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311536172012年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要点(原文)
2012年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特殊人群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法、规范工作程序、坚持“首要标准”,努力提高衔接率,严格控制重新犯罪率,严防“脱管、漏管”现象发生,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为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
一、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队伍业务能力。2012年,全省特殊人群管理创新工作全面启动,两院两部印发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扩充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责,丰富了工作内容,提高了工作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人员学习,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和工作方法,增强监管执法能力。
1、办好培训班。各州2012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中都确定了举办一期培训班的任务。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选择好培训内容,精心安排、突出实效,切实把培训班办好,达到促进工作,提高能力的目的。
2、抓好日常学习。利用各单位制定的学习制度,抓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重点内容包括:《刑法修正案
(八)》、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青海省适用非监禁刑罚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试行)》及省厅印发的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3、开展工作交流。各地通过工作交流、组织人员实地观摩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工作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工作。
二、把好“准入关”,进一步做好审前社会调查工作。审前社会调查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的一项活动,主要是对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提出调查评估。这项工作对正确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正确适用非监禁刑罚,有效控制重新犯罪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各地要高度重视审前社会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依法、规范的开展此项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在程序上要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为接受委托单位,具体操作可指派司法所进行,评估意见均由县司法局名义提出,禁止司法所直接接受委托或接受个人调查申请。
三、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矫正质量。教育矫正是社区矫正的中心工作,是落实“首要标准”的核心环节,也是事关社区矫正活动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5、要把教育置于社区矫正工作的中心位置,创新教育方法,在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和效果上下功夫。各地区要重视以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内容简单、形式单
一、社区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务必采用因人施教、科学施教的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达到教育改造人,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终极目标。
6、要依靠社区,积极调动有关部门、村(居、牧)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参与教育和帮扶工作。通过签订帮教协议,把日常的监督帮扶委托给他们,既实现防止脱管、漏管,又使教育矫正的全过程凸现情和义。
7、要依靠民政部门,积极争取将社区矫正纳入到社区建设规划当中。切实把矫正人员视为社区成员,做到社区活动包括学习、集体活动、服务、教育、技能培训等“一个都不能少”,社区福利要惠及到每个矫正人员,营造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
8、要注重契合矫正人员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教育工作。形式上可以寓教于乐、善于引领;方法上可以采取个别辅导、也可组织集体学习;内容上可根据不同对象,提供法律、思想道德、社保政策、职业技能、心理健康、文化素养、情趣培养等教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9、要加强心理矫正教育,培养矫正对象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服刑人员初入矫,司法所就应当对矫正人员进行全面测试。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应及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同时要找出形成其不良心理的原因,根治诱因,逐步培养矫正人员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
四、强化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有效控制重新犯罪,防止脱管、漏管现象发生的必要手段。各地要按照“首要标准”要求,从严、从细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
10、落实监管帮教协议。司法所要积极发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地有关部门,村(居、牧)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与他们签订并落实帮教监管协议。
11、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坚持每周电话汇报,每月当面汇报的工作制度,对因学习、务工、探亲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在居住地的社区矫正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请销假规定,司法所应将请销假情况具实记录入本人档案。
12、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司法所要按照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生活环境及危险性、再犯可能性等因素进行评估,将所属社区矫正人员分不同类型区别管理。对社会危害性、再犯性大的矫正人员,从思想汇报、社区服务、学习教育等各方面严格管理;勤走访,请假外出时要求亲属家人提供必要担保;对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老病残犯、过失犯等可视服从监管情况适当放宽。
13、严格执行禁止令。随着《刑法修正案
(八)》的实施,社区矫正人员中被判禁止令的人数将会逐步增加。对这部分人除按社区矫正制度规定进行监管外,还要按人民法院禁止令所判禁止事项执行。司法行政机关要与公安机关加强协调配合,履行职责,做好禁止令的执行。
14、做好考核奖惩工作。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记入本人执行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发现有违反监管规定或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可视情况按法定程序分别作出警告、治安处罚、收监及撤销假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决定处理;对符合减刑条件的,及时按规定提请法院作出减刑裁定,做到奖惩分明。
15、建立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在社区矫正工作过程中,对出现“脱管、漏管、社区矫正人员死亡、重新犯罪”等突发性事件的,各地要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切实履行好职责。应急措施要得当、有效,并按规定逐级及时上报情况。
16、对未成年矫正人员进行特殊管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认真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他们的监管教育要与成年人分开进行,保护其未成年人身份;要针对其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管措施。
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今年是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年,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借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东风,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下功夫,抓出成效。
17、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省厅年内争取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全省经费保障标准。各地也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或标准)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18、加大发展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力度。司法局、司法所务必要有专人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将发展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矫正列入工作日程,着力发展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
