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讲过的故事--高兴编著

时间:2019-05-14 21: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妈妈讲过的故事--高兴编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妈妈讲过的故事--高兴编著》。

第一篇:妈妈讲过的故事--高兴编著

为人儿女者不得不看

我妈妈讲过的故事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至今难以忘怀,现写出来,以飱读者。很久以前,有一个孩子,他一出生爸爸就去世了。从小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视他如掌上明珠,但他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妈妈只好对他百依百顺。这样,他从小就养成了蛮不讲理,脾气暴躁的性格。慢慢长大了,脾气也越来越坏了。常常对他妈妈不是打就是骂。

因为贫穷,他家里租种了别人的一块地。这块地靠近河边,河堤上长着一棵大树,有很多小鸟在树上筑窝,繁衍后代。劳动空隙,他常常在树下休息。

这块地离家很远,为了不耽误耕种,他妈妈每天都要给他送饭。但是,每天他都要叱骂妈妈,不是骂她送早了就是骂她送迟了,有时还要把妈妈打一顿。

日子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这天,他又赶着牛儿在那块地里犁田,才犁不到一会他就到树下休息了。树上小鸟们卖弄着清脆的歌喉,婉转地唱着歌。这时,他看见一只母鸟叼着虫子飞到树上。树叉上有一窝刚孵出的小鸟,毛茸茸的,个个都张开着嘴巴,叽叽喳喳地叫着,等着鸟妈妈给它们喂虫子。鸟妈妈飞出去一次只能叼回一条虫子,但喂了这一只,另一只又在叫着,鸟妈妈只好轮流喂着那几只鸟儿;它一趟一趟地飞出去,又一趟一趟地叼着虫子飞回来,不停地喂着一只只小鸟。但是,小鸟们好象总是吃不饱的样子,不停地张开嘴,不停地叫着。鸟妈妈也就不停地飞出去,不停地叼着虫子飞回来。他呆呆地看着,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

他幡然大悟了:自己一出世就没有爸爸,完全是靠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将自己哺育成人,妈妈就像母鸟一样哺养着我,妈妈多么辛苦啊!我应该好好孝敬妈妈才对,但自己却忘恩负义,常常对妈妈恶语相向,拳脚相加,我真是不屑之子,我太对不起妈妈啦。他一想到自己以往对妈妈的态度就悔恨万分,痛心疾首。他决心弃恶从善,好好做人,好好善待妈妈,以后不再打骂妈妈了。

他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马上下地犁田。正在这时,他远远地看到妈妈艰难地提着篮子一颠一颠地送饭来了。他想妈妈太辛苦了,她一大把年纪还要为我做饭、送饭,我要帮帮忙才对,他马上冲上去想接过妈妈的篮子,但一时着急,忘记放下手中拿着的赶牛鞭子,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原来,妈妈看到他拿着鞭子冲上来,十分惊恐,她想:平常,我送饭来,儿子看见饭菜之后才骂我几句,用手打我几下而已;今天,他还没看到饭菜就冲上来要打我了;平常,他是用手来打我,今天,他要拿鞭子打我,不是要置我于死地吗,被他打死,还不如自己去死痛快一点。她想到这里,马上扔下手中的饭篮子,转身向河边跑去,一头栽到河里去了。

他的儿子惊呆了:本想从此以后好好孝敬妈妈,谁知她会去寻死呢?他立即跳进河里去救妈妈。但是,他从河面摸到河底,从河底找到河面;从白天找到傍晚,又从傍晚找到白天。整整找了三天三夜,什么都找不到。他只好跪在河堤上放声大哭。哭了三天三夜,河里浮起了一根木头。他把木头搬回家,请人雕刻成妈妈的形像。从此以后,每天吃饭、睡觉前,他都要朝着雕像拜三拜。

以上是妈妈给我讲的故事。我曾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也讲给我的学生听。故事写完了,但我彭湃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他妈妈活着的时候不懂得去孝敬,等妈妈去世后才悔之莫及,天天去朝拜,去忏悔,这有什么用?当今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吗,他们的父母健在的时候不闻不问,当父母上了天堂才花费大量的钱财烧纸钱,烧“小车”,甚至还烧“小姐”,这时的父母还能享受到吗?作为儿女的我们,还是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多点“回家看看吧”!

