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报告论文(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21:2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成长报告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成长报告论文》。

第一篇:心理成长报告论文

2013—2014第一学期心理健康课程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

我的心理与我应当具有的心理素质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的心理与我应当具有的心理素质

姓名:崔文宪 班级:土管2班 成绩: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的成长、我大一的心理感受、我该拥有怎样的心理素质,来浅谈我从开始的迷茫、无知知、堕落现状,到逐渐认识现状,逐渐为自己找到目标,找到自己的路,并沿着自己找到的路坚定的走下去。

【关键词】迷茫;焦虑;无所事事;坚强;坚定;积极;学习; 我的成长

我来到人间已经渡过了20个春秋,我的出生给家里增添了许多欢乐。在温暖的家庭里慢慢地成长,从一个不懂事的幼儿变成了一个有礼貌守纪律的少年。听妈妈说过,婴儿时的我胖乎乎的,好聪明,刚到了九个月就会说话了,把妈妈叫得很开心;10个月就会学走路了,摇摇晃晃,东倒西歪但不让我扶,有一次从床上掉下来至今脸上还留有伤巴一眨眼的功夫,时间老人已把婴儿时期带走了,小学时期缓缓走来,我对小学很不喜欢,妈妈送我去小学很不甘愿,有一次下课后,想回家了就去爬铁栅门,被老师和妈妈批评后才慢慢地安下心来。小学毕业后,我进入了我们那的中学读书,这座优美的校园里,我对学习有比较大的变化,表现比较积极,在学习上能多看课外书籍,同时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坚持每个星期写一扁日记,因此语文成绩比较理想,对作文比有兴趣,作文经常被老师表扬;数学成绩还算可以,进入中学以后,已使我渐渐懂事起来,我也不再贪玩了,;我也再不会抱怨作业的多少了,学会了化压力为动力,学会挤海绵似地挤时间了,遇到困难总会坚持下来。一直到高中,我一直就是这样的性格。我大一的心理感受

我一直认为大学是一个人真正步入社会的“入口”。大学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人力资源为根本目的,而这些中高级人力资源可以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大学生即将踏上社会之前,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体系都还在生产“过程”之中:知识可以积累,能力可以培养,道德可以修正——这种一切还“有待完成”的特征,使得大学教育担负国家现代化工程之重大责任。大学是吸收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大学的竞争力可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可是当我步入大学以后我大失所望,我发现我国的大学教育无论是在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还是在道德体系的教育上,都存在诸多的漏洞。尽管大学是进入社会的入口,但没有想到,大学在我国居然成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滋生的温床,并造成“象牙塔”一定程度的与世隔的状态。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还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高人一等的意识,“我们是天之骄子”,“我们是注定要干大事”„„这些意识非常地害人。现在,一说大学生就业难,矛头就直指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实际情况本来也是如此!因为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当我走进校园,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当我从大学里走过,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但是给人感觉就是一次课都没有上,这样说或许显得有些夸张。但常常事实就是这样。大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愉快,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认真学习,还是有那么多作业要做,或许是从小就灌输了大学就舒坦的思想,或许是由于大学自由的原因反应了自己的懒惰,没有考虑过未来,没有任何理想,这样走下去的人生注定不会精彩。每天过着萎靡的生活,中午下午甚至是晚上上自习的时间都是在玩电脑,打DotA,说寂寞男人打DotA,真的是说对了来,大学也许是决定人生的重要一段,大学老师也说大学你要学到知识,你还得找到一个女朋友,两件事都是相当关键的事。还没有考虑过异地恋,因为那对双方都很伤,这样的感情不能维持太久,也许一个你喜欢的和一个会生活的,或许后者更好吧。很多时候只能保留这样的美好回忆,让他们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伤心时的棉花糖吧。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和第一学期一样我希望下学期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可还是受不了各种诱惑,懒惰似乎已经成为生活一部分,这学期比上学期更加颓废,比上学期稍好一些的就是不再那么迷茫,我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了,忘记那些理不清的东西,做些更加实际的东西变得尤为重要。朋友看起来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在任何时刻都能帮助你,你从不会不开心,因为他们和你同甘共苦。同寝室4年一定会有深厚的友谊。听说寝室室友要辍学准备出去打工,我感到略微伤感,还是期待能和他共同读完这4年。我该拥有怎样的心理素质

