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句话理解的指导意义
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正能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反映,一切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没有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每一次重大而成功的理论创新,都集中表达了实践的迫切要求。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作出集中而系统的阐述,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洞察判断,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是对时代特征与民心所向的准确把握,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梦源于对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没有理想是落后的,没有思想是停滞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梦想的民族。百年一脉,千年一理。在历史的坐标上,中国梦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中国梦已超越一种历史情结和民族情结,升华成一种政治理念和精神追求,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奋斗历程,回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质,赋予了更加明确的民族使命。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深入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
中国梦源于对改革发展实践问题的清醒认识。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带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在品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解决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是对当下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正视,蕴含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问题指向,是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问题之“的”的结果,彰显了党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坚定自觉与执政自信。
中国梦源于对最广大人民群众脉搏的真切感知。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清晰可见、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把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作为努力的方向,让人民群众真切触摸和感受到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化为现实,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最大限度汇聚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愿望与追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中国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国家富强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经济实力和人均水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更加匹配,国家安全更有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一梦想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各项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拓宽民主的范围和途径,丰富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把国家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强国梦与强军梦相统一,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正当利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 5000年的历史,是一部辉煌和沉沦交织的历史。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在挽救民族危亡这一政治理想的感召下前仆后继、奋起抗争,中国近现代史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慷慨悲歌。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刻指出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自觉的历史担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目标指向的高度统一。
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民族梦只有同个人梦融合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根基和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阐明了民族的责任和价值对于个体的意义,表达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个人梦与民族梦的一致性。中国梦把人民幸福指数纳入了内涵概括,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中国梦最富有生命力的构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体现了外在的物质环境建设与内在的社会大众感受相统一,充满了浓浓的亲切感、现实感。
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不是彼此孤立的梦,而是内在统一的梦。在国家层面上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在个人层面上,是人民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两个层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既宏大高远,又真切平实,既描绘了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又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找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点、最优结合点。
三、中国梦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道路就是生命,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探索出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实践雄辩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应当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拓展和走好中国道路,就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不能丢掉“老祖宗”,同时又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切实强化社会主义的理想引导,强化实践现实的自觉反思,强化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锻造,不断丰富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精神就是支柱,实现中国梦就要弘扬中国精神。梦想就是理想。实现我们的梦想,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一个没有理想信仰的民族,无论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都谈不上真正的民族复兴。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高扬理想旗帜的战略号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绵延不绝,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行的灯塔。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思想意识领域也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异常严峻地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对于当下全社会尤其是全党精神领域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成为中国梦提出的深层依据。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力量就是保证,实现中国梦就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13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对实现中国梦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的梦,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阶层的同心同德,任何梦想都不可能实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的源泉。我们必须以共同的梦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领群众,善于从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中寻找金点子、妙法子,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激发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深厚伟力。
