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各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做好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各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做好群体决策
在当今社会,上至国家下之至个人,每时每刻不在面临着选择。而对企业和法人来说,一个正确的战略目标和决策则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个人决策,即决策由个人做出。在一个团体或者是团队当中,往往需要一个领导者,而这领导者所做的决定就是个人决策。个人决策是一种单一性的决策,决策主体为一人,决策方向为一个。这就决定了决策与领导者的素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个人决策存在着优点:
1、个人决策相当于是权力的集中,因此这就是其具备了对事物的认识的直观性和决策的迅速和有效性;
2、个人决策是领导者的决策代替团体的决策,因此这就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决心;
3、个人决策是有个人的思维和阅历来做出决定,因此这也就具备了应对突发状况的紧急变化性和灵活性。
群体决策,即决策由群体做出。在一个团体和团队当中,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因此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想法,因此群体决策就愈来愈被当今社会所认可。群体决策的优点:
1、群体决策是群体的人来决策,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因此这就使其具备了合理性和准确性;
2、群体决策是群体讨论和决定的,这就说明了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熟知了决策的内容并认可决策,利于决策的实施;
3、群体决策因为群体中的人是不同的,这也就会体现出决策的创新性;
4、群体决策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决策,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决策中的包容性。
通过对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介绍和分析,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的科学性。个人决策是由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来进行决策的,这就会导致一种极端性和片面性,个人往往容易犯错误,所以在科学性方面个人决策缺少科学性;群体决策是由群体做出决策,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因此群体决策中的集思广益则是为决策提供了科学性。
2、决策的创新性和合理性。个人决策中,决策与领导者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明了领导者的素质决定了决策的创新性和合理性,而其他群体成员的意见则是辅助性的,这就容易导致决策不合理;群体决策中,决策与群体中的每个成员有关这样,通过讨论和探究也就容易促发成员的创造性,因为多数人的参与和提议,群体决策则是突显出了合理性和创新性。
3、决策的速度与准确性。个人决策,决策权在个人手里,决策只在一念之间,因此决策速度迅速并灵活,但是个人的局限性就确定了决策的准确性不高;群体决策,决策权在多数人手中,从人员的聚集和问题的讨论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讨论时间的长,决定了较高的准确性和缓慢的决策速度。
4、决策的风险性。个人决策,因为决策是由个人做出的,因此其具有冒险性和风险性,但是“险中求富贵”也同样意味着高回报;群体决策,每一个成员参与,会打消一些成员的积极性,也会有盲目从众的人存在,因为风险由群体承担也就使成员懈怠,容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通过对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比较使我们对决策有了认识和对比,然而就当今社会而言,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群体决策。然而如何做好群体决策?需要关注这些问题:首先,作为一个团体或者组织,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这样才能促使着成员向一个目标努力,共同的方向和目标会激发人的动力和潜能。其次,好的群体需要好的理念和文化,需要成员摈弃自我,服务于集体或群体,并推进集体的发展,好的文化是群体决策的凝聚石。再者,群体的决策想要符合每个成员利益就必然需要有成员妥协,并合理的整合各方的利益。最后,群体决策是多数人的决策需要的是每个成员的认可和努力。
群体决策的需要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再好的决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实现预期的效果,多无异于一张空头支票。所以群体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在整个群体决策程序中非常重要。首先,在决策时,就应当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根据时间、能力、大小等对目标进行彻底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于决策的实施和完成;其次,在确立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明确责任,避免使成员之间出现不和谐、不合理的关系,严谨多头管理和空白区域,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能随意拼凑要适应事实;再者,对于各个成员的监督也是应该的,只有强而有力的监督才是对权利的保障和对权力的控制。最后,根据实际结果对决策进行检验。有决策就会有风险,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而决策是要投人现有确定资源的。因此,决策做出后,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决策的结果如何往往需要经过几年以后才能显示出来,所以,在决策过程中要注意跟踪记录有关信息,从而不断用真正发生的结果检验决策的有效性。
不管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都是具有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的,也只有从事实出发,对这些决策进行深刻而又具体的分析,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正所谓“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根据事实而做出的符合或适合于其的决策才是真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第二篇: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h
体育系10级通信一班:罗以飞
学号:1040301118 1.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做好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①优点:第一,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第二,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三,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第四,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②缺点: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固守过时的观点,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