19、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县级司法局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和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档案。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及时充实档案材料,做到详实、准确、全面、规范。年内根据要求,启动社区矫正各类信息资料的录入报送工作,配合做好全省社区矫正GPS手机定位管理项目建设任务。
六、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宣传社区矫正工作,扩升社会知晓率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既要宣传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又要把身边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好方法及时推广,提升社区矫正的社会知晓率,扩大社会参与面。
21、认真做好宣传稿件的撰写和报送。各地要及时组织人员撰写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全年报送信息不少于10篇,被采纳转发的信息限在5篇以上。
22、要利用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共同营造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2012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沭阳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沭矫正办„2012‟1号
关于印发《2012年全县社区矫正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2012年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沭阳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3月20日印发
(共印60份)
-主题词:社区矫正工作要点通知
20l2年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要全面贯彻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和省“两办”转发《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争当全国社区矫正工作排头兵”的总目标,以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推进为手段,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机构建设创新。以“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监管体系、教育方法、帮扶机制和工作制度,强化社区矫正基础保障工作。以提升工作质量为抓手,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提升参与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融入社会,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出新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1、大力推进组织机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提高县社区矫正机构一线实战能力。年内,我县要充分利用被省司法厅确立为机构建设试点单位的有利条件,建立社区矫正管理局。
2、继续推进工作队伍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基层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基层司法所至少要有1名以上政法专编人员专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社区服刑人数多、工作任务重的司法所要有2名以上政法专编人员专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加大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配备力度,专职工作者与社区服刑人员配比不低于1:20,,社区服刑人员数量较多的乡镇要按1:15的比例配置专职工作者。
3、切实推进工作队伍规范化管理。调研出台《社区矫
正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管理办法》。县司法局将适时举办社区矫正专题业务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社区矫正队伍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监管安全能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4、健全评估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审前调查和假释前矫正环境评价工作内容和程序,落实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重新犯罪案件。
5、规范衔接工作环节。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解决并实现社区服刑人员“无缝对接”,重点抓好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秩序得到持续维持和巩固。
6、建立动态监管模式。将社区矫正监管工作要求调整到跟踪、监督、帮扶为一体的动态管理服务模式,全面落实监督管理各项措施。
7、构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全面使用省社区矫正工作平台,所有服刑人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形成立体严密的监管信息网络,重点高危社区服刑人员全部纳入定位监控系统,提高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管现象发生。
8、强化执法规范化考评。每半年开展一次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社区矫正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强县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9、强化项目管理,继续推进和加强县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设置,健全规章制度,提
升规范化运作水平。
10、进一步理顺县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与司法所之间的指导管理与工作配合关系,构建县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与司法所职能任务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在县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全面整合,合理优化,全面提升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的管理、教育、培训、救助等综合管理服务功能。
四、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保障水平,为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1、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调查研究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积极参与和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12、加强基础装备建设。加强对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基层司法所的硬件装备投入,满足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开展的需要。
13、加强社区矫正专项经费管理,对社区矫正专项经费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争取将配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提升保障水平。
14、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利用主流媒介,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挖掘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矫正、回归社会、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赢得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集中总结和推广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典型,积极营造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2012年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资溪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文件
资社矫办发〔2012〕1号
关于印发《2012年资溪县社区矫正工作要
点》的通知
各成员单位、各司法所:
现将《2012年资溪县社区矫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2012年资溪县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2012年我县社区矫正工作要以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目标,以降低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强化工作保障,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发展。
一、强化示范引领,推进规范化建设
1、规范档案管理。规范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水平,各基层司法所要依照《江西省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社区矫正工作台帐和社区服刑人员个人档案,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规范交付矫正。积极探索审前社会调查的有效模式,对被告人、罪犯是否适用社区矫正进行社区影响评估,并提出评估意见。对新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严格核对法律文书、核实人员身份,及时组织社区矫正宣告、确立社区矫正小组、签订帮教协议。
