方面,我们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但是,教育孩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对于我们毫无经验的80后来讲,需不断地摸索、学习,或是和其他父母一起探讨、交流。以下我就分享下自己育儿方面的经验。
一、每天坚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
我个人觉得在育儿过程中,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爸爸妈妈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这样可以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也会增强,同时还能加深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也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很关心自己。我们晚上吃完晚饭,就会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做了什么游戏啊,学了什么儿歌啊,午饭吃了什么好吃的呀。虽然一开始孩子会说不知道,但是我们还是会每天坚持跟他沟通交流,时间长了,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告诉我们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或者是向我们介绍其他小朋友等等。
多沟通交流不仅加深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个人觉得还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发育阶段的幼儿而言,多沟通可以使得孩子对大人的语言更好的理解,也可以使孩子更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心里所想,这对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像我们孩子一开始说手表时,会发成“shou diao”,我们就一遍遍地纠正,可是还是没用。我记得当时我很焦虑,担心长期以往会影响他的表达能力。后来发现他喜欢看奥特曼,我就尝试把几个发类似音的词串在一起,跟他说“奥特曼带着手表,变身”。基于感兴趣的原因,我们一起不厌其烦地反复说,后来一次在和他聊天时,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是shou biao,不是shou diao。“当时听了,真的很开心,深刻地感受到有效交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多花时间跟孩子沟通交流,你会发现孩子会反馈给你更多的惊喜。
二、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切忌出现包办现象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孩子基本是在两代人的宠爱下成长的,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什么事都抢着为孩子做好,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干不了,其实这真真切切地剥夺了孩子的动手、独立行事能力。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后,我们给他穿袜子、鞋子时,他就要求自己来,而且态度很强硬,我们就慢慢地教他怎么穿,也慢慢地脱手让他自己来。不过有时赶时间,我们嫌他慢,也会很强硬地帮他穿,但是他不买账,表现得很不开心。那个时候我们就发现他长大了,不是什么都不会,应该让他慢慢来,其实他可以做得很好的。所以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家孩子很早就会自己穿袜子和鞋子了。像后来喝水要自己倒,裤子要自己穿,拉链自己拉等等,我们都放手让他自己干。
因此,我们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干,哪怕开始他做得不好,弄得家里乱七八糟,或者速度慢,没关系,让孩子慢慢来,让他自由发挥,也许在那时,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孩子闪亮的一面。
育儿经验心得
小(1)班 陈皓轩妈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就应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榜样,带好头。和孩子一齐读书学习,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偶尔也以向孩子“请教”的方式培养孩子多读书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的自豪感。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长学习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经验,做一个有爱心、包容心的家长。
当今社会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天下父母们的共同心愿。我们作为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能够有足够的潜力和信心离开我们,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但要怎样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样做好幼儿教育便成为我们每位父母的难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环境,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与深远。以下便是我平时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孩子的提问,注重智力的培养。
我们一向没有刻意的去教她学习什么,只是在孩子提问的时候认真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在她喜欢看的书上方给她一些她喜欢的书与碟子,让她自我学会放,怎样讲故事,平时在我讲一次故事,然后让她自我再讲一次给我听,使她对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
二、尊重并引导孩子的思想的培养。
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不管在什么场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脏话。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在家里,在与孩子在一齐的时候,要做到不说脏话,不做过激行为。在孩子发现父母做错了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引导她在犯了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
三、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尊重,尊重不等于纵容。在平时,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就务必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父母自我遇到同样的问题就应怎样做,是会像孩子那样做吗?我们不能用自我的观念、模式、自我的思维方式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我的想法与独立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我的空间,让孩子自我学会涮牙、洗脸、穿衣等,让孩子自我学会独立思考,让孩子有自我的潜力与知识。
