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08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24200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于煦芝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司马迁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
3、同学们有没有回头再想过:什么叫发愤?(①发愤就是很坚决②就是很努力③决心做好每一件事)
4、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内容,用一句话说一说。
二、学习第一、二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课文,快速浏览
2、交流。①受古代英雄的影响②黄河精神的影响③从小受父亲的影响④父亲的临终嘱托
3、这就是父亲的临终嘱托(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同学们,用心去读读父亲的话,想想父子分别的情形,掂量掂量临终嘱托的份量。
学生自由读文。
4、师:当你用心去读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幅幅画面,这就是把文字读“活”。仅从“临终之时”就会让我们想到很多很多……父亲躺在病榻上,似快要燃尽的油灯,他老人家已经……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①已经快奄奄一息②快不行了③父亲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话。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生相机读文)
5、“泪流满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哇,更何况是一个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的老人。你看到过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人如此流泪的吗?父亲为什么流泪?这是怎样的泪?
①遗憾:没能够完成平生最想要完成的史书 ②无奈:生命将要结束,再也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 ③难过:史书没能完成
④痛心:在他心中,史书是他的生命 ⑤期望:希望儿子……
6、师:父亲司马谈为史书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之时(相机读父亲的话:你千万千万……!)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他心系一生的史书。如今,他把这未竟的事业交给了儿子,父亲流泪的嘱托如山般重。他想告诉我们:记住历史就是记住了我们的祖宗,记住了我们民族的根。(齐读父亲的话)
7、师:听着父亲殷殷嘱托,看着老泪纵横的父亲,紧握着父亲无力的双手,司马迁一定有许多话想对父亲说,他想说什么?
交流:①爸爸,我一定会完成您遗愿的 ②爸爸,我一定记录下民族的历史 ③爸爸,我一定记录下英雄的故事 ④爸爸,我一定记录下灿烂的中华文化
8、师(引读):司马迁时刻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齐读)……
9、师(追问)此时的司迁会轻易放弃写《史记》吗?此时有谁能阻止得了司马迁写《史记》吗?此时,还有什么能动摇司马迁写《史记》的信念吗?
师:不会,他的耳畔时时响起一个声音,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一心要完成父亲嘱托,立志为国编史。(板书:牢记嘱托)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出示第三段)
2、自由轻声读,司马迁惹上了什么祸事?
3、“飞来横祸”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什么? ①突然降临的大祸 ②莫名其妙的灾祸 指名读一、二句
4、师:只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仗义直言,说了几句公道话,就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这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就是——飞来横祸。
5、同学们从电影、电视、书本里了解到什么样的刑罚是酷刑?
(夹指、痛打、烙铁、拶手指)
6、能让一个心系父亲的嘱托,一刻不敢懈怠,一心为国编史的人,几次想血贱墙头,了些残生,可见他所受的刑罚远比我们刚才想到的要残酷。
7、师:知道司马迁受的什么刑罚?(宫刑)这是最残酷的刑罚,从此司马迁就失去了一个男人的尊严,再也不能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活在人世间了,只能与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监为伍了。这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所以他:(出示)
齐读: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些残生。
8、用你们的心、用你们的情去读这三个词,你能理解此时司马迁的感受吗?用你的心去与司马迁对话,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你一定听得到司马迁心中的呼喊。此刻他心中想的是什么?可以先说再读,也可先读再说)
①此时,司马迁一定很痛苦。(引读:我听出了你痛苦的呻吟)
②此时,司马迁生不如死。(引读:我听出了你的悲伤的哭泣)
③此时,司马迁没有脸面去见父亲。(引读:我听出了你的悲愤的控诉)
④此时,司马迁想上天为何如此不公啊。(引读:我听出了你的心灵在滴血的声音)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齐读。(一、二组齐读)
9、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祖宗坟前尽孝,我再也没有勇气走上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
引齐读:想到这些,司马迁……他想……他要……
10、司马迁精神上的巨痛远远超过了肉体,想想原本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用我们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他。(风流萧洒、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完全是一个顶天立地伟男儿的形象。可受了宫刑后,从此将要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里,生活在无尽的嘲笑声中。狱中的司马迁的耳边总响起一个声音:士可杀,而不可辱。与其这样屈辱地活着,还不如痛快地——(读)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作为一身正气的司马迁,此时选择死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人。(舍生而取义,当时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然而他的心中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他必须选择“活”,这“活”可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啊!
轻声读这段文字,司马迁想到了什么? 出示:指读:“人总是……”
11、司马迁想到什么?(我一定要活下去,要写成《史记》要活得有价值。)
司马迁选择了生,他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总是……(齐读)
12、“人总是……”这句话司马迁原本是这么说的。出示:(人固有……)齐读。
对照书上的句子,想想“固”“或”什么意思?