3、规范监督管理。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落实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稳控工作。严格落实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计分考核和奖惩制度。对于未按时报到或者脱离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组织查找。探索“禁止令”执行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保障法律严肃性。
4、规范教育帮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心理、行为特点和需求变化等情况,制定社区矫正个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活动。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并按规定落实社区服务时间。积极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落实低保、落实责任田、提供技能培训。按照有协
议、有管理规定、有活动方式和内容、有登记台账、有责任人的“五有”标准,推进“社区服务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和“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监管质量
5、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社区矫正管理和工作方法,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加强社区矫正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在领导、协调、管理、监督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执法水平。
6、创新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管手段,利用网络、手机、移动传媒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社区矫正数据库与GPS定位系统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形成全省连通、信息共享的动态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7、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体系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评中的重要作用。
8、切实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多渠道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风险意识;加强宣传,扩大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影响;加强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志愿者素质结构,提高社会化帮教水平。
9、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规范省级社区矫正补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10、强化执法监督,通过自查、实地督查和日常检查等方式,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第四篇:2011年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抚司矫正字[2011]5号
关于印发《2011年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司法局、金巢经济开发区司法局:
现将《2011年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2011年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2011年,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以提高矫正质量为重点,按照“队伍整齐、执法规范、管理严格、教育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特色突出”的整体要求,进一步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保障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抚州赶超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突出“组织领导”
1、按照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和《抚州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2、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全面试行社区矫正提供组织领导保障。
3、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把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全额保障制度。
4、不断完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运行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各部门关系,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研究,保证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二、社区矫正教育方法突出“探索创新”
5、积极探索审前调查制度。总结广昌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审前调查经验,在审前调查启动的时间、被告人类型、调查方法、判决后的跟踪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成熟做法后,在全市范围内适时推广。
6、加大心理矫正探索力度,加强心理矫正在日常教育改造中的运用,依托高等院校、医院培养心理矫正骨干力量,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
7、探索建立矫正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加强检查与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社区矫正教育载体突出“基地建设”
8、加强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基地”建设。要积极与监狱协商,建立“矫正对象教育基地”,组织矫正对象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促使矫正对象珍惜社区服刑方式,服从司法所、派出所、社区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9、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基地”建设。各地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应将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作为考核指标,建立公益劳动基地,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义务劳动。
10、加强社区矫正对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为提高矫正对象就业技能,各地要加强协调,依托“安置帮教基地”,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培训,尽量使他们掌握1至2门生存技能,增强他们就业竞争能力。
四、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执行突出“规范科学”
11、按照分类科学、因人施矫、动态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分类管理、分等级管理、分阶段教育和个性化矫正。
12、社区矫正机构要与审判、监狱、公安等部门紧密衔接,规范社区服刑人员接收和法律文书送达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做好社区矫正的基础性工作。公安派出所与司法所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系制度,做好建档和材料的传递工作。对未衔接的社区服刑人员由公安派出所继续查找,将矫正对象及档案材料陆续交本辖区社区矫正机构。在社区服刑人员交接中,坚持“见人见档”,做到“人档齐全”。
13、加大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社区服刑人员报道、外出请假审批、考核奖惩等日常管理制度。
14、进一步强化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规范所有工作档案和工作台帐。
15、积极应用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系统,将矫正服刑人员从接收登记、矫正执行、考核考评、解除矫正各工作环节全部纳入系统管理模块,以信息化应用促进管理规范化。
16、切实加强对矫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市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质量进行督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大力支持,下半年将邀请市人大代表开展一次视察。
五、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突出“素质提升”
17、积极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建设,县级司法局社立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村(居)社区矫正工作站和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管帮教小组。