大学相对于高中来说,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而不是全部了,想要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有意义,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全方位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做事情才不会盲目,读书交友还是参加活动都会下意思的往这方面靠拢 其次,不要拒绝经历。多参加些活动,多认识些人,多读些书,大学里面形形色色的活动,比赛,社团,志愿服务等非常多,如果认准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踏踏实实投入进去做,用心去体验,到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现你之前所用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认识人会让我的眼界开阔,尤其是比我身份高的人,等我认识他们之后,才会体味到什么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关于读书那就不必说了,读书多的人涵养深厚,谈吐举止都会跟浅薄的人不一样。多出去走走,不要等到后来才后悔。我的大学同学肯定分布在神州大地各个地方吧,大学四年至少我是一年会去一个远地方,旅行会让人忘却烦恼,心情舒畅,大学课程不是很紧张,出去走走,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大,努力在某一方面做到优秀,获得大家的尊敬。大学不必社会,要获得认可不一定非要多么有钱,可以学习很好,或者是学生会领导,或者某一方面很有才能,再或者是电脑高手,不管怎么样吧,在某一方面做到优秀绝对会让你拥有乐观自信的心态,这是战胜颓废的最好办法。大学是人生关键阶段,在这里,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我们离开家庭生活,第一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我们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我们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因此,安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就显得异常重要。大学这四年到底应该如何度过是我每个大学生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接下来就让我来谈一下到底应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首先,态度决定成败,我对人生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我们这四年会怎样走。我想怎样活?我们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才有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他就进入了空虚。那我应该以什么标准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呢?

目标和我们的眼光和我们目前的能力极其相关,或许我不能主宰自己的眼光,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那我们的眼光自然地就会得到提升。

在确立了目标以后,我们仍然可能感到迷茫,因为目标就像一条辽阔的大海,而我们是一艘帆船,即使我们天天看着这条大海的尽头,但只要不使出所有的力气划桨,所有一切精彩的故事将不会发生,一路上所有的风景将跟我们无缘。当我们向尽头迈出一步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生命的过程,我们将会遇到生命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我们生活的内容从此展开,而目标也已悄悄沉睡在了我心灵的某个角落,只有当我迷失方向时才清醒过来。因此,目标的确立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让我们有了人生奋斗的方向,而且会在我们失败时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光有端正的态度、明确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我还得有明确的行动。关于在大学四年到底应该怎样做得问题,我想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谈谈。自我认识方面:

在做任何事之前,我首先应当正确地认识自我,这样才能防止走弯路,作出正确的决定,做到事半功倍。比如说我们应当分析一下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的,内向型的适合做自己喜欢的专心致志的工作,外向型的可能适合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对自己的判断下错了,可能造成一辈子的痛苦和折磨。大学的大在于它的博大,这里容纳了无数人才,我们在这种环境中定要快速地自我定位,尽快地认识新的自我,接受新的挑战,走向成熟。在生活方面:

对很多同学来说,上大学可能是第一次远离故乡,远离家。我应以此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在远方对我们的牵挂和爱,学会感恩,常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让他们知道我们也在想念他们,以此来促进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学校,宿舍就是我们的家,寝室室友就是我们的亲人。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有摩擦,觉得对方小心眼。其实当时光流逝后,自己会觉得那点小事太微不足道了,根本不值得生气。所以每当我们遇到这种事时,千万要告诫自己那不必,真的不必。对于同学,大多数大学生会用自私、无聊来形容同学关系,因此上网、网恋甚至逃跑回家成为一些同学的选择。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将来成为我事业的伙伴,或是会对我的事业产生重要影响,亦或是帮助我,同时我自己也应该努力,是自己具备帮助他们的能力。在学习方面:

在大学里,学习是个大问题,我已失去曾经那对学习的那股热情,我自己都变成了独立的个体。虽然我仍得听从老师的安排,听从课程的安排,但已没有人强制我们学,于是我变得自由散漫,对学习毫无兴趣。虽然有时候仍会因为自己的不踏实而会有一丝愧疚,但那始终挡不住外界的诱惑和与生俱来的惰性。对此,我应该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少呆在宿舍,多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后一次系统化地学习,大学拥有最丰厚的学习资源。如果我们不常去图书馆,那等于是把大把大把的资源给浪费掉了,毕业后再也没有机会再接触那些宝贵的资源了,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让我们把握现在,冲进图书馆!在学习时,我定要和高中的学习区分开来,我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东西,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适量的学习其它专业的知识,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受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要习惯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我一定会使我的大学充实,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学生。

2013年11月1日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

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

在心理援助工作中成长

姓名:高丽

学校:重庆交通大学

学院:人文学院

年级专业:09级旅游管理

所在部门:重庆交通大学灾区心理重建互助服务团

联系方式:电话—***邮箱—1104081272@qq.com

在心理援助工作中成长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地成长对大学生个人、对社会都有重大意义;在自我心理

健康的基础上,大学生还可以对周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援助心理成长

引言:本文说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及其重要性,并通过自我从事心理援助

工作的实例阐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

正文:

一、理论阐述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成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对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学业期望、自我认识等方面的不足,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而在多元化文化背景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斗争也日渐增多。

然而,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才智、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地成长对大学生个人、对社会都是必要而有重大意义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在很多方面:

1、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也能接受自己。

2、对现实环境的良好适应: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

3、人际关系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中总能注意别人的长处,不苛求别人,能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享受人生的乐趣,有积极的人生体验。

5、保持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的发展,人格作为整体的精神风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的表现出来。

6、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人的认知、情感、言行举止都均应符合其所处年龄段的要求,心理健康的学生表现为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而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作为重庆交通大学灾区心理重建互助服务团的一员,我在过去半年的工作中发现: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了学生的求知领域,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即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获得了归属感,丰富了情感体验,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提升了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二、工作实践展示

“灾区心理重建互助服务团”以“心系汶川,服务家乡”为宗旨而展开心理援助活动,将学习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与为家乡亲人开展心理援助结合起来,将关爱家乡、关爱亲人的亲情与关注民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精神结合起来,旨在形成自助-互助-助人的网状心理服务体系。

去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灾区心理重建互助服务团”组织的爱心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三部分:爱心助学、看望敬老院老人、走访留守儿童家庭。

一.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分两次完成,先后帮助了两个家庭比较贫困的邻居小孩。活动主要从辅导他们作业入手,了解他们的弱点,针对他们个人情况给他们讲解作业、辅导课程、传授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由于都还是小学生,所以他们在作业完成后都急着出去找其他孩子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吧,陪他们游戏的过程中看着他们那么开心,我也很满足。游戏结束后,陪一起游戏的孩子们聊天,可能因为汶川地震时他们还小吧,而且幸运的是他们的亲人都健在,所以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都很健康。聊天过程中也发现他们对大学生活很感兴趣,我便给他们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鼓励他们将来考上好大学,为家乡、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看望敬老院老人

都江堰石羊镇晚晴敬老院--这个敬老院环境看起来不错,也很大,容纳了300多位老人,其中多数是因家里无人照顾而到此的。我邀请了部分同学同行,带了些简单的东西,就来到了敬老院。打扫院落、和工作人员一起整理草坪,然后是分别拜访了三位在敬老院中比较特殊的老人:一位106岁高寿,一位百岁且双腿残疾,还有一位精神失常。给老人洗洗衣物、陪老人聊天、推着残疾的老人在院子里看看风景。跟老人们的相处很愉快,在告别的时候,老人们都在挽留我们,我们笑着告诉她们:“奶奶,我们会再来的!”

三..走访留守儿童家庭

在活动过程开始遇到了些困难,孩子的家长不太愿意透露自己的详细信息,可能担心信息被非法利用吧,但在我的耐心解释下,孩子和家长最终都积极配合。总共走访了4个留守儿童家庭,其中三个孩子都严重地受到了父母外出的影响,现在的性格非常内向。有个孩子临过年就在村口眺望、期待父母的归来;有个孩子却自闭到不跟过年回家的爸爸说话„„这些听起来让人痛心,留守儿童确实是一个特别需要社会给予关爱的群体,希望有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希望留守儿童问题能够早日解决。

三.工作总结

在这个爱心实践活动中,我看似是在单方面地为家乡亲人服务、奉献,然而我却从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收获了自我心理品质的成长。