群体决策:①优点:第一,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第二,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第三,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②缺点:第一,决策的时间较长。群体决策有多个人参加,自然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群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较多的时间去统一认识,所以会使决策的时间延长,在特别紧急的关头,还可能会由此而贻误良机。第二,决策无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
决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体现着时代的特征。随着环境的变化,决策也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群体决策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对于决策类型而言,群体能产生更完整的信息和知识。通过集合好几个人的智慧,群体给决策带来更多的投入。除了投入之外,群体还能给决策带来多样化。它们带来了观点多样化,因而有更多的投入和可选方案可供考虑。许多证据表明,即便最优秀的个体也不能比群体做得更好。因此团队可产生高质量的决定。最后,群体可带来方案接受度的增加。许多决定之所以最终未能被采纳就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该方案。参与做决定的群体成员会更热情地支持该决定并且鼓励其他人接受它。如何做好群体决策呢?这要求领导者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宽松心理气氛
群体决策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尽可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决策。然而,要使群体决策的这个优势充分发挥,领导者必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群体决策的参与者们觉得不怕讲话,因而敢说真话,敢讲心里话,敢于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只有当参与者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群体决策才能汇聚最新知识、获取准确信息和掌握真实情况。创造宽松心理气氛不仅需要领导者经常公开号召大家打消顾虑、有啥说啥,也要求领导者通过改进信息联系方式、改善讨论会场布置等举措展示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从而解除群体决策参与者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决策讨论,大胆直抒己见。
2.有效控制决策过程
耗时多是群体决策的一个弱点,而一些心理因素的干扰造成议而不决更会拖长群体决策的时间。例如,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持有不同见解,可是担心直截了当说出来会得罪人,于是就绕着圈子发表意见,说了半天可能还没有触及实质问题,时间却已经流逝。尤其是当研究重大问题时,许多人害怕说错话被人视为愚蠢或被人笑话,就保持沉默,不表态,不置可否,但当涉及到那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自信胸有成竹,发言热烈,海阔天空,可遗憾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了提高群体决策的效率,领导者应当有效控制决策过程,这不是要控制参与者的思想,而是要在决策过程中保证群体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问题上,始终紧扣和抓住核心问题讨论研究,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出决定。
3.灵敏捕捉闪光思想
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就要求领导者组织集体决策必须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更不能借多数人的意见压制少数人的意见。应当看到,好的决策方案总是由个别人先提出来。
虽然个别人声音微弱,但有价值的思想是很有生命力的。任何高质量的集体决策都会充满每一个参与者的闪光思想,都要充分吸纳每一个参与者有价值的见解。因此,领导者能不能敏锐地意识到、捕捉住集体决策参与者们的闪光的思想火花,并将其融入最终的决策方案,对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至关重要。这也就要求领导者时刻注意接受好思想,一发现某人有好的想法,就应让他详细陈述意见,然后再交大家讨论,集中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吸收、扩展、完善好的思想的过程。
4.开发利用不同观点
群体决策过程中出现不同观点交锋是正常现象,是优势所在,是大好事情。如果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就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一定是好决策,过早一致达成的决策常常隐藏着重大灾难。高质量的群体决策离不开反向思维,欢迎不同意见的争论。为什么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许多重点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因为每个项目都是反复讨论的结果,要是没有不同意见,领导者要自己站在反面提意见讨论,要是提不出意见,先放一下,让大家再考虑,看能不能提出不同意见,经过反复考虑才最终拍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这就是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组织对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时,必须高度重视不同意见,要积极开发利用不同观点,不能把不同观点视为麻烦,而是应该看成财富,要鼓励、启发人们提出更多的不同观点,以利于打开决策思路,扩展决策视野,防止决策疏漏,提高决策质量。
5.善于提炼归纳总结
提高群体决策质量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提炼、归纳、总结。如果有十个决策方案提交领导者选择,高明的领导者往往不会选定其中之一,而是提炼十个方案的精华,将每个方案的独到之处归纳起来,加以整合,再造一个高于原有十个方案的更为理想的决策方案。这样做既能够吸纳所有的好思想、好观点,使选定的决策方案真正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又能够避免制订方案者因为落选而产生失败感、挫折感,让他们看到最后方案有自己的贡献而感到自己也是赢家。当然,这有利于群体决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有利于群体决策更好地贯彻落实。
管理,很重要的是领导群体决策的管理和员工群体的管理。这里有几则比喻和寓言,可能对管理会颇有启发
第三篇: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
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