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以回报。所以说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真诚地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江门市实验中学

高兴

写于2012年母亲节

第二篇:聆听习近平讲过的11个故事

聆听习近平讲过的11个故事:如何当一名好干

部?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多次公开讲话、署名文章、调研考察以及座谈会上,总书记常讲些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且很具有说服力。

从古人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到自己在农村插队一边学习一边放羊,从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的故事到近代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总书记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干部传达了干部修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这些故事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令人印象深刻。为此,学习路上梳理了11个关于干部成长的小故事,以飨读者。

结合个人经历动情讲述学习的重要性

先人勤学苦读的故事

我们的先人有许多勤学苦读的动人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等,一直传为美谈,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记取。大家要安下心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深入进行研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句话讲得好。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2012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深情回忆插队经历:一边放羊一边读书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2013年5月,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的讲话

给学生讲述“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多名在场学生回忆说,在一个多小时的讲话中,总书记多次脱稿给大家讲故事。习近平说现在学生的学习和读书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他自己的大学是在上山下乡后上的,那时候周围的小气候就是“到处找书看”,《浮士德》就是他在那个时候找别人借来看的,而且一看就“爱不释手”,这让借给他书的人每到赶集的时候就传话让他还书。习总书记这个“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让不少在场的师生都印象深刻。

——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干部作风无小事 深入群众 做百姓的好公仆

郑九万的故事: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

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他们的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当地就有一些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郑九万所做的一切都体现在了村民的回报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杆秤称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分量。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富内涵。这就是我们树立郑九万这个先进典型的意义所在。【详细】

—摘自《之江新语》“一切为民者 则民向往之”(2006年7月20日)

两则典故:领导人的生活作风问题无小事

一则是《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钱俶进宝犀带,太祖曰:“朕有三条带,与此不同。”俶请宣示,上笑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俶大惭服。另一则是《南村缀耕录·缠足》记载:李后主嫔妃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令窅娘以帛绕脚,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不为者为耻也”。这两则典故一正一反,说明了领导人在生活细节上体现出来的态度,绝不是小事。

—摘自《之江新语》“生活情趣非小事”(2007年2月12日)

一些地方开展作风整顿工作的经验

一些地方开展作风整顿年活动,不少干部住村蹲点后感慨地说:“在老乡家拉家常与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不一样,睡在农家硬板床上考虑问题与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考虑问题不一样,能够发现平时在办公室看不到、听不到的问题,学到在办公室学不到的新思想、新话语,拿出在办公室想不到的新思路、新举措。”这些体会给我们许多启示。改进文风,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2010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正反面事例生动讲述党的好干部怎么当

初唐名臣裴矩的故事

《古文辑要》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曾经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故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2012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沈阳马向东的负面典型故事

当年沈阳市的马向东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一面写着反腐倡廉的文章,一面利用双休日到澳门赌博。这虽属个别极端的例子,但应从中吸取教训,严加防范。中央党校要始终坚持从严治校,加强对学员的管理,严格校纪校规。广大学员也要积极配合党校的管理,自觉遵守纪律,维护中央党校的声誉。

—2012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的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3月17日,习近平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丁林摄

