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调研报告——以诸暨市为例

时间:2019-05-14 03:0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怡: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调研报告——以诸暨市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怡: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调研报告——以诸暨市为例》。

第一篇:王怡: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调研报告——以诸暨市为例

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调研报告——以诸暨市为例

摘要:现如今,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人口比重也不断加大,中国的城镇养老模式却一直没有完善,机构养老也是当下老人较排斥的一种方式,社区的养老服务也不尽人意。城镇空巢老人一度为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部分老人却面临着晚年养老模式不知如何选择。妥善安排他们的晚年生活,使其拥有自己理想的养老模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从诸暨市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的现状,分析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 城镇 诸暨

一、前言

空巢老人指年龄在60岁以上,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空巢家庭是一个有独特需要的群体,是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并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空巢家庭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1】

。在当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空巢家庭呈迅猛增长的趋势,如果空巢家庭的老人无法很好地适应这种生活,而社会其他成员也不了解这些老人们的心理,无法提供必要的帮助,必然会引发家庭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自我养老是靠自我的能力和退休金养活自己。机构养老是指由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等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服务的养老方式。

本次调研采取了发放问卷,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160份问卷,收回152份问卷,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为152份,有效率为100%。调研对象为60岁(含)以上的老年人。调研时间为2012年7月9日下午,调研地点为诸暨市。

(一)、空巢老人的状况

造成“空巢”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不在老人身边,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是因子女追求经济收入而成为空巢老人的。而这些空巢老人希望子女生活的更美满,大多是支持的。

我们针对问卷中一些问题来进行分析: 6.您的主要经济来源(多选)

[1]子女供给 [2]退休金 [3]劳动收入 [4]保险救济 [5]其他_____________

图6-1 经济来源

从图6-1可以发现,59.87%的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是退休金,24.34%的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是子女供养,只有15.13%的老年人靠的是自己的劳动收入。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子女、退休金等其他外在因素,自主的经济能力非常微弱。15.您平时空闲时主要从事的活动是(多选)

[1]读书看报 [2]看电视电影 [3]做家务 [4]打牌跳舞 [5]锻炼身体

[6]照顾孙辈 [7]其他_____

图15-1 空闲从事的活动

从图15-1可以发现,62.5%的老年人在平时空闲时从事的活动是锻炼身体,42.11%老年人在平时空闲时从事的活动是读书看报,27.63%的老年人在平时空闲时从事的活动是看电视电影,还有19.74%的老年人在平时空闲时从事的活动是照顾孙辈。

空巢老人中有绝大部分的仍从事劳动生产或照顾孙辈,甚至有一部分的从事较繁重的劳动生产。他们觉得虽然年纪但是还是希望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既为自己找到一些寄托,也为子女减轻一点负担。13.您现在拥有什么类型的保险(多选)

[1]社会养老保险 [2]社会医疗保险 [3]财产保险 [4]人身保险 [5]其他

图13-1 保险类型

从图13-1可以发现,60.53%的老年人拥有社会医疗保险,53.29%的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保险,在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上却少之又少。从中可以发现,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险服务体系非常不完善。

(二)、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

对问卷中一些问题来进行分析: 8.您现在的婚姻状况

[1]与配偶同住 [2]与配偶分居 [3]丧偶独居 [4]离婚独居 [5]未婚

图8-1 婚姻状况

从图8-1可以看出:86.18%的老年人现在的婚姻状况是与配偶同住,11.84%的老年人现在的婚姻状况是丧偶独居,可以发现诸暨市的老年人当前的婚姻状况较为良好,但是仍然有部分丧偶独居,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丧偶独居的人数会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就会越发孤独,在精神上越发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

9.您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吗? [1]愿意 [2]无所谓 [3]不愿意

图9-1 愿意度

从图9-1可以看出诸暨市老年人有59.21%的希望与子女同住,16.45%的老年人表示无所谓,因为子女就住在附近,可经常探望。但是还有24.34%的老年人不愿意和子女一起住,他们表示与青年人的想法有代沟,无法沟通,住在一起容易发生争吵,家庭容易不和谐。