13、司马迁认为怎样的死轻于鸿毛?怎样的死重于泰山? ①我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反问句,改陈述句。这样的死就是保证了自己个人的名声,但对国家,对民族,对他人是没有价值的。这只是个人的小义,与成就大业比起来是毫无价值的,我要舍小义保大义。
②写成史书,造福后人,让人记住民族历史,做出贡献,活出个人的价值,活得有意义。
14、正因为牢记父亲的嘱托,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设身处地地想想司马迁在身陷牢笼,有口难辩时,他只能默默对自己说:
指名读:我一定要……,我一定……(女生读)
15、正因为想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司马迁在酷刑加身,悲愤交加时,他只能坚定地对自己说:一组读:我一定要……(男生读)
16、正因为要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司马迁在饱受别人的嘲笑和讥讽时,我们听到了他倔强的呐喊:齐读(我一定要……)全班齐读
17、此时司马迁的脸上,已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因此他忍辱负重,尽力——(出示文字:他尽力——)齐读。(板书:忍辱负重)
18、忍辱负重的司马迁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写好《史记》,那么他是如何写的呢?(出示图片)——(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看,夜深人静,摇曳的灯光下;司马迁正在发愤写《史记》呢!
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任选一个开头说一段话。
19、交流。
①风沙满天清晨,……
师:司马迁就是这样写《史记》的,读:(出示:就这样……)②风雨交加的夜晚,……
师: 13年寒来暑往,13个冬去春来,司马迁近5000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读:(出示:就这样……)
③寒风凛冽的严冬、酷热难当的炎夏,…… 师: 52万字的《史记》,司马迁就这样…… 20、13年,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身影,那就是“发愤”,齐读课题
21、屈辱和痛苦,化作了司马迁发愤写作的不竭动力,终于写成了这部辉煌著——《史记》,它是司马迁用心血写成的。
出示: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
22、苦难给一般人带来的是叹息、伤心、沉沦,但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人物把困难和挫折化作他们奋勇前行的动力,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们的人生经历,凝炼成了一句经典的话语,给我们以启迪,催人奋进。
齐读名言。板书: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牢记嘱托
忍辱负重
前无古人
辉煌巨著
第二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龙街小学郭美仙
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悲同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重视文本表现的情感,语文教学才会是生动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学生才会被语文教学打动,被语文教学感染,被语文教学震撼。本堂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精神,在教学时,学生的情感是直根于品读、感悟、体验、表达的基础之上的,是层层深入的,尤其是课堂上我引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诵读。特别是导读,释放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他们把司马迁创作时的激情全都释放了出来,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作品的“精神家园”,读出美妙的情感乐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研读第3自然段来感悟“发愤”是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文中对司马迁受辱之事介绍很简略,对司马迁遭受酷刑之事,又不能对学生讲得很透彻,有隔靴搔痒之感,所以尽管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读了,也尽可能充分地体会,但学生对司马迁的悲愤、耻辱、痛苦还是没有深入的感受,对“发愤”的理解也就无法深入了。另一方面是文中重点写了司马迁的想法,学生对写《史记》的意义以及死得要有价值的人生观是缺乏认识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感觉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等精神也是比较牵强的。
对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掌握,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和掌握还是让我满意的。
第三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一、教学目标:
1、紧扣课题,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真正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形象进行渐进、深刻的解读。
2、感情朗读,情感共鸣,进行文化浸润。
3、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阅读训练,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与技能。
二、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人物。(板书:司马迁)
2、司马迁著写了《史记》,谁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谈谈《史记》是一部怎样的书?(板书:《史记》)
3、司马迁为什么偏偏要写这样一部书呢?(板书:写)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说说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
5、学生读后交流。
6、环境的熏陶、家庭的影响将司马迁与史学紧紧相连。父亲的临终遗言托对司马迁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7、出示句子: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8、教师范读,这是父亲的临终嘱托。这是一份怎样的嘱托?
9、齐读。
10、身为儿子的司马迁岂能不明白老父的心?此时此刻,望着泪流满面的父亲,聆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在想些什么呢?
11、学生交流。
12、引读、出示: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13、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司马迁?
14、学生交流。
15、司马迁忘我研读,认真整理,专心致志写作《史记》,如此发奋。(板书:发奋)
16、学生质疑。(板书:发愤,并打上问号)
17、“愤”教师加点。让你联想到哪些词语?
18、学生举例。
19、那么到底是什么事使得司马迁满怀愤慨,发愤写成《史记》呢?
20、学生交流:李陵事件。你了解宫刑吗?
21、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22、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23、奇耻大辱、悲愤欲绝,也许此时,死,对于司马迁是最简单、最好的解脱。但是,他这样做了吗?
