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方法研究
结 题 报 告
北 安 市 第 四 中 学 二 0 0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七 日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方法研究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及方法研究
课题级别:省级重点课题《黑龙江省创新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子课题 课题编号:1010602-116 申请结题时间:2004、12 研究报告主题词
一、课题形成的背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而教育观念的滞后严重束缚了教育的发展,如何使教育焕发青春、充满生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即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师中广泛应用,教学观念滞后,方法手段陈旧,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致使教学质量提高幅度不大,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我校教学有很大改观,我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推动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我样申请黑龙江省“十五”期间省级重大课题《黑龙江省创新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及方法的研究”于2001年6月正式立项,预计到2004年底完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校着重从“小课题的研究”和“活动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入手进行研究。
(一)小课题研究类
我们采取将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类相结合,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的自身问题为主要目的,主要以社会调查为主,在教师指导下自行造题,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小课题汇报展示,并形成相关的成果展示课。
(二)活动设计类的研究
活动设计类的研究,一改过去一些重大活动的设计和实践,由教师或几名优秀学生参与的现状,经过此课题的研究使大多数学生都投身到各项活动设计中去,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性,逐步培养其自尊自信等优良品格,锻炼了能力,发展了特长,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充分显示出其身上的闪亮点,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才干,并且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使学习过程、活动过程成为他们动态的发展过程,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所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通过用数字对比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对比,从数字角度,说明、呈现出直观、易懂,从而有利于总结和分析。
2、调查研究法:此方法比较适合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特点,教师以小课题的形式,让学生围绕展开调查,在调查中学生们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经过收集处理和独立思考和探索,有利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它方面的多种能力。
(二)主要措施
1、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多次召开课题研究人员会议,首先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认识,了解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重大作用。其次,认真组织实验人员进行学习,由于我校是首次搞课题研究,一切工作既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成功做法可以效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号召全体实验教师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力争在短时期内扭转局面。
2、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大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宣传力度,实施课题牵动战略。
3、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加大对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检查力度,保证课题正常进行。
4、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人员会议,总结工作,适时调整实施方案。
5、对研究性学习中的小课题的研究及各种活动类设计应定期进行展示。
6、注重对实验阶段的资料的积累,做好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收档工作,使课题归档资料形成科学管理。
(三)主要保障
1、把此课题的研究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校长、业务校长为课题承担人,实验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认真工作,从而保障本实验课题顺利结题。
2、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实验班实施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本课题研究中,并将此纳入其教学成果之中。
3、学校下大力气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4、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使“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观念深入人心。
5、加大对课题管理,使课题研究严格按计划进行,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过程性材料,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四、课题进展
2002年9月——2002年12月
准备阶段 2003年1月——2003年7月
初步实施阶段 2003年9月——2004年1月
进一步实施阶段 2004年3月——2004年9月
总结验收阶段
五、研究的结果及社会效益
(一)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在小课题研究中,使实验师生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进一步验证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步掌握了社会调查、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了:
1、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2、社会实践能力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掌握初步社会调查、活动设计的方法
(二)取得的社会效益
1、在学校
此课题是我校实现科研工作零的突破的关键环节,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 1)形成强有力的三支队伍:科研意识浓厚、观念新、专业素质高的优秀科研 工作领导集体;以课题负责人、教研组长、实验教师为主体、科研骨干的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后备军的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2)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
2001年以前,我校课题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校教师观念有了很大幅度转变。现在,在我校从事课题研究的教师占总人数85%以上,形成人人搞课题、组组都研究的情景,全体教师正从传统的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迈进。
3)形成以课题研究牵动课堂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我校课堂教学发生实质变化,由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正向新课改要求迈进,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使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几年来,我校十几位教师在省、地、市参赛均获得好成绩。
4)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
由于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吸取和借鉴了许多先进学校的做法,并把此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等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学校管理出现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创新化管理,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2、在教师
1)在课题研究中,使实验教师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规律,为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为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教师翻阅了大量资料,丰富了实验教师的积累,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通过课题牵动,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师更加关注教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了。
4)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锻炼,从事课题研究能力、撰写论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5)使教师更加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理论和要求,并自觉将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理论大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果。
3、在学生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地改变,由原来被动、他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 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显示其主体地位。
2)由于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正逐步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3)在课题研究中为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创造了有力的时机,使学生更了解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情况及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4)在课题研究中,使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归纳分析、社会调查和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几年的课题研究已经过去了,在此课题研究中,由于是首次,势必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继续深入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引发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2、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使学生逐步成为“乐学、好学”学习的主人。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及方法研究》课题负责人:徐金芝
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形成的背景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不禁要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转变原有的被动、他主的学习方式,而变为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下构建知识,增长才干,成为学校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结合我校师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特申请省级课题开展创新教育的子课题,即:“在研究 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和方法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持久探究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体验探究的经历的过程;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过程;成为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从而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也促使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获得质的发展。在师生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完成此课题的研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使他们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校着重从“小课题的研究”和“活动设计”两方面的研究入手进行研究。