10.您愿意选择以下那种养老方式(多选)

[1]自我养老 [2]子女供养 [3]居家养老 [4]机构养老 [5]其他_______

图10-1 养老方式

从图10-1可以看出:65.13%的老年人愿意选择自我养老,24.34%的老年人愿意子女供养,9.21%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只有5.92%的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从中可以发现,诸暨市空巢老人喜欢选择自我养老,自我养老意识强,但是也不缺乏选择家庭养老的,只有少数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

据调查,诸暨市大多数空巢老人在退休前都有自己的职业,基本经济来源是退休金和子女供给,在配偶尚在人间,自己还有一定的活动能力时,诸暨市老人大多愿意自我养老,但是随着老人的年龄增大,配偶过世后,他们需要的经济供养、情感慰藉、健康医护、生活照料等方面就会出现缺乏,导致空巢家庭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即“空巢家庭综合症”【3】。空巢老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空巢老人比一般老人更具有孤独感,严重者会有心情抑郁、惆怅、孤寂。

诸暨市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以子女供养和居家养老的家庭养老为主,自我养老为辅,绝大多数空巢老人反感甚至抵抗机构养老。从本次调研中可以发现,诸暨市城镇空巢老人长期得不到照顾,照顾体系不完善,社会养老的公共设施及相关的社区服务仍然滞后于老龄化速度。基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老龄化群体庞大这一基本大环境下,不管是诸暨市还是中国其他市,都应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多种养老模式。首先,以子女供养和居家养老为主的家庭养老是最先的选择。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是我国养老的最重要的养老方式,在养老保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家庭

养老的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家庭养老具有的优点:其一,成本低;其二,家庭养老能使老年人感受到精神、情感上的慰藉和支持。所以家庭养老还是我们现今应该选择的养老模式。

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老人抵抗机构养老,实则,机构养老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减轻了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缓解了因老人带来的各种家庭矛盾,对老人来说也建立了另外一种社会交流的网络,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而机构养老所提供的各种居住方式,更加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提供了全面专业的照顾,老人可以在机构养老中尽情享受生活,一方面,可以不用从事繁重的家务和承担照顾子女的责任,另外一方面,老人可以加强自己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看报纸做运动,提升生活质量。

三、建议

如何完善养老机制,使曾经为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最重要的是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要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保障城镇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2、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的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是做好居家养老工作的首要条件。从现状看,部分养老机构的居住环境差,设施不完善,根本满足不了老年人养老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福利设施,完善设备,改善居住生活条件,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加速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如:文化活动室、老年食堂、健身场所等,优化社区养老环境,支持居家养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增加报刊、杂志等阅读资料和必要的健身器材,为老人提供一定的场所。社区要建立“空巢老人”家庭档案,大力倡导和组织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项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3、建立以基层组织管理服务为主,自愿者队伍服务为辅,社会力量兴办为补充的养老模式。目前有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无法享受低息、无息贷款,甚至商业贷款,自我发展的经费全靠自筹,发展能力有限。这样,造成个人举办养老机构风险增大,限制了社会资源流入养老服务业。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各种形式参与养老服务。

4、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发展居家养老模式。党要加强“尊老爱幼、孝敬老人”传统美德的宣传和教育,督促儿女们细心周到地照顾老人,对不孝敬老人的子女,社会舆论要予以谴责,子女所在单位和组织要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可以帮助老人采取法律手段解决,为“空

巢老人”养老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宣传、广电、新闻媒体等部门要加大对不履行赡养义务,不孝敬老人的行为曝光力度,让全社会都来谴责这种不孝行为,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罗惠芳.空巢家庭问题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6.7.[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3]丁海霞.空巢危机悄然来临[J].现代养生,2005.3.