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此刻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幼儿教育上,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渐知的过程,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家庭环境的区别,造就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期望自我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出类拔萃,值得骄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够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们必须要取得成功,走向辉煌。
育儿经验心得分享
小(1)班 陈庚逸妈妈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向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我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一、让孩子慢慢完成
那是第一次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小花朵们在阳光下绽放光芒,惊喜地发现陈庚逸不仅仅会跟着老师唱歌跳舞,还独立完成各种“生活动作”,还学会了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深深地感觉到宝宝的成长,感慨万千。在活动中,老师让家长和自我的孩子合作完成手工制作,又粘,又剪,一眨眼功夫,多数作品已展示在作品栏内。但是,儿子却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加上动手潜力相对较弱,当时我一激动也没多想,就帮忙完成。之后,一次宝宝在早教中心上独立课,也是手工画画课,我在门外观摩,看着别的孩子都上交作业了,只是他还在慢吞吞地摆弄,我那个急啊,都想冲进去帮忙,但还是忍住了。
课后,我拿着陈庚逸完成的还算满意的作品与老师交流经验时,老师反问了我一句“让他自我慢慢完成吧!难道你想破坏他的专注力?”我顿时语塞。之后,看到宝宝在幼儿园的作业,深感惭愧。没想到,这么个小细节却折射出我的大失误,宝宝虽然速度有点慢,但自我的却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我们不能急于替孩子完成作业,要让孩子成为主体,让孩子在慢慢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让孩子学会遵守承诺
我跟孩子解释的就是,说到就要做到。陈庚逸喜欢听睡前故事,但从不边听边睡,反而激动地要求讲多个故事,之前都到了10点了还不睡。我想,立刻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正好,《婴儿画报》里有一篇《说到做到》的故事,我故意反复地讲他听,多次解释后,加入实践。这个方法就这样开始了,很快就收到了各种成果,以至于到宝宝上幼儿园没发现不适应状况,老师都惊讶地表扬陈庚逸“相当淡定”。当然,除了陈庚逸从6个月开始理解早教,过早得到课堂学习氛围的熏陶和各种锻炼分不开之外,我们也是有约定的,比如,答应他坐妈妈的车去幼儿园的要求,答应准时去接他等等。我想,要让孩子遵守承诺,首先家长要说到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及时去完成,如果家长不遵守约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养成不遵守承诺的坏习惯。另外,还要做好跟孩子提前沟通,多让他体会到遵守承诺是件很有好处的事,只要孩子能做出承诺,那么孩子的表现往往会出乎大人的意料。
三、用欣赏和表扬的眼光看孩子
我们家的教育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我的体会是如果你用欣赏的,表扬的眼光看他,他真的会变的如你所想的一样。比如,陈庚逸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抬头,第一次向前爬,第一次对着我们笑,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迈开脚步自我走,第一次对妈妈说:“宝宝好爱妈妈”。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让全家人欣喜若狂。慢慢地发现他有许多优点。
只要他每获得进步,我们都会大方表扬,如“你会弹琴啦,太棒了!”、“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宝宝长大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等。如果他遇到失败,我们也但是份责备,如“宝宝,积木倒了,没关系,下次你会搭得更高更好看”等等。让他在赞美声中不迷失方向,在批评声中不缺失自信。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如他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情绪、表现自我等,对数字、音乐、英文等比较兴趣。我们将开展有针对性引导,也贪心地期望能得到老师们更多地关注与帮忙。期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潜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忙陈庚逸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小(1)班 翁芷萱妈妈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影响伴随着孩子一生的长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如今的我们还谈不上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做父母的也是一边学一边教,尽量的去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如今的芷萱已经5岁了,基本的生活小常识也懂了不少,平时在外人面前显的很内向也很腼腆,但在家里却是一个爱说爱闹的孩子,在两周岁前没少让我们操心,刚出生就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小孩,如今的她已经在幼儿园度过了近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从开始的不适应到如今能独立完成很多的小事情,在这成长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幼儿园生活的重要性。
芷萱是我们家唯一的宝宝,我们父母平时的工作都比较忙,基本上都由长辈在照顾,说实话自己花在小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我们也是摸索着前进,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育儿心得。讲一讲芷萱这1年多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的感触。以抛砖引玉,达到共同教育好宝宝的目的。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所以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对都比较娇气,芷萱也有这样的通病,在家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把围着她转,要什么都会答应她,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时时在注意这个问题,小孩子千万不能随时随地的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只会对小孩子的成长更不利,小孩子只要一哭就想办法的去买吃的玩的哄他,将来只会越来越无理取闹,在小孩子的思维里他只要一哭就有东西吃,有玩具玩,做为家长以后你只会越来越没办法去教育她。说到小孩子的教育,我们认为首要任务在于与宝宝加强沟通,但在与宝宝沟通中存在宝宝的思维体系还没有全面建立,因此任何一个沟通都需要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交流,引导,并且一定要现场模拟,才能真正的情景交融,让宝宝明白我们所要传送给他的信息。我家宝宝在11个月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宝宝刚学会走路,正值秋冬季节,我和他爸爸正在吃饭,宝宝在小桌子旁边玩耍,妈妈就提醒宝宝,宝宝你冷不冷,你冷就坐到床上去,盖上被子。宝宝说不冷,说着她把沙发上的布娃娃拿了过来放到床上,用被子盖起来了。后来经过仔细询问,宝宝回答:娃娃衣服也没穿,她也要冷的,我就把她放到床上,用被子盖起来了。从上面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孩子对于妈妈说的,冷了就坐到床上,盖上被子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生活中此类事情比比皆是。只是我们有没有耐心去了解、去发现小孩子的心思。从而达到与宝宝的有效沟通。只有让宝宝正确的理解了父母、老师的指导,小孩子才会按照父母、老师的预期方向发展。