与小学孩子、敬老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交流的过程,也正是我学习实践与人交往的过程;从那些天真的小学孩子身上,我看到了热情与快乐,我看到了最积极的生活态度;陪敬老院老人们聊天——它本来就是一场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的老者与涉世未深的青年的对话,我明白了坚强、为他人着想、适应环境,我更明

白了责任、回报与爱;关爱留守儿童,这是一份爱,更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责任的勇敢承担。

在这次实践活动后,相应的,我的工作经验便有了积累。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体会到了与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交往要用不同的语言方式以照顾其心理特征;在实际生活中,我认识到了普及心理学知识的途径是灵活多样的,而且对待某些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在其无意识状态下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更为有效。

同时,我更加认识到要肯定自己的价值所在,心理援助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这份工作好好做下去,在工作中成长!

参考文献: 陈晶——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广东工业

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卢年桥——《当代大学生心理成长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

育2008年2期

第三篇:心理成长报告

心理成长报告

自弗洛伊德以后,“心理”逐渐成为民间可以忽视但是不可失去的词。越来越多的人也投身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去,心理学在未来的世界里必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对医学,理论研究,战争与和平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学习了4周的心理课以后,我对心理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其中给我映像最深的就是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然而这其中给我映像最深的就是光环效应和刻板效应。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光环效应,所谓光环效应,顾名思义,就是因其好(坏)的一面而断定这个人的好坏。网上给出的官方解释是这样的:所谓光环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作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有时也称为晕轮效应或月晕效应。

就我个人而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光环效应于我而言还是很常见的。我的高中是市里的重点高中,虽然我不是实验班里的学生,但是周围任然是高手林立。我常常都会带着崇拜的目光去看这些在学习方面很优秀的人,他们经常是速度与准确率并存的人,我起初以为这些人应该是各方面都优秀的“三好学生”了吧,于是我也和他们交朋友,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会主动问他们,他们也都很乐意回答。随着我思想意识的提高,我对学习的那股干劲也逐渐显露出来,我会花比他们更加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解决他们早已解决的问题,虽然过程很吃力,但是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的成绩也逐渐和他们旗鼓相当了。我以为他们也许会为我的进步感到高兴的时候,我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当我再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总会以学习为由回避我的目光或者直接不理睬我,而且这种情况在我考试成绩超过他们的时候表现的尤其明显。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理解到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的含义,一个人究竟是不是“完人”并不能通过一面来判断他,当然我在看到别人成绩超过我或者是别人受到表扬的时候也会产生嫉妒心理并渴求自己也能得到类似的成绩或待遇。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即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缺点,并且我们要能够从自身出发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果他人能够提出中肯的意见的话更是要虚心的接受它,防备光环效应的负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光环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积极的评价。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刻板效应,对于刻板效应网上给出的含义是这样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为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众所周知,《暴走大事件》是一档非常受青年人追捧的网络节目,它通过当下流行的话语来评价各时各地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曾经这档节目曾报道过:“江苏的高考是全国的高考难度当中最高的,堪称地狱模式。”身为一个从江苏来的考生,我自然到了学校有种优越感,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从其他地方来的考生水平是远远不如我们江苏考生的了。这种感觉在开学初的分班考试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但是这也许就只是局限于英语吧。随着和他们的深入相处,我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是社会上所说的“不如我们”,不如也许只是考试的难度,但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远远不能仅靠考试制度的不同来做出评价的。渐渐的我发现他们的个人的成熟度都远远的大于我们江苏的学生,而且他们中的人仿佛都很open,性格都很开朗,很阳光。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安静”太多了,我觉得江苏的考生已经显示出了2个极端----一种是只知道学习的,一种是只知道玩游戏的,对于这个社会,对于未来有明确的认识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也许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刻板效应了吧。只是根据外在的评价而来孤立的评价一个人,也许类有相似,但是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然而也不是刻板效应就真的是一无是处,凡事都应该客观地来看待。刻板效应可以让我们在认识之前有个整体的了解,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够想当然,更不能产生优越感。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绝对不能凭借一次考试就妄下决断的。

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在这里一切以往的失利也好,成功也罢,都不会有人在乎,除非自己在乎。我要做到的就是: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多学点知识来充实自己。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想法,或许有人想把以前没玩的游戏玩个遍,或许有人想在大学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都需要坚持二字以及身边不曾离去的兄弟朋友。当然这就要求我做到在与舍友,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的客观地审视自己,看待他人。也许我不是最棒的,但是我一定要过的不留遗憾,不再像以前一样整天死气沉沉,以后要阳光积极的过好每一天。Fighting!