第二篇:退休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问题调研报告

江阴市退休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问题调研报告

一、导言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关爱他们,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这需要政府和社会树立“老龄”意识,弘扬孝亲文化、推广孝亲知识大力宣扬公德精神、营造尊老敬老风尚。而就整个江阴市而言,据其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止2012年10月,江阴市有老年人 余万人,空巢老人约占 %,约 万人。并且随着独身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可以预见,江阴市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 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问题原因

在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及与居委会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大致了解了造成这种“空巢”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1.这种现象和我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人口结构密不可分,我国人口结构的总的趋势是老龄化加剧,从这点看来我区的这一现象只是我国诸多人口问题的一个缩影。

2.思想观念的改变是造成“空巢”现象的内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父辈之间以及爷孙之间的代沟的不断凸显,冲击着老人们“一家之主”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以四世同堂韦荣的旧的家族式生活观念。思想过于保守的老人越来越受到思想开放的子孙的“排斥”。而年轻人随着文化知识与思想的进步,不在受“父母在,不远游”旧思想的束缚,纷纷离开父母,从而造成“空巢”现象。

3.家庭小型化是“空巢”现象的直接原因,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模式成为主流。所以这也造就了“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

4.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是造成“空巢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年轻的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学习、教育子女上而忽视了对老人的陪伴,这也成催生了“空巢老人”的推助器。

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在生活来源和医疗保障方面

因为江阴市的空巢老人大都年轻时候在某企业上班,退休之后享有退休金,其生活来源63.2%来自退休金(只有剩下的极少部分是来自子女负担和自己的积蓄),大致在1000-1200左右,但退休老干部或者公务员的退休金一般都较高,在2000-3000左右。而在医疗费用问题的解决上,有56.1%是来自医保,但每个月的医保费用只有90块钱;29.8%是单位或者街道社区部分报销;极少部分是由子女负担的。空巢老人们普遍觉得医疗费用高,生不起大病。

从整个情况上来看,江阴市的养老措施实行得较好,基本上满足了老人们的生活需要。另外,我们还了解到:退休干部、教师和企业退休的空巢老人们的生活水平差别较大,退休干部、教师大多退休金较高,生活水平较高,而企业退休的空巢老人大都退休金较低,且医保也较低,生活大都只处于温饱水平。

2、在生活开支和经济压力方面

空巢老人们生活开支总体处于中低等水平,除了害怕生病,大部分空巢老人不觉得有什么经济压力。但对于经济发达,商业中心城区,如澄江街道消费水平较高,空巢老人们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3、在生活照顾与子女关系方面

(1)在生活照顾方面,因为调查的绝大部分是中低龄空巢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调查中87.9%的空巢老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且因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有62.1%配偶健在,故在其生病的时候,有39.7%的空巢老人是由老伴照顾,36.2%的是由子女照顾,另有8.6%的是由医疗护理人员照顾。在此基础上,数据显示,78.6%的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其原因主要有:主观方面来讲,自己不愿意住在那里,因为没有自由,且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养老机构花销太大,无法负担,有的是因为子女不同意。剩下的21.4%的老人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大都认为住在那里的都是老人,可以聊天做伴,且这部分老人认为养老机构的伙食比自己现在的状况要好。

(2)在与子女关系方面,空巢老人们的子女一般是生活在本地的,只有极少数的生活在外地或者国外。数据还显示,造成空巢老人与子女分开住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52.7%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同样的52.7%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另外36.4%的空巢老人是因为自己希望独立生活,还有25.5%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住房条件紧张等约束而与子女分开居住,而18.2%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只有9.1%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婚嫁在异地成家而与子女分开去住,剩下的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具备所需物资条件,但赡养老人观念淡薄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大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只有极少数老人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想自己独立生活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从调查中我们还得知,空巢老人们的子女很少与其联系的比率占37.9%,而空巢老人们经常主动和子女联系的比率占44.8%。这说明很多空巢老人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尽管大部分空巢老人理解并习惯了子女不在身边。