18、配齐配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利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培育一支由司法行政部门领导、管理、具体承担社区矫正工作任务的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19、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和公正廉洁执法教育。按照“分级培训、分层管理、分岗实施”的原则,抓好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专职社工、和志愿者“三支队伍”的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对社区矫正工作者进行心理矫治、社会学、教育学等专题培训,也将根据工作需要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或社区矫正志愿者的集中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业务素质水平。
六、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突出“示范引领”
20、以“队伍整齐、执法规范、管理严密、教育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明显”为基本要求,抓好2-3个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研究创新能力,适时召开现场会,突出示范点的引领示范作用,树立我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新形象,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发展。
七、社区矫正工作宣传突出“典型带动”
21、进一步总结回顾去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收集整理成功有效的教育矫正个案,总结社区矫正工作先进经验,特别是要总结发现社区矫正工作在创新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的成效以及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弘扬正气,不断扩大社区矫正工作的影响。
22、大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报道,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社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主题词: 2011 社区矫正 工作要点 通知 报:江西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4月25日印发
共印18份
第五篇:关于2012年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瓦发(2012)21号
中共劳山乡委员会
关于2012年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合理配置行刑资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平安瓦子街”、“法治瓦子街”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原则
按照“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原则,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坚持以“矫正为本”的原则,教育矫正转化每一名矫正对象。
三、工作目标
一是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对象不漏管、脱管,减少或杜绝重新犯罪;
二是规范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并加强对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三是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和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公益劳动情况记入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作为考核、鉴定与奖惩的依据;四是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集中教育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提高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和自控能力,提高矫正质量。
四、工作措施
1.在完成矫正对象衔接工作的基础上,对现有矫正对象再次进行摸底、调查。对矫正对象按犯罪性质、矫正期限及刑罚的不同,分别进行谈话了解,了解他们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详细记录每个矫正对象目前的思想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2.根据各个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矫正方案,建立健全个人档案,按照不同类型记录区分。进一步完善档案台帐管理制度,坚持电子台帐与纸质台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区矫正台帐要做到整洁、规范、资料齐全、查找 方便,按照矫正对象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每名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时、规范完善相关资料并录入移动信息平台。对每个解矫对象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防止超期解矫现象发生。对解除矫正的矫正对象档案做到资料真实有效、归档材料齐全、装订顺序正确。
3.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在矫正对象每周一次电话汇报时给予不同的引导,根据个人身体、工作状况,分别安排社区公益劳动,参加个别教育和集中教育。另外,特别是对于个别不服从管教的,依法予以严惩。
4.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作用,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派出所的沟通协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矫正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在矫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社区矫正质量。
5.坚持“矫正为本”的原则,规范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按规定组织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心理咨询、公益劳动、技能培训等专项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从解决矫正对象实际困难入手,制定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依法维护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引导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服法;
6.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使社区矫正工作者达到“六清”:矫正 流程清、法律政策清、对象动态清、风险趋势清、帮教措施清、考核奖惩清。
7.坚持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安排专人负责系统操作维护,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高效运作、安全稳定,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办事效率和科技含量,强化对重点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强化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治。
8.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加强社会帮教力量。落实社会矫正对象与志愿者1:2的比例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并实行动态管理;9.按上级部门要求配足社区矫正志愿者,使社区矫正工作向专业化迈进,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10.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工作目标考核,督促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
11.积极树立矫正对象转化改造典型。对矫正对象在矫正监管期间助人为乐、有重大贡献等突出表现的,可以作为矫正对象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激励矫正对象积极改造;同时,对在矫正期间不服从管理,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矫正制度的矫正对象,根据每月、每季计分考评结果予以一定的惩处,达到警示矫正对象的目的。
1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一是社区矫正报到制度,矫正对象在收到生效法律文书7日内到司法所报到,办理各项矫正手续,填写《社区矫正保证书》。二是工作例会制度,镇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月召开一次例会,通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和矫正对象思想动态,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三是社区矫正管理制度,要求矫正对象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每月定期参加公益劳动。四是考核奖惩制度,每月对矫正对象的学习情况、公益劳动表现和遵章守纪情况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评分。五是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制度,司法所建立规范的矫正工作档案,对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社区矫正的有关资料进行统一保管,严格按照“四书” “五表” “一录”的规定格式建立档案,一人一档,单独立卷。
13.广泛搜集各方面信息资料,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社区服刑人员遇到的其他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