在这近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中,芷萱学会了自己吃饭,自己穿鞋子,能自己动手做一些手工制作,性格相对内向的她喜欢画画和动手剪各种各样的西,从二周岁开始就喜欢拿各种不同的图纸过来剪,每个小孩都有她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最棒的,但我们不能强迫他用去学习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要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平时喜欢旅游的我经常会带孩子去各个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接触各种不同的人。身教胜于言传,小孩子在模拟能力方面是非常强的。很多小孩子都和父母有父子相、母女相,这都是身教的直接结果,因此想要求小孩子怎么样,首先父母、老师必须按照自己交给孩子的方式方法做事生活,我家宝宝就学会了父亲的所有习惯,好的,坏的都学会了。小孩子对事物好坏的分辨能力基本是没有的,因此做父母的首要的就是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对于孩子我们要多夸奖,少打击。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所以平时孩子做出任何我们不可思议的事情时我们都不能打出,更不能随便打骂,其实孩子也是爱面子,有自尊心的,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夸奖和鼓励,即使做错了也不能放弃他的好奇心,作为家长我们还要经常制造机会让孩子来表现自我。最近经常会听到女儿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确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尽量的让她多自己动手做,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也影响着孩子的一身,我们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我们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渴望老师能在这方面多给我们支持,指导。非常感谢老师举办的这次育儿心得分享活动。我们会认真学习其他父母及老师提出的育儿心得,最大努力的督促、帮助宝宝健康的成长。最后感谢老师对宝宝的教育及支持!
爱孩子——请学会放手
小(1)班 翁佳佳妈妈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孩子就像一本书,要读懂这本书就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掌握要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怎样成为一个好家长,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接下来我想谈一下这几年和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所体会的一点点心得。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60%基本上是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难,家长难,孩子难,老师难。
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也许一些家长认为,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准备就是好家长的表现,但过度的溺爱只会使孩子形成娇生惯养的性格。家长对孩子的爱本是无可厚非,但也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家长要学会“抓大放小”。很多事情孩子其实已经有能力自己完成的,家长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只在孩子需要帮忙时才对其加以指导。
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和选择权。我不喜欢给孩子条条框框地规定该怎么去做一件事,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多是我们家长不一定想得到的。和予予去逛超市的时候,她会提醒我:“妈妈,家里的餐巾纸只有一包了,我们该买一些回去了。”“家里的饼干也没有了,我们买几包吧,饿的时候可以吃。”这都是她平时自己所留意到的生活细节,让孩子在生活点滴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让孩子自己多一点选择权,满足她,帮到你,这是孩子很乐意做的事情。
满足她,而不是一味的惯养,原则还是靠我们家长来把握。比如孩子都喜欢吃糖,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很早我就跟孩子达成协议,吃糖可以,但一天不可以超过两颗,所以至今,再好吃的糖只要两颗吃了,她就会很自觉地停下。其实孩子是很有原则性的,越禁止孩子不能做的事,越是孩子感兴趣的。我有个同学的孩子,平时家教甚严,家里从来不许他吃糖,有次来我家玩,看到糖,眼神里充满着渴望,我让孩子想吃就自己拿,他竟然把糖塞满了身上所有的口袋,趁他父母不在,一个劲地吃,我同学一来,孩子就马上吐掉了嘴巴里的糖。看到这里,我觉得我的同学该好好反省了,孩子在他平时的严格管教下,已经变得压抑、胆小和被动,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只有喜爱,才谈得上接受,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总是打着爱孩子的旗帜,一味地阻挠和担心,为了自己的害怕和自私而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健康成长怎么能够离开在背后支持和鼓励自己的父母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点滴成长无不浸透我们父母的心血和汗水,不要怀疑和担心,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是最优秀的也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和相对属于孩子的空间。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像朋友一样地对待孩子。平时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整理房间,一起看书,一起游玩……做一些决定时,多倾听一下孩子的意见。例如今天想去哪里玩啊?今天想吃什么啊?或者今天我们出了好多汗,我们去洗澡好吗?用这种口吻跟孩子说话是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家长式的威严很难跟孩子建立亲密感。