4、在社区服务设施与其休闲娱乐方面

(1)在社区服务设施上,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硬件设施方面,社区针对老人们的休闲娱乐设施很少,老人们提到的休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广场之类的,但离老人们生活的社区有一定的距离,身体好且喜欢运动的老人们会去走走,绝大部分的老人们觉得太远了不想去。另外,我们所调查的三个镇的社区都没有安装类似求救门铃、求助遥控器之类的针对空巢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呼叫帮助的系统;而在软件设施方面,很少有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服务。至于大学生志愿者,在为空巢老人服务方面,有如下数据可以说明。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大学生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较多,但大部分老人对大学生的服务感到不习惯。问到其原因,空巢老人们表示,因为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不需要大学生提供服务,且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打扫清洁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些老人希望过安静的生活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2)在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上,我们通过调查得知,73.2%的空巢老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是聊天串门,有60.7%的会在闲暇时间看看电视和报纸书籍,同时,50%的会选择打太极,散步之类的放松方式,还有33.9%的空巢老人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只有极少数的约为1.8%的空巢老人会选择出远门旅游。

三、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积极的心理健康量表,即“老人生活幸福度量表”的分数统计可知,整体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达到66%,处于中等水平。在这份量表中,有约42.4%的老人估计今后的生活无法预料或变坏,34.5%的老人有时感到孤独,7.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59.4%的老人感到生活无目的,老人们的总的幸福满意度为69.4%。其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且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

四、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江阴市空巢老人的整体生活状况处于能基本上满足需要的水平,因生活困难而产生的悲观、焦虑、无望等心理问题较少,但这种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还是存在于一部分空巢老人身上。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其生活状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我们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空巢老人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表现得很积极、乐观、豁达。谈到子女不在身边,都表示很理解;在谈到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上,都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了;而谈到未来生活的变化时,都持较乐观的态度;最大的愿望是一直淡然、平静而从容地生活着。但这部分的空巢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五、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

我们针对18岁以上的其他社会群体以及非空巢老人进行了社会调查,以便全面的了解到社会上其他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看法以及预测未来空巢老人的发展趋势。以下是两组我们在社区调查得到的数

据图形。

对图形进行分析,我们可知:

(1)在社会不同群体在对空巢老人的了解程度上,52.8%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基本了解的,38.8%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几乎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5%的人是很了解空巢老人的。但同时,有68.6%的人们都表示担心空巢老人的生活。(2)在中青年群体对待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认识上,77.2%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居住在一起,只有22.8%的人觉得自己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其中,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原因,1.7%的人是因为自己在外地求学或因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而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0.9%的是因婚嫁在异地成家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5.2%的人是因为父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选择独立生活而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同样比例的人是因为自己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或老人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不能生活在一起,还有2.6%的人受自身住房条件紧张等条件约束无法与子女或老人同住。

(3)在对非空巢老人的调查上,结果显示,非空巢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基本相同,但唯一不同的是心理状况。非空巢老人因为有亲人的陪伴而没有孤独感,这恰恰是空巢老人多数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非空巢老人大多因为住房条件紧张而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老人们同样享有退休金和医保之类的社会保障,并且大部分存在“啃老”现象,子女因下岗等其他原因经济条件不好,老人的退休金不仅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有时候还要补贴子女,这种情况城市与农村普遍存在。

(4)在对待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的现实问题上,调查显示,75.4%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不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他们大都表示因为自己比较希望独自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12.7%的人认为自己不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自己的子女不和自己住在一起,剩下的10.6%的人们认为将来的事情不可预测,因而不清楚。

五、建议和对策

(一)在子女关怀和照顾方面

1、空巢老人的子女必须尽到经常联系老人、看望老人,照顾老人,给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义务。在这方面,舆论可以监督,社区可以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需要,帮助空巢老人与其子女联系,比如可以按照为其建立的信息资源库,定期与空巢老人们的子女联系,提醒其要慰问父母或者来看望父母等。