(一)“小课题的研究”类
我们采取将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类相结合,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的自身的问题为主要目的,主要以社会调查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题,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小课题汇报展示,并形成相关的成果展示课。
(二)活动设计类的研究
活动设计类的研究,一改过去一些重大活动的设计和实践,由教师或几名优秀学生参与的现状,经过此课题的研究使大多数学生都投身到活动设计类当中,在活动中使他们充分发挥其主体性,逐步培养其自尊自信等优良品格,锻炼能力,发展特长,使们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充分显示出他们身上的闪这之外,更使他们感受到在活动中学、学习中不断发展的动态发展过程,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有作为的社会发展合格人才。
四、预期成果
本课题预期三年完成,并以社会调查报告、论文和各活动类设计内容形成相应的资料汇编。
五、主要观点(假说的建立)
1、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是完成不同的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综合应用实践的机会;科学研究是建立科学、准确、精密等基础上,以不定期一对象为研究载体,最后要达到预期成果的。
2、初中阶段进行研究性学习,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初中阶段进行研究性学习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性的提高,而我校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方法。
六、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查、访谈和分献分析等方法了解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了解有多少,及对当前学生这个学习看法和他们对渴望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了解。
2、在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校角度对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其自身发展等层面做好分析、归类及确定研究的方法手段。
3、从研究性学习方式具有的特征入手,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的研究,要从理念上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4、通过问卷、座谈及专家指点形成我校“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方案。
5、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原则及方法
6、做好借鉴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努力形成本校研究性学习独特模式。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
1、对确定实验班级学生,进行书面调查,召开由实验教师、学生、学校业务领导、业务研究人员及家长座谈会,并对重点问题进行师生访谈,做好本课题的模底工作。
2、通过到图书室、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和访问专家学者,论证课题研究内容的科学性,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3、召开课题组主要成员工作会议,研究、讨论、修改设计方案,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
4、组织有关专家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修改、完善课题计划。
5、及时总结实验与研究过程的成功经验和实验成果,分析实验与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按实验目标及时修改实验方案与实施计划,完善实验设计。
6、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出成果的研究策略。
7、在课题进行期间,采取召开开题会、培训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和课题总结鉴定会等形式,以会代训,以会代研,以会代荐,发布成果,推广经验。
8、聘请专家对课题成果,如研究报告、论文等、课题归档进行指导,保障课题顺利结题。
八、研究的主要方法
1、对比分析法
2、调查研究法
九、课题研究组织 组长:徐金芝
副组长:解宝华 罗英娟
实验教师:吴喜娟 宋兴富 宋小丹 王永利 杨华
十、预习成果
社会调查报告、活动设计集或论文
十一、完成课题条件保障
1、从研究人员看,不论是负责人还是主要参与者,不仅年富力强,而且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且人员结构合理,参加人员的专业知识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
2、从专业技术能力看,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都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过其他课题的研究,有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3、从领导重视来看,校长亲自承担此课题的研究,并且将此课题的研究纳入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4、从研究和实验的基本条件看,课题组拥有先进计算机若干台与之配套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投影仪及录音和录像设备等,还有宽带支持,从硬件上能够满足课题的研究。
5、从资金上看,虽然我校财政状况不乐观,但只要涉及到课题研究的,学校创造条件尽最大能力解决此课题经费的问题。
6、从有效信息获得来看,课题组各成员在十几年工作中,已经同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建立初步学术网,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获取有效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服务。
北安第四中学
二00三年一月十二日
第二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三所小学和三所中学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被试。试图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常规学习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此文共有2
第三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三所小学和三所中学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被试。试图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常规学习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指向学科内容的灌输和答题能力的训练上;学校、教师的战略战术就是”灯光加月光“,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16个小时。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每天浸泡在题海之中,整天疲于奔命,机械地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受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许多教师都表现出短期行为,每天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于出题考试,忙于批卷评分,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因而也没有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长远打算和动力。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偏低,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更谈不上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滑坡,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厌学已经不是少数个别学生的专利,而具有普遍性。2001年,我到一所很不错的城市初中给教师讲课,学校领导都反映,约有一半学生有厌学情绪,不仅是”差生“,学习好的学生也厌学。一位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写文章发泄内心的感受:我们同情孔已己,我们同情范进,然而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什么同情心,有的只是孔已己、范进的影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是选自北京、河北、重庆、浙江、新疆等地40所中小学1.6万多名学生。有58.9%的学生选择”假如我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尽管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法国的高中生一般会三四门语言,马来西亚的高中生一般也懂得三种语言,他们全然不像我们的学生这样累。2001年底,我在香港的街头上看到许多中小学生不慌不忙地走着,看一看表,已经快到9点了。心想,这些孩子是上学呢还是放学了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是9点上课,下午1点放学。然而,那里的孩子一般要懂得几种语言,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并不比我们的孩子少。
这种教育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有必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
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聂立珂著的《四轮学习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学生不懂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近几年来,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
第四篇: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
【摘要】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三所小学和三所中学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被试。试图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常规学习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
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指向学科内容的灌输和答题能力的训练上;学校、教师的战略战术就是”灯光加月光“,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16个小时。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每天浸泡在题海之中,整天疲于奔命,机械地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受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许多教师都表现出短期行为,每天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于出题考试,忙于批卷评分,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因而也没有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长远打算和动力。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偏低,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更谈不上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滑坡,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厌学已经不是少数个别学生的专利,而具有普遍性。XX年,我到一所很不错的城市初中给教师讲课,学校领导都反映,约有一半学生有厌学情绪,不仅是”差生“,学习好的学生也厌学。一位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写文章发泄内心的感受:我们同情孔已己,我们同情范进,然而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什么同情心,有的只是孔已己、范进的影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是选自北京、河北、重庆、浙江、新疆等地40所中小学1.6万多名学生。有58.9%的学生选择”假如我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尽管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法国的高中生一般会三四门语言,马来西亚的高中生一般也懂得三种语言,他们全然不像我们的学生这样累。XX年底,我在香港的街头上看到许多中小学生不慌不忙地走着,看一看表,已经快到9点了。心想,这些孩子是上学呢还是放学了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是9点上课,下午1点放学。然而,那里的孩子一般要懂得几种语言,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并不比我们的孩子少。