24、继续出示: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25、“发”教师加点,到底是什么打消了司马迁的轻生之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下定决心,发愤写成《史记》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下面的文章,用心体会。
26、音乐起,学生品读。
27、到底是什么打消了司马迁的轻生之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发愤写成《史记》呢?学生交流。
28、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29、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30、为此,司马迁呐喊到: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你听到了司马迁怎样的声音?
31、齐读,配乐。
32、教师过渡: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音乐起,出示插图)
大雪纷飞的寒冬,司马迁伏在冰冷的竹简之上……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司马迁又提起了手中的笔……
狱卒尖刻的笑声中,司马迁眉头紧锁……
中秋之夜,满头白发、重病缠身的司马迁仍然写着……
33、让我们走进司马迁的悲壮人生,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听到了他怎样的心声?
34、学生描述。
35、出示:是的: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36、此时,这一行行工整的隶书,仅仅是用墨在写就吗?(血泪写成、生命写成)
37、整整13年,痛苦、耻辱,没有让司马光屈服,血泪和生命凝成了辉煌巨著,因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38、此时此刻,你理解了“发愤”的内涵与深意吗?(板书: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擦去“发奋”)此时,你认为司马迁的生命历程还是“残生”吗?
39、朗读第三自然段。再次读课题。
40、教师引读:就这样……
41、司马迁写作《史记》,仅仅用了13年吗?
42、《史记》,生命铸就。这真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
43、出示:忍辱负重用生命写成巨著,百折不挠以血泪著就史书,横批:中华伟男儿
44、让我们永远记住“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司马迁,让我们好好读读辉煌巨著〈〈史记〉〉,让我们心中的司马迁永远陪伴我们的人生之路。
三、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围绕“司马迁著写《史记》”,选择“发奋”或“发愤”,查阅资料,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四、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 史记》
忍辱负重辉煌巨著
百折不挠前无古人
第四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知道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内因,深刻领会司马迁遭遇酷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通过学习,激发自身情感,做司马迁式百折不挠的人。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文字、课文插图、配乐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文
1、出示图片:《史记》
师:大家看,这部著作的名字叫什么?(板书:《史记》)
你知道它是谁写的吗?(板书:司马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揭示课题,板书:
12、发愤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再读一次,想想就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主要问题有:《史记》这本书主要写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为什么说发愤写?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二、精读课文
1、学习描写《史记》的语句
(1)师:同学们的问题既多又好,相信大家学了本文,一定能从中获得答案。让
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去读读课文,先看看哪些语句是介绍《史记》这部著作的?读完后用横线划下来。
(生自由读划,师巡视,与学生交流,并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指名读所划句子。(相互补充)
(3)出示句子:
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
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
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4)师:同学们把这两句话好好读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①跨度之长:3000余年
师:3000余年长吗?指导读好句子,注意3000余年这个词。
②时间之久:整整13年(板书:十三载)
③字数之多:52万余字
(5)齐读这两句,读出对《史记》这部鸿篇巨制的赞叹。
2、理解写作的原因
(1)师:司马迁为何要花费毕生的心血撰写《史记》呢?同学们再仔细读读1、2
小节,看看究竟为什么。
(2)交流,指名:
①喜欢听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说明他喜欢历史故事,《史记》的主要内容正是记载历史故事的,读出激动之情)
②受父亲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他做了哪些事情?
板书:勤读广搜(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③牢记父亲的嘱托。(板书:家父遗愿永不忘)
父亲怎么说的?指名读。什么表情?要注意哪些词语?(千万不要忘记)师与一学生模拟对话。
牢记父亲的嘱托后,他每天忙着干什么?(指名读下句)
是啊,他继续勤读广搜,他更坚定了撰写《史记》的志向,以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板书:立志向)
3、齐读1、2小节。
三、作业:《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前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用“因为„„所以„„”说说司马迁为什么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边说边出示)指名。
注意引导,相机板书:勤读广搜立志向家父遗愿永不忘
我们用这两句话来说一说。(出示)
3、这两个原因中哪个更重要?让我们来听听父亲司马谈临终前的嘱托。
二、精读课文。
1、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完成的史书哇!”
(1)谁能用朗读把司马谈的殷切期望表现出来。
指名感情读。(什么表情、什么语气、什么语速、什么期望)
(2)齐读。
(3)如果你就是司马迁,此时,你会对父亲说什么?(指名)
(4)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谁能用他的这句名言来对父亲说?