四、中国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
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的境界。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角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梦的最终指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洞察并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以形象化的表达承载着“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用中国梦深刻回答了对“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么实现目标”这一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改革和建设的新要求,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发展道路、依法治国、改革开放、执政根基、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层次性、严谨性特征,初步形成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梦内蕴着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成为高扬旗帜、凝心聚力的动员令。中国梦意蕴厚重、沦肌浃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历史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包容性,它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以通俗化的方式使老百姓在思想上、情感上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中国梦的提出,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表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戮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并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既有憧憬有超越又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必将有力地抑制社会理想和奉献精神的淡化和失落,极大地弘扬中国精神,激发全党全国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志豪情。中国梦最大限度地兼顾和包容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群众,都能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中看到自身利益所在,都能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真切分享自身利益的果实,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必将焕发出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共圆中国梦。
中国梦与世界梦辩证统一,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注入了新能量。中国梦世界瞩目,不止于中国,更开放于世界。在全球的坐标上,中国梦是在与世界的互动合作中铺展的,实现中国梦必将给世界更多分享和机遇。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把发展自己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共发展,与世界同分享,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把共享战略机遇与共同应对挑战统一起来,体现了惠济天下的大国胸襟和分担全球责任的铁肩道义。中国梦的大力倡导和实践,必将促进世界各国取长补短、互惠互利,是推进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新范式,展示出大国大党的成熟与风采。
五、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而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要把“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用劳动与汗水成就中国梦。
必须求真务实。“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用实干一步步丈量中国梦的航程。出实策,就是做到实事求是,把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办实事,就是要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空谈;求实效,就是要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勤勉工作,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每个行业领域、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图、具体时间表,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全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汇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洪流。
必须改革攻坚。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推动力。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关联度越来越强,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沿着正确道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国梦铺平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强化制度约束。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制度作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活力与秩序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完善制度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及时制定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有了制度,更需要“掷地有声”的执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必须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执行中体现制度的价值,在实践中检验制度的效果。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认同、践行中国梦的人,受到社会尊重、组织器重、群众倚重,使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正能量。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带头实干、带头示范,找准抓手、敢动真格,开启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股新风,为全党树立了锐意改革、务实清明、执政为民、夙夜在公的榜样,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充满着信心。对全党同志来说,就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纪律,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精气神,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 先垂 范,严格 执行“八 项规定”,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做到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那些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那些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锻造堪当重任的“中国梦之队”。
实践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大理论成果,都凝结着以往的经验智慧,又标志着未来探索的新起点,是一个继承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年轻人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的“先行军”。