作为家长应该多拿出点时间陪孩子玩,与孩子有更多的言语交流。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通过我们的关爱、聆听、赞赏、支持以及真诚对待,帮助孩子喜欢自我、欣赏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予予经常会把幼儿园里看到的,学到的东西和我们分享,比如教我们幼儿园里学来的小游戏,或者告诉我今天哪个小朋友没来上课,她都留意在心。记得有一次,予予让我和她爸坐好,她拿着一本小本子和一支笔,有模有样地告诉我们她要开始点名了,报到男的名字爸爸喊“到”,报到女的名字妈妈喊“到”,游戏就这么开始了,我们惊奇地发现她竟然一口气把班级里小朋友从1号点到了30号,我们问她:“小朋友的名字和学号你都知道啊?”她很自信地说:“是啊。”我和她爸当时就竖起了大拇指,夸她“宝贝,我真棒!”此时,得到肯定和表扬的她是多么自豪和开心啊!
作为父母该放手就放手,能够把握好属于自己的分寸,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在生活细节中引导好孩子,能够陪孩子一起成长,也是我们很幸福的事。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自强,学会感恩,能够在自己父母身上摄取更多的爱,当我们作为父母能够把爱传递给孩子,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继承并且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四篇:育儿经验
育儿经
很多家长往往太过于重视孩子表面的一些发展和需求,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一些东西,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下列7项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心理的真正需要,你给了么?
育儿经第一,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
正常的孩子,不到6周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
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育儿经第二,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这是知识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但并不常见到+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著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著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了。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育儿经第三,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这是创意教育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玩具是没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故事,他很快融入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
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味。显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能力。
育儿经第四,孩子需要学习做做事,这是品格教育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
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
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肯定讨厌他。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
当你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做人做事的问题,随著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著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育儿经第五,孩子需要认识人生,这是生涯教育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著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并想模仿的对象。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胸襟。
育儿经第六,孩子需要培养智慧,这是思想教育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
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著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育儿经第七,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这是气质教育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作是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
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象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著陆,不致摔坏。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
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觉,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是烈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和培养智慧一样,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育儿经之让孩子一生走运的秘诀
1、宽容而温暖地包容孩子 就算孩子犯了错,也要用宽容的心原谅他,用温暖的话包容他。孩子在确信得到父母的承认和爱时,才会对自己有 信心,运气才会发芽。
2、帮助孩子拥有梦想 父母要帮助孩子拥有具体的未来梦想。孩子拥有了梦想,要引导他们相信这个梦想能实现,这种行动就会赋予孩子进行自我开发的积极“动机”。
3、信任孩子 不管孩子拥有怎样的梦想,都要暂时相信孩子能实现这个梦想,在母亲不断鼓励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就会被成长的好运气包围。
4、母亲是学习的辅助者 如果想让孩子走运,母亲首先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同读书,拥有可以与孩子共享的经验。
5、忍耐是最基本的内容 不要唠叨,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要为孩子创造能够自觉变化的环境,开心地等待他的变化。就算偶尔孩子做一些不合心意的事,也不妨放任他一次。
6、让孩子有目的旅行 旅行是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旅行孩子能培养自立能力、忍耐力和挑战精神。
7、让孩子独自判断 让孩子独自料理眼前的情况是最好的训练。就算无法满意,也要认可孩子自己的决定并鼓励他们。
8、让孩子承受一定的痛苦 孩子感到痛苦时,想去扶助他们,是父母共同的心情。但是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走他们的人生路。告诉孩子人生是独自决定的。
9、眼界放开 树立很大的梦想,让孩子通过梦想独自成长,在广阔的世界成长的过程就能抓住最好的运气。
10、不要把父母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父母不要混淆贪心和梦想。不要忘了父母只是孩子实现梦想的辅助者。