2、对于高龄、丧偶、有疾病的空巢老人,子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为老人请受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护理或保姆,以尽孝心。

3、子女应支持丧偶空巢老人再婚。对于丧偶的长辈,家庭成员应排除社会偏见和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支持老人寻找合适的生活伴侣,安度晚年。

(二)在社区服务方面

1、一方面,社区应当建立准确的老人信息库,特别是“空巢老人信息库”。信息库应当包括:老人姓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险号码,学历,专业,爱好,电话,子女情况,子女的联系电话、地址,退休前的供职单位等等。基层政府机关根据社区提供的信息备份,必要时予以核对,并根据信息库的信息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推广和建立空巢老人信息服务网站,为空巢老人的家属提供反馈信息的服务。

2、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在每个社区建立多功能的老年服务中心是较为有效的措施,使老年人的一般医疗保健可在社区服务中心解决,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实现一条龙式的服务,使空巢老人得到妥善照料;由国家补贴,社区执行,把社区一些下岗职工和闲散人员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培训,为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高龄老人提供代请保姆、钟点工、家庭就医等护理服务;设立呼叫救助系统,使空巢老人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鼓励和接纳社区、学校、及社会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关爱服务;在社区多发展老年群体文艺活动组织等,丰富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三)在政府服务方面

解决好空巢老人最迫切最需要的“养”和“医”的问题。

1、关于“养”的问题,政府要做好健全和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工作,确保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要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另外,要制定相关的规划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办社会养老福利事业,与此同时,政府有关的宣传部门要正面宣传养老机构的形象,消除空巢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不良看法。

2、关于“医”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城市医疗保险、城市贫困空巢老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医疗保障,减轻空巢老人的负担,使老人们看得起病。而对那些情况特殊,在医疗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可以通过社区建立的“空巢老人”的信息资料,筛选出真正因病至贫、因吃不起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群,然后政府给予救济。

(四)在社会力量系统服务方面

1、在志愿者服务上,社区志愿者,比如那些具有奉献意识,想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中低龄老人可与本社区的高龄空巢老人或其他有需要的空巢老人结成对子,以“老老互助”的方式帮助空巢老人。学校志愿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如心理、法律、医疗等方面的咨询、文艺汇演等。社会志愿者,比如红十字会、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协会等一些在老年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加入到服务队伍中,为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2、新闻媒体要多渠道关注和报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时披露空巢老人的问题,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为空巢老人刊登寻求社会经济救助的启事等。

3、社会兴办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机构,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并提高其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化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有效结合。

(五)在空巢老人自身方面

1、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对子女的情感依赖。

2、采取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避免一意孤行,把自己的主观要求和愿望全加在子女身上。

3、重新确立自己生活的目标,培养兴趣,广交朋友,积极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以上分析显示,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总体而言还不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空巢老人生病没钱治问题,社区服务不能很好满足(如社区精神生活贫乏等)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社区空巢老人精神文化建设。以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出发点,加强社区文体设施的建设,使社区现有设施和场所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应经常开展老人喜爱的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促进彼此的了解,以减缓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另外就是对独居的空巢老人,社区与政府应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对他们进行探望,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及时解决。

2,政府应多为老人提供就业机会。为老人提供就业机会,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经济来源,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如对喜欢孩子的老人提供照看孩子的工作,可以让他们在照看孩子的同时为他们自己带来快乐,缓解孤独与寂寞。

3,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对老年人而言,医疗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但在郑州市这个人口密集的城市,“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政府应对这一方面应加强努力。另外,对社区而言,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更应该是全方位的,如对老人出行不便这个问题,应定期在社区内聘请医疗服务队,使老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够解决看病问题,减轻他们的不便。此外,还应在社区内加强对疾病防治的宣传,提供医疗咨询,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每个老人都掌握一定的医疗防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便是本次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以及对政府及社会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问题的建议及对策,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下载王怡: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调研报告——以诸暨市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怡: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调研报告——以诸暨市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