第四篇:心理成长报告

心理成长报告

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如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那样,人是社会性动物,而社会中必然存在人际关系网,每个身处社会中的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而我们的某些心理效应直接影响或主导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行为,因此,了解一些常见的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能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水平。

常见的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等。我在此仅详细介绍近因效应与刻板效应。

近因效应顾名思义,是指最近的信息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后摄”作用。当人们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的作用较为明显。近因效应在社会生活中十分常见,如新婚夫妻因一言不合导致离婚。当他们吵架时受近因效应的作用,双方想得更多的是如今的矛盾与对方“蛮不讲理”的形象,而忘记了曾经的深厚感情从而导致感情破裂。而分别多年的好友记忆中对方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最后分别时的模样,这也是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间隔信息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已经模糊,从而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突出。

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这种矛盾的现象如何解释呢?其实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一般而言,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案例,甲与乙本是好朋友,但甲一次偷东西被抓后,乙对其的印象便是小偷,并认为之前与甲的友情全是建立在谎言与欺骗的基础上,于是昔日的好友如今形同陌路。近因效应使乙的关注重点在“偷”“欺骗”上,淡化了以前交好的记忆,这便是近因效应作用的实例。

我自己上高中时也曾与好友争吵一场,差点分道扬镳。如今想来也是近因效应作祟。那时我请好友为我讲一道题,但好友因心情不佳便十分敷衍。我便觉得十分委屈,眼中只看得到好友轻视敷衍的态度,心中只觉得愤懑难平。便觉得十分委屈,于是与她争吵起来。那时我心中虽一瞬间想到了以前好友对我的殷勤帮助,但立刻便被心中的愤怒与委屈掩盖,觉得好友不懂尊重友好的对待朋友。好友在我心中的形象因为这最近发生的事而被抹黑。一段时间过后,好友向我道歉,因时间的推移,争吵产生的影响没有她道歉产生的影响强烈。好友与我又恢复如初,我也开始反思我的错误。这次和好与反思的行为也是因为道歉所产生的近因效应的影响。

从我的经历可以发现,近因效应偏向主观情绪,有时会让我们失去对某些人或事的客观判断。我们不能因一件事或一句话就武断的推断出结果,而是应该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维系人际关系。

刻板效应也称刻板印象,它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或事,某一类人或事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或事的依据的心理现象。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分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做是某类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或事的评价视作对某个人或事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如果不及时纠正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扭曲为歧视。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节省时间与精力,但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比如英国人保守守礼,美国人是热情开放的;农民是质朴的,商人是精细的等等。

刻板效应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如公司在招职员时,一般会优先考虑男性,因为在公司眼中,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的事业心,更能为公司带来业绩;同样的,人们通常认为男孩的理科更好,女孩的文科更棒。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都是源于刻板效应。

当我刚来到大学,我的室友中有两个来自于大西北。因国家多年号召大家支援大西北,并且新闻中总是播放大西北荒凉贫瘠的图景,人们也大多不愿从南方迁移到大西北发展,长期的相关暗示使我对大西北产生了“落后,贫穷,粗犷”等印象,于是我便认为室友家中贫困。又总是听闻北方的女孩泼辣,便十分担心与室友的相处。然而经过深入了解才发现,大西北也不全是贫困之家,北方的女孩也不是个个泼辣。我的两个室友家中并不贫困,她们也不是如我所想的那般“女汉子”。大学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因此刻板效应带来的误解还有很多,如北方人一直以为南方温暖如春,南方人性格温和;南方人认为北方人能喝酒等等。而我也常常受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刻板效应的影响,总是认为与成绩差的学生一起玩的一定是差学生,而好学生身旁一定是好学生。