习近平点赞过的两位县委书记典型

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

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

—摘自《之江新语》“潜绩”与“显绩”(2005年1月17日)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多次泣不成声。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2014年3月,习近平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三篇:爸爸给我讲过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爸爸给我讲过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尼泊尔的啤酒》,说的是有一位日本摄影师和同伴们一起到尼泊尔的一个山上拍风景,他们工作了一天又累又渴,希望可以买到啤酒来解渴,小男孩切特里听说了,就自告奋勇地说要去帮他们到附近村庄的杂货店买啤酒,摄影师说:到那里买,太远了点,大人也要走路走上1个半小时,切特里说没问题,天黑前能回来,于是摄影师给了他一个帆布袋说,如果可以的话请买4瓶,果然到快天黑时男孩兴高采烈地带回来5瓶啤酒,大家都鼓掌庆祝。第二天午后,到拍摄现场看热闹的切特里问说今天还要啤酒吗,摄影师说当然还想要,就是太辛苦你了,切特里说没问题,今天周六不用上学、明天也休息,我可以多买几瓶,于是摄影师给了他足够买一打啤酒的钱,切特里更起劲了,蹦蹦跳跳地走了,可是到了晚上他还没回来。向村民打听,问会不会出事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如果给了他那么多钱,肯定是跑了。”第二天,摄影师们到男孩上学的学校找老师说明了情况、道歉并商量怎么办,可老师也说没事的,这么多钱孩子大概是跑了,从学校回来后,摄影师十分后悔,后悔自己不该给孩子太多钱,误了这孩子的一生,又担心会不会出了什么事故或意外……坐立不安地等到第三天深夜,突然有人敲门一开门竟是浑身泥浆的切特里,原来那间杂货店只有4瓶啤酒了,他又翻过四座山岭去,一共买了10瓶,回来路上摔倒打碎了3瓶,切特里哭着拿出了所有玻璃碎片和找的钱。

摄影师一把抱着孩子的肩膀也哭了,故事的最后他说:“很久了,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

听了这个故事,我很受感动。小男孩虽然生活在很贫穷、偏远的山村,但他却拥有诚实、守信用的珍贵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四篇:【青学习】***讲过的17个小故事

【青学习】***讲过的17个小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公开演讲、署名文章到调研谈话,习近平常讲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读者喜闻乐见,不仅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而且很具有说服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从中国小夫妻的非洲蜜月之旅到奋斗在义乌的阿拉伯小伙,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捐助“熊猫血”到巴基斯坦军舰协助中国的也门撤侨行动,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常出现在习近平的演讲稿中。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梳理了总书记演讲中关于两国人民之间深厚友谊的17则小故事,以飨读者。时间:2013年3月23日

场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1哈萨克斯坦姑娘瓦莲金娜的故事

上世纪40年代末,一位在新疆工作的中国小伙儿认识了在当地医院工作的美丽姑娘瓦莲金娜,两人真心相爱并结婚生子。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瓦莲金娜回国了,当时他们的儿子才6岁。这个孩子长大后,不断寻找自己的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始终没有音讯。2009年,儿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瓦莲金娜,他的母亲就住在阿拉木图。这一年,儿子61岁,瓦莲金娜80岁。后来,儿子来到阿拉木图看望母亲,还把母亲接到中国旅游。这迟到了半个世纪的幸福,是中哈人民友好的有力见证。2“熊猫血”的故事

RH阴性血型在中国属于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这种血型的病人很难找到血源。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正是这种血型。在海南大学读书期间,鲁斯兰自2009年起参加无偿献血,每年两次,为一些中国病人解除病痛作出了贡献。当中国朋友称赞鲁斯兰时,鲁斯兰说:“我觉得应该帮助别人,献血是我应该做的。” 3苏联英雄飞行员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4受伤儿童疗养的故事

2004年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中国邀请部分受伤儿童赴华接受康复治疗,这些孩子在中国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带队医生阿兰表示:“你们的医生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帮助,我们的孩子会永远记住你们的。”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在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并邀请灾区孩子到俄罗斯远东等地疗养。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亲眼目睹了俄罗斯老师给予中国儿童的悉心照料和温馨关怀。中国孩子亲身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和善良,这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时间:2013年3月25日