群体决策的定义: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群体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提供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3)提供更多样的经验和观点;(4)可以开发更多的可行方案;(5)提高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6)增加正当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费时;(2)少数人垄断;(3)服从的压力;(4)从众现象(5)模糊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体决策效益,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从总体上看,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好;(2)要明确评估准则。在决策速度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在创意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解决问题的接受程度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决策效率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3)在群体决策规模的大小上看,一般5~15人较适宜,不少于5人,7人最能发挥效能。
群体决策的优化技术:(1)头脑风暴法:是会议成员通过相互启发和信息交流,产生思维共振,以引发更多的创造性设想。(特点:
1、有助于参与者解除思维定势;
2、有助于参与者解除权威效应 ;
3、有助于参与者集中注意力迸发灵感。)(2)德尔菲法:采用函询调查,向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综合整理后再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整理。(特点:
1、超脱性;
2、反馈性;
3、预备性)(3)方案提前分析法:这一方法并不直接研究备选方案本身,而注重对方案的前提假设进行分析。
群体决策应注意的问题:(1)群体决策对于抓住机遇的影响 ;(2)领导人主观意识倾向性的影响。
群体决策方法比较好的方法除了上文介绍头脑风暴法以外主要有以下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和电子会议法等三种方法。
1、名义群体法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这就是名义一词的含义。像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具体方法是,在问题提出之后,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但在进行任何讨论之前,每个成员独立地写下他对问题的看法。(2)经过一段沉默后,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群体。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直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完并记录下来为止(通常记在一张活动挂图或黑板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之前不进行讨论。(3)群体现在开始讨论,以便把每个想法搞清楚,并做出评价。(4)每一个群体成员独立地把各种想法排出次序,最后的决策是综合排序最高的想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使群体成员正式开会但不限制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而传统的会议方式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2、德尔菲法是一种更复杂、更耗时的方法,除了并不需要群体成员列席外,它类似于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赫尔姆和达尔克首创,经过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因此,这种方法被命名为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群体决策的方法。为消除成员间相互影响,参加的专家可以互不了解,它运用匿名方式反复多次征询意见和进行背靠背的交流,以充分发挥专家们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最后汇总得出一个能比较反映群体意志的预测结果。德尔菲法的一般程序如下:(1)确定调查目的,拟订调查提纲。首先必须确定目标,拟订出要求专家回答问题的详细提纲,并同时向专家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包括预测目的、期限、调查表填写方法及其它希望要求等说明。(2)选择一批熟悉本问题的专家,一般至少为20人左右,包括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专家。(3)以通信方式向各位选定专家发出调查表,征询意见。(4)对返回的意见进行归纳综合、定量统计分析后再寄给有关专家,每个成员收到一本问卷结果的复制件。(5)看过结果后,再次请成员提出他们的方案。第一轮的结果常常是激发出新的方案或改变某些人的原有观点。(6)重复4、5两步直到取得大体上一致的意见。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是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避免会议讨论时产生的害怕权威随声附和,或固执已见,或因顾虑情面不愿与他人意见冲突等弊病;同时也可使大家发表的意见较快收敛,参加者也易接受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综合意见的客观性。但缺点是由于专家一般时间紧,回答总是往往比较草率,同时由于决策主要依靠专家,因此归根到底仍属专家们的集体主观判断。此外,在选择合适的专家方面也较困难,征询意见的时间较长,对于快速决策难于使用等。尽管如此,本方法因简便可靠,仍不失为一种人们常用的有效的群体决策的方法。
3、电子会议法是将名义群体法与尖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的群体决策方法。目前电子会议法所需要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概念和操作也比较简单。它要求人数众多的人(可多达50人)围坐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旁。这张桌子上除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终端外别无他物。主办者将问题显示给决策参与者,决策参与者把自己的回答打在计算机屏幕上。个人评论和票数统计都投影在会议室内的屏幕上。电子会议法的主要优点是匿名、诚实和快速,而且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决策参与者能不透露姓名地打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任何信息。它使人们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不会受到惩罚,它消除了闲聊和讨论偏题。在现在网络时代,每篇随笔后许多热情的网友的留言,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就类似于电子会议法。热情的网友的建议我们尽量采纳,有些会在以后的随笔中回应!让我们在网络的世界中,借助网络的神奇力量,办成一项利国利民的给我们晚年带来美好回忆的大善事!也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什么叫梦想,什么叫契而不舍.......