一、大学生应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作了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逐渐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务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首先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其基本环节。应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2.提高教师素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教师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教师不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要在提高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才”,政治素质是“德”,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思想品德。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加强和提高自身“德”方面的修养,不仅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和合格的教育者,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把学生培育和感化成德才兼备的人才。3.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通过学生感化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往往被其内在动机和需要所驱动。树立典型,塑造榜样就是为了提供行为参照,确立行为目标。学习者有了目标参照,进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一致。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他们的精神比较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对校园中在思想品德方面涌现的优秀大学生典型要及时大力宣传,使良好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弘扬,成为大学校园中主导地位的风尚,使大学生们的行为有可仿效的行为作参照,从而见贤思齐。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推动创先争优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稳步发展的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将对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觉得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是非观念、优秀的精神面貌,需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努力学习勤奋刻苦,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提高自己在知识的摄取方面的宽度和深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应该学好理论,提高素质,在政治上带动同学进步。
2、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修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讲政治道德,要自觉提高政治道德修养。要讲大局,在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 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
3、注重带头作用,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心存澄洁。即要刻苦钻研,又要勇于实践,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成长成才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健康道德素质,争做优秀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进步。我应当尊敬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全心全意为我们的集体、为师生服务,热心社会工作,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奉献点点滴滴,要永怀大爱之心。
三、当代大学生要心存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寄托者,“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9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学生,30岁左右将目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长在发展时代的青年,是幸运的;追逐复兴梦想的青年,是光荣的。看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作为“中国梦”的寄托者,当之无愧!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成就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着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青年学生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要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切实掌握现代文明和技术成果;一定要自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个人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们幸福和社会和谐。
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力实现这个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
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是越是面对困难
为了我们的中国梦我能做些什么呢
对政治、对国家发生的大事不是很关注
慢慢进步。在作为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
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可
它传承了历史
也昭示着未来。我们越要勇往直前。中国梦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在思想上要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以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算到了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有多么热心
多么有素养
但是我知道自己在慢慢改变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其次在生活中一定要经常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以这个理念为学校、为学
我们的一言一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坚定信念时刻鞭策、鼓励自己学校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
正在快速的发展院、为班级多做些事情作为学校的一份子行都要以学校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起到一个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还必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少年强国则国强
少年弱则国弱。”我们
不仅会为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俗话说在深知自己重大历史使命的同时学知识还要用知识
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民族的振兴
但过去走过的路我们坚决不能忘。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会感恩
无论在生我们现在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活还是学习中也应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态度感恩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时常学着“往后看看”培养
主自己良好的内心修养。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动照顾残疾人等。并且学会感恩自己的师长
谢谢他们为我们指引方向。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看待这个
人人生活的幸福
不正是我们共同追逐的世界那么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同样充满着爱。人人生活的快乐中国梦吗 中国梦不应只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标。就像中国梦所提倡的那样
“有梦想
有机会
而应化为更加具体的行动有奋斗
成为你我心中共同的奋斗目
一切美好的东西造出来。
总结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经济方面: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政治方面: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3、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方面:
1、重视和改善民生,基层干部要善于倾听民意,努力为人民办大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4、毫不动摇地搞好“三农”工作生态环境方面:
1、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的合作与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中国梦,需要政府在现阶段采取的政策: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致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5、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解决好民生问题。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经济方面: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政治方面: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3、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会方面:
1、重视和改善民生,基层干部要善于倾听民意,努力为人民办大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4、毫不动摇地搞好“三农”工作
生态环境方面:
1、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的合作与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实现中国梦,需要政府在现阶段采取的政策: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致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5、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解决好民生问题。
第二篇:中国梦的理解对青年的指导意义
助推中国梦,点燃奋斗情
摘要: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八大”上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的青年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时刻充满危机意识,努力学习,用饱满的激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对于“中国梦”,我们要认真理解,把它灵活应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去。
关键字:创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艰苦奋斗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后,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来的。中国梦一提出来,就迅速引发整个中国社会一种集体的追捧,引发了全社会的共识。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学生勇担使命、刻苦学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学生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敢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今天,抓住在校学习的黄金时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敏于创新,用青春和智慧驱散阴霾、笑对失败,为早日实现美好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想:中国梦不应该只是一个梦而已,它需要我们每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的参与,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匠心独运,我们中国人不缺想法,不缺热忱,缺少的正是闪闪的红星,明确无疑的指导思想。习总的“中国梦”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展望的美好蓝图。下一步只是深刻贯彻落实习总的的精神,团结在以党中央,校院领导为中心的周围,仔细理解深刻体会十八大精神,为了自己的美好将来而奋斗。
中国梦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在说我们的中国梦,其实,中国梦说到最后,它也是世界的梦想。中国国土面积没有美国大,可是却养活了美国四倍还多的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让13亿人民过上好日子,安家乐业,这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所以,用中国梦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一种合法性的国际话语的辩
护,这也是很有必要的。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中国梦这个话语一经提出,确实迅速得到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共鸣,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具体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改掉自身的一些坏习惯和坏毛病,尽管有时候这些毛病使我们变得有个性,但毛病就是毛病,在中国梦面前,坏毛病总是会阻碍它的实现。具体到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每天坚持上课,不逃课,虽然这样做起来会很困难,但是我们真的能通过上课使我们的一天变得充实,即使写到的是一些没用的东西,但总比我们浪费父母的钱来的实惠。我们要坚持早上吃早餐,没有早餐支持的大学生是不给力的。国家对教育事业多么重视啊!每年动不动给我们学校捐钱,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大学教育办的有声有色,每年为国家建设输出大量人才,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0万。690万的人力大军,一人搬块砖也能搭建起几十座豪华政府大楼。我们青年真的应该好好吃早饭,强壮身体,将来有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梦照进现实的一天。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
展览时这样说。而具体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中国梦”,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梦和敢做梦的人,有人说中国人的处世风格是世界上最现实的,比一般的商人还无利不起早。但是,在历史上,中国和中国人是历来不缺少梦的。庄生梦蝶体现了思想的自由释放,万户的奔月更是表现了追求的大胆探索,从秦汉的明月到唐明的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一直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去不断地尝试和冲击,于是我们有了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有了浩若烟海的文学艺术,成就了中国的伟大和不同凡响。
可如今一提起梦,我们现在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荒诞不经,如果说到要为之努力,周边的人除了会给予更多的白眼和不屑外,就不会再看第二眼了,至于梦中的机会和可能就永远地被湮没了。在我们的视野中梦只是孩童的天真和痴人的乱语,我们生活在聪明人的现实世界,我们要发展,我们要理性、我们要挣钱,我们要„„我们究竟要什么,生活必须这样过吗?每当深夜来临的时候,当我们蘸着唾沫津津有味地数着红红的革命成果的时候,我们的心在哪里?当我们为了生存四处奔波,当我们为了金钱付出一切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而又失去了什么呢?难道我们的欲望只有更多的钱才能满足?我们得到了钱,却失去了梦。
中国梦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信仰流逝的社会中应运而生,可以说是为我们的空动的心灵注入了枝繁叶茂的春天。我们的明天一定会因中国梦更好的。只要我们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中国梦肯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有这样的中国梦而完美起来。中国人民不折腾不闹腾,兴高采烈迎接中国梦的实现。
没有梦想的人成不了大器;没有梦想的国成不了大国。我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个建造师,一个著名的建筑师。地震来了,中国不怕,人们互帮互助,使中国又一次挺起了胸膛,继续向前走去;山洪来了,中国不惧,人们齐心协力共同为中国建造一双山一般的臂膀,挡住了汹涌的洪水;冰雹、酸雨来了,中国不恐,我愿为中国建造出一把伞,再由人们一起撑起,就像一片天空隔开了宇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的方向在建国初期已经指明,负上沉重的使命向前行,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宪法上一句“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力量。中国复兴腾飞的梦想,就是从你我身上开始的。
我的中国梦,不仅是我的,也是万千广大人民的梦想。从落后贫穷千疮百孔的战后烂摊子,发展到如今经济繁荣的经济大国。中国人用了几十年走了欧洲国家几百年走的路,不可谓不是筚路蓝缕,困难重重。但中国人民靠着自己的勤奋终于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仅越走越宽,而且越走越远。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执行力理解话术
面对客户必须明白的3个关键问题
A:为什么”执行力”对一个企业很重要?
B:为什么要选者”咨询”公司来为企业服务?
C:为什么要选者”锡恩”公司?(锡恩是怎么来为客户公司服务的?)
一:问题A的回答.(1)思路一:从企业的运作流程来回答.任何一个企业都理解为由,产品研发 产品生产产品销售 3个环节来构成,而这3个环节是又相应的部门来完成的.但是归根结底部门的工作都是由相应岗位的员工来完成的.所以员工的执行力就成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如果员工的执行力不到位.企业的运作都困难了,生存就不用说了.[比喻说明]:一个企业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他的树干决定企业的高度,他的枝干就是各个部门,而那些看是轻飘的树叶就是他的员工,如果员工的执行力不好,不为企业创造价值(光和作用),那大树的生长就成了无源之水.企业也不可能做大做强.(2)思路二:从企业”拿什么与别人竞争?”这个问题来思考?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产品,技术,管理都有同质化的趋势.所有这些因素从长远来看,都不足以成为击败对手的”武器”.因为,你会,别的公司也可以模仿和复制.然而,员工的执行力却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源于公司的战略和企业文化的一种职业化精神.他是企业能长期生存的基因.这个是别人永远也学不去的.[比喻说明]一个人长什么样,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做多大也是由他的”基因”决定的,而员工的执行力就是企业生存的基因.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问题B 的回答.(1)思路一:从”拿来主义”思考