场合: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5中国小夫妻的非洲蜜月之行

有一对中国年轻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回复。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个故事说明,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谊就一定能根深叶茂。时间:2013年3月29日

场合: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议会的演讲6青海玉树地震刚果政府捐建“中刚友谊小学”

2010年4月,中国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刚果政府向灾区捐建了一所小学,萨苏总统亲自将其命名为“中刚友谊小学”。该校全体学生在写给萨苏总统的感谢信中动情地说:“鸟儿因为有了天空的广阔而更加自由,骏马因为有了草原的宽广而更加健壮,鲜花因为有了阳光雨露而更加艳丽,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刚果政府和人民的帮助而更加美好。”我代表这些孩子们,向刚果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7布拉柴维尔特大暴雨中国华侨不顾生命危险救助刚果邻居

2012年12月一天夜里,布拉柴维尔突降特大暴雨,郊区一些房屋被淹。3位受灾的中国华侨本已脱离险境,但当他们发现邻居对险情还毫无察觉时,又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12名刚果邻居,其中包括5名儿童。他们的义举得到当地居民交口称赞。时间:2013年9月7日

场合: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8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

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时间:2014年6月5日

场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9在义乌的阿拉伯青年

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一个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国梦中,执着奋斗,演绎了出彩人生,也诠释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时间:2014年7月4日

场合: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10韩国全南第一高中师生援助北川中学

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韩国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伸出援手。韩国全南第一高中的师生们向中国北川中学募集捐助善款,该校校长在给北川中学校长的信中写道:“喜悦分给两个人会变成两倍的喜悦,痛苦分给两个人就各剩下一半的痛苦。”

11中国志愿者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

同样是2008年,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迄今为止,中国志愿者共进行跨国捐献骨髓156例,其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45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时间:2014年7月16日 场合:习近平在巴西国会的演讲12中国茶农在巴西种茶授艺

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巴西出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恰似中国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品味的是友情。

13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曾旅居巴西

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曾旅居巴西17年,在他居住的八德园画出了《长江万里图》、《黄山图》、《思乡图》等传世珍品。时间:2014年11月17日

场合: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14马克林教授的故事

1964年,马克林教授首次赴华任教。半个世纪来,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林教授的儿子斯蒂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可以说,马克林教授以不懈努力和真挚热情,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搭建起一座桥梁。今年9月,马克林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时间:2015年4月21日

场合: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15汶川地震巴基斯坦援助

在中国遇到自然灾害和困难挑战的时候,巴基斯坦总是及时伸出援手。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巴基斯坦倾囊相助,出动所有的战略运输机,将全部战略储备帐篷第一时间运到了灾区。随行医疗队为节省飞机空间,拆掉了飞机上的座椅,一路上席地而坐。今天,数以千计的巴基斯坦工作人员在各地同中国职工一起夜以继日建设中国承担的项目,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16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故事

同样,在巴基斯坦需要的时候,中国始终是巴方的坚强后盾。中国坚定支持巴基斯坦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努力。2010年巴基斯坦遭受特大洪灾,中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陆空全方位施援,派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医疗救援队,首次派遣大规模车队和直升机执行救援任务,开创了中国对外援助史上的先河。2014年底,白沙瓦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中方专门邀请巴方受伤学生和家人赴华疗养,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中国人民真挚的情谊。17巴基斯坦军舰协助中国的也门撤侨行动

在不久前的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176名巴基斯坦公民从亚丁港撤离,巴基斯坦军舰协助从穆卡拉港撤离8名中国留学生。巴方军舰指挥官下达命令:“只要中国留学生不到,我们的军舰就不离港。”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再次证明中巴友谊情比海深。

第五篇:妈妈姓氏的故事

妈妈姓氏的故事

1893年12月26日,一位姓“毛”的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诞生了,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他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恰巧我的妈妈也姓毛,与“猫”同音,于是关于我妈妈的姓氏便有了一串串的故事。