其实居住在同一地区,从事同一职业,属于同一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而刻板印象从某方面说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况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概括所有的个体,因此“以偏概全”的错误就在所难免。如果在与人交往时,太过相信于刻板效应带来的心理暗示,就会闹出与我一样的笑话,甚至导致人际交往的破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在人际关系网中混的如鱼得水,也可以使我们的人际关系网分崩离析。利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让我们更善于与人交往,这是我们了解,研究心理效应的目的。通过我的介绍,希望大家能理智的运用这些心理效应,更好的与人交流与交往。

第五篇:心理成长报告

心理成长报告

学 院:

专业名称:

学 号:

姓 名:

亚里士多德有言:“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这句话揭示了人是社会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之外,其余时间的70%花在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交流上。由此可见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而心理效应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科学研究也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交道,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身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因此,如何调节心理,发挥心理效应的作用,对于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以至于事业学业上的突破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式效应、投影效应。这五种效应分别代表了五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在这里主要介绍下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效应,首因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以貌取人”,指观察者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以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和评鉴性判断。在这种交往情境下,对他人形成的印象就称为第一印象或者最初印象,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此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初入大学,新同学,新学校,对我们而言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们不断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也在同时接收别人的第一印象。这时候相貌就占据了认知的主导地位,开学没几天便有人获封“校草”“校花”,这样的首因效应无疑是令人羡慕的,然而这也会导致我们认知的偏差,造成不良的影响。建立一个吸引人的第一印象无疑是重要的,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以第一印象为决定性的因素。干净、整洁的外表无疑会给人以好印象,无论是什么地方,一个彬彬有礼、干净整洁的人总是不会惹人讨厌,即使你相貌不够出色,至少你可以用气质征服他人。

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同时也会在你的论文、作品上起到关键作用。高考前老师强调的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字要工整,这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在充分利用首因效应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它的弊端,懂得通过现象看本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尤其是见网友更应该注意到首因效应带来的错误印象。

与首因效应相反,随着双方了解的加深,近因效应就开始发挥发的功效了。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近因效应往往发生在老朋友、老熟人之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就我本身而言,小学时喜欢一个女生很久,以致后来分离回想起的都是她小学时的样子。在不久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中,我如愿见到了她,却发现其相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熟了很多,不及小时候那般纯洁可爱,顿觉索然无趣。在人的知觉中,如果前后两次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间有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这也是为何多年的朋友会反目成仇的原因,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

不过,剑有双刃,近因效应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在交往中应常常运用近因效应整饬自身形象。运用得当能挽救感情、友情、甚至婚姻。例如在分手时向对方表达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过往恩怨化解。

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同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作出判断,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历史、公正地看待问题。

从幼嫩到成熟,正处在过渡期的我们心理上会出现变化,心理问题或多或少地浮出水面,充分理解并运用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可以为我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人际交往大开方便之门。当然,以机械的科学框架去完全揣摩诡谲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做不到的,但是在了解了基本的五项心理效应后相信同学们对于如何处置人际关系会有更好的理解与判断。

下载心理成长报告论文(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成长报告论文(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档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 从“90后”大学生成长背景心理思想特征分析教育对策 摘要2008年9月各个高校迎来了第一批“90”后学生开始这些“90”后大学生逐渐成......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 成长过程 蓦然回首间,我已经在人生这张宣纸上渲染了二十年。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就今天的我有很大的帮......

    心理咨询师成长报告

    在路上引文: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次旅途。既然是一次旅途,沿路的风光无论是优美还是凄凉我们都要不停地前行。我们永远在路上。在路上是一种追求,追求的是一种境界。身为一个80后,二......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2013-2014第一学期心理健康课程个人心理成长报告我的七彩人生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NET 班级: 姓名 学号:我的七彩人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成绩: [摘要]......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 【内容摘要】:从幼年起说说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情:个人突出优点,个人五个缺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打算怎样要去实现自己的规划。 一......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 摘要: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回顾自己这二十年的成长历程,远离亲人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亲情的重要,形成......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

    个人心理成长报告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正如此一样,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刻画了每个人迥然不同的性格,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每个人。作为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我也同样经历了无......

    心理咨询师成长报告[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题目: 青少年逆反心理探微 姓 名: 毛清霄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湖北省黄冈市 所在单位: 赤壁中学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