11、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靠一个人的力量,决不能得到幸福获得成功。缺乏社会性的孩子既不能取得成功也不会幸福。
12、懂得享受的人才能成功 为了实现梦想必须经历痛苦,从痛苦中寻找快乐。成功的关键在于怎样享受和忍受困难的过程。
13、训练孩子区分优先顺序 行动顺序是在训练判断力。从小开始让孩子自己选择玩或学习。
14、让孩子很坦然地接受失败
如果已经尽了最大的力,即使失败,也要让孩子满足。
15、鼓起勇气拿起笔 拿起笔以信的方式把想对孩子说的话告诉他,不管是书信还是邮件都没关系。
育儿经之早教常识
说到早教一词,相信没有家长不熟悉,但是说到具体的早教问题,却鲜有父母有着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连一些基本的早教常识也不具备,这势必会对孩子的早教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产生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针对这种现象,记者在走访了几位儿童教育专家后,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家长必备的早教常识:
常识一: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借助专业机构的辅导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会专业机构、幼儿园共同完成,而父母往往是宝宝最好的早教老师,这也是许多国家都在提倡亲子早教的原因。
另外,亲子早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龄化早教,而适龄早教远远不是混龄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家长的亲自参与,与幼儿之间形成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和家的温暖中体会到亲子教育的欢乐的同时,轻轻松松学到适龄的文化知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1-2岁: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带领宝宝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锻炼宝宝的体魄,促进语言发展。
2-3岁: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宝宝对阅读的兴趣,强调亲子互动
3-4岁:鼓励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围的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4-5岁:注意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感受传统文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增进亲子感情。
5-6岁:注意鼓励孩子进行科学探索,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常识二:早教不是神童教育。
相关调查表明,在社会群体中,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而在家长中,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却只有三成,由此一些教育机构打出类似“培养超常儿童”的口号,就对家长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违背规律的方法,自然不会对事物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常识三:早教不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往往忽视“过之尤不及”的道理,希望可以孩子一夜之间成名成才。于是早教之风越刮越烈,孩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是,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输和盲目超前,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进而影响今后的成长。常识四:早教不是特长教育。
也有一些家长,将早期教育等同于特长教育,认为学得越多越好,于是盲目攀比跟风。殊不知,特长教育一定要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再开始。当孩子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时,急于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反倒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
常识五:早教不只是学知识。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就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提前学知识。这是极其片面的想法。早教是以情为先、以养为主、养教结合,重在品格素养和潜能开发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乐观的品质等等,而不单纯的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
常识六:早教不只是让孩子更聪明。
有的人误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其实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如果认为早教单纯的只是孩子变得比别人更聪明,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
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爸爸妈妈,愿宝宝们,能够健康成长。
第五篇:育儿经验
育儿经验
南关小学五3班魏雨诺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正处与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虽然谈不上是育儿经验,但通过只几年和孩子的相处,也总有些心得体会。
一 要让孩子拥有自主的选择权,孩子虽小,却有自己的思维模式,父母强加的选择会造成她潜意识上的不快,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玩具甚至电视节目将有助于她时刻保持愉快而舒坦的心情。
二 要教会孩子与人和睦相处,孩子与大人一样,也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与社交圈,作为父母要尽量帮她制造与孩子其他孩子相处的机会,让她学会如何在集体中寻找快乐。
三是不能过分溺爱孩子,物质上过分的给予并不能带来孩子精神上的快乐,我们要她学会发掘更多物质享受之处的快乐。
四 要培养她广泛,持久的兴趣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要孩子之泛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又不能三分钟热度,只有持久的爱好才能使孩子既找到乐趣又学到东西。
五 要培养孩子坚强的品格,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具备了顽强的意志和不惧艰难的勇气,才能在逆境中寻找出路,感受快乐。
当然,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必须的,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孩子的榜样。
以上是我的一些育儿心得,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我希望在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黄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