咨询公司有专门的研究顾问团队,是做企业管理的专门机构,它能够更有效的对企业作出针对性地解决方案,比企业自己来做更加的容易.所以,有这么好的方式企业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利用.我们想让你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难道还不愿意吗?
[举例说明]:青岛啤酒,万科等很多一流的企业也都拥有自己的管理咨询机构,但是他们任然与我们合作,为他们作战略和执行力的咨询。
(2)思路二
咨询公司以第三方的角色来为公司进行诊断和作出相应的方案,它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公司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依靠第三方的方式可以减少企业内员工的抵触情绪,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容易被接受.[解释说明]:我们博士说过,人不拒绝改变,但是人拒绝被改变,当公司自己进行相应得管理改革和变动时,他们的员工从某种层度上是在“制度的强迫”下去改变的。所以他们会有一定的抵触,而我们第三方的咨询公司却是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思想和工作的态度,让他们自觉的区改变,所以更有效。
三:问题C的回答
(1):首先亮牌:我们锡恩是“中国执行力第一品牌”
(2):明白一个问题:要把执行力做好,包括哪些方面?(以下2个方面:)★ a : 员工的执行力意识。
指——员工的工作态度,观念,和敬业的精神。
★ b : 公司的执行力体制。
指——公司的管理控制体系。
只有把两者都做好了,公司的执行力才能完美的运行下去。才能在工作的质量上得到质的改变。
所以,之所以我们锡恩公司是做执行力的第一品牌,是因为我就是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打造员工的。
① 在提高企业执行力意识方面,我们有“黄埔后备干部执行训练营” 他是一种封闭式,体验式的三天两夜的由姜博士亲自带领公司的精英顾问团队主讲的中国第一堂咨询式管理课程。他们能给公司带去执行力思想的火种,点燃每个员工的激情。让他们从按部就班向自觉主动转变,从业余员工向职业员工转变。
② 在执行力的制度和手段方面。我们有我们的4R,4D,4C,6P系统。让企业拥有切实可行的手段。保证执行力实际的贯彻到底。
[举例说明锡恩的实力]:
[1]:我们公司的员工常常被其他的公司“挖人”。
[2]:在万科选择为自己作咨询的公司,由众多的知名咨询公司参与竞争,而我们锡恩最总以我们的实力击败,麦肯锡,罗兰贝格,等世界的知名咨询公司,成为万科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3]:在我们的黄埔后备干部执行训练营的课程中,在听课的过程中就预定了下期的课票100张,而且在课后又加定100多张。是对博士和锡恩文化的高度认可。
说明:以上内容只是一个思想框架,具体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加以丰富和变通,内容有不妥或则不对的地方请指出加以改正。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
发言提纲
虽然马克思主义据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但是它存在的价值却没有被岁月所掩盖。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与时俱进的,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人。正确科学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全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指导了无产阶级进行解放斗争,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并且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但是,也有人说:“马克思很有用,可是,它是针对当时的那个时代,现在已经过时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的确,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但是,马克思的价值绝不是仅仅局限于当时那个年代,它的理论指导意义至今依旧影响深远,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是适应当今社会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比如,经济危机期间,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就很明显,很多人重新学习马克思的著作,深入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来分析危机的根源及试图找出应对危机的对策。
从我国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革命实践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通过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今天我国的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160年后的今天依旧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坚持与时俱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报效祖国又从何说起呢?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看清世界的变化,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第二,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第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使我们能够明辨是非。第四,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不断为之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
第五篇:孔子德育以及指导意义
孔子德育以及指导意义
孔丘,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将“二帝”“三王”所开创的“礼乐之教”化转为“成德之教”。表现为一种内容丰富的义理体系:“性相近,习相远”是道德教化的人性论基础,“文”、“行”、“忠”、“信”是道德教化的基本内容,“中庸”是实施道德教化的方法论,“内圣外王”则是道德教化的理想目标。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道德教化的先河,而且他还提出了人性论命题:“性相近,习相远也。” 在“性相近,习相远”这个命题当中“性”是“人性”的简称,无所谓善与恶,它指人先天的资质。就资质而言,尽管可能有差异,但人性之基本是相近的,此即“性相近”之义。“习”是与“性”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所谓“习”,主要指后天的“习染”,包括环境、教育和经历等。因此,所谓“习相远”,指人所具有的不同的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影响和后天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由于“习”的不同,个体的道德品质会相距悬殊。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品德不修养,学问不探讨,正义不追随,缺点不改正,这些是孔子之所深感忧虑者。在此,孔子将落脚点放在了道德教化上,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实现人的本性的复归。
在孔子,“中庸”既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或者说,它既是孔子的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他进行道德教化的方法论。通常来讲,“中”指适中、中和,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则有三义:一是“平常”,二是“不易”,三是“用”。综合“中”与“庸”之义,“中庸”一般指在日用常行中坚持适度适中的原则,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因此,若在方法论的意义上讲,“中庸”就是指“无过无不及”,即适度、适中和理所当然。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关于“中庸”思想之相关论述却非常丰富。实际上,孔子在日用常行中始终坚持“中庸”原则。孔子还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二者须紧密结合,交修并进,而不可有所偏废,有所过分。他自述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说,“学”与“思”二者应求适中;如果只注意一个方面,忽视或否定另一个方面,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无论是在情感表达上,还是性情陶冶上,都须持有一种“中庸”原则,此即“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在孔子看来,“中庸”作为一种方法、原则,“仁”既是道德的核心,又是道德的方向,“仁”、“知”之结合使得“中庸”既是仁德,又高于一般的仁德,因此,“中庸”在内容上实际上包括“仁”和“知”两个方面。
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
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