这种教育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有必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聂立珂著的《四轮学习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学生不懂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近几年来,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几乎没有考虑如何通过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致使目前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模式都比较落后,学生学习效率普遍比较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种状况在我国表现得很突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然而,目前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众多课程中,缺少一门课程,专门教学生关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提高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效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致使目前中小学生乃至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学习,在自主化较强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切入点,既研究方法问题,又研究学生学习能力问题。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四、研究假设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是:提出学习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假设,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这个假设,得出肯定的结论。旨在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提高认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传授学习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习能力基本途径;启发自我教育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学习能力培养有
赖于教学与管理改革的深化;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自觉地投入。我们进行学习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学生常规学习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与传授;
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等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
③学生应用电脑、因特网检索、处理、管理、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
此项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的结论。通过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决策者都能认识到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课程改革实践,自觉地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择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丹东市第十五中学、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丹东市六纬路小学、丹东市金汤小学等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每所学校各选定2~3个班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等量的、具有可比性的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实验学校具体确定。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配合个案研究法。
2.研究步骤
第一步:通过向学生、家长、教师宣传研究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改变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们的一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认识,其中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和认识:
①重视学习知识而轻视学习能力的观念;
②重视学习成绩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观念;
③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观念;
④重视”勤学“、”苦学“而不重视”巧学“的观念和认识,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步: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主要传授以下几种方法:
①传授实用学习、记忆方法,包括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串联记忆法、化简记忆法、协同记忆法、强化记忆法、重复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机关锁定记忆法等。
②传授把握知识体系的方法,包括单元网络法、段旨句法、分解法、整体输入法等。
③传授资料的查阅方法和检索方法,包括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利用internet网查阅资料,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等。
第三步:自学能力培养阶段。让学生学会统筹安排学习计划,学会灵活运用”实用学习记忆法",培养学生独立自学教科书中各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多媒体查找所需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能力检验阶段。在每一阶段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分析。主要检验学生的记忆能力、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搜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等。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第五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经xx县教研室所批准的县级立项课题,经过xx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研究组向大家宣读本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无论从教师的角色转变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我们的步伐还迈得不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摆脱束缚和禁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的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减弱。有的教师还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和学生陷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在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希望通过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实现学生两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和由传授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二、课题研究的任务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继承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探索并研究如何培养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整合。
因此,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期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力求探索出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统一的教与学的模式和与之相应的评价模式,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以此指导我校的常规教学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研究对象:1——6年级学生
三、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借鉴国内外与自主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切实转变学生应试学习状态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教育状态下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指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以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巩固落实等方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了解新的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四、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自
2019年
3月开始启动,规划到
2016年7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9年
3月-2019
年7月)规划设计阶段。
选择研究方向,由张宏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上级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9年
月-2020
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现对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师生双方的意义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然后通过研讨、交流会、谈心会等方式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
具体工作如下:1、对实验老师进行培训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老师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与水平。2、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工作和具体的学法指导。比如
围绕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开展课前预习,如何巩固所学内容,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如何复习等等,这一切是我们所有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第三阶段:(2020
年
月-2016
年
月)结题阶段
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送交县教研室,申请鉴定。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教务处和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理想课堂”活动,促进老师们围绕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有效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改变作业布置方式、授课方式以及评价方式,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措施,进行落实,从而寻找到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全体教师要围绕教学工作,把课堂改革作为研究资源,发现常态教学环境下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课堂叙事、课堂实录等教育随笔,呈现研究成果。然后各教研组以此为基础制订教研组课题实施计划,负责具体管理本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过程。每学期两次(期中、期末)填写小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并于期末时提交阶段性课题总结,最后由各负责人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
4、对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5、对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题研究人员要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6、课题研究成员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7、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处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对课题主研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8、增强成果意识。课题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
七、成立课题实施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