第四篇:调查与决策——《对做好灾后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调查与决策——《对做好灾后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总第301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91期
对做好灾后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给我省灾区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使全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遭受负面影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近日,我们到省招商局、省商务厅、福建商会、浙江商会、广东驻川办事处等部门进行了调研,其有关情况和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当前情况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大了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的力度,特别是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后,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热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5月,全省引进国内资金81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以上,同比增长42.7%;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8家,审批外商增减投资项目111个,实现合同净增资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倍。“5·12”地震后,各市州积极行动,进一步强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一些地方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一些地方细化了引资方案,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势头不减。截至6月中旬,灾害较轻的14个市州共外出招商94次,新签约71个,引进资金353亿元,新开工项目42个。重灾区更是不等不靠,抢抓机遇,如什邡市就引进了浙江利森公司增资的12亿元,扩建水泥生产线,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受此次地震影响,我省招商引资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撤资现象,但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一是由于部分省外企业对四川灾情不够了解,误认为四川都是重灾区,对在我省投资信心不足。二是地震前准备落户重灾区的一些项目,有了改变投资意向的迹象,可能投资到省外其它地区。三是有部分企业厂房受损,担心发生余震给员工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放慢了投资速度,减小了投资规模,使原已开工的企业迟迟不能正常复工。四是部分原计划开工的建设项目,由于顾虑余震会影响建设质量,仍处于等待观望的状态。
二、主要问题
1.宣传的“度”把握得不够好。灾后一段时间客观报道我省重灾区的真实受损情况,让海内外了解此次特大地震给四川带来的巨大灾害,非常必要。但随着救援工作的结束,就应该大量增加恢复重建、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报道。可一个多月过去了,至今还有不少媒体报道的内容,仍给人一种四川损失惨重、余震不断的强烈印象,误导了国内外投资者,使他们对投资四川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2.对外来受灾企业缺乏应有的关爱。据外省商会反映,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一些重灾区的基层政府对本地企业和居民关心救助较多,对外来企业受灾关心救助较少。他们介绍,地震后外省商会积极组织来川企业为灾区捐款捐物,而这些企业在重灾区遭受厂房损毁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当地政府很少过问,甚至在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企业的员工都未能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食品、饮用水和帐篷等救助,让人深感失望。
3.亟待改善投资软环境。地震后,一些重灾区的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抢险救灾和灾后安置、重建上,对软环境的整治客观上有所放松。目前,“三乱”现象又有苗
头出现,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以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名义,向企业重复摊派,加重了地震中本已受到较大损失的企业的负担。
4.引资方式实效较差。目前,我省一些地方仍热衷于依靠行政力量大规模地组织各类招商活动,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表面上签订了很多“意向性”合同,而实际上落实的投资项目和到位的资金却很少。同时,没有很好地发挥外省驻川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招商引资中的特殊作用,这也影响了招商引资的实效。
三、几点建议
1.及时调整宣传角度。借助国内外都在关注四川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5o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正常稳定的社会秩序、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灾后重建中的巨大商机,以及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举措,向国内外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安全四川、机遇四川、希望四川、和谐四川、美好四川”的良好形象,积极主动地吸引更多海内外投资者来川投资和发展。
2.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之后,全省上下一定要尽快恢复工作和生活常态,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投资环境,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外来企业受损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加大服务力度,同等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加快恢复生产,努力营造一个安商、亲商、帮商的投资环境。
3.完善招商引资方式。灾后招商引资工作更应该注重实效。外省商会和驻川办事处反映,商会是连接外商和本地的桥梁和纽带,“以商带商、以商招商”是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特别重视和发挥各省商会、办事处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鼓励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省级有关部门应定期召开各省商会、行业协会、驻川办事处参加的项目推介会,及时推出建设项目,交流招商经验,征求进一步搞好我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建议,以推动全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4.尽快出台灾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加快恢复和推动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我省除应积极向国家争取灾后重建和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特殊政策。广东省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对口支援巫山县的一些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中央支持一点、省上支持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办法成立股份制公司,不严格按股份多少分红,而是让利给企业,这样既把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又规避了政府投资风险,实现了多赢局面。
5.进一步加大灾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继3月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后,各市州相继成立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今年省委6号文件和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议省上应尽快成立“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充分整合全省招商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本室经济处:任晓波 唐培蓝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1-25录入用户:admin-swz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