妈妈在外地刚上学那阵,一群新生谁也不认识谁,于是在自我介绍后,同学们赐予我妈妈一个绰号“小猫儿”,后来干脆“小”字也省略了,直呼“猫儿”,老师提起妈妈则是那个小毛美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同学背后呼妈妈“cat”,那天妈妈走在校园,忽听背后喊“cat”,一扭头,两名男生做着鬼脸飞快地跑了。有违“玉女形象”啊,背后喊喊也就罢了,竟敢当面喊,气煞妈妈也。当时妈妈恨不得撵上去扇他两耳刮子,现在妈妈回想起来感觉这是多有意思的事!

更甚的是,有天去上课,黑板上赫然写着“cat”,几个活跃分子在那挤眉弄眼地偷笑,这是要出我妈妈丑的节奏啊,可是妈妈大人大量不燥不急,平静地走到讲台上轻轻地擦去,说:“是谁欺负我不懂英语啊,cat的意思不就是猫吗?(开始有同学捂嘴笑)本人姓毛,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毛,不是这个‘猫咪’的猫,我们姓毛的祖先曾经在历史上可是名门望族,官宦人家!”全班同学笑倒一片。

如今,妈妈单位的同事、领导也会恭恭敬敬地喊我妈妈“小毛”或者“毛毛”,连有的邻居也这么称呼。在家,爸爸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呼叫“小毛老婆”,弄得我和弟弟也戏谑地跟着喊“小毛妈妈”。

妈妈的姓氏是毛,尽管妈妈没有祖先的伟大成就,也是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存在的;我妈妈不伟大,但我妈妈可以用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与人为善的处事方式、阳光般的心态赢得他人的尊重。

下载妈妈讲过的故事--高兴编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妈妈讲过的故事--高兴编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妈妈的故事_300字

    妈妈的故事_300字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故事,可是,有些我总也听不懂。(一) 妈妈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一次中午吃鱼,妈妈就把鱼放在口袋里。不料,回到家后,鱼早已变成了鱼片,还把衣服弄脏......

    妈妈的成长故事(范文)

    妈妈的成长故事 奎文实验小学13班黄智敏 妈妈的成长过程中有酸、甜、 苦、辣不同的故事。 甜是快乐的事,酸是奇怪的事,苦是生气的事,而咸却是感动的事。 那我还是和大家讲讲快......

    我和妈妈的故事

    我和妈妈的故事 我已经十二岁了,看着妈妈头上的黑发一根根变白了,心中有些许不安,不禁想起两年前的事情。 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每个星期放假我要去找我的死党,他可是我从小玩到大说......

    故事妈妈进课堂

    魏营小学开展“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 为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更好的落实家校互动教育模式,鼓励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参与学生共同教育,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经典故事,养......

    妈妈的故事中学生[精选合集]

    妈妈的爱,是一把雨伞,遮挡着孩子们前方的风吹雨打;妈妈的爱,是一艘小船,载着孩子们驶向美好的未来;妈妈的爱,是一座港湾,给孩子们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空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故事妈妈心得体会(最终5篇)

    故事妈妈心得体会 自从报名幼儿园组织“美丽花”妈妈故事团后,我就期待着来到孩子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阅读分享快乐。想象中的故事妈妈和自己亲自来做有很大的不同,当过故事妈......

    上海妈妈品牌故事

    上海妈妈品牌故事 我们是两位新生宝宝的妈妈,2013年3月1日,我们共同创立了上海妈妈海淘母婴购物网站。 从知道肚子里有了一个小生命那天起,初为人母的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

    我和妈妈感人故事

    我和妈妈感人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学完了画画,天下着大雨,放学的时间早就到了,可是妈妈还没有来接我,我一直在那里等啊等,可是一直没有看到妈妈。 正在这时,妈妈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