(5)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读司马迁的这句豪言壮语。(齐读)
2、精读第三小节。
过渡:这句话正是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发出的感慨。
(1)请大家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第三小节,然后画出与这句话相对应的一段心理描写。(生读划,师巡视)
(2)指名读,出示:“人总是要死的,„„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这段心里描写共几句话?哪一句和名言的意思一样?指名读。一个人的死应当怎样,而不能?再读。
第二句是什么句子?(反问)请你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四两句是什么句子。(感叹句)请你读一读。一定要活下去是为了什么?活下去重要还是写完《史记》重要。读出递进。
谁来连起来把这段心理读好。
齐读。
(3)“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想到死的呢?请大家仔细读读第三小节开头三句话。(指名)
“飞来横祸”什么意思?究竟是怎样的一场飞来横祸?文中怎么说。
究竟受了怎样的酷刑,居然让司马迁想到去寻死觅活的呢?同学们有所不知呀!请大家一起听听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点击播放)
你认为司马迁遭遇了什么?(冤枉、耻笑、羞辱、摧残、奇耻大辱„„)
(4)因此,(出示,齐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5)他在蒙受了如此的奇耻大辱之后,为何又打消了了此残生的念头?
是啊,《史记》是司马迁从小勤读广搜立下的志向,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家父的遗愿,《史记》还没有写完,我怎能死呢?他想——再读。
(6)从此,司马迁忍受着巨大的耻辱和痛苦发愤写《史记》。
书中这幅图正是刻画了司马迁在狱中奋笔疾书的身影。
出示,指名读。“想到这里,„„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他把什么埋在心底?把什么重担挑在肩上?你想到了哪个成语?板
书:忍辱负重这个词就是“发愤”这个词最好的解释了。
(7)请大家想象一下,司马迁是怎样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的呢?
往下续写。
出示:盛夏,;
寒冬,一二两组写盛夏,三四两组写寒冬。
(8)配乐朗读。齐读第三小节,然后根据情况各选两三个接下去读。
师范读第四小节。板书:功成名就万古扬
(9)凝视着画面,我们不妨给这幅图写一副对联,好吗?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引用名言,可以自己创作,写在课文插图左右。
(可以两人读上联,两人读下联)
老师也忍不住送一幅对联给这位伟人,我请同学们一起读好吗。
(10)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司马迁说:
三、总结全文
1、结合板书,总结四个自然段的大意。再次齐读创作诗。
2、齐读课题。
四、作业
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有感”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勤读广搜立志向,家父遗愿永不忘。
忍辱负重十三载,功成名就万古扬。
第五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感受司马迁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为完成父亲的遗愿矢之不渝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两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伟大而不屈的灵魂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司马迁,去了解司马迁真实的内心,了解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的?
(二)出示思考题
(三)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学生,边读边想,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加上批注。)
(四)组织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生:(1)因为他受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古代英雄故事感兴趣。(结合文中句子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2)受父亲的影响。(结合文中句子“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我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答案: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二十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后又随汉武帝巡守封禅,游历各地。这些经历为司马迁日后撰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师:(1)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必要时范读)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论的基础,课文的哪里写了他受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话。(3)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文字1出示)
A、父亲是怎样吩咐的?谁来读一读。注意司马谈当时的状态、神情。B、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朗读时语速比较慢),从中我仿佛能体会到父亲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
C、指导朗读:父亲泪痕满面的嘱咐,是遗憾,是愧恨,是鞭策和激励,父亲那深情的嘱托,你们能读好它吗?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了司马谈那深情的嘱托。D、让我们一起读。
(导)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喜爱这一行,再加上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使他义无反顾地扎入这编写史书之中。可就是在这时,却来了一场飞来横祸。
2、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生:
(1)、因为遭遇一场飞来的横祸,使他忍受的屈辱,简直生不如死。我想:他发愤写史记可以减轻他心中的痛苦。
(2)、因为他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他这样死太不值得了。于是就放弃了死的念头,发愤《史记》的创作。我想:如果当时他没有受到宫刑,也许还写不出《史记》。(3)、我想:雁过留声,人死留名,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为了立功立业。
(4)、因为身心备受摧残的司马迁深深地知道: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他发愤立志写史记,是要实现人生的价值。
(5)、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受到了酷刑,遭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另一方面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评点:你能利用生活的俗语来解释,很不错,很有见地。你真会学习,善于查找资料。
师:(1)遭“飞来横祸”
师:谁来介绍一下“飞来横祸”,你知道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呢?(学生介绍)师: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腐刑”是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他在一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父母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司马迁当时是多么绝望。
过渡:然而,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作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看课文,他为何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2)立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A、出示(文字2)
B、指导朗读,大声读,教师评点:你们的朗读使我看到了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下决心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C、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司马迁人生观,这样精辟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师小结: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受到酷刑,遭受人生难以承受的打击;另一方面是他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
师过渡:忍辱负重的司马迁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写好史记,那么他是如何写的呢?
看,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出示图片)
3、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1)、出示要求:
(2)、请同学们静静地想像,思考。(3)、交流汇报。
(4)小结:对啊,可见时间之长,可见意志之坚强,工程艰巨,可见写作之艰辛。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后人是怎么评价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吗?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史记》(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可谓辉煌巨著传万代!面对司马迁的画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评价)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件事中,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司马迁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司马迁的精神,最后,我想把孟老先生的这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出示“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